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合集下载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高中地理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 湘教版必修2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高中地理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 湘教版必修2
影响人体健康
• 2、原因
人类产业活动密集 长期高强度的工业生产 不合理的城市规划
• 3、后果:逆城市化
• 4、解决途径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郊区 城市化
大城市周围 建设新城、
卫星城
伦敦、东京、上海等
分散城市 多种职能
华盛顿、伊斯 兰堡、巴西利 亚等
2、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昨日的农田
现在的高楼
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文环境
土地利用方式 居民就业方式
景观特征 人口结构 经济开放程度 信息、交通 文化、观念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村
城市
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文环境
影响
乡村
城市
土地利用方式
农业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
居民就业方式
电磁污染
光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水污染
1、城市病
交通拥挤
居住困难
环境污染
“城市病”
就业困难
社会秩序混乱
讨论:这是什么污染? 有哪些污染源? 有何危害?
• 大气污染 • 污染源:工矿企业、汽车尾气、家庭炉灶和取暖等 • 危害:煤烟、粉尘产生烟雾使空气污浊;碳氢化合物等会
造成光化学烟雾;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会产生酸雨
• 危害: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浮游生物过度繁殖,使水体缺 氧,危害水生生物生存;有害金属还可以通过食物链,导 致公害病发生
痛痛病:又称骨痛病。1955~1972年, 日本富山县的铅、锌冶炼工厂排放含 镉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农 民利用污水灌溉水稻田,致使稻米含 镉,居民食用含镉稻米和饮用含镉水 而中毒。
C地铁
D自行车
1、比较各种交通工具的优劣源自主要 考虑(运载量、速度、灵活度、污染)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不切实际。任何高水平的城市规划模式,都不可能 普遍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的国情国土辽阔, 人口众多,各地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也不尽相同, 城市发展模式应因地制宜,并形成城市特色。 2、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强 调城市个性,建设特色城市,塑造出独特的城市风貌。
合理
1、近30年来,北京的汉白玉石雕像溶蚀严重, 有些雕像溶蚀程度已超过1厘米,比自然状态下 的溶蚀速度快几十倍,这主要是因为( D)
1998年,美国西雅图机场的50多名居民不堪 忍受机场100分贝以上的噪音,致使精神错乱。 上万名工人开始罢工,甚至还冲进波音公司总部, 居民手持木棍,铁秋与警察对峙,扬言要砸掉机 场,如在一周内问题不能解决就一天烧掉一架飞 机。当地居民在体检中,大多发现心血管病、神 经系统疾病。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上海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是( D)
A.在原市区扩大规模和经济再生产
B.向高层建筑方向发展
C.向黄浦江西岸的北、西、南三个方向延伸发展
D.建设新城区
8、上海建立卫星城,开发浦东新区的目的
是 (C)
A.扩大城市用地面积 B.将市中心区的污染企业外迁 C.控制市中心区的人口规模 D.建立新的工业和金融中心
大城市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 地理环境:比如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森林植 被等,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原来的地形地貌进行 改造,使之趋向平坦
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 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强 质烈,改使变城了市下产垫生面“的热原岛有效性应” 形 气 郊成 污 区城 染 大市带气风到污,郊染将区带城,到市也城大将区
1、城市化过程改变了土地利用的方式。农业用地逐步演 化为建设用地,如居住、商业、工业、交通和仓储用地等

第三节 城市化——城市化过程对地理

第三节   城市化——城市化过程对地理

D
D
3、改善地区大气质量的正确措施有( 改善地区大气质量的正确措施有( ) ①强制性推广无氟冰箱和空调 ②变城市居民的集中供暖为分散供暖 ③大力推广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④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和公共空间 A.①② B.②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③④ D.①④ 目前有些城市对汽车实行分类牌照进入市区, 4、目前有些城市对汽车实行分类牌照进入市区,其目 的是( 的是( ) A.抑制私人出租车 B.优先发展公 A.抑制私人出租车 B.优先发展公 交车 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D.减少就业压力 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D.减少就业压力
D
C
例:阅读表格中所提供的数据(北京市), 阅读表格中所提供的数据(北京市)
降水量 (mm) 城市中心区 郊外平原区 675.0 644.5 径流总 量(mm) 405 267 地表径 流(mm) 337 96 地下径 流(mm) 68 171 蒸发量 (mm) 270 377
3.北京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 3.北京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 ( ) A.地下水位的上升 B.径流总量减少 C.蒸发量减少 D.降水量减少 要减少北京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 4.要减少北京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 措施合理的是 ( )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扩大城市的规模 C.适当减少绿地面积 D.推广使用渗水砖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形成城市风, 形成城市风,将城市大气污染 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 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 带到郊区, 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 带到郊区,也将郊区大气污染 带到城区
热岛效应
A 郊区 A 城郊
B
城市
1、城市与城郊相比谁的气温比较高?原因是什么? 、城市与城郊相比谁的气温比较高?原因是什么? 城郊相比谁的气温比较高 2、画出城市与城郊间形成的热力环流 、画出城市与城郊间形成的热力环流 城郊 3、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分别布局在什么位置呢? 、 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分别布局在什么位置呢? 应分别布局在什么位置呢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上课用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上课用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 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 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 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
我们的双流
目前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 作为西部重要空港的双流也乘势而上,提出了建设“现代空港田园大 城市”的总体战略。站在时代的潮头,双流肩负更重要的责任,探索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路径,双流义不容辞。经过数年来的 高速发展,双流在成都乃至中国的众郊县中,已经拥有独一无二的 竞争力。现在的双流之美已经被众多的成都人及全川人所认同,踏 入2010年,双流将向公众发出新的信号:“静观时尚双流,动享健康 生活”,让时尚、健康的居住特色与新生的创业激情共同构成这个城 市新的主题曲。
上减弱了城市的热岛效应;缺点是城市中心其他用地面积比重大, 上减弱了城市的热岛效应;缺点是城市中心其他用地面积比重大, 向城市中心延伸的绿地在调节、净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有限。 向城市中心延伸的绿地在调节、净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有限。 优点是在b模式基础上,绿地在城市中心形成网状, c:优点是在b模式基础上,绿地在城市中心形成网状,进一步 减少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减少了城市的热岛效应,而且由于绿地从城市边缘延伸到中心地 使空气流动比较通畅,有利于降低城市的大气污染; 区,使空气流动比较通畅,有利于降低城市的大气污染;缺点是 城市中心地租高的地区,土地利用率降低。 城市中心地租高的地区,土地利用率降低。

④气候: 产生城市热岛效应 气候:

1.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 城市化使城市产生的问题:(学生看图2.25填空) :(学生看图 填空) 城市化使城市产生的问题:(学生看图 填空 过快城市化的环境问题: ⑤过快城市化的环境问题:
1.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 城市化使城市产生的问题:(学生看图2.25填空) 填空) 城市化使城市产生的问题:(学生看图 :(学生看图 填空 污染、 ⑤过快城市化的环境问题:如 大气 污染、 过快城市化的环境问题: 水 污染、 污染、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清单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清单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清单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然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和机遇的同时,也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1、热岛效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城市中的建筑物、道路等大量的人工表面吸收和储存了更多的太阳辐射能,同时城市中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等活动也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这使得城市的气温明显高于周边郊区,形成了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不仅会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舒适度,还可能导致局部的气象灾害,如暴雨、雷电等的发生频率增加。

2、雨岛效应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的地面硬化率高,雨水难以渗透到地下,导致地表径流迅速增加。

同时,城市中的建筑物和空气污染物会使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核增多,从而增加了城市的降雨量。

这种现象被称为雨岛效应。

雨岛效应可能会引发城市内涝等问题,给城市的排水系统带来巨大压力。

3、大气污染城市中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耗等活动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这些污染物会导致城市的空气质量下降,引发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对气候产生负面影响,如导致酸雨的形成。

二、城市化对水文的影响1、地表径流变化城市的建设使得大量的土地被硬化,如铺设道路、建设建筑物等,这减少了雨水的下渗,导致地表径流迅速增加。

同时,城市的排水系统通常是为了尽快排除雨水而设计的,这使得雨水在短时间内大量流入河流,造成河流水位的急剧上升,增加了洪水发生的风险。

2、水污染城市中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雨水径流中携带的污染物会进入水体,导致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污染。

水污染不仅会影响城市的供水安全,还会破坏水生态系统,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

3、水资源短缺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城市化过程中的水污染和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白色烟雾
B.化肥和农药
C.塑料袋、塑料饭盒等
D.废旧书保护
6.以城市的交通拥挤会导致的严重浪费是( )D
A.城市交通设施的浪费
B.人才、资金的浪费
C.城市空间和人力的浪费
D.时间和能源的浪费
7.现在许多城市都实行“公交优先”的规定,其目
的是 ( D)
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
B.提高公共汽车公司的经济效益 C.抑制私人出租车 D.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② 、影响水循环: 每逢暴雨,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
形成城市内涝。
如何缓解城市内涝?
1、完善城市内部的排水系统。 2、增加植被覆盖率。 3、铺设渗水砖,建设海绵城市。 4、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湖泊、 河道。
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所 在地区的生态环境。
……
小知识
城市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污染类别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危害人类健康、破坏土壤、水质、生物、腐蚀建 筑物
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繁殖
噪声污染
破坏生活环境
固体废弃物污染
影响环境卫生和人类健康
光污染
刺激人的视觉,诱发交通事故
电磁波污染
影响人体健康
请观察以下图片,说出其反映的城市环境问题。
2、交通拥挤
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
人口向外 迁移
社会治安问题 其它问题:贫困问题,城市中心区衰落等。
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病)
促使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 地价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
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
这是城市化进程从聚集发展 到扩散的一个阶段 (又称逆城市化阶段)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清单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清单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清单一、城市化的概念与进程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城市化的早期阶段,城市规模较小,人口和产业活动相对集中在城市中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如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等。

二、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1、气候城市化使得城市地区的下垫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原本的自然植被和土壤被大量的建筑物、道路和人工铺装所取代,这导致城市的热容量变小,比热容降低。

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城市气温升高,形成“热岛效应”。

此外,城市中的建筑物和道路增加了空气的阻力,使得风速减小,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从而加重了城市的雾霾和空气污染。

2、水文城市化改变了城市地区的水系和水文循环。

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地面被硬化,雨水难以渗透到地下,导致地表径流增加,地下水位下降。

同时,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也改变了水流的自然路径和速度,容易引发城市内涝。

此外,城市中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如果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河流、湖泊等水体,破坏水生态环境。

3、地形地貌为了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人们往往会对地形地貌进行改造。

例如,开山填谷、削平高地、填平洼地等,这可能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同时,城市建设中的大规模挖掘和填方也会破坏原有的地形景观。

4、土壤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建设,土壤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城市中的工业活动、交通排放和生活垃圾等都会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含量增加,影响土壤的肥力和质量。

此外,城市中的建筑施工和道路建设也会压实土壤,破坏土壤的结构和通气性。

三、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土地利用城市化导致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农业用地逐渐减少,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

城市中的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功能区的划分更加明确,土地的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但也可能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湘教版必修2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湘教版必修2

城市建设后 ()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解析:第 1 题,由图中各要素对比分析可知,城市建设使地下
径流减少了 18%,地面径流增加了 33%,蒸发量减少了 15%,
故降水后,大量雨水迅速汇集到河流中,从而导致汛期洪峰流
量加大。第 2 题,城市建设必然会导致地面硬化面积增加,从
而使雨水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
答案:1.D 2.C
探究点二 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及解决措施有哪些 [在探究中学通]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已经成为非常突出的世界性难题。据专家 统计,过去的 20 年中,交通阻塞使美国人浪费时间、燃料和带 来的损失增长了 4 倍以上;日本仅东京圈严重拥堵地点就达 219 处;在欧洲,法国采取建设完善巴黎的环状线,德国采取强化高 速道路网等措施,但仍然无法缓解社会对交通运输系统的需求。
三、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自我诊断]
1.城市降水一般比周围郊区多。 2.逆城市化会使城市化水平降低。
(√) ( ×)
3.大城市地价昂贵,有“寸土寸金之说”,因此在市中心建设
绿地并不会改善城市中心的环境质量。
(× )
21 世纪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挑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了各国要倡导“健康城市”,即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环境、健康
[探究 3] 在“环首都经济圈”的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方面 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提示:耕地减少,用地紧张。
[在归纳中理清] 一、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的发展,使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环境也相应受到影 响,使地理环境各要素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其表现如下: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讨论三:“大树移植”可使城市迅速绿化,这样
的做法值得推广吗 ?为什么?
怪了,树木也输液!
大气污染
噪声污染
电磁污染
城 市 环 境 污 染
光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水污染
——住房紧张
香港的“铁笼”
——就业困难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 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 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 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④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
城市规划应当综合考虑:
1、促进和带动城乡经济发展; 2、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3、防治“城市病”; 4、因地制宜,形成城市特色; 5、留有发展余地。
三、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1、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2、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 3、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大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
水文
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 网系统,有的河流被填埋后作为 容易使城市在下暴雨时排水不 道路或其他建设用地,有的河流 畅,造成地面积水;残留河道也 容易因富营养化而变黑发臭 被分割成断头河或死水河 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 使城市生态系统成为一个脆弱 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 的系统。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 区的生态环境 境影响和改变最大的地方
——社会秩序混乱
持刀抢劫
飞车抢包
干啥来着,这么专注?
二、城市环境问题
1.问题(“城市病”的表现)
人口密集
就业困难 环境质量下降
“城市病”
交通拥挤 社会秩序混乱
地价房租昂贵
人类产业活动密集
2.原因
长期高强度的工业生产 不合理的城市规划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和经济等社会要素流向城市的过程,也包括城市人口和就业机会的增长以及城市化率的提高。

城市化过程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发展,对地理环境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城市化的影响1. 土地利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用地不断扩张,不仅导致了城市边缘地区的农田和森林被开垦,还使城市内部的绿地和农田面积减少。

这种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还导致了资源紧缺和生态平衡失调。

2. 水资源城市化造成了城市需求水资源量的增加,因此对地理环境的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压力。

城市的工业和生活排放也会导致水体污染,加剧水资源的供需不平衡。

3. 空气质量城市化导致了交通量的增加、工业发展等因素造成了大气污染问题。

城市中的尾气排放和工业排放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导致了雾霾等环境问题。

4. 生物多样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逐渐被破坏,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许多物种的栖息地受到威胁,生物多样性受损,甚至有些物种濒临灭绝。

5. 气候变化城市化导致了城市地表温度的升高,城市热岛效应凸显。

这不仅导致城市内部气温较高,而且会对周边地区的气候产生一定影响,加剧了气候变暖的趋势。

对策和建议1. 环境保护加大城市环境保护力度,增加绿化覆盖率,建设生态园林和湿地公园等绿色环保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 节约资源推广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手段,减少城市资源消耗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3. 控制污染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严格控制工业和交通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4. 科学规划制定科学城市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结语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巨大,虽然带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机遇,但也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实现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希望未来城市化过程能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编写:邱文峰审核:高一地理备课组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及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2.掌握城市环境问题及逆城市化现象。

3.了解我国城市发展趋势,明确我国今后城市发展方向。

【课前预习】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改变的原有性质,产生效应;破坏了原有的系统;城市产生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

2.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改变;改变了居民的;改变景观;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影响和改变着。

三、城市环境问题1.城市环境问题,即“”,主要包括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环境、地租房价、就业、社会不太安定。

2.城市居民不断向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或迁移,这一过程称为,又称。

四、我国城市发展趋势1.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的。

2.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功能显著增强。

3.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

4.强调以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5.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

6.运用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我的疑问:【问题探究一】阅读课本第43页材料,回答:1、结合案例和你所了解的情况,谈谈当前城市化过程中过度扩张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切实际的盲目开发,对当地地理环境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3、联系所了解的城市建设实际,谈谈在城市工业化过程中怎样克服短期行为,提高决策科学化的水平。

【问题探究二】阅读第45页材料,回答:1、“大树移植”可使大城市迅速绿化,但这种做法对生态环境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2、城市的绿化以山区的森林植被破坏为代价,而山区的水土流失又会给下游地区和城市造成哪些影响?分析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关系。

3、你怎样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你认为应如何搞好大城市的绿化?构建知识体系:课堂巩固练习:1、同时能造成城市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的生产部门是()A、工业B、商业C、运输业D、服务业2、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不应该()A、加强城市管理B、制约经济发展C、进行全面规划D、扩大绿地面积3、控制大城市中心区的规模,主要是控制()A、住房高低的规模B、工厂大小的规模C、公共设施的规模D、人口和用地的规模4、解决交通拥挤最有效、最科学的办法是()A、在市中心区建立大量停车场B、学校、工厂和机关安排不同的上下班时间C、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D、控制和减少小汽车数量、禁止大货车进城5、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湘教版必修2
(2)城市居民为了追求比较好的_生__活__环__境____由 市中心向郊区迁移,_商__业___和_制__造__业___也随之 向外扩散。
思考 2.2010年9月18日晚6点到9点,北京出现交 通拥堵,汽车40分钟移动500米,给人们出行造 成极大不利,造成北京大堵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小汽车发展速度过快,车路矛盾日益加 剧。
图2-22 我国城市发展趋势示意
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有多个方面,教材以图解 的形式列举了六个方面,我们在学习这部分知 识时要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各个趋势的不 同表现。如“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 动功能显著增强”这一趋势在我国的长江三角 洲表现得很明显,由于上海市发展的龙头作用, 使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城市灯光使用不当,光使用不当,影
造成光污染
响休息
建立污水处理厂, 实行污水限量排 放 建筑物的装修要 符合城市环保的 要求,涂料选择 反射率低的,灯 光的位置设置要 恰当
3.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文环境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村
城市
土地利用方式 农业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
居民就业方式 第一产业
第二、三产业
景观特征
乡村景观
城市景观
人口
分散,农业人 转


密集,非农业人口
经济开放程度



信息、交通
欠发达
发达
受教育程度低, 文化、观念 整体文化素质

受教育程度高,整 体文化素质高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 的影响
2010年9月17日,北京天空下着毛毛细雨,街 上几百万辆汽车趴着、难以移动,有的车辆 40分钟才移动了500米,给人们的出行造成极 大不便。

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高中地理 第二章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高中地理 第二章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小城镇
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城 市 化 过 程
城市生活 改 变 农村生活
衣食住行游
生活习惯
劳作方式
城乡差距
活动:城市应当优先发展的交通工具?
A公汽或电车
B小轿车
C地铁
D摩托车
1、比较各种交通工具的优劣 主要 考虑 因素 (运载量、速度、灵活度、污染)
2、城市的实际情况
(城市规模、人口密度、道路状况)
B组:1.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C ) A.城市绿地面积小 B.城市上空尘埃物质多 C、城市产业活动密集,释放大量的人为热 D.城市地区降水少
2.关于逆城市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环境恶化、地价昂贵是导致逆城市化的原因之一 B.城市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地价较便宜的郊区迁移,商业和制造业也随 之向外扩散 C.逆城市化又叫城市郊区化 D、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从扩散到集聚的一个新阶段
危 害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噪声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 染
危害人类健康、破坏土壤、水质、生物、 腐蚀建筑物
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繁殖 破坏生活环境 影响环境卫生和人类健康
光污染
电磁波污染
刺激人的视觉,诱发交通事故
影响人体健康
思考环境污染的解决措施?
交 通
住 房





业 困
社 会 不 安


城市环境问题
探讨以下议题:
1、集国内外第一流的专家,设计出一种高水平的普遍适 合于中国的城市规划模式,先搞试点,再在全国大力推广。 不切实际。任何高水平的城市规划模式,都不可能 普遍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的国情国土辽阔,人 口众多,各地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也不尽相同,城市 发展模式应因地制宜,并形成城市特色。 2、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强调城 市个性,建设特色城市,塑造出独特的城市风貌。 合理。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ppt4 湘教版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ppt4 湘教版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 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 城市地区的过程。
广州从化县
1994年 人口不足6万 面积5千米2 经济实力弱
广州从化市
2004年 人口14万人 面积12千米2 经济实力增强
第三节与我们的生 活
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 活
3、防治“城市病”
4、因地制宜,形成城市特色
佛山市现辖: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 总面积:3848平方千米; 人口:户籍人口339万人,常住人口560多万。 市区(即禅城区)面积154平方千米,市区人口80多万人。
规划5+2:
小结
城 市 化
人们生产生活 影 响 自然地理环境 人文地理环境 城 避免 我国城市 市 发展趋势 减少 病
练一练:
1、同时能造成城市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的 A 生产部门是( ) A、工业 B、商业 C、运输业 D、服务业
B 2、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不应该( ) A、加强城市管理 B、制约经济发展 C、进行全面规划 D、扩大绿地面积
3、控制大城市中心区的规模,主要是控制( A、住房高低的规模 B、工厂大小的规模 C、公共设施的规模 D、人口和用地的规模
3、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大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
4、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5、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
6、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案例分析: P45活动“移植大树之风为何屡禁不止”
1、大量移植大树对树木原生存地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 坏,直接影响当地的生态群落,还会引发水土流失、泥 石流、山体滑坡、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并且违反 国家保护古树的有关法规。 2、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上游失 去了森林,则下游失去水源补充,致使水资源缺乏;使 河湖淤塞,增加了洪灾的机率,加大了防洪投入。 城市是区域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区域环境受破坏, 城市也会遭殃,产生一系列城市病。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清单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清单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清单一、城市化的概念与发展城市化,简单来说,就是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加的过程。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发展。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涌入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城市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1、地形地貌城市建设过程中,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建设活动,如推山填湖、开挖河道等,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

这可能导致山地的水土流失加剧,河流的水文特征发生变化,湖泊的调蓄能力下降。

2、气候城市化使得城市的下垫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自然植被和土壤变为混凝土、沥青等硬质材料。

这导致城市的热容量减小,热岛效应显著。

同时,城市的建筑群和道路会影响风的流动,改变局部的风向和风速。

此外,城市的大气污染也会影响气候,导致雾霾、酸雨等天气现象的增多。

3、水文城市的发展增加了对水资源的需求,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地面沉降。

城市的排水系统改变了雨水的自然径流,使得洪水的峰流量增大,洪水灾害的风险增加。

同时,城市污水的排放也会对河流、湖泊等水体造成污染,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4、土壤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硬化和覆盖,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变差,土壤的肥力下降。

此外,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废弃物和污染物也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影响土壤的质量和生态功能。

三、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土地利用城市化导致城市的建设用地不断扩大,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减少。

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也发生了变化,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功能分区更加明显。

2、人口城市化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密度增加,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城市人口的增长带来了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压力,也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经济城市化促进了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
产生热岛效应,影 响局部地区气候
水文
生态环境
上升气流






城郊之间热力环流示意图
“热岛效应”形成城市热力环流
“热岛效应”的主要危害是城市的空气很难扩散更 新。城市产生的有害气体长期在城市内循环流动,使得 城市的每一个居民都会吸入这种有害气体。
案例:长沙的雾霾天气
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大量移植大树对树木原生存地会 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直接影响当地的 生态群落,还会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 山体滑坡、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并且违反国家保护古树的有关法规。
P45活动:“移植大树之风为何屡禁不止”
2、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 土的作用,上游失去了森林,则下游失 去水源补充,致使水资源缺乏;使河湖 淤塞,增加了洪灾的机率,加大了防洪 投入。
材料三:香港1972年滑坡泥石流灾难
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
影响
评价(后果)
地形
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
进行改造,趋向于 平坦。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气候
水文
生态环境
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
影响
评价(后果)
地形
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
进行改造,趋向于 平坦。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小结
城 市 化
人们生产生活
影 响
自然地理环境
城 避免 市 病 减少
人文地理环境
城市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污染类别
危害
大气污染
危害人类健康、破坏土壤、水 质、生物、腐蚀建筑物
水体污染
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 繁殖
噪声污染
破坏生活环境
固体废弃物 污染
光污染
电磁波污染
城市环境污染及其危害、破坏土壤、水 质、生物、腐蚀建筑物
水体污染
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 繁殖
经济开放程度


信息、交通
欠发达
发达
文化、观念
传统、落后
现代、先进
城市是人类经济和文化中心, 是人类生产生活、娱乐的中心,但 为什么发达国家一些大城市的人口 却出现了由城市中心向外移动(也 就是逆城市化)的现象呢?
三、城市环境问题
请观察以下图片,说出其反映的城市环境问题。
——交通拥挤
请观察以下图片,说出其反映的城市环境问题。 上海胶囊公寓
影响
评价(后果)
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
进行改造,趋向于平 坦。
石流等地质灾害
气候 水文
产生热岛、雨岛、雾 岛效应,影响局部地 区气候
破坏河网系统,影响 局部水循环
形成城市风,将大气污染物 带到郊区,将郊区污染物带 回城区。产生雾霾。
排水不畅,造成积水,残留 河道因富营养化而变黑发臭
生态环境
生产生活污染干扰和 破坏生态系统;物种 单一,生态脆弱
课堂总结: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 环境
影响
评价
地形 地貌
进行改造,趋向于平坦。
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 流等地质灾害
产生热岛、雨岛、雾岛 形成城市风,将大气污染物带
气候 效应,影响局部地区气 到郊区,将郊区污染物带回城

区。产生雾霾。
水文
破坏河网系统,影响局 部水循环
排水不畅,造成积水,残留河 道因富营养化而变黑发臭
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
影响
评价(后果)
地形
气候
水文
生态环境
城市化过程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案例一
改造地形地貌,使地表趋于平坦
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
影响
地形
进行改造,趋向于 平坦。
评价(后果)
气候
水文
生态环境
案例:材料一:重庆山体滑坡
材料二:里约热内卢滑坡
从前日出而作、日落而 息的宁静的劳动生活
今日封闭厂房内长长的 流水线上的机械化生产
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影响人类的衣食住行、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缩小城乡差距
二、城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本41-43的阅读材 料,小组讨论,概括总结城市化过程 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 响,
进行改造,趋向于平 坦。
石流等地质灾害
气候 水文
产生热岛、雨岛、雾 岛效应,影响局部地 区气候
破坏河网系统,影响 局部水循环
形成城市风,将大气污染物 带到郊区,将郊区污染物带 回城区。产生雾霾。
生态环境
“ 到 城 里 来 看 海 ”
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
地形
影响
评价(后果)
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
进行改造,趋向于平 坦。
石流等地质灾害
气候 水文
产生热岛、雨岛、雾 岛效应,影响局部地 区气候
破坏河网系统,影响 局部水循环
形成城市风,将大气污染物 带到郊区,将郊区污染物带 回城区。产生雾霾。
排水不畅,造成积水,残留 河道因富营养化而变黑发臭
生态环境
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
地形
香港的“铁笼” ——住房困难
请观察以下图片,说出其反映的城市环境问题。
某再就业招聘会现场
——就业困难
请观察以下图片,说出其反映的城市环境问题。
——社会秩序混乱
大气污染 噪声污染
城 市 环 境 污 染
电磁污染
光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水污染
1、城市病
交通拥挤
居住困难
环境污染
“城市病”
就业困难
社会秩序混乱
城市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污染类别
危害
大气污染
危害人类健康、破坏土壤、水 质、生物、腐蚀建筑物
水体污染
噪声污染
固体废弃物 污染
光污染
电磁波污染
城市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污染类别
危害
大气污染
危害人类健康、破坏土壤、水 质、生物、腐蚀建筑物
水体污染
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 繁殖
噪声污染
固体废弃物 污染
光污染
电磁波污染
生态
生产生活污染干扰和破 坏生态系统;物种单一, 生态脆弱
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和 改变最深刻的地方
2、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文环境
影响
乡村
城市
土地利用方式
农业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
居民就业方式
第一产业
第二、三产业
景观特征
乡村景观
城市景观
人口
分散,农业人口
密集,非农业人口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 理环境的影响
老张的纠结
老王和老张是很要好的朋友。今年,老张 家面临拆迁,他很纠结,他想请教一下老王 (老王家是2007年被拆迁的,共取得两套房子 和30万元的补偿,现老王住在杭州市区)。 老张:老王啊,我家要被拆迁了,你知道吗。 老王:好事啊,老张,可以拿不少钱哦。 老张:我正为这事头痛呢? 老王:为啥头痛,说来听听。 老张:因为位置的关系,我家可以有两种方案, 一种是补偿乡下一块地和补偿款,可以自己造 房子,另一种是分到城郊的两套商品房和象征 性的补偿款。我喜欢前一种方案,但我爱人喜 欢后一种方案。要不您给出出主意。 老王:这个……
• 第四十二条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 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 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物、 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 光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案例分析: P45活动
为什么“移植大树之风屡禁不止”?
P45活动:“移植大树之风为何屡禁不止”
2、“城市病”原因
人类产业活动密集 长期高强度的工业生产 不合理的城市规划
城市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污染类别
危害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噪声污染 固体废弃物 污染
光污染 电磁波污染
讨论:这是什么污染? 有哪些污染源? 有何危害?
此漫画反映了什么 环境问题?其污染 源是什么?会产生 什么危害?
——“这条河不用救生圈,你想沉也沉不下去!”
虽然城市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惑, 但城市化毕竟是人类居住形态的一种趋 势。我们必须充满信心地迎接城市化带 来的挑战,而不是在“城市病”面前退 缩。所以,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对城市的 指责上,而是需要承担责任、创造条件,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第三十五条 城乡建设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 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 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管理。
城市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污染类别
危害
大气污染
危害人类健康、破坏土壤、水 质、生物、腐蚀建筑物
水体污染
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 繁殖
噪声污染
破坏生活环境
固体废弃物 污染
影响环境卫生和人类健康
光污染 刺激人的视觉,诱发交通事故
电磁波污染
影响人体健康
3、解决途径
•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 (2)、改善交通条件 • (3)、改善住房条件 • (4)、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 • (5)、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城市是区域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区 域环境受破坏,城市也会遭殃,产生一 系列城市病。
P45活动:“移植大树之风为何屡禁不止”
3、生态城市是指符合自然生态规律 和适合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应做到:①统一规划;②城郊防护林和 城内绿地构成层级系统;③尽量种植适 生的本土草和树;④要花、草、灌、林 相结合;⑤依法保护绿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