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增量后种植牙术的临床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研究·

骨增量后种植牙术的临床分析

魏中华

(三河市燕郊燕诚口腔,河北三河 065201)

【摘要】目的 探究骨增量后种植牙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6例牙缺失种植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引导骨再生技术(GBR),检查种植区牙龈愈合情况,牙齿松动改变、修复体功能与美观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愈合,未发生感染,其中有3例发生牙龈开裂,其他患者牙龈组织修复完好,牙齿松动度改善,牙龈附着良好,牙龈组织形态美观,术后2年内未发生明显骨密度系数或骨质吸收改变。结论 GBR技术可提高牙缺失种植修复患者的骨增量效果,保障种植体稳定性,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种植牙术;骨增量;引导再生术

【中图分类号】R781.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7882.2018.14.25.02

牙种植术发展于上世纪60年代,主要用于修复牙列损伤、缺失等,改善患者面型、发音、咀嚼等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牙种植成功的首要条件即保证种植区的牙槽骨量,通常要求植入区的骨高度≥10 mm,厚度≥5 mm,但由于拔除自身牙齿后,牙槽嵴的宽度可在1年内缩小25%,最终发展至丧失约50%的牙槽骨,故而临床大部分患者的骨量不足,种植牙术与修复上部结构较为困难[2]。自从临床上发现脱钙骨机制具有诱导骨再生能力后,研究学者发现越来越多可促进骨愈合的细胞生长因子,利用这些因子及特定材料进行骨质缺损修复,临床上开发了多种骨增量手术,本研究旨在探讨骨增量技术在牙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6例牙缺失种植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8例,女22例;年龄18~54岁,平均(34.56±3.17)岁;创伤类型:超过3颗连续牙缺失36例,颌骨折20例。

1.2 方法

采用瑞士Bien Air公司生产的种植机,牙种植体选用瑞士SIC与Strauman种植体、韩国INNO种植体,修复过程采用瑞士Geistlich公司生产的人工骨粉、北京意华健科贸公司生产的人工骨以及烟台正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口腔生物膜。所有患者均采取引导骨再生技术(GBR),具体方法如下:患者行仰卧位,以盐酸阿替卡因行局部麻醉,沿牙槽嵴顶部切开,于种植区单侧或双侧前庭沟位绕开压根乳头作附加切口,形成角形或梯形,将黏膜切口切至骨面,充分暴露种植区牙槽骨,按术前设计将种植体植入,并将人工骨粉混合与自体血,植入骨缺损区,修剪生物膜,保持形态与植骨区基本一致,生物膜边缘超过种植区2~3 mm,使其覆盖骨缺损区,在无张力情况下缝合黏膜切口,给予抗感染治疗。术后1周牙龈形态良好者行种植体上部结构修复,形态异常者性牙龈挤压塑形术,采用流体树脂作为临时修复体,诱导1~2个月后进行固体修复。定期行X线检查,术后4~5个月经检查无骨结合异常者进行Ⅱ期手术。

1.3 评价指标

手术3个月后,检查种植区牙龈愈合情况,牙齿松动改变、修复体功能与美观情况以及术后2年内骨质吸收与骨密度情况。

2 结 果

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愈合,未发生感染,其中有3例患者拆线后愈合帽周边发生牙龈开裂,伴有少量骨粉颗粒脱出,实施创面清洁后,2例牙龈组织完全覆盖,1例因颊侧骨高度下降,导致牙龈退缩,暴露种植体颈部螺纹。其他患者牙龈组织修复完好,牙齿松动度改善,牙龈附着良好,牙龈组织形态美观,术后2年内未发生明显骨密度系数或骨质吸收改变。

3 讨 论

随着引导骨再生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学者将该技术与其他技术联合应用,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种植体能的初期稳定性是影响牙种植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尤其是种植术区的骨质骨量与牙种植术成功率存在一定联系[3]。临床中,牙种植术患者的骨质骨量明显不足,导致其临床适应症缩小,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临床上易出现多种骨增量技术,如骨劈开术、引导骨再生术、骨挤压术、上颌窦提升术、牵张成骨术以及骨移植术等[4]。

随着骨增量技术的发展,掌握多种骨增量技术的适应症,合理单独或联合使用均可达到牙种植的要求。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由牙周手术中的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发展而来,通过利用成纤维细胞迁移速度快、成骨细胞

(下转27页)

2.2 2 组患儿治疗后1个月、6个月、1年后的活髓保护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1个月、6个月、1年后的活髓保护成功率分别为96.51%、95.35%、92.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9%、77.51%、73.96%,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牙隐裂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创伤颌、咬合力过大、未治疗的深龋、因龋充填的牙齿及牙髓治疗素等[2]。对于牙隐裂患者,临产上必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此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避免牙髓炎、牙折裂及根尖周炎等症状的发生,从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3]。其中全冠治疗及调颌充填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早期牙隐裂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分别将这2种治疗方法运用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后1个月、6个月、1年后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活髓保护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治疗早期小儿牙隐裂病症中,全冠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及活髓保护成功率。其中调颌充填治疗属于对因治疗,主要通过降低牙尖斜度、调颌等途径来缓解劈裂力,均衡颌力负担[4]。全冠治疗属于对症治疗,通过精细化的操作,可完全恢复患牙的邻接关系,保证牙周组织的健康,并有效防止因力的变化而导致的牙隐裂加深,从而维持牙列的完整性及牙齿的咀嚼功能[5]。

综上所述:相比于调颌充填治疗,全冠治疗可显著提高早期小儿牙隐裂病症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活髓保护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郭灏涌,罗志平,刘在良.根管治疗后行全冠修复牙隐裂

的效果及其病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6, 45(8):977-978.

[2] 阿米娜·阿布都古勒,亚森·木拉提.全冠修复与综合治疗

对早期牙隐裂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7, 4(2):7,9.

[3] 蒋兵,李龙浦.根管治疗联合全冠修复治疗质量与根尖

周及牙周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 3(2):13-14.

[4] 吴庆军,凌彬,冯梅.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早期牙隐裂的

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6, 24(1):25-26.

[5] 陶安军,林崇韬,谭玉辉,等. Super-bond C&B粘结剂粘结

再植和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磨牙疗效观察[J]. 中国校医, 2016, 30(10):781-782.

迁移速度慢的特点,将生物膜植入缺损软硬组织中,阻止成纤维细胞在成骨过程的干扰,实现骨缺损区的骨组织修复[5]。生物膜是影响该技术成败的关键因素,在生物膜植入过程中要求其局部固定,避免发生移动,并保证生物的相容性,以免局部发生排异或炎症反应。临床研究学者将骨劈开术与引导骨再生术联合应用,不但可以应用于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并达到满意的美学效果,还可以有效扩大手术适应症,降低骨丢失,减少治疗成本[6]。此外,骨移植也是骨增量技术最常见的术式,通过直接增加骨量而提高种植区的骨质骨量,具有良好效果,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综上所述,牙缺失种植修复患者采用GBR技术可促进种植体骨结合,提高骨增量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崔延军, 王红光, 程汇.钛网结合异体骨移植联合人骨

形成蛋白与自体骨移植在种植前牙槽嵴骨增量中的应用对比[J].医学综述, 2015, 21(4):761-762.

[2] 徐普,李晓妮,徐邢环,宇,等.牙槽骨黏骨膜骨瓣新

技术在牙种植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6,51(11):688-690.

(上接2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