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艺术欣赏 (一)
黄杨木雕
黄杨木雕黄杨木雕是一种圆雕艺术。
它利用黄杨木的木质光洁、纹理细腻、色彩庄重的自然形态取材。
黄杨木雕呈乳黄色,时间愈久,其颜色由浅而深,给人以古朴典雅的美感。
温州市乐清县是浙江省的黄杨木雕发源地,它和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为“浙江三雕”。
相传黄杨木雕是清末一个名叫叶承荣的放牛娃发明的。
叶承荣是浙江乐清县人。
一天,他在村头的一座庙里玩耍,看到庙内有一个老人正在塑佛像,他一下子被老人的技艺所吸引。
他索性跑出庙外,将牛拴在树上,挖来了一块很有粘性的泥巴,坐在庙口,偷偷地学着堆塑。
老人是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民间艺人,看到叶承荣聪明好学,就将他收为徒弟,教他圆塑、泥塑、上彩、贴金及浮雕等五种技艺。
他进步很快,一年后,就掌握了这一种技艺。
一天,叶承荣在乐清县宝台山紫霞观塑佛像,观中道人折来一根黄杨木,请他用黄杨木雕一支如意发簪。
在雕刻的过程中,叶承荣发现黄杨木木质坚韧,纹理细腻,色彩光泽均为其他木质所不及,是用于雕刻的好材料。
从此,他开始用黄杨木雕刻作品。
就这样,我国民间艺术园地中的黄杨木雕诞生了。
木雕的工具有泥锤、雕塑架和泥塑盒,以及卡钳、刮刀和各种形式的塑刀等。
用于打粗坯的工具,有锯、木敲锤、铁敲锤等。
用于雕刻的主要工具是凿,它的种类很多,功能齐全,又分斜凿、三角凿、平凿、圆凿、中钢凿、反口凿、反口凿、翘头凿、针凿和手锯、竹簪、拖钻等。
其操作比较细致,分为构思草图、塑制泥稿、选用木料,操作粗坯、镂雕实坯、精心修细、擦砂磨光、细刻发纹,打腊上光,配合脚盆等十多道工序。
其中缕雕技法是木雕中最精巧的一门技艺,它能使作品空灵剔透,玲珑精巧,雅致美观,并产生动态。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润局擅长镂雕技艺,并融化姊妹艺术之长;尤其吸收了牙雕技术中的透、缕、刮和交义镂空等技法,革新了旧的技法,使他的作品形象鲜明,独具一格;并且应中有实,静中有动,给人以真实亲切之感。
过去木雕大多用于雕刻佛像、建筑庙宇,雕刻龙灯,刻匾,制作屏风和家具等。
根雕艺术ppt课件
适应深浅刀的雕琢,并要遵循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创作原则。 3、要掌握工具,除要用木雕工具外,还要进一步创造和使用适合根艺制
作的工具。
18
八、根雕制作的步骤
选材
构思
剪裁
琢
打磨抛光
擦磨,漆溶液渗到木质内)
22
九、制作根雕的常用工具 1、用来整形的刀具:钩刀、
月牙刀、剑刀、平刮刀、圆刮 刀、平凿锯齿刀、长颈圆刀 2、用来雕琢的刀具:斜刀、 平刀、圆口刀
23
3、常用的锯类:手锯、框锯、弓子锯、电动锯 4、常用的锉类和打磨机: 锉类:扁木锉、圆木锉、 三角木锉、钢皮锉、油 石锉; 打磨机:大小粗细俱全,多种型号 5、辅助材料:砂纸、钻类、锤类、胶类
一切人为艺术的再创造的痕迹需藏于不露之中。构思中应对根材作多角 度的全面观察,反复揣摩,依形度势,深思熟虑后方能定型。
21
(三)剪裁与造型 在剪裁时,要本着“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原则,围绕构思,
巧用心计,合理而慎重的取舍。 根雕艺术造型的自然美,是属于人为因子融化在根材中作体现的
完美的自然属性的天赋的结晶,它有别于人为艺术的自然美。
5
战国根雕“辟邪”,长69.5㎝,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根雕实 物,于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
6
2汉朝。 从孔氏家族的天然拐杖到汉哀帝时,乡下发现树根如人形及汉桓帝 出游,遇河中漂浮着似如青牛般的阴沉木,可看出汉代先人对根木自然美的 发现。
7
3、南北朝。 南齐书中有齐高祖赠予隐士僧绍竹根“如意”记 载
12四根艺的美学原则2选择有形象的根材要有审美的眼光和天真的心3巧施技艺131从诗情画意中获得意趣隽永深邃的诗情画意2从表现美中获得意趣粗犷的美精细的美1在立体雕塑作品中通常采用三角形构图构图中的基本部分用直线连起来是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可能不止一个但有一个是主要的2采用的其他图形
黄杨木雕
黄杨木雕雕刻一般经过的四 道工序
(1917——1996年),现代著名黄杨木雕艺术家,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市祖传四代的木 雕世家。十岁随父学艺,十四岁起从事木雕创作,二十 三岁时,其作品已崭露头角。解放后,长期在温州市工 艺美术研究所从事黄杨木雕艺术创作,其代表作有《皆 大欢喜》、《红绸舞》、《天女散花》、《喂鸡》、 《捕虾》、《秋翁遇仙》、《邓世昌》、《一线情深》、 《钟馗压邪》、《携袋弥勒》等,作品以反映现代生活 题材内容为主,雕刻技艺全面,继承传统,大胆创新, 吸收西洋雕塑之长,融合于传统技艺中,形成线条与块 面塑造结合的风格。《红绸舞》融圆雕、镂雕于一体, 塑造出一位年轻姑娘在飞舞的彩练中婀娜动人的舞姿, 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舞蹈艺术的美感,该作品受到周恩来 总理的赞美,并作为国礼赠送给加拿大访华代表团。 《皆大欢喜》采用近代压缩浮雕技法,夸张变形处理, 大面积展示黄杨木雕断面优美材质肌理,此为黄杨木雕 中的重大创新与突破。叶润周在黄杨木雕艺术创作中的 杰出成就,使他成为名享誉海内外的工艺美术大师。
郑宝成 男,1966年出生,浙江省乐清市 七里港人。工艺美术师,温州市工艺美术 大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 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 艺术专业委员会会员,主要作品有《开天 阔地》、《三十六行系列》、《老伴》、 《桃园三结义》等,于全国各艺术大展中 展获大奖。作品《屈原》在2008年的春 季拍卖会上拍的黄杨木雕现代作品的最高 价。 1998年参加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 术博览会”获金奖。1999年获第二届民 间艺术创作“百花奖”。2000年获温州 市政府文艺创作“新星奖”。2001年参 加“第二届西博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 展”获金奖。2002年获第三届民间艺术 创作“百花奖”。2009年,摘得温州市 文学艺术最高奖《金鹿奖》。
7章雕刻工艺(1)
以上木雕凿子,同一形状的又 有宽度不同的规格,以适用各种不 同的凿削要求。每种凿子都要配相 应的磨石,刃口应保持锋利。使用 时,一字排放于工作台上,凿柄都 朝向一头,匆使刃口碰坏,用完后 要涂上防锈油。
•
( 7)锯弓 锯弓是用毛竹片制成的。其下 端钉一铁钉,上端钻一个孔,将一根凿有锯齿 的钢丝的上端制成环,下端套在铁钉上,上端 穿过竹片的孔,用竹梢等固定,利用竹片的弹 性把钢丝绷紧,便能锼割花纹,因其形状似射 箭的弓,故名锯弓。
• 2.2
•
雕刻粗坯的机械设备
在成批和大量生产时,可以采 用机械进行雕刻工作。雕刻机械有 镂铣机、线锯机、多轴仿型雕花机 和数控铣床等。 • 上轴铣床可以进行线雕、浮雕。 在镂锯机上能进行各种透雕的粗加 工。多轴仿型雕花机可以完成相当 复杂的艺术仿型雕刻,适用于家具 零部件的雕刻。
• 7.2
•
雕刻粗坯的机械设备
•
( 8 )牵钻 牵钻是一种利用拉杆牵动主 轴下面的钻头用以在木板上钻孔的工具。它 是锼空操作时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一块画 好了锼空雕刻图样的板料,如果没有牵钻来 钻孔,钢丝锯条就无法插入以进行操作。牵 钻往下钻孔,往上提出钻头,方便、省力, 比较适宜雕刻工使用。
•
牵钻的结构比较简单,它由钻梗、拉杆、 绳及钻头组成。它的旋转主要靠缠绕在钻梗 与拉杆上的绳子,利用拉杆牵拉带动钻梗, 钻就会往复旋转。而钻梗的旋转又在于钻梗 顶部,在钻梗顶部安上旋转性能好的轴承, 也可以用两块半圆形的竹片或硬质木片夹住 钻梗顶部,再用握把(也称套筒)套住。制 作时两竹片外径应该和握把的内径相同,使 竹片敲入握把后夹紧,竹片内径应该比钻梗 顶部直径略大些,使钻梗既能灵话转动,又 不致脱出。选用制作牵钻的木材要求质地坚 硬,常见的木材如檀木、榉木等均可制作牵 钻。
黄杨木雕
乐清黄杨木雕刻充分展现了民间工匠的智慧,在历史的发 展过程中呈现出多种不同的风格,如明之木雕刀法圆润,简练 流畅;清之木雕刀法清澈,光滑圆转等等。黄杨木雕工艺流程 复杂,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及工艺要求都是其他雕刻难以比拟 的,亦无法以现代技术加以替代。 时至今日,乐清黄杨木雕的材料来源出现危机,同时专业 人员流失严重,新人难以为继,且个体作坊分散,难以产生影 响。这些状况都影响着黄杨木雕技艺的发展,迫切需要有关方 面制订方案对这一特色技艺加以抢救、保护。
这尊黄杨木雕观音像(见图),系用直径13.5厘 米以上的去皮黄杨木雕刻而成,高38.2厘米,立体 圆雕,刀法圆转流畅,衣纹轻盈透体,造型栩栩如 生,表情丰富传神,形象清新隽逸。所雕观音为站 立像,背后是高耸的山峰,赤足站于荷叶之上,脚 下是滚滚的流水,山峰旁右有荷花、山石衬托,左 有竹枝、净瓶相伴,和谐地构成了一幅山水人物的 美妙图画;其观音的面目慈祥,和蔼可亲,她头披 道巾,身披天衣,项佩璎珞,双手在胸前交叉,并 持一串念珠;由于是精雕细刻,不仅身上的衣服有 很强的飘动感,而且对眉、眼、口、鼻、手及头饰 等处,也都刻划得恰如其分,淋漓尽致。可称得上 是材料优良,雕工精细,器形较大,是黄杨木雕中 的一件精品。
紫檀嵌黄杨木雕云龙宝座屏风, 清乾隆,通高306cm,横356cm。 屏风紫檀木质,八字三屏式。光素 边框,凸雕夔凤纹三联毗庐帽及站牙, 勾莲蕉叶纹八字式须弥座。屏心以紫檀 雕云纹地,嵌黄杨木雕龙戏珠纹,双勾万字方格锦纹边。 屏心用黄杨木雕龙纹,与紫檀木所雕云纹地形成色差,使 云龙表现得更加生动。其位置用于宝座之后。此屏风出自宫廷 造办处,做工极精,堪称乾隆朝的家具精品。
温州的黄杨木雕创始于宋、元,流行于明、清。乐清木雕 门类齐全,在秉承传统、保持黄杨木雕的原有风格和神韵的基 础上,大胆突破,推陈出新,已由“单体雕”发展到“拼雕”“群 雕”,由普通“圆雕”发展到“劈雕”、“根雕”,技艺更趋精湛 作品更臻完美。
木雕题材人物故事(一)
木雕题材人物故事(一)木雕题材人物故事介绍•作为一名资深的创作者,我喜欢通过木雕艺术表达人物形象。
•木雕是一门古老而精湛的工艺,让我可以将人物的生动形态刻在木头上。
创作灵感•人物形象的创作需要从生活中获取灵感。
•这次我选择创作一位古代文人形象,寻找了许多历史资料和艺术作品进行研究。
准备工作•我选取了一块高质量的檀木作为创作材料。
•檀木具有纹理美观,质地坚硬,非常适合雕刻人物形象。
雕刻过程1.粗雕–在檀木上用铅笔勾勒出人物的大致轮廓。
–使用粗锯具将檀木大块雕刻成基本形状。
2.细雕–使用尖锐的刀具,逐渐将人物面部、服饰等细节雕刻出来。
–需要专注和耐心,才能表现出人物的精致和细腻。
3.修饰–使用细砂纸对木雕进行修饰,使其表面更加光滑。
–还可以通过上色等手法,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成品展示•最终完成的木雕人物栩栩如生,具有明显的古代文人形象。
•素雅的衣着、深邃的眼神,展现出文人的智慧和沉稳。
总结•通过木雕艺术,我成功地将我对古代文人形象的理解表达了出来。
•这次木雕创作经历让我更加熟悉了木雕工艺,也提升了我的艺术创作能力。
感悟与启示•木雕艺术是一门需要耐心和技巧的工艺,每一步都需要细心对待。
•通过木雕,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艺术创作的乐趣和满足感。
•木雕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术,更是一种对生活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表达。
对未来的展望•作为一名资深的创作者,我将继续探索木雕艺术的可能性。
•未来,我希望能够通过木雕创作更多的人物形象,传承并发扬这门古老的艺术。
结语•木雕题材的人物故事是我作为一名资深创作者的创作经历。
•通过木雕艺术,我成功地将古代文人形象刻画出来,并感受到了艺术创作的乐趣和满足感。
•通过细致的雕刻和精湛的技艺,我向世人展示了木雕艺术的魅力和魄力。
木雕题材人物故事,唤起了观者的共鸣,让人们对古人形象产生了更深的思考和探索。
我相信,木雕艺术将继续在当代社会中发扬光大,为人们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木雕之——清刀雕刻,震撼你的视觉~
木雕之——清刀雕刻,震撼你的视觉~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
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
木雕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在我们国家的工种分类中为“精细木工”。
木雕有圆雕、浮雕、镂雕或几种技法并用。
清刀雕刻法可谓是木雕中最霸气雕刻手法!
清刀雕刻定义:清刀雕刻实际就是指的一种木雕艺术手法。
清刀雕刻也称为“清刀微劈雕”,就是在雕件毛坯雕好之后,精修光是用刀工,全部用手工使用刀来进行的抛光,并不是用传统的抛光方式使用砂纸或者其他的打磨工具将作品打磨光滑。
清刀雕刻的特色:放大了看,表面是会呈现出块面的雕刻的形态,但是粗看上去表面还是很光滑的,实际上是由一个一个的小块的平面组成。
使整件作品看上去更有质感。
清刀雕刻起源:宁海清刀木雕佛像是佛像艺术雕的一种,是中国历史上与福建派佛像艺术雕并立的二大佛雕艺术流派之一,其起始至少可追溯佛教的普及时代,宁海木雕佛亦由此而生。
清刀法难度比较大,要求作者对刀工的掌握、手法的娴熟度需要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否则在修光过程中稍有不慎,整个作品效果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毁掉。
而且“清刀法”修光整个时间非常长,数倍于磨光的时间,因此时间和人力成本则更加的高,对于每个要点的处理都要求的非常高,通常只有很有经验的老师傅能够驾驭得了。
清刀雕刻算是雕刻手法中最顶级的雕刻技艺了,清刀的美,绝对是震撼视觉的~
【雕刻艺术】。
粗犷拙朴 卓尔不凡
粗犷拙朴卓尔不凡作者:杨凤明来源:《雕塑》2013年第01期内容摘要:中国木雕艺术源远流长,独具民族特色和文化意蕴。
武威是我国出土汉代木雕数量多、品位高的地区之一。
由于较为干燥的气候,考古发现的武威木雕,造型和色彩都基本保存完好。
武威汉代木雕,有人物、车辆、动物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汉代河西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景象。
武威汉代木雕,艺术风格粗犷质朴,简洁明快,体现了工匠们技艺上的鬼斧神工之妙。
关键词:河西走廊;木雕;木俑;汉墓中国木雕艺术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当时已经出现了初具雏型的木制工艺品。
战国时期,木雕工艺已由商代用于制陶工艺中的简单刻纹和雕花板的阴刻,发展到立体圆雕工艺。
湖北等地发现的战国木雕,开始髹漆,并加以彩绘,十分精美。
到了汉代,小型器物、人物、动物等木雕用整木雕制,大型木雕用局部雕刻和粘贴来完成,木雕创作题材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可以说汉代是中国木雕艺术的第一个高峰期。
汉代木雕题材和内容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贵族出游、宴饮、耕作都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欣赏这些木雕作品,就能直观地感受到当时人们的生活气息,木雕作品人情味胜过了宗教气息,可以说木雕艺术以它特有的光棱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种面貌,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古代的木雕,由于材质的关系,历史上保存下来的不多。
武威汉代墓葬就出土了大量的精美木雕,作品有舞乐侍仆俑及鞍马和家畜、家禽等动物造型,还有想象出来的前伸独角镇墓兽等。
同时出现了较大的组合木雕,如前驾骏马的轺车模型,车上还有御车的木俑,此外还有牛车、耕牛牵犁和双人博戏等模型。
武威木雕在艺术创作构思上,造型不拘一格,别致奇特,极富想象力,虽经2000余年的时间,依然神态生动,栩栩如生。
雕刻技法以突出外轮廓为主,细部用彩绘表达,因此雕制时用刀简练,块面棱线分明,仅在头、身、腿部稍作细部刻画。
形体硕大的如高度超过80cm的木车、木马、木牛等,头、身、尾等分别雕刻,最后嵌合或粘接成整体。
形体较小的俑和动物雕像,则由整木圆雕一次雕成,又称立体雕刻。
根雕-1
根艺渊源
根艺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 人们就已经会雕刻木像做装饰品。在1982年湖北省荆州地 区博物馆清理马山一号楚墓时发现了我国战国时期的根雕 艺术作品《辟邪》。据国家文物部门考证,该文物制作于 战国晚期,约在公元前340年到公元前270年之间,距今 2300年。其形为虎头、龙身、兔尾的四足怪兽,极富动势 神韵,色彩古雅朴实。到了隋唐时期,根艺发展已趋于繁 荣。《李泌传》里有李泌用天然树根制作“龙形爪”献给皇 帝的记载。清时时期的根艺作品《玉玲珑麒麟》、《凤凰》 等作品更是在上海豫圆陈列至今。这些作品“三分人工, 七分天成”,把根艺作品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洞现象。根雕作品一般不宜水洗,更忌水中浸泡,注意空
气流通。
3、防止化学物质腐蚀性的东西接触根雕作品,以免
发生化学反应,引起根雕表面保护膜毁坏或起壳等现象。
自然形成
根雕与雕刻之间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但是雕刻的技术会直接影响到 根雕的价值,所以价值的总取向在于它的本身,如材质、自然的形状 等。其中在根雕中自然形状有着很大的影响,否则和雕刻就纠缠不清 了。应注重自然形成。 荔枝木
著称,历来深受文人雅士和广大消费者喜爱。福禄源的鸡翅木作品注
重呈现鸡翅的纹理及自然色泽,既名贵又情真意切,不失为送礼、收
藏之佳品。
艺术小结
原始社会的根雕:根的艺术,其历史源远流长,它在中国 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说它年轻,是因为近些年才 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说它古老,则因为这门艺术在 我国几经兴衰,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我国劳动人民利用 树根、竹根创造艺术形象和日常生活用具的实践活动,在 原始社会用木锄松土,古帝少昊时期雕刻木像,商周时期 造木人等木雕作品出现的同时就开始了。我们的祖先不仅 采用木、玉、骨、石以及贝壳等物制作装饰品,同时也采 用树根或竹根制作装饰品。著名史学家常任侠先生曾说过: 这种根制装饰品与日本古代叫作“根付”的东西相似,我 们民俗端午节小儿佩带苍术根也的原始的遗风。可见利用 根材制作艺术和实用品,在原始社会已有萌芽。根的艺术 同其他工艺美术一样,从原始人的劳动中逐渐产生了。
黄杨木雕艺术赏析
黄杨木雕艺术赏析作者:缪斌周天乐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12期【摘要】人物丰富,百物具备的黄杨木雕艺术,在反映特定的社会生活状态的同时,以其丰富精雅的艺术特征,融古贯今的表现形式,展现出中国古代木雕文化的形态美、多元的构成美、深刻的意境美,这些特征不仅丰富了我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形态,同时也让今天的人们直观而形象地感受到了古典艺术无所不在的文化魅力。
【关键词】黄杨木;木雕特色;制作要点黄杨木雕的主要材料黄杨,是一种珍贵的常绿灌木,其体型矮小,生长在高山峻岭和悬崖陡壁之间并且生长缓慢。
俗话说:“千年难长黄杨木”,据《本草纲目》记载:“黄杨性难长,岁仅长一寸,遇闰则反退”。
《乐清县志》也有类似记载。
遇到闰年要返退缩短使其生长迟缓。
黄杨木树种成材时间长,且资源日渐稀少,直径20厘米的根材,要生长500年。
所以黄杨木一般要生长四、五十年才能用于雕刻。
这种木材大部分直径只3~5寸左右,适宜于雕刻小型人物,供案头欣赏。
黄杨木质地坚韧,表面光洁,纹理细腻,硬度适中,色彩黄亮。
黄杨木经精雕细刻磨光后能同象牙雕相媲美。
特别是随着年代的久远,颜色由浅而深,给人以古朴美观、别具特色。
黄杨木雕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题材十分丰富,多以戏剧人物,神、佛形象为题材由于受社会和民族历史的深远影响,特别是受到民间文化的直接浸熏,元代的黄杨木雕作品,人物造型生动传神,豪放、古拙、苍劲和浑朴写实;而明代的黄杨木雕作品在继承元代的基础上又突出了写实自然、简洁和不重细部,造型更加严谨,并追求精美细致;清代是黄杨木雕的繁荣时期,这时开始了强调艺术造型与写实相结合。
清中期清内庭造办处领衔创作出一批人物造型逼真、神韵自如,富有文化气息的艺术精品。
清末,民间的黄杨木雕名师也佳作迭出,温州雕刻名师朱子常的作品造型逼真,人物形态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现出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朱子常的作品被民间广为收藏,流传和仿制。
制作黄杨木雕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随意取材制作。
东阳木雕 赏析
东阳木雕赏析摘要:一、东阳木雕的概述二、东阳木雕的特点与鉴赏三、东阳木雕的传承与发展四、如何欣赏东阳木雕作品五、结语正文:东阳木雕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起源于浙江东阳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以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地域特色,赢得了世人的赞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东阳木雕的特点、鉴赏方法以及传承与发展。
一、东阳木雕的概述东阳木雕起源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繁荣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以木雕为主要表现手法,注重线条流畅、造型优美、寓意深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东阳木雕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宗教、戏曲等领域,成为我国民间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东阳木雕的特点与鉴赏1.线条流畅:东阳木雕的线条注重流畅,富有韵律感。
艺术家们运用娴熟的刀法,刻画出细腻入微的纹理,使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美感。
2.造型优美:东阳木雕的造型富有变化,既有写实风格,也有抽象表现。
艺术家们善于抓住题材的本质特征,巧妙地运用夸张、简化等手法,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3.寓意深刻:东阳木雕作品通常富含丰富的寓意,如吉祥如意、福禄寿喜等。
艺术家们通过巧妙地构思,将寓意融入作品之中,使人们在欣赏美感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
4.地域特色:东阳木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体现在题材、技法、风格等方面。
它融合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成为展现东阳地区独特文化风貌的载体。
三、东阳木雕的传承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东阳木雕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技艺,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顺应时代潮流,创新和发展东阳木雕的表现形式和题材,使这一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
四、如何欣赏东阳木雕作品欣赏东阳木雕作品,首先要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其次,要学会观察作品的线条、造型、寓意等方面,领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最后,要用心去感受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从而产生共鸣。
木雕工艺品
金艺尊木雕马金艺尊木雕金龙鱼东阳木雕历史上有名,居中国四大木雕之首。
东阳木雕艺术性强,它以浮雕技艺为主,设计上采取散点透视、鸟瞰式透视等构图,布局丰满,散而不松,多而不乱,层次分明,主题突出,故事情节性强,因而深受收藏家喜爱。
东阳木雕经过漫长的历史锤炼和艺术积累,集民间工艺之朴实、宫廷艺术之华美、宗教艺术之奇幻、文人艺术之清雅于一家,采用镂空雕、浮雕、浅浮雕、圆雕、阴镂空雕等多种手法,尤以镂空见长。
东阳说是木雕一般采用柔性造型的方式,即运用感性、动态的线和面,尽量避免出现静止、刚性的直线和几何平面,以弧线、曲线及由它们产生的抛面、曲面所构成的造型,具有一种节奏和韵律的美。
东阳木雕还善于利用木材的天然本色,一般不加彩绘,仅罩以清漆保护。
东阳木雕的各类家具,装饰得当,雕刻精细,很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黄杨木雕黄杨木雕以用黄杨木雕刻用材而得名。
黄杨木雕的国际影响巨大,早在本世纪初,朱子常等创作出的“捉迷藏”等优秀作品,在南洋劝业会和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国际大奖,使黄杨木雕轰动海内外。
另外,黄杨木坚韧光洁、纹理细腻,具有象牙效果,年代愈久愈深,古朴美观。
黄杨木雕雕刻技法丰富,除了圆雕、镂雕、浮雕外,还创作了镶嵌等多种技法,有很高的艺术性。
黄杨木雕主要用于艺术欣赏品,因此雕工非常讲究。
黄杨木雕与青田石雕、东阳木雕并称“浙江三雕”,主要分布浙江的乐清、温州等地。
黄杨木雕以黄杨木为材料,是一种质地精美,纹理细腻的木雕工艺品。
最初是作为民间龙灯的附属装饰物而出现的,后逐渐从附属的地位中独立出来,发展成为优美的工艺欣赏品。
本世纪初,温州著名黄杨木雕艺术家朱子常运用独特的技法创作了《捉迷藏》、《布袋和尚》等优秀作品。
1910年,他的作品在南洋劝业会展出时获得了优秀奖。
1915年,又参加了巴拿马赛会,获得二等奖。
从此,黄杨木雕名声远扬。
龙眼木雕龙眼木雕是以龙眼树(即桂圆树)的树干,特别是根部为材料,其虬根疤节,姿态万端,是木雕良材。
羚羊木雕课件ppt
[2] 李四. 中国传统木雕工艺的传 承与发展[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 版社, 2019.
谢谢
THANKS
一些古老的羚羊木雕作品上可 能留有历史的痕迹,如使用痕 迹、修复痕迹等,这些痕迹可 以为鉴别真伪提供参考。
购买羚羊木雕时,要注意来源 和证书的真实性。正规的商家 和证书可以提供更多的保障和 可信度。
06 相关链接与参考文献
CHAPTER
相关网站链接
1 2
[羚羊木雕课件](https
///link/to/the/羚羊木雕课 件)
04 羚羊木雕的文化传承
CHAPTER
羚羊木雕的传统制作技艺
01
02
03
04
选材
选择优质的非洲羚羊角、象牙 等材料,确保作品的品质和稳
定性。
雕刻
运用精湛的雕刻技艺,将羚羊 角、象牙等材料雕刻成各种造
型精美的羚羊木雕。
打磨
经过多道打磨工序,使羚羊木 雕表面光滑如镜,增强其艺术
感。
上色
采用天然颜料对羚羊木雕进行 上色,使其色彩鲜艳、持久。
[木雕艺术网](https
///link/to/the/木雕艺术网)
3
[中国木雕网](https
///link/to/the/中国木雕网)
参考文献
01
[1] 张三. 羚羊木雕的艺术价值与 文化内涵[J]. 装饰, 2022(12): 1218.
浮雕
羚羊木雕也常常使用浮雕技法,通过光影的处理和线条的刻 画,表现出物体的层次感和质感。
羚羊木雕的艺术价值
传承文化
羚羊木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
史价值。
艺术欣赏
描写古木雕技艺的句子唯美(精选2篇)
描写古木雕技艺的句子唯美(篇一)古木雕技艺在中国源远流长,凝聚了千百年的智慧与匠心。
每一件古木雕作都如同一首音乐,通过木材的纹理和雕刻师的巧手,展现出独特的韵律和美感。
下面是我为您准备的唯美句子,描写古木雕技艺的瑰丽之处:1. 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古木雕作铭刻着岁月的沧桑。
2. 那古朴的木纹,是岁月赋予古木雕作的温情细语。
3. 雕工的双手在雕刻的过程中,仿佛与古木交织成诗。
4. 雕工巧妙地利用木质材料的纹理,诠释了古木雕的无限想象力。
5. 丰富的层次感令人沉醉,古木雕作兀自向我们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6. 细腻的手法和精湛的技艺,展现出古木雕刻艺术的瑰丽之美。
7. 如神奇魔法,古木凭借雕者的巧思焕发出生命的光芒。
8. 木质的纹理奇妙地融入每一个景深,古木雕作仿佛昭示着永恒。
9. 每一道雕刻都散发着浓浓的古韵,古木雕刻是古老艺术的传承。
10. 细密入微,古木雕作展现出宏大而深沉的情感。
11. 在光影的交织下,古木雕的质感散发出迷人的神秘。
12. 木质雕饰仿佛是大自然在借手雕琢,展示着它独有的美态。
13. 用木材为媒介,雕工创造了古木雕刻的壮美画卷。
14. 古木雕作沉静如古,却有着一份内外兼修的艺术之情。
15. 雕工的笔触如同诗人的默契,给予古木雕作灵魂和生命。
16. 圆润的线条勾勒出古木的沧桑,也勾勒出时光的洗礼。
17. 古木雕作的独特审美语言,诠释着文化的繁花似锦。
18. 古木雕的细节处隐藏着雕刻师高超的艺术造诣。
19. 明暗交错的纹理勾勒出古木雕的神秘与诱惑。
20. 古木雕作的摩擦声仿佛是时光在这里记录的旋律。
21. 每一个雕刻细节都捕捉到了岁月的印记,古木雕作在这里流传着鲜活的历史。
22. 古木的质感仿佛能让人心灵变得平静,静心欣赏这古老技艺的魅力。
23. 木材的纹理勾勒出的形状宛如生活中的各种细节,给人以美的享受。
24. 一根古木的刻划,却是雕刻师用心灵的留声,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唯美的画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雕藝術欣赏(一)木雕藝術欣赏(一)世间公道人心,红尘是真是幻,人魔本是殊途,无地众生纷纭;学一门手艺很重要,但换一种思维更重要。
关于“吉祥如意”、“平安吉庆”即具有“吉祥”本体意义的题材,是“吉祥图案”开宗明义的题材:(1)“吉祥如意”,图案上通作一童子手持如意,骑在大象背上戏耍;或在大象背上戏耍;或在大象背上驮一宝瓶,瓶中插“戟”及“如意”③,借“戟”与“吉”,“象”与“祥”音相谐,意为“吉祥如意”;亦有以汉字“吉祥”配如意构成纹样者。
(2)“平安吉庆”。
图案为花瓶之中插三支利戟,戟上悬挂一磬(一种古代乐器)。
“瓶”与“平”,“戟”与“吉”,“磬”与“庆”谐音。
瓶中安插“戟”、“磬”,即寓意“平安吉庆”。
(3)“八宝吉祥”以“法螺”、“**”、“莲花”(亦称“吉祥花”)“天盖”(亦称“白盖”)、“金鱼”、“宝瓶”(亦称“宝壶”、“舍利壶”)、“宝伞”、“盘长”(“长”一作“肠”,又称“八结”、“百结”)等八种吉祥物构成图案,每件物体上均缠有风带。
寓意为吉祥如意、富贵长命。
文献资料载:“供物以盖、鱼、罐、花、轮、螺、伞、肠为一分,名'八宝吉祥’。
④另,“(蟒袍)花样则名目繁多,以二则团花为敬,有二龙团光者,有拱璧形者,有八吉祥者。
”⑤(4)“万事如意”,图案中通常以“万年青”、“”字和“柿子”、“如意”等物象组成。
以“”与“万”,“柿”与“事”谐音以代“万事”。
亦有不用柿子,仅以“”字为底纹,而上绘如意纹者。
(5)“年年如意”,图案由两条鲶鱼和如意构成图案。
因“鲶”和“年”谐音,另此图案在物象的表现上将“如意”变形为“水纹”与“浪花”,如鱼在水,颇具新意。
由莲花和鲤鱼组成的图案即谓“年年有余(鱼)”。
(6)“事事如意”,“事事”亦即“万事”或曰“一切之事”。
通常以两个柿子或柿蒂的纹样来表现。
相传柿树有七德:一为长寿;二为树荫大;三无鸟巢秽物;四无虫蚀;五叶彤而美艳,可供赏玩;六硕果累累;七落叶肥大可供书写(参见唐段成式撰《酉阳杂俎》)。
故以“柿”谐“事”音之中加融入诸多吉庆美善内涵;再和“如意”之物象绘绣在一起,组成“事事如意”的吉祥图案。
(7)“如意连云”,亦称“如意云”,以浮动相连之流云构成图纹,或曰以“如意”之首端,或灵芝,或祥云纹饰,与“如意”之柄相互连结,构成祥云流动连结的图案、故名。
清卫杰撰《蚕桑萃编》卷十“贡货花样式”目下即列有“如意连云”之名。
(8)“四合如意”,即以如意头为基本纹样,作四向对称连续即“四方连续”图案。
1975年福建福州浮仓山宋墓出土的物品中,有褐色四合如意纹。
磁州窑即产有白釉划花四合如意纹如意头形枕。
(9)“必定如意”,亦称“一定如意”。
以“毛笔”、“墨锭”或“银锭”和“如意”等构成图纹,“笔”与“必”,“锭”和“定”均为谐音,合为一体,寓意为“必定如意”。
(10)“和合如意”,“和合”传说为两位仙人,即“寒山”、“拾得”,两人姓虽相异,但亲逾兄弟。
两人同爱一姣好女子而彼此不知,及至寒山临婚,始知拾得亦爱恋其女,于是断然弃家出走,至苏州枫桥削发为僧,结庐修行。
拾得知悉此情后,亦舍女往觅寒山,探得寒山茅庐之所,乃折一盛开花荷前往礼见,寒山见拾得远道寻来,喜出望外,恐其饥馁,急捧一食盒出迎,二人喜甚,俱为僧侣,开山立庙,称“寒山寺”。
“寒山”、“拾得”二仙形象,常出现于画幅及工艺品中,两人蓬首笑面,著绿衣,一持“荷花”,一捧“圆盒”,借“荷”、“盒”谐“和”、“合”,取其“和谐合好”之寓意。
此题材及纹饰多出现于民间图案之中,有大量实物传世。
(11)“四季如意”,画面以柿子、枇杷、葡萄、西瓜、石榴、荔枝、白藕等四季瓜果或梅、兰、竹、菊等四季花卉配合“如意”构成纹样。
(12)“路路顺利”,以两只或数只奔鹿构成图案。
“鹿”在古代被目为祥瑞之兽,“鹿”不仅与“禄”谐音,而且与“路”谐音,数鹿并驰、畅行无阻,寓意为一帆风顺,四通八达。
此外,还有“岁岁平安”、“百岁平安”、“平安多吉”、“九安同居”、“年年大吉”、“室上大吉”、“安居乐业”。
“吉祥图案”中的“福、禄、寿”及“富贵寿考”之类的题材,是民间最为广泛、最为普遍和最为喜尚的题材之一,也是磁州窑审美文化装饰题材中最富特色的题材之一。
(1)“五福捧寿”等,均流行于明清时期。
所谓“五福”即指的五种福运。
语出《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汉桓谭《新论》另有新解:“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
”通常以五只“蝙蝠”围绕一个“寿”字,组成圆形或方形图案。
按“蝠”与“福”谐音,其与“寿”字组合,含有“富贵”、“长寿”之寓意。
(2)“历元五福”,旧历以冬至为一岁之始,平朔为一月之始,夜半为一日始。
平朔、冬至同在夜半之一日称“历元”。
借指新年。
通常以“荔枝”、“桂元”或“铜钱”和五只“蝙蝠”构成;借“荔枝”寓“历”,借“桂元”或“铜钱”和五只“蝙蝠”寓意“元”和“五福”。
其“五福”者,亦有以“寿桃”寓“寿”,“牡丹”寓“富”,“桂花”寓“贵”,“鹌鹑”或“鹿”寓“安”或“乐”及“石榴”寓“多子”构成。
“五福”之具体蕴意,从汉桓谭撰《新论》之说。
(3)“天官赐福”亦称“受天福禄”。
旧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民间传说是天官下降,赐福人间。
因以之用作民间装饰图案。
通常由天官和展翅飞翔之蝙蝠构成图纹。
借“蝠”寓“福”。
亦有天官手持字轴为纹饰者,上书“天官赐福”四字。
广泛应用于民间器物绘饰雕塑及年画题材。
(4)“福从天降”图案以“蝙蝠”、“祥云”图纹构成,喻福运临门。
(5)“福寿如意”,多以“蝙蝠”、“佛手”、“桃子”及“如意”等构成吉祥图案。
亦有以“寿”字代“桃”者,用“灵芝”代“如意”者。
“蝠”、“佛”均与“福”字谐音;“桃”亦称“寿桃”,象征长寿,合为图案,寓意为“福寿如意”。
明清时较为流行。
(6)“福禄相连”,“鹿”被视为古代之瑞兽,有千年为苍鹿,又五百年为白鹿,复五百年化为玄鹿之说。
以“鹿”与“禄”谐意,故寓“官禄”、“俸禄”及“禄位”等。
“禄”即古代官吏俸给之谓。
“鹿”与“蝙蝠”组成图案,组成首尾相连之环形图案,即谓“福禄相连”。
其他还有与“寿桃”合为一体者,金元以降则尤为盛行。
(7)“鹤寿延年”,民间视鹤为长寿之禽,故有“鹤寿”之说。
《淮南子·说林训》:“鹤寿千岁,以极其游。
”观台磁州窑第3探方第5层出土,编号为110号的白釉白地黑花椭圆形枕所绘纹饰,即“鹤寿延年”。
(8)“松鹤遐龄”,亦称“松鹤同春”、“松鹤长春”、“鹤寿松龄”,画面以青松、仙鹤构成。
松树长青不老,恒苍劲挺秀而延年;仙鹤传为千岁之禽,常翩跹起舞以遐龄。
“松”、“鹤”均为长寿永年之物,合为一体,寓意吉祥长寿,则顺理成章。
流行行于明清之际。
(9)“刘海戏蟾”,刘海为道教人物,相传其睹异人垒钱之危而悟道成仙。
图案通常以刘海作童稚状,蓬发大口,身著博袖之衫,戏钓三足金蟾。
因刘海被视为吉星福神,故绘饰以取富贵幸福之吉祥寓意。
(10)“八仙庆寿”,亦称“群仙庆寿”、“八仙祝寿”等。
传统图案有以“八仙”:即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李铁拐、汉钟离、曹国舅、蓝采和等相聚一起,把酒祝寿构成的。
夫妻关系乃维系封建社会秩序的“五伦”关系之一。
《孟子·滕文公上》所说的“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即是“五伦”关系的道德准则。
而民间“吉祥图案”所表现的“吉祥寓意”,更多的则是夫妻恩爱、“并蒂同心”、“同谐到老”的题材:(1)“并蒂同心”,亦称“芙蓉同心”。
以并蒂莲构成吉祥图案。
并蒂莲为荷花之一品种,两花出自一蒂。
唐诗人杜甫《进艇》诗:“俱飞蛱蝶之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即咏此。
图案常以一段白藕生出若干莲叶及莲花,藕上有孔,表示通心,而“通”、“同”之音相谐,寓意夫妻恩爱,形影相随,同心到老。
流行于明清时期器物。
(2)“同心结方胜”,亦称“同心永结”,以“方胜”、“双喜”构成吉祥图案。
“方胜”为两个菱形互相联结,寓意“同心”。
取“良缘喜结”、“琴瑟和谐”之吉祥蕴意。
《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一回载潘金莲之汗巾,即绣有“十样锦”、“同心结方胜地”等吉祥纹饰。
(3)“因和得偶”,以“荷花”、“莲蓬”及“白藕”构成吉祥图案。
“荷”与“和”、“藕”与“偶”均为谐音,寓意为天配良缘、夫妻和睦。
(4)“同偕到老”,以“铜盆”、“铜镜”和“鞋子”等构成吉祥图案。
因“铜”与“同”、“鞋”与“偕”皆为谐音,寓意夫荣妻贵,琴瑟和谐。
多用于民间男女巾帽、衣裙及挂佩诸物。
(5)“青梅竹马”,以“天竹”、“腊梅”构成吉祥图案。
藉“梅花”代“青梅”,“天竹”代“天马”,寓音夫妇两小无猜、相敬相爱。
此外,还有“白头富贵”、“鸳鸯戏水”、“满池娇”等,均是此类题材的吉祥图案。
人类对于繁衍生息、人丁兴旺的生殖现象,历来是大为宣扬的,因此,以多子多孙、瓜瓞绵绵为题材的吉祥图案也是丰富多彩的:(1)“麒麟送子”,亦称“玉麒天赐”。
以童子跨骑麒麟构成吉祥图案。
童子戴冠着袍,一手持莲,一手持笙;以“莲”、“笙”寓意为“连生”,人类理想之灵兽麒麟自天而降,喜送贵子。
流行于清代器物。
(2)“榴开百子”,亦称“百子同室”。
以“石榴”构成吉祥图案。
石榴一果多子,民间借以喻“多子”。
取共子孙繁衍,绵延不断之吉祥寓意。
(3)“子孙万代”,以“葫芦”和“葫芦藤蔓”或“”字构成吉祥图案,“葫芦”为多籽植物,借喻为子孙繁衍;“蔓”、“”和“万”谐音,藤蔓缠绕、盘曲绵长,寓意万代久长之意。
另有以“石榴”、“竹笋”构成吉祥图案者,寓意与此相类。
明清较为流行。
(4)“宜子孙”,所谓:“宜子孙”,为吉祥语,谓妇人宜于生育、子嗣不断。
吉祥图案多以“生色”之法,表现“萱草”吉祥图案。
萱草又名“黄花草”、“金针菜”。
古代传说妇女妊娠期佩其花可生男;故“萱草”又名“宜男花”。
(5)“宜男多子”,亦称“宜男萱寿”、“萱寿延龄”。
以“萱草”、“石榴”构成吉祥图案。
另亦有以“寿石”、“萱草”配合成吉祥纹饰者。
除上述寓意为子孙满堂外,还兼吉祥长寿之意。
(6)“瓜瓞绵绵”,“瓜瓞”,即大瓜与小瓜,喻子孙昌茂,繁衍不息。
图案通常以“蝴蝶”、“瓜”和“瓜蔓”等构成。
多用于民间男女衣服、首饰及挂佩等。
流行于明清时期。
此外还有“早生贵子”(以“红枣”或“枣树”、“桂圆”构成吉祥图案),“福增贵子”(图案通常以“桂树”或“桂花”及“蝙蝠”来表现)及“连生贵子”等等不一而足。
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所谓科场得意,金榜题名,官运亨通之类的题材也是吉祥图案所包蕴的一个重要方面:(1)“喜报三元”,图案通常以“喜鹊”栖于“桂圆”树枝上引颈鸣啾构成。
磁州窑饴釉白地黑花喜鹊纹桂圆面虎枕即是一例。
“桂圆”三枚,寓意“三元”。
“三元”者,为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乡试、会试、殿试这三级考试的第一名:即称“解元”、“会元”、“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