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不忍则大乱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荀子》练习题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荀子》练习题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荀子》练习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微然必以自省也。

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①必以自恶也。

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

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

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此之谓矣。

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

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②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

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

(节选自《荀子·修身》)文本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节选自《礼记·大学之道》)【注】①菑然:灾害在身的样子。

“菑”通“灾”。

①折(zhé)阅:低价销售,亏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是谓是/非谓非曰直/B.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是谓是非谓非曰直/C.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是谓是/非谓非曰直/D.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是谓是非谓非曰直/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肖,字面意思是不像,常用来表达子不如其父,引申为不贤、不才。

《忍小忿而就大谋》文言文翻译

《忍小忿而就大谋》文言文翻译

《忍小忿而就大谋》文言文翻译《忍小忿而就大谋》文言文翻译上学期间,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忍小忿而就大谋》文言文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忍小忿而就大谋》原文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

庄王曰:“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是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译文: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

庄王说:“国君能够对人谦让,委屈自己,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

”就此放弃对郑国的进攻。

越王勾践在会稽陷於困境,他到吴国去做奴仆,好几年都不懈怠。

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人下人的,是普通人的刚强而已。

那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而耽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

为什麼这样说呢?老人和张良并没有平生的老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却拿奴仆的低贱之事来让张良做,张良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这自然,秦始皇不能使他惊恐,项羽不能使他发怒。

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於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

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因此随随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

汉高祖能忍耐,保养那完整的刀锋(把自己的精锐实力保养得很好,等待对方的衰弊),这是张良教他的。

苏洵《权书》原文赏析

苏洵《权书》原文赏析

苏洵《权书》原文赏析《权书》由宋代苏洵所撰,虽经年月,但仍为世人所用。

其中精髓,如下言述:人有言曰:'儒者不言兵。

'仁义之兵,无术而自胜。

使仁义之兵无术而自胜也,则武王合用乎太公?而牧野之战,'四伐攻、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

'又何用也?《权书》,兵书也,而所以用仁济义之术也。

吾疾夫世之人不究本末,而妄以我为孙武之徒也。

夫孙氏之言兵为常言也,而我以此书为不得已而言之之书也。

故仁义不得已,而后吾《权书》用焉。

然则《权书》,为仁义之穷而作也。

权书宋·苏洵撰序人有言曰:“儒者不言兵。

”仁义之兵,无术而自胜。

使仁义之兵无术而自胜也,则武王合用乎太公?而牧野之战,“四伐攻、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

”又何用也?《权书》,兵书也,而所以用仁济义之术也。

吾疾夫世之人不究本末,而妄以我为孙武之徒也。

夫孙氏之言兵为常言也,而我以此书为不得已而言之之书也。

故仁义不得已,而后吾《权书》用焉。

然则《权书》,为仁义之穷而作也。

心术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

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

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

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

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

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

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

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

邓艾缒兵于穴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

彼固有所侮而动也。

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吕氏春秋》有始览原文及翻译.doc

《吕氏春秋》有始览原文及翻译.doc

《吕氏春秋》有始览原文及翻译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吕氏春秋》有始览原文及翻译,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查看。

原文:【有始】一曰:天地有始,天微以成,地塞以形,天地合和,生之大经也。

以寒暑日月昼夜知之,以殊形殊能异宜说之。

夫物合而成,离而生。

知合知成,知离知生,则天地平矣。

平也者,皆当察其情,处其形。

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风有八等,水有六川。

何谓九野?中央曰钧天,其星角、亢、氐;东方曰苍天,其星房、心、尾;东北曰变天,其星箕、斗、牵牛;北方曰玄天,其星婺女、虚、危、营室;西北曰幽天,其星东壁、奎、娄;西方曰颢天,其星胃,昴,毕;西南曰朱天,其星觜巂、参、东井;南方曰炎天,其星舆鬼、柳、七星;东南曰阳天,其星张、翼、轸。

何谓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闲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

何谓九山?会稽、太山、王屋、首山、太华、岐山、太行、羊肠、孟门。

何谓九塞?大汾、冥厄、荆阮、方城、殽、井陉、令疵、句注、居庸。

何谓九薮?吴之具区,楚之云梦,秦之阳华,晋之大陆,梁之圃田,宋之孟诸,齐之海隅,赵之钜鹿,燕之大昭。

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

何谓六川?河水、赤水、辽水、黑水、江水、淮水。

凡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

水道八千里,受水者亦八千里。

通谷六,名川六百,陆注三千,小水万数。

凡四极之内,东西五亿有九万七千里,南北亦五亿有九万七千里。

极星与天俱游,而天枢不移。

冬至日行远道,周行四极,命曰玄明。

夏至日行近道,乃参于上。

当枢之下无昼夜。

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

众耳目鼻口也,众五谷寒暑也,此之谓众异。

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意思_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成语解释

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意思_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成语解释

小不忍则乱大谋
成语解释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成语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成语繁体小不忍則亂大謀
成语简拼XBRZLDM
成语注音ㄒ一ㄠˇㄅㄨˋㄖㄣˇㄗㄜˊㄌㄨㄢˋㄉㄚˋㄇㄡ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七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小不忍则乱大谋复句式;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小不忍而乱大谋
成语例子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12回:“小不忍则乱大谋,赵谦想到这一点,便勉强挤出一点干笑来。


英语翻译He that will not endure to itch must endure to smart. <the bull and the goat>。

职场心理学心得

职场心理学心得

职场心理学心得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对所有人都是至关重要的,你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怎样的心理心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职场心理学心得”,下面作者收集了相干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400983职场心理学心得1第一:走出“心灵的舒服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舒服区域”,但总待在私人的区域中,不关心以外的任何事情,不愿在工作中提出自己的任何看法和建议,消极地完成上级交代的事,很快你就会成为同事中默默无闻的“垫脚石”,当与你并肩工作的同事成为你的上司时,后悔就已经晚矣了。

另外一种情形是:你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脱离自己的团队,“单打独斗”的结果就是工作能力降落,乃至会消极地认为周围的一切都在与自己“对着干”。

如果你能很快打破之前所处的状态,就可以更快地处理好业务、人际之间的关系,从而从其他员工中脱颖而出。

第二:不要向上司总说模棱两可的话好像”“大致”“待会儿”“说不定”之类的词千万不要总挂在嘴边,特别是和上级谈论工作的时候。

上司常常期望听到的“可实现的许诺”,而不是“相当于没有说的话”。

不是上司想要的回答不仅会使上司很恼火,还会对你的工作态度留下坏印象。

如果上司没有听到他想要的答案,自己的计划也不得不被耽搁或推迟,另外他还要找机会再次向你过问这件事——由于他不知道你是否真正落实了。

更致命的是,他不知道你已经做了的事情中,有多少都是这样没有落实的。

一旦他对你的工作态度和能力产生了怀疑,而得不到任何说明,想重新建立起他对你的信任就难上加难了。

第三:不要让上司等到“忍无可忍”当你在徘徊和彷徨如何实行项目的时候,或许你的上司已经等不及,自己去做了。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常此以往,今后上司会在交代工作时,在心里对你产生“条件反射”,认为把工作交给你不是很靠谱,或许表现的机会就会因此与你“擦肩而过”了。

所以,当你徘徊不前的时候,你要意识到你正在拖延工作,常常徘徊是由于惧怕项目进行中显现不可预见的后果,需要自己承当或应对。

方法总比问题多_小不忍则乱大谋

方法总比问题多_小不忍则乱大谋

做人当忍,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是难于上青天。

正因为如此,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做人的“忍”道,俗话说:“忍字头上一把刀”“小不忍则乱大谋”。

为什么做人“忍”字尤其重要?有人冒犯了你,需要忍:有人与你争名夺利,需要忍;有人委屈了你,需要忍;有人嫉妒你,也需要忍。

总之,中国人需要忍的地方太多了,以致有人说中国人活得太累,累就累在需要忍的事情太多,其中就有人际关系的成份,甚至大多数是人际关系的成份。

而累也好,不累也好,忍是现实需要,在很多情况下,只有忍让才能相安无事,所以古人概括了一句关于忍的至理名言:“百忍成金”。

在做人时怎样才能做到忍呢?(1)体谅他人的要求和难处。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他人有了难处或要求或产生某种欲望,只要不是太过分,又在合乎情理的范围内,不妨对此忍让几分。

有时,由于人们产生种种要求,可能会做出一些使人不如意的事情,这时,出于对人的体谅,就要学会忍让。

春秋战国时期,孟尝君曾担任齐国宰相。

家中养了许多食客。

其中有一个与孟的小妾私通。

有人向孟报告情况,并进言道:“身为人家的食客,却与主人之妾私通,天理不容,理应处死!”孟尝君却淡然说道:“喜爱美女是人之常情,此事不宜再提。

”之后,孟不仅不再提及此事,反而对私通的食客施之以惠。

他召来那个食客说:“你在我门下已经多日,一直没有适合的位置安置你,对此我十分不安。

时下卫国国君与我交情甚笃,我想替你备好车马银两,送你到卫国做官去。

”那个食客来到卫国,受到卫王的器重。

不料,后来卫国与齐国关系紧张,卫国欲联合诸国一齐攻打齐国。

此时,那个曾受惠于孟尝君的人向卫王进言道:“臣之所以得以来到卫国。

全仗孟尝君不计臣的无能与过错,将臣推荐给大王。

臣听说齐、卫两国的先王曾经约定,未来两国的子孙后代要世代友好,决不彼此攻伐。

现在,陛下却欲联合他国一齐攻打齐国,这不仅有悖于先王的约定,而且也有负于孟尝君的一番情谊。

恳请陛下打消攻打齐国的念头,不然,臣愿死在陛下面前!”卫王觉得他说得有理,特别是佩服他的情义,于是取消了联合攻打齐国的念头。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原文及解释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原文及解释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原文及解释名句: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摘自:《论语·卫灵公篇》解释: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对细小的事情不能忍耐就会破坏大事。

卫灵公篇原文: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明日遂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子张书诸绅。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

郑声淫,佞人殆。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古籍《孟子》中经典名句

古籍《孟子》中经典名句

古籍《孟子》中经典名句《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

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3.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三节》4.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七节》5.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四节》6.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7.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节》8.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9.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八节》10.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节》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1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1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节》14.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15.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尹文子·大道下》原文+翻译

《尹文子·大道下》原文+翻译

《尹文子·大道下》原文+翻译《尹文子·大道下》原文:仁、义、礼、乐、名、法、刑、赏,凡此八者,五帝、三王治世之术也。

故仁以道之,义以宜之,礼以行之,乐以和之,名以正之,法以齐之,刑以威之,赏以劝之。

故仁者所以博施于物,亦所以生偏私;义者所以立节行,亦所以成华伪;礼者所以行恭谨,亦所以生惰慢;乐者所以和情志,亦所以生淫放;名者所以正尊卑,亦所以生矜篡;法者所以齐众异,亦所以乖名分;刑者所以威不服,亦所以生陵暴;赏者所以劝忠能,亦所以生鄙争。

凡此八术,无隐于人而常存于世,非自显于尧、汤之时,非自逃于桀、纣之朝。

用得其道,则天下治;用失其道,则天下乱。

过此而往,虽弥纶天地,笼络万品,治道之外,非群生所餐挹,圣人措而不言也。

凡国之存亡有六征:有衰国,有乱国,有亡国,有昌国,有强国,有治国。

所谓乱亡之国者,凶虐残暴不与焉;所谓强治之国者,威力仁义不与焉。

君年长,多妾媵,少子孙,疏宗族,衰国也;君宠臣,臣爱君,公法废,私政行,乱国也;国贫小,家富大,君权轻,臣势重,亡国也。

凡此三征,不待凶虐残暴而后弱也,虽曰见存,吾必谓之亡者也。

内无专宠,外无近习,支庶繁字,长幼不乱,昌国也;农桑以时,仓廪充实,兵甲劲利,封疆修理,强国也;上不胜其下,下不犯其上,上下不相胜犯,故禁令行,人人无私,虽经险易而国不可侵,治国也。

凡此三征,不待威力仁义而后强,虽曰见弱,吾必谓之存者也。

治主之兴,必有所先诛。

先诛者,非谓盗,非谓奸。

此二恶者,一时之大害,非乱政之本也。

乱政之本下侵上之权,臣用君之术,心不畏时之禁,行不轨时之法,此大乱之道也。

孔丘摄鲁,相七日而诛少正卯。

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

夫子为政而先诛,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汝其故。

人有恶者五,而窃盗奸私不与焉。

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强记而博,五曰顺非而泽。

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君子之诛。

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以饰邪荧众,强记足以反是独立。

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精选10篇)

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精选10篇)

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精选10篇)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篇1三顾茅庐的主要讲的就是刘备经过徐庶的暗示,告诉他在一个地方有个军事人才,但他从来没有出来参加过战争,整天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徐庶说如果大王能够得到这个人才,便能够帮忙大王统一天下。

由此能够看出这个人是有多厉害,哪个大王听了不会动心。

于是刘备第二天便出去前去诸葛亮的家中,不巧的是,诸葛亮恰好出去游山玩水了,刘备问他的童子先生什么时候会回来,童子说他也不明白,先生回家没有固定的时间,这次刘备只好遗憾的回去了。

过了几日他又和手下带着礼物前往诸葛亮的茅草屋,这次依旧没有见到诸葛亮,诸葛亮正好被朋友约出去了,刘备甚是遗憾,他留下了一封信便走了。

新年很快到了,在过完新年后,刘备又准备出去前去诸葛亮家了,这次但是冒着风雪前往,可见诸葛亮对他是多么的重要,不惜一切。

这次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诸葛亮最后在家中了,然而此时诸葛亮正在睡觉,他只好等着了,不久,诸葛亮醒来了,和刘备进行了一番交谈后,同意跟随刘备前去指导军事策略。

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篇2在寒假中,我读过一些书,但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

记得刚开始寒假时,我买了一本《三国演义》,它像胶水一样深深地把我吸引了。

我贪婪地读了一遍又一遍。

看着看着,我被“三顾茅庐”的画面吸引住了。

因徐庶帮刘备打了胜仗,曹操的谋士设法将徐庶骗走。

临行前,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孔明。

于是,刘畚打点行李,便与关羽和张飞一齐来到了隆中卧龙岗。

第一次,孔明的小童回答:孔明出去了,不知何时才回来。

听完,刘畚觉得惆怅不已。

几天后,刘畚又去拜访时,却只见到了孔明弟弟诸葛均,刘畚无奈,只得怏怏不快离去。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打算再次拜访孔明。

此时张飞、关羽劝刘备不要再去浪费时间了,而刘备却训斥了二人。

到了孔明的茅庐,刘备得知孔明虽在,可正在午睡。

当孔明醒来,发现三人便急忙召进屋。

刘备拜请孔明出山相助,孔明不肯,刘备情急流泪,说:“天下大乱,百姓苦难深重啊!”孔明被刘备的诚恳打动了,答应了刘备的邀请。

评书经典句子

评书经典句子

要知心腹事,单听背后言。

功高莫过救驾,计狠莫过断粮。

钱压奴婢手,艺压荡旁人。

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见其外知其内,见其面知其心擎天薄玉柱,架海紫金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光棍一点就透,碾子棒打不回话好说,事难办话是开心锁没有三把神砂,不敢倒反西岐小马炸蹄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低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兵来将挡,水来土囤祸到临头后悔迟好汉长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疾风知劲草打狗看主人瓦罐难离井沿破,做大将难免阵前亡人善了人欺,马善了人骑望山跑死马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尖刀。

财是惹祸根苗,气是雷烟火炮。

年老不讲筋骨为能良心丧于困境杀人不过头点地顺着好吃,横着难咽母子连心,父子天性君子不夺人之美。

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手大捂不过天官大生险,树大招风树欲静风不止酒要少吃,事要多知有山靠山,无山独立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人嘴两张皮,反正都是理货换货两头乐见高人不能交臂失之当场不让步,举手不留情生又何欢,死又何惧搬砖砸脚面---反巧弄个拙夜长梦多,迟则生变要想人前显贵,必须暗中受罪白酒红人面,黄金动人心人逢喜事精神爽,梦入愁肠盹事多君子一言,快马一鞭金砖不厚,玉瓦非薄当断不断必留祸患话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砂锅不打一辈子也不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无功受禄,寝食难安狗掀门帘子——全凭那张嘴乱世之中出武将,太平年间用文官天作孽犹可为,人作孽不可活不服高人有罪墙倒众人推,破鼓乱人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借你口中言,传我心腹事大笔写大字,大人做大事一手托两家,公平合理处理黄鼠狼下豆雏子——一辈不如一辈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

散财难舍,故土难离关公长气蕾——脸红脖子粗有官就有私,有私就有弊终日打雁,让雁给钳了会说的不如会听的。

狗眼看人低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野鸡没名,草鞋没号送人送到家,救人救个活。

长江水后浪推前浪,尘世间一辈新人换旧人。

道德经名言名句

道德经名言名句

道德经名言名句道德经名言名句1 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2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本人以为,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3 是以圣人为而绝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4 知本人不言,言本人不知。

更多老子名言关注习古堂国学本人的相关章。

5 夫礼本人,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6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7 夫兵本人,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本人不处。

8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9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0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本人,是贤於贵生。

11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12 三十辐,共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 善为士本人,不武;善战本人,不怒;善胜敌本人,不与;善用人本人,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4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5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本人,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何曾与之争。

16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曰慈,二曰俭,五曰不敢为天下先。

17 天本人恢恢,疏而不失。

18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庄子》外篇·胠箧原文及译文

《庄子》外篇·胠箧原文及译文

《庄子》外篇·胠箧原文及译文外篇·胠箧作者:庄子及门徒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藤,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藤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

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世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

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

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

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

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

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忍经》全文及译文:小不忍则乱大谋,谋不足大事难成

《忍经》全文及译文:小不忍则乱大谋,谋不足大事难成

《忍经》全文及译文:小不忍则乱大谋,谋不足大事难成《易·损卦》云:「君子以惩忿窒欲。

」译文:《易经·损卦》说:「君子自己抑制愤怒,控制情欲。

」《书》周公戒周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

」又曰:「不啻不敢含怒。

」又曰:「宽绰其心。

」译文:《尚书》载周公告诫周成王说:「小人怨恨你,骂你,则自己应当加强修养,不要计较他们。

」又说:「不只是不敢发怒。

」又说:「是放宽自己的心胸。

」成王告君陈曰:「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译文:周成王告诫君陈说:「必须有忍性,事情才能成功;有度量,道德才能高尚。

」《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译文:《左传·宣公十五年》载:谚语说:「所谓高下,应当放在心中,河流和沼泽容纳着污泥,丛山和草丛中藏着祸患,美玉隐匿着瑕疵,君王忍受一些耻辱,这是自然规律。

」《昭公元年》:「鲁以相忍为国也。

」译文:《左传·昭公元年》称:「鲁国以相互忍让来治理国家。

」《哀公二十七年》:知伯入南里门,谓赵孟入之。

对曰:「主在此。

」知伯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尔?」对曰:「以能忍。

耻庶无害赵宗乎?」译文:《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载:知伯进了南里门,叫赵孟也进来。

赵孟对他说:「君王在这里。

」知伯说:「你没有勇敢的精神,怎么能被人尊敬呢?」赵孟回答说:「我凭着忍性。

你的耻笑对我赵孟有什么危害呢?」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

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译文:楚庄王攻打郑国,郑国君王袒露着肩膀牵着羊来迎接楚国的军队。

楚庄王说:「郑国的君王能忍受别人的侮辱,也一定能对郑国的老百姓讲信用。

」《左传》:「一惭不忍,而终身惭乎?」译文:《左传》:「不愿忍受一次羞辱,而使自己惭愧一辈子吗?」《论语》: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论语》:孔子说:「小的事情不忍让,就会破坏了大的计划。

庄子.三十三篇

庄子.三十三篇

庄子.三十三篇内篇·逍遥游原文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韩非子·难势》全文、注释和鉴赏

《韩非子·难势》全文、注释和鉴赏

《韩非子·难势》全文、注释和鉴赏慎子曰①: 飞龙乘云,腾蛇游雾②,云罢雾霁③,而龙蛇与蚓蚁同矣,则失其所乘也。

贤人而诎于不肖者④,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于贤者,则权重位尊也。

尧为匹夫⑤,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⑥,能乱天下: 吾以此知势位之足恃而贤智之不足慕也。

夫弩弱而矢高者⑦,激于风也;身不肖而令行者,得助于众也。

尧教于隶属而民不听,至于南面而王天下⑧,令则行,禁则止。

由此观之,贤智未足以服众,而势位足以诎贤者也。

〔注释〕① 慎子: 即慎到,战国时赵人,曾在齐国稷下讲学。

② 腾蛇: 古代传说中的龙类动物。

③ 云罢雾霁(jì): 云消雾散。

霁,雨停止,这里引申为雾消散。

④ 诎(qū): 屈服。

不肖者: 无德无才的人。

⑤ 尧: 古代传说中的贤君。

匹夫: 普通的人。

⑥ 桀(jié): 夏代最后一个王。

⑦ 弩(nǔ): 一种利用机械力发射箭的弓。

矢: 箭。

⑧ 南面: 指处在君位。

古代帝王临朝时面南而立。

王(wàng): 称王。

应慎子曰: 飞龙乘云,腾蛇游雾,吾不以龙蛇为不托于云雾之势也。

虽然,夫释贤而专任势,足以为治乎?则吾未得见也。

夫有云雾之势而能乘游之者,龙蛇之材美也;今云盛而蚓弗能乘也,雾醲而蚁不能游也①,夫有盛云醲雾之势而不能乘游者,蚓蚁之材薄也。

今桀、纣南面而王天下②,以天子之威为之云雾,而天下不免乎大乱者,桀、纣之材薄也。

且其人以尧之势以治天下也③,其势何以异桀之势也,乱天下者也。

夫势者,非能必使贤者用之,而不肖者不用之也。

贤者用之则天下治,不肖者用之则天下乱。

人之情性,贤者寡而不肖者众,而以威势之利济乱世之不肖人,则是以势乱天下者多矣,以势治天下者寡矣。

夫势者,便治而利乱者也。

故《周书》曰④:“毋为虎傅翼⑤,将飞入邑,择人而食之。

”夫乘不肖人于势,是为虎傅翼也。

桀、纣为高台深池以尽民力⑥,为炮烙以伤民性⑦,桀、纣得成肆行者,南面之威为之翼也。

使桀、纣为匹夫,未始行一而身在刑戮矣。

韩非子·难势第四十

韩非子·难势第四十

韩非子·难势第四十韩非子·难势第四十【原文】慎子1曰: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蚓蚁同矣,则失其所乘也。

贤人而诎2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于贤者,则权重位尊也。

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以此知势位之足恃而贤智之不足慕也。

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也;身不肖而令行者,得助于众也。

尧教于隶属而民不听,至于南面而王天下,令则行,禁则止。

则此观之,贤智未足以服众,而势位足以屈贤者也。

【注释】1.慎子:(约公元前395~约前315)又名慎到。

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赵国人。

曾在稷下(齐国国都的西门)讲学。

“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把道家的理论向法家理论方面发展。

《荀子·非十二子》:“足以欺惑愚众,是慎到、田骈也。

”2.诎:《墨子·公输》:“公输盘诎。

”《史记·李斯列传》:“轻财重士,辩于心而诎于口。

”《广韵》:“诎,辞塞。

”《说文通训定声》:“诎,字从言,当与吃同意。

”这里用为言语钝拙之意。

【译文】慎子说:“飞龙驾云而飞翔,腾蛇漂游雾中,如果云消雾散,而龙、蛇就和蚯蚓蚂蚁一样了,这是因为失去了所凭借的东西。

贤能的人有时说不赢不肖之徒,那是因为权势轻职位低的缘故;不肖之徒有时能让贤能的人屈服,那是因为权势重职位高的缘故。

让尧做一个普通人,那就连三个人都管不了;而让夏桀做天子,他就能搅乱天下;我因此知道权势地位值得依靠而贤能才智不值得羡慕。

那弩弓软弱而射出来的箭却很高,是因为风力激荡的缘故;本身无德无能而发布的命令却能付诸实施,那是因为他从众人那里得到了借助。

尧处在奴隶地位时去施教民众就不会听,等他在朝廷上面向南方而坐统治天下时,发令即行,有禁即止。

由此看来,贤能才智还不能够用来制服民众,而权势地位却完全可以让贤能的人屈服。

【说明】慎到这里所说的,确实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不肖之徒之所以能权重位高,那是因为奴隶社会、封建制度世袭制所造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2. 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
3.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4. 温和的态度,暖心的话语,让对方心悦诚服,而不应该用强硬的手段,生硬的话语,惹人反感,做到由远及近,层层深入,使原本坚冰渐渐消融,可谓水到渠成
5. 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6. 你目前的“好”朋友未必也是你未来的“好”朋友
7. 说说无关紧要的“心事”给周围的人听的同时,多听听别人的心事,别人会因为你多说而多说,他说得越多,你知道的就越多!听别人说话时,多点头,表示你在专注与附和,如果有不同的意见,也要先点头在提出,然后顺着对方的思路说出你自己的观点。

对于无关紧要的事,不必过于坚持己见,多点头就可以了。

8.批评是一种交流的艺术,与骂人不同,骂人是一种发泄、一种气急败坏、一种含有敌意及攻击性的行为,而批评是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上,出于一个善意的出发点,对对方敲响警钟。

9. 批评是以不刺伤他人的自尊自我为前提。

10. 措辞要客观、准确、婉转,不能主观从事,不能夸大其词,不能生硬直露。

11. 善意但不讲究措辞的批评往往出现所谓的“好心没有好报”。

12. 保全他人面子的办法是给他人留下台阶、留下退路,让他人体面地退却。

13. 不可与言而言,谓之失言,意思就是说如果你不确定说的话对人对事有益无害,或者利多害少,那么不如不说。

14. 隐私与秘密不可以轻易泄漏。

15. 多言生厌,多言招祸,多言致败,多言无益。

16. 真诚做人,用心做事;
17. 淡泊名利
18.【五件东西不能丢】1.追求,没有目标你就失去了精神的信仰,奔跑方向;2.尊严,它支撑你的脊梁,让你高傲地活着;3.自信,千钧压顶何须叹,披荆斩棘向前看;4.坚韧,成败皆在毫厘之间,只要是你选择的,再苦再难都要挺住;5.知识,千金易散尽,善学是财富,唯有知识能够创造一切。

19.看上级不顺眼,是自己的能力不够;看老板不顺眼,是自己的梦想不够;看同事不顺眼,是自己的胸襟不够;看朋友不顺眼,是自己的眼力不够;看自己不顺眼,是自己的修炼不够;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情商的本质是融——融合·融洽·融入·融融。

20.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21.【职场礼仪修养20条】⒈换位思考;⒉尊敬领导;⒊小事不计较;⒋为人低调;⒌嘴甜;
⒍有礼貌;⒎多听少说;⒏感恩;⒐守时;⒑守诺;⒒承受力强;⒓平常心;⒔赞扬别人;⒕宽容;⒖检讨自己;16.不争功;17.不辩解;18.衣着整洁;19.高效率。

20.除非必要,别轻易说谎。

22.【耶鲁大学心态理念】1.要无条件自信,即使在做错的时候2.不要想太多,定时清除消极思想。

3.学会忘记痛苦,为阳光记忆腾出空间。

4.敢于尝试,敢于丢脸。

5.每天都是新的烦恼痛苦不过夜。

6.面对别人的优秀时,发自内心地赞美。

7.做人最高境界不是一味低调,也不是一味张扬,而是始终如一的不卑不亢。

23.【最受欢迎员工的八条标准】1、主动报告工作进度;2、对上司询问清晰作答;3、没太多借口;4、不拖延、不健忘;5、接受任务无怨言,有问题及时反馈;6、主动找出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