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抗浮桩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3)
2.1、概况 (3)
2.2、主要施工内容 (3)
2.3、工程地质 (3)
三、施工部署 (6)
3.1工期安排 (6)
3.2机械安排 (6)
四、施工工艺 (6)
4.1、主要工艺流程 (6)
4.2、各工序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6)
五、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通病的处理方法 (9)
5.1钢筋笼下落 (9)
5.2钢筋笼上浮 (9)
5.3坍孔壁 (9)
5.4钻孔偏移倾斜 (9)
5.5导管漏水 (10)
5.6断桩 (10)
5.7缩颈 (10)
5.8导管拔空 (10)
六、质量保证措施 (11)
6.1质量保证体系 (11)
6.2质量保证措施 (12)
七、安全保证措施 (12)
7.1安全管理体系 (12)
7.2建立、健全持证上岗制度 (14)
7.3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 (14)
7.4建立、健全交接班制度 (16)
八、环境保护措施 (16)
一、编制依据
1.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核桃箐沟调蓄池施工图》;
2.现场踏勘资料
3. 遵循的施工规范、质量检验标准: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79—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核桃箐沟部分);
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
二、工程概况
2.1、概况
核桃箐沟调蓄池施工场地位于二环北路与盘江本路交叉口西北侧的绿化花园内,南邻二环北路,东邻盘江西路,北靠云南建设银行干部银行居住区,西为高压电缆线,外侧为已建小区。

核桃箐调蓄池场地为绿化园地,系原场地回填约2.5m左右以后平整而成,现场地内分布较多树木与花草,靠东一侧存在一个一层公共厕所和一个配电房。

靠北与原地形成约2.5m的陡坎(已由砖砼挡墙支挡),靠西存在一个休息用小亭子。

总体地形较为平坦。

钻孔调和处于1893.74~1896.45之间,高差2.71m。

地貌上施工场地属盘龙江西岸I级阶地冲洪积地带。

核桃箐调蓄池基坑尝试约12.35~13.75m,基坑形状为矩形,基坑平面尺寸为52.5×32.8m,基坑面积1722m2,基坑坑底主要位于土层③砾砂与圆砾互层、③-1粘土层。

2.2、主要施工内容
本工程共设计抗浮桩55根均为钻孔灌注桩,设计每根长度20米,总设计长度1100米。

平面布置图及桩身剖面图见附图。

2.3、工程地质
2.3.1、地形、地貌
核桃箐调蓄池场地位于二环北路与盘龙江交叉口西北角,现状为绿化带。

场地地貌上为昆明滇池盆地北部边缘冲湖积平原。

2.3.2地层岩性构成
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 ml)
①杂填土:灰黄色、灰黑色、灰色。

松散~稍密,湿。

为绿化园地面及混凝土地面下回填土,由碎石、粘性土、碎砖、灰渣及有机质等组成,局部含素填土薄层,钻孔揭露砼地面厚约10~30cm不等。

层顶标高1896.45~1893.742m,层厚5.50~2.00m。

承载力特征值80KPa。

第四系冲洪积层(Q al+pl)
②粉质粘土:褐黄色,灰黄色。

可塑状为主,局部夹硬塑。

饱和。

中压缩性,偶夹高压缩性。

含少量砾石颗粒及粉土团块,切面见少量铁锰质结核。

稍具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

层顶埋藏深度5.50~2.00m,层顶标高1893.46~1890.45m,层厚3.90~0.50m。

承载力特征值150kPa。

③砾砂:褐灰色、灰黄色。

松散~稍密。

湿。

砾石成分灰岩、砂岩、石英砂岩等,粒径2~15mm。

大于20mm卵石含量1.5~13.2%,平均8.3%。

大于2mm卵石含量 3.8%,大于2mm砾石含量27.9~52.2%,平均39.3%。

砾石亚圆~圆形状,分选性较差。

粘性土及粉细砂充填为主。

局部夹钙质结核硬块及圆砾薄层。

层顶埋藏深度29.7~3.200m,层顶标高1891.66~1887.85m,层厚19.80~3.70m。

承载力特征值200kPa。

③-1粉质粘土:褐灰色、灰色。

可塑。

饱和。

中压缩性。

含少量腐烂植物碎片,夹少量粉土粉砂团块,局部夹粘土层。

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层顶埋藏28.80~10.30m,层顶标高1885.38~1878.84m,层厚4.2~0.90m。

承载力特征值150KPa。

③-2有机质粘土:褐黑色、灰黑色。

可~软塑。

饱和。

中~高压缩性。

含少量腐烂植物碎片,偶夹朽木块。

有机质含量3.5~16.5%,平均8.5%.局部夹粘土及泥炭质土薄层。

稍有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中等。

层顶埋藏15.4~5.20m,层顶标高1888.65~1879.65m,层厚
2.80~0.70m。

承载力特征值80KPa。

③-3粉土:灰色、浅灰色。

中密~密实。

湿,局部稍湿。

中压缩性。

含少量腐烂植物碎片,夹少量粘性土团块,局部夹钙质结核硬块。

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

层顶埋藏深度27.30~16.90m,层项标高1879.26~1875.94m,层厚2.00~0.80m。

承载力特征值160KPa。

第四系冲洪积层(Q al+l)
④粉质粘土:褐黄色、灰黄色。

硬塑为主,局部可塑。

饱和。

中压缩性。

含少量风化岩碎块碎片,不均匀夹粉土粉砂团块,切面较粗糙,夹许铁质浸斑。

稍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中等。

层顶埋藏36.50~26.80m,层顶标高1869.45~1858.28m,层厚2.10~12.10m。

承载力特征值170KPa。

④-1粉砂:灰黄色、浅白色,稍密~中实。

湿。

中压缩性。

含少量风化岩碎块碎片,夹少量粘性土团块。

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

层顶埋藏42.80~29.20m,层顶标高1867.05~1853.36m,层厚4.9~4.0m。

承载力特征值180kPa。

三、施工部署
3.1工期安排
本项工程计划2012年2月17日开始施工,2012年3月3日完成全部施工,共计15天。

3.2机械安排
3.2.1专用成孔机具:钻机、吸浆泵、压浆泵、空气吸泥机器、抽渣筒等。

3.2.2混凝土浇灌机具:拌和机金属导管、混凝土吊斗、储料斗、提升装置、浇灌架、混凝土搅拌机及计量与运输设备。

3.2.3制浆机具:泥浆搅拌机、泥浆泵、空压机、水泵、旋流器、惯性振动筛、清渣设备、泥浆密度称、漏斗粘度计、含沙量测定器。

3.2.4其他机具:钢筋对焊机、气压焊机、弯钩机、切断机、电焊机、各种扳手、吊车测绳及测锤。

四、施工工艺
4.1、主要工艺流程
钻孔定位→埋设护筒→钻机就位→校正水平垂直→成孔清孔→放钢筋笼导管→二次清孔→浇筑混凝土→留取试块。

4.2、各工序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4.2.1桩孔定位
施工前,根据桩的轴线,引出每个桩位的十字中心线,中心线用小钉钉牢在桩孔附近的木桩上,桩位偏差控制在10mm以内,且标桩埋设牢固有醒目标记。

4.2.2护筒埋设
护筒一般应用工具式钢护筒,采用回转钻时,内径比钻头直径大100mm,上部开高设1~2个溢浆孔,护筒的位置埋设准确和稳定,护筒与坑壁之间用粘土填实,护筒排浆口与泥浆沟相通,护筒中心线与桩位线偏差不大于50mm,护筒在粘性土中埋深1.0米,护筒上口高出地面100~200mm,为壁免泥浆面上下浮动,冲刷孔壁引起坍孔,保持孔内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

4.2.3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保持平衡,在钻进作业时,不发生倾斜移位,事先在两个方向用经纬仪测定钻杆垂直度,使钻杆垂直度偏差控制在0.2%以内,钻头对孔准确,钻头中心与护筒偏差不大于15mm。

4.2.4制备合格泥浆
泥浆材料用塑性指数Ip≧17的粘土,自来水如井水、河水时,其PH值为7~9,加适量的膨润土,分散剂和增粘剂搅拌而成,泥浆循环系统设置循环池、储浆池和沉淀池,其布置按三倍的出土量计算现场安排一辆车,随时外运泥浆,泥浆在存放过程中不断地用泵搅拌循环池泥浆,使之保持流动状态,由专职检查人员每天按规定时间对泥浆进行检查,每天检查不少于两次,现场检查两个指标:比重和含沙率,泥浆的技术指标符合:比重:1.1~1.3;含沙率不大于4%;胶体率95%以上;粘度:18~22s;Ph值≥6.5。

4.2.5成孔与清孔
可根据具体工程情况选用泥浆正循环和反循环方法作业,不同类型的土层采用不同的钻头,一般粘性土、淤泥和淤泥质土及砂土,选用鱼尾钻或笼式钻头,穿过不厚的砂夹卵石或在风化岩石层钻进时,
选用镶焊硬质合金刀头的笼式钻头,锥角可小些,必要时采用组合牙轮钻头或冲式钻头,在钻孔过程中,每前进5米左右,测量一次孔壁的垂直度。

直到设计孔底标高,经常对孔深、孔径、桩孔垂直度进行检查,确保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即进行清孔,清孔时要保持孔内泥浆面不降低,防止缩孔、塌孔,在钢筋笼入孔与安放导管后,混凝土灌注前,对孔底用优质泥浆二次清孔,使沉淀物漂流溢出,灌注前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100mm。

4.2.6钢筋笼吊放
钢筋笼预选按设计图纸制作成型,为保证钢筋笼在运输、吊装过程中不发生变形,用螺旋或焊接环形箍筋,每隔2米加设一道加强箍筋,并逐点与主筋焊牢,钢筋的保护层用预制混凝土小圆盘套在加强箍盘上,既可防止下放钢筋碰撞孔壁,又起控制钢筋笼保护层作用,钢筋笼吊起并垂直扶正后,沿导向钢管缓缓下放,不得碰撞孔壁,如下放困难应查明原因,不得强行下放,成孔后尽快安放钢筋笼,以减少孔底回淤,顶面和底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误差不大于±50mm。

4.2.7浇注水下混凝土
混凝土浇注前,复测孔底沉渣厚度,混凝土导管搭配及组装需根据孔深事先进行计算,确定合理的搭配利于混浇灌和导管的拆卸,导管上口与混凝土储料斗下口直接相连,且高于泥浆面3米,储料斗内混凝土储存量必须满足剪塞要求,首次灌注时混凝土导管底端以一次埋入混凝土0.8~1.2米为准,混凝土应连续浇注,严禁中途停工,在灌注过程中经常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并适时提升逐级拆卸导管,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控制导管的最小埋深,以保证桩身混凝土的连续均匀,混凝土灌注的上升速度不小于2m/h。

灌注时间控制在埋入导管中的混凝土不丧失流动性的时间内,必要时加入适量的缓凝剂。

五、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通病的处理方法
5.1钢筋笼下落
严格细致地下好钢筋笼,并将其牢固地绑扎或焊接在孔口,下导管时,使导管顺桩孔中心位置而下,斜桩灌注时,导管的每个接头处加装外表面光滑的罩子,避免挂住钢筋笼,在浇灌过程中,一经发现钢筋笼下落立即停止浇灌混凝土,将笼吊至设计标高重新固定,如笼沉入混凝土中拔不出来,选先探明笼顶标高、沉入深度,在断桩部位增加一节钢筋笼,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5.2钢筋笼上浮
将钢筋笼牢固地绑扎或焊接在孔口,使钢筋笼内径与导管外壁之间空隙大于粗骨料最大粒径的两倍,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随时观测凝土面位置,接近钢筋底时,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量和浇筑速度,确认导管与钢筋笼之间有无挂带现象。

5.3坍孔壁
提升、下落冲锤或掏渣筒、钢筋骨架时,保持垂直上下,用冲孔机时,开机阶段保持低锤密击,造成坚固耐用孔壁后,再恢复正常冲击,清孔完立即浇灌混凝土,轻度坍孔,加大泥浆密度和提高水位,严重坍孔,用粘土、泥膏投入,待孔壁稳定后采用低速重新钻进。

5.4钻孔偏移倾斜
将桩架重新安装牢固,并对导架进行水平和垂直校正,检修钻孔设备,如有孤石,宜用钻机钻透,用冲孔机时,用低锤密击,把石打
碎,基岩倾斜时,投入块石使表面略平,用锤密打,偏斜过大时,填入石子粘土,重新钻进,控制钻速,慢慢提升下降往复扫孔纠正。

5.5导管漏水
检查后重新设置,提起导管重新上紧法兰螺丝,提出导管,清除灌入的混凝土,重新开始灌注,若孔内已灌入少量混凝土,应清除干净后方可灌注,若孔内灌注混凝土较多时,应暂停灌注,下一个比原孔径小一级的钻头钻进至一定深度起钻,用高压水将混凝土面冲洗干净,并将沉渣吸出,将导管下至中间小孔内恢复灌注。

5.6断桩
加强深员的技术培训,反复细心探测混凝土面,认真绘制混凝土灌注曲线,正确指导导管的提升。

灌注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导管提升匀速平稳,慢慢起升。

灌注前对各个作业环境和岗位认真检查,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保证灌注作业连续紧凑。

5.7缩颈
摸清承压水的准确位置,在灌注前下入专门护筒进行止水封隔,成桩后经验桩发现缩颈,如位置较浅可采用开挖进行补救,如位置较深,且缩颈严重,则应考虑补桩。

5.8导管拔空
当发现导管拔空后,应迅速将导管插入到混凝土中,利用小型水泵将导管中水抽出,再继续浇灌混凝土。

迅速提出导管,重新设隔水球灌注混凝土,在隔水球冲出导管后,应将导管继续下降,直到导管不能插入时再少许提升导管,继续浇注混凝土。

六、质量保证措施
6.1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班子,全面负责本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从组织上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质量管理体系详见下图。

项目经理部设安全质量部,配备专职质量检验工程师,工程队
设专职质量检验员,工班设兼职质量检验员。

组建精干高效的试验和测量队伍。

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自下而上按照“跟踪检测”、“复检”、“抽检”实施检测工作
6.2质量保证措施
(1)根据地质条件、桩的设计要求、技术水平、工期要求及现场施工条件合理选择桩基施工机械。

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确保机械性能、状态满足施工要求。

(2)正式工程桩施工前,按设计要求做试桩,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参数。

(3)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从源头保证工程质量。

(4)加强过程控制,严格落实旁站检查制度,确保过程质量。

(5)加强质量检测,确保桩基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七、安全保证措施
7.1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了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从项目经理到现场作业人员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各尽其职,各负其责,详见下图。

7.2建立、健全持证上岗制度
安全员、质量员、试验员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所有特殊工种操作工人均佩带胸牌、持证上岗。

胸牌贴有本人照片并标明单位、姓名、编号、岗位职务。

7.3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
建立、健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制度,查安全隐患、查事故苗头,消除不安全因素。

通过安全检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促进企业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解决安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7.3.1、安全检查组织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有目的、有计划、有整改、有处理、有总结地进行检
查。

项目总工程师带领安全质量部每旬组织一次安全检查。

项目经理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召开一次安全生产总结分析会。

施工队每天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提出保持或改进措施,并落实执行。

发现违章操作时,各级安检人员有权制止,必要时向上级主管领导提出暂停施工、进行整改的建议。

施工中,现场常设一名熟悉工作类型、工作任务、安全条例的专职安检工程师,负责查看日常安全规则与条例的实施情况。

7.3.2、安全检查类型
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

定期检查:施工队每天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提出保持或改进措施,落实执行。

项目总工程师带领安全质量部每旬组织一次安全检查。

项目经理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召开一次安全生产总结分析会。

不定期检查:根据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项安排不定期检查,包括施工准备工作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前后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和安全员日常检查等。

7.3.4、安全检查内容
坚持自查为主、互查为辅、边查边改的原则,主要查思想、查制度、查纪律、查领导、查隐患、查事故处理。

结合施工中的实际情况,重点检查防触电、防高空坠落、防机械车辆事故、防火、防雷击等措施的落实。

7.3.5、安全检查方法和手段
采取领导和群众相结合、自查和互查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专业性和综合性检查相结合、对照安全检查表检查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安全检查。

7.4建立、健全交接班制度
施工中,各工班间实行规范的交接班制度,交班负责人必须将本班工作情况及有关安全问题向接班负责人详细交待,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定期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及交接班记录。

八、环境保护措施
由于本段施工环境的特殊性,此处施工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高度的环境敏感性和影响。

由此我们深刻意识到广大人民对施工环境保护的高度关注。

根据以往成功的施工经验,我们将对施工噪音、大气、水等生态环境做好严格的保护。

1、废水排放严格执行各项排放标准,废水排入自然水体时悬浮物(SS)严格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150mg/L)。

2、对有害物质和施工废水进行处理,严禁直接排放。

3、优先安排电动机械施工,对柴油发电机安装防漏油设施,对机壳进行覆盖围护,避免漏油污染。

4、对易产生粉尘、扬尘的作业过程,制定操作规程和洒水降尘制度,保持湿度、控制扬尘。

5、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和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烟尘、臭气的物质等。

6、对进出施工营地的道路,定期洒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
的污染。

7、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控制和降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造成的噪音污染。

8、施工组织采用两班制或三班制作业,使工人每工作日实际接触噪音的时间符合国家卫生部和劳动总局颁发的允许工人日接触噪音时间标准的规定。

9、设备选型优先考虑低噪声产品,机械设备合理布置,正确安装、固定,减少阻力及冲击振动。

10、采用低噪音的施工工艺和方法。

11、出入辅助施工区域的机械、车辆做到不鸣笛,不急刹车;加强设备维修,定时保养润滑,以避免或减少噪音。

12、制定废渣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方案,及时清运,建立登记制度,防止中途倾倒事件发生并做到运输途中不撒落。

13、剩余料具、包装及时回收、清退。

对可再利用的废弃物尽量回收利用。

各类垃圾及时清扫、清运,不随意倾倒,每班清扫、每日清运。

14、施工现场无废弃砂浆和混凝土,运输道路和操作面落地料及时清扫,砂浆、混凝土倒运时采取防落措施,对于固定废弃物每天进行清理,并运输至集中地点,然后定期清运至指定地点。

15、教育施工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乱丢垃圾、杂物,保持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整洁。

16、严禁垃圾乱倒、乱卸。

施工营地设垃圾站,各类生活垃圾按规定集中收集,及时清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