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化: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有效途径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和对策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和对策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和对策引言高职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多重作用。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要路径和对策。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培养适应当地经济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应根据当地经济市场的需求,开设适应的职业课程和培训项目,培养适应当地经济需求的人才。

这些人才具备更高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经济的发展需求。

开展技术合作和科技创新高职院校应积极与当地的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和科技创新,以解决当地经济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推进服创教育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业和创新业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院校应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服务创新和创新创业的能力,推动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拓宽合作渠道高职院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当地企业、政府和社区的合作,探索开展多种合作方式,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势。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应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培养适应当地经济需求的人才。

强化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应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实施。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提高教育质量高职院校应注重教育质量,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

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资助高职院校加强与企业、政府和社区的合作,推动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结论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其优势。

高职院校应不断创新发展,与当地经济紧密结合,加强与当地企业、政府和社区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区域化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有效途径

区域化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有效途径
旨。
区域化高等职业院校的分布 特点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人口分布等因素
密切相关。
区域化高等职业院校在分布上 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需要进 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
发展水平。
区域化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特点
01
区域化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注重实践 教学和校企合作。
02
区域化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紧密结合当地产业需求,课程
完善评估机制,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
01
02
03
建立健全区域化高等职 业院校的评估机制,定 期对办学水平和教学质
量进行评估和监测。
完善评估指标体系,注 重对人才培养质量、实 践教学环节、师资队伍
建设等方面的评估。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评估 ,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提高评估结果的科学性
和公信力。
05
结论与展望
加强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总结词
产教融合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产教融合,可以实 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详细描述
高等职业院校应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 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同实施教学和实习实训。通过产教融合,可以及时了解企业需求 和技术发展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产教
人才支持。
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1
鼓励区域化高等职业院校之间开展合作与交流,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整体办学水平。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引进先进的办学 理念、教学模式和管理经验,提升区域化高等职 业院校的国际影响力。

区域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发展的实践

区域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发展的实践

区域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发展的实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各地区纷纷投资兴建高等职业院校,使得全国范围内的高等职业院校数量快速增加。

然而,由于历史发展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不同,各高等职业院校之间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

因此,区域高等职业院校的协同发展成为了当前的重要课题和热点问题。

首先,加强学科交流与合作。

各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建立学科共享机制,通过定期组织学科工作会议、研讨会等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的学科交流与互动,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

同时,还可以开展跨校共建学科的探索,推动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基地的资源整合,确保教育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其次,加强师资力量支持。

各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共享师资力量,通过教师交流和派驻相互之间的合作机制,推动优秀的教师资源在区域范围内流动和共享。

此外,还可以建立师德师风考评机制,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再次,加强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

各高等职业院校可以与当地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习实训、毕业生就业等形式,加强校企合作。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校开展科研与创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学校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产业发展的水平。

最后,加强教育资源整合与共建办学平台。

各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共享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同时,还可以合作建设一些共建实验室、共建图书馆等共建办学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

总之,区域高等职业院校的协同发展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优质发展的重要途径。

各高等职业院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人才支撑。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适应区域发展的路径选择———以西安市为例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适应区域发展的路径选择———以西安市为例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适应区域发展的路径选择———以西安市为例作者:王珣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7年第2期[摘要]近年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较快发展,但西安市高职教育还存在规模小、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应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规模,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双师型”队伍,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区域发展;路径选择[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04-0011-0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和技术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西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为西安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还存在规模小、结构不尽合理、人才培养同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等问题。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及其特点(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背景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50~60年代,已具备较为完善的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才刚刚起步。

已有的高等专科学校,也基本是普通本科高校的压缩,缺少职业教育特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向纵深发展,带来了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导致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大量增加。

为了满足需要,各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采取了多种措施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基层部门、生产第一线岗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较强适应性的应用型专门人才[1]。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由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正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一次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走上了依法办学的道路。

2014年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区域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发展的实践

区域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发展的实践

区域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发展的实践区域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发展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不同高等职业院校之间建立合作与联盟关系,共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下面将介绍一些区域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发展的实践案例。

合作办学是区域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发展的一种形式。

通过合作办学,不同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合理分工,共同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

在某个地区的多所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形成教学合作联盟,共同开展跨专业合作课程,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区域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建立共享资源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

不同院校拥有的教师、设备、实验室等资源可以通过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和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

某地区的几所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建立一个共享实训基地,设备设施共同使用,实现资源共享。

区域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建立师资培训交流平台,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定期举办教师培训班、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不同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还可以通过互派教师进行交流授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科研究水平。

区域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创新实践活动,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通过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和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某地区的几所高等职业院校可以联合设立一个创新实验室,共同开展创新研究项目,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

区域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发展是一种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合作办学、资源共享、师资培训交流和科研创新实践活动,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摘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地方高职院校的神圣使命;与本地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共赢发展,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地方高职院校应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区域经济服务路径1 对接产业,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1.1 合理规划,凸显区域特征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呼唤高校与地方企业更加紧密地开展合作。

地方高职院校大多分布在地级域市,目前地级域市经济转型已经起步:第一产业仍占较大比重,现代农业、绿色农业正处在探索阶段;第二产业通过优胜劣汰逐步形成规模,但所占比重将有不同程度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逐步成为拉动本地经济发展的动因。

地方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转型的区域变化,牢固树立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意识,及时关注本地经济发展规划,明确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不断完善自身发展规划,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实现自身发展。

1.2 注重实效,优化专业设置职业教育源于产业发展需求,又作用于产业递进。

鉴于地方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具有鲜明的地缘性特征,因此要以区域产业结构为出发点调整和设置专业,使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

地方高职院校要针对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第三产业不断发展的实际,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专业,重点扶植传统支柱产业所需要的专业和一些与经济社会结合最为紧密、最有活力的专业,逐步形成品牌和特色。

对一些发展相对较早,已基本趋于稳定的专业,通过专业课程的延展实现专业的纵向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

将培养目标不明确或就业空间萎缩的专业进行改造,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2 融入企业,实现企业学校教师三方共赢2.1 教学适应企业,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竞争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传统生产模式、方式和手段都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因此,高职教育要瞄准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

区域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发展的实践

区域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发展的实践

区域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发展的实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接受高等教育,而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在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发展的实践中,区域高等职业院校的联合合作和资源共享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本文将探讨区域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发展的实践,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其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高等教育的继续扩张,以及高等职业院校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各地区的高等职业院校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由于各高等职业院校之间存在着资源分散、重复建设、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导致了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方面存在着浪费和不充分利用的现象。

区域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发展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师资力量、实验设施等方面相对滞后,而另一些地区的高等职业院校则资源丰富、实力雄厚。

仅仅依靠单个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已经无法满足区域性高等教育的需求。

通过协同发展,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办学,提高区域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区域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发展的意义1. 优势互补,提高整体教育水平通过区域高等职业院校的协同发展,可以使各高校的优势得以互补,形成合力,从而提高整体的教育水平。

有的高等职业院校在某一领域拥有深厚的教学和科研基础,而另一些院校在其他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协同发展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合作研究、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从而有效提高区域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2. 资源共享,降低教育成本区域高等职业院校的协同发展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比如共建实验室、共享教学资源等,降低重复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教育成本。

尤其是在当前高等教育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协同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教育成本,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实现高职教育区域化发展的探讨

实现高职教育区域化发展的探讨

实现高职教育区域化发展的探讨【摘要】区域经济的发展要依靠区域创新,而区域创新必须以教育为依托。

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发展,将成为推动区域创新的重要原动力之一。

因此,中国高职教育应该实现与区域社会经济的有机结合,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创新区域化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

目前,我国已有高职院校1300多所,在校生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68.5%,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中已占半壁江山。

但不可否认,我国高职教育也存在诸如定位模糊、教育形式单一、办学模式僵化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一系列发展中的矛盾。

高职教育要摆脱困境,步入健康的、良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在体制和观念上进行大胆创新。

一中国高职教育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发展起来的,而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的崛起具有特殊的意义。

区域经济发展的异军突起,给中国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体改革的深入,区域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实行整齐划一“全国一盘棋”的大教育,将会造成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严重脱节。

因此,应根据我国国情特点,在国家宏观统筹的基础上,遵循国家“两个大局”的发展战略,实现高职教育区域化发展,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制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职教育发展战略,则不仅能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相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差距,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体制创新的有效途径。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区域性、技能性和岗位性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职业教育根据区域产业调整方向和技术发展的一般趋势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潜能,规划和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劳动力群体,从而推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同时,区域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以及经济效益等又决定和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层次、类型结构、质量以及发展速度。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二 ,高 等职业 教育改 善劳 动力 市场 分布格 局 。由于 区域 经济发展水 平和特点 不同 , 对劳动力
市 场 的人才需 求有 所不 同 ,不 同 的工 作需 要具 有 不 同个性 特征 的劳 动者 承担 。劳动者 接受 教育程
( 宁波天 一职 业技 术 学院 ,浙 江 宁波 35 0 ) 1 1 4

要 : 高 职 院 校 与 区域 经 济 发 展 的 良性 联 动 ,是 区域 经 济 与 社 会 发 展 对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提 出 的 必 然 要 求 ,
也 是 高 职 院 校 自身 发 展 的需 要 , 过 分 析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区 域 特 性 、 等 职业 教 育 与 区域 社 会 发 展 的相 互 作 通 高
结构 ,而且 也从一 个侧 面反 映 区域 的产业 结构 和
由于地缘 关系 .处 于相 同或相 近 文化 和经 济
背 景下 的某 一 区域 的经济 ,会形 成 区别 于 其他 区 域 的特 点 , 进而 形成一 种经 济上 的优 势 , 即为 区域 经济 。经济 的 区域化 , 是经 济发 展 的趋 势 , 也是 资
高等 职业 教育 只有 立足 区域 经济 ,才 能获 得 持 续 发展 的动力 。已经 成 为 国内高等 职业 教育 决 策者 和执行 者 的基本共 识 。高等 职业 教育 只有 依
托 区域 经济 . 能 培养 出大 批 可就 业 、 得 着 、 才 用 深
为 了求 得 生存 , 可能 再保 持 自然 发展 的状 态 , 不 其
时 , 受 到 了 区 域 发 展 的 制 约 【 又 3 J 。
者 能够掌握 现代 先进 生产工 艺技 术 、 息技术 , 信 适

区域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发展的实践

区域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发展的实践

区域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发展的实践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城乡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等教育开始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模式,区域高等职业院校成为了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区域高校的发展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通过协同发展模式的实践,可以为区域高校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区域高校协同发展的基本思想是:以共同的发展目标为导向,通过资源共享、合作办学等方式,促进协同发展,实现互惠共赢。

在实践中,区域高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协同发展:一、资源共享区域高校可以通过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水平和服务质量。

比如,在师资方面,不同高校可以互相借调教师,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和科研活动;在设施方面,可以共享实验室、图书馆等基础设施资源,提高设施利用率;在人力资源方面,不同高校可以共同组织培训班,提高教职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合作办学区域高校可以通过合作办学,拓宽办学领域和提高教育质量。

如联合开展专业课程、研究生教育等,利用优势资源和课程优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同时,高校可以开展共同研究,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等方面的合作。

三、联合招生联合招生是区域高校协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高校可以共同按照国家教育政策和专业布局,招收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

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来源,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和选择范围,促进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共建学科区域高校可以共同规划和共建学科,优化学科设置和专业布局,提高学科水平和服务能力。

例如,多个高校可以共同成立学院、研究中心等,共同开展研究和服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发展空间。

区域高校协同发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提高教育质量通过资源共享、合作办学等方式,高校可以共同提高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二、发挥高校优势通过协同发展,高校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发挥各自的优势,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方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的路径

地方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的路径

地方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的路径马广辉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黑龙江省5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共建。

2009年进入省级文明单位标兵,2010年成为国家百所骨干院校首批建设单位、黑龙江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单位、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其发展模式和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都彰显出独有高职院校的优势。

1.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的互动研究学院紧紧依托区域经济开展办学,面向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设置和调整专业,与哈尔滨地铁、中铁三局集团四公司等单位,创新做中学“DT—CDIO”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大小学期、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培养交通工程生产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1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多年来,学院与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形成了“企亦校、校益企、校企一家”的合作办学模式。

2011年,与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签署《企校合作协议书》,联合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双方制定了《校企合作指导意见》、《校企合作实施细则》,企业全过程参与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

学院在与企业合作中,已经形成了“双培养主体”的人才培养特点,即学生培养“双单位、双区域、双教师、双身份、双证书”。

学院先后与哈尔滨地铁公司、广州地铁公司、中铁一局轨道公司、中铁三局集团公司、中铁七局集团公司、中铁四局集团公司、中建集团铁路建设公司等企业分别开设了“订单培养班”。

按照企业提出的用人规格及时间要求,有针对性的设计培养方案,满足了企业人才需求。

1.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基础上,推行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2+1”的人才培养模式。

全部专业实施顶岗实习培养。

按照企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行业技术标准,适时增加现场急需的课程,开发了基于隧道、桥梁、线路、地下铁道等施工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按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标准建有40门优质核心课程,校企合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校本教材64本。

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以潍坊科技学院为例

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以潍坊科技学院为例

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以潍坊科技学院为例作者:高宏赋来源:《文化纵横》 2020年第1期高宏赋现代国家间的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而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则是工业化、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才基础。

正因此,职业教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博弈的重要因素。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一直面临着不被社会重视和承认,制度和体系建设不规范、不完善,无法与国家或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等问题。

为此,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十九大更将之具体化和提升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出现了一批在地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它们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经济社会的现状和需要的发展路径。

本文即以其中的代表潍坊科技学院为例,阐述这类院校的兴起背景、发展历程、办学策略及其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地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县域经济蓬勃兴起,县域产业发展逐步从分散式布局向工业园区化、农业基地化、城镇集中化转变。

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高校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县域要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更需要大批有较高科学技术素养和职业技能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并留在县域。

然而,伴随着城市化的高速推进,大型城市的虹吸效应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不愿到小城市、县域或乡镇就业。

为此,自1999年开始,在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一批中专学校升格为高职高专学校,一些高职高专学校则升格为本科高校。

同时,国家还在事实上初步放开了对市、县级政府举办普通高校的禁锢。

如此一来,高职毕业生大量增加,填补了区域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巨大人才缺口。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在这一宏观经济形势下,各地区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新兴产业的任务。

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要有大批本科层次的应用型高技术人才,这就对高校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区域城市化战略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选择

区域城市化战略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选择

多, 地域横跨五个时区 , 因此 , 市化 问题 十分复杂 , 城 经典的城市化 道路 逐渐暴露 出其 不足之处 。我 国城 市化面临 的两大 挑战是 : 第


图 i三 大 产 业 结 构变 化 资 料 来源 : 国家 统 计 局 ,《 国 统 计 年 鉴 》 0 5年 。 中 ,2 0
促 进 区域 人 力 资 本 提 升 , 而 推 动 区域 城 市产 业 集 聚 与 升 级 。 由 于我 从 国城 市 化 所 面 临 的 特 殊 国情 , 市 群 发 展 战略 将 是 区 域城 市 化 的 必 然 城 选择 。 城 市 群 的发 展 规 划 中, 将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发展 纳入 进 来 , 在 可 加 大 政 府 的投 入 与 支持 , 强 高职 院 校 与 企 业 界 的 沟通 , 予 其 更 多的 加 赋 办 学 自主权 , 以灵 活 面对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所 带 来 的 挑 战 。 关键 词 : 市化 ; 市群 规 划 ; 城 城 高等 职 业 教 育
才 培 养 的 基 本途 径 , 数 量 的 扩 展 和 质 量 的 提 高 , 对 我 国 的城 市 其 将 化 进 程 发挥 巨 大 的作 用 。

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增长 了 37倍和 31 , . .倍 分别
占全 同高校招生 总数 的 5 .%和 在校生总数 的 4 . 23 23 %。而且高等 职业教育机构主要设置在城 市中 ,其毕业生 的就业领域主要在第 巨大 。【 见表 1高等职业教育数量上的扩展 和质量上 的提高 , ) 对于
二、 区域 城 市 化 战 略 : 市 群 规 期 和 区域 产 业 分 工 与 集 聚 城
(一 城 市群发展规 划 : ) 一种新的城市化战略

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发展趋势引言高等教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个国家维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人们对高等教育区域化的需求也愈加迫切。

本文将从国际和国内的角度,探讨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发展趋势。

国际发展趋势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已经开始探索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发展路径。

欧盟于1999年出台《博洛尼亚宣言》,旨在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也于2000年签署了《曼谷宣言》,提出了亚太高等教育区的构建规划。

这些区域化政策,旨在确保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流动性,提高各国的竞争力和合作性。

国内发展趋势在国内,高等教育也正在向区域化发展。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高等教育规划,提出加强高等院校布局和定位,培养地方特色和优势人才,打造名校群和创新中心等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挖掘各个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潜力,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化发展趋势的原因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具有多重原因。

首先,高等教育需要有多样化的资源和体验。

其次,高等教育不断出现的新兴领域需要更趋于国际化和专业化。

最后,高等教育需要服务各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这就需要有符合自身特点的高等教育布局。

区域化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高等教育质量的保证十分关键。

切勿因为区域化而忽视教育教学本身,或是大量引进外部资源,导致教育流失。

其次,高等教育区域化还涉及到不同地区和各国之间合作的问题,存在政策、文化、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差异。

因此,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同时,我们也要谨慎行事,逐步提高教育的国际化程度。

结论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是一个复杂而严肃的话题。

不断地学习和尝试,才能够逐步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希望各地高等教育机构和政府,能够共同真诚合作,将高等教育推向更加多元和国际化的新阶段。

高等职业教育开辟职业发展的多元路径

高等职业教育开辟职业发展的多元路径

高等职业教育开辟职业发展的多元路径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培养社会所需专业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开辟多元路径,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对职业发展的追求。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高等职业教育在职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多元路径的意义。

首先,高等职业教育具备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优势。

相比于一些传统的学术型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通过与真实工作环境接触,参与实际项目实践,掌握了相关职业所需的实际工作技能。

这为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使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其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多元的职业发展路径。

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高等教育只有通过大学本科才能实现职业发展。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不同职业需求的多样化,高等职业教育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为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

不仅有传统的大学本科教育,同时还有职业学院、技工学校等提供的职业培训,以及在线教育、职业证书等提供的职业进修。

这些多元路径为不同人才的培养和职业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

而且,高等职业教育有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高等职业教育能够更快地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紧密配合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这种紧密结合职业市场的教育模式,使得毕业生更容易融入社会,找到与自己专业技能匹配的工作。

最后,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终身学习,为职业发展提供了持续支持。

在职业发展中,唯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才能保持竞争力。

高等职业教育意识到这一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持续学习、不断适应职业发展的变化。

这些学习机制包括职业进修课程、在线教育平台、职业培训等,为职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实际工作能力、提供多元职业发展路径、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以及强调终身学习,为职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和全方位的支持。

试论高职教育的区域化发展(一)

试论高职教育的区域化发展(一)

试论高职教育的区域化发展(一)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院校布局大多以行业为主,过于集中在大城市。

高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区域化发展,不但有利于因地制宜办学,为当地经济服务,同时也是降低教育成本的重要措施;更是高职教育形成自己的特色,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捷径。

文章就高职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可能性、可行性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化;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近20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为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但与此同时,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高职教育院校布局大多以行业为主,过于集中在大城市,与区域经济未能很好地融合,教育为经济服务的功能大打折扣。

其实,高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区域化发展,不但有利于因地制宜办学,为当地经济服务.同时也是降低教育成本的重要措施;更是高职教育形成自己的特色,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捷径。

一、区域化发展的可能性1.职业教育双重属性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指出:“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支柱。

它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

”这就规定了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

它一方面具有其他类型教育所具有的一般属性,以培养社会性的人为自己的目标:另一方面又有自己的特殊属性,即直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劳动就业服务,与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密切相连,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实现区域化发展的可能性。

发展职业教育的出发点、落脚点应是地方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行业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捷径,就必须为地方经济提供人才、技术、信息等各方面的服务,时刻把握好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了解行业发展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ppt
10
3、陕西经济总量持续高速增长,为高等职业院 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初步核算,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10021.53亿元, 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988.45亿元,增长5.8%,占生 产总值的比重 为9.9%;第二产业增加值5403.53亿元,增长 18%,占53.9%;第三产业增加值3629.55亿 元,增长11.7%,占36.计网
编辑ppt
12
资料来源:陕西统计网
编辑ppt
13
4、工业化步伐逐渐加快,工业化程度不断 提升,对高等职业院校技术研发、创新 人才培养提出了持续的需求
超过国内平均水平,进入了工业化的加 速时期
编辑ppt
14
四、陕西高等职业院校区域化发展的思路
1、准确定位,明确服务面向、培养目标 和办学规模,立足区域、服务区域,双 向互动。
编辑ppt
2
一、地方化、区域化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
这里所讲的区域,从大的方面来说,是 指陕西乃至西部地区,具体而言即是指 各地市及所辖的县区,或社区,也可以 是行业区域。区域化是指高职院校立足 于区域、服务于区域、区域特色鲜明, 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双赢的一种范式。
编辑ppt
3
高职教育从起源上就与地方产业、区域 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职业院校,正在积极兴建新的相关的专业链群,
编辑ppt
9
赵正永省长在近期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两年来, 经济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进入了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 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6831亿元,完成城镇固定 资产投资5590亿元,分别增长了14.5%和28.7%, 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
区域化: 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有效途径
编辑ppt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 心任务”、“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 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 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等议题,充分显 示高等职业院校已进入到提高质量、深化 改革、加强内涵建设的新时期。这是一个 关键时期,关乎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
编辑ppt
8
2、关中—天水经济区已成为陕西乃至西部 经济新的增长极,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 提供了强大的推力
关天经济区形成了航空航天、装备制造、资源加 工、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优势特 色明显的产业 。
其范围内及周边的一大批高等职业院校长期办学 形成的优势特色专业链群已经在发挥着重要的作 用,同时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还有一批
高等职业院校一经产生,其社会责任就 是服务地方生产实际需求。
编辑ppt
4
美国学者伯纳德·L·温斯坦博士在研究西 方国家发展的普遍规律时得出结论:
“西方的经验有力地证明,一个健全的中 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比高等 教育还要关键的因素。”
编辑ppt
5
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 新办院校多、地市院校多、无行业背景
以支柱产业为依托,优化专业(链群),形成优 势特色专业群;
与企业行业,合作开发课程;
选派教师赴企业、政府或行业定岗锻炼。
编辑ppt
17
4、深化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升服务区域的能力
编辑ppt
18
谢谢!
编辑ppt
1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院校多、民办院校多、合并升格院校多
编辑ppt
6
二、制约我省高职院校发展的问题
(1)自我定位和发展战略模糊 (2)经费投入不足,高等职业院校健康持续发
展受到严重束缚 (3)缺乏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校企深度融合
难以推进 (4)教育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
亟需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院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做好战略发 展规划,区域规划也要宏观指导院校特 色发展,避免趋同。
编辑ppt
15
2、深化改革,进行体制创新 办学体制、多元化投资体制
编辑ppt
16
3、创新模式,建立校企深度合作机制。
与地方或区域产业部门合作,开展服务平台建 设;
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服务项目建设 ;
编辑ppt
7
三、陕西现阶段经济发展为高职院校区域化发展 提供了良好机遇
1、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为陕西高职 人才培养提出大量需求
陕西作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 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陕西高职教育依托厚 重的陕西科教资源,完全有条件在西部经济社会 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现跨越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