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读组合体视图
《识读组合体视图》教学设计
![《识读组合体视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b5ead878e9951e79a89271b.png)
基本作业让学生加强练习、熟能生巧,看视频实现课后运用网络资源再学习。拓展作业体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理念。
板书设计
3—5识读组合体视图
一、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
——形体分析法
二、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步骤
认识视图,抓住特征
分析投影,联想形体
综合起来,想像整体
三、提高识图能力的手段
补图补线
教学反思
教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学法
观察法、自主探究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看一看
(2min)
播放12级学生在实训时看图纸的视频片段。
教师:播放视频提出问题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看图纸。
教师:口述新课课题
情景导入,让学生感同身受,激发兴趣,明确学习内容。
探索新知
想一想
(8min)
难点
读组合体视图时构思基本体的形状。
教学策略方法
策略
教师用身边的情景导入,使学生感同身受;举一反三、迁移过渡使学生初步感知;深入探究、动画演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巩固练习,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再实践实现再认识;小结评价布置作业,帮助记忆知识点,把学习拓展延伸到课外。学生按照任务书指导的流程,课前预习,课上“看—想—做—练—评”,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填写评价表,达到学习目标。整个过程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
1.选择轴测图(6min)
已知简单组合体的视图,选择对应的轴测图。
2.总结读图要领(2min)
(1)必须把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图,;
(2)要抓住反映形状特征的视图;
(3)要弄清楚图线和图框的含义。
教师:展示一幅三视图,分析表达的形体。布置任务——选图,并作要求
CAD 电子教案组合体视图的识读
![CAD 电子教案组合体视图的识读](https://img.taocdn.com/s3/m/abe4eb7931b765ce050814f0.png)
第三节 组合体视图的识读
二,读图的基本方法
1,形体分析法 运用形体分析法读图时,应将视图 中的封闭线框看做一个基本形体的投影, 在另两个视图中与之对应的两个线框, 将三个线框联系起来想像该形体的形状.
第三节 组合体视图的识读
例5-1 已知支承的主,左视图,想像出它的形状,补画左视图
第三节 组合体视图的识读
第三节 组合体视图的识读
一,读图的基本要领
1,熟练掌握基本体的形体表达特征
各种形体的特征图是识别形体的关键
第三节 组合体视图的识读
2,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识读才能确定物体形状 识别特征图是关键 主要特征图 主要特征图
主要特征图
第三节 组合体视图的识读
3,理解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 A,视图中的每个封闭线框,通常都是物体上一个表面(平面或曲面)的 投影. B,两线框相邻或大线框套有小线框,则表示物体上不同位置的两个表面. 该两表面可有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或表示两表面相交.
解:
第三节 组合体视图的识读
例5-2 用面形分析法看懂三视图,想像压板的整体形状.
第三节 组合体视图的识读
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节 组合体视图的识读
三,补画视图中的缺线或补出第三视图
例5-3 补出下列a图中的缺线.
第三节 组合体视图的识读
例5-4 已知架体的主视图,俯视图,补画左视图.
�
高中校本课程_【中职】读组合体视图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校本课程_【中职】读组合体视图教学课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82ba3f50e2524de4187e84.png)
(1)
(2)
(3)
(4)
内外框,分凸凹
教学内容
2.明确方位
上 相邻框,分方位
下 左 右
后 前
教学内容
6、奇思妙想
由主视图构思物体形状
教学内容
巩固练习---拓展训练
同学们用自备材料做出模型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视图拓展训练
教学内容
结合三个视图最终确定物体的形状
理想变为现实
步骤分解
读图步骤
抓特征、分线框 对投影、想形状 合起来、想整体
识图训练 用形体分析法分析并画出轴承座
2
1
3
抓特征、分线框 对投影、想形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堂练习、步骤分解
小组讨论
说各组成部分的形状
勾画轴测图 制作出模型
说相互之间位置关系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看图的基本要领 组合体的识、画图基本步骤 探究学习,完成任务 实现自我、巩固提升
教学内容 布置作业 结合本次课堂内容及教学目的,完成练习册上
*
4.明确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形体分析法, 熟悉投影分析 (2) 能运用形体分析法, 看懂组合体视图,并能 有效补画第三视图
情感目标
增强对专业学习的 自信心和求知欲
能力目标
(1)培养空间想 象能力 (2)加强实际动 手能力 (3)展现能力
教学内容
5.读图的基本要领训练
1. 从特征视图入手,将各个视图联系起来阅读
机械制图
§3.5读组合体视图
复习回顾 1.温故知新
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2.三视图的“三等”关系
根据主视图,补画特征俯视图,并做出模型(展示)
组合体视图识读教案.
![组合体视图识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65e402c281e53a5802ff51.png)
《环境工程CAD制图》教案知识点组合体视图的识读学时2教学内容读各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要领、方法步骤教学重点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要领教学难点视图中图线和线框的含义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线面分析法读图参考资料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胡建生主编.化工制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金大鹰主编.机械制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画图,是将物体画成视图来表达其形状,读图是依据视图想象出物体的形状。
虽然,照物画图与依图想物相比,后者的难度要大一些,为了能读懂视图必须掌握读图的基本要领和基本方法,并通过反复实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读图能力。
一、读图的基本要领1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一个视图不能正确物体的形状。
如图1所示,若只读图中的主视图,它可以表示出形状不同的多个物体。
图1有时只看两个视图,也无法确定物体的形状,若只看到下图2中的主、俯俩视图,它们也可表示出多种不同形状的物体。
图2由此可见,读图时必须把所给的试图联系起来,才能想象出物体的确切形状。
2.搞清视图中图线和线框的含义视图是由一个个封闭线框组成的,而线框是由图线构成的,因此,弄清图线及线框的含义是十分必要的。
☛视图中图线的含义如图3所示,视图中的图线有以下三种含义:1)有积聚性的面的投影;2)面与面的交线(棱边线);3)曲面的转向轮廓线。
☛视图中线框的含义如图3所示,视图中的线框中有以下三种含义:1)一个封闭的线框,表示物体的一个面。
可能是平面、曲面、组合面或孔洞。
2)相邻的两个封闭线框,表示物体上位置不同的两个面,由于不同的线框代表不同的面,它们表示的面有前、后、左、右、上、下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通过这些线框在其他视图的对应投影来加以判断;3)一个大的封闭线框内所包含的各个小线框,表示在大平面(或曲面体)上凸或凹下各个小平面体(或曲面体)。
图33.读图的基本方法—形体分析法☛概念根据组合体的特点,将其分成大致几个部分,然后逐一将每一部分的几个投影对照进行分析,想象出其形状,并确定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组合形式,最后综合想象出整个物体的形状。
识读组合体视图公开课
![识读组合体视图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6bf221791eb91a37f1115cc0.png)
3)上下位置:
竖板、加强板 底面与底板顶面 贴合
孔的轴线 与竖板半 圆柱轴线 重合
4、将各部分安放到适当位置上,构成组圆圆心 与孔前面 圆心重合 加强板左 竖板底面、背面 侧底边端 交线中点与底板 点与竖板 顶面、背面交线 右侧底边 中点重合 后端点重 合
加强板左侧边后端点与 底板左侧边后端点重合
3、构想各部分的空间结构时要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力,并 与基本几何体的空间结构对应起来。 4、组合时注意判断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及组合方式, 以正确定位各部分的位置且确定是否有分界线存在。
四、作业:
习题集P58-1
谢
谢
指
教
再
见
!
2013下学期 《机械制图》 公开课
§4—4 识读组合体视图
梧州二职中 李昌兰
一、复习引入:
形体分析法读图的步骤:
1、分析视图,从主视图中按图框将组合体大致分解成几 个部分; 2、根据三视图的投影特性,将各部分的其他视图分解出 来,各自组成一组三视图,并分析各组三视图,想象出 各部分的空间结构; 3、分析各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及图线画法; 4、将各部分安放到适当位置上构成完整的组合体,想象 出其空间结构形象。
二、例题P74页例4-1如图所示 已知组合体三视图,想象出其形体。
解:
1、分析视图,将组合体按主视图中的图框大致分为 4个部分;
2 1
3
4
2、根据三视图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关系 将各部分的投影分解开,各自组成一组单独的三视 图并由此想象出各组成部分的空间结构.
1)第一部分(竖板)为一半圆柱体加长方体的组合,如下图:
注意观察各部分之间是否有分界线,那些线段可见:
加强板侧斜面与 圆柱面相切所以 无分界线
机械制图《看组合体视图》教案
![机械制图《看组合体视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a3b2854a7302768e9939d9.png)
教学时数:4 学时课题:§5-7 看组合体视图教学目标:学习研究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掌握由图形到形体这一空间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1、形体分析法;2、线面分析法。
教学难点:两种分析法的具体运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具:挂图、模型教学步骤:(复习提问)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有哪几种?2、尺寸标注的要求是什么?3、画组合体视图的步骤是怎样的?(引入新课)看图和画图是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画图是将物体或想象(设计)中的物体运用正投影法表达在图纸上,是一种从空间形体到平面图形的表达过程。
看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读图,它正好是画图的一个逆过程,是根据平面图形(视图)想象出空间物体的结构形状。
(讲授新课)§5-7 看组合体视图一、形体分析法1、形体分析法的概念:是根据视图的特点和基本形体的投影特征,把物体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形体,分析出组成形式后,再将它们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组合体。
2、形体分析法的分析步骤:(1)认识视图,抓住特征;(2)分析投影,联想形体;(3)综合起来,想形体。
例:(以图5-16为例进行讲解)二、线面分析法1、线面分析法的概念:是运用线面的投影规律,分析图中的线条、线框的含义和空间位置,从而看懂视图。
2、线面分析法的分析步骤:(1)用形体分析法先做主要分析;(2)用线面分析法再作补充分析;(3)最后综合起来性形体。
例:(以图5-17为例进行分析讲解)(巩固练习)让学生分析下图所示形体(课堂小结)1、形体分析法;2、线面分析法。
(作业布置)课堂作业:习题集P54 ,P55 ,P56 , P57课后作业:习题集P58,P59 ,P60,P61 ,P62 教后感:。
机械制图教案——读组合体视图
![机械制图教案——读组合体视图](https://img.taocdn.com/s3/m/6de547bffd0a79563c1e722e.png)
机械制图八读组合体的三视图2009年09月10日星期四 12:35一、知识要点1.形体分析法2.基础形体法3.线面分析法4.立体图法5.读图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二、教学设计看图是画图的逆,画图是由物到图,看图是由图想象物,二者是互相联系的两个过程,看图能力可通过多画图来提高,同时也应当总结看图的基本规律,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在本节教学中要由浅入深,先给出形体组合特点明显的模型的三视图,让同学想象物体的形状,理解形体分析法的实质。
接着再给出较复杂的物体的三视图,教会同学忽略细节,抓住组成物体的基础形体,这种方法称为基础形体法。
线面分析法一般和形体分析法一起使用,但教学中可列举一些典型例子,讲解线面分析法在处理模型细节上的应用。
三、课前准备准备好叠加型、切割型、综合型组合体模型若干个,同时要有和模型配套的电子挂图或其他类型的挂图。
四、教学内容1.形体分析法形体分析法的实质是:分部分想形状,合起来想整体,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
具体使用的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1)几个视图对照起来看。
如图5—13所示。
图5—13 几个视图对照起来看(2)对组合体拆分后进行读图如图5—14所示。
图5—14 组合体拆分读图2.读图实例[例1]对支架进行读图的步骤和过程。
具体如图5—15所示。
图5—15 支架的读图步骤和过程在看懂图5—15所示的支架各部分的基础上,归纳后得出该支架的实际结构如图5—16所示。
图5—16 支架的实际结构[例2] 如图5—17中,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想象出物体的形状,并补画出左视图。
分析:根据所给视图的形状,采用基础形体法来进行分析,在看懂视图的基础上,补画出三视图。
图5—17 想象基础形体基础形体法就是根据视图的形状,先想大的整体,此时,先不考虑孔槽和局部结构,看懂大的形体的结构、个部分组合的情况。
在这个基础上,在想象出基础形体的情况下,再深入到局部细节。
具体来讲:基础形体法就是“先大后小,先粗后细。
读组合体视图教案文档
![读组合体视图教案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543f49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6.png)
读组合体视图教案文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阅读组合体视图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组合体视图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组合体视图的概念及其分类2. 组合体视图的绘制方法3. 组合体视图的阅读技巧4. 组合体视图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概念、绘制方法和阅读技巧。
2. 教学难点:组合体视图的阅读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概念、绘制方法和阅读技巧。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组合体视图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阅读组合体视图,提高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组合体视图的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2. 准备组合体视图的实例图片和模型。
3. 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组合体视图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组合体视图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概念:介绍组合体视图的定义、特点和分类,让学生理解组合体视图的基本知识。
3. 讲解组合体视图的绘制方法:教授组合体视图的绘制步骤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绘制组合体视图。
4. 讲解组合体视图的阅读技巧:教授组合体视图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组合体视图的观察和分析技巧。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组合体视图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6. 课堂练习:布置组合体视图的阅读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高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7.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
七、作业布置1. 绘制一组组合体视图,并标注名称。
2. 分析一组组合体视图,描述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读组合体视图教案文档
![读组合体视图教案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3de8db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9.png)
读组合体视图教案文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识别和理解组合体的基本概念;(2)能够分析组合体的视图表达方法;(3)能够运用组合体的视图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组合体的三视图,培养空间想象能力;(2)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组合体视图的绘制方法;(3)学会运用组合体视图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组合体的基本概念及分类(1)组合体的定义;(2)组合体的分类:平面组合体、立体组合体。
2. 组合体的视图表达方法(1)三视图的概念及作用;(2)组合体视图的绘制原则;(3)组合体视图的绘制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组合体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组合体的视图表达方法。
2. 教学难点:(1)组合体视图的绘制方法;(2)运用组合体视图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previous knowledge,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制图知识?(2)通过展示组合体实例,引发学生对组合体视图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讲解组合体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讲解组合体的视图表达方法;(3)示例讲解组合体视图的绘制方法。
3. 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组合体视图的绘制;(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绘制给定组合体的三视图;2. 分析实际问题,运用组合体视图知识解决问题;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2)课后作业;(3)小组讨论;(4)期末考试。
2. 评价内容:(1)组合体视图的绘制能力;(2)组合体视图的应用能力;(3)团队合作精神;(4)空间想象力。
七、教学策略1. 授课方式:(1)采用讲解、示例相结合的方式;(2)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3)开展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
CAD电子教案读组合体的视图
![CAD电子教案读组合体的视图](https://img.taocdn.com/s3/m/a28227fc6529647d26285205.png)
读组合体的视图画图和读图是学习本课程的两个主要环节。
画图是将空间的物体用一级平面图形(视图)表示出来,是由“物”画“图”的过程;而读图则是画图的逆过程,是根据一组平面图形(视图)想象空间形体的形状和结构。
是由“图”想“物”的过程。
所以,要能正确、迅速地读懂视图,必须掌握读图的基本要领和基本方法,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构思能力,通过不断实践,逐步提高读图能力。
一、读图的基本要领将各个视图联系起来阅读应明确视图中的线框和图线的含义善于构思物体的形状二、读图的基本方法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读图的基本方法形体分析法一般是从反映物体形状特征的主视图着手,对照其他视图,初步分析该物体由哪些基本体和通过什么形式所形成的。
然后按投影特性逐个找出各基本体在其它视图中的投影,确定各基本体的形状以及各基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最后综合想象物体的总体形状。
在读图时,对比较复杂的组合体,不易读懂的部分,还常使用线面分析法来帮助想象和读懂这些局部的形状,下面再对线面分析法在读图中的应用作一些分析,并举例说明。
分析面的形状分析面的相对位置分析面与面的交线小结形体分析法是从“体”的角度出发,分线框对投影所得三个投影表示一个形体的三个投影,一般无类似性的关系;线面分析法中分线框对投影所得的三个投影表示一个面形,不是具有类似性,就是具有积聚性。
形体分析法按投影,想形体是想位置、想形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线面分析法按投影,想面形、想位置是想线、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形体分析法适用于以叠加方式形成的组合体,或切割的部分其形体比较明显时,如挖孔等,也可用此法。
线面分析法适用于被切割的物体,且切割后的形体又不完整、形体特征不明显,并形成了一些切割面与切割面的交线,难以用形体分析法读图时采用。
线面分析法是在形体分析法基础上的一种读图方法,在分析物体大致形状时,仍需用形体分析法。
组合体的形成往往是既有叠加,又有挖切。
所以读组合体视图时,也往往不是立地使用某种方法,而是需要综合应用上述两种方法,互相配合、互相补充。
(完整版)《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看组合体视图
![(完整版)《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看组合体视图](https://img.taocdn.com/s3/m/53f2b886bb68a98271fefa9e.png)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课题名称:看组合体视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会运用形体分析法识读组合体视图;2、能运用形体分析法读懂组合体视图,补画出第三视图;二、能力目标利用所学方法,灵活应用到读组合体视图上,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的兴趣教学重点:1、应用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视图。
2、能正确补画出第三视图。
教学难点:应用所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通过分析看懂组合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分析讲解,实际演示,提问启发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学资源:1、用Flash将组合体的组合过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自制两个组合体模型3、三角板、圆规、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分钟2、引入新课2分钟讲解分析17分钟3、讲解新课38分钟4、归纳总结3分钟读图举例21分钟5、布置作业1分钟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2、讲解分析(17分钟)设问:得出结论,如何运用呢?现以下面的组合体为例,讲解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步骤:⑴划线框,分形体提问:从哪个视图入手,分成几个线框。
⑵对投影,想形状提问:Ⅰ的其余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基本形状是什么?Ⅰ的三视图及轴测图提问:Ⅱ的其余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基本形状是什么?Ⅱ的三视图及轴测图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三视图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动画,将形体分析法中如何分,如何合的过程动态的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掌握这种读图方法。
伴随学生的回答,由多媒体课件展现。
提问:Ⅲ、Ⅳ的其它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基本形状是什么?Ⅲ、Ⅳ的三视图及轴测图⑶分析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 看主视图可知:Ⅰ在最下面,Ⅱ在Ⅰ的上面居中,Ⅲ在Ⅰ的上方、Ⅱ的左方,Ⅳ在Ⅰ的上方、Ⅱ的右方,Ⅲ、Ⅳ和Ⅰ的左右平齐。
看俯视图可知:Ⅱ、Ⅲ、Ⅳ与Ⅰ的后面平齐,Ⅱ与Ⅲ、Ⅳ的宽度不等。
提问:四个部分的表面连接关系?⑷合起来,想整体注意事项: 在读图过程中,要突出两个字:分——分解形体要分得合理、清晰,便于想象物体形状。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看组合体视图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看组合体视图](https://img.taocdn.com/s3/m/4ddf984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1.png)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看组合体视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组合体的概念,掌握组合体的视图表达方法。
2. 培养学生阅读组合体视图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制图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组合体的概念及分类2. 组合体的视图表达方法3. 组合体视图的阅读与分析4. 组合体视图的绘制与标注5. 组合体视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组合体的概念,组合体的视图表达方法,组合体视图的阅读与分析。
2. 教学难点:组合体视图的绘制与标注,组合体视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践法、讨论法相结合。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图纸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工程中的组合体零件,引导学生思考组合体的概念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讲解组合体的概念、分类,重点讲解组合体的视图表达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组合体模型搭建,锻炼空间想象力,体会组合体视图的表达方法。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的组合体视图,培养学生阅读组合体视图的能力。
6.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组合体视图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组合体视图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理解组合体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视图表达方法。
2. 学生能够阅读和分析组合体视图,理解其含义。
3. 学生能独立完成组合体视图的绘制和标注,并正确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七、教学拓展:1. 探讨组合体视图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2. 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现代制图技术。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含组合体视图的讲解、实例分析等内容。
2. 模型:实体模型或3D打印模型,用于学生实践操作和理解。
组合体三视图阅读教学设计
![组合体三视图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02ca6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c.png)
组合体三视图阅读教学设计在设计教学活动时,组合体三视图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之一。
通过学习组合体的三视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物体的形状、结构和尺寸。
本文将介绍一种组合体三视图阅读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识别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组合体的概念,并能准确阅读和解释组合体的三视图。
2. 掌握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能够分析和解决与组合体三视图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一些实物组合体和它们的三视图图纸。
2. 准备计算器、直尺和尺子等绘图工具。
3. 教师设计好组合体三视图的练习题和案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介绍组合体的概念和应用领域,引发学生对组合体三视图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概念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组合体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的组合体类型。
通过实物示范和图示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组合体的特征和形态。
3. 绘图技巧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包括正确使用比例和尺度、体会三维形体在二维图纸上的表现等。
4. 练习演示:教师向学生演示绘制不同类型组合体三视图的过程。
并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绘制步骤和技巧。
5.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组合体案例,让学生根据给定的三视图和尺寸信息,绘制组合体的三维图形。
6.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行选取一个组合体的案例,并共同合作进行三视图的绘制。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解决问题。
7. 讨论总结: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组合体三视图,并对其进行讨论和评价。
并引导学生总结出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经验和技巧。
8. 拓展应用: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复杂的组合体案例,并设置一些挑战性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四、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和记录学生在绘制组合体三视图过程中的表现和思考。
2. 对学生完成的绘图作品进行评分和评价,评估学生对组合体三视图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看组合体视图教案
![看组合体视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da9d67aaea998fcc220e4e.png)
a) b)
c) d)
轴承座的看图方法
轴承座
第一步:认识视图,抓住特征。
通过分析可知,主视图较明显地反映了Ⅰ、Ⅱ形体的特征,而左视图则较明显地反映了形体Ⅲ的特征。
据此,该轴承座大体可分为三部分。
第二步:分析投影,联想形体。
Ⅰ、Ⅱ形体从主视图出发、形体Ⅲ从左视图出发,依据“三等”规律分别在其他视图上找出对应的投影,然后经旋转归位即可想出各组成部分的形状
第三步:综合起来,想象整体。
长方体工在底板Ⅲ上面,两形体的对称面重合且后面靠齐;肋板Ⅱ在长方体Ⅰ的左、右两侧,且与其相接,后面靠齐,从而综合想象出物体的整体形状。
归纳:看图的一般顺序是:先主后次,先易后难,先粗后细,先分后合。
2、例2、看图所示的三视图。
演示
课件
强调
问题
点拨
总结
分析
步骤
演示
课件
归纳
总结
抓住
特征
投影
规律
分析
组合
形式
和位
置关
系
演示
大胆
分析
想其
形状
认真
看图
总结
得失
分析
想形
体
整体
分析
总结
得失
理解
记忆
完成
导学
案3
理解。
读组合体视图教案文档
![读组合体视图教案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1c1f1b5a58da0116d174958.png)
机械制图读组合体视图读组合体视图(教案)课程机械制图授课班级07机电班教师杨银华审批教材《机械制图》(第四版)课题§4—4读组合体视图授课时数2授课日期授课类型讲授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建议树立整体意识,增加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储备,引导学生弄清视图上每一条线、每一个图框以及相邻封闭线框的含义,理解《形体分析法》读图步骤——“分”“对”“想”“合”的含义,引导学生借助画轴测草图来构思、想象组合体形状,补视图、补缺线不是教学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通过补视图、补缺线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空间思维能力。
精心筛选适量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教师要注意诱导,适时地点拨和疏导。
教具挂图、模型、投影仪(AutoCAD绘图)。
作业习题集。
教学进程和时间分配表序号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组合体1 组织教学1´问好,查考勤。
2 复习旧课(线、面)2´提问法(挂图)3 讲授新课85´一、读图的前提12´讲授法、电化教学演示二、读图的基本要领11´讲授法、电化教学演示三、读图的基本方法26´讲授法、分析引导、电化教学演示四、补画第三视图、由视图作实体造型24´讲授法、电化教学演示五、在已知视图上补画缺线12´讲授法、提问法4 小结及布置作业(要求由视图制作模型)2´课后纪要备注组织教学1´复习旧课2´讲授新课85´12´问好,查考勤。
集中学生注意力。
一、直线的投影特性二、平面的投影特性§4—4读组合体视图画图和读图是学习本课程的两个主要环节。
画图是将空间形体按正投影方法表达在平面的图纸上;读图则是由视图根据点、线、面的投影特性以及多面正投影的投影规律想象空间形体的形状和结构。
读图比画图要困难一些,因此,掌握读图的基本要领和基本方法很重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构思能力,不断实践,逐步提高读图能力。
中职机械制图教案: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中职机械制图教案: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b0dca70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32.png)
中等专业学校203-2024-1教案
教
学内容但实际上是四种不同形状物体的俯视图。
所以,只有把俯视图与主视图联系起来识读,才能判断它的形状。
由此可见,读图时必须将给出的全部视图联系起来,才能想象出物体的形状。
2.明确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
(1)视图上的每个封闭线框通常表示物体上一个表面(平面或曲面)投影。
如图所示的主视图中有四个封闭线框,对照俯视图可知,线框a’、b’、c’分别是六棱柱前三个棱面的投影,线框d’则是前圆柱面的投影。
(2)相邻两线框中有小线框,则表示物体不同位置的两个平面。
(3)视图中的每条图线可能是立体表面具有积聚性的投影。
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教案
![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41aa1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e.png)
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教案教案标题: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组合体视图,并能够解释其作用和重要性。
2. 学会使用适当的方法和步骤读取组合体视图。
3. 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读取和理解给定的组合体视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份包含组合体视图的范例,并提前阅读和理解其内容。
2. 学生:纸和笔。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解释什么是组合体视图,并强调其在理解和分析复杂问题中的重要性。
2. 提问学生是否有过读取组合体视图的经验,并鼓励他们分享。
探究:1. 教师展示一份包含组合体视图的范例,并解释其结构和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范例中的组合体视图,解释每个部分的含义和关系。
3. 教师介绍读取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并与学生一起讨论。
方法和步骤:1. 阅读标题和图例:学生应该首先阅读组合体视图的标题和图例,以了解其主题和解释。
2. 观察整体结构:学生应该观察组合体视图的整体结构,包括各个部分的布局和排列方式。
3. 分析细节内容:学生应该仔细分析组合体视图中的细节内容,包括文字、符号和图形等。
4. 理解关系和连接:学生应该理解组合体视图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和连接,以及它们对整体的影响。
5. 提出问题和猜测:学生可以根据所观察和分析的内容提出问题和猜测,以进一步深入理解组合体视图。
6. 寻找相关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问题和猜测,寻找相关的信息来验证或修正自己的理解。
7. 总结和归纳:学生应该总结和归纳组合体视图中的重要信息和关键点,以确保对其内容的全面理解。
应用:1. 学生分组或个人练习:教师提供一些包含组合体视图的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方法和步骤进行阅读和理解。
2. 学生展示和讨论:学生可以展示他们的阅读结果,并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以促进彼此的学习和理解。
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学生在读取组合体视图时应注意的要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极应用所学的方法和步骤,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完整版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看组合体视图
![完整版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看组合体视图](https://img.taocdn.com/s3/m/facae988376baf1ffc4fadb3.png)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课题名称看组合体视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会运用形体分析法识读组合体视图;2、能运用形体分析法读懂组合体视图,补画出第三视图;二、能力目标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灵活应用到读组合体视图上,利用所学方法,象能力。
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的兴趣三、情感目标:教学重点1、应用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视图。
2、能正确补画出第三视图。
: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通过分析看懂组合体,应用所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分析讲解,实际演示,提问启发: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学资源Flash将组合体的组合过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1、用2、自制两个组合体模型3、三角板、圆规、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1分钟1、复习提问讲解分析172分钟分钟2、引入新课3、讲解新课38分钟4、归纳总结3分钟读图举例21分钟5、布置作业1分钟:1课时时课- 1 -- 2 -程教学方法学过教教学环节分钟)2、讲解分析(17用多媒体课件重点设问:得出结论,如何运用呢?现以下面的组合体为例,讲解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视图展现三视图难点的方法和步骤。
结教学过程中,合多媒体动画,将形体分析法如何中如何分,合的过程动态步骤:划线框,分形体⑴从的联系起来,提问:从哪个视图入手,分成几个线框。
而让学生掌握⑵对投影,想形状这种读图方法。
提问:Ⅰ的其余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基本形状是什么?伴随学生的回由多媒体课答,件展现。
Ⅰ的三视图及轴测图基本形状是什么?提问:Ⅱ的其余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Ⅱ的三视图及轴测图- 3 -程教学方法学过教学环节教基本形状是什Ⅳ的其它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提问:Ⅲ、么?Ⅲ、Ⅳ的三视图及轴测图⑶分析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看主视图可知:Ⅰ在最下面,Ⅱ在Ⅰ的上面居中,Ⅲ在Ⅰ的上方、Ⅱ的左方,Ⅳ在Ⅰ的上方、Ⅱ的右方,Ⅲ、Ⅳ和教师分析讲解,Ⅰ的左右平齐。
看俯视图可知:Ⅱ、Ⅲ、Ⅳ与Ⅰ的后面平齐,Ⅱ与Ⅲ、多媒体课件慢Ⅳ的宽度不等。
《读 组 合 体 视 图》机械制图课程教案设计
![《读 组 合 体 视 图》机械制图课程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3d40ad0066f5335b812162.png)
机械制图教案第 1 页机械制图教案第2 页〖组织教学〗维持课堂秩序检查学生出勤〖复习提问〗1、在组合体上应标注哪几类尺寸?2、在布置组合体的尺寸时应注意什么?〖作业讲评〗上次作业多数同学能正确标注尺寸,个别同学出现漏注和不合理问题,尺寸标注必须符合实际要求。
〖导入新课〗组合体是由若干基本形体组合而成,前面所学的画图-是把空间形体按正投影方法绘制在平面上;读图-是根据视图进行形体分析,想象空间形体形状的过程,今天我们来学习读图的方法。
〖新课讲授〗§4-4 读组合体视图一、读图的基本要领1.认识视图抓特征结论:读图应抓住物体的形状特征和位置特征概述上节所学主要内容,提问检查掌握情况讲评作业中存在问题及改正方法多媒体演示启发学生思考:画图和读图的区别?多媒体演示启发学生思考:主俯视图哪一个反映其主要形状特征?归纳:准备工具静心上课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对比两种图形,理解画图和读图的区别同学间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分析机械制图教案 第3 页2、几个视图结合起来想形状(1) 已知俯视图,试想象主视图形状?(2)已知两视图,试想象左视图的形状?3、明确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1)视图中的每个封闭线框,通常表示物体上一个表面的投影如a’b’c’(2)相邻两线框或大线框中有小线框,表示物体不同位置的两个表面如A、B、C面依次相交(3)视图中的每条图线,可能是立体表面有积聚性的投影或两面交线或曲面转向轮廓线的投影分析视图中的投影多媒体展示启发教学:俯视图确定,主视图有几种形状呢?比一比:看谁画的正确,谁画的主视图多,谁画的快?问:主俯视图确定左视图答案唯一吗?归纳同学们的答案多媒体展示左视图进一步启发:还有其他形状吗?结合所学知识发挥空间想象补画主视图思考讨论补画左视图课后思考其他形状拓展解题思路分组讨论,互相探讨,集思广义机械制图教案第4 页二、读图的基本方法1、形体分析法例题:根据两视图分析形体,补画左视图解题分析:该形体由四部分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 读组合体视图
太湖县职教中心李道元课题:1、读图的基本要领
2、读图的基本方法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讲解读图的基本要领
2、讲解读图的基本方法之一——形体分析法
教学要求:1、掌握读图的基本要领
2、掌握形体分析法在读图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形体分析法在读图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形体分析法在读图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读组合体视图的目的是为以后读零件图提供方法。
讲课中要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组一个图框、一条图线的意义,具有能把组合体分解为若干
基本几何体,又能把它们再组合为一个整体达的思维能力。
以及读图
时一些技巧。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提问
复习三投影规律、点线面的投影常见的基本几何体的投影
二、引入新课题
画图和读图是学习本课程的两个重要环节,培养读图能力是本课程的基本任务之一。
画图是将空间的物体形状在平面上绘制成视图,而读图则是根据已画出的视图,运用投影规律,对物体空间形状进行分析、判断、想象的过程,读图是画图的逆过程。
一、读图的基本要领
引入新课:(一)将各个视图联系起来识读
读图的基本方法与画图一样,主要也是运用形体分析法。
举例一
上面五个立体的主视图相同,如果与俯视图联系起来看,就可以看出它们是形状不同的立体。
举例二:
上图中四个立体的主、俯视图都相同,只有将左视图联系起来看,才可以看出它们是不同形状的物体。
结论:读图要领一:读图时必须将所给出的全部视图联系起来分析识读,才能想象出组合体的完整形状。
(二)理解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提问
图形中的一条图线的意义
图形中的一条线框的意义
引申:相邻的两个线框、线框中的小线框的意义
结论:读图要领二:不仅要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还要对视图中的每个线框和每条图线的含义进行分析,才能逐步想象出物体的完整形状。
三)善于构思物体的形状
举例三:已知一个图形,你能想象出几种形体?
二、读图的基本方法
今天学习运用形体分析法读图
读图的基本方法与画图一样,主要也是运用形体分析法。
形体分析法是组合体读图的基本方法。
其思路是:首先在反映形状特征比较明显的主视图上按线框将组合体划分为几个部分,即几个基本体;然后通过投影关系找到各线框所表示的部分在其他视图中的投影,从而分析各部分的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最后综合起来想象组合体的整体形状。
运用形体分析法读图的步骤是:
划线框,分基本体
对投影,想各基本体的形状
合起来,想整体
运用形体分析法读图举例一:
运用形体分析法读图举例二:
同学们练习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