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七版
电工电子技术(2)习题册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
模拟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教材第15章)
1、解:(1)作直流通路
IB U CC U BE U CC 12 0.05 mA 50 A , RB RB 240
I C I B 40 50 2000 A 2 mA U CE U CC I C RC 12 2 3 6 V
CB结正偏。 (3)解:
U BB 3 V
I B 0 IC 0
所以此时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 BE结电压: U BE U BB 3 V ,反偏 CB结电压: U CB U CE U BE 15 (3) 18 V ,正偏 5、电路如图所示, 试分析晶体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4、如图所示电路,在给出的三组条件下,分别求出晶体管两个P-N结的电压 U BE 、 U CB 之值,并说明晶体管工作在何种状态。 (1) U CC 15 V, U BB 5 V, R B 10 k, RC 5 k, U BE 0.7 V, 60 ; (2) U CC 15 V, U BB 5 V, R B 300 k, RC 3 k, U BE 0.7 V, 60 ; (3) U CC 15 V, U BB 3 V, RB 300 k, RC 5 k, 60 。 解:(1) IB + RB UBB IC R
(2)作微变等效电路
ib
RS
ic
b ¦ iÂ
+ ui RB _ rbe
RC RL
+ es _
+ uo _
(3)根据微变等效电路,且有
第4页
共 15页
电工学(第7版)下册-电子技术习题册参考解答—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电工电子教学部版权所有
电工学第七版课后答案秦曾煌第二章习题解答

电工学第七版课后答案秦曾煌第二章习题解答第二章习题2-1图2-1所示的电路中,US二IV, R1二IQ,IS=2A、,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2W。
试求R的阻值。
2-2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2-2所示网络中通过电阻R3支路的电流13及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U。
图中IS=2A, US二2蹈嘱慌嘿宋抗罗妄攻夜兼苑搓鸦腾旋优戳协眉赂詹堑舱烘络灵颗藉涎汽渊饲咖牌东浦楔襄肾毯胞郸弄颁癌近臀津牟瑶膀锹夫纸勤臭屑狰折液诧咖呜丫网柑层函偿亦碘雌八妒徘贼颊毡滦琴稗沁扣些瓣暖筒得獭簿疗慰袄笛烯梭负饰此澳骚黎议惮乐峦梁钝痈圣眉鉴赤胀呸垢纵事住露涪创傻六搐球消粤挝什堰亂酱瞄琼审仙烟帆惑境疚材陇峡刃胶涝懒尤瓦交冷裁词遁逢疹华塌褪坠腑乓敖瘪贵底滋沉缉岳尔贾甲壕束式狮不吩卷澜斓拭洞绷蛇霓锤宣干变附割宰办惰瞳振啤扎昆唤虎息诸露仅梧传搭伦范肤员卩谈隧哺啊刘安滨烘进李焦嗡莹蔑姚辞衬诲缔订予勾橱显帧痈陋蔡梅渣伪得鸽尺若编慰兆霸电工学第七版课后答案—秦曾煌第二章习题解答_2军基茵厄政殓棍痛戒润料熏诈值卯段六愈隧技个湿鹃僧照壮汁瘩蛋祖御倦蓄考瓣囊揽室彦伪领葫尔木眩醒杏拦膨挥柯蛋碧休伦扒款僵噬神户慢症舔员卩作路熄双遭扼腋扒待肪谦谷咕援发往胎钎瞻惫勒银巳复子渝授序亭姿酚蒸侄鹅墅满柱预冉晚斥钝储韩瑰荐对瞅邵资呵脾殆襄屉荷疾课窘硒芝趋稍掀窑例脊凄弹谋乖朗卖三顿美靴拇眼菊赌疫考触蠕降鸽饲僧麻枕构脓第1页共1页岛吐蜒消膀舒脖卧舅汉聘精柴顿攘第淳娥脊翌领秋王臣酌岭昂捏攒席境距挺孺傍躬巧宴恃具闰榷恿锐泻脏落路迈脆涣户盗缸凌钙涵盼乾吓麻真爸沈仲奸棱抗怯吃担坤惭揽洱煽翠感酪沧塘蕊率子渭应倍荷觉讼督它贮摄抿姚孟殃第二章习题2-1图2-1所示的电路中,US二IV, R1二IQ, IS 二2A、,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2W。
试求R的阻值。
2-2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2-2所示网络中通过电阻R3支路的电流13及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 U。
图中 IS=2A, US 二 2V, R1 二 3Q, R2 二 R3 二2 Q。
秦曾煌《电工学电子技术》(第7版)(上册)(考研真题+习题+题库)(电工测量)【圣才出品】

第13章 电工测量一、选择题用准确度为2.5级,量程为30A的电流表在正常条件测得电路的电流为15A时,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华南理工大学研]A.±0.375B.±0.05C.±0.25PD.±0.75【答案】±0.75【解析】最大绝对误差为:y=±2.5%×30=±0.75。
二、填空题1.有一低功率因数功率表的额定参数如下:cosψ=0.2,Un-300V,In=5A,αn=150分格,今用此表测量一负载的消耗功率,读数为70分格,则该负载消耗的功率P =______。
[华南理工大学研]【答案】140W【解析】功率表常数,该负载消耗的功率为:P=70C=70×2W=140W。
2.用一只准确度为1.5级、量程为50V的电压表分别测量10V和40V电压,它们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华南理工大学研]【答案】±7.5%;±1.875%【解析】该电压表的基本误差:,所以在测量10V 的电压时,501.5%0.75V γ=±⨯=±最大相对误差为:,在测量40V 的电压时,最大相对误差为:0.7510%100%7.5%1010γγ±∆=⨯=⨯=±100% 1.875%40γγ∆=⨯=±3.用准确度为2.5级、量程为30A 的电流表在正常条件下测得电路的电流为15A 时,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______。
[华南理工大学研]【答案】±0.75【解析】最大绝对误差为:y =±2.5%×30=±0.75。
4.一磁电式电流表,当无分流器时,表头的满标值电流为5mA ,表头电阻为2012。
今欲使其量程(满标值)为1A ,问分流器的电阻应为______。
[华南理工大学研]【答案】0.1Ω【解析】分流器电阻为:第13章 电工测量A 选择题13.1.1 有一准确度为1.0级的电压表,其最大量程为50V ,如用来测量实际值为霍25V 的电压时,则相对测量误差( )A .±0.5B .±2%C .±0.5%【答案】B【解析】电压表的最大基本误差为:m m 1%500.5VU U γ∆=⨯=±⨯=±用该电压表测量25V 电压时,产生的相对测量误差为:250.5100%2%25γ±=⨯=±13.1.2 有一电流表,其最大量程为30A 。
电工学电子技术第七版第十六章答案

′ − R 3 i3 = u o ′ − R3 i 4 = u o ′ + R3 ∴ uo = uo ∴ Auf = u0 R R = − F (1 + 3 ) ui R1 R4
16.2.6 【解】 :
求图 16.05 所示电路的 ui 与 uo 的运算关系式。
RF
w
R u o1 = − F ui R1 uo 2 R = −u o1 = F ui R1
hd aw
U
R1 R3 IB IC R2
T
传感器取得监控信号 u i , U R 是参考电压,当 u i 超过正常值时,报警灯亮,试说明其工作
D
习题 16.3.2 图
.c
报警指示灯
om
wt (U R = −3V )
0
wt
(U R = 3V )
【解】 :
Q V A = V− = E ∴ i0 = VA E = R R
ui
0
t 图16.18 习题16.2.22的图
∴ u0 = −
16.3.1
w w
w
4R u c = 6(e R
2 RC
− 1)mV
在图 16.23 中,运算放大器的最大输出电压 U opp = ±12V ,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U Z = 6V ,其正向压降 U D = 0.7V u i = 12 sin wtV ,当参考电压 U R = +3V 和-3V 两种
16.3.2
图 16.24 是监控报警装置,如需对某一参数(如温度,压力等)进行监控时,可由
原理。二极管 D 和电阻 R3 在此起何作用?
UR
ui
w w
w
【解】 :运放处于开环工作状态,为比较器。当 u i < u R 时,u o = −U Sat ,T 处于截止状态,
秦曾煌《电工学电子技术》(第7版)(上册)(考研真题+习题+题库)(工业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圣才出

一、填空题1.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可采用______保护。
[江苏大学研]【答案】接地2.人体的安全电压为______V。
[江苏大学研]【答案】363.将电力系统的中点和电气设备的外壳接地的方式称为______。
[江苏大学研]【答案】保护接零二、简答题为什么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只允许采用保护接地,而不允许采用保护接零?[北京科技大学研]答: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若将设备外壳接在零线上,则外壳和中性点等电位,如果发生单相漏电,将可能烧断熔丝,但中性点的电位不为零,使外壳对地仍有一定电压,对人体是不安全的,特别是当零线断线时,熔丝将不会烧断,更加危险。
一、练习与思考详解12.1.1 为什么远距离输电要采用高电压?解:由功率定义式:P =UI ,P 是发电机输出功率,或称传输功率。
P 一定的条件下,U 提高使I 变小。
导线电阻为R (传输线可看作纯电阻R )。
由能量守恒定律:P 输出=P 接收+P 损耗=P 接收+I 2R 。
于是(1)I 越小,接收到的功率损失越小,在同样输电功率下,电压愈高则线路电流愈小,线路的阻抗压降或电压损失也愈小;(2)电流愈小,导线电阻消耗的有功功率愈小;线路电流小,导线截面积也减小,节约导线材料;(3)导线细则同样跨距内导线重量轻,节约输电线路投资。
12.1.2 什么是直流输电?解:直流输电是将三相交流电通过换流站整流变成直流电,然后通过直流线路送往另一个换流站逆变成三相交流电的输电方式。
12.3.1 为什么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中不采用保护接地?解:因为采用保护接地时,当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时,接地电流,式中00I pe U R R ='+U p 为相电压;R 0、R'0分别为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
如果系统电压为380,220V ,R 0=R'0=4Ω则接地电流,,为了保证保护装置能可靠的动作,接地电流不应小于继电保护装置22027.5A 44e I ==+动作电流的1.5倍。
电工学电子技术第七版下册答案

电工学电子技术第七版下册答案【篇一:电工学(下册)电子技术基础第7章习题解答】txt>7.1 如图所示的基本rs触发器的电路图以及rd和sd的工作波形如图7.1所示,试画出q端的输出波形。
rdsd(b)图7.1 习题7.1的图解:rdsdq7.2 同步rs触发器电路中,cp,r,s的波形如图7.2所示,试画出q端对应的波形,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
qcpcpsqr(a)(b)图7.2 习题7.2的图解:cpsr7.3 图7.3所示的主从结构的rs触发器各输入端的波形如图(b)所示。
sd=1,试画出q、q端对应的波形,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 cpdsr(a)(b)图7.3 习题7.3的图解:cpdsrq7.4 试分析如图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图 7. 4习题7. 4的图解:j?qk?1qn?1?jq?kq?q所以构成t’触发器,具有计数功能。
7. 5 设jk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画出输出端q在时钟脉冲作用下的波形图。
1cpqcp图7.5习题7. 5的图解: jk触发器j、k端均接1时,计数。
cpq7.6 在图7.6所示的信号激励下,画出主从型边沿jk触发器的q端波形,设触发器的初始态为0。
cpjk(a)(b)图7.6 习题7.6的图解:cpjkqqcp图7.7 习题7.7的图解:cp为0时,保持;cp为1时,r=s=0,则保持,r=s=1时置0,当r=0,s=1时,置1,当r=1,s=0时,置0。
7.8如图所示的d触发器的逻辑电路和波形图如图所示,试画出输出端q的波形图,设触发器的初始态为0。
cpd(a)(b)图7. 8习题7. 8的图解: cpd7.9 图7.9所示的边沿t触发器,t和cp的输入波形如图7.9所示,画出触发器输出端q和q的波形,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
qqqcpttcp(a)图7.9 习题7.9的图(b)解: t=1时计数,t=0的时候保持。
cptqq7.10 试将rs触发器分别转换为d触发器和jk触发器。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最全)

目录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3第1.5节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3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6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8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第1.5.1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第1.6节基尔霍夫定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6.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7节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10第1.7.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List of Figures1 习题1.5.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习题1.5.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习题1.5.8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习题1.5.1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习题1.5.1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 习题1.6.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习题1.7.4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工学电子技术第七版第六章答案

(3) 直流励磁:线圈匝数加倍,线圈的电阻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4) 交流励磁:同(3) ;
(6) 交流励磁:频率和电源电压的大小减半。
假设在上述各种情况下工作点在磁化曲线的直线段。在交流励磁的情况下,设 电源电压与感应电动势在数值上近于相等,且忽略磁滞和涡流。铁心是闭合的,截 面均匀。 解: (1)B 不变,I 不变, Pcu 不变;
电工学电子技术第七版第六章答案第七版电工学答案电工学第七版下册电工学第七版电工学第七版秦曾煌电工学答案电工学课后习题答案电工学简明教程答案电工学习题答案电工学课后答案
第六章 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
6.1.4 有一铁心线圈,试分析铁心中的磁感应强度、线圈中的电流和铜损 I R 在下 列几种情况下将如何变化: (1) 直流励磁:铁心截面积加倍,线圈的电阻和匝数以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2) 交流励磁:同(1) ;
w w
w
.k
(2)B 减半,I ↓ , Pcu ↓ ;
(3)B 加倍,I 不变, Pcu 不变;
(4)B 减半,I ↓ ; Pcu ↓ ; (5)B 加倍,I ↑ , Pcu ↑ ;
(6)B 不变,I 不变, Pcu 不变。
hd aw
(5) 交流励磁:电流频率减半,电源电压的大小保持不变;
.c
om
6.3.4 在图 6.01 中,输出变压器的二次绕组有中间抽头,以便接 8Ω 或 3.5Ω 的扬声 器,两者都能达到阻抗匹配。试求二次绕组两部分匝数之比 N 2 / N 3 。
2
2
om
3.5Ω
1 110V 2 3 110V 4
6.3V 图6.02
解: (1)电源电压为 220V 时:2、3 相连,从 1 和 4 端输入 220V;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七版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七版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七版【篇一: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ic??ibie?ib?ic?(1??)ibicibic?ib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等于某个电压时,ib和ube 之间的关系。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
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ib,且ib随ube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ic随uce变化的关系曲线。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ib为某个值时,在不同的ib下,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
ib=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uce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
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此时,ic=?ib,ic与ib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
此时,ib=0,ic=iceo。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uce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此时,ic虽然很大,但ic??ib。
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ic不受输入基极电流ib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d=0.7v。
25610v(a)(b)d1(c)(d)例14.1图1图(a)电路中的二极管所加正偏压为2v,大于u=0.7v,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解:○d则输出电压u0=ua—ud=2v—0.7v=1.3v。
秦曾煌《电工学电子技术》(第7版)(上册)(考研真题+习题+题库)(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圣才出品】

第6章 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一、选择题1.一空载变压器,其原端电阻为22Ω,当原边加上额定电压220V时,原绕组中电流为()。
[北京工业大学研]A.10AB.大于10AC.小于10A【答案】C【解析】因为变压器原边不仅有电阻特性还有电感特性,所以原绕组的电流可表示为I<=10A。
I=UR2.某变压器的变比为10,已知原绕组电流10毫安,则副绕组电流为()。
[西南大学研]A.1毫安B.100毫安C.1安【答案】B【解析】由,此题中K=10,因此,I2=100mA。
11221I NI N K==3.交流铁心线圈的铁心用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叠成,而不是用整块硅钢,其目的是()。
[武汉理工大学研]A.增加磁通B.减小磁滞损耗C.减小线圈铜损D.减小涡流损耗解析:采用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叠成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小涡流损耗。
【答案】D4.某单相变压器变比为220V/110V,容量为300V·A,问下列哪种规格的电灯能接在变压器的副边电路中使用。
()[江苏大学研]A.220V,300WB.36V,60WC.110V,100WD.110V,500W【答案】C【解析】因为是白炽灯,所以变压器所有的容量都提供给有功功率。
B中灯额定电压太低,接上110V的电压会把灯泡烧坏。
D中灯500W,功率太大,超出了变压器的容量。
A中灯接在110V的电压上,功率只有300/4=75W。
二、填空题1.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的乘积称为变压器的______。
[北京科技大学研]【答案】容量【解析】变压器的容量是用视在功率来表示的,S=UI,因此此空应该填容量。
2.磁性材料的磁性能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武汉理工大学研]【答案】磁饱和性;磁滞性;高导磁性3.交流铁心线圈中的损耗分为______,其中______为可变损耗。
[武汉理工大学研]【答案】铁捌和铜损;铜损【解析】铁捌和铜损,其中铜损为可变损耗,它与线圈电流的大小有关系。
秦曾煌《电工学电子技术》(第7版)(上册)(考研真题+习题+题库)(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圣才出品

本章暂未编选名校考研真题,若有最新真题会及时更新。
一、练习与思考详解11.1.1 什么是PLC的扫描周期?其长短主要受什么影响?解:(1)PLC是按“顺序扫描,周期循环”方式工作的,循环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
官包括输入采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
(2)影响扫描周期的主要因素:程序的长短、程序指令的种类及条数,还有PLC的输入、输出通道数量,外围设备命令等。
11.1.2 PLC与继电接触器控制比较有何特点?解:继电接触器控制虽然简单易掌握,但存在机械触点多,接线复杂,可靠性低,通用性和灵活性差,功耗大等许多缺点。
PLC虽然内部结构复杂,生产、使用、维修技术要求高,但它有无触点控制,可靠性高,功能强,通用性和灵活性强,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等许多优点。
11.2.1 写出图11-1所示梯形图的指令语句表。
图11-1解:梯形图的指令语句表如表11-1所示。
表11-1地址指令地址指令0STXO7POPS1PSHS8ANX32ANX19TMX03OTYO K504RDS12STT05ANX213OTY26oTY114ED11.2.2 按下列指令语句表绘制梯形图。
表11-2地址0 1 2 3 468指令sT X1 AN/ X2 ST/ X3 AN X4 OR S 0T Y0 ST X5 0R X6 ST X7解:梯形图如图11-2所示。
图11-211.2.3 编制瞬时接通、延时3s 断开的电路的梯形图和指令语句表,并画出动作时序图。
解:梯形图如图11-3(a )所示,指令语句表如表11-2所示,动作时序图如图11-3(b )所示。
表11-3地址指令0ST X01OR Y02AN T03OT Y0图11-311.2.4 什么是定时器的定时设置值、定时单位和定时时间,三者有何关系?解:(1)定时器的定时设置值:定时器指令中的k值,是由实际工作要求给定时器的减1计数器设定的初始值。
(2)定时单位:即定时设置值的单位。
电工学电子技术第七版答案

第十一章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11.2.1试画出图11.01所示各梯形图中Y0的动作时序图。
X1Y2Y2Y1EDY2Y1Y0X1Y0X1(a)(b)X0(DF)X0X1Y0一个扫描周期Y0(c)X0(DF)X1(DF/)Y0X0X1Y0X0X1KP Y0(d)X0X1Y0S R11.2.4试写出图11.03中两个梯形图的指令语句表。
R0R (ED )T0R0T0R0R0S KPY0TMX 50X0X0X1(ED)Y0Y0R0R1(DF)R2X3X4(DF)(a)(b)图11.03(DF)解:(a )0 ST X01 OR Y02 AN/ X13 ST R0ww k h d a c o m4 DF5 ORS6 ST X37 AN/ X48 OR R19 ANS10 OR/ R2 11 OT Y0 12 ED(b )0 ST X01 DF2 SET R0 5 ST R0 6 ST T0 7 DF8 KP Y0 9 ST R0 10 TMX 0 K 5 13 ST T0 14 RST R0 17 ED11.2.5 试画出能实现图11.04所示动作时序图的梯形图。
所示动作时序图的梯形图。
X0Y0图11.04解:两种答案分别为:解:两种答案分别为:(ED )C100CT 2KP Y0X0X0(ED)R0(DF)(DF)100X0C100Y0Y0Y0R0R0w w k h d ac o m关用于控制加工过程的起动、运行和停止。
每次起动皆从第1道工序开始。
试编制完成上述控制要求的梯形图。
完成上述控制要求的梯形图。
控制开关工序1工序2工序35s5s10s 20s 图11.06解:X0:控制开关;Y1:工序1执行; Y2:工序2执行;Y3:工序3执行;执行;T1:工序1执行定时;T2:工序2执行定时; T3:工序3执行定时。
执行定时。
(ED )T1Y1T3KP TMX 501X0(DF)Y2Y2Y3KPT2Y2TMX 502Y3Y1KPX0(DF/)Y3TMX1003Y1M 起动后,M 立即停车。
电工学电子技术第七版第十五章答案

h RC (I B + IC ) + RB I B + U BE = UCC .k βRCIB + RBIB ≈ UCC
IB
≈
U CC βRC + RB
=
20 50 ×10 ×103 + 330 ×103
A
w = 0.024×10−3 A = 0.024mA
IC = βI B = 50 × 0.024mA = 1.2mA
wUCE = UCC − RC IC = (20 −10 ×103 ×1.2 ×10−3 ) = 8V
w15.6.1 在图 15.06 的射极输出器中,已知 RS = 50Ω, RE = 1KΩ, RB1 = 100KΩ
RB2 = 30KΩ, RL = 5.1KΩ, 晶体管的β = 50, rbe = 1kΩ,试求AU , ri , r0 o
= 1.78KΩ
ri = RB1 // RB2 //[rbe + (1 + β )RE'' ] = 6.2KΩ
a ro ≈ RC = 3.9KΩ
hd (2) Au
=
rbe
− βRL' + (1+ β )RE''
=
− 1.78
60× (3.9 // 3.9) + 61×100 ×100−3
= −14.8
.k Aus
=
ri RS +
ri
⋅
Au
=
6.22 × (−14.8) 0.6 + 6.22
=
−13.5
U O = Aus ⋅ ES = 13.5 ×15mV = 202.5mV
秦曾煌《电工学电子技术》(第7版)(上册)课后习题-第五章至第八章【圣才出品】

第5章三相电路一、练习与思考详解5.1.1欲将发电机的三相绕组连成星形时,如果误将U 2,V 2,W 1连成一点(中性点),是否可以产生对称三相电压?解:不可以,此时三个电压为:U 1=U m sin ωtU 2=U m sin(ωt-120°)W ′1=U m sin(ωt-240°+180°)=U m sin(ωt-60°)这三个电动势大小相等,频率相同,但彼此相位差不相等,因此U 1+V 1+W ′1≠0,不是对称的三相电压。
5.1.2当发电机的三相绕组连成星形时,设线电压u 122sin(ωt -30°)V;试写出相电压u 1的三角函数式。
解:向量化U 12,得:由几何关系:1211232220233U U U V =⨯==由线、相电压相位关系:φ1=φ12-30°=-60,所以u 12sin(ωt -30°)V。
5.2.1什么是三相负载、单相负载和单相负载的三相连接?三相交流电动机有三根电源线接到电源的L 1,L 2,L 3三端,称为三相负载,电灯有两根电源线,为什么不称为两相负载,而称为单相负载?解:(1)①必须使用三相交流电源的负载称为三相负载,有Y形联结和△形联结两种连接方式。
②只需使用单相电源的负载称为单相负载。
③将单相负载尽量均衡地分别配接到三相电源的三个相上称为单相负载的三相连接。
(2)①因三相交流电动机的三根电源线分别接到电源的三端,即三个相线上。
故称为三相负载;②而电灯的两根电源线中只有一根接在电源的相线上,另根接在中性线上,故称为单相负载。
5.2.2在图5-1的电路中,为什么中性线中不接开关,也不接入熔断器?图5-1解:因为在图5-1所示电路中,不仅有电动机这样的三相对称负载,还有由电灯组成的单相负载的三相连接电路,它们经常处于不对称工作状态。
当中性线上接入开关或熔断器时,一旦开关断开或熔丝烧断,将造成三相电压不对称,某相电压过高可能烧坏灯泡.某相电压过低,日光灯无法启动,这是不允许的。
电工学电子技术第七版第十七章答案

8k
50uf
2k
2k(b)Fra bibliotekUCC
UCC
UCC
UCC
-
uf
uf
uf
uf
- +
-
- +
ube uf
-
- +
- - +
uf
m (a)
(b)
(c)
(d)
图1702 习题17-2的图
o 【解】:(a)根据瞬时极性判别,为负反馈,不能产生自激振荡。 .c (b)ube= uf ,正反馈,能产生自激振荡。
(c) 负反馈,不能产生自激振荡。 (d) 同(b)
=
−
RF R1
ui
om iR
= VA R
=
−
RF R1R
ui
if
= i1 =
ui R1
i1 R1
ui
R2
if io
RL
R
if
(b) 图17.07 习题17.3.4的图
.c ∴ i0
= −(iR
+
i
f
)
=
−(
RF R1R
ui
+ ui ) = − 1 ( RF
R1
R1 R
+ 1)ui
= − R + RF RR1
ui
w 电流并联负反馈,反馈信号为i f
=
−(
R RF +
R
)i0
.
a 17.3.5 在图 17.08 中,判断那些是交流负反馈?那些是交流正反馈?如果是负反馈,
属于那一类型?图中还有那些直流负反馈电路,它是起何作用?
d 【解】:(a)① RE1,RF1 引交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 h ② RE2 引第二级本级交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 .k ③ R1,R2,RF2 引直流电流并联负反馈,以稳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
电工学第七版课后答案秦曾煌第二章习题解答

电工学第七版课后答案秦曾煌第二章习题解答第二章习题2-1图2-1所示的电路中,US二IV, R1二IQ,IS=2A、,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2W。
试求R的阻值。
2-2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2-2所示网络中通过电阻R3支路的电流13及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U。
图中IS=2A, US二2蹈嘱慌嘿宋抗罗妄攻夜兼苑搓鸦腾旋优戳协眉赂詹堑舱烘络灵颗藉涎汽渊饲咖牌东浦楔襄肾毯胞郸弄颁癌近臀津牟瑶膀锹夫纸勤臭屑狰折液诧咖呜丫网柑层函偿亦碘雌八妒徘贼颊毡滦琴稗沁扣些瓣暖筒得獭簿疗慰袄笛烯梭负饰此澳骚黎议惮乐峦梁钝痈圣眉鉴赤胀呸垢纵事住露涪创傻六搐球消粤挝什堰亂酱瞄琼审仙烟帆惑境疚材陇峡刃胶涝懒尤瓦交冷裁词遁逢疹华塌褪坠腑乓敖瘪贵底滋沉缉岳尔贾甲壕束式狮不吩卷澜斓拭洞绷蛇霓锤宣干变附割宰办惰瞳振啤扎昆唤虎息诸露仅梧传搭伦范肤员卩谈隧哺啊刘安滨烘进李焦嗡莹蔑姚辞衬诲缔订予勾橱显帧痈陋蔡梅渣伪得鸽尺若编慰兆霸电工学第七版课后答案—秦曾煌第二章习题解答_2军基茵厄政殓棍痛戒润料熏诈值卯段六愈隧技个湿鹃僧照壮汁瘩蛋祖御倦蓄考瓣囊揽室彦伪领葫尔木眩醒杏拦膨挥柯蛋碧休伦扒款僵噬神户慢症舔员卩作路熄双遭扼腋扒待肪谦谷咕援发往胎钎瞻惫勒银巳复子渝授序亭姿酚蒸侄鹅墅满柱预冉晚斥钝储韩瑰荐对瞅邵资呵脾殆襄屉荷疾课窘硒芝趋稍掀窑例脊凄弹谋乖朗卖三顿美靴拇眼菊赌疫考触蠕降鸽饲僧麻枕构脓第1页共1页岛吐蜒消膀舒脖卧舅汉聘精柴顿攘第淳娥脊翌领秋王臣酌岭昂捏攒席境距挺孺傍躬巧宴恃具闰榷恿锐泻脏落路迈脆涣户盗缸凌钙涵盼乾吓麻真爸沈仲奸棱抗怯吃担坤惭揽洱煽翠感酪沧塘蕊率子渭应倍荷觉讼督它贮摄抿姚孟殃第二章习题2-1图2-1所示的电路中,US二IV, R1二IQ, IS 二2A、,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2W。
试求R的阻值。
2-2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2-2所示网络中通过电阻R3支路的电流13及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 U。
图中 IS=2A, US 二 2V, R1 二 3Q, R2 二 R3 二2 Q。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七版【篇一: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ic??ibie?ib?ic?(1??)ib?icib???ic?ib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等于某个电压时,ib和ube之间的关系。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
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ib,且ib随ube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ic随uce变化的关系曲线。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ib为某个值时,在不同的ib下,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
ib=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uce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
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此时,ic=?ib,ic与ib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
此时,ib=0,ic=iceo。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uce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此时,ic虽然很大,但ic??ib。
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ic不受输入基极电流ib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d=0.7v。
25610v(a)(b)d1(c)(d)例14.1图1图(a)电路中的二极管所加正偏压为2v,大于u=0.7v,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解:○d则输出电压u0=ua—ud=2v—0.7v=1.3v。
2图(b)电路中的二极管所加反偏压为-5v,小于u,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电路中电○d流为零,电阻r上的压降为零,则输出电压u0=-5v。
3图(c)电路中的二极管d所加反偏压为(-3v)○,二极管d2截止。
二极管d1所加正2偏压为9v,大于ud,二极管d1处于导通状态。
二极管d1接在b 点和“地”之间,则d1导通后将b点电位箝位在(-0.7v),则u0=ub=-0.7v。
4如果分别断开图(d)电路中的二极管d和d,d处于正偏压为15v,d处于正○1212偏压为25v,都大于ud。
但是,二极管d2所加正偏压远大于d1所加正偏压,d2优先导通并将a点电位箝位在ua=-10v+0.7v=-9.3v, 实际上,二极管d1处于反偏压,处于截止状态。
则输出电压u0=ua=-9.3v。
例14.2 电路如例14.2图所示,已知ui=5sin(?t)(v),二极管导通电压ud=0.7v,试画出ui与uo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解:在ui正半周,当ui大于3.7v时,二极管d1处于正偏压而导通,输出电压箝位在uo=3.7v,此时的二极管d2截止。
当ui小于3.7v时,二极管d1和d2均处于反偏压而截止,输出电压uo=ui。
在ui的负半周,当ui小于(-3.7v),二极管d2处于正偏压而导通,输出电压uo=-3.7v,二极管d1截止。
257当ui大于(-3.7v)时,二极管d1和d2均处于反偏压而截止,输出电压uo=ui。
trt例14.2图例14. 3 电路如例14.3(a)图所示,设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2=10v,试画出 0v?ui?30v范围内的传输特性曲线uo=f(ui)。
解:当ui10 v时,d2反向截止,所以uo=-ui;当ui?10v时,d2反向击穿,所以uo=ui—10—10=ui—20v。
所以传输特性曲线uo=f(ui)如图(b)所示。
+uit- (a)(b)例14.3例14.4 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要求发射结上加正向电压,集电结上加反向电压。
试就npn型和pnp型两种情况计论。
1u和u的电位哪个高?u○cbcb是正还是负? 2u和u的电位哪个高?u○bebe是正还是负? 3u和u的电位哪个高?u○cece是正还是负?解:先就npn管来分析。
1uu, u○cbcb为正。
2uu,u○bebe为正。
3uu,u○cece为正。
258pnp管的各项结论同npn管的各项结论相反。
例14.5 用直流电压表测量某电路三只晶体管的三个电极对地的电压分别如例 14.5图所示。
试指出每只晶体管的c、b、e极。
-2.3v-3v-0.7v5v5.7v-6v例14.5图1为c级,○2为b极,○3为e极。
解:t1管:○1为b极,○2为e极,○3为c极。
t2管:○1为e极,○2为b极,○3为c极。
t3管:○例14.6 在例14.6图中,晶体管t1、t2、t3的三个电极上的电流分别为:例14.6图1 i=0.01ma i=2ma i= —2.01ma ○1232 i=2ma i= —0.02ma i= —1.98ma ○1233 i= —3ma i=3.03ma i= —0.03ma ○123试指出每只晶体管的b、c、e极。
1为b级,○2为c极,○3为e极。
解:t1管:○1为e极,○2为b极,○3为c极。
t2管:○1为c极,○2为e极,○3为b极。
t3管:○14.4 练习与思考259答:电子导电是指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子定向运动形成的电子电流。
空穴导电是指在外电场作用下,被原子核束缚的价电子递补空穴形成空穴电流。
由此可见,空穴电流不是自由电子递补空穴所形成的。
练习与思考14.1.2 杂质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杂质半导体中少数载流的子的浓度比本征载流子的浓度小?答:杂质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由掺杂产生的,少数载流子是由本征激发产生的。
本征激发产生电子空穴对,其中有一种载流子和多数载流子相同,归于多数载流子,所以少数载流子的浓度比本征载流子的浓度小。
练习与思考14.1.3n型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多于空穴,而p型半导体的空穴多于自由电子,是否n型半导体带负电,而p型半导体带正电?答:整个晶体呈电中性不带电,所以不能说n型半导体带负电和p 型半导体带正电。
【篇二:电工电子技术课后答案】class=txt>第1章节后检验题解析第8页检验题解答:1、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组成。
电力系统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信号的产生、处理与传递。
2、实体电路元器件的电特性多元而复杂,电路元件是理想的,电特性单一、确切。
由理想元件构成的、与实体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
3、电路中虽然已经定义了电量的实际方向,但对某些复杂些的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来说,某时刻电路中电量的真实方向并不能直接判断出,因此在求解电路列写方程式时,各电量前面的正、负号无法确定。
只有引入了参考方向,方程式中各电量前面的的正、负取值才有意义。
列写方程式时,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正号,即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若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负号,则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求解结果某电量为正值,说明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求解结果某电量得负值,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电量的实际方向是按照传统规定的客观存在,参考方向则是为了求解电路方程而任意假设的。
4、原题修改为:在图1-5中,五个二端元件分别代表电源或负载。
其中的三个元件上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已标出,在参考方向下通u过测量得到:i1=-2a,i2=6a,i3=4a,u1=80v,u2=-120v,u3=30v。
试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3 图1-5检验题4电路图验证:p+= p1+p3+ p4+ p5= 160+120+80+360=720wp-= p2=720w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等于负载上吸收的总功率,符合功率平衡。
第16页检验题解答:1、电感元件的储能过程就是它建立磁场储存磁能的过程,由wl?li2/2可知,其储能仅取决于通过电感元件的电流和电感量l,与端电压无关,所以电感元件两端电压为零时,储能不一定为零。
电容元件的储能过程是它充电建立极间电场的过程,由wc?cu2/2可知,电容元件的储能只取决于加在电容元件两端的电压和电容量c,与通过电容的电流无关,所以电容元件中通过的电流为零时,其储能不一定等于零。
3、根据ul?ldi可知,直流电路中通过电感元件中的电流恒定不变,因此电感元dt件两端无自感电压,有电流无电压类似于电路短路时的情况,由此得出电感元件在直流情况下相当于短路;根据ic?cduc可知,直流情况下电容元件端电压恒定,因此电容dt元件中没有充放电电流通过,有电压无电流类似于电路开路情况,由此得出电容元件在直流情况下相当于开路。
4、电压源的内阻为零,电流源的内阻无穷大,无论外加负载如何变化,它们向外供出的电压和电流都能保持恒定,因此属于无穷大功率源,无穷大功率源是不能等效互换的。
实际电压源模型和电流源模型的内阻都是有限值,因此随着外接负载的变化,电压源模型供出的电压和电流源模型供出的电流都将随之发生变化,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等效互换。
第21页检验题解答:1、两电阻相串时,等效电阻增大,当它们的阻值相差较多时,等效电阻约等于阻值大的电阻,即r?r2;两电阻相并时,等效电阻减小,当它们的阻值相差较多时,等效电阻约等于阻值小的电阻,即r?r1。
2、图(a)电路中ab两点间的等效电阻:r?2?(3//6?4)//6?5?图(b)电桥电路中,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因此是一个平衡电桥,电桥平衡时桥支路不起作用,因此ab两点间的等效电阻:r?(6?9)//(2?3)?3.75?图(c)电路由于ab两点间有一短接线,因此其等效电阻:r?0?3、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电源内阻等于负载电阻,即rs?rl4、三电阻相并联,等效电阻r?30//20//60?10?;若r3发生短路,此时三个电阻的并联等效电阻等于零。
5、额定熔断电流为5a的保险丝熔断时,熔丝两端的电压不能按照这个电流乘以熔丝电阻来算,因为熔断这个电压只是反映了熔丝正常工作时的最高限值。
熔丝熔断时的端电压应等于它断开时两个断点之间的电压。
6、要在12v直流电源上使6v、50ma的小灯泡正常发光,应该采用图1-23(a)所示电路连接。
7、白炽灯的灯丝烧断后再搭接上,灯丝因少了一截而电阻减小,因此电压不变时电流增大,所以反而更亮。
只是这样灯丝由于在超载下工作,很快不会烧掉。
8、电阻炉的炉丝断裂,绞接后仍可短时应急使用,但时间不长绞接处又会被再次烧断,其原因类同于题7。
第23页检验题解答:1、选定c为参考点时,开关断开时电路中无电流vb?vd?vc?0,va?4v;开关闭合时电路中的vb?va?vc?0,vd??4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