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内容

1、总论

2、建设背景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4、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5、拟建内容和规模

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项目建设期限

8、效益分析

附: 文化站建设项目平面图设计方案

** 乡文化综合服务站办公楼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论:

项目名称:** 乡文化综合服务站办公楼建设

项目实施单位:** 乡政府

项目负责人: 李发勤

项目性质: 新建

项目建设地点:** 乡双河口

项目建设期限:

建设内容及规模: 新建** 乡文化站综合办公楼 1 幢, 占地360 平方米, 主体楼建筑面积348.5 平方米, 室外活动场地200 平方米。

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39250 元。其中: 申请国家投资20 万

元, 政府自筹资金39250 元。

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改进我乡文化基础设施条件, 充分发挥乡文化站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方面的阵地作用, 切实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建设背景

1、** 乡基本情况:

** 乡位于紫阳县城西南部, 国土面积73.2 平方公里, 全乡辖六个行政村32 个村民小组, 共有农业人口8513 人。我乡为县级三类乡镇, 乡文化站设编制 2 名, 现在职人员 2 名。当前乡文化站无固定场所, 无法正常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2、社会经济状况: 据统计资料, 全乡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1683.9 万元; 全乡财政收入完成 3.4 万元; 底农民人均纯收入1978 元。

3、** 乡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一是组织机构与文化网络日臻完善。近年来, 乡党委、政府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成立了乡文化工作领导小组, 乡文化站按编制配齐了工作人员, 具体负责本乡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二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活跃。群众活动主要以学校等单位活动和群众性的自娱活动为主, 形式多样.有文艺表演、篮球比赛等, 这些活动规模大, 参与人员多, 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三是农村文艺创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围绕弘扬乡村本土文化这一主题, 全面实施文化精品工程, 着力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民间歌手范德顺和杨其明多次参加县、市演出, 并获得了紫阳民歌大赛的多个奖项, 这对挖掘和传播本地民间特色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成效显著。围绕开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弘扬和保护** 优秀地域文化, 对全乡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全面普查。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中央提出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 以乡镇为依托, 以村为重

点, 以农户为对象, 发展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 全面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使基层文化站成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二是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 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 造成文化工作开展上的不平衡, 加之经费短缺, 文化活动开展的档次和数量与群众的愿望差距甚大, 特别是农闲季节, 群众文化活动相对匮乏。农村文化滑坡现象严重, 原来仅有的一点

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场所被挤占, 农民的文化生活无人问津, 一年甚至没有组织一次象样的文化活动。三是改进我乡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需求。近年来,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农村各项事业日新月异, 学校、医院、道路、通讯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得到改建或新建, 相比之下,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我乡文化站没有办公场所和活动场所, 开展文化活动所必须的如音响、电视机、书桌、报架、图书、报刊等一无所有。乡文化站仍旧处于”一块牌子、两个人”的状况, 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 乡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经过农村综合文化站建设, 能够改进** 乡农村文化工作现状, 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促进农村文化健康快速发展。

2、项目建设的依据一是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

要途径, 加大投入

力度, 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 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等一系列重大决策, 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具有重大意义。二是有利于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农村群众文化繁荣与否, 是检验小康社会建设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从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入手, 结合农村、农民的实际, 把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 吸引农民群众广

泛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使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任务同改造环境、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生活的实践融为一体, 成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三是促进农民致富的文化保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扶贫先治愚, 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素质的提高, 要脱贫致富奔小康只是一句空话。市场经济中,文化建设的实质及主要功能, 是改造人、培育人和塑造人。文化具有知识信

息的储存和传递的功能, 它能启发人们的心智, 开发和提高人的智力和能力。文化中的风俗习惯、道德风尚和行为方式等, 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精神面貌、道德情操和社会心理,对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多年的农村文化工作实践证明, 农村文化工作做好了, 特别是把文化活动与科普宣传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农村经济就不断提高, 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就能逐步增强, 农村的繁荣发展, 农民的小康生活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四是实施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基础。民间传统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积累、传承的, 既包含丰富多彩的有形文化遗产, 也包括色彩斑斓的无形文化遗产, 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是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民族根基和重要的精神资源。

四、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及县文化旅游局关于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文件会议精神,加大政府投入,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 使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