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对立制约的解释
阴阳的含义及应用范围
阴阳的含义及应用范围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概念,它是一个广泛运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二元对立原理。
阴阳的含义及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下面将详细介绍。
阴阳的含义:阴阳最早出现于《易经》,它是对自然界事物运动和变化的描述和归纳。
阴阳是一对相反而又相互依存的力量,可以描述任何事物或现象的两个对立但又统一的方面。
阴阳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立性:阴与阳是互相对立的,如阴暗与阳光、寒冷与温暖、负电与正电等。
阴阳之间是互为对立的两极,但又相互依赖、互相制约。
2.相互依存:阴阳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阳就没有阴。
阴阳表明了自然界事物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
3.变化性:阴阳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们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白天有阳光而晚上没有,冬天寒冷而夏天温暖。
4.生成性:阴阳互相转化,相互补充,从而形成事物的生成和发展。
如白天变暗为夜晚,夜晚变亮为白天。
阴阳的应用范围:阴阳的概念广泛运用于中国古代的哲学、自然科学、医学、农学、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阴阳的应用范围:1.哲学与宇宙观: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
通过阴阳理念,中国古代哲学家形成了一种对世界的整体观和宇宙观,即“天人合一”的观念。
2.医学与养生:中医学是以阴阳学说为基础的传统医学。
中医认为人体健康与阴阳平衡息息相关,通过调节阴阳关系,可以治疗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
3.农学与种植:阴阳对于农业的发展和作物的生长也有重要影响。
农民根据阴阳的变化来制定种植计划,合理利用阳光和水分,选择适宜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种植。
4.军事与战略:中国古代军事家也运用阴阳的概念进行军事战略的分析和决策。
阴阳的变化规律可以指导军队的进攻和防御策略,提高战争的胜算。
5.经济与商业:阴阳的概念在经济和商业领域中也有应用。
例如,经济的繁荣与衰退、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企业的利润与风险等都可以通过阴阳的对立关系来分析和解释。
6.文化与艺术:阴阳的概念也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
阴阳学的基本特征、属性特点、互根互用
定义: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关系来 研究、解释物质世界的一切实物 和现象中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及 其消长变化规律的学说。
阴阳学说的主题是: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滋生、 发展和变化着的;认识世界的关键在于分 析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相反相成的 两种物质势力,即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及 变化的规律。
如:水与火、上与下、动与静、升与 降、寒与热及气与血、 男与女
(2)对立的阴阳双方多 阳强则阴弱 存在相互制约特性 阴强则阳弱
如:从春至夏 —— 阳气渐长而阴气渐消; 从夏至冬 —— 因其渐长而阳气渐消
(3)任何一方太过或不 足,均可引起对方 的减弱或亢盛
阴盛则阳病 阳盛则阴病 阴虚则热 阳虚则寒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
方属性的总概括。
它既可以表示既相互对立而又相互关联的 两种事物或现象,又可以表示同一事物或现象
内部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
阴阳的起源
对相关的、属性相对的事物和现象的观 察和总结。如:水与火、男与女、尤其是向 日与背日现象—— 既相关又性质相反
前两者——虚证 后两者——实证
4.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的转化,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 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
所谓的可分性:指任何事物或现象的 阴阳属性都具有无限可分性。即阴中或阳 中可再分阴阳,这是因为所有的事物或现 象都存在着多方面的矛盾和多层次的矛盾
如:就人体而言五脏属阴六腑属阳, 但在五脏之中可再分阴阳,心居上为阴中 之阳脏,肾在下为阴中之阴脏
另外,心脏本身又可以再划心阴心阳 ,肾脏也可以再划肾阴肾阳
事物阴阳属 性的两类特 定的相反趋 向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阴阳学说的核⼼内容,可以概括为阴阳的交感相错、对⽴制约、互根互⽤、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五个⽅⾯。
1.阴阳交感相错阴阳交感相错,是指阴阳⼆⽓在运动中的相互感召交合,即阴阳之间的相互作⽤。
阴阳学说认为,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相互对应的两个⽅⾯,阴阳双⽅的相互作⽤,是⾃然万物得以发⽣发展和运动变化的前提条件。
早在先秦时期,荀⼦就指出:“天地合⽽万物⽣,阴阳接⽽变化起 ”(《荀⼦ ·礼论》)。
《素问 ·天元纪⼤论》也指出:“阴阳相错,⽽变由⽣。
”这⾥的“合 ”、“接 ”、“错 ”,就含有交互作⽤之意。
⾃然界万物的⽣⽣化化,是以天之阳⽓和地之阴⽓的交感相错,天之阳⽓下降,地之阴⽓上升,相互发⽣作⽤为前提条件的,诚如《素问 ·天元纪⼤论》说:“在天为⽓,在地成形,形⽓相感⽽化⽣万物。
”⼈类⽣命的形成,也源于阴阳的交感相错,《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地合⽓,命之⽈⼈。
”《易传·系辞传》云:“男⼥媾精,万物化醇。
”不仅新的⽣命起源于男⼥之交媾,⽽且在⽣命的整个过程中,也有赖于⾃⾝阴阳两个⽅⾯的相互作⽤和相互维系。
阴阳学说对阴阳双⽅的交感相错⼗分重视,认为阴阳⼆⽓的相互作⽤能否正常进⾏,决定着宇宙万物的⽣化乃⾄⼈体⽣命活动的正常与否。
《易经》有“天地交,泰”和“天地不交,否 ”的论述,指出天地阴阳能进⾏相互交感,⾃然万物就通畅、安康、⽣机勃勃;否则,天地阴阳不能相互交感,就会痞塞、失常、了⽆⽣机。
《内经》继承了这⼀思想,指出“天⽓下降,⽓流于地;地⽓上升,⽓腾于天。
故⾼下相召,升降相因,⽽变作矣 ”(《素问 ·六微旨⼤论》)。
⼈体的⽣命活动也是如此,机体各脏腑组织及功能活动之间,惟有始终发⽣相互作⽤,⽣命过程才能正常。
如就脏腑⽽⾔,肾属⽔脏为阴,⼼属⽕脏为阳,⼼肾两脏的阴阳始终处于上承下济、相互交感的状态;否则将导致⼀系列⼼肾不交的病变。
阴阳之间关系
阴阳之间关系阴阳学说,是以阴阳的相对属性、阴阳之间的运动变化规律来认识自然、解释自然的一种理性认识。
阴阳之间的运动变化规律,着重探究的是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兹就阴阳之间的主要关系,分述如下:一、阴阳交感相错所谓交感相错,即相互关联、相互感召、相互作用之义。
古代思想家认为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万物生成、变化之本始所在。
对此,荀子指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礼论》)。
其“合"与“接",就寓有交互作用之意。
《黄帝内经》也明确提出:“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素问·天元纪大论》)“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强调阴阳交感相错是万物发生变化的前提条件。
《易经》非常重视阴阳两者能否交感相错,认为:“天地交,泰”(《周易·泰·大象》);“天地不交,否"(《周易·否·大象》)。
泰,即通畅、安康、正常、生机勃勃的状态;否,指痞塞、不通、失常、了无生机的状态.阴阳两者只有不断发生交互作用,才会进一步呈现出对立制约、互根相成、消长更胜、相互转化等特性或趋向。
因此,阴阳交感相错是阴阳之间一切运动变化的前提。
阴阳交感相错的认识,体现在中医学中,则是强调机体的各脏腑组织及功能活动之间,应始终交互感召而发生作用。
惟有如此,生命过程才能正常。
如就脏腑而言,肾属水脏而为阴,心属火脏而为阳。
心肾(阴阳)始终处于上承下济、相互交感状态。
否则,将导致一系列心肾不交、水火不济的病理变化.就整个机体而言,人体阴阳二气在布达周身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相互作用。
一旦交错受阻,就可因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导致厥、逆、闭、脱等严重病证。
治疗这些病证的关键,也应着眼于恢复阴阳的交感相济,使之交互承接。
二、阴阳对立制约阴阳对立制约有两层含义:一是阴阳的属性是相对应的、相矛盾的.如上与下、寒与热、内与外、升与降、明与暗等,都具有相对的属性。
阴阳对立制约专升本名词解释
阴阳对立制约专升本名词解释
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
互斗争、相互排斥和相互制约。
1、阴阳对立
阴阳对立是说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客观上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相反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属性是相反的、矛盾的。
如上与下、左与右、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以及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等,皆具有相互对立之属性。
2、阴阳制约
阴阳制约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抑制和约束的特性。
如《类经附翼》所说:“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这是说阴阳的任何一方过于强盛,常可抑制对方,使之衰弱,或任何一方由于虚弱不足,常可导致对立面的相对亢盛。
如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的气候变化,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温热之气的缘故。
再如阳邪亢盛则阴液受损,表现为“阳胜则阴病”,阴邪亢盛则阳气被抑,表现为“阴胜则阳病”;如阳气不足可出现阴寒的相对亢盛,“阳虚则阴盛”,反之,阴液的不足可出现阳热的相对充盛,“阴虚则阳亢”。
人体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是阴阳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结果。
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如果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遭到
了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产生。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
1、阴阳无限可分性:昼和夜、上午和下午 2、阴阳相互转化性:条件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阳胜则阴病”、“阴盛则阳病”及“阳虚阴盛”、“阴 虚阳亢”,皆属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常而出现的超过正常 限度的此长彼消或此消彼长。
四、阴阳转化
•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 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 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 阴阳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又一基本形式。阴阳双方的消长运动发展 到一定阶段,事物内部阴与阳的比例出现了颠倒,则该事物的属 性即发生转化,所以说转化是消长的结果。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 如果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 产生。
•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度制约另一方而致其不足,称为“制约太 过”。 阴↑→阳↓,阴胜则阳病; 阳↑→阴↓,阳胜则阴病。
•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无力抑制另一方而致其相对偏盛,称为“制约 不及”。 阴↓→阳↑,阴虚则阳亢(相对); 阳↓→阴↑,阳虚则阴盛(相对)。
热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 脉微欲绝等,即属于“突变”的形式。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五)确定治疗原则 (六) 归纳药物性能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人体的所有脏腑经络形体 组织,既是有机联系的,又都可以根据其所在部位、功能 特点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
中医基础_第一章_阴阳_讲义
中医基础讲义一、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并用以阐述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古代哲学。
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运用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的观点,来解释宇宙间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规律的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发展变化着的。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一)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说文解字》:“阴,暗也;阳,明也。
”阴阳最初的概念非常朴素,指“日光向背”而言。
即向阳的一面属阳,背阳的一而属阴。
后来,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发现一切事物都具有正反方面,两者对立而又统一,相反相成。
如:动与静,白天与黑夜,上与下,水与火,寒与热,强与弱,大与小,等等。
于是以阴和阳分别加以概括,逐渐上升为理论,形成阴阳学说。
(二)阴阴属性归类的原则和特点:1、归类原则:水、火为阴阳之征兆。
水与火是表现阴阳属性和特点最形象的物质,故为阴阳之征兆。
火…性温热而炎上…属阳水…性寒冷而趋下…属阴根据水火的属性特点,区分万事万物的阴阴属性。
阳阴阳阴明亮的晦暗的兴奋的抑制的功能的物质的积极的消极的上升的下降的活动的静止的温热的寒冷的亢进的衰退的2、归类特点:(1)阴阳归类的事物和现象既相互联系又属性相反。
既:区分阴阳的一组事物和现象是相互关联而属性相反。
如水与火,上与下,明以暗,左与右等。
(2)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在相互关联的事物中,阴阳属性是由其本身固有的特征决定的,不可随意颠倒。
如:水与火而言,水属阴,火属阳,绝对不能颠倒(3)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指具体事物的阴阳属性又是相对而言的,是通过与自己的对立面相比而确定。
具体表现在:①事物阴阳的无限可分性:即阴阳中可再分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②阴阳属性可以互相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阴可转化为阳,阳可转化为阴。
中药综合重在理解而非死记,为你梳理“阴阳学说”知识点
药考证,找润德,医药培训第一品牌中药综合重在理解而非死记,为你梳理“阴阳学说”知识点(润德王波波老师整理)大家好,我是波波老师。
继上次说完“症”、“证”、“病”的区分之后,今天我们来到阴阳学说章节。
由于今天早上上完课,今天的内容节奏可能会比较快,请大家多多见谅。
话不多说,马上开始。
阴阳的相互关系这是本章节的第一个重要考点,大家务必要掌握。
阴阳的相互关系分为四种: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这里我简单地说一下意思。
对立制约:很容易理解,阴阳乃对立的力量,一阴一阳,就好比对手,存在着一个竞争关系,相互制约。
互根互用:阴阳是对立的,往更大的层面去看,两者动态平衡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任意一方都不能消失。
一旦“阴”消失了,就不会有“阳”的概念。
消长平衡:想要两者能长久保持稳定,两者一定要保持动态平衡,此消彼长。
相互转化:正所谓“物极必反”--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第二个重要考点--阴阳偏盛“阳盛则热”--实热证“阴虚则热”--虚热证“阴盛则寒”--实寒证“阳虚则寒”--虚寒证药考证,找润德,医药培训第一品牌从字面意思理解,实就是真的意思,虚就是假的意思。
阳气足,到了不可控制的程度,就是“真热”;阴气不足,阳气保持不变,处于上风的位置。
这种情况是由于对立力量减弱而引起的“热证”,并不是因为阳气力量增强,就是“假热”。
寒证也可以用上述的方法来解释。
除了上述的,还有一种情况。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在补阳的同时辅以补阴,在补阴的同时辅以补阳,发挥阴阳互根的作用。
治疗方法又是如何确定的呢?实证,是其中一方力量增强,要想办法去削弱它,所以就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如果你有听过波波老师上课的话,这两句话你一定有很深的印象。
虚证,是对立力量变弱,补强弱的一方,达到平衡的状态,所以就有“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的概念。
中药综合第一章主要是以理解为主,大家要懂得理解字面意思,用自己的话将知识点复述一遍,这样才将能它理解并灵活运用。
中基阴阳五行总结
一、词语解释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它既标示相互对立的物和现象,又可标示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2.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有时亦称“阴阳互寓”、“阴阳互合”。
3. 阴阳交感,交互感应。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处于相互感应即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
4. 阴阳对立制约:统一体中阴阳两个方面的属性相反;制约: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相互牵制互为胜负。
阴阳对立制约,即阴阳相反。
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阴阳因为有对立制约才能达到动态平衡。
5. 阴阳消长平衡:消,减少、消耗;长,增多、增长。
阴阳消长平衡,是指阴和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并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6. 阴阳互根,是指阴阳双方互为基础,其中一方的存在是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且双方有着相互依存、相互资生的关系,又称阴阳相成。
7.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过程。
8. 阴阳转化,阴阳矛盾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9.即阴平阳秘。
平,饱满之意;秘即秘密、潜藏之意。
阴平阳秘,即阴阳充盛,相互潜藏而不外亢。
10.阳胜则阴病:阳,指阳热;阴,指阴液。
阳胜则阴病是指阳热偏盛,必消耗阴液而出现各种伤津、伤阴的病证。
11.阴胜则阳病:阴,指阴寒;阳,指阳气。
阴胜则阳病是指阴寒偏盛,必伤阳气而出现各种阳气不足的病证。
12.阳病治阴:阴偏衰产生的“阴虚则热”的虚热证(阳病),治疗当滋其阴(治阴),从而使阴阳恢复平衡,此即阳病治阴。
13.阴病治阳:阳偏衰产生的“阳虚则寒”的虚寒证(阴病),治疗当壮其阳(治阳),从而使阴阳恢复平衡,此即阴病治阳。
阴阳对立制约的解释
阴阳对立制约的解释
阴阳对立制约是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一种哲理思想,它认为对立二元结构是宇宙普遍存在的一种法则,在宇宙、人类和物质中都存在阴阳对立的特征,这种结构可以解释并限制事物的发展,从而促成宇宙的和谐稳定。
首先,阴阳对立制约是一种完美的生态平衡。
宇宙存在两种基本元素,即阴和阳,而阴阳对立则是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
从客观角度讲,阴阳之间实现物质合成无穷,可以确定宇宙的存在规律,一切万物规律、发展规律和变换规律都必须按照阴阳对立制约走,以维护宇宙的和谐完美。
其次,阴阳对立制约是一种必然的道德制约。
在道德上,阴阳对立制约大大地限制了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提醒人们不要越出一定的社会法则和道德底线,而要树立自律、勤奋和责任感,追求自我完善,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和进步祖国。
最后,阴阳对立制约是一种动态的绝对标准。
在实践中,阴阳对立制约来源于自然规律,其标准永恒不变,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不论是正面的胜利还是负面的失败都是基于有效的抉择和取舍来实现的,这可以更好地激励人们去努力奋斗,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可以说,阴阳对立制约是宇宙间的共生关系体现,是生态平衡、道德制约、动态标准三者的有机结合,它艰难而宽容,具有超越时空范畴的丰满含义,是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智慧精华。
中医基础理论易错整理
1.证: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个阶段的病理概括。
包括病位、病因、病性及邪正关系。
2.同病异治:在同一种疾病当中,由于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就不同,这种情况称为同病异治。
3.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中,由于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出现相同或相近似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就相同,这种情况称为异病同治。
4.气化: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变化。
气化包括物质之间的转化,即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特指脏腑的气化功能,即肾、膀胱、三焦的气化功能。
5.气机:气的运动。
6.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7.阴阳转化:阴阳转化,是指一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转化为阳,阳转化为阴,这是“物极”的结果。
阴阳转化既可表现为“渐变”形式,亦可表现为“突变”的形式。
8.阴阳平衡:即指阴阳处于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的盛衰变化(消长变化)而达到在运动中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称为阴阳平衡。
9.阴阳对立制约:阴阳的对立即相反;阴阳的制约,即属性相反的阴阳表现出互相拮抗,互相抑制。
阴阳的对立导致阴阳的制约。
阴阳对立制约的结果使阴阳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中。
10.阴病治阳:对阳虚阴盛的虚寒之证,治以温阳抑阴之法。
11.阳病治阴:对阴虚阳盛的虚热之证,治以滋阴清热之法。
12.阳中求阴:肾阴虚的病证,在补阴的同时,适当加入补阳的药物,意在阳中求阴。
13.阴中求阳:肾阳虚的病证,在补阳的同时,适当加入补阴的药物,意在阴中求阳。
14.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5.泻南补北:即泻心火补肾水。
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亢的心肾不交证。
心火偏亢为主者,重在泻南,肾水不足为主者,重在补北。
16.五行制化:制即制约、克制;化,即化生、变化。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阴阳对立制约的解释并举例
阴阳对立制约的解释并举例
嘿,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神奇的事儿——阴阳对立制约!
啥是阴阳对立制约呢?就好像白天和黑夜,它们俩是不是完全不一样呀?白天阳光灿烂,到处都亮堂堂的,大家可以在外面玩耍、上学、工作。
可一到了晚上,黑乎乎的,大多数人都回家睡觉休息啦。
白天和黑夜,一个亮一个暗,这不就是阴阳对立嘛!而且它们还互相制约着,要是一直都是白天,那我们不得累坏啦?一直都是黑夜,那好多事儿也没法干呀!
再比如说,夏天热得要命,大家都穿着短袖短裤,吃着冰淇淋,恨不得整天泡在水里凉快凉快。
可到了冬天,冷得直哆嗦,得穿上厚厚的棉袄,围上围巾。
夏天的热和冬天的冷,也是阴阳对立制约呀!要是只有夏天的热,那庄稼不得都干死啦?只有冬天的冷,咱们也受不了呀!
还有火和水,这俩也很典型。
火能让东西变热、燃烧起来,水却能灭火,让火熄灭。
火是热的、干燥的,水是凉的、湿润的。
它们相互对立,又相互制约。
要是没有水来制约火,那一旦着火,不就到处都烧成灰啦?
咱们人身体里也有阴阳对立制约呢!比如说,阳气让我们有活力,精神饱满,能到处跑跳。
阴气能让我们安静下来,好好休息,恢复体力。
要是阳气太多,我们就会兴奋得睡不着觉;阴气太多,又会整天没精打采的。
这不就跟拔河一样嘛,两边力量得平衡,我们的身体才健康。
哎呀,想想看,阴阳对立制约是不是到处都有呀?就像我们和好朋友,有时候会有不同的想法,会争论,可这也让我们能互相学习,变得更好,这也是一种对立制约呢!
所以说呀,阴阳对立制约可太重要啦,它让世界变得平衡,让一切都能和谐地存在。
咱们可得好好去理解它,这样才能更明白这个神奇的世界哟!。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题精选(含答案解析)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精选题(含答案解析)A1型选择题(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共50道题。
1、对阴阳偏衰采用的治疗原则是()A:损其有余B:补其不足C:寒者热之D:热者寒之E:实则泻之正确答案:B解析:对阴阳偏衰采用的治疗原则是补其不足。
2、“寒者热之”适用于下述的病证是()A:阳偏盛B:阳偏衰C:阴偏盛D:阴偏衰E:阴阳两虚正确答案:C解析: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即损其有余。
阳偏盛而导致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阴偏盛而导致的寒实证,用“寒者热之”的治疗方法。
3、下列选项中,属于阳的()A:面色晦暗B:声低无力C:脉象沉细D:心烦不宁E:精神萎靡正确答案:D解析:色泽分阴阳:色泽鲜明为病属于阳;色泽晦暗为病属于阴。
气息分阴阳:语声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为阴。
动静喜恶分阴阳:躁动不安属阳,蜷卧静默属阴;身热恶热属阳,身寒喜暖属阴。
脉象分阴阳:如以部位分,寸为阳,尺为阴;以动态分,则至者为阳,去者为阴;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状分,则浮大洪滑为阳,沉涩细小为阴。
4、下列选项中,属于阴的是()A:浮脉B:面色鲜明C:迟脉D:气粗E:声高正确答案:C解析:色泽分阴阳:色泽鲜明为病属于阳;色泽晦暗为病属于阴。
气息分阴阳:语声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为阴。
动静喜恶分阴阳:躁动不安属阳,蜷卧静默属阴;身热恶热属阳,身寒喜暖属阴。
脉象分阴阳:如以部位分,寸为阳,尺为阴;以动态分,则至者为阳,去者为阴;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状分,则浮大洪滑为阳,沉涩细小为阴。
5、下列选项可用阴阳对立制约解释的是()A:寒极生热B:阴损及阳C:寒者热之D:重阴必阳E:阴中求阳正确答案:C解析:阴阳对立制约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相互排斥。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习题答案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第一节阴阳学说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阴阳: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况和总结,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2.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互根是指阴阳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根据和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阴阳的互用是指阴阳双方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3.中药四气五味: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称中药“四气”;中药的酸、苦、甘、辛、咸,俗称中药的“五味”。
二、填空1.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关联性、阴阳的相对性。
2.对立制约3.互根互用4.消长平衡5.相互转化6.阳、阴;阳、阴;阴、阳;阴、阳。
三、简答题1.答: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和阴阳的相互转化。
2.答:从阴阳学说的角度来说,人体的病理变化包括:①阴阳偏盛,是指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②阴阳偏衰,是指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③阴阳转化,是人体阴阳失调而出现的病理变化,即在一定的条件下阴阳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也就是阴证可以转化成阳证,阳证也可以转化成阴证。
第二节五行学说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2.A3.C4.B5.C6.E7.B8.C9.B 10.D 11.B 12.B 13.C 14.A 15.E二、多选题1.AB2.BCE3.BDE4.ABC5.ACE三、名词解释1.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2.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从而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四、简答题1.答:五行学说并不是静止地、孤立地将事物归属于五行,而是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与制化、胜复的关系,来阐释五行结构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以五行的相乘、相侮与母子相及的关系,来阐释五行结构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破坏后的相互影响。
2.答:(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解(详细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解绪论客观性试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编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确立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为中国医药发展奠定基础的著作是哪部?()①《黄帝内经》②《伤寒杂病论》③《神农本草经》④《难经》【题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一书的问世。
原因在于《黄帝内经》吸收了秦汉以前的天文、历法、气象、数学、生物、地理等多种学科的重要成果,在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确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系统地阐述了生理、病理、经络、解剖、诊断、治疗、预防等问题,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和理论源泉。
【答案】①2、标志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确立,为临床中医学发展的奠基之作是哪部?()①《黄帝内经》②《难经》③《伤寒杂病论》④《金匮要略》【题解】《伤寒杂病论》在《内》、《难》等理论基础上,第一次成功地运用了辩证论治方法,成为中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研究和处理疾病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方法。
《金匮要略》是晋代王叔和将《伤寒杂病论》编纂整理,一分为二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故《金匮要略》作为标准答案不全面。
【答案】③3、中医学的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是隋代巢元方等著的什么书?()①《神农本草经》②《脉经》③《诸病源候论》④《温病条辨》【题解】《诸病源候论》详尽地记述了各科疾病的病因与症状,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
【答案】③(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每个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不得分)1、完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标志是什么?()()()()()①《黄帝内经》②《难经》③《神农本草经》④《伤寒杂病论》⑤《黄帝内经素问》【题解】《黄帝内经》的成书,实际上标志着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确立,它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别是中国医学基本理论和辩证论治的奠基之作,二者与《神农本草经》、《难经》一起,被历代医学家奉为“四部经典”,由此而确立了中国医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阴阳学说讲义
阴阳学说第一节阴阳的概念一、阴阳的含义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既可以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标示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一般的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弥散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凝聚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
寒热、动静、明暗是阴阳的标志性属性,而水火皆具备,故称“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二、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绝对性。
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阴阳属性互相转化,二是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三是比较的对象发生了改变,那么事物的阴阳属性也可以发生改变。
昼夜阴阳属性的一般说法是:上午属阳中之阳,下午属阳中之阴,前半夜属阴中之阴,后半夜属阴中之阳。
四季阴阳属性的一般说法是:夏天属太阳(阳中之阳),秋天属少阴(阳中之阴),冬天属太阴(阴中之阴),春天属少阳(阴中之阳)。
第二节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对立制约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二、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阴和阳之间的互根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孤阴不生,独阳不生”,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偶;阴为阳守持于内,阳为阴役使于外。
所谓“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老年人“昼不精,夜不瞑”,就是因阴阳双方相互为用的关系失调而致。
如果相互为用的关系破坏,阴阳不得相互资助,则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病变。
三、阴阳交感互藏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发生相摩、相错、相荡的相互作用。
阴阳对立制约的解释
阴阳对立制约的解释
阴阳对立是中国古代经典圣贤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一种宇宙观念。
两个元素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不仅定义了宇宙的本质,而且也为人类提供了思维方式。
此外,它还为历史发展和人类行为提供了一种制约机制。
一般而言,在阴阳对立制约中,当两个不同的力量相遇时,就会产生紧张的冲突。
比如,公元前6世纪的中国历史上的大战役,例如“战国时代”,可以看到六国互相争斗,彼此之间的矛头相指。
而这种矛盾的根源,就是阴阳对立制约的力量。
因此,每个国家或政权之间的竞争和力量对抗,都是阴阳对立制约的结果。
另外,在某些情况下,阴阳对立制约也会应用于道德上的行为。
一般来说,如果某种行为违背正义,就会产生阴阳对立的冲突。
比如,在《尚书》中,作者把准绳亚当的义务分成“正义”、“礼”、“智”三部分,并告诉人们如果不以准绳事事,就会导致“阴攘阳”,也就是说会遭遇阴阳对立制约。
此外,阴阳对立制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至关重要的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对立制约与特定的文化价值观结合在一起,它们不仅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对立,还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世界的本质。
比如,根据阴阳对立制约,人们不应该只关注达到目的,而是要考虑行动的正当性。
总之,阴阳对立制约是中国的古老理念,它的范围从宇宙观到道德行为都有所涉及,它有助于探索宇宙规律,并为人们提供行为
准则及其本质的理解。
因此,人们应该对阴阳对立制约有更深入的认识,并正确理解阴阳对立制约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阳对立制约的解释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核心元素,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道德思,认为万物之间存在着阴与阳的对立,而这种对立不仅仅可以描述万物间的对立关系,还可以解释自然界中人与动物间的相互作用。
阴阳学说认为,万物之间具有一种对立的阴阳关系,这种对立是无所不在的,只有通过阴阳的力量平衡,才能使事物处于平衡状态。
因此,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认为阴阳的不协调是引起人类间矛盾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道德思想,用来规范人类之间的行为。
阴阳的对立并不仅仅存在于人类的社会关系中,而是普遍存在于整个宇宙中的一种微小的矛盾。
它是物质世界中永恒的、千变万化的宇宙法则,在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等万物之间都存在着它。
古今中外,任何一种文明,都有阴阳对立的规则。
中国就有很多关于阴阳对立的传说和形象,它们诠释了中国人对阴阳对立的解释。
在古代的中国,阴与阳的对立也被用来解释自然界中人与动物的关系。
即某种动物的特定品种被认为是阴性的,而其他品种则被认为是阳性的,这种阴阳对立的关系被认为是动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
例如,鸡蛋有两面,一面是阴性的,一面是阳性的,而鸡蛋把它们两者结合起来,就能形成新的生命。
另一个例子是太阳和月亮,这两者也被认为是阴阳对立的,太阳代表阳,月亮代表阴。
此外,阴阳对立也经常被用来解释人的行为。
例如,阳性的人常常比比较努力、自立自强,而阴性的人则比较温和、慈祥。
因此,在中国古代,借助阴阳学说,人们就可以将自己归类到相应的阴阳体系中,以便加以认识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在古代中国,阴阳学说的思想,一直被用来解释和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
它一直在指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并严格要求人们设定道德清算。
然而,也有很多人认为阴阳学说的思想已经过时,这种理论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可能已经被淡忘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阴阳学说的思想,在古代中国,带给了人们传统观念,并指导着人们行为及思考中应有的一些理性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