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长素质对孩子的成长影响
试谈农村家长教育观念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及改变策略
试谈农村家长教育观念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及改变策略摘要:城市与农村相比较,就教育教学条件而言是有区别的(有的地方差别很大),很多家长千方百计把孩子转入城市学校,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优越的条件下接受比较优质的教育,这是无可厚非的,导致农村学校“十校九空”城市学校“生满为患”,在一定程度上说不是政府和教育机构的责任,而是农村家长教育观念的缺陷、农村家长思想观念的滞后、农村家长文化观念的不足;并不是在城市学校读书的学生都很优秀,相对而言也并不是农村学校没有培养出来优秀人才,似乎在追赶一种“城市读书时髦”!面对这个问题我想要谈的话题就是农村家长教育观念的“偏失”对下一代的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需要思考策略性的改变;我们甘肃省会宁县是西北教育名县,在翻阅大量的教育发展资料认为:很多进入名牌大学(如清华、北大、人大等等)的优秀学生百分之九十来自农村;尽管农村还比较落后,但是农村也有比城市纯朴、厚道、清净和真诚以及“金钱至上”的“高尚环境”,所以只要农村学生家长能够首先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刻意培养孩子成人成才的坚定信念,其结果是不会比城市差的!关键词:农村家长教育观念改变策略教育研究表明“父母是第一任老师”,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学生家长在教育教学中的帮助作用。
在偏僻贫困的农村地区,学生家长只知道让自己的孩子读好书,而不知道怎样读好书,更不知道素质教育对学生成长进步的作用。
因此,一味地督促孩子把书念好,考上大学跳出“农门”而光宗耀祖。
在自己的学生考出好成绩后激动不已高兴万分,给孩子物质、生活、经济各方面提供优惠给予奖励;在自己的学生考跨了的时候,非打即骂,甚至骂老师“只吃食不叫鸣”在学校误人子弟,不去查找孩子考试失败的原因,甚至有的家长从此不管孩子的一切,走人失望陷入盲目;还有些家长平时不抓孩子的学习,不教育孩子先做人后成才树立远大理想,临近考试给孩子许愿,致使孩子考试操袭作弊,违反考试纪律,还有的孩子私改分数,蒙混过关;更为严重的是一些胆小孩子面对家长的暴力行为,考分不如愿时不敢回家结伴逃跑,吓坏了家长急坏了老师,造成了不应有的精神伤害和经济负担。
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家庭是一个生长环境,一个人的成长发展离不开家庭。
孩子从呱呱落地最先接触的就是父母,最先生活的环境就是家庭,因此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家长教育方式、家长的素质甚至是家长的收入情况或多或少都直接或者间接的构成的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
在上世纪社会中,很多家长都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其他情况置之一旁,认为你只要学习好,以后肯定有前途能赚大钱,钱则是他们的终极目标,这也是那个时代父母辈文化素质低吃太多的苦,社会环境不安定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
然而这种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家长只顾及孩子学习情况的观念正在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而家长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要先成人后成才”,在这种有着正确教育理念的家庭中,孩子能够从容的面对父母,面对家庭,能够和家长有很好的沟通,在没有过多压力负担的环境中好好学习,培养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素质,能够快乐健康的成长成才。
这种思想观念的变化说明了社会环境的变换左右着人的思想变化,社会环境影响着家庭环境,家庭环境离不开社会,社会环境的发展也离不开家庭。
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家长教育的方式在诸多影响孩子成长因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古代就曾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一个家庭的和睦与否关系着孩子的性格,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的处理等等。
在和睦的家庭中,家长能和孩子孩子有好的沟通,在处理问题上能有商有量,培养孩子人际沟通的关系,相反在不和睦的家庭中,孩子由于缺少亲情,会变的孤僻冷漠自私,影响学业,又会由于缺少父母的教育,社会责任心差,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这些都是有证有依的,在几年前的报纸上有过这样一则报道,一对父母一直对他的孩子学习很严苛,要求必须考全校前几名,考不好就拳脚相加,有次考了前十几名父母仍然不满意,对他没有任何的鼓励言语,之后一次他考试退步了,落后了几十名,父母怒气的对他打骂,甚至不给他饭吃,之后几天他就筹划着用斧头砍杀父母。
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父母的教育方式扭曲了孩子的成长发展,也致使他走向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家庭文化背景对农村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家庭文化背景对农村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作者:林凤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年第05期【摘要】家庭是社会的主要单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文化资源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
这一点在农村小学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也是我国学校教育不可回避的现实。
现从农村家庭文化背景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现有的问题,谈几点改进措施以提升家庭文化氛围,从而促进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农村小学;家庭教育;文化背景;学习成绩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了解孩子的天性,给予他们展开天性生存的根基和飞翔的翅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都不可逾越的环境单元,对学生的成长也有着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作用。
传统文化的差异孕育了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而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又反映了不同的家庭教育。
目前,农村的家庭教育还处在不够发展的状态,淡漠的家庭氛围已成为阻碍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以农村家庭文化背景为出发点,谈几点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农村家庭文化存在的问题家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的内容。
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除了学校以外,大部分的学习活动都是在家庭中完成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家庭文化背景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影响。
对学生来讲,家庭因素包括家长的职业类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以及家庭的文化氛围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度等等,这些综合地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教育环境,有着学校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家庭文化背景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并以学生为载体渗透到教育全过程当中,从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并进一步地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
(一)家庭文化差异下的学生成长差异父母文化资本的具体化可以影响学生对不同文化资本的倾向。
[1]一个文化程度高的家庭与文化程度低的家庭相比,其日常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兴趣、爱好,以及生活态度都是大不相同的。
孩子们在获取文化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的指导行为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意识倾向,因此,在获取文化资本的同时也会受到父母文化资本的影响。
农村家长教育行为及核心素养提升的策略
农村家长教育行为及核心素养提升的策略农村家长的教育行为对孩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情况和资源匮乏,农村家长在教育方面可能面临的困难较多。
针对农村家长的教育行为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提高农村家长的教育意识。
通过开展家长教育培训班、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向农村家长普及教育知识和理念,提高他们的教育意识和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引导他们了解到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还包括培养孩子的品德、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
2. 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鼓励农村家长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倾听孩子的需求和想法,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和关爱,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和心理素质。
家长应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孩子学会自律、守纪律、尊重他人等基本素养。
3.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由于农村地区资源相对匮乏,家长可以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如建立图书角、开辟学习空间、申请奖学金等,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机遇。
4. 加强家校合作。
农村家长和学校之间需要建立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家长会、家长讲座等活动,向家长提供专业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增强家长对教育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5. 鼓励农村家长进行自我提升。
农村家长可以通过阅读教育书籍、参加教育培训、互联网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和能力。
学习和交流教育经验,与其他家长进行互动和分享,获取更多的教育启示和建议。
提升农村家长的教育行为及核心素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支持;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提供专业的教育指导;农村家长应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意识和能力,为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民教育学生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农民,我深知教育对于农村孩子的意义。
在我国,农村教育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关注并参与到农村教育中来。
作为一名农民,我有幸成为了一名农村教师,这让我有了更多机会去接触农村孩子,了解他们的需求,也让我对农村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作为一名农民教育学生的心得体会。
一、农村孩子的成长环境农村孩子生活在农村,他们的成长环境与城市孩子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相对薄弱。
由于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他们很难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
其次,农村教育资源匮乏。
相比城市,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
再次,农村孩子面临着很大的生活压力。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许多家庭收入较低,孩子的生活压力较大。
二、农村教育的困境1. 师资力量不足。
农村学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许多教师工作量过大,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2. 教育资源匮乏。
农村学校教学设施、图书资源等方面相对匮乏,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3. 家长教育观念落后。
部分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读书无用,导致孩子学习积极性不高。
4. 学生厌学情绪严重。
由于教育资源匮乏,部分学生感到学习无望,产生了厌学情绪。
三、农民教育学生的心得体会1. 关爱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深知关爱学生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我努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帮助。
同时,我还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关爱。
2.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此外,我还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3. 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深知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因此,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我还关注教育教学研究,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浅谈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困惑
浅谈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困惑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影响着孩子的性格、情商、思维方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于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一些困惑和难题,这些困惑不仅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也影响了整个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一、经济条件不足农村家庭教育的困惑之一就是经济条件不足。
由于农村经济相对滞后,大部分家庭的收入都不高,生活水平也较低。
很多农村家庭难以提供孩子所需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一些家庭甚至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营养和基本的教育条件,这就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
二、父母素质不高农村家庭教育中的另一个困惑是一些父母的素质不高。
由于文化程度低,很多农村父母缺乏对孩子科学教育的认识和方法,他们往往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以严厉、打骂为主,忽视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这种方式不仅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还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兴趣。
三、缺乏家庭教育指导农村家庭教育的困惑还表现在缺乏家庭教育指导。
相对于城市家庭,农村家庭更缺少获得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途径,很多家长对于如何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并不清楚。
他们无法有效地引导孩子进行学习和成长,这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业和未来发展。
四、传统观念难以改变农村家庭教育的困惑还表现在传统观念难以改变。
在一些农村家庭中,依然存在着重男轻女的观念,很多家长认为男孩比女孩更重要,会给予男孩更多的教育资源,而对女孩的教育投入则较少。
这种观念不仅会影响女孩的成长和发展,也会造成家庭教育的不公平和不合理。
五、学校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家庭教育的困惑还体现在学校教育资源匮乏。
由于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不高,很多农村小学的教育设施、师资力量、课程体系都很薄弱,难以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很难得到科学的教育指导和全面的发展。
针对这些困惑和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条件,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浅析我国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我国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问题对策论文摘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农村家庭教育关系到农村孩子的未来,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搞好农村家庭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分析了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探讨了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完整意义上的教育应该由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三部分共同组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效,农村人才的培养对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让农村家庭教育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作用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家庭教育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全人指导的终身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重视和优化家庭教育,不仅是社会繁荣与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完善个性、保健身心、使人享有快乐人生及家庭幸福的需要”[]。
随着国家加大了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力度,农村学校教育水平有所提高,条件有所改善,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随之提高,凸显了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质量往往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对父母天生有着特殊的信赖,他们往往把父母看成自己感情上的挚友、行为上的榜样、学习上的蒙师、生活上的参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观念、期望和教育方式等都对孩子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近年来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家庭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始终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认为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通过言传身教对孩子身心各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孩子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发展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使他们在未来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
二、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缺乏积极的沟通。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学校教育不可以再局限于学校之内、课堂之内,必须寻求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谈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及改善策略
谈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及改善策略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
农村家庭教育存在多种问题,如:
1. 教育观念薄弱:由于受传统观念和文化程度的限制,一些农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方法,往往重视功利性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忽视素质教育和人格塑造。
2. 家庭环境不良:许多农村家庭缺乏健康的家庭氛围,存在家暴、离婚等问题,这些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农村家庭普遍缺乏良好的读书氛围和学术氛围,很难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 学校教育水平低下: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学校教育水平较低,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设施落后,这些都会对孩子的学习带来不利影响。
4. 村民经济负担大:许多农村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忙于谋生,无暇顾及子女的成长和学习。
改善农村家庭教育的策略
为改善农村家庭教育,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
1. 提高教育观念:政府、媒体等应该加强宣传,普及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鼓励家长注重素质教育和人格塑造。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家长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育儿技能。
2. 加强家庭教育:需要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加强家庭氛围的建设,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
同时,要传递良好的读书和学习氛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 改善学校教育: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完善学校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
同时,要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4. 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政府可以通过完善扶贫政策、提高农民收入等途径,减轻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让家长更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子女成长。
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对策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儿童最好的教师,他们给予孩子的教育比所有学校教育加起来还要多。
”由此可知,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接受教育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甚至是终身教师,父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1.家长素质较低者偏多,家庭缺乏教育氛围。
农村家庭中的家长学历普遍较低,所受的教育较少,文化底蕴差,因而无法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
在日常生活中,某些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从未考虑过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孩子的影响,自身没有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无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2.缺乏亲子交流,缺少家庭教育。
要教育好孩子,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是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他们不检查孩子的作业,不辅导孩子功课,更不过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3.父母外出打工者居多,隔代教育现象比较严重。
现在农村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的现象较为普遍,致使教育孩子的重担落在了祖父母身上。
祖父母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在农村很少接触新事物,且隔代教育对孩子个性发展有许多负面影响。
过分的溺爱和迁就使孩子放纵自我,遏制了孩子独立能力的形成,影响孩子个性和优秀品质的形成。
4.部分家长产生了“读书无用”的错误思想。
对于收入不多的农村家庭来说,培养一个大学生是沉重的负担,很多农村出身的大学生要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又很困难。
这种“高投入”与“低产出”的不平衡现象,使得许多讲求“实惠”的家长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思想。
二、农村家庭教育的对策1.家长要实施激励教育,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适时地夸赞孩子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是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心理素质,它能提高做事的积极性和成功率。
因此,家长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要信任、鼓励孩子,放手让孩子去实践,让孩子品尝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滋味。
三下乡家庭教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深入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参加了“三下乡”活动,深入农村地区开展家庭教育调研和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1.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习惯、价值观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 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关键家庭教育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孩子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社会能力。
3. 家庭教育是促进家庭和谐的重要途径家庭教育是家庭和谐的基础。
通过家庭教育,家庭成员之间可以增进相互了解、沟通与支持,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二、三下乡活动中的家庭教育实践1. 深入了解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在活动中,我们走访了多个农村家庭,了解了农村家庭教育现状。
我们发现,农村家庭教育存在以下问题:(1)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对孩子的期望值不高。
(2)家庭教育观念陈旧,家长普遍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足够了。
(3)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性。
2. 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和培训为了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水平,我们组织了家庭教育讲座和培训活动。
讲座内容包括:(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2)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3)如何与孩子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通过讲座和培训,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 开展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我们组织了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活动内容包括:(1)亲子阅读: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2)亲子游戏:通过亲子游戏,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影响4篇-家庭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影响4篇-家庭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一、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反思在家庭教育当中,父母是担当了一个道德的导师,很多时候,不同的家庭情况,家庭教育也相应地有一些不同,对孩子道德观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变化。
正如美国家庭教育专家吉诺特所概括的: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学会谴责;在嘲笑中长大的孩子,容易自卑;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满怀信心;在关心中长大的孩子,懂得爱人;在争吵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偏激。
由此可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一个摇篮,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作用,作为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更应该是义不容辞的。
其实,根据许多家庭总结出来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有几种不同家庭教育现象。
一是:农村的家庭一般比较朴实,在生活和工作上也叫城市的孩子耐干一些,他们不善于打交道,但是却能踏踏实实的生活;城市的孩子相对来说比较活泼,思维也比较活跃,在待人处事方面会圆滑一点。
这并不是学校教给他们的,而是家庭环境的影响。
农村的孩子,接触较多的是农村,他们的父母大多是农民,对孩子的知识教育很少,但是他们很注重孩子的品德。
在家里,对孩子很少说教,也很少用物质来满足孩子的虚荣心。
但是,他们辛勤劳作、踏实做人的身教对孩子来说,是的榜样,孩子从父母身上能感受到那种纯朴的老实人的知足的心态。
所以,在农村成长的孩子一般都没有很大的功利心,对生活也没有很大的压力。
反观城市的孩子,父母整天忙着工作,很少待在孩子的身边,对孩子的成长缺少照顾,自然也就是不能起到身教的作用。
为了弥补自己对孩子的疏忽,他们对孩子多是给予物质上的补偿,这样子,就容易使孩子心灵上形成一种孤寂,在与人交流中,不肯敞开心扉。
更甚者在大城市中,接触到灯红酒绿的生活,迷失了自己,常常会过早走上叛逆期,学会了撒谎等等一系列的不良行为。
如果此时父母对他们不是加以正确的领导,而是一味地责怪他们,甚至动手打他们,说一些恶毒难听的话来打击伤害他们的话,反而不会让他们改正,相反他们会产生一种自然的抗拒心理,渐渐地他们会越来越过分,不是他们不懂事,只是用了错误的方法来提醒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浅析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以及对应措施
浅析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以及对应措施摘要:近些年,国家开始重视基础教育,同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和基础建设。
但是,由于农村地域限制,以及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和教育观念落后,对孩子教育问题的缺乏重视,存在一系列教育问题。
以下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认知;问题对策一、存在的问题(一)家长的文化整体水平较差。
大部分农村家长普遍受教育程度低,都是初中或者小学毕业,对孩子教育辅导少,因为自身文化素质有所限制,所以对孩子的功课很少关心和指导。
同时,由于农村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影响,孩子在家里连书桌和书架都很少有,平时写作业也是在饭桌上或者蹲在简陋的凳子上完成,家长奔波于工作,忙于赚钱,平时不看报读书学习,经常打麻将打扑克喝酒,给孩子的成长和学习造成一个负面影响。
(二)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存在差异。
农村家长主要四大分化,一是家长过度紧张孩子学习分数,并存在错误的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孩子的唯一出路,必须通过读书改变孩子的命运和出路,这是过度依赖教育系统改变孩子,因此出现部分家长盲目报班,催促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又或者施加过多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到孩子头上,造成孩子在学习上形成心理恶性竞争。
二是家长能力有限,限制学生的受教育机会。
部分家庭收入不高,家长自身文化素养较低,难以承担孩子的教育成本,造成孩子错失教育机会,难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家长认为九年义务教育是教育的尽头,读完即可。
三是家长对教育不重视。
家长和学校教育更是责任不清,忽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家长经常把教育责任推到学校和老师身上而不自我反省教育方法是否恰当。
四是农村家长对子女的前途产生误导。
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就业观和人才观甚为片面。
认为孩子必须通过读书成名立就,长大当干部才有出息,否则只能读技校早早出来社会工作,片面的教育观扼杀孩子的命运。
二、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对应措施(一)提高农村家庭的教育水平。
相关教育部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在社区和学校大力宣传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丰富农村家庭活动,提倡科学民主的教育理念,使家长重视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健康,通过灌输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促使农村家长改变现有落后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孩子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素质。
家庭教育是孩子第一影响源内官营中学农村家庭教育调查分析
作者简介:纪载华(1970-),男,甘肃定西人,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中学校长。
研究方向:家校合作模式研究。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社会条件的限制以及错误思想的影响,农村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几乎呈现脱节现象。
近年来,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中小学生过早的社会化,使学校和家庭面临的困惑与尴尬日益突出,学校教育呈现孤立无援的局面,家庭教育低效、无能、无力、无助,呈现沉眠状态。
中小学生行为习惯的放荡不羁、校规校纪的无视、尊师敬老道德的缺失、江湖义气的盛行、说虚编谎的随意、欺骗讹诈的行径等,给学校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削弱着学校教育的功能。
我校隶属农村完全中学,就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借助“十二五”市级重点课题(《德育的生活化与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号:DX[2012]GHBZ97)的开展,对我区部分农村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有效的社区走访和家长集中问卷调查,认为目前农村家庭教育还处于相当滞后的状态,家长的行为习惯、心理偏激、家教方法是影响孩子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1.家长素质对孩子的影响。
通过对孩子监护人学历水平和素质修养的调查,其整体学历水平为:初中以下占62.1%,高中占34.2%,大专以上占3.7%。
调查显示,家长的整体水平偏低,多数都没有经过正规教育,有许多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论家里家外也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形象,不注意自身素质修养,又由于忙于家务或置身于生意的商场竞争,对孩子疏于管理,任其发展。
孩子几乎在素质低调的家庭环境中熏陶、成长,经受着长期的影响,致使各种心理“畸形”的孩子应运而生。
正如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一个人一生影响最大的人格形成阶段,是在于早期的家庭教育,而这一点是学校任何教育都无法给予的。
”这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家庭教育是人格铸型的第一影响源。
调查发现,更有不少家庭,由于家长思想的滞后、行为习惯的无束、道德水准的低下、教子方法的随意,导致许多“问题”孩子频频涌现,管教力不从心,无能、无力、无助,呈现于困惑和烦恼的困境中,就是意识不到问题出在哪儿。
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农村家庭教育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农村地区的家庭教育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介绍农村家庭教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家长素质不高农村地区的家长,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对教育知识了解不多,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方向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由于工作繁忙、生活琐碎,家长缺乏对孩子的关注和陪伴,甚至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也没有清晰的规划和要求。
解决方法:一是加强家长教育,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
学校可举办家长教育课程,学习教育知识,提升教育能力,家庭教育机构也可以开设相关的培训班,为家长提供帮助。
二是加强家校沟通,建立良好的教育合作机制。
学校和家长之间应该建立有效的联系和互动,加强沟通,共同制定教育方案和管理规范。
问题二: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无法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得农村孩子的教育水平较低。
此外,由于教育资源缺乏,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设施也很难与城市学校相比。
解决方法:一是增加投入,加强教育资源建设。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大教育资源建设的力度,完善教育设施。
二是开展教育互联网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利用互联网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在保证农村地区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同时,提高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
问题三:家长思想观念旧式陈旧农村地区的家长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大多数家长对于孩子的未来观念不清晰,对孩子的学习方向和职业规划没有明确的认识,容易导致很多孩子在未来职业方向上迷茫。
解决方法:一是加强职业教育,让家长和孩子了解不同职业的优劣势。
学校可以通过校外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孩子认识不同职业,并了解不同职业的前途和发展方向。
二是开展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同时,也要引导家长,转变观念,让他们了解到孩子的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农村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需要政府,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学校应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家庭教育也应该给予重视和发挥重要作用。
重视农村家庭教育 促进农村小学生成长成才
重视农村家庭教育促进农村小学生成长成才农村家庭教育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农村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成长成才的第一课堂,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受到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影响,农村家庭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重视农村家庭教育,促进农村小学生成长成才,是当前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农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农村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是孩子成长成才的起点和重要环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而农村家庭教育的不足,往往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心理问题。
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方面,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农村家庭教育的水平不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家庭教育氛围淡薄、家长教育水平和能力有限等。
随着城乡差距的扩大,部分农村家庭教育的条件落后,缺少一些对孩子成长有利的资源和环境,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为了促进农村小学生成长成才,就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要加大对农村家庭教育的重视力度,引导父母和家庭教育相关人员重视家庭教育,提高家长和家庭教育相关人员的家庭教育素养和能力。
要加强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支持力度,通过政府和社会的投入,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硬件设施和资源,加强农村家庭教育的服务和指导,促进农村家庭教育的全面发展。
要创新农村家庭教育方式,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互补和衔接,形成良性互动的教育格局。
促进农村小学生成长成才,不仅仅是家庭教育的问题,还需要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政策法规等多个方面综合施策。
我们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成才中的作用,在农村小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家庭教育政策和制度,为孩子成长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支持。
浅谈农村家庭教育
龙源期刊网 浅谈农村家庭教育作者:刘艳萍来源:《中国当代教育教学》2013年第06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担任着孩子启蒙教育的重要角色。
他们的素质、言行举止对孩子个性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就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看,却是一个令人堪忧的盲区。
这主要是:受打工热影响,农村家庭中多数年轻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生下后两、三月大就全托给年迈、无文化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对孩子而言,他们只尽到生养的义务而完全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
农村孩子的父母大多数是未读完初中便辍学流入社会并不合时宜地早婚早育,也就是说他们自己都还是孩子又如何担当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做一个有责任感称职的父母?更有甚者,由于结合时少不更事母亲生下孩子后,面对并不富有的家庭、艰苦的地区条件后悔不跌。
于是便抛夫弃子“远走高飞”,于是孩子便成了“弃儿”,教育孩子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祖父母的肩上。
祖辈对孩子宠溺有加,衔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里又怕摔了。
对他们的要求是有求必应、百依百顺。
这就养成了他们自私、任性、懒惰、霸道没礼貌唯我独尊的不良习惯。
有的孩子哪怕是最疼爱他们的爷爷奶奶,只要不如意就撒泼甚至是动手。
对此爷爷奶奶却一笑了之。
上学后,每天回家的第一句话就是:你饿没、冷没、累没、有人欺负你没?却很少有谁问及学习情况。
要教育好一个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紧密配合。
在农村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这是因为,一方面在家中的老人大多数没文化,想过问却无从入手;另一方面,老人对孩子过份的迁就随孩子愿,想做就做。
其次,有的老人很“护短”,学校的管教稍严一点,他们就会到学校“兴师问罪”就别提与学校沟通配合了。
由此种种,在这里我想说:年轻的家长朋友们,“钱”和“孩子的将来”什么更重要,你们掂量过吗?一旦你们的孩子误入歧途,“钱”再多又有何意义呢?在挣钱的同时千万别忘了孩子的教育与成长,他们才是无价之宝!。
农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农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我国农村学生基数大,家庭教育水平低,因此,发展农村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问题。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农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农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篇1浅谈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如果没有好的家庭教育,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
”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在多数农村小学家长心中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完成任务了,教育孩子是老师的责任了。
这是摆在我们小学教师面前巨大的障碍。
因此,我认为家长和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育成长期,但由于农村的大多数学生父母外出务工,这些学生一般都移交给了祖辈或亲朋。
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父辈和亲戚朋友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艺术。
而有的亲戚和朋友的责任心更差,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或经常盘问,有老师在管教,而老师以为有家长照看。
这样学生的道德教育往往放任自流。
形成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盲区,导致这些学生出现许多问题。
如厌学、逃课、外出打电子游戏、上网,有的甚至与社会上的“混混”聚在一起,逐步沾染上赌博、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社会恶习。
不少家庭的老人有迷信、打牌、饮酒等行为,对孩子也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我们村的部分家长每当寒暑假来临时,把孩子接到所务工的城市去,让孩子耳濡目染一些非法行为,甚至让孩子直接成为自己的帮手,做着一些违法违纪的事情……如果让这种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将会使许多孩子不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缺乏教养,很难与人和谐相处,对孩子个性发展有许多的负面影响。
针对如此问题,我认为尽可能调整好家长外出方式,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父母之间最好留一个在家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保持家庭教育与影响气氛的完整存在。
如果夫妻双方都出去打工,首要问题就是选定好照顾孩子的人。
浅谈农村家长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浅谈农村家长对孩子教育现状人们常说,家庭是儿童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和家庭教育。
教育好下一代,关系到家庭的美满幸福,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前途。
每位家长都期望孩子能成“龙”、成“凤”,将来成为各行各业的有用之才,能为国家建功立业。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保证。
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和影响是终生难忘的,而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更为重要,往往可以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可见,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才能让孩子拥有成功的未来。
目前,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一、父母常年在外,家庭教育空白或不全。
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本来不是很高,加上农村家庭教育普遍还是一片空白,大多数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或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得学生在学校学的一点知识在家里得不到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发挥不佳。
近年来,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许多农村学生家长纷纷外出打工,造成家庭教育的空白或不全。
有的家庭中的学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料理生活;有的学生父母双双常年在外打工,这部分学生或与祖父母一起生活,或寄养在亲戚朋友家中,由他人代为照料。
七至十二三岁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尚未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待掌握,自控能力还比较弱,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教育活动。
家庭教育的空白或不全成为影响孩子学习成绩提高和健康成长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部分家长的思想认识落后首先,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发展了,改革的浪潮推出了一些缺少文化的有钱人。
一些短视的家长认识不到知识的重要性。
见到那些屠户、倒爷、摊贩纷纷富了起来,于是认为不读书也有饭吃,甚至发财。
只要有“本事”照样赚大钱。
加上近几年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这种现象造成一部分家长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读书没有出路。
农村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的影响分析
农村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的影响分析【摘要】农村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家庭教育的特点,探讨了其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
对农村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提升其作用。
结论部分总结了农村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中的作用,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村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影响分析、特点、积极影响、负面影响、影响因素、建议、作用、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农村家庭教育在塑造青少年的价值观、行为习惯和人生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农村家庭教育的特点也逐渐显现出来,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产生着积极和负面的影响。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农村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
农村家庭教育在传统的家庭文化和社会环境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的文化程度和生活态度等。
研究农村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的影响,可以为改善农村家庭教育水平,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农村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这不仅是因为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更是因为农村家庭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品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研究农村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农村家庭教育在农村地区具有广泛的普及性和深远的影响力。
农村家庭是青少年最主要的成长环境和学习场所,家庭成员对青少年的言传身教影响颇深。
研究农村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的影响,可以帮助了解农村家庭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指导家长和其他教育者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农村特殊家庭背景下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养成教育
农村特殊家庭背景下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养成教育1. 引言1.1 农村特殊家庭背景的现状农村特殊家庭背景的现状可以说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群体,他们往往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
农村特殊家庭背景主要指的是那些家庭中有残障人士、单亲家庭、贫困家庭或其他特殊情况的家庭。
他们在农村地区生活,往往面临着经济困难、教育资源匮乏、社会支持不足等问题。
农村特殊家庭背景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资源,他们可能没有适当的教育指导和培养,也可能面临着各种形式的歧视和排挤。
这些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使他们更容易感到孤独、沮丧和自卑。
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这些孩子在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方面也可能存在困难,难以融入集体生活。
农村特殊家庭背景下的孩子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他们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关怀来帮助他们良好成长。
下面将探讨农村特殊家庭背景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1.2 农村特殊家庭背景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农村特殊家庭背景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在农村特殊家庭中,孩子可能面临着诸多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来源于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社会压力等多方面因素。
农村特殊家庭背景下的孩子往往缺乏稳定的家庭环境和情感关怀,家庭可能存在家暴、情感冷漠、矛盾纷争等问题,这些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孩子可能产生内向、孤僻、自卑等不良情绪,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农村特殊家庭背景下的孩子可能面临的经济困境也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孩子可能缺乏足够的物质保障和教育资源,导致其对未来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
农村特殊家庭背景下的孩子也面临社会歧视和缺乏支持的问题,这会严重影响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导致其产生自卑感和消极情绪。
农村特殊家庭背景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及时干预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心态。
.2. 正文2.1 农村特殊家庭背景下的孩子养成教育在农村特殊家庭背景下,孩子的养成教育显得格外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家长的素质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农村家长文化程度参差不起,家庭经济情况好坏不一,对学生学习的关心程度更是大相径庭。
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家长的影子”。
但农村很多家长到校后经常这样说:“我们什么也不懂,家里农活又多……”“孩子交给你,我们放心,你看着办就行。
”“孩子我也辅导不了,我都不会,你说怎么办……”这种一推了事的家长也的确大有人在,现在农村家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环境对他们个性品质及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如何办好家长学校,如何提高农村家长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