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f8e45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4.png)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
首先,从音乐方面来看,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常常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选取了一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并将其结合舞蹈表演进行传达。
例如,马克舒特的《春之祭》中,选取了张钧芳的《春之祭》作为音乐背景。
这首音乐在节奏和曲调上散发出强烈的中国风,配合着舞蹈演员轻盈的舞姿及翩翩起舞的舞步,使整个表演更具有力度和感染力。
其次,从视觉角度来看,当代舞蹈作品要求舞蹈演员快速而优美地完成各种动作和动态转换。
在舞蹈编排上,许多舞蹈作品采取了与传统中国舞蹈不同的灯光设计,以突出舞者的身体线条和舞蹈动作的流畅度。
例如,林春如的《神女》中,舞者们身穿白色的茧形服装,灯光从不同方向照射,形成不同的投影效果,将人类文化和自然景观相结合,让观众们在舞台上领略到一份别样的美。
最后,当代舞蹈作品的创作与表演不仅在于艺术呈现,更多的是承载着丰富的社会信息和文化内涵。
例如,马克舒特的《黄土地》中,通过对黄土地的描绘,使观众们体验到了当地民众艰苦卓绝的生活环境以及爱国情操的表现,已经成为文艺界的经典之作。
总之,中国当代舞蹈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实现了舞蹈的时代更新,更融入了中国文化这一独特的元素,尤其在音乐、视觉、文化等方面也有着突破和创新。
无论是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还是对于现代艺术的探索和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走在山水间舞蹈解析
![走在山水间舞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4ab07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3.png)
走在山水间舞蹈解析
《走在山水间》是一支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舞蹈作品,讲述了一个人在自然美景中舞蹈、沉浸、探索、感受,并通过舞蹈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
以下是其舞蹈解析:
一、动作特点
1. 动感、优美、流畅。
舞者以一种快速、轻盈、优美的方式动作,使整个舞蹈显得轻松愉悦,令人心旷神怡。
2. 使用大量传统元素。
舞蹈中使用了许多中国传统舞蹈的元素,如扇子、手绢、长衫、长裙等,使得舞蹈更具有中国文化特色。
3. 多变化、多角度。
舞者在舞蹈中多次变换角度,层次丰富,不仅展现了是自然环境,同时也展现了身体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二、表现手法
1. 舞蹈呈现沉浸式体验。
这支舞蹈是将观众带入一种完整的舞蹈体验,唤起人们不同层面的情感体验,大大增加了观众的参与度。
2. 以自然为主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走在山水间》让人们对自然环境有更多的关注与关爱,以及对自然的再认识和尊敬。
3. 在相互交织的表现形式上,通过夸张、细节刻画。
这支舞
蹈在表现技巧上,展现了覆盖范围广、保证舞蹈准确丰富,并且以夸张手段增加了舞者动作的可见度。
三、艺术形态
《走在山水间》在舞蹈谱系上,大量借鉴了传统文化,产生了一种原创的艺术形态。
它完美地结合了传统与现代,运用传统的元素,挖掘出更多的创新思维,展现出了舞者的个性与风格,同时又给了观众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探析现当代舞蹈作品中的情感价值
![探析现当代舞蹈作品中的情感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9a15318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9.png)
探析现当代舞蹈作品中的情感价值
现当代舞蹈作品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通过舞蹈动作、
音乐、灯光等元素的融合,传达出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价值。
本文将
探讨现当代舞蹈作品中的情感价值,并从美学和审美角度进行分析。
情感表达
现当代舞蹈作品通常通过舞者的身体语言来传达情感。
舞蹈动
作的流畅、柔和或激烈有力,能够直观地表达出作品所要传递的情感。
例如,舞者的动作可以通过优雅的姿态和流畅的动作展现出爱情、幸福或柔和的情感。
同样地,舞者的剧烈、激烈的动作可以传
达出愤怒、挑战或悲伤等强烈的情感。
音乐和舞蹈的互动
音乐在现当代舞蹈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舞者通过对音乐
旋律、节奏的感知和体验,将其转化为舞蹈动作和情感表达。
音乐
和舞蹈的互动有助于加强情感的表达,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
作品所传递的情感价值。
舞蹈的美学体验
现当代舞蹈作品的情感价值还可以从美学角度进行分析。
舞蹈作品的构图、舞者的表演技巧以及舞台设计都能够影响观众的美感体验。
通过选择合适的舞蹈形式和表现手法,舞蹈作品能够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美感享受。
结论
现当代舞蹈作品中的情感价值通过舞蹈动作、音乐和美学体验相互交织,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情感表达。
舞蹈作品能够引发观众共鸣,让人们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和启发。
因此,我们可以说现当代舞蹈作品中的情感价值是其艺术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e804f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4.png)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以其丰富的形式和内涵,展现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融合。
对于这些作品的赏析,可以从多个视角进行观察和分析。
从舞蹈形式的角度来看,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呈现了多样化的形式。
有的作品以舞蹈表达为主,通过舞姿、动作和舞台布景等元素展示出舞者的激情和动感。
例如《黄土》这个作品,舞者通过扭曲的身体动作和流动的舞蹈形式,表达了对大地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还有一些作品则强调舞蹈与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的融合,创造出独特的舞蹈语言和表现方式。
例如《交响乐之舞》这个作品,舞者以舞蹈为载体,与交响乐的旋律和节奏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动感而又富有戏剧性的视听效果。
从主题和情感的角度来看,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反映了现代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有的作品呈现了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关注。
例如《茉莉花开》这个作品,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和批判,表达出对女性权益的关注和呼吁。
还有一些作品则关注个体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
例如《离》这个作品,通过舞者的身体语言和动作,生动地展现了爱与离别、思念与寻找的情感。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个体生命的韵律和节奏,同时也呈现了时代精神和文化价值的追求。
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角度来看,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充分发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艺术元素的融合。
有的作品以传统舞蹈形式和动作元素为基础,结合当代艺术表达的方式,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式。
例如《千手观音》这个作品,通过舞者们的协作和动作的准确性,展现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无声的力量和和谐的美。
还有一些作品则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形式进行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舞蹈语言和审美观念。
例如《中国路》这个作品,通过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舞蹈的结合,创造出了富有东方气息和现代感的舞蹈形式。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可以从舞蹈形式、主题情感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
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文化融合,同时也呈现了艺术表达的多样性和创新精神。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以《舞蹈风暴》中舞蹈作品的艺术特色为视角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以《舞蹈风暴》中舞蹈作品的艺术特色为视角](https://img.taocdn.com/s3/m/b0052e6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1.png)
第33卷第2期 2020年01月Vol.33 No.2January 2020艺术科技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以《舞蹈风暴》中舞蹈作品的艺术特色为视角熊晴怡(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 要:2019年10月,湖南卫视推出一档名为《舞蹈风暴》的全新舞蹈综艺节目,节目一经播出,在舞蹈界便引起了强烈反响。
通过电视节目的方式,让亿万电视观众认识舞蹈、了解舞蹈,走近了舞蹈这种小众化艺术形式。
同时,节目中的舞者均为该舞种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他们全情投入的表演也使更多观众提高了对舞蹈的审美要求和价值追求。
本文从舞种融合趋势、舞蹈内涵表达、舞蹈素材运用等多个方面分析《舞蹈风暴》中作品的艺术特色,并结合时代发展趋势,提出对当代舞蹈发展和传播的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舞蹈风暴》;舞蹈赏析;当代舞蹈;艺术特色2019年10月,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具有“顶尖意义”的电视舞蹈综艺《舞蹈风暴》。
节目一经播出就在万千舞蹈从业者及众多舞蹈爱好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一次次成为社会和网络的热点话题。
节目也于12月荣获“TV地标”中国电视媒体综合实力大型调研榜单省级卫视年度创新影响力节目,收视率不断攀升。
不难看出,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
例如,传统的舞蹈教育模式是以职业化、学院派为主要特点的,与大众化的思维方向、接受程度存在一定的距离。
《舞蹈风暴》的出现迎合并满足了中国舞蹈理念的普及诉求。
多样的舞蹈形式、极具观赏性的作品、良好视觉影像的呈现大大提高了节目的传播速度、扩大了节目的传播范围,使参与舞蹈艺术作品欣赏的观众比例逐渐增加,有力地转变了在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过于强调舞蹈的实用价值而对其审美内涵重视不足的情况。
除了对观众产生影响外,节目还对专业舞者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节目为许多有梦想的年轻舞者和编导提供了一个创造和展示自我艺术修为的平台,也为中国舞蹈新力量树立了顶尖意义的标杆。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42c6b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5.png)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一、文化视角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在创作时,常常融入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古典诗词、民间音乐、传统戏曲等。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不仅为作品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使得舞蹈作品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情感内涵。
舞蹈作品《昆曲之韵》融合了昆曲的音乐、唱腔和表演形式,将传统的唱念做打表演艺术转化为现代舞蹈的语言,使得观众在观赏时不仅能感受到舞蹈的美感,更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
二、艺术视角在艺术角度上去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则需要关注作品的编导、音乐、舞蹈形式和动作技巧等方面。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创作者们常常在舞蹈的形式和技巧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尝试,使得作品在艺术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风格和特点。
《红色经典》以中国传统京剧和当代舞蹈相结合的形式,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语言,使得观众在观赏时既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体验到舞蹈艺术的现代魅力。
三、情感视角从情感视角去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就需要着重关注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和情感共鸣。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常常通过抽象的舞蹈形式和极具张力的表演方式来展现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触动观众的内心深处。
《雪域》通过挑战舞者极限的动作和肢体表达,展现出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情感的释放,使得观众在观赏时深刻地感受到了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
四、社会视角在社会视角上去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则需要关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常常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达对生活和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从而引发观众对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的共鸣和思考。
《城市之声》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了对城市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使得观众在观赏时感受到了对当下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思考。
对于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赏析,我们需要从多个视角去理解和审视,不仅要关注作品所融入的传统文化元素和艺术形式,更要体味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和对社会的观察和反思。
相信随着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我们将在赏析中获得更加丰富和深刻的艺术体验。
当代舞赏析主要内容
![当代舞赏析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05c9d4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1.png)
当代舞赏析主要内容1. 舞蹈形式:当代舞在形式上相较于传统舞蹈有了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它更加注重舞蹈的自由表达,通过舞者的身体动作、舞姿、舞台布景等元素展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例如,有的作品通过舞者的扭曲动作和流动的舞蹈形式,表达出强烈的情感和动感。
2. 舞蹈内涵:当代舞作品通常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融合。
这种舞蹈形式以其丰富的内涵,深入挖掘和呈现了现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 技巧流派:当代舞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技巧流派,这些流派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舞的内涵,使之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阶段。
例如,新先锋派舞蹈,它在艺术观念上主张进一步的解放身体,热衷于形式主义观点,认为形式就是一切,动作本身既是目的,而非传情达意的手段。
4. 创作理念:当代舞的创作理念更加开放和多元,它敢于挑战传统的舞蹈形式和审美观念,通过创新和实验的方式,探索新的舞蹈表达方式。
这种创作理念使得当代舞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时代感。
5. 文化背景:当代舞作品通常反映了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象。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赏析,可以深入了解当代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和价值观。
6. 舞者的表演技巧:当代舞对舞者的表演技巧有很高的要求,包括身体控制、动作表现力、节奏感等方面。
欣赏时要关注舞者的技巧表现,体验舞者如何通过技巧展现舞蹈的内涵和情感。
7. 舞台美术的运用:舞台美术包括布景、灯光、服装等方面,对于营造舞蹈氛围和塑造视觉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欣赏时要关注舞台美术的运用,体验它们如何与舞蹈动作相互呼应,共同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总的来说,当代舞赏析是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过程,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评价。
通过对当代舞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和价值。
舞剧东方红舞蹈鉴赏
![舞剧东方红舞蹈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72ce064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1.png)
舞剧东方红舞蹈鉴赏舞剧《东方红》是中国当代优秀舞蹈作品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动人的故事情节,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誉。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和鉴赏这部精彩的舞剧。
《东方红》以中国革命历史为背景,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了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所表现出的坚定信念和顽强精神。
舞剧以红军长征为主线,通过刻画红军英雄们的生活场景、战斗情景、革命意志等,将观众带入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
舞剧开篇,舞台上的红军战士们身着军装,气势磅礴地跃入观众的视野。
他们的舞姿优美而有力,展现出红军士兵们顽强拼搏的形象。
舞蹈中的动作设计紧凑有力,表现了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
随着舞剧的推进,观众们见证了红军战士们的饥饿、疲惫、挫折和困境。
他们在艰苦的长征途中,面对着种种困难和危险,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对胜利的信念和追求。
在舞台上,他们用舞蹈表达出了对家园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革命事业的无尽热爱。
在舞剧《东方红》中,还有一些经典的场景和经典角色。
比如,红军战士们跋山涉水、过草地的场景,他们用身体的力量和舞蹈的表达方式,生动地展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和卓越。
还有红军战士们与当地群众团结一心,共同抵抗敌人的场景,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民族精神。
舞剧《东方红》还通过舞蹈形象地展现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比如红军长征中的渡江战役、会宁战役等。
这些场景通过舞蹈的形式,将观众带入了那个激情澎湃、英勇无畏的年代,让观众们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们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舞剧《东方红》的音乐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音乐中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西方音乐元素,以及红军战歌等,使整个舞剧更加韵味悠长、感人至深。
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与舞蹈的动作完美结合,给观众们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总的来说,舞剧《东方红》是一部充满力量和情感的作品。
通过舞蹈的形式,它生动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在革命年代的艰苦奋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舞剧中的动作设计精妙、音乐悦耳动人,使观众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英勇。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461ba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4.png)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出现和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转型密不可分。
20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为当代舞蹈的创作和演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条件。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呈现出了多样性和丰富性,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有对现代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反思。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主题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融合许多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在主题上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既有对传统艺术形式和文化符号的重新演绎,也有对当代社会现实和价值观念的表达和反思。
《大鱼海棠》这部作品以传统神话故事为背景,融入了现代的表现手法和音乐元素,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传统与时尚的碰撞。
2. 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反思一些中国当代舞蹈作品选择以社会现实为主题,借助舞蹈的表现形式对社会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
《地下铁》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了都市生活的快节奏和人们的孤独与焦虑,《荷》则以女性的生活经历为切入点,呈现了当代都市女性在家庭和生活中的困境和挣扎。
3. 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的表达部分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主题以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为主,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情感的起伏和内心世界的变化。
《记忆的海洋》以舞蹈诗的形式呈现了一个人对人生经历的回忆和追忆,《潇潇》则通过抽象的舞蹈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渴望。
1. 多样的舞蹈风格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创作风格多种多样,既有现代舞蹈的表现形式,也有中国传统舞蹈的影响和融合。
在舞蹈的动作设计和节奏变化上,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呈现出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特点,如《殇》通过舞者身体的扭曲和变形呈现了战争的悲惨和痛苦,《魔镜》则以中国古典舞的元素为基础,融入了现代的表现手法和舞蹈语言。
2. 融合多种艺术形式中国当代舞蹈作品不仅在舞蹈表演中融入了戏剧、音乐、视觉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还在表现题材和主题内容上融合了多元的文化元素和艺术符号。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422c3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6.png)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摘要】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在历史背景下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风采,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审美理念。
通过对舞蹈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点进行分析,可以深刻理解其艺术魅力所在。
舞蹈语言和创新手法的运用,展现了艺术家独特的艺术追求和个性风格。
这些作品也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表达,传递出深刻的社会意义。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元价值在于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独特的文化积淀,展望中国当代舞蹈的发展前景,需要更多的倡导和推广,以推动其在国际舞台上的更广泛影响力。
【关键词】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多视角赏析、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审美特点、舞蹈语言、创新手法、社会意义、现实关怀、艺术家个性、作品风格、多元价值、发展前景、倡导、推广。
1. 引言1.1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在中国当代舞蹈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视角和解读。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舞者在舞台上的表演,更是艺术家们对当代社会、文化和人性的思考与表达。
通过多种视角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作品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意义。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可以从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审美特点、舞蹈语言、创新手法、社会意义、现实关怀、艺术家个性以及作品风格等方面来展开。
每一个视角都有其独特的角度和价值,让观众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感受这些作品的魅力。
通过多视角赏析,我们可以深入挖掘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
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和探讨这些作品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未来的影响和启示。
将为我们提供更加立体和丰富的欣赏体验,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热爱这一艺术形式。
2. 正文2.1 历史背景下的中国当代舞蹈作品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
这个时期正值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社会文化氛围不断开放和多样化,也带动了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兴起。
传统的舞蹈形式逐渐无法满足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许多舞者开始尝试融合西方现代舞和传统舞蹈,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舞蹈作品。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a9142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2.png)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现实的审视和诠释而创作的舞蹈作品。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丰富的内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本文将从多个视角对中国当代舞蹈作品进行赏析。
从审美角度来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常常以舞者的肢体动作为核心,通过舞蹈姿态的优美和舞蹈动作的协调与变化,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感。
《千手观音》中,舞者们以协调的动作配合着音乐的节奏,将观音菩萨的神圣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文化角度来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通常会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通过舞蹈的形式和表现手法,传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赞美。
《印象·刘三姐》以中国西南地区的传统民间故事为题材,通过舞蹈的方式表达了对中国民间文化的致敬和传承。
从社会角度来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经常以当代社会问题为背景,通过舞蹈的形式探讨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的课题。
《黄河大合唱》以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为背景,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了人民群众的热情、勇敢和拼搏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进步和变化。
从心理角度来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常常通过舞蹈的形式抒发舞者内心的情感和思想,给观众带来情感上的共鸣和启发。
《红色娘子军》以革命时期的女战士形象为主题,通过形态丰富的舞蹈表现手法,描绘出女性在革命征途中的坚定和勇敢,唤起观众对女性力量的赞美和敬意。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内涵给人们带来了广泛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通过从审美、文化、社会和心理的不同角度对中国当代舞蹈作品进行赏析,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并对中国当代舞蹈的发展趋势和意义有更深入的认识。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9abc2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d.png)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是中国舞蹈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继承了传统舞蹈的元素,又吸取了现代舞蹈的形式和思想。
本文将从多个视角来探讨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赏析方法。
一、形式视角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在形式上已经脱离了传统的舞蹈形式,更加注重舞蹈的表现手法和造型风格。
在这个方面,观众可以从舞蹈的编排、动作和舞者的表演等方面进行赏析。
例如舞蹈编排的合理性,动作的规范和精准度,舞者的表现力和形态美等等。
同时,观众还可以关注舞者的身体特征和身体语言的运用,以及舞者之间协调性的表现等。
二、文化视角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同样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观众可以从歌舞剧情、场景和形象等方面进行赏析。
舞者在舞蹈中所展示的舞姿和舞步,往往是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民间故事的折射。
在欣赏这些作品时,观众可以从中体味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
三、情感视角舞蹈是通过舞者的身体表现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观众可以从情感的表达和感染力等方面进行赏析。
舞者通过肢体的语言,表现出不同的情感,例如爱情、友情、亲情等等,观众可以通过尝试理解这些情感,深入感受作品的意境和感染力。
同时,观众还可以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来与舞者共鸣,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感反应。
四、哲学视角中国当代舞蹈作品中,往往贯穿了一定的哲学思想,如“内心体验”、“灵性探索”等等。
观众可以从中反思人类存在的意义,理解作品所想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
同时,在赏析这些作品时,观众还可以探索自身的哲学思考,在舞者所传达的意境中,寻找自己的人生感悟。
总之,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观众可以从多种视角进行赏析,深入体验作品所带来的美妙和感染力。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80810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b.png)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对传统舞蹈元素的继承和创新,不断探索新的视觉语言和表现方式,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当代舞蹈作品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元素,多角度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将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艺术价值。
一、从历史文化角度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在表现形式和内涵上呈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印象西湖》是中国当代著名舞蹈作品之一,通过对杭州西湖的艺术再现,结合了中国传统的绘画、音乐、舞蹈等元素,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品中的舞者们以舞蹈的形式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山水画意境,通过舞蹈动作的编排和舞台布景的设计,将中国古代文化与当代舞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观众在赏析作品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舞蹈的美感,更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也融入了现代元素,通过对当代社会现象和人类情感的表达,使观众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反思。
《红色经典》是一部以现代中国历史为题材的舞蹈作品,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经典人物的再现,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拼搏精神。
作品中的舞蹈动作和舞美设计都充分展现了中国当代舞蹈的审美风格和表现手法,使观众在赏析作品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对当代社会的思考。
二、从艺术审美角度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在历史文化、艺术审美和跨文化等多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内涵,多角度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将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其艺术意义和国际影响。
相信随着中国当代舞蹈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国当代舞蹈作品会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加丰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魅力,为世界舞蹈艺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d2b20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1.png)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在近年来蓬勃发展,呈现出了多样化的风采和独特的魅力。
这些作品既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合了现代舞蹈的创新理念,展现出了丰富的内涵和多元的表现形式。
本文将从多个视角对中国当代舞蹈作品进行赏析,探讨其艺术特点和内在意义。
一、视角一:舞蹈形式和动作设计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在舞蹈形式和动作设计上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许多作品在舞蹈形式上融合了中国传统舞蹈的元素,如旋转、跳跃、手势等,同时又结合了现代舞蹈的表现手法,呈现出了新颖而富有韵味的舞蹈风格。
作品在动作设计上注重肢体的表现力和舞蹈动作的独特性,通过舞者的身体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一些作品通过舞者的身体姿态和动作设计,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柔美和内敛,同时又展现出了现代都市生活的喧嚣和压抑,呈现了独特的审美效果。
二、视角二: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中国当代舞蹈作品还注重音乐与舞蹈的结合,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和谐统一,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音乐方面,一些作品选择了中国传统音乐或现代音乐作为伴奏,通过音乐的旋律与舞蹈的动作相互呼应,使舞蹈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力。
在舞蹈方面,一些作品通过舞者的动作和表情与音乐的节奏相协调,展现出了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
这种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使观众更加容易被作品所吸引和打动。
三、视角三:主题和意境的塑造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在主题和意境的塑造上呈现出了多样化和深刻的内涵。
一方面,许多作品选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如《梁祝》、《白蛇传》等,通过对中国经典故事和传统题材的重新演绎,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一些作品选择了现代生活中的主题,如城市生活、环境问题、人生困境等,通过对现实题材的深刻剖析,呈现出了现代社会的矛盾和挣扎。
无论是选择了传统题材还是现代题材,这些作品都在塑造主题和意境上展现出了深刻的内涵和生动的艺术形象,使观众在观赏作品时能够产生共鸣和思考。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b39af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a.png)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
从表演者的角度来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我们可以关注他们的身体动作和技巧。
在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中,舞者通常会运用独特的身体语言和舞蹈技巧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他
们通过舞蹈动作的协调和流畅,展现出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同时运用肢体语言传达出舞
蹈作品所要表达的音乐、文字或主题。
观众可以从舞者的身体语言中感受到舞蹈作品所表
现的情感和内涵。
从编舞者的角度来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我们可以关注舞蹈作品的结构和创意。
在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中,编舞者通常会通过独特的编舞构思和创作手法,将舞蹈动作和音乐、灯光、服装等元素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
编舞者通过舞蹈的起伏和变化,展示出作品的情节或主题,并在其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观众可以从舞蹈作品
的结构和创意中理解和感受到编舞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和信息。
从艺术批评家的角度来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我们可以对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手
法进行评价。
艺术批评家可以从艺术作品的创新性、表现力、美学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价,
以及与其他作品的对比和分析。
他们可以通过对舞蹈动作、音乐、灯光、舞台等元素的综
合评估,对舞蹈作品的艺术水准进行判断。
艺术批评家还可以从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主题,对作品的内涵和意义进行深入思考和解读。
通过多视角的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作品的内涵和艺
术之美。
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专业性,通过他们的不同视角的交叉和综合,可以
更好地解读和欣赏中国当代舞蹈作品。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f1805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7.png)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1. 引言1.1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重要性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舞蹈作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通过舞蹈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创新,体验到东方艺术之美。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风采,为世界展现了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力,也有利于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1.2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发展现状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发展现状目前呈现出多样化和丰富化的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盛,当代舞蹈作品在中国的创作和表演水平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舞蹈团体和艺术家积极投身到当代舞蹈领域,推动了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蓬勃发展。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风格也日益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舞蹈形式。
现代舞、实验舞以及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当代舞作品层出不穷,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在当代舞蹈作品的创作中也融入了当代社会的现实主题和人文关怀,使其更具有时代感和社会关注度。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在国际舞台上也日益受到重视和欢迎。
中国当代舞团和艺术家频繁参与国际舞蹈节和交流活动,与世界各地的舞蹈团体展开合作,促进了中外舞蹈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引领着当代舞蹈的发展潮流。
2. 正文2.1 多角度审视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当我们欣赏中国当代舞蹈作品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才能更好地体会其艺术魅力和内涵。
多角度审视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能够促进我们对作品的深入思考和欣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从舞者、编舞者和观众等多个角度来赏析作品。
从舞者的角度来看,舞者是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灵魂和核心所在。
舞者在表演过程中通过身体语言和动作来传达情感和意念,展现出作品的力量和美感。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a723e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4.png)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从作品的主题、风格、技法等多个方面可以进行多视角的赏析。
以下从审美角度和文化角度两个维度分析当代舞蹈作品的不同视角。
从审美角度进行赏析,首先要关注作品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表现。
中国当代舞蹈在审美上讲究的是舞蹈的气质、风格、情感和色彩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例如,本土基础舞蹈中蕴含的民族性和地域特色,都是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审美特征的体现。
同时,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在艺术表现上也非常突出,包括对舞蹈语言的独特运用和对人性,社会现象等主题的深刻探讨。
例如,张扬力挺的《升腾》、李东成的《空巢青年》和杨丽萍的《雀之灵》等作品,都是当代中国舞蹈中的杰作。
从文化角度进行赏析,当代舞蹈作品更加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舞蹈作品中经常使用的主题,比如以追求自我为主题的《战马》就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图案,并以表现出战马奋斗的精神。
而在现代文化方面,则结合了当代青年对文化多元性的追求,将多元文化元素融入舞蹈表现中。
例如,刘宇航导演以“80后”思维主导的《禁欲》就凝聚了当代青年的思想和价值观。
总之,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需要结合其艺术和社会表现的多元性,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当代舞蹈作品的价值。
中国现代芭蕾舞剧艺术风格赏析以《红色娘子军》和《自毛女》为例
![中国现代芭蕾舞剧艺术风格赏析以《红色娘子军》和《自毛女》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412439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6.png)
中国现代芭蕾舞剧艺术风格赏析以《红色娘子军》和《自毛女》为例中国现代芭蕾舞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绚丽的舞台效果,成为了当代舞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众多优秀的现代芭蕾舞剧中,《红色娘子军》和《自毛女》无疑是两部代表作品。
本文将以这两部作品为例,对中国现代芭蕾舞剧的艺术风格进行赏析。
一、《红色娘子军》的艺术风格《红色娘子军》是中国现代芭蕾舞剧的经典之作,在展现了中国革命时期女性的坚韧和自强精神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该舞剧以红军女儿长征中的真实故事为基础,通过精湛的编舞和优雅的舞蹈动作,生动地再现了红军女战士们的顽强和坚定。
在舞剧的排场上,多采用了华丽的舞美和服装设计,营造出雄伟壮观的军事场景。
舞台上红军女战士的舞姿矫健有力,既展示了她们的战斗力,又表现了她们的柔美与娇媚,将传统的芭蕾舞与中国文化完美融合。
音乐的选择也充满了中国元素,节奏明快的鼓点和悠扬动听的古典乐曲使整个舞剧更具中国特色。
二、《自毛女》的艺术风格《自毛女》是另一部备受瞩目的中国现代芭蕾舞剧。
该舞剧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碰撞,以及对女性权益和社会议题的关注。
舞剧通过融合传统舞蹈动作和现代芭蕾的形式,在舞台上呈现出独具东方韵味的艺术效果。
舞剧涉及了中国的“剃度”文化,剧中女主角通过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面对家庭、社会的压力,最终实现自我的价值。
编舞采用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舞姿和手势,同样体现了中国芭蕾舞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音乐方面,舞剧运用了现代音乐与传统乐器相结合的方式,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感受到东方音乐的魅力。
三、中国现代芭蕾舞剧的共同特点无论是《红色娘子军》还是《自毛女》,都是中国现代芭蕾舞剧中的杰出代表,它们共同展现出中国现代芭蕾舞剧的独特风格和魅力。
首先,中国现代芭蕾舞剧在编舞上注重故事性和表现力。
通过巧妙的舞蹈动作和精心设计的舞台场景,能够将故事情节完美呈现,并引发观众的共鸣。
其次,中国现代芭蕾舞剧倡导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c0b39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7.png)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是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赏析的艺术作品,其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本文将就多个角度探讨当代舞蹈作品的魅力所在。
第一,当代舞蹈作品的个性化表现。
舞蹈作品的个性化表现在于其突出了个体化、个性化的表现方式。
当代舞蹈作品的舞曲种类不再单一,舞蹈形式也不再是传统的古典舞蹈,舞者不再是机械地重复动作,而是在舞蹈中表达自我,呈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和魅力。
例如,近年来广泛流传的舞蹈《丝路挽歌》就以其高超的编舞技巧和个性化表现方式,在舞台上呈现出独特的魅力。
第二,当代舞蹈作品中的人文关怀。
当代舞蹈作品在舞蹈表现上,不仅仅是体现了技术的高超与形式的美感,更是在思想上体现出了人文关怀的思想内涵。
近期热门的舞蹈作品《阳光》正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阳光》在表现包容、关怀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好,作品中舞者们仿若在阳光下舞蹈,象征着生命的美好和无限的潜能。
这样的思想表达,让舞蹈作品更加直击人心,也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
第三,当代舞蹈作品中的多元文化融合。
当代舞蹈作品中,作者或编舞者常常会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和文化元素,将不同的文化进行融合,以此展示出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
舞蹈作品《近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者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浪漫进行融合,成就了一个时尚、充满神秘和浓郁的情感舞剧。
最后,当代舞蹈作品的精湛技术和表现力。
当代舞蹈作品在表现形式和表现力方面都比传统的古典舞蹈更有特色。
当代舞蹈的表现力更独特,操作性更高。
例如,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作品《雪地》就通过精湛的技术和表演力,将中国传统的京剧和现代舞蹈进行融合,呈现出绚烂多彩的视觉盛宴。
这种粗糙技艺的表演便成为当代舞蹈艺术独有的特色和魅力。
综上所述,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在表现个性、彰显人文关怀、融合多元文化方面,都极具魅力和独特性,这些元素共同为当代舞蹈作品增添了美感和思想深度,大大提高了当代舞蹈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19ddc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8.png)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在近年来逐渐崭露头角,以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创作理念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当代舞蹈作品以其独特的审美情感和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多视角赏析,下面将从舞蹈形式、艺术内涵和观赏角度三个方面对中国当代舞蹈作品进行深入赏析。
一、当代舞蹈作品的多样化舞蹈形式策展人和编舞家以观众目光看待舞蹈,企图通过对舞蹈作品的选题、编创、舞台设计等方方面面的创造,挖掘和呈现中国当代舞蹈更多元的面貌。
中国当代舞蹈因其接纳复杂的舞蹈形式, 吸纳了传统舞蹈、现代舞、实验舞蹈等的表现手法和舞蹈语言,创作成为大胆而富有表现力的一种文化载体。
1.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在形式上既传承了中国传统的舞蹈形式,又吸收了现代舞蹈的元素,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巧妙融合。
比如著名编导家蔡国强的《道》系列作品,以传统的舞蹈动作和中国文化为基础,结合当代的音乐和舞蹈元素,使作品既有传统的韵味,又具有现代的表现力,展现了中国当代舞蹈在形式上的多样化和丰富性。
2. 实验性的舞蹈作品中国当代舞蹈作品还表现出了强烈的实验性和创新性,通过不断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推动了舞蹈艺术的发展。
《极·音律》采用了实验音乐和电子音乐进行现场即兴,与舞蹈完美融合,实现了音乐和舞蹈的共振,展现了舞蹈作品的多样性和多元化的舞蹈形式。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还积极借鉴其他艺术形式,如文学、戏剧、视觉艺术等,实现了跨界融合,创作出了更加富有创意的舞蹈作品。
比如编导家梅艳芳的《九月四日》,通过舞蹈与声音、视频的结合,将历史事件与个体经历相结合,以跨界的创作理念展示了当代舞蹈作品的多样性和表现形式。
二、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丰富艺术内涵中国当代舞蹈作品以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深远的意义,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和赞赏。
通过对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主题、情感以及文化内涵的深入剖析,观众可以深度感受到这些作品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
作者:熊晴怡
来源:《艺术科技》2020年第02期
摘要:2019年10月,湖南卫视推出一档名为《舞蹈风暴》的全新舞蹈综艺节目,节目一经播出,在舞蹈界便引起了强烈反响。
通过电视节目的方式,让亿万电视观众认识舞蹈、了解舞蹈,走近了舞蹈这种小众化艺术形式。
同时,节目中的舞者均为该舞种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他们全情投入的表演也使更多观众提高了对舞蹈的审美要求和价值追求。
本文从舞种融合趋势、舞蹈内涵表达、舞蹈素材运用等多个方面分析《舞蹈风暴》中作品的艺术特色,并结合时代发展趋势,提出对当代舞蹈发展和传播的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舞蹈风暴》;舞蹈赏析;当代舞蹈;艺术特色
2019年10月,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具有“顶尖意义”的电视舞蹈综艺《舞蹈风暴》。
节目一经播出就在万千舞蹈从业者及众多舞蹈爱好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一次次成为社会和网络的热点话题。
节目也于12月荣获“TV地标”中国电视媒体综合实力大型调研榜单省级卫视年度创新影响力节目,收视率不断攀升。
不难看出,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
例如,传统的舞蹈教育模式是以职业化、学院派为主要特点的,与大众化的思维方向、接受程度存在一定的距离。
《舞蹈风暴》的出现迎合并满足了中国舞蹈理念的普及诉求。
多样的舞蹈形式、极具观赏性的作品、良好视觉影像的呈现大大提高了节目的传播速度、扩大了节目的传播范围,使参与舞蹈艺术作品欣赏的观众比例逐渐增加,有力地转变了在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过于强调舞蹈的实用价值而对其审美内涵重视不足的情况。
除了对观众产生影响外,节目还对专业舞者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节目为许多有梦想的年轻舞者和编导提供了一个创造和展示自我艺术修为的平台,也为中国舞蹈新力量树立了顶尖意义的标杆。
[1]节目中各个舞蹈的审美意蕴和作品内涵,对于中国当代舞蹈的发展无疑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
因此,分析其中舞蹈作品的艺术特色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 跨舞种的融合创新倾向
舞种丰富是该节目的一大特点。
同时,众多节目都融合了多种舞蹈风格或特色。
选手中无论是舞蹈演员还是舞蹈编导,都不止步于自己擅长领域的展示和舞蹈技术技巧的炫耀,而是在探索更有思想深度的编舞方式、尝试跨舞种的表演融合,并通过寻找相对异舞种的训练体系和表达方式,期待为本舞种的训练带来启发和反思。
舞者罗天,彝族人,将民族风格与当代舞相结合,完成了一支令人震撼的《彝山之子》。
罗天凭借自己极具优势的身体条件,自由地处理动作的收放、开合、动静等,极致地表现了当代舞蹈美学与民族魅力的融合、碰撞。
这也是罗天创造的彝族索玛花的当代新舞台表现手段。
在《舞蹈风暴》中,我们看到编导运用敦煌舞素材和街舞形式的完美结合,看到用中国胶州秧歌素材演绎西方芭蕾的创意,也看到了火热拉丁的古典柔情。
这些作品既不失本体舞种的各项既定标准,又由于新素材的加入而賦予了作品独特的风格特性。
中西结合,古今交融,展现了编导将不同舞种、不同风格结合起来,探索跨舞种融合的创新趋势。
正如滕爱民老师所说:“要打破惯性思维,其中创新的概念不是‘怪’,而是从其根源繁衍。
民族民间舞几十年、几百年的文化形成的动律、形态,是‘魂’。
而如何用它的魂加上自己的认知和表达,那就是当代舞形式。
”如此看来,跨舞种的融合创新倾向的确是值得探索的新发展趋向。
2 尝试描述和折射社会现象
艺术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途径,也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
而舞蹈艺术更是以抒情为主要特征,当人们无法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时,舞蹈便可以作为传达载体,描述和折射各种社会现象。
[2]也正是出于表达和交流情感的目的,舞蹈才被我们的社会所需要。
在参加舞蹈活动或欣赏舞蹈作品时,感受到其反映的强烈情感和社会现象是舞蹈艺术与参与者或观众最直接的互动,更体现了舞蹈艺术娱人、育人的价值。
因此,通过舞蹈艺术去追求强烈的情感表达,提升舞蹈创作背景的呈现效果也是人类在艺术活动中一直以来的诉求。
《舞蹈风暴》中的众多编创者都在这方面努力。
在作品《好,听你说》中,舞者朱凤伟和胡沈员通过细致的动作表现来刻画生活场景,舞者沉浸、投入的演绎,让观赏者在艺术的交融交织中体会到沟通是可以融化人心隔阂的力量。
该作品实际上是教育我们应该把握好自我表达和倾听他人的“度”,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予父母、手足、爱人以理解是我们正在不经意地忽略却又非常重要的准则。
胡沈员通过作品《不易》向无数有梦想的年轻人致敬,用纠结难耐的心理活动构筑一场窒息的失落故事。
醉者百般惆怅,舞者曲折跌宕,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这也正是胡沈员的过人之处。
细腻敏锐地感受人情冷暖,再用舞蹈作品的方式向世人娓娓倾诉。
他又在《丛林法则》中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行了贴切表现,两位顶级编舞家用现代舞元素与饱满浓郁的情绪讲述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人间丛林里,并鼓励我们在丛林法则下不断突破自己,找到真实的自我。
扬扬老师说:“把我们现代人的思想和文化,通过更多的角度融入到作品当中去诠释,是未来舞蹈发展的其中一个方向。
”笔者十分赞同。
将人类情感与舞蹈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充分
发挥舞蹈潜在的生命力和广泛的艺术价值。
这意味着在未来,我们将欣赏到更多优秀的舞蹈作品,它们接近当代人的情感状态,也反映和折射出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社会事件和社会现象。
3 传统素材的当代演绎
随着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舞者专业素养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舞蹈从业者注意并认识到中国舞的丰富内涵。
因此,越来越多的舞蹈编导以传统素材为出发点,探寻其与现代观众的共鸣点,力求既保持风格又创造特色。
他们运用多种巧妙的编舞技法,对传统舞蹈语汇进行了表现力的延伸与拓展。
《舞蹈风暴》中的许多作品通过构建和谐统一的艺术形象来释放创作者生活中的情感信息。
他们在每个细节之处都以微妙而细腻的方式处理舞蹈肢体技巧,从开场第一个造型开始,作品的表达形象就逐渐显现、交织并融合,形成了作品表演的整体意义,突出了独立思考的创作主体,以及他们对广泛的中国舞蹈语汇的表达欲望,从而更好地演绎传统素材。
作品《生生不息》中,舞者常宏基运用蒙古族舞蹈元素,伴随着JAHA乐队腾格尔的蒙古乐曲在一次次腾空飞跃中,诠释都市人对孤独的当代理解。
[3]我们为此享受其中。
当魏伸洲用头顶大礼帽、脚踩大头皮鞋、鼻下一撮络腮胡的形象出场时,一场由舞蹈演绎出的《摩登时代》已经跃然舞台,魏伸洲打破以往唯美翩跹的舞风,通过当代舞作品《无稽之谈》,用经典的舞步与动作在种种窘境中引领观众回顾了一场“卓别林的意向世界”。
舞蹈编导们从各自不同的专业学习背景和艺术实践经验出发,通过整合和创新,然后根据时代的审美情趣来塑造艺术形象,并融当代情怀到其中以展现时代氛围。
进一步将传统的文化精神和艺术符号转换、融合到当代的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中,充分印证了舞蹈艺术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具备感动并影响人的力量。
4 结语
《舞蹈风暴》中一个个精彩作品的呈现充满感染力和影响力,使社会大众具备了舞蹈审美意识,形成了舞蹈美学概念,使我们舞蹈面向的观众成了艺术思维敏锐、审美观念强烈的高素质、高水平的观众。
这是舞蹈普及教育意识的觉醒,也就是说,通过面向每一个普通人的舞蹈教育,使社会大众树立起强烈的美感意识,成为思想更加豐富、精神世界更加全面的人。
在欣喜节目良好效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当代舞蹈整体发展还很不平衡的诸多问题。
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作品的创作意图不清晰,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较为普遍;作品存在核心思想不集中,拼凑、整合的创作现象;忽视肢体科学运动,创作者的呈现与观众的接收难以协调统一,等等。
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舞蹈作品艺术表现水平的整体提升。
《舞蹈风暴》的出现让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欣赏水平的提升而不断改变的当代舞蹈作品会越来越好。
正如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所说:“物理的真理是随着时间而改变的。
”相信舞蹈的发展规律亦是如此。
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代舞蹈作品的发展也将被超越和重新定义。
参考文献:
[1] 郑伟伟.中国当代现实题材舞蹈作品创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 殷志强.刍议如何让舞蹈作品更贴近当代人的情感状态[D].福建师范大学,2017.
[3] 温迪·佩荣,刘青弋.当代舞蹈的趋势[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9(03):74-76+96.
作者简介:熊晴怡(1995—),女,湖南常德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