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一)》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观察描述矿物教科版(1)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观察描述矿物教科版(1)](https://img.taocdn.com/s3/m/8ba4e80469eae009581bece9.png)
观察、描述矿物(一)【教材解读】《观察、描述矿物(一)》是浙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岩石和矿物”单元的第四课,本课主要是指导学生观察、描述矿物的特性。
矿物和岩石不同,因此观察的角度也有所不同。
由于不同矿物的化学成分或内部构造不同,因而反映出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形态特征。
矿物的特性具体体现在形状、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硬度、韧性、密度、磁性、导电性、易燃性、嗅觉、触感等方面。
由于学生的水平,教科书中只指导学生从颜色、条痕、软硬、光泽、透明度和形状等几个主要的方面观察和描述矿物。
本课是观察、描述矿物的第一课时,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矿物的颜色、条痕和软硬。
【学情分析】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比较简单,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充分的观察经验,对于矿物颜色的观察不难描述。
所以,这部分活动的重点应落在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条痕上。
对学生来说,“条痕”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一个容易混的概念。
它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不是矿物划过瓷板后留下的划痕。
这一点在教学中需要强调。
观察矿物的软硬,教材介绍了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几种矿物之间的相互刻画,这种方法,学生在三年级比较材料硬度时已经学过,是学生的原有经验。
第二种方法,是用指甲、铜钥匙和小刀,看矿物是否留下划痕,来判断矿物硬度。
第二种方法是本环节的重点。
两种方法有联系,又有区别。
具体情况下,选择正确合适的方法进行判断才是科学的做法。
【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知道颜色、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特点,也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
2、在识别矿物时,清楚有些矿物具有多种色彩,有些不同的矿物具有相同的色彩,知道矿物的条痕颜色比矿物的外表颜色更可靠,一部分同学能适当举出例子。
3、在比较矿物软硬时,知道硬度高的矿物可以将硬度低的矿物划出痕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的方法观察矿物的条痕,清楚矿物的条痕颜色可能跟外表颜色一样,也可能不一样,条痕颜色比外表颜色更可靠;2、通过小组合作活动,用指甲划、用铜钥匙划、用小刀刻画矿物的方法判断云母、长石、石英的软硬;3、在小组合作的同时不忘自主学习,独立记录自己的记录单。
第4课《观察、描述矿物(一)》教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第4课《观察、描述矿物(一)》教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1009dde9580216fc710afd59.png)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4课《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节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第4节内容。
矿物的颜色、条痕、软硬是科学家在研究矿物、描述矿物时所必须的几个角度。
本课时首先安排矿物的颜色和条痕,再安排矿物的软硬内容。
在教材设计上符合人感知外界事物的敏感先后顺序,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的思想,特别是:在条痕活动中,一定得选择在白色无釉瓷板上进行;在比较矿物软硬活动中,设置用指甲划、用铜钥匙划、用锉刀刻画矿物,将硬度的等级简化为“软、较软、较硬、硬”四个。
不是随随便便安排的三样东西,而是在野外工作时,人们确实是用这三种随身物品来初步判断矿物软硬的。
因此在教材安排上,本课相当的科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也得充分体现这点——像科学家一样带着孩子观察、描述矿物。
【学情分析】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比较简单,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充分的观察经验,对于矿物颜色的观察不难描述。
所以,这部分活动的重点应落在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条痕上。
对学生来说,“条痕”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一个容易混的概念。
它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不是矿物划过瓷板后留下的划痕。
这一点在教学中需要强调。
观察矿物的软硬,教材介绍了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几种矿物之间的相互刻画,这种方法,学生在三年级比较材料硬度时已经学过,是学生的原有经验。
第二种方法,是用指甲、铜钥匙和小刀,看矿物是否留下划痕,来判断矿物硬度。
第二种方法是本环节的重点。
两种方法有联系,又有区别。
具体情况下,选择正确合适的方法进行判断才是科学的做法。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一些矿物颜色、条痕、软硬等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组织和指导孩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研究活动过程:经历对矿物颜色和条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经历矿物互相刻划及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对矿物刻划进行硬度比较的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和推动孩子开展观察、描述矿物的活动,积极鼓励孩子在课外或校外继续开展一些研究矿物的活动。
教科版科学四下4.4《观察、描述矿物(一)》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下4.4《观察、描述矿物(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2b6c8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e.png)
教科版科学四下4.4《观察、描述矿物(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描述矿物(一)》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学习如何观察和描述矿物。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实物和实验,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观察、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水、土、空气等自然元素,对自然元素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四年级的学生对矿物的了解还相对较少,需要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进一步认识矿物。
此外,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描述矿物,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学会观察和描述矿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矿物的基本特征,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方法。
2.难点:如何准确地描述矿物,理解矿物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矿物的特征,增强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矿物标本:准备各种矿物的标本,如石英、云母、方解石等。
2.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镊子、滴管等。
3.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矿物的图片和实验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矿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矿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矿物吗?矿物有哪些特征?”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矿物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通过PPT展示矿物的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矿物的特征。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显微镜、放大镜等器材,观察矿物的形态、颜色、硬度等特征。
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巩固矿物特征的知识。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29fadc84868762caaed5a0.png)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
4.观察、描述矿物(一)
一、教材简析:
矿物和岩石不同,因此观察的角度也有所不同。
矿物的特性具体体现在形态、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发光性、硬度等方面,由于学生的水平,教科书中只知道学生从颜色、条痕、软硬、光泽、透明度和形状等几个主要的方面观察和描述矿物。
二、教学背景:
第4课和第5课的内容是知道学生观察、描述矿物的特性。
前面几课已经学习了对岩石的观察和描述,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观察的方法,但是矿物和岩石不同,因此观察的角度也有所不同。
由于不同矿物的化学成分或内部构造不同,因而反映出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形态特征。
本课的重点是知道学生观察矿物的颜色、条痕和软硬。
活动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和条痕;第二部分是矿物的软硬。
三、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下《怎样观察、描述矿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下《怎样观察、描述矿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a2812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7.png)
教科版科学四下《怎样观察、描述矿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怎样观察、描述矿物》这一课时是教科版科学四下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认识矿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学会用简单的工具进行矿物的采集和简单的加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矿物的概念、矿物的特性、矿物的采集和加工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水、土、空气等物质,对物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矿物这一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实践活动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但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有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矿物的概念,知道矿物的一些基本特性。
2.培养学生用简单的工具进行矿物的采集和加工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矿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矿物概念的理解和矿物的特性的掌握。
2.矿物采集和加工的技巧。
3.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践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矿物标本和采集工具。
2.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矿物标本和采集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矿物标本,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矿物的概念和特性,让学生初步了解矿物。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矿物的采集和加工,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采集的矿物,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正确表达。
5.拓展(10分钟)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不同矿物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矿物的规律。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矿物的概念和特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完成一份矿物观察报告,内容包括矿物的名称、特点、采集地点等。
四年级科学下册 观察、描述矿物(一) 2教案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 观察、描述矿物(一) 2教案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60fdd9195f312b3169a58e.png)
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内容: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目标:1.观察与描述是认识物体的重要方法。
2.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属性,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属性。
教学准备:金属矿物若干、白色磁砖(背面无釉)若干、花生果、小木块、回形针、小刀等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师:这节科学课按课程表的安排理应是第三课,但今天我们提前到第二节上课,这主要是今天全市优秀的青年科学来研究我们的科学教育。
虽然上课地点放在了这里,但我们还应像平日上课那样,认真研究、积极发言,尽量不要受听课老师的干扰。
好吗?二、了解观察与描述的方法师:上课的时间到了,我想先来做个游戏,看看谁的本领大。
师:游戏是这样的:①等一会儿我请一名学生上台,我给他看一样东西(当然也可以动手摆弄甚至尝一尝),其它同学不充许看;②他看了东西以后,可以根据这样东西的颜色、形状、大小、结构、味道、用途等描述给同学听,但不充许说出这样东西的名称,③我们台下的同学可根据他的描述,猜猜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东西。
看谁最先说出这样东西的名称。
听懂了吗?(指一名学生上台观察与描述“花生果”,让台下的学生猜。
如果这位学生不会观察与描述,可以再请一位,刚在的一位站在旁边观看。
这样可以比较两位学生的观察与描述方法的差异。
)(根据当时学生观察与描述的情况,可再增加对“橙子”的观察与描述)师:刚在的游戏我们给它取个名称“观察与描述”(板书课题)师:通过这个“观察与描述”的游戏,你能从游戏中懂得了什么?(期望的答复:观察要细致、描述要正确,这是认识物体的重要方法。
)三、观察与描述矿物师:今天,我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盒东西,有的你们可能见过,有的你们可能没有见过。
(出示:金属矿物标本盒)师:你们知道金属是什么吗?(期望的答复:金、银、铜、铁等物质)师:你们知道矿物是什么吗?(期望的答复:自然形成的内含某些金属物质的岩石)师:这个盒子里有九种金属矿物的标本,在矿物都标有编号,在盒上有对应的名称,等会儿我发给大家之后不能弄乱了,拿一个看一个,看好之后放到原来的位置,编号有脱落的,有胶水的把它粘好,没有的暂且放到原位。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原创】《观察、描述矿物一》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原创】《观察、描述矿物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d285dde518964bcf847cc4.png)
《观察、描述矿物(一)》教案教学内容: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一)》。
教学目标:1.观察与描述是认识物体的重要方法。
2.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属性,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属性。
教学准备:金属矿物若干、白色磁砖(背面无釉)若干、花生果、小木块、回形针、小刀等。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师:这节科学课按课程表的安排理应是第三课,但今天我们提前到第二节上课,这主要是今天全市优秀的青年科学来研究我们的科学教育。
虽然上课地点放在了这里,但我们还应像平日上课那样,认真研究、积极发言,尽量不要受听课老师的干扰。
好吗?二、了解观察与描述的方法师:上课的时间到了,我想先来做个游戏,看看谁的本领大。
师:游戏是这样的:①等一会儿我请一名学生上台,我给他看一样东西(当然也可以动手摆弄甚至尝一尝),其它同学不充许看;②他看了东西以后,可以根据这样东西的颜色、形状、大小、结构、味道、用途等描述给同学听,但不充许说出这样东西的名称,③我们台下的同学可根据他的描述,猜猜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东西。
看谁最先说出这样东西的名称。
听懂了吗?(指一名学生上台观察与描述“花生果”,让台下的学生猜。
如果这位学生不会观察与描述,可以再请一位,刚在的一位站在旁边观看。
这样可以比较两位学生的观察与描述方法的差异。
)(根据当时学生观察与描述的情况,可再增加对“橙子”的观察与描述)师:刚在的游戏我们给它取个名称“观察与描述”(板书课题)师:通过这个“观察与描述”的游戏,你能从游戏中懂得了什么?(期望的答复:观察要细致、描述要正确,这是认识物体的重要方法。
)三、观察与描述矿物师:今天,我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盒东西,有的你们可能见过,有的你们可能没有见过。
(出示:金属矿物标本盒)师:你们知道金属是什么吗?(期望的答复:金、银、铜、铁等物质)师:你们知道矿物是什么吗?(期望的答复:自然形成的内含某些金属物质的岩石)师:这个盒子里有九种金属矿物的标本,在矿物都标有编号,在盒上有对应的名称,等会儿我发给大家之后不能弄乱了,拿一个看一个,看好之后放到原来的位置,编号有脱落的,有胶水的把它粘好,没有的暂且放到原位。
第4课《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第4课《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1aabcf596529647d26285276.png)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4课《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节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第4节内容。
在《岩石的组成》中,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之后,便进入了本课时——《观察、描述矿物》的学习。
由于不同矿物的化学成分、内部构造不同,其物理性质和形态特征也会表现出一定的不同。
具体体现在形态、颜色、条痕、硬度、光泽、透明度、发光性、味觉、嗅觉、触感等很多方面。
本教材考虑到学生水平,《观察、描述矿物》只安排了从颜色、条痕、软硬、光泽、透明度和形状几个主要的方面观察和描述矿物,分两个课时,本课时的内容是通过颜色、条痕、硬度三方面进行简单的描述矿物;光泽、透明度和形状将在第二课时进行学习。
【学生分析】本单元对于学生来说较难并且生活中不常接触,所以对同学们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同时这也引起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极大兴趣,学生想尝试,想去探索,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一些操作规范性的引导并且让学生大胆说出想法,学生自然而然就解决了观察,描述和辨别矿物等难题。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颜色、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特点,也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
2、在识别矿物时,清楚有些矿物具有多种色彩,有些不同的矿物具有相同的色彩,知道矿物的条痕颜色比矿物的外表颜色更可靠。
3、在比较矿物软硬时,知道硬度高的矿物可以将硬度低的矿物划出痕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活动,用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的方法观察矿物的条痕,清楚矿物的条痕颜色可能跟外表颜色一样,也可能不一样,条痕颜色比外表颜色更可靠;2、通过小组合作活动,用指甲划、用回形针划、用小刀刻画矿物的方法判断长石、锌矿、黑钨矿的软硬;3、在观察过程中能及时进行观察记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4、借助多媒体、实物投影等技术支持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
2、认识到掌握好的方法,可以使科学研究更加准确可靠。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观察描述矿物教科版(1)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观察描述矿物教科版(1)](https://img.taocdn.com/s3/m/4969291948d7c1c708a14589.png)
4、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颜色、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特征。
2、有的矿物具有多种颜色,有的矿物具有相似的颜色。
3、矿物的颜色、条痕、硬度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外表颜色更可靠。
4、矿物的硬度在一些行业中具有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1、学习观察描述矿物颜色、条痕、软硬的方法。
2、对几种矿物的颜色、条痕、软硬进行观察、比较和描述。
3、在观察过程中能及时进行观察记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
2、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对观察的矿物的颜色、条痕、软硬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能用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描述矿物。
材料准备:8个小组:石英、长石、黄铜矿、滑石;小刀、回形针(或铜钥匙);白瓷砖、记录纸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设问求知。
1、回顾旧知,引出新题。
(手持矿物)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岩石,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那么对于那些我们身边奇妙而又美丽的矿物,我们又可以怎样观察,向别人介绍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究有关矿物的观察与描述方法吧!2、板书课题:观察、描述矿物(一)3、鼓励猜测,确立探究方向。
假如让你去观察描述一种矿物,那你准备从哪些方面进行呢?学生思考,回答。
(透明度、颜色、形状、还有表面光滑和粗糙程度、硬度、反光度、轻重、厚度、气味……)看来大家对矿物充满了兴趣。
你觉得哪方面最能反映矿物的本质属性?找生回答。
4、集中探究主题。
那我们就先来了解矿物的颜色、条痕和软硬吧板书:颜色、条痕、软硬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矿物的颜色和条痕我们知道,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特征,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依据之一。
我们看,不同的矿物有着不同的美丽色彩。
这些图片中有你熟悉的矿物吗?投影图片:不同颜色的矿物图片有些矿物直接以颜色命名的。
投影图片:以颜色命名的图片投影图片:石英的不同色彩图片投影图片:金矿、黄铁矿和黄铜矿的图片小结:可见,当我们在观察和描述矿物时,最容易关注到的就是矿物的颜色。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一》公开课 说课稿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一》公开课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9e5bb1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f.png)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一》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观察、描述矿物一》是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节公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常见矿物的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矿物为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分析,掌握矿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他们对身边的矿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描述、分析,深入理解矿物的特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常见矿物的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描述、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矿物的基本特征,如颜色、硬度、条痕、光泽等。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描述、分析矿物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矿物标本、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活中的矿物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矿物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与描述:学生分组观察矿物标本,用词语描述矿物的颜色、硬度、条痕、光泽等特征。
3.分析与讨论:学生分组分析矿物特征与生活用品的关系,讨论矿物的用途。
4.总结与展示:各小组汇报观察、分析、讨论的结果,全班交流分享。
5.实践活动:学生动手操作,进行矿物鉴定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矿物特征的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学生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实践活动等环节,评价学生对矿物特征的掌握程度。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dd0d2e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43.png)
《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一些矿物颜色、条痕、软硬等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
2.通过对矿物颜色、条痕、软硬度进行观察、描述矿物。
过程与方法:1.通过矿物条痕实验,明白矿物条痕的颜色比其外表的颜色更可靠。
2.依托原有经验,学习观察和描述矿物软硬的新方法。
经历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对矿物刻划进行硬度比较的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观察描述事物的好习惯,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开展一些研究矿物的活动。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学习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条痕和硬度的方法。
2.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颜色更可靠。
3.比较矿物的软硬。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表、铜钥匙、小刀、石墨(或铅笔)、黄铁矿(或黄铜矿)、无釉瓷砖、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激趣引课地球的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岩石,高山的岩石、平地的岩石、海底的岩石形成了地球坚硬的外壳。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上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到目前为止,地球上已经发现的矿物近四千多种。
也许你没想到,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用矿物制成的物品,比如,做菜用的盐、制豆腐用的石膏、做铅笔芯用的石墨、中药中的雄黄、做首饰的金银和钻石。
矿物有着不同的形状、颜色和硬度。
观察和描述是认识矿物的开始。
1.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和描述这些矿物呢?(1)请同学们观察你准备好的矿物资料,或者阅读单元资料库的《矿物特征卡》。
观察矿物的颜色、形状、硬度、厚度、气味……预设:有同学说:“一些矿物的形状很特殊”,也有同学说:“一些矿物很亮,闪闪发光”。
(2)明确本节课的目标: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和条痕及矿物软硬。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从颜色条痕和软硬度来观察、描述矿物。
二、讨论实验,探究新知(一)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1.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特点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之一。
黄铜矿、褐铁矿、赤铁矿、白钨矿图片。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一)4名师教案教科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一)4名师教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35008402768e9950e7382a.png)
⋯⋯⋯⋯⋯⋯⋯⋯⋯⋯⋯⋯⋯⋯⋯⋯⋯⋯⋯⋯⋯⋯⋯最新料介绍⋯⋯⋯⋯⋯⋯⋯⋯⋯⋯⋯⋯⋯⋯⋯⋯⋯⋯⋯(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课方案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察看、描绘矿物(一)一、教材简析:矿物和岩石不同,所以察看的角度也有所不同。
矿物的特征详细表此刻形态、颜色、条痕、光彩、透明度、发光性、硬度等方面,因为学生的水平,教科书中只知道学生从颜色、条痕、软硬、光彩、透明度和形状等几个主要的方面察看和描绘矿物。
二、教课背景:第4课和第5课的内容是知道学生察看、描绘矿物的特征。
前方几课已经学习了对岩石的察看和描绘,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察看的方法,可是矿物和岩石不同,所以察看的角度也有所不同。
因为不同矿物的化学成分或内部结构不同,因此反应出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形态特色。
本课的要点是知道学生察看矿物的颜色、条痕和软硬。
活动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察看、描绘矿物的颜色和条痕;第二部分是矿物的软硬。
三、教课方案:科学观点:颜色、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特征。
有的矿物拥有多种颜色,有些矿物拥有相像的颜色。
矿物的颜色、条痕、硬度是辨别矿物的重要依照,矿物的条痕比矿物表面的颜色更靠谱。
矿物的硬度在一些行业拥有重要作用。
科学词汇:颜色、条痕、软硬过程与方法:教课1.学习察看描绘矿物颜色、软硬、条痕的方法。
目标对几种矿物的颜色、软硬、条痕进行察看、比较和描绘。
在察看过程中能实时进行察看记录;对察看到的现象进行剖析和解说。
科学方法:察看、比较、记录、描绘感情、态度、价值观培育对矿物察看研究的兴趣。
认识到仔细、仔细的察看、比较、记录、描绘是十分重要的。
中心价值观:体验仔细察看、比较、记录、描绘的重要。
教课要点:指导学生学习察看、描绘矿物的颜色、条痕和硬度的方法。
重难难点:比较矿物的软硬。
点教课教具学具说明与提示1⋯⋯⋯⋯⋯⋯⋯⋯⋯⋯⋯⋯⋯⋯⋯⋯⋯⋯⋯⋯⋯⋯⋯最新料介绍⋯⋯⋯⋯⋯⋯⋯⋯⋯⋯⋯⋯⋯⋯⋯⋯⋯⋯⋯准备课件每组准备教学程游戏:察看、描绘察看、描绘察看、描绘察看、描绘→→→→小结文具,引出课题矿物的颜色矿物的条痕矿物的软硬活动程基础设计个性设计一、游戏引入:出示几个盒子,里面各装一种文具,请一个同学来察看描绘这个文具的特色,其余同学来猜这是什么文具。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一》公开课 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一》公开课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34eb4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9.png)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一》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描述矿物一》这一课是四年级科学下册的内容。
教材通过引入矿物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矿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矿物的定义、矿物的特征、观察矿物的方法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关于自然界的知识,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但学生对矿物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来进一步认识矿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矿物的概念,知道矿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固体物质。
2.让学生掌握矿物的基本特征,能够观察和描述矿物的特征。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描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矿物的定义、矿物的特征、观察矿物的方法。
2.教学难点:矿物特征的观察和描述。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讨论法、实践活动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矿物标本、矿物图片、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观察日记本、画笔、放大镜等观察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矿物标本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矿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这些石头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矿物的特征,如硬度、颜色、透明度等,并解释这些特征的形成原因。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观察矿物标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矿物的外部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矿物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矿物的方法和心得。
学生通过讨论,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展示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矿物的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
引导学生思考:矿物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人类如何利用矿物?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矿物的定义和特征,以及观察矿物的方法。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观察描述矿物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观察描述矿物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c3bd47192e45361166f54f.png)
让学生观看屏幕上的工艺品图片, 感受用矿物加工成的工艺品的 美,从而对矿物产生强烈的兴趣。 【出示板书: 观察、描述矿物(一)】
二、观察、描述矿物 (一)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 :请同学们看老师屏幕上的矿物图片, 取个名字吧。 1. 汇报给矿观察到的矿物特征,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 之一。
五、板书设计:
观察描述矿物(一)
方法:
颜色
条痕
软硬度:
软
较软
较硬
硬
⋯⋯
能
能
能
不能
指甲
回形针
小刀 回形针小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和推动孩子开展观察、描述矿物的活 动,积极鼓励孩子在课外或校外继续开展一些研究矿物的活动。
教学难点:能用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描述矿物。 教学重点: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回形针、小刀、石英、长石、云母、辉锑矿、赤铁 矿、黄铜矿、白色无釉瓷板。
学生准备: 2B 铅笔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设计
科学概念: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一些矿物颜色、条痕、 软硬等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 1、组织和指导孩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研究 活动过程; 2、经历对矿物颜色和条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 3、经历矿物互相刻划及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对矿物刻划进行 硬度比较的描述的过程。
( 1)有些矿物以颜色命名, ( 2)有些同一种矿物具有多种色彩 ( 3)有些不同的矿物具有相似的色彩。 4.引出问题: 只凭矿物外表的颜色来识别矿物一定可靠吗?从而引出 还需观察矿物的条痕(激发学习兴趣)
(二)观察、描述矿物条痕的颜色
1.从刚才观察的矿物中取出一种矿物: 它的外表颜色与条痕颜色完全 不同,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条痕”的概念)将矿 物放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 观察无釉瓷板上留下的粉末颜色, 这粉 末的颜色就是该矿物的条痕颜色。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一)》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7fe716bceb19e8b9f6ba3f.png)
《观察、描述矿物(一)》教案目标与重、难点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概念目标颜色、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特点,也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
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颜色更可靠。
2.过程与方法依托原有经验,学习观察和描述矿物条痕及软硬的新方法。
尝试用新的方法来判断矿物的条痕和软硬。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掌握好的方法,可以使科学研究更加准确可靠。
在这些教学目标中,“依托原有经验,学习观察和描述矿物条痕及软硬的新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认识“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颜色更可靠。
”以及明确“测试硬度等级”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的研究问题由复习“岩石的组成”,引出矿物。
进而通过教师质疑:“对于矿物,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观察和描述呢?”引起学生对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方法进行讨论。
教师随机概括:可以从矿物的颜色、条痕、硬度、透明度、光泽及形状这几方面来观察和描述。
我们将在这节课里学习几种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二)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和条痕教师出示铁黑色的赤铁矿,让学生观察颜色;再在瓷板上摩擦,观察条痕颜色。
教师讲解什么是条痕。
在学生理解条痕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观察3种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通过分析观察记录,总结出颜色和条痕的颜色有的矿物相同有的矿物不同。
再比较研究矿物颜色和条痕的方法的异同,进而提出:遇到矿物颜色和条痕不同色时,哪个更可信?为什么?(三)测试矿物的软硬首先复习三年级学过的比较材料硬度的方法,分小组让学生比较“石英、长石、云母”的软硬。
介绍“硬度等级”及测试方法,分小组让学生测试“石英、长石、云母”的硬度。
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和优缺点,指出确定硬度标准的重要性。
(四)总结与拓展,激起课外探究的兴趣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条痕和硬度的方法。
你知道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什么?最软的又是什么?你身边的矿物,他们的颜色、条痕和硬度又是怎样的呢?。
教科小学科学四下《4.4.观察、描述矿物(一)》word教案(3)
![教科小学科学四下《4.4.观察、描述矿物(一)》word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e485857be518964bcf847c9b.png)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4.观察、描述矿物(一)一、教材简析:矿物和岩石不同,因此观察的角度也有所不同。
矿物的特性具体体现在形态、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发光性、硬度等方面,由于学生的水平,教科书中只知道学生从颜色、条痕、软硬、光泽、透明度和形状等几个主要的方面观察和描述矿物。
二、教学背景:第4课和第5课的内容是知道学生观察、描述矿物的特性。
前面几课已经学习了对岩石的观察和描述,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观察的方法,但是矿物和岩石不同,因此观察的角度也有所不同。
由于不同矿物的化学成分或内部构造不同,因而反映出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形态特征。
本课的重点是知道学生观察矿物的颜色、条痕和软硬。
活动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和条痕;第二部分是矿物的软硬。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颜色、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特性。
2.有的矿物具有多种颜色,有些矿物具有相似的颜色。
3.矿物的颜色、条痕、硬度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条痕比矿物外表的颜色更可靠。
4.矿物的硬度在一些行业具有重要作用。
科学词汇:颜色、条痕、软硬过程与方法:1.学习观察描述矿物颜色、软硬、条痕的方法。
2.对几种矿物的颜色、软硬、条痕进行观察、比较和描述。
3.在观察过程中能及时进行观察记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科学方法: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
2.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核心价值观:体验认真观察、比较、记录、描述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学习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条痕和硬度的方法。
难点:比较矿物的软硬。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课件每组准备教学流程游戏:观察、描述观察、描述观察、描述观察、描述→→→→小结文具,引出课题矿物的颜色矿物的条痕矿物的软硬活动过程基础设计个性设计一、游戏引入:1.出示几个盒子,里面各装一种文具,请一个同学来观察描述这个文具的特点,其他同学来猜这是什么文具。
教科版科学四下4.4《观察、描述矿物(一)》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下4.4《观察、描述矿物(一)》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8330f8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9.png)
教科版科学四下4.4《观察、描述矿物(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观察、描述矿物(一)》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常见矿物的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矿物标本,以及相关的观察和描述任务,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矿物特征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知道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之分,也了解不同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然而,对于矿物的特征,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逐渐认识和理解矿物的特征。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常见矿物的特征。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矿物的特征,以及如何观察和描述矿物。
矿物是一种天然形成的固体物质,具有特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矿物的这些特征,需要他们通过观察和描述,积累足够的感性认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以“引导观察、引导思考、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多媒体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矿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观察矿物:让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矿物标本,引导学生注意矿物的颜色、形状、硬度等特征。
3.描述矿物: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特征,进行描述,并尽量用准确的词语表达。
4.交流分享: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描述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矿物的特征,并让学生举例说明矿物的用途。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矿物的特征和观察、描述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标题:观察、描述矿物(一)1.矿物的特征2.观察矿物的方法3.描述矿物的技巧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将从学生的观察、描述和课堂参与度三个方面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学生汇报实验的结果。
长石和石英都能在云母身上留下痕迹,石英能在长石身上留下痕迹,而长石和云母都不能在石英身上留下痕迹。所以它们从软到硬的顺序是(云母、长石、石英)
6、学习另外一种新的比较方法。
7、学生通过讨论或者猜想来判断指甲、回形针和小刀的软硬。
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唤醒学生的旧知积累,为新课的教学奠定知识基础。
二、
趣味引入促探索
(一)观察矿思考,并动手找一找。
(二)汇报展示
1、生:出示找到的朋友(预设)
2、生:说说根据什么找到的(颜色、大小形状··)
3、学生了解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特性,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之一。不同的矿物有着自身独特的颜色,因此有许多矿物以颜色命名。如赤铁矿是红色的,褐铁矿是褐色的。
4、学生讨论交流了解。
矿物外表的颜色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而矿物的条痕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在观察矿物时条痕的颜色比矿物的颜色更可靠。
5、了解几种矿物的条痕。
(二)研究矿物的软硬实验
1、生回忆实验过程。
2、学生说一说我们三年级时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的软硬的方法。(用互相刻画的方法。)
3、学生通过思考交流知道能用这种方法来比较云母、长石和石英的软硬,
学法
本课体现了“以实验活动探究为中心”的学习理念,学生采用“观察—实验—分析—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使学习内容具体化、活动化。学生采用的学法有:
①自主学习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在实验活动中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体。
②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
回形针、小刀、铅笔、无釉瓷板。以及石英、长石、云母等多种不同的矿物。多媒体课件。
学习重点
学会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条痕和软硬的方法。
学习难点
比较矿物的硬度。
教法
本课我以“实验活动”贯穿教学始终,根据“主导和主体”、“学习与探究”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①激趣法。我以“找朋友”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直观演示法。通过老师的演示实验,解决实验中的难点。
③引导发现法。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各种实验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4、是不是颜色相同的矿物一定是同一种矿物?
5、出示课件,同一种矿物的颜色并不一定都是相同的,(出示水晶图片)有些不同的矿物却具有相同的颜色,(出示金矿图片)。
6、适时引导学生明确同一种矿物的颜色,并不一定都是相同的,所以,矿物的外表的颜色并不是我们区别、辨认矿物的可靠依据。
7、那么,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更为可靠的观察方法来帮助我们区别这些矿物呢?
4、学生猜测是不是颜色相同的矿物一定是同一种矿物,产生争论。
5、看课件,得出结论。
6、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更为可靠的观察方法来帮助我们区别这些矿物呢?
(一)(出示:报展示
1、有意向的抽找对了朋友的孩子起来汇报。
2、说说根据什么找到的
3、你真厉害,说到颜色时。相机板书,引导学生了解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特性,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之一。(出示课件)
学情分析
观察矿物的颜色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易如反掌。因为他们在三年级的学习中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经验,所以本课的重点应落在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条痕和硬度上,而对学生而言,“条痕”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条痕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而不是指矿物的纹理,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区别。比较矿物的硬度难点在于一是因为硬度这个词本身就比较抽象,它在专业上解释是指矿物对外界摩擦或刻画的抵抗力,这样的解释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显的太过空洞,二是因为比较矿物时所用到的工具多,操作难度大,为我们的实验研究增加了难度。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颜色、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特性,也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颜色更可靠。
(过程与方法)1、学会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条痕和测试矿物软硬的方法。
2、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做好观察记录,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矿物的观察研究兴趣。
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
板课题
(一)学生思考
(二)抽生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到颜色、形状、透明度、硬度等等。
(三)齐读课题
(一)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谁来说一说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描述矿物?
(二)这些办法行不行呢?带着这些疑问走进我们今天的课堂。
(三)(板书课题):观察、描述矿物(一)
教师以活动促思考,“找朋友”活动既生动有趣,又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颜色并不是我们区别、辨认矿物的唯一依据。
抛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把学生引导到重、难点问题的研究上。
三、
教师
示范
做引
领。
(一)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
(二)生观察铅笔芯的颜色(黑色)。
(三)生观察瓷板上的颜色。(黑色)
1、学生思考交流。
2、学生动手实验,做好观察记录。
首先,观察矿物外表的颜色。
然后,学生动手将矿物在瓷板上摩擦,观察矿物条痕的颜色。
最后,比较矿物外表的颜色和条痕的颜色。
3、抽生汇报实验结果。
石墨外表的颜色是黑色的,条痕颜色也是黑色的。黄铁矿外表是浅黄色的,而条痕颜色是绿黑色。赤铁矿外表是红色的,条痕颜色是樱红色…
课题
观察、描述矿物(一)
学校
姓名
教材分析
《岩石和矿物》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分两个学习专题。一是岩石专题,二是矿物专题。《观察、描述矿物(一)》属于矿物专题,是在知道了岩石是有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知识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矿物专题的起始课,在本节课中要学习的几种观察方法是学生开展矿物探究活动的必要技能,是后续学习的主要线索,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本课主要有两个活动,第一部分是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和条痕。第二部分是比较矿物的软硬,也是本节课的研究重点。
(四)生齐读课件理解什么是“条痕”。
(一)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二)演示拿一支铅笔,让学生观察铅笔芯的颜色,再在瓷砖上划一划,让学生观察瓷板上的颜色。
(三)师出示课件解释“条痕
中低段学生的学习,更需要老师的引领示范来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帮助学生加深对条痕的理解。
四、
分组
实验
促发
展
(一)研究矿物的条痕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