《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摘要)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近30年来,中国人群得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
201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1],成人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平均值为4、50 mmol/L,高胆固醇血症得患病率为4、9%;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平均值为1、38 mmol/L,高TG血症得患病率为13、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平均值为1、19 mmol/L,低HDL-C血症得患病率为33、9%。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0%,较2002年呈大幅度上升。
人群血清胆固醇得升高将导致2010—2030年期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增加约920万[2].我国儿童青少年高TG血症患病率也有明显升高[3],预示未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及相关疾病负担将继续加重.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 terol,LDL—C)或TC升高为特点得血脂异常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重要得危险因素;降低LDL-C水平,可显著减少ASCVD发病及死亡危险[4]。
其她类型得血脂异常,如TG增高或HDL-C降低与ASCVD发病危险得升高也存在一定得关联[5,6,7]。
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我国ASCVD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鼓励民众采取健康得生活方式,就是防治血脂异常与ASCVD得基本策略;对血脂异常患者,防治工作重点就是提高血脂异常得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近年来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者得知晓率与治疗率虽有提高[8],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血脂异常得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2007年,由多学科专家组成得联合委员会共同制订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该指南在充分采用中国人群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证据、结合国外研究结果及指南建议得基础上,提出了更适合中国人群得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对我国血脂异常得防治工作起到了重要得指导作用[9]。
血脂异常的防治
降脂治疗防治冠心病的循证医学证据
冠心病二级预防
• 对稳定型冠心病的试验
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4S) 胆固醇和冠心病复发事件试验(CARE) 普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脏病的长期干预(LIPID) 心脏保护研究(HPS) 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HDL-C干预试验(VA-HIT) 阿托伐他汀与血管重建术比较(AVERT) 治疗达新目标(Treat to New Target,TNT) 积极降脂减少终点事件(IDEAL) 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CCSPS)
其一线治疗主要是减肥和增加体力活动。
定期监测患者的依从性。在TLC第1年,每4-6月随诊1次,以后每 6-12个月随诊1次。对加用药物者,经常随访。
膳食调整效果
膳食成分
主要措施 饱和脂肪 膳食胆固醇 减肥 <7%的总能量 <200mg/d 减轻4.5kg 5-10 g/d 2 g/d 8%-10% 3%-5% 5%-8% 3%-5% 6%-15% 20%-30%
高TG血症的控制
轻中度TG水平升高:TG在2.26-5.63mmol/L (200~500 mg/dl)时,LDL-C水平达标仍为主
要目标,非HDL-C达标为次要目标
(非HDL-C =TC – HDL-C)。
重度高TG血症:指TG≥5.65mmol/(500mg/dl) 者,为防止急性胰腺炎的发生,首先应积极
冠心病包括:
血脂异常指南
21
血脂异常危险分层主要依据
按照 有无冠心病及其等危症 有无高血压 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多少
结合血脂水平综合评估心血管病的发 病危险,将人群进行危险性高低分层
22
依据一 冠心病和冠心病等危症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包括:
(如TIA ) 、腹主动脉瘤、周围动脉疾病等];
2.糖尿病 3.多项危险因素并存其发生主要冠脉事件的危险相当于已确立的冠心 病,发生心肌梗死或冠心病死亡的10年危险>20%(其他文字请去掉)
23
依据二 高血压
BP≥140/90mmHg或接受降压药物治疗 高血压对我国人群的致病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心血
一级女性亲属发病时<65岁) 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
本指南用于评价心血管病综合危险的因素除血脂异常外 还包括以上具有独立作用的主要危险因素。
25
血脂异常危险分层主要依据
按照 有无冠心病及其等危症 有无高血压 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多少
结合血脂水平综合评估心血管病的发 病危险,将人群进行危险性高低分层
12
血脂水平分层标准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特点一: 按照中国流行病学数据确定血脂分切点
13
我国人群血脂分层切点(2007)
合适范围 边缘升高 升高 减低
血脂项目 (mg/dl)
TC LDL-C HDL-C TG
<200 200-239
240
<130 130-159
160
40
பைடு நூலகம்0 <40
原发性高脂血症 继发性高脂血症
表型分型法
2007中国成人血脂指南
则会增加副作用。
中国及东方人群与西方人群存在差异,大多数患者血脂水
平以轻中度升高为主,采用常规剂量调脂即可满足治疗,
强化降脂应谨慎,要权衡获益与风险。
Thank you!
24.8%
>240mg/dl
38.2%
75.2%
老年男性
61.9%
老年女性
亚洲人
•对他汀的效应比白人高 •他汀的血药浓度水平比白人高 •对他汀的高反应的可能机制与他汀在肝酶和转运水平 代谢方面的基因差别相关 研究说明:亚洲人群低剂量他汀取得的降脂效果与白人 的高剂量相似
MEGA:东方人群温和调脂明显获益
他汀以外的调脂药物
贝特类---非诺贝特,苯扎贝特,吉非贝齐 烟酸类—烟酸缓释制剂 胆酸螯合剂(调脂树脂类)---考来烯胺,考来替泊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 其他 -3脂肪酸 普罗布考
常用调脂药物—贝特类
剂量及用法
•
• •
吉非贝齐每日0.9~1.2g, 分2~3次服用
代谢综合征
一组代谢起源的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的集合, 这些因素 促成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也增加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
当前世界各国对代谢综合征的定义不一致 根据我国的资料,建议的定义为: 具备以下的三项或更多 腹部肥胖:腰围男性>90cm, 女性>85cm 血甘油三酯: ≥150mg/dl 血HDL-C: <40mg/dl 血压: ≥130/≥85mmHg 空腹血糖≥110mg/dl或或餐后2h血糖≥140mg/dl; 或已有糖尿病
LDL-C 3.374.12mmol/L
(240mg/dl)
LDL-C 4.14mmol/L (160mg/dl)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概要与解读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概要与解读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概要与解读引言:血脂异常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异常升高。
血脂异常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较高的发病率,特别是在我国,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2007年,中国心血管协会制定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以指导临床维护人群的心血管健康。
本文旨在对该指南的概要与解读进行介绍。
一、背景与目的:血脂异常的防治是维护心血管健康的重要一环。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旨在提供给医护人员、患者和公众相关的防治信息和指导,以减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
二、指南的重要内容:1. 血脂概述:指南首先对血脂异常的定义、分类及流行情况进行了概述。
了解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对于科学指导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 评估与诊断:对于血脂异常的评估与诊断是进一步防治的基础。
指南提出了评估方法,包括检测血脂指标和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也被明确规定,以确保准确诊断。
3. 防治策略:指南明确了血脂异常的防治策略,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如合理饮食、增加体力活动和控制体重等。
药物治疗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药物。
指南还提出了不同亚群体的治疗建议,如糖尿病患者和妊娠期妇女等。
4. 进一步管理建议:该指南还对特殊人群、复合型病患和并发症等进行了进一步管理的建议。
通过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5. 预防原则与展望:指南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提出了预防原则和预防的关键流程。
此外,指南还展望了血脂异常防治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促进更好的防治效果。
三、指南的意义与影响:《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发布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为医务人员提供了科学的临床指导。
指南的实施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的分配,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同时,指南的内容还可以普及给公众,加强全民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摘自《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405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乡村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
在经济发展较快地区,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正在升高。
我国队列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血脂异常对健康的损害主要在心血管系统,会导致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本指南既包括在一般人群中预防血脂异常的发生,也包括已有血脂异常者的治疗,既涉及如何防止血脂异常发展为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也涉及如何对已有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者进行调脂治疗。
血脂与脂蛋白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
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TC和TG,此外还有游离脂肪酸(FFA)和磷脂等。
循环血液中的胆固醇和TG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apo)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
应用超速离心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
此外,还有一种脂蛋白称为脂蛋白(a)[Lp (a)]。
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临床上血脂检测项目较多,基本项目为TC、TG、HDL-C和LDL-C,对于任何需要进行心血管危险评价和给予降脂药物治疗的个体,都应进行此四项检测。
其他项目如apo A I、apoB、Lp(a)等属研究项目,不在临床基本检测项目之列。
TC 影响TC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年龄与性别、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
TG TG升高很可能通过影响LDL或HDL结构而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血清TG水平轻至中度升高者冠心病危险增加,TG重度升高时常可伴发急性胰腺炎。
HDL-C 血清H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HDL-C每增加0.40 mmol/L(15 mg/dl),冠心病危险降低2%~3%,HDL-C>1.55 mmol/L(60 mg/dl)被认为是冠心病保护因素。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精选优秀)PPT
脂蛋白组成
• 亲水性外壳: 蛋白质、磷 脂和游离胆 固醇。
• 疏水性内核: 胆固醇和甘 油三酯。
14
脂蛋白的合成与代谢
➢ 脂蛋白绝大多数在肝脏和小肠组织中合成, 并主要经肝脏进行分解代谢。
➢ 位于脂蛋白中的蛋白质称为载脂蛋白〔也称 去辅基蛋白,Apo〕,它能介导脂蛋白与细 胞膜上的脂蛋白受体结合并被摄入细胞内, 在脂酶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代谢。因而血脂代 谢就是指脂蛋白代谢。
15
脂蛋白分类
富含甘油三 酯的脂蛋白
应用超速离心法将脂蛋白分为六大类:
乳糜微粒〔CM〕
以Apo B100为主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中密度脂蛋白〔IDL〕
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 脂蛋白(a) 〔Lp(a)〕
比LDL多含一 个载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2和HDL3
脂质和蛋白质 各占一半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2021-05-24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2007〕
中华心血管病学会 中华糖尿病学会 中华内分泌学会 中华临床检验学会
共同制订
内容
1. 流行病学资料 2. 血脂与脂蛋白 3. 调脂治疗的策略 4. 他汀治疗循征医学的证据 5. 他汀类药物机制 6. 他汀长期治疗的现状 7. 他汀长期治疗的平安性
(%)
100
75
男性
女性
50
25
14
0 治疗率
11.3 控制率
11.6 治疗率
Circulation J He, DF Gu et al 2004 110:405-411
9.5 控制率
胆固醇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的关系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概要与解读
胖 : 重指数 ( MI≥2 g m 早 发缺血 性心血管病 家族 体 B ) 8k / I
史 : 级男性亲属发病时<5 一 5岁 , 级 女 性 亲 属 发 病 时 < 6 一 5
岁 ; 龄 : 性≥4 年 男 5岁 , 性 ≥ 5 岁 。 女 5
代谢综合征 : 已知代谢综合征患者是发生心脑 血管疾病 的高危人 群 , 备 以下 ≥ 3项 者 即可 诊 断: 1 B ≥ 2 具 ( ) MI 5 k / () g m ;2 血清 T G≥ 1 7 。 0mmo/ ( ) l L, 3 血清 HDLC男 < -
群 , 应 每 3 6 月 检 测 1 血 脂 。对 于 因缺 血 性 心 血 管 则 ~ 个 次
危险评估包括 的其他 心血管病 主要危 险 因素 t 高血 压 t 血压≥1 0 9 ( =0 13k a , 4 /0mm Hg 1mm Hg . 3 P ) 或接受降压
药物治疗 ; 吸烟 I HDLC血 症 : L C 10 mo/ I 低 - HD - < . 4m lL 肥
公 布 , 对 于 指 导 我 国 血 脂 异 常 的 防 治 工作 具有 重要 意 义 。 这
1 指 南 要 点
11 血 脂 异 常 的 检 出 与 心 血 管病 整体 危 险 评估 建 议 > 2 . O 岁 的 成 年 人 至 少 每 5年 检 测 1次 空 腹 血 脂 , 括 血 清 T 包 C、
最 新 的《 国成 人 血 脂 异 常 防 治 指 南 》1于 2 0 中 [ 0 7年 5月
冠心病及其等危症 , 需要积极词脂治疗 。冠心病等危症 包括 :1 有临床表现的冠状 动脉 以外动脉 的动脉粥样硬化 t () 包括缺血性脑卒 中、 围动脉疾 病 、 主动脉瘤 和症状 性颈 周 腹
对我国血脂指南修订中“降脂治疗原则”的思考
对我国血脂指南修订中“降脂治疗原则”的思考
赵水平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16(014)001
【摘要】从2013年以来,国际上相继发表4个有关血脂异常防治的新指南。
分别
由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IAS)、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英国(NICE)和美国脂质协会(NLA)制订。
综观这些指南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宗旨都是推荐积极降脂治疗,有效防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
然而,临床上实施中,有关血脂治疗原则,各指南间存在不同。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是在2007年制订的,需要进行修订。
我国血脂指南修订的内容将会许多,本研究就
降脂治疗原则部分提出自己的思考。
【总页数】3页(P1-3)
【作者】赵水平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长沙41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9;R255
【相关文献】
1.《土地管理法》修改中的不动产物权制度——我国《土地管理法》修订:历史、原则与制度——以该法第四次修订中的土地权利制度为重点 [J], 陈小君
2.世界遗产"完整性"原则的再思考——基于《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中4
个概念的辨析 [J], 宋峰;祝佳杰;李雁飞
3.我国血脂异常患者约
4.3亿人新修订防治指南发布 [J], 毛伟豪
4.我国《会计法》修订中对政府会计规范的思考 [J], 李大庆
5.关于我国《会计法》修订中对政府会计规范的思考 [J], 田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版》再分析DYSIS-China横断面调查(全文)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版》再分析DYSIS-China横断面调查(全文)摘要目的探讨中国血脂异常患者降脂治疗后血脂状况和特征。
方法应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的标准对DYSIS-China数据库进行再分析。
DYSIS-China数据库共纳入25 317例接受至少1种降脂药物治疗至少3个月的中国血脂异常患者。
对这些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达标率,以及血脂水平与目标值之间的差距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
结果中国血脂异常患者中96.6%为高危和极高危,总体LDL-C达标率仅为37.3%。
极高危、高危、中危和低危患者的LDL-C达标率分别为26.9%、44.1%、78.5%和99.7%。
东北地区LDL-C达标率和非-HDL-C达标率低于其他地区。
就诊三级医院和心血管内科的患者的LDL-C和非-HDL-C达标率高于其他级别的医院和科室。
LDL-C水平距离目标值的平均差距在极高危和高危患者中分别是39.7 mg/dl和33.9 mg/dl。
87.7%的患者使用他汀单药治疗,最常用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以中等强度的辛伐他汀20~40 mg/d或等价他汀为主。
结论中国血脂异常患者经降脂治疗后LDL-C达标率仍然很低,尤其是高危和极高危患者的LDL-C与目标值之间仍然存在巨大差距。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致病性危险因素之一[1]。
中国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高达41.9%[2]。
为明确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和治疗情况,2012年3~10月,在中国多个省市展开血脂异常调查(DYSlipidemia International Study-China,DYSIS-China)[3]。
相关研究运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以下简称2007版中国血脂指南)分析DYSIS-China数据,结果显示中国血脂异常门诊患者经过降脂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达标率为61.5%[4]。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概览血脂异常疾病负担: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 40.40%,较2002 年呈大幅度上升。
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将导致2010 年~2030 年期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约增加 920 万。
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或 TC 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重要的危险因素;降低LDL-C 水平,可显著减少 ASCVD 的发病及死亡危险。
依据ASCVD 发病危险采取不同强度干预措施是血脂异常防治的核心策略。
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是血脂异常治疗决策的基础;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应按推荐的流程进行;对年龄低于 55 岁人群应关注心血管病余生危险。
定期检查血脂是血脂异常防治和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措施。
2. 危险分层、干预靶点和治疗目标值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清中胆固醇和(或)TG 水平升高,俗称高脂血症。
实际上血脂异常也泛指包括低 HDL-C 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
定期检查血脂是血脂异常防治和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措施。
危险分层(1)干预靶点干预靶点:血脂异常尤其是LDL-C 升高是导致ASCVD 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推荐以 LDL-C 为首要干预靶点(I 类推荐,A 级证据)。
而非 -HDL-C 可作为次要干预靶点(Ⅱa 类推荐,B 级证据)。
(2)目标值设定调脂治疗需要设定目标值(I 类推荐,C 级证据)。
若取消调脂目标值则会严重影响患者服用调脂药的依从性。
从调脂治疗获益的角度来说,长期坚持治疗最为重要。
只有在设定调脂目标值后,医生才能更加准确地评价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并能与患者有效交流,提高患者服用调脂药的依从性。
在我国取消调脂目标值更没有证据和理由。
(3)调脂达标值凡临床上诊断为 ASCVD(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等)患者均属极高危人群。
而在非ASCVD 人群中,则需根据胆固醇水平和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及其数目多少,进行危险评估,将其分为高危、中危或低危,由个体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程度决定需要降低LDL-C 的目标值。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
TC
LDL-C HDL-C
TG
<5.18 (200)
<3.37 (130)
≥1.04 (40)
<1.70 (150)
边缘升高
5.18-6.19 (200-239)
3.37-4.12 (130-159)
1.70-2.25 (150-199)
升高 降低
≥6.22 (240)
≥4.14 (160)
≥1.55 (60)
NCCDw
调整治疗过程中的血脂检测
饮食与非药物治疗: 3-6月复查血脂 ——6-12月复查——1年复查 药物治疗: 4-8周复查——改为6-12月复查 3-6月复查血脂——调整治疗——6-12月复查
药物治疗注意安全性检查(ALT/AST/CK)
NCCDw
调整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监测
主要是定期检测肝功能和CK。
NCCDw
心血管病是主要死亡原因
25%
23%
20%
22%
21%
2000年死因顺位
15%
10%
5%
0% 心脏病
癌症
中风
3.20%
3.10%
1.50%
肺炎
传染病 糖尿病
NCCDw
主要心血管疾病死亡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脑卒中 冠心病 高血压病 风心病 其他
2000年中国心血管病分死因死亡人数(万人)
NCCDw
心血管综合危险
研究显示,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不仅 与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更取决个体同时 具有危险因素的数目。是危险因素的数目 和严重程度共同决定了个体发生心血管病 的危险,称之为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危险。
血脂测定
一、标本采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 建议:1.血脂分析前受试者应处于稳定代谢状态,要采取至少空腹12小时的血清或血浆;2.取血前应有2周时间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和体重稳定;3.取血前24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4.如血脂检测异常,应在两月内进行再次或多次测定,但至少要相隔一周5.妊娠后期各项血脂都会增高,应在产后或哺乳停止后3个月查血,才能反映其基本血脂水平6.因为血脂水平有季节性变化的特点,对于体检对象,为了前后比较,应在每年同一季节检查二、TG测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提出的标准(2007)为:血清TG合适范围:≤L边缘升高:~L升高:>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家族性脂类代谢紊乱、肾病综合征、DM、甲减、急性胰腺炎、糖原积累病、胆道梗阻、原发性TG增高症、动脉粥样硬化等轻至中度升高者:即~L(200~500mg/L),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重度升高者,即≥L(500mg/dl)时可伴发急性胰腺炎。
降低比较少见,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脑梗死、甲亢、营养不良和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可引起血清TG的降低三、TC测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提出的标准(2007)为:TC<L为合适范围~L为边缘升高≥ mmol/L为升高临床意义TC增高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原发性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总胆管阻塞、甲减。
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不能作为诊断指标,最常用做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发病估计、治疗观察等的参考指标。
降低常见于低脂蛋白血症、贫血、败血症、甲亢、肝脏疾病、严重感染、营养不良、肠道吸收不良和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溶血性黄疸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癌症晚期等四、HDL-C测定功能:将肝外组织细胞表面的胆固醇摄入并酯化再转动到肝内的载体进行代谢。
应用:HDL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HDL被认为是一种抗AS的血浆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提出的标准(2007)为:合适范围:≥ mmol/L降低:< mmol/L升高:≥ mmol/L临床意义HDL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冠心病的发病率与血清HDL水平呈负相关,HDL-C低于L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其增高被认为是冠心病的“负”危险因素HDL-C升高:还可见于慢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doc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一)引言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乡村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我国心血管病的特点是脑卒中高发而冠心病发病率较低,但近20余年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如北京,监测结果显示,从1984年到1999年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却明显上升,预示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正在升高。
我国的队列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n-cholesterol,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为此,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必须及早给予重视。
中国人群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患病率虽然尚低于多数西方国家,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群平均的血清TC水平正逐步升高。
与此同时,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的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在我国也十分常见。
调查发现中国人群血清脂质水平和异常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血清TC和LDL-C升高率的分布特点是城市显著高于农村,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富裕农村高于贫穷农村,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提示我们在经济转型期血脂异常防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
TC和LDL-C升高率在男性和女性都随年龄增高,到50~69岁组到高峰,70岁以后略有降低,5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60岁以后女性明显增高,甚至高于男性(附件2: 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血脂在人群中的水平及分布状况)。
这些分布特点表明血脂异常的防治应以城市和富裕农村、中年男性和更年期以后女性为重点。
在1996年底全国血脂研讨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1997年在有关方面专家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旨在为各级医务人员在防治实践中提供科学依据。
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一)引言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乡村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我国心血管病的特点是脑卒中高发而冠心病发病率较低,但近20余年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如北京,监测结果显示,从1984年到2019年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却明显上升,预示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正在升高。
我国的队列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n-cholesterol,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为此,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必须及早给予重视。
中国人群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患病率虽然尚低于多数西方国家,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群平均的血清TC水平正逐步升高。
及此同时,及血脂异常密切相关的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在我国也十分常见。
调查发现中国人群血清脂质水平和异常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血清TC和LDL-C升高率的分布特点是城市显著高于农村,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富裕农村高于贫穷农村,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提示我们在经济转型期血脂异常防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
TC和LDL-C升高率在男性和女性都随年龄增高,到50~69岁组到高峰,70岁以后略有降低,5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60岁以后女性明显增高,甚至高于男性(附件2: 2019年全国营养及健康调查血脂在人群中的水平及分布状况)。
这些分布特点表明血脂异常的防治应以城市和富裕农村、中年男性和更年期以后女性为重点。
在1996年底全国血脂研讨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2019年在有关方面专家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旨在为各级医务人员在防治实践中提供科学依据。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课件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血脂异常在成年人中较为常见,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 人。此外,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和高盐的食物 ,缺乏运动,过度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血脂异常 的风险。同时,遗传因素也是血脂异常的一个重要危险因 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血脂异常的防治至关重要。
成功案例一
总结词
通过综合干预措施,有效控制血脂水平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VS
详细描述
综合干预措施包括饮食调整、增加运动、 药物治疗等,可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水平, 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 平,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成功案例二
总结词
药物治疗是血脂异常防治的重要手段,可有 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检测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测和自我检测 ,其中实验室检测更为准确可靠。
定期进行血脂检测对于及早发现血脂 异常、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危险因素评估
危险因素评估是诊断血脂异常 的重要步骤,包括年龄、性别 、家族史、吸烟、肥胖、高血 压、糖尿病等。
通过评估危险因素,可以判断 个体发生血脂异常的风险,从 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详细描述
遗传因素是血脂异常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家族遗传性脂蛋白异常血症等遗 传性疾病可能导致血脂异常。这些遗传性疾病可能涉及多个基因的突变,影响脂 质的合成、代谢、转运和排泄等过程,从而导致血脂异常。
03
血脂异常的诊断与评估
血脂水平检测
血脂水平检测是诊断血脂异常的重要 依据,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等指标的检测。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dyslipidemia)指血浆中脂质量和质的异常。
由于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在血浆中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因此,血脂异常实际上表现为脂蛋白异常血症(dyslipoproteinemia)。
血脂异常少数为全身性疾病所致(继发性),多数是遗传缺陷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原发性)。
血脂异常可作为代谢综合征的组分之一,与多种疾病如肥胖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密切相关。
长期血脂异常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我国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已明显升高。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2004年)》报道,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估计患病人数1.6亿。
防治血脂异常对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血脂和脂蛋白概述】(一)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
血浆脂蛋白是由蛋白质[载脂蛋白(apoprotein,Apo)]和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等组成的球形大分子复合物。
应用超速离心方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5大类:乳糜微粒(chylomicron,CM)、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low-density lipoprotein,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ntermediate-density lipoprotein,I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
这5类脂蛋白的密度依次增加,而颗粒则依次变小。
此外,还有脂蛋白(a)[Lp(a)]。
各类脂蛋白上述4种成分的组成及其比例不同,因而其理化性质、代谢途径和生理功能也各有差异(表8-4-1)。
载脂蛋白是脂蛋白中的蛋白质,因其与脂质结合在血浆中转运脂类的功能而命名。
已发现有20多种Apo。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低危
中危
TC≥6.22mmol/L (240mg/dL)或 LDL-C≥4.14mmol/L (160mg/dL)
低危
中危
高危
冠心病及其等危症
高危
高危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45岁,女≥55岁)、吸烟、低HDL-C、肥胖和 早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
冠心病和冠心病等危症:此类患者在未来10年内均具有极高的发生缺血性心 血管病事件的综合危险,需要积极降脂治疗。
Lp(a)11..015200-
26
胆固醇
apoB_100 、 肝脏合成后与LDL Lp(a) 形成复合物
可能与冠心病相关
CM: CM是血液中颗粒最大的脂蛋白,含TG近90%,因而其密度也最 低。正常人空腹12h后采血时,血清中无CM。 将含有CM的血清放在 4℃ 静置过夜,CM会漂浮到血清表面,状如奶油,此为检查有无CM存在的简 便方法。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糖尿病学分 会、内分泌学分会、检验分会和卫生部心
血管病防治中心血脂异常防治委员会 2007年
血脂与脂蛋白
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如磷脂等 的总称。 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甘油三 酯,其他还有游离脂肪酸和磷脂等。
在人体内胆固醇主要以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形式 存在。甘油三酯是甘油分子中的三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 而形成。循环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必须与特殊的 蛋白质即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被运输至组织 进行代谢。
有临床表现的冠状动脉以外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周围 动脉疾病、腹主动脉瘤和症状性颈动脉病(如短暂性脑缺血)等。
糖尿病:目前认为有糖尿病而无冠心病史者,心血管危险性与有心肌梗死史 而无糖尿病者相等。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后的病死率比非糖尿病者明显增高。 糖尿病患者一且发生冠心病,其预后比无糖尿病者差。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总胆固醇值正常范围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总胆固醇值正常范围《我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总胆固醇值正常范围1. 引言总胆固醇作为评估血脂代谢的关键指标,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很多人出现血脂异常,对于这一现象,我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范围。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全面评估,《我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关于总胆固醇值正常范围的相关内容,并探讨其重要性,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血脂异常的防治。
2. 总胆固醇的重要性总胆固醇是血液中的一种脂质物质,它包括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等成分。
合理的总胆固醇水平对于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总胆固醇都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及时了解并控制总胆固醇水平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3. 我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的总胆固醇值范围根据《我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成人总胆固醇值正常范围应在2.83-5.97mmol/L之间。
这一范围的制定考虑了我国人群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 对总胆固醇值正常范围的理解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总胆固醇值正常范围的确立,是基于大量的研究数据和临床实践,对于保持心血管健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总胆固醇值的正常范围只是一个参考值,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遗传因素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5. 血脂异常的危害血脂异常是许多慢性疾病的隐形威胁,它不仅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还会增加代谢综合征、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病风险,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及时了解和控制血脂异常,对于预防慢性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6. 对《我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个人观点作为一项重要的防治指南,《我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对于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不仅提供了对于血脂异常的系统防治方案,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对于引领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血脂项目测定数பைடு நூலகம்法定计量单位为mmol/L,国际上有些国家用 mg/dl。TC、HDL-C、LDL-C的换算系数为mg/dl×O.0259=mmol/L:TG的 换算系数为mg/dl×O.0113=mmol/L。
血脂异常分类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TG升高,俗称高脂血症。实际 上高脂血症也泛指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分类 较为繁杂,归纳起来有三种。 一、继发性或原发性高脂血症 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所引起的血脂异常。可引 起血脂升高的系统性疾病主要有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 症,其他疾病有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原累积 症、骨髓瘤、脂肪萎缩症、急性卟啉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此外,某 些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引起继发性血脂 升高。在排除了继发性高脂血症后,即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已知 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是由于先天性基因缺陷所致,例如LDL受体基因缺 陷引起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而另一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病因目前 还不清楚。 二、高脂蛋白血症的表型分型法 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高脂蛋白血症分型,共分为6型,如Ⅰ、 Ⅱa、Ⅱb、Ⅲ、Ⅳ和V型。这种分型方法对指导临床上诊断和治疗高脂 血症有很大的帮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其最明显的缺点是过于繁杂。 从实用角度出发,血脂异常可进行简易的临床分型(表2)。 表2血脂异常的临床分型
血脂与脂蛋白
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TG)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与 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TG,其他还有游离脂肪酸(FFA)和 磷脂等。在人体内胆固醇主要以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形式存在。TG是 甘油分子中的三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而形成。循环血液中的胆固醇和TG 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结合形成脂蛋 白,才能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 应用超速离心方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 (CM)、极低 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 度脂蛋白(HDL)。此外,还有一种脂蛋白称为脂蛋白(a) [lipoprotein(a),Lp(a)]。 1.CM:CM是血液中颗粒最大的脂蛋白,含TG近90%,因而其密度也
最低。正常人空腹12h后采血时,血清中无CM。餐后以及某些病理状态 下血液中含有大量的CM时,因其颗粒大能使光发生散射,血液外观混 浊。 2.VLDL:VLDL是由肝脏合成,其TG含量约占55%,胆固醇含量为 20%,磷脂含量为15%,蛋白质含量约为10%。由于CM和VLDL中都是以 含TG为主,所以将其统称为富含TG的脂蛋白。 3.LDL:LDL由VLDL转化而来,LDL颗粒中含胆固醇酯40%、游离胆 固醇10%、TG6%、磷脂20%、蛋白质24%,是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最多的 脂蛋白,故称为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血液中的胆固醇约60%是在LDL 内,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时,血清胆固醇浓度的升高与血清LDL-C水平 呈平行关系。由于LDL颗粒小,即使LDL-C的浓度很高,血清也不会混 浊。 4.HDL:HDL主要由肝脏和小肠合成。HDL是颗粒最小的脂蛋白,其 中脂质和蛋白质部分几乎各占一半。HDL中的载脂蛋白以apoAI为主。 HDL是一类异质性的脂蛋白。 HDL将胆固醇从周围组织(包括动脉粥样硬 化斑块)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或以胆酸的形式排泄,此过程称为胆固 醇逆转运。
分层 合适范围 边缘升高 TC <5.18 mmol/L (200 mg/dl) 5.18~6.19 mmol/L (200~239 mg/dl) ≥6.22 mmol/L (240 mg/dl) LDL-C <3.37 mmol/L ( 130 mg/dl) 3.37~4.12 mmol/L (130~159 mg/dl) HDL-C ≥l.04 mmol/L (40 mg/dl) TG <1.70 mmol/L ( 150 mg/dl) 1.70~ 2.25mmol/L (150~199mg/dl) ≥1.55 mmol/ L (60 mg/dl) <1.04 mmol/L (40 mg/dl) ≥2.26 mmol/L (200 mg/dl)
升高 降低
≥4.14 mmol/L (160 mg/dl)
1.TC:我国队列研究分析结果显示:TC从3.63mmol/L(140mg/dl)
开始,随TC水平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增高。 2.LDL-C:随着LDL-C水平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的相对危 险及绝对危险上升的趋势及程度与TC相似。 3.HDL-C:研究结果显示:随着HDL-C水平的降低,缺血性心血管 病发病危险增加。 4.TG:我国现有队列研究表明,随TG水平上升缺血性心血管病发 病危险有所升高,但由于结果差异未达到显著统计学意义。 三、心血管病综合危险的评价 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其作用强度与西方人群相同;我国人群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不仅增加 冠心病发病危险,也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将血脂异常防治着眼 于冠心病的同时也着眼于脑卒中,在我国人群中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 义。 监测资料和多个队列随访资料均表明我国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病率 约为冠心病事件的2倍以上。说明如果照搬西方人群仅靠冠心病发病危 险作为衡量个体或群体存在的心血管病综合危险是不合适的。为了更为 恰当地反映血脂异常对我国人群健康的潜在危害,我国学者提出用“缺 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危险,来反映血脂异常及其他 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综合致病危险。与仅使用冠心病发病危险相 比,这一新指标使得高TC对我国人群心血管健康绝对危险的估计上升至 原来的3~5倍,更恰当地显示了血清胆固醇升高对我国人群的潜在危 险。因此,指南所述的“综合危险”包含两重含义:一是指多种心血管 病危险因素所导致同一疾病的危险总和,二是指多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 病(本指南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总和。
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质危险因素。一般情况下,LDL-C与TC相平 行,但TC水平也受HDL-C水平的影响,故最好采用LDL-C取代TC作为对冠 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性评估。上述影响TC的因素均可 同样影响LDL-C水平。 TC、TG、HDL-C和LDL-C是基本的临床实用检测项目。对于任何需要 进行心血管危险性评价和给予降脂药物治疗的个体,都应进行此4项血 脂检测。 血脂异常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现有研究结 果证实,高胆固醇血症最主要的危害是易引起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 化性疾病。 LDL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因素。LDL通过血管内皮进入血管壁 内,在内皮下滞留的LDL被修饰成氧化型LDL(Ox-LDL),巨噬细胞吞噬 Ox-LDL后形成泡沫细胞,后者不断地增多、融合,构成了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的脂质核心。大量研究提示,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持续发 生一系列的慢性炎症反应。所以,有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 性炎症性疾病。然而,LDL可能是这种慢性炎症的始动和维持的基本要 素。 HDL被视为是人体内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因为HDL可将泡 沫细胞中的胆固醇带出来,转运给肝脏进行分解代谢。也有研究提示, HDL还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而发挥其抗动脉粥样 硬化作用。大量的流行病资料表明,血清H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病成负 相关。流行病学资料发现血清HDL-C每增加0.40mmol/L(l5mg/dl),则冠 心病危险性降低2%~3%。若HDL-C>l.55mmol/L(60mg/dl)被认为是冠 心病的保护性因素。 虽然继发性或遗传性因素可升高TG水平,但临床中大部分血清TG升 高主要见于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调查资料表明,血清TG水平轻至中度 升高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当TG重度升高时,常可伴发急性胰腺 炎。
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
临床上检测血脂的项目较多,血脂的基本检测项目为TC、TG、高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LDL-C。 1. TC:TC是指血液申各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 2.TG:临床上所测定的TG是血浆中各脂蛋白所含TG的总和。 3. HDL-C:基础研究证实,HDL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胆固醇转 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提示HDL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4.LDL-C:LDL代谢相对较简单,且胆固醇占LDL重量的50%左右, 故目前认为,LDL-C浓度基本能反映血液LDL总量。LDL-C增高是动脉粥
因素地评估发病的相对和绝对危险,为确定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提供量 化的依据,使据此而制订的指南更切合我国的实际,而不必再盲目套用 其他国家的指南。 血脂异常作为脂质代谢障碍的表现,也属于代谢性疾病,但其对健 康的损害则主要在心血管系统,导致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 病。因此,本指南中既包括在一般人群中预防血脂异常的发生,也包括 已有血脂异常者的治疗。血脂异常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 指南必须涉及如何防止血脂异常者发展为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 疾病,也涉及如何对已有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者进行 调脂治疗。 本指南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糖尿病学分会、内分泌学分 会、检验分会和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血脂异常防治委员会共同起 草。指南将作为多学科专家根据目前循证医学的证据而达成的共识来指 导我国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
分型 高胆固醇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 混合型高脂血症 TC 增高 增高 增高 增高 TG HDL-C 相当于WHO表型 Ⅱa Ⅳ、Ⅰ Ⅱb、Ⅲ、Ⅳ、V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 症
降低
血脂异常的检出与心血管病整体危险评估
一、血脂异常的检出 一般人群的常规健康体检也是血脂异常检出的重要途径。为了及时 发现和检出血脂异常,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 脂,包括TC、LDL-C、HDL-C和TG测定。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 人群,则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对于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治疗 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24h内检测血脂。 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1)己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 化病者。(2)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3)有冠心病或动脉粥 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 化性疾病者。(4)有皮肤黄色瘤者。(5)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均进行血脂检查。 二、我国人群的血脂合适水平(表4) 表4血脂水平分层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