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压制火炮
中国SH5型105毫米车载榴弹炮
目前世界上装备的压制火炮主要以北约的155毫米和105毫米口径为主。
从火炮的最大射程看,155毫米榴弹炮为20~70千米,105毫米榴弹炮为12~20千米,两者匹配使用更经济,更符合军队体制的需要。
从作战使用和需求看,压制火炮的射程覆盖范围要全面。
虽然不同身管长度的155毫米火炮在射程上可以调整,但其重量、体积等因素难以满足营连级压制火炮的使用要求,因此需要配置口径和体积重量较小的压制火炮。
就目前装备情况和未来发展看,同时配置155毫米和105毫米口径压制火炮的国家会越来越多。
和传统的履带式和牵引式火炮相比,车载榴弹炮以其重量轻、战术机动性能好、威力大、列装成本低、操作维修方便等特点,成为许多国家发展新型压制火炮的选择。
它以各种越野卡车底盘作为机动和作战平台,并配以先进的火力、火控和指挥系统。
法国、瑞典、英国、以色列、荷兰等国相继研制了口径为105毫米和155毫米的车载榴弹炮,以满足本国装备更新和国际军贸市场的需求。
我国车载炮的发展紧跟国际步伐,北方工业公司先后研制了SH1型155毫米车载榴弹炮和SH2型122毫米车载榴弹炮。
SH1车载榴弹炮,采用52倍口径155毫米火炮身管,可发射北方工业公司研制的155毫米各型弹药和北约标准弹药。
SH2车载榴弹炮采用122毫米火炮身管,可发射北方工业公司研制的122毫米各型弹药。
SH2车载榴弹炮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军贸市场,我国近期又开发出了SH5型105毫米车载榴弹炮,以满足在这一通用口径领域市场上的需求,也为我国车载炮家族增添了一名新丁。
该炮具有更加出色的性能,在车载炮发展史上写下了精彩的一笔。
系统概况SH5型105毫米榴弹炮是轻型、高机动的车载榴弹炮的典型,具有很高的战术机动性和战略机动性。
它外形简洁、低矮,采用高性能的越野车辆底盘,系统重量轻、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具有信息化和数字化能力。
该炮在研制过程中突出解决了总体优化设计,车炮一体化和轻量化、高效能防护、射击稳定性、底盘四轮转向、火控与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等多项关键技术。
各国典型大口径火炮的炮口动能密度和嗑药系数
各国典型大口径火炮的炮口动能密度和嗑药系数各国典型大口径火炮的炮口动能密度和嗑药系数(身管倍经数据均为按照英美标准计算的实际值):弹径国火炮型别号身管英制(in)12\X 12\XI, Mark 50 XII 13.5\Mark V 14\VII4513.5 342.9 1250 567 13.5 342.9 1400 635 142582 787 2491 759175585302 4354975 96777 183037958 4539821 100885 206545736 4593365 102075 246209722 4451744 105994 246707982 4460754 106208 288570986 4299238 95538 294853841 4392843 9761912304.8 850 385.6 2852 869145674534 5144448 1028894512公制单位弹重英制单位公制单位(kg)炮口初速英制公制单位单位(ft/s) (m/s3)132989578 4696483 104366 炮口动能炮口动能密度嗑药系数倍经单位(mm) (lb)304.8 850 385.6 2725 83145 355.6 1590 721.2 2483 7571920 870.9 2467 752 1938 879.1 2458 7492586 788 2614 797英15\42国 I16\I 16\II, Mark 45 III 18\I 18\II 12\Marks 5, 45 美Mark 650 40 4515 38116 406.4 2048 92916 406.4 2375 1077.3 2483 757 308519574 4596440 10214318 18 18457.2 3320 1505.9 2270 692 457.2 2916 1322.7 2650 808 457.2 3320 1505.9 2500 762360458664 3771697 94292 431464370 4514673 100326 437203642 4574726 1016614512 304.8 870 394.6 2700 823 133632610 4719191 104871国 12\712 12304.8 870 394.6 2900 884 304.8 1140 517.1 2500 762154163272 5444225 108884 150124142 5301584 10603212\508 14\1, Mark 2, Mark 45 3, Mark 5 14\4, Mark 50 6 14\8, Mark 9, Mark 45 10, Mark 12 14\7, Mark 11, Mark B 16\1 16\2, Mark 50 3 16\4 16\5, Mark 45 8 16\6 16\7 18\14516406.4 2700 1224.7 2300 701300943596 4483571 9963516406.4 2240 10162520 768299719342 4465331 992305616406.4 2100 952.5 3000 914398224040 5932891 10594416406.4 2100 952.5 2800 853346897386 5168207 1033644516406.4 2100 952.5 2600 792299110501 4456260 990285014355.6 1500 680.4 2700 823230401052 5123883 10247814355.6 1500 680.4 2600 792213650358 4751365 10558614355.6 1400 6352800 853231264924 5143095 10286214355.6 1400 6352700 823215040982 4782291 10627350 16 406.4 2700 1224.7 2500 762 355557179 5297224 10594448 18 457.2 2900 1315.4 2700 823 445442034 4660929 9710318\A 28cm SK L/45 28cm SK L/50 28cm SK C/28 28cm SK C/34 德30.5cm 国 SK L/5035cm SK L/45 38cm SK L/45 38cm SK C/34 40.6cm SK C/34 36cm 41式日41cm 3本年式46cm 94式 330mm M193147 18 457.2 3850 1746.3 2400 732 467249541 4889115 10402442.4 11.14 283 666 302 2805 855 110384775 4870234 11481047.4 11.14 283 666 302 2887 880 116934400 5159207 10879849.1 11.14 283 661 300 2986 910 124215000 5480431 11155051.25 11.14 283 728 330 2920 890 130696500 5766398 11251547.4 12.01 305 893 405 2805 855 148032563 5217443 11004942.4 13.78 350 1323 600 2674 815 199267500 4647638 10961442.4 14.96 380 1653 750 2625 800 240000000 4373815 10315648.4 14.96 380 1764 800 2690 820 268960000 4901589 10121048.6 16 406.4 2271 1030 2657 810 337891500 5034034 10358145 14 355.6 1485 673.5 2526 770 199659075 4440213 9867145 16.14 410 2249 1020 2559 780 310284000 4502024 10004545 18.11 460 3219 1460 2559 780 444132000 4562875 10139750.4 12.99 330 1235 560 1224 555 1268 575 1949 8842854 870 2605 794 2559 780 2723 830 2625 800211932000 5897320 116918 174945990 4451099 97143 174915000 4450310 97126 304493800 5549165 122174 282880000 5155270 113502法340mm45.8 13.39 340国 M1912380mm M193545.4 14.96 380320mm 意M1934 大利 381mm M1934 注释:43.75 12.6 320 1157 525 2723 830 2854 870 2789 850 180836250 5518684 126141 334928250 6055874 121117 319706250 5780644 115613 50 15 381 1951 8851)上表中,英国16\、法国380mm M1935、以及意大利381mm M1934这三种火炮,均有两组不同的初速数据。
战神的新骄子:中国155毫米激光末制导炮弹
中国GP-1型155毫米激光末制导炮弹。
中国新型155毫米激光末制导炮弹同样也可以用于老式火炮上,让老式火炮发挥新的战力。
中国新一代155毫米系列压制火炮配备制导炮弹后威力将倍增。
在2008年第七届珠海航展上,有一款比较神秘的精确打击弹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它就是中国不久前研制并装备部队的GP-1型155毫米激光末制导炮弹。
该弹近年在阿布扎比防务展会上也频频露面,不但为中国制造的武器赢得了很高声誉,还打开了中东的武器市场,已经成功出口到阿联酋和科威特,并且可能还有来自非洲国家的订单。
激光末制导炮弹由于杀伤力强、附带毁伤小、反应时间短、作战效能高,已经成为了现代战争中炮兵实现精确打击的首选弹药。
作为中国引进技术并成功改进的样板之一,GP-1型155毫米激光末制导炮弹不但大大提升了我国地面炮兵部队的精确打击能力,还可以大大减少打击同样目标所消耗的弹药量,因而其经济性非常好、战场打击的突然性很强、野战生存能力特别高,是中国陆军炮兵部队走向信息化和精确打击时代的理想装备!那么,GP-1型155毫米激光末制导炮弹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武器呢?炮射精灵的问世作为常规兵器中的龙头老大,地面火炮素来享有“战争之神”的美誉。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及随后的历次战争中,它都扮演过极其重要的角色,对于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然而,时间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大量高新技术武器的纷纷亮相,尤其是大量制导武器的诞生,普通火炮的霸主地位开始受到严峻挑战。
尽管如此,身管火炮本身具备的火力强大、射速高、可摧毁多种不同目标等优点,使得这种武器仍然是各陆军强国的主要装备之一。
得益于之后身管火炮各部件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高,火炮的性能有所提高。
比如近年来新装备部队的俄罗斯2S33、法国TRF1和德国PzH2000等火炮的性能比上世纪60亅80年代火炮的性能要高出4~5倍,但是炮兵为完成预定作战任务时所需发射的弹药数量和所需的时间还是太多。
钱林方:火炮战士
钱林方:火炮战士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8年第17期对许多国家来说,提起火炮,首先想到的是中国数字化火力先锋:PLZ-45型火炮。
作为一种具有高度机动性和远程精确射击能力的压制性火炮武器,在战争中,PLZ-45型火炮是稳定军心的“定海神针”,它能在关键时候力挽狂澜,扭转战争局面。
火炮曾被斯大林形容为“战争之神”。
自其发明以来,火炮就很快取代了投石机、弩炮,既成为主要的远程支援型武器,也成为影响战争胜败的最关键的武器。
中国作为最古老火炮的制造国,历来重视火炮的发展。
同时,在多年的发展中,中国的火炮在世界武器阵营中,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
钱林方,作为火炮武器系统总体设计专家,40年来,他以南京理工大学为“阵地”,开展了火炮武器系统研究。
40年的“阵地”坚守,他为中国火炮武器系统浓墨重彩地书写了数笔。
他说,火炮武器研究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他是战场中的一名战士,在这个战场虽不用抛头颅,洒热血,但严阵以待,坚守阵地,是每一位战士的必备素质。
多年来,钱林方把战士的必备素质记于心,践于行,在火炮研究战场中,他把自己锻炼成了一名“排头兵”。
铸国之利器明朝永乐年间,我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炮兵部队——神机营。
神机营的创建不但开启了世界上火器部队的先河,也使火炮成为战争中的骨干武器。
自火炮用于战争以来,它以其极大的杀伤力迅速成为各战争方必备的武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主要交战国投入的火炮总数达到7万门左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美英德4个主要交战国共生产了近200万门火炮和24亿发炮弹;在著名的柏林战役中,苏军更是集中了各类火炮4万余门,在一些重要战役突破地段,每千米进攻正面上达到了300门的密度,充分发挥了炮火突击的威力。
同样在20世纪70年代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作战双方共有3000辆坦克被毁,其中,50%是被火炮命中的。
走过刀光剑影的“冷”武器时代之后,火炮带领着我们走入了硝烟弥漫的“热”武器时代。
大口径火炮双锥度坡膛身管设计方法
Ke y wo r d s :l a r g e c a l i b e r a r t i l l e r y;b a r r e l d e s i g n ;d o u b l e t a p e r s l o p e
( 1 . S c h o o l o f Me c h a t r o n i c E n g i n e e r i n g , N o r t h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a , T a i y u a n 0 3 0 0 5 1 , C h i n a ; 2 . S c h o o l o f E q u i p m e n t E n g i n e e i r n g , S h e n y a n g l i g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e n y ng a 1 1 0 1 5 9, C h i n a )
第3 8卷
第l 2期
兵 器 装 备 工 程 学 报
2 0 1 7年 1 2月
【 火炮和 自动武器】
d o i : 1 0 . 1 1 8 0 9 / s c b g x b 2 0 1 7 . 1 2 . 0 0 7
大 口径 火 炮 双 锥 度 坡 膛 身 管 设 计 方 法
李建广 , 袁 志华 , 尹建平 , 张 斐
( 1 . 中北大学 机 电工程学 院 , 太原 0 3 0 0 5 1 ; 2 . 沈阳理 工大学 装备工程学院 , 沈阳 1 1 0 1 5 9 )
中国外贸最新型号-SH系列车载自行火炮
核心提示:近年来,中国先后研制出2款国产新型车载自行火炮,分别为155毫米的SH-1型车载加榴炮和122毫米的SH-2型车载榴弹炮。
这两种中国轮式车载炮代表了中国最新的国防工业水平,具有不错的性价比,已吸引多国军方产生购买兴趣。
国产SH-1型155毫米车载轮式自行榴弹炮,采用了现今主流的52倍口径。
按照传统的火炮设计发展思路来看,以155mm加榴炮(榴弹炮)为代表的大口径压制火炮应当按照牵引和自行两条主线的模式发展。
牵引火炮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廉适于大批量装备,但是自动化程度较低而且完全没有防护能力。
自行火炮采用履带式底盘(极少数为轮式底盘)和装甲炮塔,火力强大、自动化程度高,具有良好的越野机动性能和防护性能,但是重量庞大、技术复杂、成本高昂,只有少数国家具备设计生产和大批量装备的能力。
几十年来,虽然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大口径压制火炮的这一基本格局从未被打破过,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大口径自行火炮的发展浪潮中涌出另一朵浪花——155mm车载炮,这朵自行火炮中的奇葩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短时间风靡全球军火市场,而中国也成为受其影响的主要国家之一。
德国Pzh2000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性能优越,但战斗全重高达55吨,使它成为自行火炮中重量庞大、技术复杂、成本高昂的典型代表。
这些90年代以来出现的155mm车载炮几乎全部用标准6X6轮式军用卡车做底盘,搭载45或者52倍口径155mm长身管牵引加榴炮再辅以自动供弹机构和数字化火控设备构成,因此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卡车炮”。
由于火炮摇架以上的部分几乎可以完全借用牵引火炮的设计,因而车载炮无论研制成本还是技术难度都远较履带式底盘的装甲自行火炮低廉。
但是,车载炮已经脱离了牵引火炮的概念,归为自行火炮范畴。
和同样能够自主运动的自走炮(带APU系统的牵引火炮)相比,车载炮完全摆脱了牵引车的限制,能够实现快速行军战斗转换,地面机动性远优于牵引火炮和自走炮。
二战大口径舰炮
在1942年的卡萨布兰卡海战中,麻萨诸塞号(BB-58)发射的2发穿甲弹击穿了法国战列舰让?巴尔号的甲板装甲,另一发穿甲弹暂时压制了他唯一能作战的一个主炮塔。在同一个月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海战中,华盛顿号(BB-56)击沉了日本海军雾岛号战列巡洋舰,直接命中至少9发穿甲弹。
此型406mm炮由膛管,身管,外管,和3层套管组成,采用了2道套管环,膛管身管环,炮尾环,和闩锁膛组成。部分组件采用了液压自紧技术制成,炮管镀铬以延长炮管寿命。使用了下启式Welin式断隔螺式炮闩。
重量:双联装532吨(纽约级)
双联装532吨(内华达级)
三联装748吨(内华达级)
三联装714-724吨(宾夕法尼亚级)
俯仰角度:-5°/+15°(纽约级)
-5°/+30°(其他)
俯仰速度:4°/秒
旋转角度:-150°/+150°
射程:38720米(AP Mark 8)
38059米(HC Mark 13)
穿甲能力(侧装甲):
20000码(18228米):509mm
30000码(27432米):380mm
初速:762m/s(AP Mark 8)
820m/s(HC Mark 13)
有一种说法,亚利桑纳号(BB-39)从来没有发出过愤怒的炮弹。1944年秋,内华达号(BB-38)的1号炮塔装备了从打捞上来的亚利桑纳号2号炮塔上拆卸下来的356mm/45炮。在1945年太平洋战役中,这些炮参加了对岸炮击。最终我们还是能说亚利桑纳号的大炮发射了他复仇的炮弹。亚利桑纳号的3和4号炮塔被完整的打捞了上来并被用为夏威夷的岸防炮,但是他们在二战快结束时才安装完毕。亚利桑纳号的1号炮塔由于损坏严重,仍旧留在了沉没的亚利桑纳号上。
39倍径榴弹炮发展史
39倍径榴弹炮发展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冷战氛围的逐渐加深,北约和华约的相继建立,在相应的军事框架内统一武器和弹药规格,就成为了美军的当务之急,既然是作为推动者,美军自然是推动将155毫米口径火炮作为北约将来的主流大口径火炮。
随着战争的结束,美军开始将自己的M114等155毫米规格火炮以军事援助的名义提供给北约各国,加上当时包括英国、法国等传统火炮强国在战后研发资金的减少,155毫米火炮成为北约主流炮种已经是不可挽回的趋势。
不过,虽然北约内部已经确定将155毫米作为主流压制火炮的口径,但是在火炮的倍径上却没有取得统一认识。
当时的北约各国在获得美国援助的各种155毫米火炮后,都纷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了改装。
比如上文提到的M114榴弹炮,除了23倍径之外,还有联邦德国和比利时自己改装的39倍径,各国陆军装备的155火炮内弹道性能均未统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约在1963年制定了《第39号基本军事要求草案》,这也就是后来俗称的“北约四国弹道协定”。
根据这份协定,当时的北约内部制定了全新的39倍径155毫米榴弹炮技术标准,对火炮的身管倍径和药室容积均作出了明确的技术规定,根据“北约四国弹道协定”研制的典型39倍径155毫米榴弹炮就是后来的M198型155毫米榴弹炮。
值得一提的是,在M198榴弹炮诞生之前,欧美大部分的大口径榴弹炮性能和苏联的152毫米系列榴弹炮相比在性能上并不占优势。
正是从M198榴弹炮开始,欧美大口径榴弹炮开始实现了反超。
虽然39倍径155榴弹炮在使用常规弹药时射程已经有30公里,但是在进入80年代之后,随着苏联远程火箭炮的发展,北约炮兵急需提升自己火炮的有效射程。
在这种情况下,北约开始了战后第二次155毫米榴弹炮改革。
后来出现了45倍径和52倍径155榴弹炮。
39倍径开始慢慢退出主体地位,但在当经,39倍径却是155毫米榴弹炮的唯一使用了。
中国式“凯撒”——SH-1车载155毫米榴弹炮
在今年的第十届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上,中国北方工业公司(NORINCO)展示7其研制的SH-1型155毫米车载式榴弹炮。
尽管这不是该炮第一次亮相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但仍旧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更有不少国家的军方人士固着中方参展人员询问该炮的相关情况,SH-1车载炮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景十分光明。
52倍口径革命和车载榴弹炮的兴起155毫米原本是北约军队军师级大口径压制火炮的一个标准口径,华约军队以及中国军队装备的类似火炮是152毫米加榴炮。
但是在苏联解体、华约消亡之后,西方的155毫米榴弹炮不但迅速抢占了原先苏联人的市场,而且还使155毫米口径成为世界范围内大口径压制火炮的标准。
以致谁要想在国际上出口自己的大口径火炮时,必须将口径定为155毫米。
这点就连俄罗斯也不能超脱在外,其针对国际市场研制的大口径火炮就是155毫米,白用的则是152毫米。
与之相关的“红土地”激光制导炮射导弹也分为两种口径,一种是出口型155毫米,一种是自用型152毫米。
北约在定好大口径榴弹炮的155毫米口径之后,又对身管长度做了统一规定。
不过,随着军队交战距离的不断扩大,155毫米身管长度也先后经历了3次变化,包括39倍口径、45倍口径和52倍口径。
其中39倍口径是1963年北约诸国根据签署的《联合弹道谅解备忘录》确定的身管长度,采用18.85升药室。
《联合弹道谅解备忘录》使北约在大口径压制火炮上首次达成一致,基本实现了通用化,后勤负担大大减轻。
但是,《联合弹道谅解备忘录》规定的指标实际过于保守,欧洲各国认为此规格的155毫米炮射程较近,并不能满足作战要求,因此一直寻求更长的身管,以求达到更远的射程。
45倍口径并非是北约提出的,而是加拿大天才火炮设计师吉拉德・布尔博士在1975年设计成功GC-45型155毫米榴弹炮时确定的一个口径,采用23.5升药室。
该炮配合布尔全新研制的全膛底排榴弹使射程从39倍口径火炮的24千米跃升到了39千米,一时引起世界震动。
我军远程火炮发展简史 火力完胜美国佬!
新中国建立之后,研制火炮是开国领袖直接关注的大事,当时我国还装备着大量落后日式火炮我国的技术实力还不行就从当时能接触到到的苏式火炮为基础做出了仿制的决定。
1952年做出制造第一批19种制式兵器的决定。
而122mm榴弹炮是15种仿制兵器中的一种,即仿制前苏联1938年式M-30式122mm牵引榴弹炮1953年起,127厂开始按照苏联技术资料仿制122mm榴弹炮。
仅用了一年多时间,仿制的122mm榴弹炮就研制成功,并于1954年定型,并正式命名为1954年式122mm榴弹炮,简称54式122mm榴弹炮54式122mm榴弹炮于50年代中后期装备部队,用以取代各种日式炮。
本炮系由苏式M-1938式改进而成,使用汽车牵引。
是步兵师、军(集团军)属炮兵团基本火炮。
每团2-3营(炮24-36门)。
70年代开始逐步退役,为54-1式取代。
现均已停产。
54-1式122mm榴弹炮:火炮采用手动螺式炮闩;制退机、复进机分别布置在炮身上、下部;瞄准装置由58式瞄准镜、58式周视瞄准镜组成。
该炮配有杀伤爆破榴弹、燃烧弹、烟雾弹、照明弹。
图为苏联原版的M30火炮该炮战斗状态全重2450千克,火线高:1200毫米身管长:2670毫米初速:515米/秒最大射程:11800米最小射程:3400米直射距离:600米最大射速:5-6发/分高低射界:-3度-63.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49度。
炮班人数:8人54式152毫米榴弹炮,1955年研制定型的152毫米牵引火炮,系仿制前苏D-1型152毫米榴弹炮(苏军二战后期至70年代的师级支援火炮)图为苏制D1火炮。
80年代以前曾作为军级重要支援火炮,用以装备步兵军炮兵团之重榴炮营,每营12门。
现已逐步退役,为66式152毫米加榴炮取代。
本炮口径大,威力大,自重轻,但射程稍近。
该炮口径:122毫米,战斗状态全重:2450千克行军状态长:5900毫米火线高:1200毫米身管长:2670毫米初速:515米/秒最大射程:11800米最小射程:3400米直射距离:600米最大射速:5-6发/分高低射界:-3度-63.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49度炮班人数:8人1959年,兵器工业部127厂按照原苏联M-46加农炮仿制成功59式130毫米加农炮。
二战时期的6寸加农炮
二战前各国研制了不少6英寸级远程压制火炮。
一战时候出现的加农炮我就不发了,现在发一下1920-30年代出现的加农炮。
偶把他们贴出来供大家穿越使用。
(不要被日粉的96式150重加吓倒,其实他们很一般。
)毫米加农炮瑞典博福斯M37式152毫米加农炮口径:152.4毫米毫米最大射程:23千米千米初速:825米/秒弹丸重量:46千克千克高低射界:45度方向射界:60度身管长:身管长: 43倍口径倍口径牵引全重:14800千克千克博福斯M37火炮是一款优秀的远程压制火炮,它非常便于机动。
M37的出现证明了博福斯公司在远程火炮研制方面不逊色于任何列强。
公司在远程火炮研制方面不逊色于任何列强。
法国施耐德M1932式155毫米加农炮毫米加农炮口径:155毫米毫米最大射程:27.5千米千米弹丸重量:50千克千克身管长:55倍口径倍口径牵引全重:16600千克千克M1932是法国施耐德公司20世纪30年代研制的远程压制火炮,被部署在各港口充当海岸炮。
它分三部分运输:炮管,炮架和底盘。
它的威力和射程令轴心国士兵恐惧,可惜法国战败太快没有给他证明自己的机会。
败太快没有给他证明自己的机会。
苏联M1935 Br-2 152毫米加农炮毫米加农炮口径:152.4毫米毫米最大射程:27千米千米初速:880米/秒弹丸重量:49千克千克高低射界:0-+60度方向射界方向射界8度 身管长:7米 46倍口径倍口径牵引全重:19500千克千克战斗全重:18200千克千克苏联1930年代开发的重型加农炮,采用了203毫米(B4)榴弹炮的炮架。
他的改进型Br-2M,一直服役到1970年代。
此炮缺点就是太重了,非常不便于运输和战斗。
以至于苏德战争爆发之前苏联就停产此炮了。
德国同重量级别的火炮是17cm k18(运输全重:23375千克,战斗全重:17520千克)。
射程达29.6千米,弹丸重68千克,方向射界16度。
度。
厘米加农炮德国的k18和k39 15厘米加农炮德国在二战前后研发了两款加农炮。
中大口径火炮弹药自动装填技术
速 、布 局 体 积 、质 量 、动 力 源 的 功 率 配 置 、射 击 精 度 等 指 标 。弹 药 自动 装 填 技 术 的 自行 火 炮 武 器 系统 的射
关 键 技 术 是 弹药 装 填 系 统 总 体 技 术 、弹 药 在 部 件 内 部 运 动 的顺 畅 性 、部 件 动 作 的 可 重 叠 性 、 大 扭 矩 变 负 载 快 速 定 位 与 低 压 大 电 流驱 动技 术 多 机 构 运 动 动 力 源 相 互 影 响 问 题 。 弹 药 自动 装 填 技 术 研 究 可 以 促 进 火 炮 向 无
( No r t h we s t I n s t i t u t e o f Me c h a n i c a l& El e c t r i c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Xi a n y a n g 7 1 2 0 9 9, S h a a n x i ,C h i n a )
ma t i c a m m un i t i o n h a nd l i ng t e c hn i qu e pr o m ot e s t he de v e l o p me n t o f u nm a nn e d t ur r e t ,e v e n u nm a nn e d gu n.
人 炮 塔 和 无 人 火炮 的 方 向 发 展 关 键 词 :中大 口径 火炮 ; 弹 药 自动 装 填 ;关 键 技 术 中 图分 类 号 : T J 3 3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3 6 5 2 4( 2 0 1 3 )0 3 — 0 0 9 3 — 0 4
中大 口径火 炮 弹药 自动装 填技 术
刘 琮敏 。孙 大鹏 ,范志 国 。张瑞 霞
抗战期间双方主要火炮性能
迫击炮1.九四式90mm轻迫击炮步兵轻型支援火炮,装备日军野战师团步兵联队,每个联队4-6门,用来对付机枪阵地与战壕,并配合联队山炮或野炮进行战场压制2.九六式150mm中迫击炮战场支援火炮,装备日军迫击炮联队,独立迫击炮联队,破坏力很大3.九七式90mm轻迫击炮94式90mm轻迫击炮的修改型,使用很广泛,在中国江南战场,这类火炮对日军步兵联队的重要性比联队山炮或野炮还高4.九七式150mm短迫击炮属于战场支援火炮,装备日军一些迫击炮联队,独立迫击炮联队,用于登陆作战及山地战,是97式150mm中迫击炮的短炮管型5.九七式150mm中迫击炮属于战场支援火炮,装备日军迫击炮联队,独立迫击炮联队,重量比96式150mm 中迫击炮轻很多,是96式150mm中迫击炮的改进型6.二式120mm中迫击炮属于战场支援火炮,装备日军迫击炮联队,独立迫击炮联队,本土沿岸设置师团迫击联队,这种迫击炮射程与威力都令人满意,是当时日军迫击炮部队最喜爱的装备,战争末期日军疯狂的生产这种迫击炮,用来代替山炮野炮武装新增设的沿岸设置师团。
火箭炮1.四式203mm重火箭重型炮兵火箭,主要装备火箭炮兵联队,这种火箭也可以直接放在木架子或地面斜坡上发射,这种火箭威力大,使用方便,日军在各个战场均有大量使用,为了争取火箭的精度,日军这种火箭的射程是不远的,主要用于近迫攻击2.四式400mm重火箭重型炮兵火箭,主要装备火箭炮兵联队,这种火箭也可以直接放在木架子或地面斜坡上发射,使用情况与203mm重火箭一样,当然,这种火箭的威力更大3.五式150mm多管火箭炮支援压制射击用途,野战炮兵火箭炮,主要装备本土防御师团迫击联队,火箭炮联队,这种火箭精度好,火力密度大,真在战场上使用起来那是很恐怖的,不过这种火箭炮出现的太晚,并没有在本土以外部署,因美军没有与日军发生本土决战,这种多管火箭炮也就失去了实战机会山炮1.明治四十一年式75mm山炮41式75mm山炮装备精锐野战部队的步兵大队或一般野战师团的步兵联队,每个精锐步兵大队追加2门,是步兵大队的压制火炮力量,至于一般步兵联队装备4-6门,战争后期随着部队规模的急剧扩大,新式火炮由于成本高,难以达到装备需求数量,所以日本陆军基本停止了生产新锐重型火炮,大力生产低成本的老式火炮,其中41式山炮是日军主产火炮之一,很多后期组建的野战师团所属的师团炮兵联队也开始装备这种原本属于步兵大队与步兵联队用的山炮。
火炮
火炮是利用火药燃气压力等能源抛射弹丸,口径等于和大于20毫米的身管射击武器。
火炮通常由炮身和炮架两大部分组成。
早在1332年,中国的元朝就在部队中装备了最早的金属身管火炮:青铜火铳。
火炮通常由炮身和炮架两大部分组成。
炮身包括身管、炮尾、炮闩等。
身管火炮用来赋予弹丸初速和飞行方向;炮尾用来装填炮弹;炮闩用以关闭炮膛,击发炮弹。
炮架由反后坐装置、方向机、高低机、瞄准装置、大架和运动体等组成。
反后坐装置用以保证火炮发射炮弹后的复位;方向机和高低机用来保证火炮发射炮弹后复位;方向机和高低机用来操纵炮身变换方向和高低;瞄准装置由瞄准具和瞄准镜组成,用以装定火炮射击数据,实施瞄准射击;大架和运动体用于射击时支撑火炮,行军时作为炮车。
编辑本段分类综述火炮按用途分为地面压制火炮、高射炮、反坦克火炮、坦克炮、航空机关炮、舰炮和海岸炮。
其中地面压制火炮包括加农炮、榴弹炮、加农榴弹炮和迫击炮,有些国家还包括火箭炮。
反坦克火炮包括反坦克炮和无坐力炮。
按弹道特性分为加农炮、榴弹炮和迫击炮。
加农炮弹道低伸,身管长,初速火炮大,射角一般小于45°,用定装式或分装式炮弹,变装药号数少,适于对装甲目标、垂直目标和远距离目标射击。
高射炮、反坦克炮、坦克炮、航空机关炮、舰炮和海岸炮都具有加农炮的弹道特性。
榴弹炮弹道较弯曲,炮身较短,初速较小,射角可达75°,用分装式炮弹,变装药号数较多,弹道机动性大,适于对水平目标射击。
迫击炮弹道弯曲,炮身短,初速小,射角为45°~85°,变装药号数较多,适于对遮蔽物后的目标射击。
按运动方式分为自行火炮、牵引火炮、骡马挽曳火炮和骡马驮载火炮。
按炮膛构造分为线膛炮和滑膛炮。
机炮口径:二十~五十七公厘发展:原为满足高射低空防御,目前在防空用火炮领域以取代旧式轻型高射炮特色:射速极高,每分钟射速可达数百发甚或数千发,为增加射速,常采联发配置应用:目前广泛装设在轮型炮架、装甲车辆、船舰和飞机上例:葛特林机炮-回旋式多炮管设计联勤自制T-75二十公厘机炮奥利岗三十五公厘快炮加农炮倍径:三十以上特色:炮弹初速高、弹道平直、射程远,属於直射式火炮分类:高射炮-可有效防御敌机,但目前已被防空飞弹和高速机炮所取代战防炮和战车炮-有效攻击装甲车辆,但旧有牵引或自走式战防炮已被战防飞弹取代;战车炮目前仍广泛配备在战车或装甲侦察车野战加农炮-用於野战环境射击,占有射程优势,但易受地形、地物影响射界榴弹炮倍径:二十~三十五火炮特色:从臼炮直接演变而来,初速慢、弹道弯曲,属於曲射式火炮分类:轻型榴弹炮-口径在一零五公厘以下重型榴弹炮-口径在一零五公厘以上优点:弯曲弹道使榴弹炮可以攻击地形、地物后方的目标,野战环境的运用弹性优於加农炮缺点:射程不及加农炮,且发射前需详细计算环境的影响迫击炮倍径:二十以下口径:六十 ~ 一六零公厘组成:炮管、座板、支架和调整机构等组成,可快速拆卸便於携带特色:从臼炮演化而来,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弹道最弯曲,一般以四十五度以上高仰角发射优点:射速快、重量轻、弹道高,可以跨越地障轰击目标,适合於山区丛林等地形复杂地区使用,为步兵单位重要的支援火力应用:重型迫击炮装有轮架以便运输,或装设在车辆、炮塔内作为自走式迫击炮来使用【注】倍径:指炮管长度除以炮管口径的值,倍径愈大,炮管愈细长编辑本段历史沿革早在1332年,中国的元朝就在部队中装备了最早的金属身管火炮:青铜火铳(口径105毫米,滑膛前装式火炮)。
简析PCL-181车载榴弹炮(上)
简析PCL-181车载榴弹炮(上)作者:寒鸦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20年第21期寒鸦技术进步的巨大影响经常是以很小的革新的形式出现,例如刺刀的出现,它影响到战斗中的行为,武器系统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在战斗中的地位。
相比于马镫、强弩之类的发明可以迅速地引起战场革命,火药引起陆战场上的革命令人奇怪地缓慢——筑垒技术很快就适应了攻城炮的发展,枪在很长时间里其性能比不上弓箭,直到骑兵可以使用手枪这种一只手使用的武器,加上一把马刀,就成为双重用途的骑兵,这是火药对陆战产生的第一个重大影响。
滑膛枪上装一把刺刀就很容易地使之成为一支短矛,这是在作战中滑膛枪与弓箭相比第一个重要的长处。
火炮对战场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但和滑膛枪相比,它只是威力上的不同,而不是种类上的差别,现代化卡车炮就是这样一种内涵繁复的改良性炮兵武器。
作为我军最新锐的大口径压制火炮,PCL-181具有机动性强、火力反应快、打击精度高、信息化水平高等特点,可负担陆军地面攻防战中火力突击、火力支援、火力封控等多种作战任务。
这门卡车炮全身上下黑科技感十足,当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PCL-181型155毫米车载加榴炮武器系统,取代了以往重型履带式自行火炮C位出现时,被认为是不寻常的一幕,这令PCL-181从那时起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也引起了人们对“现代化卡车炮”的浓厚兴趣。
并不简单的组合现代战场上,榴弹炮(加榴炮)主要担负火力支援、压制、犁地等任务,射程范围内毁伤力强大,被誉为“战争之神”。
将榴弹炮(加榴炮)装上轮子进行机动的历史很悠久了,从人推马拉到汽车牵引,目前牵引式榴弹炮仍然是各国炮兵的主力。
牵引式榴弹炮可以由各种车辆牵引进行机动,采购价格低廉,但速度和越野性较差。
牵引式榴弹炮还有一大缺点是部署展开和撤离阵地都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根据各型榴弹炮的差异和训练水平不同,大多需要几分钟乃至十几分钟不等。
在现代战场环境下,牵引式榴弹炮射击后,按炮弹每秒飞行四五百米、飞行30千米来算,如果对方有侦测弹道的炮兵雷达,会在炮弹发射后1分钟左右侦测到发射阵地,三五分钟内反击火力就可能会落到头上,在这样仓促的时间内,牵引式榴弹炮要撤离转移是比较困难的。
迫击炮归纳总结
迫击炮归纳总结迫击炮是一种能够射击高角度间接火力的火炮,广泛应用于军事防御和攻击中。
本文将对迫击炮的定义、分类、原理以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迫击炮的相关知识。
一、定义迫击炮是一种携带与使用都相对简便的火炮武器系统,其特点是可以进行高角度间接射击。
迫击炮在弹道中强调高弧度轨道,射击角度通常在45度至90度之间。
二、分类根据射击口径和用途,迫击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近战迫击炮:口径通常在60毫米至81毫米之间,主要用于近距离作战和支援任务。
2. 中型迫击炮:口径在82毫米至105毫米之间,适用于中远距离作战,常见于步兵支援和反坦克任务。
3. 大口径迫击炮:口径大于105毫米,威力巨大,用于攻击敌方阵地和设施,以及对敌方火力进行压制。
三、原理迫击炮的工作原理基于火炮弹道学和重力加速度。
当弹丸从迫击炮筒内射出时,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呈抛物线弧线飞行。
通过改变炮管的仰角和火药的装填量,可以控制弹道和射程。
四、应用迫击炮在军事战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步兵支援:迫击炮通过高角度间接射击,能够有效地支援前线步兵部队,压制敌方阵地和掩体。
2. 反装甲作战:某些大口径迫击炮配备反坦克弹药,具备对抗敌方坦克和装甲车辆的能力。
3. 防御作战:迫击炮在军事防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对敌方进攻方向进行有效封锁和阻击。
4. 训练演习:迫击炮常用于军事训练和实弹射击演习,提高士兵的射击技术和实战能力。
综上所述,迫击炮作为一种高角度间接射击的火炮武器系统,在军事战斗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通过合理分类、科学原理和多样应用,迫击炮能够有效地支援步兵、反击装甲、筑起防线和提升军事实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战争形势的变化,迫击炮的设计和性能也在不断发展,未来迫击炮将继续在军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火炮设计理论(火炮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
1.2 系统分析的要素
(1)目标: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必须明确; (2)方案:系统分析的目的是选择优化方案,必须进行多方案比较; (3)模型:系统分析确定的是各种方案的可比性能, 必须建立抽象的模型并进行参数量化; (4)准则:系统分析的过程是选优过程,必须实现制定优劣评判标准; (5)结果:系统分析的结果是得到最优方案; (6)建议:系统分析的最终结果是提出建议,作为决策者的参考意见。
§6.1 火炮战术技术指标
紧急逃生能力,主要是火炮应具备防火、灭火、抑爆、逃生的功能。 遭敌攻击的一次或二次效应都可能引发火情,特别是在自行火炮的驾驶 舱、战斗舱内,由于空间狭小、易燃易爆物集中,因而必须有较完善的 火情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和消防器材;在设计时采用隔舱化的结构,弹 药舱具有抑爆的技术措施;在结构设计时应使各乘员具有迅速、安全紧 急逃生的功能。 迅速脱离战斗的能力,主要是指为了防止敌方火力及突袭,火炮应具 备迅速转移的能力。当今侦察手段越来越先进,只要火炮一开火就能迅 速确定炮位的坐标并实施反击,因而要能在反击的炮火到达前迅速撤出 到敌炮火威力范围以外的地域,例如美国正在研制的155mm自行榴弹炮, 要求具备在90秒内急速行驶750m。装备有施放烟幕的系统,形成足够宽 度、高度、厚度、浓度并持续一定时间的的烟幕,以便自行火炮在烟幕 的掩蔽下迅速脱离战斗。 电子战、信息战的能力,主要是为了对抗精确制导火炮的攻击,火 炮要求具备电磁干扰的能力,或发射诱饵进行误导、迷盲等。
透视台军现役地面压制火炮
委薹 羔誊髫
从 目前 的 惰况 来看 .虽然 台 军仍 不 放 松地 面 火炮 的发 展 ,但 是 其火 炮
自 产 化的 程 度依 然不 高 ,研 制 与大 批
置 生产 1 5鼍 米以 上大 口 径火 炮 的能 5
力 依然 不 强
由 国外 进 口火 炮 的需 求
量 依然 很大 因此 . 现在 起 . 从 台军 将 根 据近 1 年来 高技 术 条件 下局 部 战争 0 的 经验 教训 . 以及 未 来战 争的 需要 . 加
量生 产 . 增加 装备 静屋 一 高速 发展 自 行
采 取 两 条腿 走 路的 方针 打下 的较 好 基 础分 不开 的 2 O世纪 7 0年代 之前 .
尤 其是在 5 O年代 . 台军 的 地面 火炮 主
在 台 湾本 地 研制 并 生产 美 式火 炮 ;二
是 依 靠 自身 的 技 术 研 制并 生 产 火炮 .
维普资讯
遵嚣 套攀 舞 妻齑蠹 蜒 i 蛰 簧
齐建 文 杨辉 薛 向 锋
地 面 式 _定 野 地面 惟 战 部 队理 僻 豆蕊 大 力 衰 最军 闻 理 丈力 咒 援 时 差娶 异 差 . 地 面 戏串 中 占膏 耀 口 l 在 } 不 可 譬 代 朝 i 盟 。 宙 此 .台 军 所 采 邪 十 重 祝 引 琏 、 研 割 . 更 新 和 茂 厘 地 面 丈 冠 善 球 , 台 军 税 癌 丘
持续 射 速为 3 分 . 向射 界 为6 匪 . 发/ 方 0 配 备有 榴弹 设甲 弹和 烟幕 弹 . 炮班 人 数拘5 . 人 这种 火 炮的 配件 达到 了标 准
化. 维修 保 养简便 易 行 快速 地由 行 能 军 状 态转换 为 战斗 状态 : 全重 (5 6 3千
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炮
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炮火炮是利用火药燃气压力等能源抛射弹丸,口径不少于20毫米(0.78英寸,美国为16.7毫米)的身管射击武器。
火炮通常由炮身和炮架两大部分组成。
现在就跟着小编去看看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炮吧,资料仅供参考。
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炮:卡尔臼炮.900MM口径. 晕了.记得有900口径的么! 二战最大口径的迫击炮(914mm) “小戴维”是二战时期制造的最大口径火炮--二战期间,盟军为正面攻破德军齐格菲防线而秘密设计和制造的。
炮筒重65304公斤,口径为914毫米,炮座重72560公斤,发射的弹头重1640kg,其中包括700kg的炸药以及970kg的抛射药。
射程达10,000米,战时仅建成1门,没有来得及投入实战。
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官里陈列着一门制造十分精致的大炮。
这门被誉为“巨炮王”的大炮是世界上最重的滑膛炮。
“巨炮王”口径为915毫米,炮身长为5.18米,炮身重达40吨,整炮全重80吨;铜制弹膛长1.74米,直径440毫米,发射的空心球形生铁弹重达2吨。
由于火炮太重,人们不得不用粗大的圆木来移动这门火炮。
后来,人们还为这门炮王制作了装饰性炮架。
这门巨炮是为了保卫克里姆林宫主城门和莫斯科渡口而铸造的。
然而有趣的是,这门巨炮至今一炮未发,堪称是徒有虚名的“巨炮王”。
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炮:二战美军“小戴维”914mm迫击炮德国巨炮世界第一宽 : 7米高 : 11.6米重 : 1,350吨炮口径 : 800毫米炮长: 32.48米炮重: 400吨射击角度: +53 度炮弹重 : 7.1吨(穿甲弹) 4.8吨(高爆弹) 1.8 - 2.0吨工业品(推进燃料) 炮弹射速: 720米/秒(穿甲弹) 820米/秒 (高爆弹) 射程 : 28 - 47 公里呵呵,好像是巴比伦炮。
以前伊拉克的。
口径有两米那么大,有300多米长的炮身。
是一位加拿大的大炮天才设计出来的。
他的名字我。
史上最大口径的火炮:利托尔.戈维特迫击炮又称“小戴维”该迫击炮的炮筒重65304公斤,口径为914毫米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炮:日本二战时的大和号战列舰1945年4月6日,以“大和”号为旗舰的第2舰队10艘军舰(还有1艘巡洋舰及8艘驱逐舰)在伊藤整一海军中将的指挥下,从濑户内海西部的德山锚地起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 2008-02-29 19:30:39 阅读27 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大口径压制火炮通常是指130毫米以上的榴弹炮、加农炮、加榴炮,它们是各国炮兵部队的主要装备。
建国50多年来,我国大口径压制火炮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购买到自研,时至今日已经成为火炮研制强国。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大口径压制火炮技术逐渐在世界普及,我国过去取得的优势正在慢慢消失。
因此,我们在为过去取得成绩自豪的同时,应该继续努力开创我国大口径压制火炮辉煌的明天。
装备现状1956年我国以苏联D1型榴弹炮为原型仿制了56式152毫米榴弹炮,1959年以苏联M46型130毫米加农炮和M47型152毫米加农炮为原型仿制了59式130毫米加农炮和59式152毫米加农炮。
至此,我国拥有了第一代大口径压制火炮。
D1型152毫米榴弹炮是苏联在二战前期研制的,带有浓厚的时代技术特点,身管外有被筒,采用冲击式炮口制退器。
制退机在身管下方,复进机在身管上方。
采用箱形开脚大架,防盾从中部开始向后倾斜,防盾中央载面可以向上滑动。
高低机在炮架右侧,方向机在左侧。
必要时火炮可并架射击,每个大架上有两个驻锄,一个用于硬地面,一个用于软地面。
结构与M30型122毫米榴弹炮基本相同,两者除身管外的零件均可以互换。
M46型130毫米加农炮是苏联上世纪50年代初研制的一种加农炮,以M1937型130毫米舰炮为基础,用于取代A19型122毫米加农炮,于1954年正式装备苏联陆军。
后来苏联又根据M46型加农炮研制了M47型152毫米加农炮。
这两者的炮架基本相同,除身管外,只要调整反后坐装置的阻力和更换炮口制退器就可以实现互换(这是当时火炮设计的一种常用方法,两门不同口径的火炮,只要采用不同制退效率的制退器保证火炮后坐质量相同就可以安装在相同的炮架上,一般把这两种火炬叫做姊妹炮)。
M46型130毫米加农炮采用活动身管炮身,炮身由身管和被筒组成。
炮口制退器为单室多侧孔冲击式制退器。
具有变后坐长的沟槽式液压制退机装在炮身下方的摇架槽内,液气式复进机固定在炮身上方。
摇架为槽型,方向机和高低机均为齿弧式。
平衡机为气压式。
上架和下架均为铸钢件,采用箱形开脚大架。
右大架上安装有炮身推拉器,用于炮身战斗状态和行军状态的转换。
另外,在左右大架外侧各有一个千斤顶,用于在行军和战斗状态转换中与前车连接。
第一代大口径压制火炮基本满足了当时我国对大口径压制火炮的需要,但多少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56式152毫米榴弹炮的口径虽然比54式122毫米榴弹炮大,但是射程却并不占优。
59式130毫米加农炮的全重达到7.7吨,必须配用专用的履带牵引车,行军速度缓慢。
59式152毫米加农炮的初速和射程均不如59式130毫米加农炮,全重更是达到了8.47吨。
第一代大口径压制火炮的成功仿制,使我们基本掌握了苏式火炮的技术特点,随后展开了第二代压制火炮的研制。
1959年底我们分别展开了第二代152毫米加榴炮和加农炮的研制,其目的就是用第二代152毫米加榴炮来替代56式152毫米榴弹炮、用第二代152毫米加农炮来替代59式130毫米/152毫米加农炮。
第二代152毫米加榴炮的研制相对容易,我国以D20式152毫米加榴炮为原型仿制了新的152毫米加榴炮炮身,然后将其装到60式122毫米加农炮的炮架上,命名为66式152毫米加榴炮。
第二代152毫米加农炮的研制相对比较困难,既然要替代59式130毫米加农炮和59式152毫米加农炮就必须在性能上超过前两者。
当时我国的技术能力比较薄弱,要研制出适用的152毫米加农炮并非易事,事实上苏联第二代152毫米加农炮也是在1976年才研制成功。
第二代152毫米加农炮的研制在遇到困难后,研制人员决定将主要精力放在59式130毫米加农炮的改进上,将59式130毫米加农炮的炮身安装在60式122毫米加农炮的炮架上,炮重从原来的7.7吨减到6_3吨。
改进型火炮于1970年设计定型,命名为59—1式130毫米加农炮。
第二代152毫米加农炮的研制进度在66式152毫米加榴炮和59—1式130毫米加农炮取得成功后并没有多少起色,在耗费了十多年之后,直到1986年才通过设计定型。
详究其技术渊源,也只是解决了30.57升药室和53.7倍身管的匹配问题,其他部件基本与66式152毫米加榴炮相同。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在考察了西方155毫米加榴炮之后,决定将其引进作为我国第三代大口径压制火炮,并以加榴炮来取代加农炮和榴弹炮达到简化炮种的目的。
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在引进45倍155毫米加榴炮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155毫米加榴炮,到M前为止已经研制成功了45倍155毫米牵引、自走、自行火炮及52倍卡155毫米车载炮。
155毫米与152毫米的口径之争在讨论我国大口径压制火炮的同时,很多人都有个疑问:既然我们已经有了152毫米加农炮和加榴炮,为什么还要发展155毫米的加榴炮?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都是将加农炮和榴弹炮搭配起来使用。
例如,美国当时装备有M59式155毫米加农炮和M1 14式155毫米榴弹炮,苏联及东方国家主要装备M46型130毫米加农炮/47型152毫米加农炮和D1型152毫米榴弹炮。
60年代后,西方国家开始研制新的加榴炮来替代加农炮和榴弹炮,这样做不但简化炮种,而且方便后勤。
苏联则继续研制性能更加优秀的加农炮和榴弹炮。
最初,苏联压制火炮在射程和威力上都占优势,但是到了60年代后期,西方开始研制39倍155毫米榴弹炮,发射普通弹的射程达到22公里,发射火箭增程榴弹的射程更是达到30公里,而且其弹丸重比苏式152毫米炮的39.9公斤多了5公斤左右,对苏联M46型130毫米加农炮和D20型152毫米加榴炮的搭配形成了性能优势。
待到苏联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研制第二代152毫米火炮——2A36型152毫米加农炮和2A65型152毫米榴炮的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则开始研制性能更好的52/54倍口径155毫米加榴炮。
我国当时的情况与苏联类似:待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寻求新一代大口径压制火炮的时候,在性能上对59—1式130毫米加农炮和66式152毫米加榴炮形成优势的只有西方39倍口径155毫米加榴炮。
当时,西方在技术上比较成熟的39倍口径155毫米榴弹炮只有美国M198和瑞典FH一77B。
虽然我们当时同西方关系已经转暖,但是要完整引进39倍155毫米榴弹炮技术也并非易事。
1977年,加拿大魁北克空间公司开创性地推出了45倍口径155毫米加榴炮——GC一45,其发射普通弹的射程达到了30公里,再结合布尔博士独创的底排弹射程更是达到了39公里以上。
此后,魁北克空间公司与比利时PRB公司合作成立了国际空间公司(SRC),将该技术等生产和销售许可转让给奥地利联合钢铁公司。
由于GC一45结构复杂,不符合北约技术要求,所以奥联钢公司决定对其进行改进。
由于SRC所掌握的45倍155毫米身管及底排弹技术只属于布尔博士所有,无论在技术引进和合作上都不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便于开展工作。
我国在第一时间对GC一45型155毫米加榴炮表现出浓厚兴趣,并派出设计人员以学习和交流的名义参与到奥联钢公司的GC一45型155毫米加榴炮简化设计工作中去。
1982年简化设计工作完成,新的加榴炮命名为GHN一45型,同年我国引进全套GC一45型45倍155毫米加榴炮技术资料;1983年初决定在GC一45型的基础上开展新型155毫米加榴炮的研制,并决定以新155毫米加榴炮作为我国未来军师两级压制火炮。
随后,我国第二代加农炮的设计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并接近定型,但是与GC.45型相比有以下两方面差距:首先,我国第二代加农炮射程的增加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初速提高的基础上,苏联2A一36则是通过改进弹丸和优化发射药来实现,初速反而降低了不少。
初速的增加会导致膛压和后坐增加,使火炮机动性变差。
其次,GC一45型155毫米榴弹炮另外一个卖点是其独特的底排弹技术,在不影响弹丸威力的基础上可以将射程提高33%左右,而且可以设计改装组件将普通榴弹改装为底排弹。
综上所述,用155毫米的加榴炮来代替我国已经落后的加农炮和榴弹炮是一项明智的决定。
我国第二代152毫米加农炮在设计定型后便开始效仿比利时M46/84式155毫米加榴炮对其进行152毫米改155毫米的工作,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国际环境的缓和。
世界各国都放缓了装备的换代工作,我国也相应放缓了155毫米火炮的研制工作。
由于国内装备需求减缓,各国都加强了对外军事贸易以维持本国军工产业的运转。
由于华约瓦解和苏联解体,原来使用苏式武器的国家大多开始用美式装备进行替代。
在国内需求不大的情况下,花高昂代价研制新型火炮势必要通过发展外贸型投入国际军火市场来收回成本。
试问,如果我们研制152毫米如何能打开普遍使用155毫米炮的外销市场。
军火出口大国俄罗斯在90年代后研制的152毫米火炮,都无一例外的搞出了两个“版本”一一自用版和适宜国际军火市场的外贸版。
其自用的轻型牵引152毫米火炮2A61研发了外贸版155毫米口径的M389,自用的2S19式152毫米自行榴弹炮研发了外贸版155毫米口径的2S19M,就连较先进的152毫米制导炮弹也要搞个155毫米的外贸型。
其中的苦衷与无奈恐怕也只有俄罗斯人自己最清楚。
45倍、52倍与54倍的身管倍径之争提高射程的手段有两种,一是提高火炮初速,二是减小弹丸阻力。
但是为了战备和简化后勤的需要,通常很少改动弹丸。
在弹丸阻力一定的情况下,提高射程就只能通过增加火炮初速来实现。
内弹道学原理告诉我们,火炮射程和初速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手段得到提高:一是增大发射药装药量,也就是增加弹丸发射时火药能量;二是延长身管长度,也就是增加弹丸被火药燃气加速的时间。
但是,火炮药室容积(影响装药量的主要参数)和身管长度并不是可以随意选择的。
通常情况下,科研人员在设计一种火炮时,会首先根据预先制定的火炮性能指标所给出的口径、弹重、初速等初始条件,选取适当的最大膛压、药室扩大系数和火药品种,以此为起点计算出火炮所需要的装药量。
装药量的增加可以通过增加火药装填密度或者增大药室容积来实现。
装填密度和药室容积都不是能无限制增大的,过高的装填密度会影响发射药燃烧的均一稳定性;而过大的药室容积会导致火炮炮尾结构重量和体积超标,影响后坐及俯仰动作。
一旦设计人员确定了合理的药室容积,除非出现特殊情况,否则这个参数在火炮的整个发展和改进周期中都将固定不变。
因为一旦药室容积发生变化,就意味着整个弹药系统结构都要重新设计,这是火炮设计人员所不能接受的。
相对于药室容积的变化,火炮身管长度发生改变对弹药的影响很小。
但是改变身管长度就会引起火炮外弹道特征的变化,身管长度还受到材料和加工工艺水平等因素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