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复习资料(by倩仔)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复习资料——笔试攻略

(by倩仔)

一、名解

1、新发感染性疾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新发感染性疾病是指最近20年在人类中的发生

已明显增多,或它们的发生在不久的将来会威胁人类健康的新发现的、重新肆虐的或药物抗性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特点:动物源性、急性起、高病死率、针对性治疗手段有限、传染性等。

2、复发(relapse):是指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後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机理为

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见于伤寒,疟疾,细菌性痢疾等。

3、再燃(recrudescence):是指有些传染病患者已进入恢复期体温尚未稳定下降至正常,又再发热,初发病的

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称为再燃. 机理为病原体暂时受抑制而未被消灭,得以重新生长繁殖之故。

4、后遗症(sequela)—恢复期结束后, 某些器官功能仍长期未能恢复正常,称后遗症.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如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脑炎等。

5、毒血症状(toxemic symptoms):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

症状,如疲乏,全身不适,厌食,头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疼痛等。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呼吸衰竭及休克等表现,有时还可引起肝、肾损害。

6、cccDNA:细胞外乙型肝炎病毒DNA是一种松弛环状的双链DNA分子。cccDNA是乙肝病毒前基因组RNA

复制的原始模板,虽然其含量较少,每个肝细胞内只有约5~50个拷贝,但对乙肝病毒的复制以及感染状态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清除了细胞核内的cccDNA,才能彻底消除乙肝患者病毒携带状态,是抗病毒治疗的目标。

7、干性霍乱(Cholera sicca):为一种罕见的爆发型或成中毒型霍乱,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尚未出现吐泻

症状即进入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8、霍乱肠毒素(cholera toxin,CT):系霍乱弧菌的外毒素,可作用于小肠黏膜细胞,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

合,激活腺苷环化酶,使细胞内三磷酸腺苷变成环磷酸腺苷。由于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浓度增高,使肠细胞分泌功能增强,水分和电解质从小肠上皮细胞中大量丢失,即出现其特有的剧烈水样腹泻。

9、机会性感染:指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原本已经寄生在人体中一些非致病菌所造成的疾病,或者是对致

病菌的易感性增加所造成的感染,而这种感染对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人不会造成疾病状态。

10、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是HIV相关症状,可见于艾滋病期,其特点为:①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

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②淋巴结直径大于等于1cm,无压痛,无粘连;③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11、肺孢子菌肺炎(PCP):是由卡氏肺孢子虫引起的间质性浆细胞性肺炎,是艾滋病患者最重要的机

会性感染之一。表现为:慢性咳嗽、发热、发绀、血氧分压降低。很少有肺部啰音。胸部X线显示为间质性肺炎。

12、卡波西肉瘤:是一种少见的多中心性血管肿瘤,是艾滋病患者最重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皮损初起

为红色或紫红色斑疹或丘疹,周围有苍白晕,以后增大为结节或斑块。皮损常呈多发性,主要分布在躯干、头面和上肢,口腔、胃肠道和眼结膜亦可受累。

13、黑尿热(black water fever):亦称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syndrome),是指大量被疟原虫

寄生的红细胞在血管内破裂,可引起高血红蛋白血症,出现腰痛、酱油色尿,严重者可出现中度以上贫血、黄疸,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

14、赫克反应(herxheimer's reatoon):在注射首剂青霉素或其它杀菌类抗生素0.5-4h发生,多在2h内

突然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全身痛、心率和呼吸加快,原有症状加重,部分病人出现体温骤降、四肢厥冷,重者可发生低血压或休克。一般持续30m至1h。可诱发肺弥漫性出血。

15、内基小体(Negri body):为狂犬病特征性病理改变,狂犬病病毒在中枢神经细胞中增殖时,可在胞

质内形成嗜酸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包涵体,称内基小体,有诊断价值。

16、伤寒小结(Typhoid nodule):伤寒杆菌引起的炎症是以巨噬细胞增生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增生

活跃时巨噬细胞浆内吞噬有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片。这种巨噬细胞称伤寒细胞。伤寒细胞常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伤寒小结,是伤寒的特征性病变,具有病理诊断价值。

17、玫瑰疹(rose spots):为伤寒或副伤寒的临床表现,大半以上患者在病程7-14天可出现淡红色的小

斑丘疹,即玫瑰疹。直径2-4mm,压之退色,多在10个以下,主要分布在胸、腹及肩背部,四肢罕见,一般在2-4天内变暗、消失,可分批出现。

18、肥达试验(Widal test):伤寒沙门菌“O”、“H”抗原和副伤寒甲、乙、丙鞭毛抗原通过凝集反应检

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对伤寒与副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对未经免疫者,“O”抗体的凝集效价在1:80及“H”抗体在1:160或以上时,可确定为阳性,有辅助诊断价值。

19、外斐试验(Weil-Felix Reaction):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某些X菌株有共同的耐热多糖类抗

原。利用这些变形杆菌菌株代替立克次体抗原,进行交叉凝集反应,检测人或动物血清中的相应抗体。

可协助诊断斑疹伤寒、恙虫病等。

20、线状疹(Pasitia line):麻疹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出血性皮疹。线状疹是指在皮肤皱褶,皮疹密集或由

于摩擦出血呈紫色线状的皮疹。

二、填空

1、发热的热型(P9):①稽留热(伤寒、斑疹伤寒)②弛张热(流行性出血热)③间歇热(疟疾)④回

归热⑤不规则热

2、流行过程基本条件:1)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动物源性;2)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

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垂直传播;3)人群易感性:对某种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为易感者(婴幼儿、青壮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者)

3、病原体致病与毒力、数量、人体免疫状态有关

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pathogen)、传染性(infectivity)、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5、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6、常见的症状与体征:发热、发疹、毒血症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

7、病原学检查:直接检查病原体、分离培养病原体、检测特异性抗原、检测特异性核酸。

8、传染病的预防: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

9、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理变化小血管内皮细胞水肿(肿胀)、变性、坏死。

10、乙肝复制标志:双股DNA、HBsAg、DNA聚合酶、核心蛋白。乙肝病毒复制和传染性最直接的标记

为HBV DNA。

11、HCV RNA阳性是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直接标志

12、霍乱恢复期1/3病人发热原因为循环改善,肠毒素吸收增加。

13、AIDS分期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

14、HIV传播方式:性接触传播、经血液和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

15、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举例:肺孢子菌肺炎(PCP)、卡波西肉瘤、弓形虫脑病、恶性淋巴瘤、带状

疱疹、鹅口疮等。

16、阿米巴依据寄生部位分为肠阿米巴病和肠外阿米巴病。

17、中毒性菌痢分为休克型和脑型。

18、疟疾病人发病严重程度与感染疟原虫的种类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