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孙江涛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5第三单元-《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作者思路和行文脉络;中西方诗歌异同。
教学难点:由归纳段意切入,由分析关键句的位置入手,学习社科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对作者写作目的的理解及对作者观点、态度的领悟。
一、导读1.导入:选取两段中西诗歌,由学生比较阅读,产生感性认识。
其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其二:晚钟送终了这一天,牛羊咻咻然徐度原野,农夫倦步长道回家,仅余我与暮色平分此世界。
(格雷《墓地哀歌》)由学生对两首诗歌做简单评判。
同学们,在我们咿咿学语的时候,就开始朗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我们的童年里充满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类经典的诗歌……细细数来,我们与中国诗歌的亲密接触已有十多年,但如果有人问你,中国诗歌的特点是什么,你能回答出来吗?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
2.了解作家: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
钱钟书深入研读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
主要著作有《谈艺录》(1948)、《管锥编》(1979)、《宋诗选注》(1958)。
钱钟书同时还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1),短篇小说《人·兽·鬼》(1946),长篇小说《围城》(1947)等。
无论他的散文或小说,都具有机智隽永的特点。
特别是他的讽刺性长篇小说《围城》,更能够显示他的独特的风格,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刻画人物惟妙惟肖,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围城》已被译成多种外文。
3.该文的写作背景、针对性:针对中西诗歌差异、优劣的不同评价,钱钟书先生于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朋友发表了一番演讲,即今天我们要学的文章。
二、初读初读全文,解决以下问题。
1.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试着在原文中找出来)(原文: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渗透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渗透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是人类文化的瑰宝,也是人们情感的抒发和思想的表达。
在高中语文课程中,诗歌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诗歌教学,可以启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因此,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审美,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
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人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学生在高中阶段正处于知识和艺术感官的发展阶段,这就为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供了机会。
通过引导学生读诗、背诵诗歌、欣赏诗歌作品,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各种形式的美,从而启发他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同时,诗歌教学也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能够从诗歌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进而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指通过对事物的感知、思维、判断、评价和表达等一系列认知活动,达到对美的感知和欣赏的能力。
在诗歌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诗歌赏析和诗歌鉴赏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例如,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写诗,可以培养他们对诗歌语言运用和形象表达的能力;通过让学生参与诗歌赏析和鉴赏,可以培养他们对诗歌艺术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同时,还可以开展诗歌比赛和创作交流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艺术交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再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品味。
审美品味是指人们对美的鉴赏和辨别的能力,是人们对美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可以通过选取优秀的诗歌作品进行学习和鉴赏,教会学生如何欣赏和理解优秀的诗歌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品味。
例如,可以选取古代名家的作品,让学生欣赏他们的诗歌艺术;也可以选取当代作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当代诗歌的风采。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从而提高他们对美的辨别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品味。
此外,在诗歌教学中,还应注重文学与艺术的融合。
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的结合,教学中可以结合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和理解诗歌艺术。
浅议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
中学教 育 ・
浅议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河北省廊坊 市香 河县第三 中学 杨 士伟
【 摘 要】 诗歌教学是云纹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语文教师要依据诗歌本身的特殊性, 设计适合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 在提 高学 生学习成绩 的 同时 ,注重对学生诗歌鉴 赏能力与文学素养的培养 。关 于如何进行诗歌教 学,笔者结合 自己的教 学实践从 高中语 文教 师要 以读代讲 ,学会 引导 学生朗读 诗歌 ;高中语 文教 师要 以点带面地把 诗歌 联 系起 来建立专题 去讲 解 ;高 中语文教 师要 让学生以练带学 ,促进 学生理 解三个方 面进行 了阐述 。 【 关键词 】 诗歌教学 朗诵能力 理解能力
高 中语 文教 师要以读代讲 。学会 引导学 生朗读诗 歌 俗话说 : “ 书读 百遍 。其 义 自现 。” 由此 可见 朗读 的重要 性 。诗歌 由于其特 殊性 ,单 靠语文 教师的讲解 和分析很 难让学
浅谈高中古诗词的教学方法
浅谈高中古诗词的教学方法作者:孙礼钢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13年第02期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的一颗璀璨明珠,学习古诗词能够熏陶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内在品质。
因此,古诗词的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古诗词的学习现状并不理想,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仅仅是死记硬背,很多古诗词表达出来的意蕴和潜在的意境都被忽视了,甚至有很多学生在学完之后还不理解古诗词的意思,更谈不上赏析古诗词作品了。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下列方法。
一、多诵读虽然死记硬背是当前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但是无法忽视的一点是古诗词的学习需要多诵读,多背诵。
古人说:“熟读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从这句话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诵读对于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进行古诗词的诵读呢?1.全身心地投入古诗词的诵读学习不仅仅需要口的投入,还需要眼、心、耳的投入。
因为在古诗词学习的过程中,听别人的吟诵也是一种学习,用眼睛观看相关的画面及视频也是一种学习,用心感受古诗词营造的意境更是一种学习。
所以在古诗词的吟诵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促使学生的心、眼、口、耳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例如:学习岑参的《白雪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歌,教师就可以播放白雪飘飞的塞外之景给学生观看,然后在这样形象的画面感中让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歌展现出来的塞外场景,进而更好地理解诗歌。
当然进行诗歌的诵读学习,要全身心地投入,“耳”这一感觉器官尤其重要,所以笔者认为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一些音乐片段,在音乐的配合下,将诗歌和音乐融合到学生的心灵中。
这样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探究。
2.重视诗歌的对仗和押韵教材选编的古诗词都是名篇佳作,在遣词造句、用韵方面都非常的讲究。
同时,古诗词本身所具备的对仗有序,平仄押韵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很容易让学生在这种韵律的变化中激起对诗歌朗诵的兴趣。
所以教师要在诗歌的朗诵教学开始之前就传授一定的平仄以及韵律知识给学生,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朗诵的效果。
浅论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有效教学
、
要 想 更 深 层 次 地 理 解 古 诗 词 意境 ,就 必须 清 晰 而深 刻地 认 识 古 诗 词 的意 象 。 分 析 意 象 是分 析 古 诗 词 的基 础 和前 提 . 教 师可 以依 据 古 诗 词 结 构 脉 络 或感 情思 路 设 计 一 系列 问题 .让 学 生 在 对 相 关 问 题 进 行 深 入 思考 的过 程 中更 好 地 领 略古 诗 词 的意 境。 如在鉴 赏苏 轼的 《 念 奴娇 . 赤 壁怀 古》 时, 应 该 先 让 学 生 熟读该古诗 词 , 然后设计 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 思考 . 如“ 古 诗 词 中描 写 的 意象 都 有 哪 些 ? ” 、 “ 为 什 么 写 的这 么 悲 凉 ” 等. 让 学 生 在 这 些 问题 的 指 引 下 逐 步深 入 理 解 诗 人 面对 赤 壁 时 内心 的苍 凉 和 感 慨 ,在 此 基 础上 讲解 古 诗 词 的背 景 材 料— — 赤 壁 之战等 ,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词 。 并 对 诗 人 有 更 深 层 次 的 认识。 2 . 注 重课 外 积 累 , 提 高 学生 诵读 效 率 。 “ 熟 读 唐诗 三 百 首 , 不会作诗也 会吟” 是 自古 以来 人 们 的 普遍认识 , 由此 可 以看 出 , 在古诗词 鉴赏教学 中 . 诵 读 具 有 极 重 要 的作 用 。语 文 教 师 应 该 积 极 督 促 学 生 背 诵 教 材 上 要 求 的 篇 目, 除 此 之外 , 还 应 该 利 用 早 读 时 间 背 诵 一 些 课 外 篇 目。如 在 学 完李 清照 的《 醉 花 阴》 后, 可 以展 示 李 清 照 的其 他 古 诗 词 , 《 如梦令 ・ 常记 溪 亭 日暮 》 、 《 点绛唇 ・ 蹴罢秋千》 等, 让 学生 通 过 对 这 些课 外 古 诗 词 的诵 读 深 入 感 受 其 悲 戚 伤 感 的感 情 。 背诵 完毕后, 让 学生 之 间 展开 积 极 的讨 论 和 交 流 。 共 同探 讨 对 这 些 古 诗 词 的感 受 。又 如 , 在对李 白、 杜 甫 等 名 家 的 古诗 词进 行鉴 赏 教 学 的过 程 中 , 我 们 可 以引 入 这 些 名 家 的 其 他 主 要 古 诗 词 . 让 学 生加 深 对 该 诗 文或 该 诗 人 的 理 解 。 此外 。 我 们 还 应该 有 效 激 发学 生 的背 诵 兴 趣 , 采 取 有 效 措 施 有 效 巩 固背诵 成 果 . 促 使 学 生 显著 提 高 古 诗 词诵 读 效 率 。 3 . 积 极 组 织 活动 , 激发 学 生 学 习兴 趣 。 要 想 提 高 学 生 学 习 古 诗 词 的 兴趣 .就应 该 利 用 一 切 可 以 利用 的机 会 , 适 当组 织 一 些 教 学 活 动 , 如 可 以举 办古 诗词 朗诵 会, 让 学 生在 诵 读 之 后 相 互 点 评 : 也 可 以对 学 生 进行 积极 有效 的 引导 , 使其尝试写古诗词。 如 让 学 生熟 读 并 分 析 理 解 《 诗经》
曲径通幽探诗韵——浅析高中现代诗歌教学
曲径通幽探诗韵——浅析高中现代诗歌教学发表时间:2011-09-14T10:02:18.73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1年第5期供稿作者:彭辉[导读] 近几年来,高中课本中选用了大量的现代诗歌,由于诗歌所独具的含蓄美,使得老师学生都很头疼彭辉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 400700摘要近几年来,高中课本中选用了大量的现代诗歌,由于诗歌所独具的含蓄美,使得老师学生都很头疼。
课堂中老师忘情的陶醉的讲着,学生专心的听着、认真的记着,学生的感受被忽略只被动的接受着老师的感受。
如何让学生自主理解诗歌进而陶醉其中,就此谈论一些浅见。
关键词诗歌教学诵读联想语言美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第一、反复诵读,体会语言美。
法国著名诗人瓦雷里这样说:“诗歌不是思想;它是将声音神圣化。
”,我国古代诗人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都形象地说明了朗读的重要性。
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
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时间去读,去体味,去揣摩。
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在教学中我常常把朗读分为三个步骤,一步一步深入,带领学生品味诗歌的音乐美。
第一步:初读,整体感知。
导入课文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认准字音,读准字音,只有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才能有节奏、有感情朗读。
第二步:再读,把握节奏。
要读好一首现代诗也必须处理好节拍停顿,节奏自然鲜明,诗歌才富有韵律美。
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为了更好的表现出诗歌的韵律美,除了处理好停顿,在朗读过程中还应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朗读的语速,根据诗歌情感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述的,速度采取中等为宜。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问题与对策探微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问题与对策探微作者:高珊珊来源:《赢未来》 2019年第30期高珊珊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辽宁朝阳 122100摘要: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在现行条件下面临许多问题,本文试图以普通高中古诗词教学为切入点,对普通高中古诗词教学问题进行简单分析,为古诗词教学提供个人的一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
”诗歌这种艺术形式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备受人们的青睐。
而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沁润学生的精神世界。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学生们诗词鉴赏能力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1 高中古诗词教学面临的问题1.1教师课堂教学固守成规,模式单一当前许多语文教师仍然是一枝独秀的讲法,教学方法缺乏新意,常规的教学流程便是先介绍诗人及写作背景,然后介绍诗歌所涉及的文学常识,接着梳理诗歌的关键字词及句子释义,最后便是把握诗词的主旨。
教师往往把教学任务重点放在了对于诗歌本身内容的解读,之后熟读翻译,流利背诵,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可这样学生很难和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更无法对诗词精华部分读出深刻感悟了。
固守成规的教学方法只会减弱学生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无法使他们欣赏到古诗词的精髓。
1.2古诗教学急功近利,过于重视应试技巧。
自从古典诗词作为诗歌鉴赏题出现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并慢慢加大分值以来,高中的古诗词教学课堂更多地是在研究如何解题获取高分,而非鉴赏诗词本身。
在解读分析古诗词时教师们更侧重于纯知识、纯技巧的教授以及类型题的反复演练,归纳各种类型题的答题方法,总结理论术语,形成答题思维定式,进而在诗歌鉴赏题目中取得收效。
这样一来,学生们在长期的专业术语的熏陶下的确会对诸如表现手法、人物形象、诗歌主旨等题目条件反射般的行云流水似的作答,但这完全是断裂地思考,失去了对诗歌整体的审美,长此以往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却在日渐减弱,诗词的艺术魅力被摧毁,那么当学生逃离高考的禁锢后,还会主动地去品读古典诗词吗?2 针对诗歌教学现存问题的改进方法针对上述诸多问题,笔者经过研究与思考,提出一些切实的改进办法,以期能使问题得到解决。
关于高中语文之现代诗歌教学的思考
关于高中语文之现代诗歌教学的思考青海省黄南州中学任俊文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现代诗歌的教学可谓是薄弱环节。
主要体现在教材选编的课文少,教师不够重视,学生接触不够多等方面。
而实际上诗歌以其思想深刻,意境优美,节奏明朗的特点,深受高中生的喜爱;这又为现代诗歌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所以我认为只要教师对现代诗歌的教学予以足够重视,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引领得当,点拨恰切,是可以较好现代诗歌的。
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思考和认识。
一、激发起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激发起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浓厚兴趣,是教好现代诗歌的前提。
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自“五四运动”以来,我国诗坛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新诗人,他们创作出大量的新诗;很多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非常值得欣赏和借鉴。
可是教材中所选的只是凤毛麟角,根本无法满足爱好诗歌的学生学习的需求,而一般的学生因为接触的诗歌过少,难以提起其学习的兴趣。
因此激发他们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则成为现代诗歌教学的首要任务。
如何激发其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呢?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做法是:其一:举行“课前送你一首诗”活动。
要求学生课外查阅相关资料,寻找一些短小精悍、蕴含深厚的新诗,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进行朗诵,并作简要讲解,如诗歌所写的内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创作的意图等等。
这项活动要求全班学生轮流参加,人人都要参与。
实践证明学生是非常愿意参加的。
其次:回想旧知,上好引导课。
先让学生回想一下以前学过的诗歌,回想以前的老师是怎样引导分析的等等;通过回想学生大体上知道应该如何欣赏诗歌了,也会觉得欣赏诗歌并不是很难,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的提起了。
这就为下一步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当然,要切实激发起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教师本人也要注意一些问题,主要有:平时授课时注意多引用一些优美的诗句;平时多向学生介绍一些好的诗歌作品,甚至不妨找一些诗歌方面的书刊与学生共赏;适时举行诗歌朗诵会;在指导写作时鼓励学生尝试写诗歌,并加以悉心指导;等等。
普通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浅论
我在给普通班学 生教 学诗歌时 , 第一 对 于普通班 的学生 , 老 师要认 真、 务 实地 歌 的异 同点 : 一是在 内容上 , 两首诗 都是
写的世事艰 难 , 但 后首 多 写世 道险 阻 , 造
还可 以个别 地 比较读 。 当然在诵 读 的时 时 , 把它弃掷墙隅 , “ 一 笑而过 ” 。那 么, 如 成 人生 失意 , 最 后又满 怀信 心 ; 二是 在写
高 中语文 的诗歌 对学生 来说 已不单 “ 要 努力提高 对古今诗 歌语言 的感 受 力, 体 味诗中的积极情感 , 提升审美能力和境 界” 。从 中不难看 出当今语 文课 程改革对 诗歌教学 的高度 重视 。 但是很 多教师经常
起来的?学生们通过思考得 出 : 是李 白羁 解。 当然这种诗歌表达技巧 的掌握不是靠 通过感 情的串联 , 就组成 了一幅凄清的 画
蜀道的高险。如此 , 学 生们 在 相 互 的 讨 论
已经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高中语文教学
中, 要在诵读 中感 受诗歌 的基调 , 在 意象 中再现诗歌的意境 , 在讨论 中总结诗歌 的 表达技巧和效果 , 在迁移比较 中提高学生
的欣 赏 水 平 。
比如 , 在鉴 赏到《 蜀道难 》 凄清 时 , 我 抒情等粗浅 的理 解上 了。又如 , 在分 析到
一
熟读精思子 自知” 等等。 可见诵读诗歌可以 知识点也没有少讲 , 但一到做题 练习马上
首诗《 行路 难》 其一进 行对 比教学 。两
就露 出了不足 ,总感 觉他们只记得 比喻 、
拟人 、 借景抒情这类最常见 的技 巧。所以 对待这个 问题 , 绝不能在欣 赏诗歌 美的同
寻求别样的精彩——高中古诗词教学浅探
寻求别样的精彩——高中古诗词教学浅探何晓涛(东台市第一中学,江苏东台224200)摘要: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丰厚的人文内涵,对全面提高学生素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种种原因。
古诗词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常花过多时间用于理解分析内容,以教师或资料的阐释取代学生的个性解读。
教师要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让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充满别样的精彩。
关键词:古诗词朗读想象背诵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读诗的功用不仅在消愁解闷。
不仅是替有闲阶级添一件奢侈品,还在于它使人到处都可以感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
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
”可见,学习古诗词,不仅能学习语言、开阔视野。
而且在咀嚼英华的过程中,接受几千年深厚文化的熏陶,丰富自身文化素养。
语文教材中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的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其中的名言佳句更是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是挖之不尽的美的宝藏。
由于古诗词离我们年代较远。
高中学生很难把握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语言魅力.高中古诗词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以参考书为依据.花大量时间用于理解分析内容。
向学生灌输标准答案式的结论,以教师或资料的阐释取代学生的个性解读。
这种呆板、僵硬的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
让最富灵性、最能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诗词失去了它的特有魅力。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诗情教学,画意品悟——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_1
诗情教学,画意品悟——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发布时间:2022-04-07T05:21:03.92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1期作者:高超[导读] 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在思想品质等方面提高,由于中国语文课程的特点,于是语文老师便很自然地也承担起了对学生思维上的指导。
通过语文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审美意识,对汉字的灵性感受以及对文学艺术的运用能力等。
高超江苏省泗阳桃州中学 223700【摘要】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在思想品质等方面提高,由于中国语文课程的特点,于是语文老师便很自然地也承担起了对学生思维上的指导。
通过语文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审美意识,对汉字的灵性感受以及对文学艺术的运用能力等。
以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课为例,正是采用诗情教学,并引入了设计的情景方法,让学生们可以同时感受到不同的文化意境。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引领思想;意境;审美前言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艺术精品。
它们总是用极精炼的汉字,传达出极丰富的文学内涵,把中华汉字的简洁、浪漫表现得淋漓尽致,把中华汉字的优秀特质发挥到了极点。
虽然,一首首的经典古诗词尽管经过了成百上千载的岁月,却也丝毫没有减少它的吸引力,现代的读者们也产生了极大的情感共鸣。
而由于情感意象在任何一部作品中占有十分关键的地位,其诗意的妙处也就全部表现在了情感与意境之间的融合当中,而唯有借助由情感与意境所连接成的意象,方可更真实切身的体会到作品中的思想和情感。
而意境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经过作者的艺术语言催化,而产生了加倍的艺术情绪,并进而引发出了虚写的意境。
1.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正所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而在实际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最普遍的问题正是因为学生们的阅读兴致相对欠缺,或者不喜欢教师们所传授古诗词的方法,再加上语文古诗词自身所存在的抽象性特征,就会给学生们一种枯燥贫乏的感觉。
一旦老师们在上课时也没有深入浅出的阐述,对于原本就没有学习语文古诗词兴致的学生们来说,就更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的现象,也就更加无法全面了解和掌握语文古诗词的有关知识点。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古典诗歌教学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作者:孙晓鸣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10年第04期新课改实施至今,古典诗歌教学依然是语文一线教学的难题之一,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卷,诗歌鉴赏从两题8分变为三题10分,赋分的加重无疑对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际和同事们的宝贵经验,针对教学实际,总结了一些做法,希望能就此问题,和从事一线教学的同行们共同探索行之有效的高中古典诗歌教学。
一、吃透新课程理念,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构建有效课堂新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阶段的诗歌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宗旨,注重学生对诗歌的“阅读领悟”,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在方式上倡导由“讲授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突破传统教学“读、析”的单一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欣赏、品味能力和审美情趣,扩大阅读面。
由被动的死读变成主动的鉴赏。
二、实际教学中的几点探索1从学生入手。
从读入手,让学生爱上读诗,达到“读——评——诵——写”就高中阶段的诗歌教学而言,读是起点,是对诗歌理解感悟的前提。
《诗大序》中也说:“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要感悟诗歌的“情”,就必须通过吟诵来实现。
要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设身处地”的诵读,让学生反复品味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从而达到领悟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怀的目的。
针对高中学生普遍“开口难”的问题,笔者设计了一些课堂活动,养成读的习惯——“四读法”。
(1)初读:让学生自我吟诵、划分节奏,初步领会。
(2)范读;教师或音像磁带的范读。
(3)齐读:学生间相互指出对方诵读中的不足,力求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4)表演朗读(竞赛朗读):激发兴趣,培养语感,品味语言的音乐美,品味诗歌内涵。
通过朗读,颁悟作品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通过教师点评得其精要,重在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进而进行背诵,再配合古诗今写(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改写古诗),从而加强理解,将所学诗歌作为一种文学素养不断积淀,成为一种文学财富。
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新模式
古诗词 是中 国文化 中的 经典 。 精 美 的
知 人论 世是鉴 赏诗 歌情 感的基 础 。 搜 情 冲 动 , 通 过 声 音 达 到 自己 的 心 灵与 作者
语言、 丰 富 的 想象 、 真 挚 的情 感 、 多 重 艺 术 集 有 关 作 者 和 创 作 背 景 的 资 料 , 这 一 环 节 的 心 灵 相 契 合 的 绝 妙境 界 。 手 法 的 运 用 使之 成 为 中 国 文 学 永不 凋 落 的 是 学 生 喜 欢 自 己来 做 的 , 交 给 学 生 完 成 不 底 蕴和品位 , 提高 学 生 的 审 美 情 趣 。 语 文 课 习古 诗 词 的 积 极 性 , 还 会 让 他 们 了解 更 多 ,
要保 持原 诗 的 文 风 , 依 照原 诗 的 主题 中心 。
度 和价 值 观 ’ 三个 维 度 的 目标 , 全 面 提 高 学 或 者 也 可 以 由 诗 作 对 作 者 产 生新 的 认 识 。
例如 对 书 弃疾 这 位 豪 放 派 的 爱 国词 人 的理 读 的 高 境 界 , 还 可 以借 助丰 富 多 彩 的 多媒 解, 有“ 把吴钩 看了 , 栏杆 拍遍 , 无人 会 , 登 体 形 式 , 让 图片 、 声音 、 音 乐 等 多 媒体 参 与 临意 ” 这 种 英 雄 无 用 武 之 地 的 悲 愤 的认 识 , 进来 , 渲 染 气氛 , 烘托 情 感 , 也 可 以 采 用 专 有“ 了却君 王天下事 , 赢 得生前身后名 。 可 业 人 员 的 朗 诵录 音 , 标 准 的普 通 话 、 抑 扬顿
调 乏味 , 使 学 生 对 古 诗 词 的 学 习提 不 起 兴 把 写 作 能 力也 提 高 了 , 起 到 一 举 两 得 的 效 者 , 和 作 者 产 生 感情 上 的 共 鸣 ; 让 每 一 句 诗 词 仿 佛 出 之 于 自己之 口。 似 乎 身 临 其 境 地 去 感 受 曹 操 的 那 种 渴望 建 功 立 业 的 豪 情壮 志; 去 体 会 陆 游 的 那种 报 国 无 门 的 拳 拳 爱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的“人”“文”思想渗透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的“人”“文”思想渗透作者:刘春艳来源:《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年第03期【摘要】本文从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出发,探讨在诗词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何渗透“人”“文”思想。
文章分别从课前关注诗词发展和个性特征、学生个体特征,课上关注诗词情境和学生情感态度,课中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课堂的节奏,课后关注教后反馈和诗词意境拓展等方面论述了“文本”“人本”“人文”“人格”思想的渗透。
【关键词】诗词教学;文本;人本;人文;人格【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要求:“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这一要求恰是尊重了诗词的文体特征和人文教育功能,这也为我们的诗词教学指出了方向——关注诗词的文本特征,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以培养人文精神、塑造高尚人格为目标。
一、关注诗词特征和学生个体特征——树立“文本”“人本”思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质量指标所做的基本规定,是新课程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三个功能性基本要求。
一个优秀的教者不仅要关注诗词特征还要走进文本,巧设三维目标,更要与学生沟通交流,贴近学生,读懂学生真正的需求,要树立“文本”“人本”思想。
首先,关注诗词发展特征,抓“文本”。
关注诗词的发展特征确立知识与技能目标。
诗词的发展既包括横向的发展又包括纵向的发展。
横向发展特征是就同一时期诗词所具有的特征而言的,学生明确同一时期诗词所具有的共同和不同之处,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同时,教学才能起到以点带面的扩散效果,教学的有效性才会春雨润物般地实现。
其次,关注诗词个性特征,抓“文本”。
关注诗词的个性特征确定过程与方法目标。
每首诗词都有自己的特色,关注诗词的个性特征才能充分展现诗词独特的艺术性。
即使是同一时期的诗词,文本特色不同,设置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也就不同。
浅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孙江涛
浅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孙江涛摘要:诗歌艺术是中国文化经典中一支灿烂的奇葩。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西周时代社会现实生活,也是我国奴隶社会现实生活的再现,是一幅无比生动的社会历史画卷,她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感知中国古代先民的意识情趣,感知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达到了颠峰时期,那是一个崇尚文学的时代,是一个歌唱的时代,那里有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
正因如此,引导现代的高中学生,进入这缤纷灿烂的诗词圣境,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弘扬传统文化,使之实现创造性的转化,以适应现实的需要,这些都是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每位语文教师面临的任务。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诗歌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年高考都有涉及诗歌方面的题目。
阅读欣赏诗歌,既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影响他们的人生素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还可以提升语文水平,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诗歌阅读教学水平呢?我想以下几点应该能起到一定作用。
一、教师应提升自身的素养,不断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诗歌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用精炼的形象语言拓展读者的形象思维,从而有效集中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志向。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不断优化思维观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多思考多总结,不断在反思中前进,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梦幻语言,有针对性地进行审美体验,真正用心体会和感受诗的思想艺术魅力。
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诵读诗歌时,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还是在读的基础上理解呢?是鼓励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还是“不求甚解”地读呢?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例如:在教曹操的《短歌行》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先理解再诵读,因为只有学生理解和体会到曹操对人生苦短功业未就的惆怅,才能真正体会和理解曹操统一天下、求贤若渴的迫切愿望,才能真正让学生充满感情、溢满慷慨悲凉地读出诗歌的情调。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漫谈
作者简介:王宏(1988-),男,甘肃渭源人,一级教师,从事语文教 学与研究。
定基础。以《沁园春·长沙》的预习为例,学生根据教师 布置的预习任务展开预习,先是通读全词,将不认识、 不熟悉的字词弄清楚,搬走这个“拦路虎”。接着查阅 资料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了解作者是以什么样的 心情在什么状况下写的,为深刻理解其内容做好准备。 再次朗读,并与毛泽东的其他诗词进行对比,了解伟 人的壮志豪情。最后整理好问题,做好记录,准备好课 堂学习的相关资料。
二、课堂改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自主品 味诗歌、理解诗歌,是诗歌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语文 教师要摒弃“给予→接受”这种传统的讲授方法,既要 通过情境教学、合作教学、分层教学等途径让学生“当 家做主”,又要结合现代媒体技术,促进学生自主理解、 自主感受、自主学习。 一是朗读法,即全情投入、声情并茂地诵读,集中 注意力体悟诗歌内涵。以《沁园春·长沙》为例,教师可 请学生跟随音乐闭上眼睛,先回想毛泽东写这首词时 的情感,调动自己的情绪与之产生共鸣,然后一边诵 读一边想象画面。二是情境创设法,即创设一个引发 学生兴趣、贴合诗歌内容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 中感悟、理解。以《天净沙·秋思》为例,教师在教学伊 始用枯藤、老树、昏鸦、落日、瘦马等图片营造出了悲 凉的氛围,再请学生想象自己就是画中的游子,漂泊 在异乡,一下子就将学生带入了意境。三是合作探究 法,即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探究诗歌内 涵。以李清照的《一剪梅》为例,这首词的意思并不难 懂,难的是如何品味其中的情感之美。为此,教师请学 生在小组内讨论:这首词中都表现了哪些情感?这些 消极情感交织在一起,为什么还能品出情真意切的感 觉?四是分层教学法,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 同的教学,布置不同的作业。其目的是让基础不同的 学生都能学到知识,都能在纵向上有所提升。五是媒 体烘托法,即合理运用现代媒体技术,使之为诗歌教 学服务。例如,在学习陆游的诗歌时,由于生长于和平 年代的学生不易理解诗人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感情,
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优化对策
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优化对策发布时间:2021-05-14T16:27:32.680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4期作者:孙博[导读] 诗歌是我国多年来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孙博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柴河林业局第一中学 157131摘要:诗歌是我国多年来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对高中学生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孩子树立强大的国家自信感,并吸取古人优秀的思想品德。
我们的高中老师在诗歌下了很多功夫,尽管如此,在平常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好的现象比如教学的内容不够灵活有趣,教学本身就与教学所能得到的利息有关,教学的时候没有深入地去探讨等等。
下面我们先说一下学习诗歌的作用,然后去找到诗歌教学更合适的方法,然后根据孩子自身因素,做一个更合适的教学方案让孩子们喜欢上诗歌之后,我们再去引起他对诗歌学习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促进诗歌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教学方案;诗歌文化;鉴赏思维我国是诗的发源地,古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歌内容,经过代代的相传,存到了我们手中,诗歌在高中教学中占据着不可忽略的地位,老师要规划和准备好合理的诗歌教学方案,运用有趣灵活的方法去教学,让孩子们体验到诗歌的有趣,然后进一步地去探索诗歌的本质,在学习诗歌的同时修养自身。
一、诗歌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作用1.1促进孩子们思维的发展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诗歌都是经过教材编写专家精心挑选的,极具典型性,其内涵丰富,意境深远。
进行诗歌鉴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和理解诗歌时,通过词义的解释体会诗歌作者表达的思想,同时让学生在诗歌的优美意境中在品味诗哥限时预定免费会员基础上进行大胆想象和后续拓展,目的可大大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在我们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每一首诗歌必须是在教育部严格筛选下才放入的,有非常好的代表作用,他的思想丰富,情景逼真。
组织诗歌鉴赏活动,能够促进孩子们学习诗歌的时候,借助诗歌的解释找到文章所要展现的思想感情,也使孩子们在诗歌中感受美好的情景,引导孩子们进行丰富的思考,促进孩子们思维的发展。
让诗意栖居课堂——高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江胜雄
让诗意栖居课堂 ——高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江胜雄发布时间:2023-06-02T09:21:37.67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3年6期作者:江胜雄[导读] 古诗词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学习古诗词所获得的文化涵养,对于高中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让高中学生感受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但是因为古诗词创作的背景和现代化的生活之间的差距很大,学生学习古诗词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时,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高中语文古诗词所蕴含的无穷魅力。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高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五中学 364200摘要:古诗词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学习古诗词所获得的文化涵养,对于高中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让高中学生感受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但是因为古诗词创作的背景和现代化的生活之间的差距很大,学生学习古诗词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时,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高中语文古诗词所蕴含的无穷魅力。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高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引言古诗词具有表达情怀,抒发感情的作用,因此,深受古代文人的喜爱和青睐。
由于部分古诗词承载了诗人自身的美好愿望以及远大理想抱负。
因此,通过学习古诗词知识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于语文文化建立初步的认知和了解,还可以让他们感受中华文化存在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让其接受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以此提升自身语文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语文人才。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问题(一)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缺乏兴趣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的语言是现代汉语,相对的古诗词语言就显得次要,很少有人会用古文与他人沟通。
致使很多学生无法从心底里对古诗词产生浓厚兴趣,学习古诗词并非出于自愿。
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问题管窥
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问题管窥
孙苏海
【期刊名称】《语文天地(高中版)》
【年(卷),期】2015(000)007
【摘要】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现当代诗歌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有非常大的作用。
但是,现当代诗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现当代诗歌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就必须认清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一、提高学生诗歌理解能力现当代诗歌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看,是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上的。
【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孙苏海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2236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问题研究
2.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的实践研究
3.初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现当代诗歌衔接性探讨
4.初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现当代诗歌衔接性探讨
5.浅论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的教学策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孙江涛
发表时间:2014-03-25T14:51:15.483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2月供稿作者:孙江涛[导读] 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诗歌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年高考都有涉及诗歌方面的题目。
孙江涛河北宁晋职教中心摘要:诗歌艺术是中国文化经典中一支灿烂的奇葩。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西周时代社会现实生活,也是我国奴隶社会现实生活的再现,是一幅无比生动的社会历史画卷,她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感知中国古代先民的意识情趣,感知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达到了颠峰时期,那是一个崇尚文学的时代,是
一个歌唱的时代,那里有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
正因如此,引导现代的高中学生,进入这缤纷灿烂的诗词圣境,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弘扬传统文化,使之实现创造性的转化,以适应现实的需要,这些都是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每位语文教师面临的任务。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诗歌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年高考都有涉及诗歌方面的题目。
阅读欣赏诗歌,既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影响他们的人生素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还可以提升语文水平,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诗歌阅读教学水平呢?我想以下几点应该能起到一定作用。
一、教师应提升自身的素养,不断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诗歌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用精炼的形象语言拓展读者的形象思维,从而有效集中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志向。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不断优化思维观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多思考多总结,不断在反思中前进,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梦幻语言,有针对性地进行审美体验,真正用心体会和感受诗的思想艺术魅力。
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诵读诗歌时,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还是在读的基础上理解呢?是鼓励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还是“不求甚解”地读呢?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例如:在教曹操的《短歌行》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先理解再诵读,因为只有学生理解和体会到曹操对人生苦短功业未就的惆怅,才能真正体会和理解曹操统一天下、求贤若渴的迫切愿望,才能真正让学生充满感情、溢满慷慨悲凉地读出诗歌的情调。
又如在教《锦瑟》时,没有必要为了纠缠不清的理解而破坏诗歌的整体美感,所以比较适用“不求甚解”的诵读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多次阅读,确保“其义自见”。
教师在教诗歌鉴赏时,一定要有效把握和全面提升学生对高考考纲内容的理解,并灵活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确保诗歌教学的有的放矢。
二、拓展文本,不断挖掘深意
诗歌语言精美,内涵丰富,所以在诗歌教学中,应该有效拓展文本,不断挖掘深意。
如教《归园田居》时,我在解答《归园田居》中“从何而归”这一问题时,就专门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寻找出“尘网、樊笼”来作答,之后再从中分析它的比喻义,而不是简简单单地随口告诉学生是“从官场归”,借用“尘网、樊笼”向学生作答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比较贴切。
因为官场就像网、就似笼,在官场的作者就如笼中之羁鸟,网中之池鱼,真正入木三分、具体可感地形容出官场之不自由、不自在,这比直接回答“官场”两字,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从而真正达到迂回启发的效果。
教师在高中诗歌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不断挖掘引申之义,例如:在讲清陶渊明“归去如何?”的问题时,就可以告知学生,作者在诗歌中不断歌颂田园之美,怒斥官场之厌,其实正是作者在不断追求自身的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追求着人生更高的境界,如此的诗歌教学不仅仅教授了语文知识,更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说是既教好了书,又育好了人,一举两得。
三、鼓励写作,不断深化学习
诗歌在伟大祖国的文化长河中留下辉煌灿烂的一笔,就近现代来说,许多极富创新精神、极具卓越成就的诗人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被民众广泛手抄、大量传诵。
在动乱的年代,诗人们高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在社会迷茫的时候,诗人们高呼:“那一切丢失了的,我都在认真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浮躁的社会却已经不愿聆听诗歌所发出的独特魅力,不想见识诗歌显现的梦幻之美,但是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诗歌的妙。
但如何才能让学生感觉到诗歌之美妙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客观而言,在创作中发现问题和掌握知识远远比只做几道复习题对学生的帮助要大得多。
当然若能将诗歌创作有机地融合到期中、期终考试和考核中,效果会更加理想。
要想帮助学生写好诗词,教师在教学中一定得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仄、用韵、对仗等基本知识,在学生作品写出来以后,可以评选出优秀作品,之后再举办一次优秀作品展览,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在此基础上,组织诗歌朗诵比赛也是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不错方式。
四、着力类比,不断优化教学
在推进高中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在比较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诗歌教学中类比教法,不断训练学生的比较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沁园春?长沙》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其与《沁园春?雪》进行比较学习。
首先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更加喜欢哪一首,然后让学生从诗词中找出自己最喜欢之处,比如诗词中所呈现出来的意境美、气魄美、色彩美、情感美、动词美、结构美等,之后让学生自行分析和剖析一下各自对诗词美的理解,再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文字材料。
这对学生而言,也是一次诗词创作思维的“大练兵”“大检阅”。
虽然学生在这方面的思维还显稚嫩,甚至比较肤浅,但是可以让学生面对这样的题目,知道如何切入,如何深化,如何化大为小、化小为大,等等,从而让学生的创作思维更加清晰,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别人能够做到的,我也可以写。
总之,在高中诗歌教学中,教法比较多,教师无论采用哪种教法,都一定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近教材,不断提升对诗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真正将诗歌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
期盼更多的同仁加入高中诗歌教学的探讨行列,共同携手寻找诗歌教学的优化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