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调查方法

合集下载

海洋调查方法之采样

海洋调查方法之采样

海洋调查方法之采样海洋调查是通过采集和分析海洋中的水样、底泥、海洋生物等来获得相关数据的一项科学研究工作,采样是海洋调查中的核心环节之一、合理、准确的采样方法能够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为科学家们研究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资源以及海洋环境变化等问题提供支持。

下面将介绍海洋调查方法之采样的相关内容。

一、采样目的和原则1.采样目的:(1)获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即能够准确反映所研究区域的特点;(2)获取全面的样品,即涵盖所研究区域内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样品。

2.采样原则:(1)遵循随机性原则,即采样点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并能尽可能涵盖整个调查区域;(2)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3)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污染。

二、海洋采样方法1.水体采样方法:(1)水面采样:利用舰船、浮子或吊桶等设备,将采样瓶放入水中快速下沉至采样深度,然后捞回来进行分析。

(2)垂直采样:利用水下滑块、拉索或张力下坠器等设备,将采样瓶沿着垂直方向下放,在不同深度收集不同深度的水样。

(3)水平采样:利用舰船拖曳法、浮标漂流法或利用有机玻璃水样器等设备,在水体中移动一定距离,收集不同位置的水样,并利用密闭采水器封存。

2.底质采样方法:(1)杂质剥取法:采用铁铲、铁铲滑板等工具将表层底质剥去,获取底层底质;(2)抓取法:使用抓错装置(如箱式底质抓)通过船舶,将各种类型的底层沉积物采集到抓中进行分析。

3.海洋生物采样方法:(1)网捕法:使用拖网、固定网或一定规格网格对目标生物进行捕捞;(2)捉捕法:使用渔网、渔具或人力捕捞工具捕捞目标生物。

三、海洋采样设备1.自由浮标采样器:可用于浮标式定时取水和定量取水;2.海洋采样瓶:采集水样、底泥样、沉积物等;3.密闭采水器:用于采集海洋微生物样品;4.海洋环境生物多型可调式深海采集装置:可用于深海生物采集;5.扩散式无人观测器:可用于远程监测水体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

四、注意事项1.采样前需要充分了解采样区域的特点,确定合理的采样深度、采样频次和样品数量;2.采样过程中需要保持设备的清洁,防止交叉污染;3.样品采集后应及时封存,防止样品变质;4.采样后应尽快进行分析,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海洋调查方法

海洋调查方法

深度测量
回声测深仪
• 原理如右图。 • 测深仪指示或记录的 水深,须经过换能器 吃水深度订正、声速 偏差订正和转速订正D Ds Db D Nhomakorabea Dn
钢丝绳测深
• 组成:绞车、绳索计数器、倾角 器 • 测量方法 • 计数器器差校正 校正系数 A=L/l 校正值 a=l(A-1) 钢丝绳的倾角校正 1、Z=Lcosa-h 2、水上部分校正k和水下部分校 正m z=L-k-m
0.05 0.2
0.005
0.01 0.05
水温观测(规定部分)
• 观测时次:大面或端面观测到站观测一次,连续测站,一般 每2小时观测一次 • 观测的标准层次,底层与相邻标准层的最小距离
水温观测(规定部分)
• 观测方法 水温的铅直连续观测 标准层水温的观测
观测记录的整理
海洋调查简史
二、多船联合调查时期
1、北太平洋联合调查计划(NORPAC):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发起,联合调查的先声。 2、国际地球物理年(1957-1958,IGY)和国际地球物理合作 (1959-1962,IGC)的联合海洋调查,规模之大空前。 3、国际印度洋调查(1960-1964,IIOE) 4、国际赤道大西洋合作调查(1963-1965,ICITA),多船合作 和浮标阵观测的先声。 5、黑潮及其毗邻海区的合作调查(1965-1970,CSKC) 6、中美西太平洋热带海气相互作用联合调查(1986-1990) 7、中日黑潮合作计划(1986-1992)世界大洋环流调查(1990 年后,WOCE) 8、热带海洋与全球大气-热带西太平洋海气藕和相应实验 (TOGA-COARE) 9、南大洋的考察
温深系统测温(CTD)
• 结构与原理 • http://www.seabird.co m/products/spec_she ets/911data.htm

海洋调查方法导论复习

海洋调查方法导论复习

海洋调查方法导论复习海洋调查方法导论是指对海洋生物、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进行调查的方法和技术的介绍和综述。

海洋调查方法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采样、观测、测量、实验和模拟等,旨在了解海洋生物和海域环境特征,为海洋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基础和支撑。

在海洋调查方法导论中,需要了解海洋调查的对象、目的、原则和步骤,掌握相关的技术和工具,以及了解调查结果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首先,在海洋调查方法导论中,需要了解海洋调查的对象和目的。

海洋调查涉及到海洋生物、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等多个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内容。

海洋生物调查主要包括海洋动植物的分布、密度、种类和数量等方面的调查。

海洋环境调查则着重于海洋水质、地貌、地下水流、潮汐、浪高和海流等方面的观测和测量。

海洋资源调查主要包括渔业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等的调查和评估。

不同的调查对象和目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和技术来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其次,在海洋调查方法导论中,需要掌握海洋调查的原则和步骤。

海洋调查涉及到大量的时间、财力和人力资源,因此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来进行。

首先是科学性原则,即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调查,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是综合性原则,即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进行调查,获取全面和多样化的数据和信息。

再次是系统性原则,即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流程进行调查,确保调查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最后是规范性原则,即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调查,以便于数据和信息的比较和分析。

然后,在海洋调查方法导论中,需要了解常用的海洋调查技术和工具。

海洋调查涉及到大量的技术和工具,包括采样设备、观测仪器、测量仪器、实验设备和模拟系统等。

采样设备主要用于获取水样、沉积物和生物样品等,包括水下探测器、网箱、拖网、浮标和潜水装备等。

观测仪器主要用于观测海洋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参数,包括声纳、CTD、光谱仪、显微镜和通信设备等。

测量仪器主要用于测量海洋环境的物理和化学特征,包括流速计、氧气仪、温度计和压力计等。

海洋调查的方法(转载)

海洋调查的方法(转载)

第一章绪论1、海洋调查是用各种仪器设备直接或间接对海洋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地貌学、气象学及其他海洋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手段。

2、海洋调查方法是指在海洋调查实施过程中仪器的使用、站位设置、资料整理与信息分析的方法和原则。

3、海洋调查简史:单船调查时期、多船联合调查时期、无人浮标站的使用取得全天候的连续资料、海洋遥感获得大面积同步资料。

4、单船调查时期:a、英国“挑战者”号:首先采用颠倒温度计测温;发现世界大洋中盐类组成具有恒定性的规律;奠定了现代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和海洋地质学的基础。

b、英国“挑战者II”号:用英国当时最新的仪器设备检验第一次“挑战者”号的调查结果。

5、无人浮标站:固定式、自由漂浮式、水下自动升降式、深潜器。

6、各个名称对应的缩写:(了解)热带海洋与全球大气计划(TOGA);世界大洋环流实验(WOCE);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JGOFS);全球能量和水循环实验(GEWEX);世界气候资料计划(WCDP)。

7、把海洋调查工作考虑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则该系统至少应包含如下五个主要方面:被测对象:基本稳定的、缓慢变化的、变化的、迅变的、瞬变的;传感器;平台;施测方法;数据信息处理。

8、海上观测:大面观测和断面观测。

第二章深度测量1、水深测量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海洋形态;确定其它海洋要素观测层次。

2、水深分类:现场水深(也叫瞬时水深,海表至海底);海图水深(深度基准面至海底)。

二者关系:现场水深大于海图水深3、理论深度基准面如何确定:选理论上最低的海平面作基准面,以95%确定。

海图水深起算面(理论最低水深)——低潮位置取。

4、水深测量的要求:连续站:每隔1小时观测一次。

大面(断面)站:到站即测,测完即走。

100米以浅:记录一位小数;超过100米:记录整数。

5、水深测量通常采用回声测深仪和钢丝绳测深两种方法。

6、钢丝绳测深:A、测深设备:绳索计数器,钢丝绳,重锤,绞车,倾角器。

B、测深方法:钢丝绳前悬挂重锤,操纵绞车,放松钢丝绳,重锤底部恰好降到水平面,计数器清零或计数继续放出钢丝绳,刚触底而松弛时,停车,缓慢收紧钢丝绳,使之刚好触底时读取计数器记录值,两次值的差即为实际水深。

海洋调查方法复习资料全

海洋调查方法复习资料全

海洋调查方法1.绪论,为什么要学习海洋调查方法,海洋调查对海洋科学发展的贡献,如何学习海洋调查2.海洋调查之深度测量3.海洋调查之温度测量4.盐度测量及海水透明度、水色、海发光测量5.水深、水温及采样实习6.如何实现海流测量7.分析海流观测的特点和调查方案8.海流观测实习9.海洋潮汐水位观测10.海浪观测11.海洋气象观测12.海洋遥感、浮标及潜标观测13.重要海洋观测计划介绍14.针对特定科学问题,如何制定海洋调查方案,实施海洋调查1. 水深测量的目的与意义?(1)了解海底地形、地貌的分布状况(2)海底地貌地形的分布状况对海面航行的船只避免搁浅、触礁,对海中潜艇的隐蔽、防御,对建造海上建筑物、海洋工程以及渔业养殖业的经营都是必要的资料。

借助于水深测量来了解海底地形的分布状况,对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 列出海温测量与盐度测量的仪器。

1、液体温度计表面温度计(表面)颠倒温度计(深层2、机械式温度计3、电子温度计:热电式温度计电阻式温度计电子式温度计晶体震荡式温度计4、玻璃液体温度计5、颠倒温度计测温6、温深系统测温:深自计仪(CTD、STD),电子温深仪(EBT),投弃式温深仪(XBT)3. 什么是冰期,我国哪些海域易出现海冰?冰期指冰维持的时间,自出现冰之日起至冰消失的时间段4. 什么是验潮零点是记录潮高的起算面,其上为正值,其下为负值。

一般来讲,验潮零点所在的面称为"潮高基准面",该面通常相当于当地的最低低潮面。

5. 给出遥感卫星传感器的种类。

可见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微波传感器6. 列出海面气象观测的项目能见度、云、天气现象、风向、风速、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气压、降水量7. 介绍水色和海发光的观测方法。

水色:观测透明度后,将透明度盘提到透明度值一半的位置,根据透明度盘上所呈现的海水颜色,在水色计中找出与之最相似的色级,并计入水温观测记录表中。

海发光:根据海发光的征兆,目测判定海发光的类型和等级,并记入表中,为能感觉出微光,观测前,观测者应在黑暗环境中适应几分钟,地点应选在船上灯光照不到的黑暗处。

海洋调查方法 第一章 绪论

海洋调查方法  第一章  绪论
海洋调查方法
1. 绪论
1.1 海洋调查定义及其意义 1.2 海洋调查发展简史 1.3 全球大尺度研究计划 1.4 海洋调查方法
1.1海洋调查定义及其意义
海洋调查 用各种仪器、仪表对海洋中能表征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 气象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特征要素进行观测和研究的科学。 海洋调查方法 在海洋调查实施过程中仪器的使用、站位设置、资料整理与信息分析 的方法和原则。
显著变化的
中尺度涡
叠加在海洋平均流 场上的、尺度从几 十公里至几百公里 的水平涡旋。
显著变化的 羽状锋
通常把河流向外海扩散的 形似羽毛状的冲淡水叫羽 状流水,外海水与羽状流 水的界面叫羽状锋。
传感器
点式的
线式的
传感器
面式的
观测平台
观测仪器的载体和支撑
固定平台
沿海观测站 海上定点水文气象观测浮标 海上石油井架
多参数浮标和波浪浮标
南天龙号吊运钻井平台
海洋环境监测站
观测平台
活动平台
海洋调查船 水下潜动装置 漂流浮标 观测卫星
argo表面漂流浮标
鱼鹰一号深潜器
东方红2号海洋调查船
海洋二号卫星
施测方法
随机方法 定点方法
台站观测 大面观测 断面观测 连续观测 浮标站观测 走航方法 轨道扫描方法---海洋卫星遥感
定点观测
对海洋气象和水文要素进行定时观测的站点。 设置方式有固定式(海岸边、岛屿与灯塔上) 和浮动式(船舶或浮动平台)。
系统工程
海洋调查的目的
获取海洋环境要素资料 揭示并阐明其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 为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工程建设、航海安全保证、海洋环境 保护、海洋灾害预防提供资料和科学依据

海洋调查方法复习

海洋调查方法复习

海洋调查方法1.海洋调查方法的定义在海洋调查实施过程中仪器的使用、站位设置、资料整理与信息分析的方法和原则在海洋调查实施过程中仪器的使用、站位设置、资料整理与信息分析的方法和原则2.海洋调查的方式有哪几种?随机方法、定点方法——台站观测、大面观测、断面观测、连续观测、辅助观测、自动遥测浮标站、轨道扫描方法——海洋卫星遥感、海洋立体化观测扫描方法——海洋卫星遥感、海洋立体化观测3.海洋调查方法有哪几种?航空观测、卫星观测、船舶观测、水下观测、自动浮标站(锚定或飘移)航空观测、卫星观测、船舶观测、水下观测、自动浮标站(锚定或飘移)4.海洋观测的对象分为哪几类?1)基本稳定的:被测对象随时间变化极为缓慢(岸线、海底地形、底质分布))基本稳定的:被测对象随时间变化极为缓慢(岸线、海底地形、底质分布)2)缓慢变化的:被测对象一般对应海洋中的大尺度过程,空间尺度几千千米,时间上可有季节性变化(湾流、黑潮)流、黑潮)3)显著变化的:被测对象对应海洋中的中尺度过程,空间尺度可达几百千米,寿命约几个月(大洋中尺度涡,近海区域性水团)涡,近海区域性水团)4)迅变的:被测对象对应海洋中的小尺度过程,空间尺度十几到几十千米,时间周期几天到十几天)迅变的:被测对象对应海洋中的小尺度过程,空间尺度十几到几十千米,时间周期几天到十几天5)瞬变的:被测对象对应海洋中的微细过程,空间尺度在米量级以下,时间尺度在几天到几小时甚至分、秒的范围(海洋中团块的湍流运动和对流过程)秒的范围(海洋中团块的湍流运动和对流过程)5.了解大面观测、断面观测含义及区别?1)大面观测:为了解一定海区环境特征的分布和变化情况以及彼此间联系,在该海区设置若干观测点,隔观测站点称为“大面观测站”一定时间做一次巡回观测.观测应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观测站点称为“大面观测站”2)断面观测:在调查海区设置由若干具代表性的测点(“断面观测站”)组成的断面线,沿此线由表到底进基本了解某海区水文特征和海流系统后,为进一步探索该区各海洋要素的逐年变化规律行观测.基本了解某海区水文特征和海流系统后,为进一步探索该区各海洋要素的逐年变化规律6.水深定义、水深测量的意义?1)水深定义:)水深定义:水深:固定地点从海平面至海底的垂直距离水深:固定地点从海平面至海底的垂直距离:现场测得的自海面至海底的铅直距离现场水深(瞬时水深):现场测得的自海面至海底的铅直距离海图水深:从深度基准面起算到海底的水深,我国采用“理论深度基准面”作为海图起算面海图水深:从深度基准面起算到海底的水深,我国采用“理论深度基准面”作为海图起算面2)意义:认识海洋,全面了解海洋,首先应从它的形态着手研究,然后再研究其内在规律,水深测量是研究海洋形态的一种手段;海洋表面是“平面”,海底则是高低不平的隆起或凹地,要了解复杂多端的海底地貌的分布状况,就必须进行水深测量。

海洋调查分类,方法及内容

海洋调查分类,方法及内容

海洋调查分类,方法及内容海洋调查是对某一特定海区的水文、气象、物理、化学、生物、底质分布情况和变化规律进行的调查。

调查观测方式有大调查、断面调查,分连续观测和辅助观测;采用方法有观测、卫星观测、船舶观测、水下观测、定置浮标自动观测、漂浮站自动观测等;普查工程有水温、水色、透明度、水深、海流、波浪、海冰、盐度、溶解氧、pH值、磷酸盐、硅酸盐、硝酸盐等,以及该海区的水文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能见度、风、云、各种天气现象等,还测定水中悬浮物、游泳动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海水发光、海水导电率、声速传播、稀有元素、海底底质等。

海洋调查方法是利用测试手段获取海洋要素资料及信息的方法,海洋调查的内容丰富,可以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性调查,也可以进行单学科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开展,从20世纪60年代起,海洋调查的观测技术有了很大提高,使调查的观测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从过去使用调查船在水面上进行海洋观测,开展至用飞机和卫星在高空和太空中进行海洋观测;用浮标进行的海洋观测;利用潜水器和海底居住室在海洋内部、海底和深海沟中进行种种观测和实验;由人造卫星、飞机、浮标系统、调查船和潜水器组成了理想的海洋调查观测体系。

假设将海洋调查工作视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那么包含对象、传感器、平台、施测方法和数据信息处理等五个主要方面。

类一、调查对象分类海洋调查中的被测对象是指各种海洋学过程以及决定于它们的各种特征量的场,所有的被测对象可以分为以下五类::⑴根本稳定变化:这类对象随着时间推移变化极为缓慢,以至可以看成是根本不变的,例如各种岸线、海底地形和底质分布。

它们在几年或十几年的时间里通常不发生显著的变化,当然在局部河口地区(如长江口),海底地形的变化要快一些。

⑵缓慢变化:这类对象一般对应海洋中的大尺度过程,它们在空间上可以跨越几千千米,在时间上可以有季节性的变化。

典型的有著名的团“湾流”、“黑潮”以及其他一些大洋水团等。

如何用测绘技术进行海洋资源调查

如何用测绘技术进行海洋资源调查

如何用测绘技术进行海洋资源调查测绘技术是一项关键的工具,用于海洋资源调查和管理。

通过测绘技术的应用,可以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海洋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海洋资源的分布、特征和潜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海洋资源调查,并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测绘技术。

一、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是当前最常用的海洋资源调查方法之一。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取大范围的高分辨率海洋影像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监测、测量海洋温度、盐度和流动等参数,以及探测海底地形和沉积物类型等。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提供长期、连续的海洋数据,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海洋资源的时空分布和演变趋势。

例如,通过观测海洋潮汐、海流和海浪等数据,可以预测海洋能源开发的潜力和风险;通过监测浒苔和藻类的分布,可以评估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二、声纳技术声纳技术是另一种常用的海洋资源调查方法。

通过发送声波信号并测量信号的反射和回声时间,可以获取海洋中物体的位置、形状和构成。

声纳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海底资源勘探、海洋生态系统研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声纳技术可以用于测量海洋地质构造,例如海底地形、断层和火山口等。

这些数据对于研究海洋地质过程、预测海啸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声纳技术还可以用于定位和测绘海底的油气资源、矿藏和废物倾倒等。

三、水下摄像技术水下摄像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项测绘技术。

通过使用潜水器、无人潜水器或遥控水下机器人等设备进行水下拍摄,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水下影像和视频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评估海洋生态系统的状况、研究海洋物种的分布和行为,以及监测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水下摄像技术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和立体感,可以提供详细的水下景观、生物多样性和海洋底表质量等信息。

通过对水下摄像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海洋生物资源的现状和潜力,为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测绘技术在海洋资源调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卫星遥感技术、声纳技术和水下摄像技术等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海洋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管理海洋资源。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海洋资源调查的方法与技巧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海洋资源调查的方法与技巧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海洋资源调查的方法与技巧引言:海洋作为人类重要的资源来源之一,海洋资源的调查与利用一直是科学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测绘技术在海洋资源调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准确、高效地获取各种海洋资源的信息。

本文将探讨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海洋资源调查的方法与技巧。

一、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是当前比较常用的一种测绘手段,通过利用卫星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与记录,可以获取大量的海洋资源信息。

例如,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海洋温度、盐度、叶绿素含量等参数,有助于了解海洋环境。

此外,卫星遥感技术还可以检测海洋底部地形,揭示海底珊瑚礁、海底地貌等信息,为海洋资源调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二、声纳技术声纳技术在海洋资源调查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声纳技术利用声波在水中传播的原理,可以对海洋中的物体进行成像和探测。

例如,海洋声纳系统可以探测到鱼群的分布情况,有助于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

另外,在海底矿产资源勘探中,声纳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判断海底地质结构,确定潜在的矿产资源。

三、水下机器人技术水下机器人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种测绘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深入海洋底部进行资源调查。

水下机器人携带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可以进行水下摄像、测距、测曲率等操作,获取海底地形、动植物分布等重要数据。

在海洋资源调查中,水下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效率,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海洋资源。

四、激光测距技术激光测距技术是一种精确测量距离的方法,也常被应用于海洋资源调查中。

通过激光测距仪,可以测量海底地形的高程、海洋植被的生长情况等信息。

激光测距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特点,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海洋资源数据。

结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绘技术在海洋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卫星遥感技术、声纳技术、水下机器人技术以及激光测距技术等,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探索和利用海洋资源。

随着这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我们相信海洋资源的调查与利用会越来越精确、高效。

海洋调查方法

海洋调查方法

海洋调查方法
海洋调查是指对海洋环境、生物、资源等进行系统、科学的调查研究。

海洋调查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航空遥感调查:利用航空器或卫星对海洋进行遥感观测,获取海洋环境、生物、资源等信息。

2.船舶调查:利用船舶进行海洋调查,包括测量海洋物理、化学、生物等参数,采集海洋样品等。

3.潜水调查:利用潜水器进行海洋调查,可以深入海底进行观测和采样。

4.遥控调查:利用遥控器对海洋进行观测和采样,可以避免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5.声学调查:利用声学技术对海洋进行观测和采样,包括声纳、声学探测器等。

6.数值模拟调查:利用计算机模拟海洋环境、生物、资源等情况,可以预测未来的海洋变化。

以上是海洋调查的常用方法,不同的方法可以相互补充,提高海洋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海洋调查对于保护海洋环境、开发海洋资源、推动海洋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调查方法 课时1

海洋调查方法 课时1

§1.2 海洋调查方法
1.2.1 海洋观测对象 基本稳定的(海岸线 海底地形和底质分布) 海岸线、 基本稳定的 海岸线、海底地形和底质分布 缓慢变化的(大尺度 湾流、黑潮) 大尺度: 缓慢变化的 大尺度:湾流、黑潮 显著变化的(中尺度 中尺度: 近海区域性水团) 显著变化的 中尺度:涡、近海区域性水团 讯变的(小尺度 海洋锋) 小尺度: 讯变的 小尺度:海洋锋 瞬变的(湍流运动和对流过程等 湍流运动和对流过程等) 瞬变的 湍流运动和对流过程等
§1.1 海洋调查发展简史
单船走航调查时期 挑战者号(1872~1876) 挑战者号 首先采用颠倒温度计测温 发现世界大洋中盐类组成具有恒定性的规律 奠定了现代海洋物理学、 奠定了现代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和海洋地 质学的基础 南森(1893~1896) 南森 研究结果促使了厄克曼风海流理论的产生
多船联合调查时期(1950~至今 至今) 多船联合调查时期 至今 立体化海洋调查 浮标和潜标技术 水下观测平台技术 水声监测技术 沿海生态环境自动监测技术 遥感海洋应用技术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集成技术
大面观测 断面观测 连续观测 辅助观测 自动遥测浮标站 轨道扫描方法----海洋卫星遥感 轨道扫描方法 海洋卫星遥感 海洋立体化观测 §1.2.5 数据处理 §1.3 全球大尺度研究计划
§1.4 实践是开启真理的钥匙 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阿新的生态系 大洋底地磁和热流测量, 大洋底地磁和热流测量,导致板块构造理论问世 微体古生物的测量, 微体古生物的测量,导致地球古气候重建 大洋钻探结果导致海洋灾变论产生 卫星遥感 每一种先进海洋仪器问世, 每一种先进海洋仪器问世,都带来深刻的物理海洋 学理论的革命
1.2.2 传感器 点式、线式和面式 传感器(点式 线式和面式) 点式、 1.2.3 观测平台 固定平台:沿海观测站、浮标、 固定平台:沿海观测站、浮标、石油井架 活动平台:调查船、漂流浮标、 活动平台:调查船、漂流浮标、卫星 1.2.4 观测方法 随即方法:商船、 随即方法:商船、调查船走航 定点方法:临时、 定点方法:临时、单要素和综合性观测站

海洋生态调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工作

海洋生态调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工作

海洋生态调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工作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无限的资源潜力。

为了保护这个宝贵的自然环境,进行海洋生态调查是至关重要的。

海洋生态调查旨在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从而为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海洋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海洋生态调查的基础工作,包括调查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调查结果的应用。

一、调查方法1. 选择调查区域:海洋面积广阔,调查资源有限,因此首先需要确定调查的区域。

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区域,比如保护区域、渔业资源区或者潜在环境问题区域等。

2. 确定调查目标:明确调查的目标是什么,比如研究某一特定物种的分布情况,评估某一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等。

根据目标可以确定具体的调查方法和数据收集工具。

3. 采集样本:采集样本是海洋生态调查的重要环节之一。

可以通过捕捞、网捞、潜水、浮潜等方式获得生物样本,也可以通过水质样本、沉积物样本等获取环境数据。

4. 测量参数:在采集样本的同时,需要测量一些相关的参数,比如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含量等。

这些参数可以反映海洋环境的特征,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依据。

二、数据收集和分析1. 数据整理:将采集到的样本数据和测量参数整理成统一的数据库,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

可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或者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整理和存储。

2. 数据处理:根据调查目标,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可以使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等,以揭示样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3. 数据解释: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调查目标进行解释。

将数据的统计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分析不同因素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为保护和管理海洋资源提供科学支持。

三、调查结果的应用1. 提供政策建议:基于海洋生态调查的结果,可以为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和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比如根据调查数据,划定特定区域为保护区,限制捕捞活动等。

2. 促进公众教育:海洋生态调查的结果可以用于开展公众教育活动,增强人们对于海洋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怎样对海洋进行探测呢?

怎样对海洋进行探测呢?

怎样对海洋进行探测呢?
探测海洋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它们不仅包括传统的地面观测和样本采集,还包括最先进的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对海洋在许多维度的全面了解,它们是:
(一)地面观测和样本采集:将船只及其传感设备打造成海洋现场探
测器,依靠观测、采样和收集海洋物质信息的分析,以收集可用于研
究的海洋地理、海洋生物学和海洋化学信息,反映海洋动态变化、生
态系统健康情况以及风险预警。

(二)遥感技术:通过气象卫星、卫星测绘或卫星信号获取海洋实况、形势观测信息,为解决海上安全、救援和海洋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便于预测海洋活动强度,检测海水污染物动态变化,用于海洋生
物资源监测及海洋底质评价等,可以较大程度上提高海洋探测效率,
实现对地表和海洋的全方位、全景的监测记录。

(三)水下设备探测:通过水下观测设备,获取全球海洋的长期记录
数据,实现海洋的24小时、7天的全过程静态动态实时观测,可直接
定位海洋活动特征,以更准确地映射海洋示踪,进而对海洋安全、海
洋资源利用及其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可持续管理。

(四)滑坡测绘探测:滑坡测绘技术可无需潜水,基于水中传感器实
时采集上下深度和移动轨迹等定量海洋数据,延长实验参数范围,为
海洋中更多类型的活动提供准确的检测信息。

(五)声纳技术:声纳技术是指根据海水的噪声特征,重建海洋环境和生物活动,并可实施实时监测及远距离探测功能,可实现范围广泛的海洋应用,保障海洋环境安全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怎样对海洋进行探测的几种方式,它们都在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展示新的活动空间,为海洋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加完善的数据支持。

海洋调查实施方案

海洋调查实施方案

海洋调查实施方案一、调查目的。

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的领域之一,其生物、地理、气候等方面的信息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开展海洋调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海洋调查的目的是全面了解特定海域的生物多样性、水质情况、地理地貌等信息,为海洋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和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二、调查范围。

本次海洋调查将以XX海域为主要调查对象,范围包括海洋生物群落、海底地貌、水文气象等方面。

三、调查内容。

1. 海洋生物群落调查,包括对海洋中的各类生物种类、数量、分布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重点关注珍稀物种和重要经济物种。

2. 海底地貌调查,通过声纳、潜水器等设备对海底地貌进行详细测绘,了解海底地形、地质构造等情况。

3. 水文气象调查,对海洋水质、海洋气候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了解海洋环境的变化规律。

四、调查方法。

1. 采用科学调查船进行海洋巡航,利用声纳、潜水器、水下摄像机等设备进行海洋生物、海底地貌的调查和观测。

2. 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对海洋水文气象情况进行遥感监测和数据采集。

3. 在海洋调查过程中,采用现场观测、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等方法获取数据。

五、调查阶段。

1. 筹备阶段,确定调查海域、确定调查内容、准备调查设备和人员。

2. 实施阶段,进行海洋巡航,开展海洋生物、海底地貌、水文气象等方面的调查工作。

3. 数据整理和分析阶段,对调查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调查报告。

六、调查人员。

本次海洋调查需要组织专业的调查团队,包括海洋生物学家、地质学家、气象学家、海洋工程师等专业人员,确保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七、调查成果。

通过本次海洋调查,将获取大量的海洋生物、海底地貌、水文气象等方面的数据,形成详细的调查报告,并为海洋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和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八、调查保障。

为确保海洋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提前做好调查船、调查设备、调查人员的准备工作,确保调查工作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海底地形测量与海洋资源调查的方法介绍

海底地形测量与海洋资源调查的方法介绍

海底地形测量与海洋资源调查的方法介绍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和丰富的领域之一,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了解海洋地形和海洋资源的分布和特点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海底地形测量和海洋资源调查的一些常用方法。

一、声纳测深法声纳技术是测量海底地形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向水下发射声波并记录反射回来的时间和强度,可以获得海底地形的信息。

声纳测深法广泛应用于海洋科学研究、海底工程和海图制作等领域。

它的优点是测量范围广,测量速度快,但精度一般较低。

二、多波束测深法多波束测深法是一种高精度的海底地形测量方法。

它利用多个声波束同时测量,可以提供更精确的地形数据。

多波束测深系统通常由一组水声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发射器会同时发射多个声波束,接收器则接收多个反射波。

通过分析多个声波束的到达时间和强度,可以确定海底地形的高程和形态。

三、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对地球进行观测的方法。

利用卫星上的多光谱传感器,可以获取海洋表面的反射和散射数据,进而分析海洋的表层地形。

这种方法具有全球覆盖面广、样本获取方便等优点。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绘制海洋的海面高度、水温和水质等信息,为海洋资源调查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四、声学测量技术声学测量技术包括声速剖面测量、声纳图像测量和声呐绘图等方法。

声速剖面测量是通过测量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来推测水下环境的物理性质,如温度、盐度等。

声纳图像测量可以通过记录声波反射的强度和时间来获取海底地形的信息。

声呐绘图是利用声波对海底进行扫描,可以获得海底地形的照片和立体图像。

五、地震探测技术地震探测技术是一种利用地震波测量地下地质结构的方法。

在海洋中,地震探测技术常用于海洋沉积物和地壳构造的研究。

通过向水下发射地震波并记录其传播路径和反射情况,可以推断出海底地形和地壳的构造特征。

地震探测技术在海洋石油勘探和地质灾害预测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

六、无人潜水器和遥控水下机器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潜水器和遥控水下机器人正在成为海洋地形测量和海洋资源调查的重要工具。

海洋调查知识点总结图文

海洋调查知识点总结图文

海洋调查知识点总结图文海洋调查是对海洋环境和生物的研究和监测,旨在帮助科学家和决策者全面了解海洋的生态系统和资源,以制定合适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海洋调查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涵盖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海洋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通过实地采样、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模型模拟等手段来获取海洋环境和生物的相关信息。

以下是关于海洋调查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一、海洋调查的意义1. 了解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调查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变化规律,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2. 监测海洋环境变化海洋调查可以监测海洋环境的变化,包括海洋温度、盐度、酸碱度等参数的变化,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海洋污染提供数据支持。

3. 研究海洋资源海洋调查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海洋资源的分布、数量和利用潜力,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 应对海洋灾害海洋调查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海洋灾害(如飓风、海啸等)的成因和规律,为预测和减少海洋灾害提供支持。

二、海洋调查的方法1. 采样海洋调查中的采样是获取海洋环境和生物样本的基本方法,包括对海水、海底沉积物、生物样本等的采集和保存。

2. 数据收集和分析海洋调查中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是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获取海洋环境和生物的相关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用于推断海洋环境和生物的状态和变化。

3. 气象和海洋观测海洋调查中的气象和海洋观测是通过各种气象和海洋观测设备,监测海洋环境的气象参数和海洋参数,包括气温、海浪、海流等。

4. 无人机和遥感技术海洋调查中的无人机和遥感技术是利用无人机和卫星等遥感设备,获取海洋环境和生物的影像资料,用于对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进行监测。

5. 模型模拟海洋调查中的模型模拟是利用数学和物理模型,对海洋环境和生物的特定过程进行模拟,用于预测和揭示其规律和机制。

三、海洋调查的技术手段1. 水下声呐技术水下声呐技术是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特性,获取海洋地质结构、海底地貌和海洋生物的分布信息。

怎样对海洋进行探测呢

怎样对海洋进行探测呢

怎样对海洋进行探测呢
为了详细了解海洋,人们需要进行深入的探测。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
进行探测,下面我们将一一进行介绍。

- 海洋中有丰富的化学物质,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探测。

我们可以利用仪器进行海洋水体的pH值、温度等观察,以及各种重金
属元素、活性碳等测试。

诸如固相微萃取,分子毒理学,生物应答检测,顺式-反式氯苯醚检测等,可以检测到海洋中的化学污染物。

- 其次,在探测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声学技术,比如发送声音波来探
测物体。

声学技术可以反映出海洋中的溶解物、悬浮粒子、生物体等
的种类、数量及其分布情况,也可以探测海洋的底部地质组成等。

- 此外,利用船舶和浮标装备上的水文仪器进行静态和动态测量,可以
探测海洋中各种水体物质,包括溶解氧、养分物质等。

-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海洋机器人技术,利用机器人对海洋进行探测
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海洋深度探测、层次探测以及水文仪器实时
采集、数据实时处理等,在海洋探测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 最后,利用卫星技术及其相关设备,可以实时获取海洋的运动特征和
变化特征,实现对海洋的大面积动态监测。

通过对卫星数据的分析,
可以对海洋变化状况进行进一步深入探测。

以上就是对海洋进行探测的几种技术,可以看出,当今科学技术的发达,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进行海洋的探测,从而为海洋的保护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海洋调查方法期中

海洋调查方法期中

海洋调查方法期中1.海洋调查方法的发展有几个阶段?单船走航调查时期多船联合调查时期无人浮标站时期海洋遥感时期立体化海洋调查时期2.海洋调查的主要任务观测海洋要素及与之有关的思想要素,编制观测报表,整理分析观测资料,绘制各类海洋要素图,查清所观测海域中各种要素的分布状况和变化规律。

3.海洋调查传感器的分类点式线式面式4.对比大面观测和断面观测大面观测:为了了解某海区的水文等要素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规律,在该海区分布若干观测站,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各站观测一次。

大面观测的工作量一般较大,要多次重复观测是有困难的,当初步摸清该海区的水团与海流系统之后,为了进一步探索该海区各种海洋水文要素的长期变化规律,可在大面观测中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断面进行长期重复观测,这种调查方式叫断面观测。

5.说明水深测量的主要目的水深测量的目的是了解复杂多端的海底地貌分布,对国防和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6.什么是平均海平面、理论深度基准面和海图水深?平均海平面:水位高度等于观测结果平均值的平静的理想海面。

理论深度基准面:海图水深的起算面,定为8大分潮的理论最低潮位中绝对值最大的值。

或某地长期最低低潮面,它与每天该点低潮面的高度是不同的。

海图水深:是从海图深度基准面向下算到海底的水深。

7.水深测量的方法钢丝绳测深回声探深仪测深激光声海水深度遥感探测现代主要测深系统吊放声呐,蓝绿光观测等其他方法8.海洋测温仪的分类和主要原理液体和机械式温度计:能记录温度随深度的变化,仪器附有带坐标网格的放大镜,用来读取玻璃片上所记录的各深度层的水温电子温度计:热电式温度计电阻式温度计电子温度计晶体振荡式温度计利用感温原件测温远距离海表温度辐射探测:红外辐射计将海面发射的特定谱段里的辐射强度和接收器内黑体腔辐射强度进行对比,反演出海表温度9.海温探测的目的和意义目的:通过海温探测划分海洋水团、海水不同层次的锋面结构、了解海流的性质,了解海洋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了解海气相互作用意义:掌握水温的分布规律对巩固国防、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10.海温观测标准层的设定表层:海表以下,1米以内的水层表层以下的标准层:层数及厚度随总厚度增加底层:随水深增加而增加11.海温观测准确度分级对于大洋,其温度分布均匀,变化缓慢,观测准确度较高,一般温度精确到一级,±0.02浅海水文要素变化剧烈,一般要求准确度为±0.1二级准确度±0.05 三级准确度±0.212.海温观测时次设定沿岸台站只观测表面水温,观测时间一般在每日2.8.14.20时进行;海上观测分表层和表层以下,观测时间要求为:大面或断面观测,船到站就观测一次;连续站每两小时观测一次13.玻璃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与什么有关?温度计球部的容积、毛细管截面积、测温液视膨胀系数14.玻璃液体温度计的误差分类常定误差:因操作不良引起的误差,非线性误差,因液体分化引起的误差,由于玻璃收缩引起的误差非常定误差:水温与气温不一致引起的误差,视线误差15.电子式温深自计仪与抛弃式温深仪的异同(CTD/STD与XBT)异:CTD分水下部分和船上接受部分,通过电缆连接;XBT由探头可抛入水中,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同:都能自动获取水下水文要素,并传输给接受终端16.遥感测温的原理和主要特征17.机械式和电子式温度计的优缺点比较优点机械式:能够自动记录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成本低,有些还带有采水器电子式:感温速度快,测温准确度高,能长期自计,能自动传输数据,灵敏度高缺点机械式:感温速度慢,灵敏度不高,不能长期连续自计电子式:无18.盐度测量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化学方法:在离子比例恒定的情况下,采用硝酸银溶液滴定,通过麦克加莱表查出氯度,然后根据氯度和盐度的线性关系确定水样盐度物理方法:比重法:从比重求密度,根据密度求盐度折射率法:通过测量水质的折射率确定盐度电导法:利用不同盐度具有不同导电特性确定海水盐度19.海水电导率法计算盐度需要考虑的影响因子电极极化,受海水的腐蚀、污染,使性能减退20.如何根据海水电导率比和温度查表得到海水盐度当t=15℃时(标准水温),用Rt值接由表Ⅰa和表Ⅰb查出海水盐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 现场水深:现场测得的从海面至海底的铅直距离。 仪器沉放深度:海面至水下观测仪器的铅直距离。 技术要求: 测量的准确度为±2%,100米以浅,记录一位小数,超 过100米,记录取整数。 测量的时次:大面或断面观测,船到站测量一次;连续 测站,每小时测量一次。 测量方法: 回声测深仪 钢丝绳测深法
温深系统测温(CTD)
• 结构与原理 • http://www.seabird.co m/products/spec_she ets/911data.htm
投弃式温深计
• 组成:探头、信号传输线和接受系统
水温观测(规定部分)
• 水温观测的准确度 准确度等级
准确度 C
分辨率 C
1
2 3
0.02
海洋调查简史
二、多船联合调查时期
1、北太平洋联合调查计划(NORPAC):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发起,联合调查的先声。 2、国际地球物理年(1957-1958,IGY)和国际地球物理合作 (1959-1962,IGC)的联合海洋调查,规模之大空前。 3、国际印度洋调查(1960-1964,IIOE) 4、国际赤道大西洋合作调查(1963-1965,ICITA),多船合作 和浮标阵观测的先声。 5、黑潮及其毗邻海区的合作调查(1965-1970,CSKC) 6、中美西太平洋热带海气相互作用联合调查(1986-1990) 7、中日黑潮合作计划(1986-1992)世界大洋环流调查(1990 年后,WOCE) 8、热带海洋与全球大气-热带西太平洋海气藕和相应实验 (TOGA-COARE) 9、南大洋的考察
海洋调查简史
三、无人浮标站的使用取得全天候的连续资料
固定式 自由漂浮式 水下自动升降式 深潜器 四、 海洋遥感获得大面积同步资料
海洋调查系统的完整构成
• 被测对象:基本稳定、变化缓慢的、变化的、迅 变的、瞬变的 • 传感器: 点式的、线式的、面式的 • 平台:固定式、活动式 • 施测方法:随机方法、定点方法、走航方法、轨 道扫描方法 • 数据信息处理:
0.05 0.2
0.005
0.01 0.05
水温观测(规定部分)
• 观测时次:大面或端面观测到站观测一次,连续测站,一般 每2小时观测一次 • 观测的标准层次,底层与相邻标准层的最小距离
水温观测(规定部分)
• 观测方法 水温的铅直连续观测 标准层水温的观测
观测记录的整理
深度测量
回声测深仪
• 原理如右图。 • 测深仪指示或记录的 水深,须经过换能器 吃水深度订正、声速 偏差订正和转速订正
D Ds Db Dr Dn
钢丝绳测深
• 组成:绞车、绳索计数器、倾角 器 • 测量方法 • 计数器器差校正 校正系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l 校正值 a=l(A-1) 钢丝绳的倾角校正 1、Z=Lcosa-h 2、水上部分校正k和水下部分校 正m z=L-k-m
海洋调查方法
海洋调查简史
一、单船调查时期(20世纪50年代前) 1、英国“贝格尔”号环球探险(1831-1836)
2、北大西洋海洋测深调查(1856-1860) 3、英国“挑战者”号环球科学考察(1872-1876,近代海洋学 奠基性调查) 4、德国“流星”号调查(1925-1927,1937-1938,海洋调查代 表性资料) 5、瑞典“信天翁”号调查(1947-1948,近代海洋综合调查的 典型) 6、英国“挑战者2”号(1950-1952) 7、美国“卡内基”号调查(1909-1921,间断20年进行) 8、丹麦“丹纳1”号和“丹纳2”号(1921-1935,间断15年进行)
观测方式
海滨观测
临时观测站 单要素观测站 综合性观测站
海上观测
大面观测和断面观测 连续观测 同步观测 辅助观测 立体监测系统(见右图)
观测顺序
• • • • • • 站位和水深 海流和水位 水温和盐度 海浪 透明度、水色和海发光 海冰
测站布设原则与观测时次的确定
• 布设的测站在观测海区应具有代表性 • 每一水文断面应不少于三个测站,同一断面上各 测站的观测工作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水 文断面的设置方向,应尽可能与经过观测海区的 主导海流相垂直。 • 相邻两测站的站距,应不大于所研究海洋过程空 间尺度的一半。 • 在所研究海洋过程的时间测度内,每一测站的观 测次数应不少于两次。
选用水文观测仪器的基本要求
• 选用水文观测仪器时必须符合GB12763.1的有关规定。 • 仪器的适用水深范围和测量范围必须满足观测海区的水深变化 范围和所测要素的范围,同时还需满足对观测要素及其计算参 数的准确度及时空连续性的要求。 • 选用的仪器必须使用于所采用的承载工具和观测方式,仪器的 记录方式便于资料的处理和进一步的加工。 • 调查设备安装位置的基本要求是:工作方便,各项工作互不防 碍,防止建筑物、辐射热和船只排出污水等对观测结果的影响。 • 每航次观测结束后,调查设备和观测仪器应认真维护保养。凡 入水的仪器均须用淡水冲洗晾干后保存。绞车、钢丝绳和计数 器等,应仔细擦拭并涂抹黄油后保存。
水温观测(仪器部分)
• 玻璃液体温度计 表面温度计 颠倒温度计 温深系统测温 电子式温盐深自记仪(CTD) 投弃式深温仪(XBT) 遥感测温
玻璃液体温度计
表面温度计 仪器结构 观测与使用
颠倒温度计
• 颠倒采水器的结构和原理 • 颠倒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闭端(防压) 开端(受压) 观测与使用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