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能力测试答题技巧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逻辑判断题解题方法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逻辑判断题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359465a45177232f60a22e.png)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逻辑判断题解题方法一、逻辑判断“全面原则”(解加强削弱题)在加强削弱时,考虑得越全面,力度越强。
如果指出论证不够全面,就能够削弱,反之则加强。
【例题】20 世纪 90 年代初,小普村镇建立了洗涤剂厂,当地村民虽然因此提高了收入,但工厂每天排出的大量污水,使村民们忧心忡忡:如果工厂继续排放污水,他们的饮用水将被污染,健康将受到影响。
然而,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因为 1994 年对小普村镇的村民健康检查发现,几乎没人因水污染而患病。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证()A. 1994 年,上述洗涤剂厂排放的污水量是历年中较小的B. 1994 年,小普村镇的村民并非全体参加健康检查C. 在 1994 年,上述洗涤剂厂的生产量减少了D. 合成洗涤剂污染饮用水导致的疾病需要多年后才会显现出来【解析】材料的论据是“1994 年对小普村镇的村民健康检查发现,几乎没人因水污染而患病”,论点是洗涤厂排放污水对人们的健康没有影响。
A项表述得比较模糊,1994年排放的污水量较小,是多小?即使很小,如果几乎没人因水污染而患病,也能一定程度上说明排放污水危害并不大。
B项,不需要全部参加检查,抽样调查即可。
C项说的是生产量,材料说的是污水排放量,话题不一。
D项如果正确,就说明1994年的抽样调查没有考虑污水排放的长远影响,考虑得不够全面,能够质疑材料的论证,故答案为D。
二、排除他因解因果论证加强题题干说A是导致B的原因,如果某选项能够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那么只剩下原来的原因,则加强了A和B的因果关系,从而加强了因果论证。
【例题】有专家认为,全球经济正缓慢复苏,其主要证据是,美国的经济表现超出预期,在就业和住房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欧洲央行启动了融资运作计划,用比较低的利率贷款,为更多的企业以及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全球整个大宗商品市场树立了足够的信心。
因此,这都是非常好的迹象。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有可能成为上述论证前提的是( )。
行政测试答题技巧一览
![行政测试答题技巧一览](https://img.taocdn.com/s3/m/7181fd4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7.png)
行政测试答题技巧一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行政测试答题技巧一览速度和准确率是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两条生命线,要求考生用最少的时间做完相对较多的题目。
行政测试能力答题技巧
![行政测试能力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7e9f98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60.png)
行政测试能力答题技巧
行政测试能力是国家机关单位选拔公务员的一种考试形式,以下是一些行政测试能力答题技巧:
1. 熟悉考试大纲:了解考试的内容和重点,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2. 多做真题:多做历年真题,了解考试形式和题型,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3. 注意时间管理:在考试中,时间非常有限,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在某一道题上花费过多时间。
4. 学会排除法:在做题时,可以通过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答案范围,提高答题准确率。
5. 注意题目细节:在阅读题目时,要认真理解题意,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限制条件。
6.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行政测试能力考试中有大量的阅读材料,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
7. 保持良好心态:在考试中,保持冷静、自信的心态,避免紧张和焦虑,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图形推理答题技巧(非常有用)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图形推理答题技巧(非常有用)](https://img.taocdn.com/s3/m/782247e502768e9951e738c0.png)
图形推理一.基本思路:看是否相加,相减,求同,留同存异,去同相加,相加再去同,一笔划问题,笔划数,线条数,旋转,黑白相间,轴对称/中心对称,旋转,或者答案只有一个图可能通过旋转转成。
视觉推理偏向奇偶项,回到初始位置.注:5角星不是中心对称二.特殊思路:1.有阴影的图形可能与面积有关,或者阴影在旋转,还有就是黑白相间。
第一组,1/2 1/4 1/4 第二组,1,1/2, (1/2 A)两个阴影,里面逆时针转,外面顺时针转。
2.交点个数一般都表现在相交露头的交点上或者一条线段穿过多边形交点数为,3,3,3 第二组为3,3,(3)交点数为,1,1,1 第二组为2,2,(2)但是,露头的交点还有其它情形。
此题算S形,露头数,1,3,5,7,9,11,(13 B ),15,173.如果一组图形的每个元素有很多种,则可从以下思路,元素不同种类的个数,或者元素的个数。
出现一堆乱七八遭的图形,要考虑此种可能。
第一组2,4,6种元素,第二组,1,3,(5)种类,1,2,3,4(5)元素个数为4,4,4 4,4,(4)4.包含的块数/ 分割的块数出现一些乱七八遭的图形,或者出现明显的空间数,要考虑此种可能。
包含的块数,1,2,3,4,5,(6,B)分割的块数为,3,3,3,3,3,(3,A)5.特点是,大部分有两种不同元素,每个图形两种类个数各不相同。
圆形相当于两个方框,这样,全都是八个方框,选D6.角个数只要出现成角度图形都需要注意3,4,5,6,(7)7.直线/曲线出现时,有可能是,线条数。
或者,都含曲线,都含直线,答案都不含直线,都不含曲线。
线条数是,3,3,3 4,4,48. 当出现英文字母时,有可能是笔划数,有可能是是否直线/曲线问题,又或者是相隔一定数的字母。
如, C S U , D B ? A.P B.O C.L D.R分析:C,S,U都是一笔,D,B,P都是两笔。
分析:B,Q,P都含直线,曲线。
A,V,L都只含直线。
行政能力测试答题技巧
![行政能力测试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eaac52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0.png)
行政能力测试答题技巧
以下是 6 条关于行政能力测试答题技巧的内容:
1. 哎呀,做行政能力测试的时候,那时间可真是紧啊!咱得学会抓重点呀!就好比你去超市买东西,一大堆东西肯定先挑最重要的拿呀!比如说言语理解题,别一个字一个字读,得快速浏览,抓住关键信息呀!像“然而”“但是”这些转折词后面的可能就是重点哦。
怎么样,是不是恍然大悟啦?
2. 嘿,做资料分析题可别死算呀!这就像你要去一个地方,明明有近路你不走,非要绕远路。
要学会找技巧,比如看一些特殊的数字或者比例关系,一下子就能算出来啦!你想想,如果傻傻地算半天,多浪费时间呀!
3. 哦哟,数量关系题可别慌!这就跟爬山一样,看着高,一步一步走就上去啦!先把简单的做了,那些特别难的,先放一放嘛。
别在一棵树上吊死呀!就像你找东西,找不到就先放下,说不定过会儿就看到啦。
有没有觉得很有道理呀?
4. 哇塞,判断推理题可有趣啦!就好像在玩侦探游戏呢。
一定要仔细观察每个细节,不能马虎哟!比如说图形推理,那些线条、形状都是线索呀。
你可不能像个马大哈一样随便看看就过去了。
要用心去感受,去思考呀!这样才能找到答案呢,难道不是吗?
5. 嘿呀,常识题那可真是啥都有呀!这就要求咱平时得多积累呀!就像存钱一样,一点一点攒。
看到啥有趣的知识就记下来,指不定哪天就考到啦!你说要是平时不积累,到考试的时候不就抓瞎啦?
6. 哎呀呀,涂答题卡也很重要呀!这就好比给你的成果穿上漂亮衣服。
可不能最后着急忙慌地涂错啦!一定要仔细认真,就像对待宝贝一样对待它。
别到最后功亏一篑呀!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掌握这些答题技巧,大家在行政能力测试中肯定能事半功倍!。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概率题之逆向思维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概率题之逆向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4c09f979f46527d3240ce0f7.png)
河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发布河南事业单位考试信息和备考资料。
微信号:hesydw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概率题之逆向思维
【导语】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概率题中常见逆向思维方法“现身”。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带来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概率题之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即如果一道题从正面来解所涉及到的情况比较多,计算起来比较麻烦的话,那么我们就从反向出发,考虑用总情况数减去反面情况数即可。
一般我们在题目中看到“至少……”、“至多……”等,就可考虑逆向思维了。
逆向公式:满足条件的情况数=总数-不满足条件的情况数。
【例题】桌子中有编号为1-10的10个小球,每次从中抽出1个记下后放回,如是重复3次,则3次记下的小球编号乘积是5的倍数的概率是多少?( )
A.43.2%
B.48.8%
C.51.2%
D.56.8%
【解析】B 。
本题中若从正面来考虑,仍然情况数比较多,故我们也从反向来考虑这道题。
乘积是5的倍数的概率=1-不是5的倍数的概率。
每次取小球编号的总的情况数为10,取出的小球是5的倍数的情况为5和10这2种情况,即每次取小球编号不是5的倍数的概率为8÷10=0.8。
因此,3次记下的小球编号乘积是5的倍数的概率为:1-0.8×0.8×0.8=0.488=48.8%。
因此,答案为B 选项。
以上内容来自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提供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供大家参考借鉴!
推荐请登录河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henan/?wt.mc_id=bk10702
发布河南最新的事业单位考试招聘信息。
行政职业能力检验测试答题技巧窍门
![行政职业能力检验测试答题技巧窍门](https://img.taocdn.com/s3/m/c233c3a083c4bb4cf6ecd135.png)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五种基本题型)数量关系题资料分析题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常识判断题判断推理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最优做题顺序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要求120分钟做答135题试卷。
一般来说,平均只有不到75%的考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答完80%以上的题目。
并且行政能力试卷的试卷说明也明确指出:考卷中存在较难的题目,考生遇到暂时不会的题目要跳过,否则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
因此,在几乎难以完成试卷所有题目的情况下、且题目难度差异较大的行政能力考试中,对不同部分题目的做题顺序安排,统筹做不同类型题目投入的时间与精力的大小,就显得非常的有必要。
一、确定最优做题顺序要考虑的原则首先,在假定题目无法100%做完的情况下,必须优先做完自己平时训练时候正确率最高,相对最擅长的部分。
其次,在时间紧迫,且题目难度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必须优先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快速做完相对难度较小的题目,为以后相对的难的题目赢得时间。
再次,考虑评分的权重,行政能力测试135道题目100分。
一个比较合理的评分标准是根据每个部分题目难度的差异赋予不同权重。
高难度的类型的题目赋予的分值高,难度较低的赋予较低的分值。
一个大家比较认同的评分权重供大家参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共30个题目,每个题目0.8分,共计24分;数量关系部分,总共20个题目,数字推理每个题目0.7分,数学运算每个题目0.8分,共计15分;判断推理部分,总共45个题目,图形推理每个题目0.5分,定义判断每个题目0.6分,类比推理每个题目0.5分,演绎推理每个题目1分,共计31分;常识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0.5分,共计10分;资料分析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
从这个角度上讲,资料分析和演绎理解题目是含金量较高的题目,而常识判断、图形推理、类比推理是含金量较低的题目。
二、确定最优做题顺序的程序1.一般来说,整个行政能力测试的试卷中,常识和类比推理部分是公认难度较低的部分。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巧解资料分析统计图表题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巧解资料分析统计图表题](https://img.taocdn.com/s3/m/6ec6535d77232f60ddcca1b9.png)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liaoning/ 【导语】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统计图表在资料分析类题中屡见不鲜。
如何解题呢?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提供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巧解资料分析统计图表题。
1.统计表
关于统计表,主要考察考生的数字运算能力,特别是快速计算的能力。
这需要考生能够
在日常就开始掌握。
一般来说,涉及到的计算涉及到几种:几种类型比例的相加,不同基数
按比例增加的个数。
在计算的同时,还涉及到判断。
考生应该先从判断出发,寻找合适的计
算方法,这样才会是高效率的。
另外,从数学思维的角度,同类运算中加法比减法更经济,乘法比除法更省事;不同类
运算中,做3次加法可能比做1次乘法还要快。
这需要考生尽量注意,在日常的训练中寻找
合适的计算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速度。
2.统计图
关于统计图,需要注意它与统计表的不同。
它在更多情况下,是定性的。
其基本特点就
是一目了然。
与统计表不同,统计图不需要作太多的实际计算;从另一个方面,它考察的是
考生的估算能力和直觉判断。
考生在复习时,也需要区别统计表和统计图的考察着重点,以免发生事倍功半的情况。
以上内容来自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提供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借鉴!
热门推荐:职业能力测试考什么。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9c8646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4.png)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五种基本题型数量关系题资料分析题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常识判断题判断推理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最优做题顺序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要求120分钟做答135题试卷.一般来说,平均只有不到75%的考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答完80%以上的题目.并且行政能力试卷的试卷说明也明确指出:考卷中存在较难的题目,考生遇到暂时不会的题目要跳过,否则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因此,在几乎难以完成试卷所有题目的情况下、且题目难度差异较大的行政能力考试中,对不同部分题目的做题顺序安排,统筹做不同类型题目投入的时间与精力的大小,就显得非常的有必要.一、确定最优做题顺序要考虑的原则首先,在假定题目无法100%做完的情况下,必须优先做完自己平时训练时候正确率最高,相对最擅长的部分.其次,在时间紧迫,且题目难度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必须优先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快速做完相对难度较小的题目,为以后相对的难的题目赢得时间.再次,考虑评分的权重,行政能力测试135道题目100分.一个比较合理的评分标准是根据每个部分题目难度的差异赋予不同权重.高难度的类型的题目赋予的分值高,难度较低的赋予较低的分值.一个大家比较认同的评分权重供大家参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共30个题目,每个题目分,共计24分;数量关系部分,总共20个题目,数字推理每个题目分,数学运算每个题目分,共计15分;判断推理部分,总共45个题目,图形推理每个题目分,定义判断每个题目分,类比推理每个题目分,演绎推理每个题目1分,共计31分;常识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分,共计10分;资料分析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从这个角度上讲,资料分析和演绎理解题目是含金量较高的题目,而常识判断、图形推理、类比推理是含金量较低的题目.二、确定最优做题顺序的程序1.一般来说,整个行政能力测试的试卷中,常识和类比推理部分是公认难度较低的部分.因此,此部分一般应该优先考虑在短时间内快速做完.2.做题的第二阶段,优先考虑难度中等、既包含简单数学计算的又含有大量严于阅读的题目,即同时参考分值的权重安排一下做题顺序:逻辑推理、定义判断、资料分析.3.考虑到每个人的智力模式不同,有的对数字逻辑特别敏感,有的则有很强语言能力天赋.因此,考生要根据平时的训练,找出自己究竟擅长数量关系部分,还是擅长演与理解部分.对于擅长语言的考生,言语表达必须放在数量关系与图形推理前面完成.对于擅长数学、逻辑能力强的考生,则必须把数量关系和图形推理放在言语理解前面.4.每个考生可以根据平时对每一部分做题的正确率和花费时间的多少重新校正以上的做题顺序,并充分照顾到自己平时的做题习惯.否则,在紧张慌乱的考场中,不按试卷试题排列顺序做题切违反了自己平时的做题习惯,很容易因为意外的负担造成适得其反结果.行政职业能力定义判断答题基本规律一、定义判断的要素定义是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个部分组成的.被定义项就是通过定义来揭示其内涵的概念;定义项就是用来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概念;联接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组成定义项的概念是定义联项.例如:“意外事件是指因当事人故意或过失以外的偶然因素而发生的事故”,其中“意外事件”就是被定义项, “因当事人故意或过失以外的偶然因素而发生的事故”就是定义项,“是指”就是定义联项.二、定义的特征概念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含义,即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中“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的内涵.概念的外延就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即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务或事物.例如商品的外延就是古今中外的一切商品.三、定义判断的逻辑方法在对定义判断进行解析之前,首先介绍一下定义的逻辑方法:一“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就是通过揭示概念最邻近的“属”概念和“种差”来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一般可用公式表示: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具体解释如下:第一,被定义项的邻近属概念,即比被定义概念范围更大、外延更广的概念,以确定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属于哪一类事物.第二,被定义项的种差,即指被定义项的这个种概念与同属于其他同级种概念在内涵上的差别,这种差别也就是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同其他对象的本质区别.第三,把被定义项同属加种差构成的定义项用定义联项联结起来,构成完整的定义.例如:人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解析:这是给“人”下的定义.其中,“人”的属概念是“动物”,确定人是动物这类事物中的一种;“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是种差,是将人与其他动物相比较而得出的本质差别;“是”是定义联项,它把被定义项与定义项属+种差联结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定义.二四要素分析法定义中通常包含四项要素,即主体、对象、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这四项要素可能全部出现在题干的定义当中,也有可能只出现其中的一项.但是,根据对这几年公务员考试的命题情况的分析来看,一般出题人不会把这四个要素同时作为考查点,只是会选择其中的一项、两项或三项.1.主体,就是行为或事件的发动者、当事方,如果选项不能满足定义中对主体条件的要求,即可排除.2.对象,是指行为或事件的承受者,被指向者即某些定义必须针对某些特定的对象,如某些单位和个人.3.主观要素,即行为者或事件的当事人主观上具有什么样动机、意图、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目的.4.客观要素,指客观上实施了什么行为,采取了怎样的行为方式,达到了一种什么程度,造成了一种怎样的结果.三定语中心词分析法在题干中没有明显的主体、对象、主观要素或客观要素的情况下,而且题干中有一连串的定语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定语中心词分析法.中心词表示的是行为或事件的一个大类,也就是逻辑上的“属”,定语是对中心词的的限制或修饰,使这个大类进一步缩小、精确化,在逻辑学上我们称之为“种差”.题目既有可能同时将定语和中心词作为考查点,也有可能中心词并无特殊之处,题目的考核点重在对定语中所设定的条件.以上方法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其实质是相同的,仅仅是一种参考和借鉴.六种技巧解决你做不出来的行测题一、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难度判断法定义:难度判断法是指根据试题的难度确定答案的基本位置.基本原理:由于行测全是四选一的客观题,所以无论如何答案都在ABCD这四个选项中,此其一.其二,按照试题设置的原则,答案分布应当均衡,因此各个答案出现的机率要差不多.到底在不同的试题中,哪种题的答案放在哪个位置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难题的答案放前边,易题的答案放后边.由此就涉及如何判断难题和易题.难题是指试题涉及较多的知识和信息,信息之间缝隙太大,试题与答案之间不容易建立起直接联系的题.易题是指试题内容为广大报考者熟悉,多数人都可能做得起的题.由此,总体来说,难题的答案在AB,易题的答案在CD.那么,又怎样确定哪个答案在A,哪个答案在B呢一般说来,难得无从下手的答案在A,很难但可以倒回去验证的答案在B.易题中哪个选C,哪个选D呢一般说来,估计多数人都做得起的题答案在D,估计多数人都做得起但要花较多时间的答案在C.简而言之,就是最难的题答案常在A,最易的题答案在D.很难但可以倒回去验证的答案在B,容易但费时的答案在C.例:对某单位的10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喜欢看球赛和电影、戏剧.其中58人喜欢看球赛,38人喜欢看戏剧,52人喜欢看电影,既喜欢看球赛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8人,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6人,三种都喜欢看的有12人,则只喜欢看电影的有A、22人B、28人C、30人D、36人05中央A我们先根据难度来判断,这道题有多难.如果以很难、难、易、很易为四级的话,估计这道题的难度为“很难”.因为看了之后,发觉这道题的答案和题之间找不出可以互相支持的地方.一般人简直无从下手.这时候,放弃做题是必要的,但放弃答案是不行的.这时候,你就选择A,对这种牛吃南瓜开不起头的答案选A的正确率非常高.我们来看考过的题中的难题与答案分布.二、对数学运算比较有效的方法——联系法联系法是指数字之间存在着一些必然联系,通过这些联系可以找出答案.比如在涉及距离速度的题中,出现了7和21、4和12等数字,你要联想要答案可能跟3有关,而不是跟5、8等其他数字有关.例:甲乙丙三人沿着400米环形跑道进行800米跑比赛,当甲跑1圈时,乙比甲多跑了1/7圈.丙比甲少跑1/7圈.如果他们各自跑步的速度始终不变,那么,当乙到达终点时,甲在丙前面:A、85米米米米05中央A我们不用做题,就看题干中的数字哪些和答案相关,看能否选出正确答案.看:800,1,1/7,1/7.你觉得最可能跟哪个数字有关:85, 90,100,105.应当想到,最核心的数字有3个:1,7,8.这样,答案基本不可能跟尾数是5的有关.可以说A、D都不是答案.在90和100中,哪个更接近答案呢1001因为比较明显的感觉是100×7+1:800.所以选C.这样,我们就绕过了从题中算出答案的麻烦.三、对逻辑判断比较有用的方法——验证法验证法是指将选项带人题干的关键处来验证其正确性的方法.四、对言语理解与表达有效的方法——关键词法关键词法是指对言语的理解要抓住重要的词语,从而将其组织起来表达符合题干的意思.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干往往比较长,如果考生要认真地阅读,有些题可能1分钟都读不完.这时候,考生就要“好读书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用历史文化残余与历史重构法的方式,将快速阅读过后头脑中残存的信息组织起来,在答案中寻找具有相同形式或内容的选项.五、最简单的办法——造句法.造句法是指按照相关句式结构造出一个新句子的方法.造句法适用于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因为造句法的基本原理是相似事物之间具有异质同构性.六、最凭感觉的方法——座标法座标法是指根据已有数字所处的座标之间的变化规律,确定另一个数字的座标.座标法适用于数字推理,特别适合自然数的类比推理.一般的参考书上是采用二级特级或三级特征来进行推理,远没有座标法进行推理来得形象、快捷.座标法在操作时就是将给定的几个数字的横座标分别设定为1、2、3、4、5、6……,纵座标就是该数字本身.这样,我们就能比较明显地看出数字之间变化规律.但这种稍嫌抽象,对于数字极大、极小的都需要加上感觉才能判断.行测绝处逢生之法:5种万能解题技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有别于其它考试的一种考试模式.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选择题垄断了所有题型.选择题对考生来说似乎是手到擒来,但结果却恰恰相反,每次的公务员考试中,均有大量的考生反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量大,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己无法完成所有试题的正确解答,甚至于有些试题题干都没有时间去看,便稀里糊涂的选出了答案.那么,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的如考生所说的那么难吗经过走访,笔者了解到,一大部分的考生认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并不难,只是时间紧题量大,考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完所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将曾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取得高分的考生的一些万能解题技巧汇总如下:一、排除法如果考生细心的话,便能够发现排除法似乎适合于每一种题型.在这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各类选择题也不例外.在考生解答客观题时,排除法便是最有效的解题方法之一,并且它也最适合于单项选择题.在这部分题中,考生根据自己平时所掌握的知识,便会轻易的将最不适合题意的选项排除掉.甚至有些题可以直接将其他三项排除掉,选出正确答案.其实部分题考生即使不能直接通过排除得出答案,也可以减小试题的难度,从而提高答题的正确率.二、去同存异法应试者在阅读完试题内容和所有选择项后,根据题意确定一个选择项为参照项,该选择项同其他选择项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特征差异.然后将其他选择项与之进行对比,把内容或特征大致相同的项目去掉,而保留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最后确定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三、印象认定法印象认定法是指根据印象的深刻来选择答案.应试者在读完一道试题的题干和各项选择项后,各选择项对于考生大脑的刺激强度是不同的.有的较强,有的较弱,那些似曾熟悉的内容必然会在头脑中最先形成正确选项的印象,因此,据此作出的判断的命中率还是比较高的.四、比较法此方法应用范围较广.在解答单项选择题时,应试者可以将各选择项同题意要求进行纵向比较,根据各自同题意要求差异的大小来确定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在解答多项选择题时,就要求考生将选项同题意要求作纵向比较,再将前一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选项进行横向对比,最后确定符合要求的正确答案.一般经过这两次的对比之后,漏选或误选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五、猜测法这种方法一般情况下是不可取的,因为它靠的是运气,正确率相当小.这种方法只有当考生运用其他方法均不能找到试题的正确答案时才可使用.猜测法,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避免考生在这种试题上过分深究,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从而影响考生的注意力和考试情绪.这种方法虽然是靠运气,有时也有一定的命中率.以上五种万能解题技巧,当考生不能按照常规的方法正确解答题目时,以免考生在一道题目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影响其他题目的解答,这时便时使用的最佳时机.当然,何种解题技巧适用于那种题目,则需要考生灵活的处理.。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行测提分法宝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行测提分法宝](https://img.taocdn.com/s3/m/fef688cfd5bbfd0a79567339.png)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行测提分法宝推荐阅读:行测答题技巧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2013事业单位招聘对于行测,无非就是两个部分:文和理。
对于文科专业点来说就是:言语,逻辑;理科:数量关系,资料分析。
而对于前者,从我们丫丫学语到现在,每一天都会用,再熟悉不过。
但是,在做言语和逻辑时照样会出错,出错的原因不是不认真读题而是没抓到核心,对于言语和逻辑不是考查你知道的多广是考查你对词或句或逻辑关系的精准度。
数量和资料就不必多说,大部分是没时间或者不会做。
这样分析下来,是不是行测就没救了?显然不是,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温琪就简单的和大家分享下,行测要想拿高分该从何下手。
提分一:图形推理。
对于图形推理,说白了是视觉和认知的结合。
图形推理并非无规可循,从视觉上大致可以分为3种类型:“乱”“齐”“空间折叠”。
对于“乱”的就直接数点、线、面、部分等。
对于“齐”的就从组合叠加、旋转、对称等方面进行攻下。
而对于最后一种“空间折叠”就主要记住:相对位置不会改变,即可。
下面通过练习来说明。
例1:【答案】C。
解析:每行前两个图形的线条数之和等于第三个图形的线条数。
第三行前两个图形的线条数分别为5和6,应选择线条数为11的图形,选项中只有C项满足条件。
点评:没有什么特定的规律,杂乱的一堆线构成的图形归为“乱”。
例2:【答案】C。
解析:每组前一个图形整体顺时针旋转90°得到下一个图形,由此选择C。
点评:整体上看,构成部分差不多没有较大的出入归为“齐”。
再从旋转入手得到正确选项。
例3: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右边哪一项不能由它折叠而成?【答案】C。
解析:两个由三角形组成的面应该是相对的,而不是相邻的,因此C项不能折成。
点评:空间折叠的题型较好辨别,关键就在于认真读题和记住口诀:相对位置不变。
针对以上3个例题,基本上就是对于图形推理的认知。
要想拿下图形推理的分值关键在于3步走:识别类型---对号入座---得出选项。
掌握图形推理,争取在考试中全部拿下,是行测提分的关键高效途径之一。
行政能力测试判断推理答题常识与技巧
![行政能力测试判断推理答题常识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60c8ed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4.png)
行政能力测试判断推理答题常识与技巧
行政能力测试判断推理答题常识与技巧如下:
1、常识:
常识判断主要考的是考生对于常见定义和结论的熟悉程度,所以考生在备考阶段需要积累一定的常识,并注意积累一些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常识。
2、技巧:
(1)最大信息法:在片段阅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人名、地名、时间、
数字等词语,一般会和解题有关,考生要学会从这些词语中判断出题目的重点。
(2)选项排除法:如果选项中出现过于绝对的词语,或者明显的矛盾
选项,那么这些选项一般就可以作为排除选项。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字推理答题技巧(非常有用)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字推理答题技巧(非常有用)](https://img.taocdn.com/s3/m/2c12794969dc5022abea00e4.png)
数字推理一、基本要求熟记熟悉常见数列,保持数字的敏感性,同时要注意倒序。
自然数平方数列:4,1,0,1,4,9,16,25,36,49,64,81,100,121,169,196,225,256,289,324,361,400……自然数立方数列:-8,-1,0,1,8,27,64,125,216,343,512,729,1000质数数列: 2,3,5,7,11,13,17……(注意倒序,如17,13,11,7,5,3,2)合数数列:4,6,8,9,10,12,14…….(注意倒序)二、解题思路:1 基本思路:第一反应是两项间相减,相除,平方,立方.所谓万变不离其综,数字推理考察最基本的形式是等差,等比,平方,立方,质数列,合数列.相减,是否二级等差。
8,15,24,35,(48)相除,如商约有规律,则为隐藏等比。
4,7,15,29,59,(59*2-1)初看相领项的商约为2,再看4*2—1=7,7*2+1=15……2 特殊观察:项很多,分组。
三个一组,两个一组4,3,1,12,9,3,17,5,(12)三个一组19,4,18,3,16,1,17,(2)2,-1,4,0,5,4,7,9,11,(14)两项和为平方数列。
400,200,380,190,350,170,300,(130)两项差为等差数列隔项,是否有规律0,12,24,14,120,16(7^3-7)数字从小到大到小,与指数有关1,32,81,64,25,6,1,1/8每个数都两个数以上,考虑拆分相加(相乘)法。
87,57,36,19,(1*9+1)256,269,286,302,(302+3+0+2)数跳得大,与次方(不是特别大),乘法(跳得很大)有关1,2,6,42,(42^2+42)3,7,16,107,(16*107—5)每三项/二项相加,是否有规律。
1,2,5,20,39,(125-20-39)21,15,34,30,51,(10^2-51)C=A^2-B及变形(看到前面都是正数,突然一个负数,可以试试)3,5,4,21,(4^2—21),4465,6,19,17,344,(—55)—1,0,1,2,9,(9^3+1)C=A^2+B及变形(数字变化较大)1,6,7,43,(49+43)1,2,5,27,(5+27^2)2/3,1/3,2/9,1/6,(2/15)3/1,5/2,7/2,12/5,(18/7)分子分母相减为质数列1/2,5/4,11/7,19/12,28/19,(38/30)分母差为合数列,分子差为质数列。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分子分母带你“智取”资料分析(上)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分子分母带你“智取”资料分析(上)](https://img.taocdn.com/s3/m/a9f1b50b4431b90d6d85c700.png)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分子分母带你“智取”
资料分析(上)
【导读】学习行测技巧,高分志在必得。
资料分析是行测“老大难”的热点题型,如何破解制胜呢?下面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
一、分子分母比较法
分子分母比较法是指比较两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判断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
分子分母比较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基本比较
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如果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
同理,两个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
(二)化成分子相同比较
两个分数,如果它们的分子存在倍数关系,可以将分子较小的分数乘以一个适当的整数,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化成相同或相近的数字,再比较两个分数分母的大小,此时分母小的分数大;同理,分母大的分数小。
(三)化成分母相同比较(通分)
两个分数,如果它们的分母存在倍数关系,可以将分母较小的分数乘以一个适当的整数,将两个分数的分母化成相同或相近的数字,再比较分子的大小,此时分子大的分数大;同理,分子小的分数小。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通分”。
(四)分子分母反向变化比较
两个分数,如果前者的分子大于后者且分母小于后者,那么前者大;同理,如果前者分子小于后者且分母大于后者,那么前者小。
分子分母比较法应用条件:
一般只应用于对若干个数据大小进行比较或进行排序的题型中,通常按照题干中数据的排列顺序依次进行大小的比较。
行政能力测试答题技巧
![行政能力测试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7329bf825c52cc58bd6bee5.png)
片段阅读答题技巧【核心知识】不同的题型解法各不相同。
若想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考生需要先根据设问方式的不同判断题型(题型分类具体内容参阅本章第三节),迅速建立解题思路,然后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快速阅读题干,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寻找答案或与答案相关的关键词、句。
根据不同题型的不同特点,按照规律分析四个选项。
考生只有熟练掌握了题型分类技巧,才能合理运用其他答题技巧。
以下是四类题型的选项特点:主旨概括题选项切忌以偏概全言语理解答题题选项切忌就事论事词语理解题选项切忌张冠李戴细节筛析题选项切忌偷梁换柱【真题精析】例1.(2008.广西)大脑从根本上讲是一个电学器官,能将电信号从一个神经细胞传给另一个细胞。
当一个TMS线圈在头皮附近启动时,一个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就会不受阻碍地穿过皮肤和头骨。
虽然这个磁场磁通量达到1.5特斯拉,是地磁场的几万倍,但每次脉冲却不超过1毫秒。
在大脑中,磁场碰到静止的神经细胞时能在细胞上产生一个电流。
电能在铜线圈中转化为磁能,而磁能又在大脑的神经元中转变为电流。
下面哪一项最能概括上文的意思:A.大脑是个“电力器官”B.脉冲磁场对大脑神经线路的作用C.人缓解压力、增进认识、克服疲劳的方法D.大脑神经线路和治疗方法[答案]A[答题技巧]由设问可知此题是主旨概括题。
速读文段后分析四个选项,C、D两项在文中根本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
在A、B两项中,A项是概说性的文字,而B项是描述性文字。
快速判断正确答案选A。
[解析]文段主旨句是“大脑从根本上讲是一个电学器官,能将电信号从一个神经细胞传给另一个细胞”,后面主要讲大脑中的电流如何产生的全过程。
概括而言,文段说明大脑类似一个电力系统,所以正确选项选A。
B项片面,C、D两项无中生有,均排除。
在选项中,弱化词语往往是正确的,而对于确定性极强的语言表述及过于绝对的词语我们则要慎重起见,因为它们很可能是干扰项。
代表词语:①确定词:全部、所有、都、大于、完全、一定……②弱化词:某些、有些、有的、或许、可能、大概……【真题精析】例1.(2008.贵州)在战争问题上,日本政府一直采取蒙混过关的态度,不去正视历史,还声称日本没有像希特勒那样的战争狂人,企图将某个民族像犹太人那样灭绝掉。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词义辨析之对象类属划分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词义辨析之对象类属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c0eac98b8762caaedd33d475.png)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词义辨析
之对象类属划分
词义所指的范围,有大小的不同,也有所指对象的不同。
在辨别词义所指对象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有些词语词义相近,但所针对的对象属于不同的类别。
【例】“度过”VS“渡过”
度过:指过去的意思,多用于表示与时间有关的对象,如“光阴”“童年”等;
渡过:渡,水字旁。
指经过与水有关的江、河、湖、海等,也指经过困难、危机等。
【误用】社会各界好心人士捐款共计20余万元,帮助这家人暂时度过了难关。
【辨错】句中说的是“难关”,应该与“渡过”搭配。
【例】“驱除”VS“祛除”
驱除:驱,马字旁,赶牲口的意思。
故“驱除”的适用对象为蚊虫、敌人等具体事物;
祛除:祛,示字旁,故“祛除”的适用对象多为疾病、疑惧或迷信等抽象事物。
【误用】经过众多专家的会诊,王教授的头风病终于被驱除了。
【辨错】句中说的是将疾病治好,疾病为抽象事物,故应用“祛除”,而非“驱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能力测试答题技巧20天行测81分申论75分(经验)(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试)———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
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
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
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
“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
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
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
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
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取率67%,这样的效果,是在我的意料之中的。
下面是20天行测申论突破80分的详细方案:在讲方案之前,我需要先和你分享4个理念,否则这些方案根本不会帮助到你:第1个理念:你要相信你可以考上。
我在家里举办的每期10个人的公务员考试培训班,他们第一次来到我家时,我问他们:“你们想考上公务员的请举手。
”10个人都举手了,我又问:“一定要考上公务员,相信自己能考上的,请举手。
”结果都不举手了,他们说:“考上公务员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各位朋友,当你在做一件事情时,你如果认为很难,甚至根本办不到,也许做了也不会有结果时,你还会不会去做?会不会付出100%的努力去做?所以,我首先要帮你建立信心,只有这样你都会付出100%的努力去学习和考试。
我以我自己的经验和在家里以及网上指导过的1200多考生的经验,肯定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考上公务员真的不难,你完全可以考上,特别是省考,比国考要竞争小得多。
为什么我同学能考上?因为他到那位命题组老师的家里去了,手把手现场给他了详细的考试方案和建议,我同学相信,他可以考上,所以他用了20多天时间全力以赴地学习,考上了;我为什么能考上?因为我看到我同学能考上,我相信我用他的方法应该也能考上,所以我也是全力以赴,所以也考上了;为什么到我这里学习的那些人比我在网上指导的考生录取率高10%?因为这些到我家里来的人,都相信自己是可以考上的,所以全力以赴按我给他们方案去执行了。
第2个理念:不管你做什么事,一定有人可以帮你达成目标,而不需要你自己去摸索。
公务员考试也是一样,谁最了解公务员考试?谁最能给你最大的帮助?第一类人是参加过命题组的那些人,还有申论阅卷老师,这一点上,我和6位参加过命题组的老师和4位参加过申论阅卷的老师做过详细的交流;第二类人是以高分考上公务员的人,如果你只找到1个这样的人,可能他的方法不适合你,最好是找到8到10个这样的人,找到他们在备考和考试中所使用的共同方法,我自己和23位同事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
2011年4月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我通过家里的小型培训班和网上指导(主要以资料和方案的形式),已经帮助1200多位考生中的700多位成功考上了公务员。
第3个理念: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千万不要放弃,凡事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像爱迪生发明灯泡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就不在这里和你重复了。
马上就要考试了,不要慌,制订好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学习就可以,你有20天时间要考试,就做一个20天的计划,有3天就要考试了,就做个3天的计划;考试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题目,不要慌,我们是有办法来大大提高不会做的题目的正确率的。
不到最后交卷,就不要放弃。
行测20天突破80分方案:行测短短120分钟时间,135道题,每道题花费的时间不能超过53秒!更何况大部分需要通过大量文字阅读和数字计算才能够得出正确答案,所以行测要取得高分,就要使用技巧。
公考成功的考生都在强调一个道理:做题必须要找对思路,使用技巧!1,言语理解与表达和判断推理:一定要掌握“快速识别考点”的方法,就是考试时,看到一个题,马上就能识别这个题目属于哪个考点,这类的题目应该怎么解。
这样既能提高做题速度,又能达到非常高的正确率。
虽然我在网上无法手把手地教你,但是我花了2980元加入了最新华图公务员考试培训班会员,下载到了这个培训班的全套视频课程,我发现华图培训班视频中的顾斐老师可以帮你快速掌握言语理解与表达,视频中的蔡金龙老师可以帮你快速掌握判断推理。
这样,我在赠品里送你这套最新华图公务员考试培训视频,你就可以快速掌握言语理解与表达和判断推理了。
2,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一定要掌握“快速解题法”,这些看上去需要数学计算的题目,事实上,在出题时已经设计好了,有80%的题目是可以不用计算,或通过简单计算就能直接得出答案的,而不需要你真正去按部就班做算数题。
在我给你的赠品里这套培训班视频中的李委明老师可以帮你快速学会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中的“快速解题技巧”,让你80%的数量计算类的题目,不需要计算或是经过简单估算就能快速得出答案。
3,常识判断:绝大部分考点,教材上都已经有了,只要认真学习教材上内容就可以了,不需要特别的交待。
4,对于你不会做的题目,或者是没有时间做的题目,我这里有一套非常好的技巧,可以帮你大大提高正确率,如果你4选1,正确率只有25%,而事实上,根据2002年到2011年国考省考200多套真题的统计:行测考试中,5种题型,每1种题型,最少有5种规律可以帮你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或者帮你马上排除1到2个选项,每张试卷中,有60%的题目可以使用这些规律,正确率达到80%以上。
我总结出来的这些规律和技巧,只需要2小时就可以看完一遍,3天时间就可以完全掌握,提高15分以上。
对于不会做的题目,你使用这些规律和技巧,3天内能帮你提高多少分呢?下面我帮你计算一下:不使用规律技巧的情况:你会的题目分数A分,不会的题目分数B分。
对于不会的题目,你猜对的正确25%,因为是4选1。
假如说你现在行测可以考50分,那么A+B=100;A+B*25%=50;得出A=67分,B=33分,也就是说你能考出50分的成绩,其实你真正会的分数是33分,不会的分数是67分,因为你67分的题目,你猜对的概率是25%,所以最终你能考出50分。
使用规律技巧的情况:可以使用行测技巧的题目占整套试题的60%,正确率是80%你不会做并且不能使用技巧的题目:67*40%*25%=6.7分,你不会做并且可以使用技巧的题目:67*60%*80%=32.16分,那么使用技巧后,你的行测分数就从50分,提高到33+6.7+32.16=71.86分那么可以得出一个公式,你不使用规律技巧能考出的成绩是C,使用技巧后能考出的成绩是X,有60%的题目可以使用技巧,你不会并且可以使用技巧题目的正确率是80%,(60%的应用率和80%的正确率是统计2002年到2011年国考省考200多套真题得出来的):X=(C-100*25%)/(1-25%)+(C-100)*40%*25%/(25%-1)+ (C-100)*60%*80%/(25%-1)得出:X=(0.42C+33)/0.75即:如果你现在的成绩C=50分,则使用技巧后成绩提高到X=72分如果你现在的成绩C=60分,则使用技巧后成绩提高到X=77.6分如果你现在的成绩是C=70分,则使用技巧后的成绩提高到X=83.2分所以,在使用技巧之前,先掌握教材知识点,学习赠品里的华图培训班视频课程,快速打好行测基础,把行测成绩提高到65-70分,再使用技巧,就可以达到75-80分的高分。
(具体的行测规律技巧在后面单独给出)申论2天突破75到80分的方案:申论考试中给出的材料,你都读懂了,申论需要你回答的题目也都读懂了,感觉答的不错,字迹也很工整,分数却总是徘徊40分50分,为什么?仅仅是因为不懂申论的答题方法,只有申论阅卷老师才是最了解的申论打分规则的人,他们给出的答题方法和建议,只需要你花1个小时的时间来读完,并花2天时间来细细品味和理解,就可以帮你快速突破70到80分。
或许你觉得不可思议,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真经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目前市面上很多申论指导书严重误导了考生,导致有的考生不学申论能考50分,第二年认真学申论,只考了35分这样的结果。
使用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的方法答题,拉开竞争对手20分,是比较容易的。
1,申论考试中,第一二道题是得分的关键。
这是因为,客观的点好找,容易达成共识,老师们数着采分点给分,一般差距不大,分数得的也理直气壮;所以考前努力抓好前两道题,练习找准采分点,比使劲练大文章要有用得多。
采分点大多使用材料中给定的关键词,并且要使用正确的答题结构,字迹工整。
(详细讲解在后面单独给出)2,最后的文章题,是分档次打分,就是分一二三档次,档次一是多少分到多少分,档次二是多少分到多少分。
一定要站在政府公务员的立场来写,标题决定了你的文章属于哪个档次。
文章内容如何编织都是有章可循的。
(详细讲解在后面单独给出)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包括理念、方案和技巧资料),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取率67%我在家里,也组织了几期小型的面授班,晚上和周末的时间,直接到我家里来以聊天的形式传授考试方案和技巧,因为家里空间有限,每期只招收10个学员,一共30个小时左右,每人收费1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