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没法教的三种人

孔子没法教的三种人
孔子没法教的三种人

孔子没法教的三种人

孔子说过“有教无类”的话(见《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因为孔子也多次说到因人施教,并且从论语看,孔子对不同的弟子,说话方式和内容均有不同,所以,其真实含义大约是,其一,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其二,也不能因贫富贵贱,就分灶设锅,另眼看待。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这个思想,但是现在也没能真正做到,甚至还渐行渐远。不说也罢。

对于学生,老师总要指出不足,批评甚至骂两句。比如,宰予同学累了,大白天睡了会儿觉,孔子看见,大发脾气,指斥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句名言也为后世教师所习用,相信做过学生的都不陌生。但,那毕竟是一时气话,当不得真。而且,孔子没说对宰予这类人“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就是“我拿这些人没有办法”。相反,因为宰予能言善辩,孔子还多次称赞过他。还有,那位孔子老看不上眼的樊迟,的确没有眼色,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孔子“请学稼”,孔子只好说,种庄稼,自己不如老农。等樊迟一走,孔子就说,樊迟是小人呀(见《论语·子路第十三》)。骂归骂,但樊迟敢问,有时候还能问到点子上,所以孔子也没说樊迟“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三千弟子,还出了七十二贤人,孔子应该相当于特级教师吧。但是,对三种人,孔子也头疼,明确说没办法教。

第一种,狂妄无知的人。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论语·泰伯第八》)意思是,狂妄又不直率,无知又不老实,没

能力又不诚信,没办法了解他,也不知道对他怎么办。这里,问题不在于知识浅薄,因为知识是可以学习、积累的,而在于思想意识、学习态度。的确,狂妄与无知是一对好兄弟,再加上不可信赖,那真是“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在孔子看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态度是决定性的,非常重要。但孔子对于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心存畏惧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他说,这样的学生没法教。

第二种,知错不改的人。《论语·子罕第九》中说,合乎礼制规矩的话,怎能不听呢?如果有不符合的地方,改了才可贵。合乎自己心意的话,听了怎能不高兴呢?分析一下,看是不是真话,才可贵。然后说,“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听了顺心顺义的话,盲目高兴却不加分析;知道不足,表面接受,实际却不改;对这样的人,孔子说也没办法。孔子对改正错误一向是很宽容的。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也。也曾听说孔子还有一句话,叫,过而改之,是不过也。可是,孔子更在意言行一致、知错就改。他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只有天才和白痴不改变自己。谁也不敢说自己是天才,有错不改,固执己见,那还怎么教啊?

第三种,从不问怎么办的人。《论语·卫灵公十五》中: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这话说起来像绕口令似的,却非戏言。在实际生活中,不善提问题的,往往不善思考,也往往真拿他没办法。而老是拍着胸脯说“没问题”“没问题”的,经常大有问题而大不可靠。相信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

对照想想,对己当戒,对人当鉴。

孔子的诗教观及其批评范式

摘要: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文学批评观念,主要见诸于《论语》中,更多的体现为对《诗三百》的评价;而尤以思无邪、兴观群怨、文质并重、学以致道等为要;既体现了孔子的文学批评主张,也极大的影响了中国儒家以诗教化的文学观念;中国文学在历史上总体走着一条“诗教”之道,归根结底是受孔子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 关键词:孔子;以诗教化;文学批评;批评范式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2008年]规划项目(赣社规字[2008]9号,项目编号:08WX91)《中国历代名家文学批评范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余和生(1955—),男,江西乐平人,上饶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教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孔子不仅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文学领域,孔子又是中国文学批评的第一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位重要的文学理论家,仅从他们生活的年代来看,孔子比西方文论的鼻祖柏拉图(公元前427--374)和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都要早些。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孔子的父亲名叫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60多岁告老还乡,续娶颜家第三女颜征在为妻。迎娶之时,老夫少妻祷于尼丘山而结珠胎,公元前551年8月27日,孔子出生。父母为其取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病逝,母亲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异母兄孟皮移居曲阜阙里。鲁哀公16年(前479),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逝。 孔子的文艺观主要见于《论语》一书,而其关于文学批评的创见,主要是对《诗三百》的评价,他的这一“用诗”思想,被儒家后学概括成“诗教”学说。作为一种功利性的文艺观和诗教传统,孔子关于“思无邪”的批评标准论、兴观群怨的文学功能论、文质并重的文学文本论、学以致道的文学教化论,对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及其批评影响至深。 一、“思无邪”的批评标准论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1](P35)“思无邪”本是《诗经?鲁颂》中的一句话。思,原作语助词,后人多作思想解释;邪,不纯正。所谓“无邪”,是指《诗三百》符合儒家所崇尚的“仁”、“礼”要求,从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的角度去衡量文学作品。思无邪,就是思想纯正之意。这是孔子关于文学批评标准的著名观点。孔子提出的“思无邪”说,一是要求创作者创作时要“思无邪”,创作出思想内容雅正无邪的作品;二是对欣赏者提出欣赏文艺作品时也要“思无邪”,对文艺作品要能接受其兴、观、群、怨的正确教育,从而确立了他的文学批评的标准。

孔子为人处世名言

孔子为人处世名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孔子为人处世名言,希望能帮助到您! 孔子为人处世名言 1、人有三知就可以立世,你可知否? 人这一辈子需要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常常让人感到累得慌。那么这些繁杂的知识中有没有最为主要和核心的东西呢?也就是说,即使不太了解其他的知识,只要了解它们就足以立身处世?有!说来倒是简单,只有三个字:礼、命、言。 2、享不了洪福就享清福。 一个人如果实现了俗世理想,成为达官显贵,那么自然可以享洪福;如果没有实现俗世理想,那么也要安心享受清福。没有人能同时既享洪福又享清福的,智慧的人从这两种福中都能享受到超然的乐趣。 3、善于提问是金钩,能钩出令你惊喜的答案。 世事复杂,对任何事都得多留几个心眼。凡事多问必多益,因为任何疑难问题都招架不住三个以上问号的敲打,只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问题的症结必定会水落石出。 4、可以让人帮你买鞋,不可让人代你走路。 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是接受别人的帮助也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别人的脚步注定是别人的去处,自己的双脚走出的是自己的路。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立自强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 5、良药苦口,喂药时别被对方喷到你脸上。 朋友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关键时能提个醒儿,走错了路时能帮着扳扳道

岔子。可要注意的是,当一再规劝仍然不被朋友接受,甚至还误会我们的用意时,我们明智的做法是“差不多就行了”。 6、变通,是人生的万向轮。 “兵地常势,水无常形”,我们在处理各种事物时都要能够做到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一格,甚至逢大势不践小诺,处大事不拘小礼,从而达到变则通,通则灵,灵则达,达则成的理想效果。 7、慷时间之慨的人,命运会对他很吝啬。 慷时间之概的人,命运之神会对他很吝啬。只有惜时如金的人,只有想尽一切办法挤干时间这头奶牛最后一滴乳汁的人,才会成为人生的阔佬。 8、不要做自己心灵的绑票者。 我们的一切烦恼都源于欲望,因为欲望是无限的,而能得到满足的欲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一生烦恼不断。减少烦恼的秘诀是限制自己如蛇的欲望,解救被功利之魔绑架的心灵。 9、自己发达时,莫忘帮助他人发展。 先行登上崖顶的人,不要只顾自己极目四望看万壑风光,而应该向崖底扔下一根绳子。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些在下面苦苦攀爬的后进者向你仰望时,会像看一尊山神。 10、太极般的处事技巧:虚与周旋。 虚与周旋是一种表面顺随,实际上是敷衍应付的态度。对于有些人胡搅蛮缠,我们既跟他讲不清道理,也犯不着与他针锋相对,于是便采取这种虚与周旋的态度。虚与周旋是一种有用而又有效的处事技巧。 11、宽容是互赠的礼品,苛求是对刺的尖刀。 宽容是互赠的礼品----你能宽容别人,别人也不会难为你;苛求是对刺的尖刀-----你苛求别人,别人也不会饶了你。在宽大平和之中,认识这世

孔子说话的讲究

孔子说话的讲究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伦理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深刻而久远地影响了我国的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孔子的丰富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里,《论语》就是孔子的一本谈话录。春秋时期,孔子开设学校,立教讲学,传授古代文化,他的教学当时包括了个方面的科目,即德行、政事、文学、言语。在当时,文字虽已普遍应用,但书写扔不方便。由于竹简太笨重,帛书太昂贵,书面语言的使用的使用范围很窄。在社会生活的广阔领域里,主要靠口语交流。通过言传、耳听、心记来传播文化,交流信息。当时孔子常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四出游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深知口语表达的社会作用。因此,非常重视说话的艺术。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孔子认为说话是进德、修业、治国的大事。他强调说话要言之有礼,言之有文,言之有情,言之有物。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强调演讲要有文采,说话要讲究技巧。他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情欲信,辞欲巧”,才能说服打动对方。孔子认为口语表达直接面对听众,说话的针对性越强,表达的效果越好,因此,说话的内容、时机、情态都要因具体对象、具体环境而异,有所选择,进而区别对待。 一.言之有礼 孔子在政治方面,为了达到他所主张的德政目的,他周游列国,苦口婆心的规劝国君。 他说:“施行德政,就好比北极星一样,待在自己的位置上,群星都环绕在他周围。”生动的比喻说明,施行德政,必然会获得大家的拥戴。他又说:如果只用政令去管理、只用刑法去约束百姓,他们只能暂时不去犯罪,却没有“犯罪可耻”之心;如果用道德去教化、用礼节去约束百姓,他们就会有:“犯罪可耻”之心,于是就会自觉地约束自己了。”孔子用对比的方法把是否施行德政的两种结果摆出来,把道理讲得一清二楚,不由得使我们联想到现在,我国把“一发治国”写入宪法的同时,又强调“以德治国”,构建文明、进步、和谐的“礼仪之邦”,这难道不是对孔子治国思想的继承与发扬光大吗? 二.言之有文 “言之无文,其行不远”孔子的谈话流传千古,中国和外国的有识之识,都将它奉为经典,除了它的内容博大精深外,它的文采灿烂、文雅悦人,是一个相当重 要的因素。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习知识并时常复习它,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欣慰的事吗?) 两个反问句,道出了人生两大快乐事-------求学和会友,句式活波生动,说得自 然,听得悦耳。 有一次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国君像国君的样子,臣属像臣属的样子,父亲像父亲的样子,儿子像 儿子的样子。)四个分句组成一个工整的排比句,琅琅上口,简洁明快,意义却很 深远。 孔子在奉劝诸侯以身作则时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身的行为符合法纪,不下命令法纪也能推行;自身的行为不符合法纪,即使下了 命令法纪也难以推行。一句话15个字就说明了一个深坑的道理。

读《论语》看孔子的为人

读《论语》看孔子的为人 孔子是教育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庙供奉着孔子。孔子离开我们已经有2486年,但孔子的思想至今还影响我们的生活,不仅影响中国,而且影响全世界。但是真实的孔子是怎么样的呢?恐怕了解的人不多。其实孔子其貌不扬,甚至有些丑:头顶有个坑,额头凸出,人高马大,没有现代文人的气质。孔子的话很朴实,朴实得现代人觉得有点“傻”,但又很深邃,深邃得现代人还琢磨不透。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不容纳孔子的时代,孔子的主张在生前是不被重视的,他用14年带着他的几位弟子周游列国,没有一位诸侯王起用他,只有沮丧回到鲁国(无功而还),著书立说,教书育人。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得到汉武帝的支持,孔子的地位才逐渐提高起来。所以鲁迅先生认为孔子“是权势者捧起来的”,是统治阶级的“敲门砖”。关键是孔子被权势者捧了二千多年,而且久捧不衰。尽管孔子之后很多学者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修正、诠释,但也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越孔子。孔子被久捧不衰的原因我认为有二:一是孔子的思想是和平时代统治阶级的治国境界(仁治),所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二、孔子的道德规范是一个好公民的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有“人如

果能按《论语》说的做一句,便是圣人”的说法。(当然这种说法太夸张)孔子的思想怎样形成的?我认为孔子思想的形成起码具备二个条件:1、时代的产物。一是周朝初期的文明奠定了孔子的思想基础;二是春秋末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诸子争鸣的格局为孔子施展表现的舞台。2、孔子自身素质。孔子不但具备一个思想家的广博、睿智和执着,而且还具备有三种好人的素质:好长辈、好老师、好公民。所以说孔子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而是和蔼可亲的长者。以下我从《论语》里的记载来谈谈他具备的这三种好人的素质。 一、好长辈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孔子谈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曾被关在监狱中,但不是他的罪过。”便把女儿嫁给他。)公冶长曾蒙冤蹲过监狱,孔子没有嫌弃他,而是替他开脱,并将女儿嫁给他;《孔子家语?弟子解》说公冶长"为人能忍耻",说明公冶长心胸宽广,不因被误投监狱而耿耿于怀不能自拔。足见孔子对公冶长的为人是了解的并认可其才品,对女儿的幸福是负责任的。我认为孔夫子为人不迂腐。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

简析孔子“温柔敦厚”的诗教doc资料

学习资料 简析孔子“温柔敦厚”的诗教 诗教,是中国最早、最重要的艺术教育方式之一,代表着儒家最基本的诗学观念。诗教的基本理论,形成于孔子,在汉代的《毛诗序》等论著中得到较为明确的表述。不少范畴和命题,如温柔敦厚”、兴观群怨” 思无邪”、发乎情,止乎礼义”等,彰显出诗教的丰富内涵及其在儒家政教诗学中的核心地位。 "诗教",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礼记经解》,这是我们可以查到的”诗教"这个概念最早的出处?它原来的意思是以《诗经》为教材进行教育?《诗经》本名就是一个字:《诗》,到了汉代,把《诗》奉为经典,才有了《诗经》这个名字?周王朝采集编纂《诗》,其中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统治阶层要用它来教育自己的子弟?以《诗》为教不是孔子以后才有,应该是从一开始采集编纂《诗》,就同时在进行的,虽然未必那么自觉?那时的《诗》教的对 象,是贵族子弟?《诗》教的结果就是使他们”温柔敦厚",这里的”温柔敦厚",是指当时上层社会人们应有的性格修养,是他们互相之间的相对形象和态度?孔子之前的《诗》教,使得诸侯与诸侯、诸侯与大夫、大夫与大夫之间赋诗达意,不违礼节,婉转地陈述自己的愿望、要求、观点等等?特别在外交场合,常常需要摘引《诗经》中的诗 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叫"赋《诗》言志".具体情况在《左传》中有很多记载?可见当时的《诗》教有多么重要?温柔敦厚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传统诗教,是儒家的诗歌理论的核心思想。它的提出,最早见于《礼 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这是汉代儒家对孔子文艺思想的一种概括。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对此解释说:“温柔敦厚诗教者也:温,谓颜 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要求性情和柔,就是要求不要 违反礼教,不要反抗,即要“怨而不怒”,这是就诗歌讽谏的特点来说的, 体现了对作者写作态度的要求。 同时,《礼记正义》又说:“此一经以《诗》化民,虽用敦厚,能以义节之。欲使民虽敦厚不至于愚,则是在上深达于《诗》之义理,能以《诗》教民也。”这是就诗歌的社会作用来说的,既需要运用温柔敦厚的原则,同时也必须以礼义进行规范。 儒家提出“温柔敦厚”作为诗教,主要是作为一个道德伦理规范,要求诗歌遵从这一规范以施行教化,使人人亲人礼教,作为国家治本的一个方面。即要求诗歌写出温柔恭顺、没有反抗性的形象,用以感化人的 “善心”。 作为《诗》教功能的集中体现,温柔敦厚是就人的言行趣尚、气质情性或品德修养而言的,主要是指经过《诗》的陶冶,人们富有温良的善意、诚朴宽厚的人格底蕴、温厚和平的性情、从容深厚的风俗。温柔敦厚虽然是具有共通性或普遍意义的性情基调,但并非性情和《诗》教的全部内涵,应与人的心灵的其他要素相辅相成,以免造成“愚”的偏失。《礼记?经解》意识到温柔敦厚可能有所偏失,因而强调深于诗者“温柔敦厚而不愚”,这是非常深刻的见解。后世不少论者在批评“温柔敦厚”的《诗》教时忽视了“不愚”的一面,导致误读。 从根本上讲,“不愚”就是明智、聪慧,有真知。按照王夫之的注解,可以说,不愚意味着人能明断真假、善恶、美丑、是非。《荀子?修身篇》有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这段话的大意在于:明辨是非则不愚。朱熹在解释《论语?先进》中“柴也愚”时说:愚者,知不足而厚有馀。由此可见,人在温柔敦厚的同时若有较丰富的知识或智慧则不愚 温柔敦厚是一种性情中和的基调,不是对人的性情的单向度的规定,不妨碍性情中其他因素的多样呈现, 温柔、敦厚是情之和、情之固。情之和偏重于外在的精神风貌,情之固偏重于内在的人格底蕴。 孔子从他的“中庸之道”的哲学观点出发,提出了“温柔敦厚”的诗教,主张文学上的“中和之美”, “温柔敦厚” 成为一种审美标准,首先是要求感情适度,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发乎情,止乎 礼义”用礼义加以节制。其次是要求表现含蓄。正如孔頴达所释,“温柔敦厚”诗教具有“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的特点,要求诗人在创作上运用比兴的手法,形成委婉含蓄的艺术风格,以便调动读者的想象来进行审美的再创造。,这对于比兴的艺术方法的发展也起了促进作用。这可以说明“温柔敦厚”的诗教在促进艺术表现方法的发展上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但温柔敦厚的诗教又有其消极作用。 “诗”教的宗旨在于教人,使人在“温柔敦厚”的大前提下对国家的利弊得失表达意见竭尽愚忠。“诗”教要求诗歌塑造的是“怨而不怒”、温柔和顺的艺术形象。从而以诗教民,以诗化民。并以诗人的休养为添加仅供学习与参考

孔子诞辰日讲话稿

孔子诞辰日讲话 同学们、老师们:下午好! 今天是9月28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61周年的纪念日, 孔子是什么人呢?大家一定会说是孔圣人嘛,谁不知道?然而孔子自己却说得很清楚,“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孔子你不是圣人,是什么人?老师从孔子的言论中找到了答案。 第一,他说自己是普通人。 他老人家两次在《论语》里说了,“吾犹人也”,他说自己是普通人。就是说,我也是个人,与你,与他,与我们大家没什么两样。 那么,孔子是普通人吗?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有个名字。孔子,名丘,字仲尼,尊称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活了73岁。9月28日,刚好是孔子生日纪念日。 不着亲自干活,哪会这么多本领多?不能吧!可见,本领、学问是做出来的!孔子虽是普通人,但他并不普通。 第二孔子是好学之人。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孔子关于“好学”的名言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跟我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直到晚年,依然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可谓活到老,学到老。 纪念孔子诞辰日校长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儒家思想创始人、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诞辰2563周年纪念日,我们在这里隆重纪念活动。首先,谨让我代表高霞小学全体师生对在百忙之中来参加这次活动的领导、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之瑰宝。多年来,我校围绕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建设以民族精神为底色的校园文化。我们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发展需要,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以培养四有新人为归宿,以诵读经典、感悟经典、学做真人为主旋律,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国学,爱国学,用国学的教育活动,让学生逐步了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增长才干,为民族文化的绵延、创新与发展打造基石。 在国学教育活动中,我们采用读(每周一篇人人读)、找(查找经典故事等)、背(自背、互背校本课程)、操(在全校推广国学礼仪操)、赛(班级、学校比赛)、赏(配乐、配画吟诵)、展(手抄报、画展)、写(根据情节描写,展开想象读写)、演(举行国学教育文艺汇演)、用(生活中运用)等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用国学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哲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五爱人,增强文化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在国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做到五大结合,即国学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在培养学生书写能力和诵读能力的同时提高人品;国学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开发了《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孝敬》《增广贤文》《论语》等国学校本课程,构建独具感恩、爱心、善念的学校文化;国学与传统节日活动结合,挖掘、拓展端午节、老年节、除夕等传统节日的特定内涵;国学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相结合,开展文明银行储蓄活动,每月一个专题活动等;国学与传统礼仪文化相结合,开展三礼(礼仪、礼貌、礼节)、开笔礼等活动。人民网、新浪网、xx教育信息网、xx日报、东南早报、海峡都市报、晋江电视台、晋江经济报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我校的创新活动。 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他的功绩和影响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纪念活动,是为了表达我们对这位伟大先哲的怀念和敬仰,对儒家文化的感悟和对继

孔子教案

教学要点: 1.理解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 2.学认生字7个,学写10个,联系课文理解和积累词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色”等词语。 3.继续练习在自读中作批注笔记,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作好读书笔记。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识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边读边圈点自己遇到的问题。 二、导入新课 1.出示“孔子”的画像,你认识他吗?板书“孔子”。 2.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请生上台向大家介绍孔子。 3.过渡: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 4.板书课题:“孔子和学生”,齐读课题。 5.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称他为伟大的教育家呢? 三、理解课文 1.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圈点。 2.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看法。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孔子教育学生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理解“有教无类”一词。 引导学生了解孔子与子夏对话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理解“因材施教”一词。 4.小组交流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5.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将疑难问题全班交流。 四、作业:采集孔子的言语,摘录自己喜欢的。 第二课时 一、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 二、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孔子的认识。 三、拓展思考: 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四、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五、读课文,做摘录笔记。教师指导后进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认词: 富裕、天资、愚笨、选择、谨慎、谦虚 二、比较记忆字形 裕资择谨慎 浴姿泽勤真 三、练习写生字10个。

孔子学说

孔子学说 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仁与礼是两个最基本的范畴,把仁与礼相统一的最佳状态称之为“中庸’。孔子的学说体系以人道为重点,对后世无神论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孔子是打破“学在官府”局面,开创“私学”的第一人。他的弟子有3000多人,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删《诗》、《书》,编《春秋》,钻研《易》、《乐》、《礼》,集以往文化思想之大成,创立了儒家学派。他的言论和事迹保存在《论语》和先秦其他典籍中。 孔子的思想体系以礼为出发点。他认为礼治是社会得以安定的必要保障,唯有实行礼治才能建立“天下有道”的社会秩序。他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论语·季氏》〉他认为春秋时期社会之所以动荡不己,其根本原因就是“礼崩乐坏”,因此要使社会由乱变治,就必须恢复礼治。他明确表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从周”也就是恢复周朝礼治,而恢复周礼首要的一条就是正名。孔子在卫国时,子路问他:“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莫先?”他直接了当地回答:“必也正名乎!”所谓正名,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社会成员都按照自己的等级名分尽义务,作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作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作父亲的要像父的样子,作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总之,正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环节。复礼、从周、正名等主张反映出孔子思想带有浓厚的传统,但他并不抱残守缺,他一面维护传统,一面超越传统。这表现在他从新的视角看待礼法,对周礼作了损益。他认为礼不仅仅是礼仪条文的总汇,不是一套死板的规定。 礼作为形式来说,是要表现深刻内容的,这个内容就是“仁”。孔子认为仁是礼的实质,复礼是行仁的手段。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子路》)这样,孔子便从“礼”这一传统观念中引申出“仁”这一新的观念。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次之多,可见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在孔子关于仁的种种说法中,这一条最精辟。 所谓爱人,也就是主张把他人当作自己的同类来看待,这是一种原始的人道主义思想。孔子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狭隘的宗法血缘观念,发现了人类的存在。他承认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强调道德意识是人普遍具有的特质。因此,他主张用仁爱原则协调人际关系,实行“忠恕之道”。所谓忠恕之道,从消极的方面来说,应当作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应当作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人在躬行仁道的道德实践中,实现人的价值,成就理想人格。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就是圣贤、君子。如果说礼是孔子学说体系的出发点,那么,仁才是这-体系的核心和实质。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仁与礼是两个最基本的范畴。一方面,仁受礼的制约,行仁不能超出礼规定的范围。孔子不赞成没有差等的仁爱,因为这将模糊上下尊卑的等级名分界限。另一方面,仁又规定着礼,只有与仁紧密结合的礼才是合理的。有些陈规陋习虽有礼仪方面的根据,如杀殉、专横、暴敛等,在孔子看来也是非礼之举。孔子把仁与礼相统一的最佳状态称之为“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

简析孔子“温柔敦厚”的诗教

简析孔子“温柔敦厚”的诗教 诗教,是中国最早、最重要的艺术教育方式之一,代表着儒家最基本的诗学观念。诗教的基本理论,形成于孔子,在汉代的《毛诗序》等论著中得到较为明确的表述。不少范畴和命题,如“温柔敦厚”、“兴观群怨”、“思无邪”、“发乎情,止乎礼义”等,彰显出诗教的丰富内涵及其在儒家政教诗学中的核心地位。 "诗教",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礼记·经解》,这是我们可以查到的"诗教"这个概念最早的出处.它原来的意思,是以《诗经》为教材进行教育.《诗经》本名就是一个字:《诗》,到了汉代,把《诗》奉为经典,才有了《诗经》这个名字.周王朝采集编纂《诗》,其中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统治阶层要用它来教育自己的子弟.以《诗》为教不是孔子以后才有,应该是从一开始采集编纂《诗》,就同时在进行的,虽然未必那么自觉.那时的《诗》教的对象,是贵族子弟.《诗》教的结果就是使他们"温柔敦厚",这里的"温柔敦厚",是指当时上层社会人们应有的性格修养,是他们互相之间的相对形象和态度.孔子之前的《诗》教,使得诸侯与诸侯、诸侯与大夫、大夫与大夫之间,赋诗达意,不违礼节,婉转地陈述自己的愿望、要求、观点等等.特别在外交场合,常常需要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叫"赋《诗》言志" .具体情况在《左传》中有很多记载.可见当时的《诗》教有多么重要. 温柔敦厚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传统诗教,是儒家的诗歌理论的核心思想。它的提出,最早见于《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这是汉代儒家对孔子文艺思想的一种概括。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对此解释说:“温柔敦厚诗教者也: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要求性情和柔,就是要求不要违反礼教,不要反抗,即要“怨而不怒”,这是就诗歌讽谏的特点来说的,体现了对作者写作态度的要求。同时,《礼记正义》又说:“此一经以《诗》化民,虽用敦厚,能以义节之。欲使民虽敦厚不至于愚,则是在上深达于《诗》之义理,能以《诗》教民也。”这是就诗歌的社会作用来说的,既需要运用温柔敦厚的原则,同时也必须以礼义进行规范。 儒家提出“温柔敦厚”作为诗教,主要是作为一个道德伦理规范,要求诗歌遵从这一规范以施行教化,使人人亲人礼教,作为国家治本的一个方面。即要求诗歌写出温柔恭顺、没有反抗性的形象,用以感化人的“善心”。 作为《诗》教功能的集中体现,温柔敦厚是就人的言行趣尚、气质情性或品德修养而言的,主要是指经过《诗》的陶冶,人们富有温良的善意、诚朴宽厚的人格底蕴、温厚和平的性情、从容深厚的风俗。温柔敦厚虽然是具有共通性或普遍意义的性情基调,但并非性情和《诗》教的全部内涵,应与人的心灵的其他要素相辅相成,以免造成“愚”的偏失。《礼记·经解》意识到温柔敦厚可能有所偏失,因而强调深于诗者“温柔敦厚而不愚”,这是非常深刻的见解。后世不少论者在批评“温柔敦厚”的《诗》教时忽视了“不愚”的一面,导致误读。 从根本上讲,“不愚”就是明智、聪慧,有真知。按照王夫之的注解,可以说,不愚意味着人能明断真假、善恶、美丑、是非。《荀子·修身篇》有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这段话的大意在于:明辨是非则不愚。朱熹在解释《论语·先进》中“柴也愚”时说:愚者,知不足而厚有馀。由此可见,人在温柔敦厚的同时若有较丰富的知识或智慧则不愚 温柔敦厚是一种性情中和的基调,不是对人的性情的单向度的规定,不妨碍性情中其他因素的多样呈现,温柔、敦厚是情之和、情之固。情之和偏重于外在的精神风貌,情之固偏重于内在的人格底蕴。 孔子从他的“中庸之道”的哲学观点出发,提出了“温柔敦厚”的诗教,主张文学上的“中和之美”,“温柔敦厚”成为一种审美标准,首先是要求感情适度,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发乎情,止乎礼义”用礼义加以节制。其次是要求表现含蓄。正如孔頴达所释,“温柔敦厚”诗教具有“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的特点,要求诗人在创作上运用比兴的手法,形成委婉含蓄的艺术风格,以便调动读者的想象来进行审美的再创造。,这对于比兴的艺术方法的发展也起了促进作用。这可以说明“温柔敦厚”的诗教在促进艺术表现方法的发展上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但温柔敦厚的诗教又有其消极作用。 “诗”教的宗旨在于教人,使人在“温柔敦厚”的大前提下对国家的利弊得失表达意见竭尽愚忠。“诗”教要求诗歌塑造的是“怨而不怒”、温柔和顺的艺术形象。从而以诗教民,以诗化民。并以诗人的休养为添加剂,造成诗人温顺的性格,进一步影响到全社会。使封建统治者在权力的舞台上随心所欲。作为诗歌的伦理原则,“温柔敦厚”诗教的用意,是十分明显的。

论语中的处世之道

论语中的处世之道作为中国一代儒学大师,孔子其渊博的学识,广博的见闻,仁慈的爱心,是五千年历史人海中难以寻觅的。孔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中国人,而记载他光辉思想的《论语》更被誉为“东方的圣经”。 时至今日,孔子的言行依旧是个传奇,圣人之名,绝非虚言。他的宝贵思想影响了中华文化两千多年,他的一言一行都为无数的后世学者奉为楷模,孔子的为人处世之道,恰恰就是孔子思想在其行为中的集中表现,简短而精粹,却为万世师表,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所享受的那种欢乐,同样是我们今天快乐的源泉。仁 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什么是“仁”?按孔子的说法,就是要“爱人”,要“泛爱众”,即要关爱他人、关爱众人。孔子把“仁”看作是君子的标志,“仁”是人的安身立命的基点。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真正的仁人君子时时刻刻不能违背“仁”,仓促匆忙的时候不能违背,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不能违背。君子是仁者。 仁者乐,也就是说,真正的君子是乐观主义者。仁者为什么会快乐呢?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胸怀坦荡,就没有忧虑,不像有些人说起来比唱歌还好听,做的却是见不得人的勾当。做见不

得人的事,就时时刻刻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祸从天降。“仁者不忧”。孔子是一个快乐的人。他说他自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开篇记的就是孔子说的几件快乐的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是快乐的;会见远方的朋友是快乐的;人家不了解你,不赏识你,你也不要不快乐。 仁者寿,也就是说,君子比较长寿。古代人的寿命一般都比较短。但是,许多思想家寿命都比较长。排一张名单看看:孔子73岁,孟子、庄子84岁,墨子92岁,子思82岁,荀子75岁。究其原因,一是前面所说的乐观,快乐的人心理素质好;二是他们都注意修身养性。孔子不但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变质和不洁的食物,而且吃饭适度,“食不过饱”,更不会暴饮暴食。他虽然出门有车,但却经常走路,而且步速很快。孔子还爱好射箭、驾车、打猎、登山等体育运动。孔子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比较符合现代科学所提倡的健康标准,这就是仁者之所以长寿的原因。 仁者和,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孔子有一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见解可以不同,但却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小人追求各自的利益,拼个你死我活,却是餐桌上的酒肉朋友。《论语》中还有一句是“礼之用,和为贵”。胡锦涛同志说,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这些思想虽然带有不同时代和阶级地位的烙印,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现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继承了“和谐”这个中华文

孔子的教育理念

-30 - 孔子的教育理念、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既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孔夫子不愧为圣人虽然他提倡“有教无类”但他也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显然孔夫子对于教育是很有一套的他知道人的资质有差异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必须因材施教。 对于孔门弟子孔子都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子路鲁莽个性冲动孔子就告诉他凡事应多考虑曾参愚钝孔子就设法开导他等等。 在当时来说孔子的教育方法之科学从他开创私学的成功可见一般穿越千年放在当今– -31 - 教育来说孔子的教育方法之科学仍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当今的教育形势与当时相比有天壤之别。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在古代学习知识是为了提高自身品德修养而如今现实点说学习是为了今后的人生作准备是为了在职场PK是为了在升学考试中与摩拳檫掌的莘莘学子竞技是为了演绎人生中的纯真岁月的特别风采。 话说回来当今的教育形势也是导致当今教育方法改变的原因。 如今很多学校都是提倡特– -32 - 长教育以培养某一方面有优势的学生这种做法与孔夫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不谋而合这无疑是对孔子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极好传承。 读《孔子》有感高二9班王永平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又是对世界历史和文化发生过最深远影响的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谁能像他这样有如此深远的国内和国际影响没有谁能向他这样带领中国文化走得如此长久如此之远------他便是孔子。 读孔子书籍它不仅能使我们增长文化知识还使我们在人世间学会怎样做人。 孔子为 -- 33 - 人博古通今德行高尚他凭自己的德行和学识赢得了弟子的敬爱子贡曾赞誉他说他的才华是不可逾越的日、月说他不可企及就好象天空不能踩着梯子爬上去一样颜渊也曾赞誉他说他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的确从孔子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一种生存的大智慧他让我们知道做事不能贪求快不能贪图小利欲速则不达贪图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是很有意义的警示。 社会也好个人也好都不应该被眼前的小利蒙蔽了眼睛。 读孔子书籍他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勇于担当责任的精神他说“天下无道上天将让孔子宣扬大道于天下”。 孔子认定自己有责任挺身而出努力改变社会现实。 天下无道就是他投身于社会改造的巨大动力“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也许就是他一生的最好的概括。 读孔子有关的书籍让我掩卷沉思如果我们每个人像孔子一样做诚信事当诚信人以礼待人实事求事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 34 - 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诚信乃立人之本高二九班邹庆锋子曰

孔子教人如何说话

孔子:说话有“三愆”不可不知 说话,是人类的本能,是人际交流与沟通的主要方式。谁都会说话,但说不说,怎么说, 以及什么时候说等,效果却大不同。 《论语?季氏》中,孔子说:“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 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所谓“三愆”,也就是与地位较高者谈话时最容易犯的三 个错误。 “三愆”的学问是很实用的谈话修养。不仅适合跟君子谈话,几乎所有的谈话都适用。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没轮到你讲话时,你抢着说,这就犯了“躁”的毛病,这种情况在谈话时最常见。 三国时期孙权手下有一名叫虞翻的骑都尉,心高气傲,说话不分场合。有一次,降官于禁 被孙权放出后和孙权骑马并行,孙权本人并不介意,而虞翻却大骂并用马鞭抽打于禁,孙 权心想:即使于禁无礼,我还没说你亦不该大呼小叫,眼里还有我孙权吗?后来,孙权在 船上宴请众人,于禁听到音乐后,失声泪下,虞翻又插嘴:“你不要假装伤心,好让我们 放了你,痴心妄想!”孙权对此极为不满。孙权让于禁与他并行,并在宴会上露面,自有 孙权的道理,哪里容虞翻插话。还有一次,孙权和张昭谈论神仙,兴趣正浓,虞翻又插了 一句:“谈什么神仙呀?他们都是死掉的人,世上哪里有神仙?”这等于批评孙权、张昭 无知,至此,孙权积怒再难平,于是把虞翻流放交州。 孔子一直强调“敏于行而慎于言”,遇事要机敏,雷厉风行。可讲话最忌“抢”,一定要 思虑清楚,等时机恰当,再慢条斯理地说出来。 急着发话,本就易失之慎重。即便话本身没什么毛病,若说话的时机不成熟,好话也多半 成了坏话。时机未到,急于言语,是为第一愆。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 须说话时,就该大大方方地讲清楚。藏着掖着,反倒不好。 齐威王的谋士邹忌相貌过人。一天,他分别问妻、妾和访客:“我和美男徐公哪个更帅?”三人不约而同地说他更帅,可后来他一见徐公,当即自愧弗如。邹忌思来想去,妻爱他, 妾怕她,客人有求于他,当然会向着他说话。他尚且如此,威王身为一国之君,位高权重,想听真话,自然也就更难。于是次日,邹忌便觐见威王,用这个故事婉言劝谏。威王心领 神会,广开言路,齐国大治。邹忌的名声也传至今日而不衰。 若邹忌不言,则又如何?一来,他将坐失良机,错过了眼前的赏赐与信任;二来,久久无 人敢劝谏齐王,国势日下,对他这个权相又有何好处? 员工该说话时不说,领导会怎么看?要么,别人说得透了,你无话可说,无能;要么,上 下级彼此疏远,你或碍于情面,或藏着心眼,不肯跟我说真话,虚伪。于是乎,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反而见疑。自作聪明,语带隐瞒,是第二愆。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子的为人之道论文

孔子的为人之道论文 孔子是我国圣贤的典范,以下是我整理的孔子的为人之道论文,欢迎参考阅读! 【摘要】《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蕴含着很多关于做人的道理,影响深远,本文从君子之道、孝道、交友之道、修养之道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论语》君子孝道交友修养 《论语》一书主要记载了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及孔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况。它不仅是在讲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更是在讲做人之道。孔子生活的年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时代,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的状况,孔子主张恢复天下有道的局面,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此,他提出要正名,恢复天下正常秩序,而正名的关键在正人,正人的关键又在正己,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因此《论语》思想的核心就是“正人”,教导人们如何做人。 一君子之道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在《论语》一书中出现多达107次,君子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身居高位的贤者,二是道德高尚的人。了解君子内涵,对于我们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仁”是君子的基本要求,是君子人格的核心所在,子曰:“仁者,爱人。”就是强调要爱护别人,对人有爱心,能先人后己,为别人着想。孔子把仁爱看作君子一生的追求,君子要处处体现出仁善之心,为此,孔子提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但同时强调孝顺父母、敬重兄长乃仁爱之基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不过,儒家所讲的爱不仅仅是爱家人,

儒家有一句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所以“爱人”又要求“泛爱众而亲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也就是博爱。 “义”是君子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所谓“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在对待“利”时,不会因为物质的诱惑,而迷失自我。儒家并不一味地反对追求利欲,但更注重的是,在获取物质利益时,要“见利思义”,对物质的追求要符合道义,不按照道义而取得的利益对孔子而言是不屑一顾的。因此,孔子特别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种正确的义利价值观,对于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礼”是君子衡量言行举止的重要标尺。中华民族,礼仪之邦,君子言行举止要特别符合礼仪规范,“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在日常生活中懂得为人诚恳,尊重他人,懂得谦让,这样才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立足社会。相反如果行为处事不遵礼制,就会带来危害。正如孔夫子所说的那样“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二孝道 孝道是社会伦理的核心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论语》一书中“孝”字出现了19次。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说明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敬重兄长、尊敬师长,百善孝为先,学习文化知识要从做人开始。 孝道主要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和孝顺上。《论语·为政》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在此孔子认为孝不仅仅是养活爹娘,简单满足父母的衣食住行,如果对父母没有敬重之心,就跟养狗养马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孔子提出了以“敬”为核心内容的

孔子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孔子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孔子教育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你对里面内容了解多少?下面由为从两方面讲述核心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孔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体现做人的标准与准则。孔子非常重视德育,一部《论语》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内容是讲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1)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子罕;第九章) (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第九章)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第九章) (4)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第4章) (5)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第4章) (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第4章) (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第4章)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9)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第十五章) (10)孔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第十四章) 孔子的智育思想 孔子重视智育,主张多学、多练、多思、多问。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第一章)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第二章) (3)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第二章) (4)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第八章)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二章) (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第五章) (7)子入太庙,每事问。(八佾;第三章)注:孔子进入太庙,每件事都要问。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第六章) (9)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第七章) 10)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第十六章) 关于孔子处事方针的基本内容 1.有教无类: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2.因材施教: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3.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只有虚心向别人请教,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4.勤于思考:只有勤学善问,才能得到知识.

孔子说的话

精心整理 孔子说的话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9、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3、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2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言必行,行必果。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4、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使民也义。” 59、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60、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61、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6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