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作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火灾的危害
▪ 1、毁坏财物,易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 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 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说人类使用火的 历史与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人们在用火的 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及其 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Biblioteka Baidu
财产损失(元)
一亿元以上
5000万-1亿元 1000万-5000万 1000万元以下
第二节 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总则第一条: 为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 援工作,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公共 安全,制定本法
▪ 一、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 ▪ 1.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 ▪ 2.加强应急救援工作 ▪ 3.保护人身、财产安全 ▪ 4.维护公共安全
一、消防工作的方针
▪ 1.预防为主 ▪ 2.防消结合
1.预防为主
▪ 预防为主,就是要求消防工作立足于防患 未然,要把火灾预防摆在首位,积极贯彻 落实各项防火措施,通过各种法律的、行 政的和技术的手段,依靠全社会力量,大 力做好火灾预防工作,力求防止火灾的发 生。
2.防消结合
▪ 防消结合,就是要求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 个基本手段----防火和灭火有机结合起来, 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3、破坏性大
4、灾害复杂
▪ 物质具有多样性,包括各种可燃、易燃、 易爆和不同毒性的物质,对于火灾的发展 速度、建筑耐火和疏散逃生与灭火效果影 响很大。
5、易形成灾害连锁和灾害链
案例列举:
▪ 2000年发生在美国纽约的“9.11”事件, 世贸大厦双子座受飞机撞击后发生火灾焚 烧坍塌,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还造 成周围建筑严重受损、交通堵塞,并使供 电、供气、供水、通讯等多种系统局部发 生灾害,形成明显的火灾连锁反应。
▪ 2008年,全年火灾710起,死亡12人,受伤 13人,经济损失1468.53万元;
▪ 2009年,全年火灾起数1106;死亡8人,受 伤2人,经济损失3791.2万元。
▪ 2010年,火灾起数1900余起,死亡14人。 ▪
2、突发性强
1.26重大火灾事故
2007年1月26日凌晨1时许,位于东莞市大 岭山镇杨屋村第三工业区的一无牌无证废 品塑胶回收加工厂发生火灾,过火面积 730平方米,烧损加工设备和原材料一批 ,火灾造成13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财 产损失8万元。 1.26火灾原因:该厂一层中部的照明线 路短路引燃下方可燃物蔓延成灾。
3.保护人身、财产安全
▪ 人身安全是指公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财产 安全是指国家、集体以及公民的财产安全。 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是受火灾直接危害的 两个方面,而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第一宝贵。
4.维护公共安全
▪ 所谓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 康的安全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其基本 要求是社会公众享有安全和谐的生活和工 作环境以及良好的社会秩序,公众的生命 财产、身心健康、民主权利和自我发展有 安全的保障,并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灾难 的伤害。
1.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
▪ 这里包含了两层含义: ▪ 一是做好预防火灾的各项工作,防止发生
火灾; ▪ 二是要积极减少火灾危害
2.加强应急救援工作
▪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致灾因素大量增加,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 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建筑坍塌、重 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和群众 遇险事件、地震等自然灾害、核与辐射事故和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类灾害事故时有发生,给人 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根 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消防法》总则第一 条就写明“加强应急救援工作”,这是对我国消 防工作职能的新拓展。
3、破坏生态平衡
典型案例:森林火灾
▪ 1987年5月,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火灾 ,烧毁大片森林,延烧4个储木场和85万 立方米的木材以及铁路,使宝贵的林业资 源遭受严重的损失,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 估量的巨大影响。
4、引起不良的社会和政治影响
▪ 当火灾规模比较大,或发生在首都、省会 城市、人员密集场所、经济发达的区域、 有名胜古迹的地方时,会引起人们的不安 和骚动,有的会损害国家声誉,造成不良 的社会和政治影响。
三、消防安全责任制度
▪ 《消防法》明确规定:消防工作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 这是我国做好消防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从无数火灾中 得出的教训。消防安全责任制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地区 来说,首生是政府对消防工作负有领导责任,地方各级 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负责;对于一 个单位来说,首先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应当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并在单位内部 实行和落实逐级防火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每位分 管领导应当对自己分管工作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 各部门、各班组负责人以及每个岗位的人员应当对自己 管辖工作范围内的消防安全负责,切实做到“谁主管, 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保证消防法律法规的贯彻执 行,保证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到实处。
2.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 体物质火灾
▪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 石蜡火灾等
3.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
▪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 气火灾等
4.D类火灾:是指金属火灾
▪ 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 灾等
5.E类火灾:是指带电火灾
▪ 是指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2.部门依法监管
▪ 部门依法监管是指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不仅仅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有监管职责, 各级公安、安全监管、建设、工商、质监、 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政府的其他 有关部门都有监管职责。
3.单位全面负责
▪ 1.单位要对本单位消防安全负责,单位的主要负 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 2.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落实消防 安全责任制
三、火灾的特征
▪ 1、发生频率高

据新华社电记者获悉,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公安消
防部队共参加灭火抢险救援行动2.48万起,出动车辆
4.48万辆次,出动警力26万人次,营救被困群众1601
人、疏散群众1.59万余人、抢救财产价值14亿元。

据统计,春节期间,各地共发现火灾隐患5.29万余
处,当场整改4.49万处,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停止使用
第一章 消防工作概述
广东省新世纪消防职业培训学校 东莞培训处
本章内容分析
▪ 1、本章分为三个小节: ▪ (1)、火灾的定义及危害(概念) ▪ (2)、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 ▪ (3)、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基本制

本章为基础知识部分
▪ 知识点分类: ▪ (1)、基础知识点:火灾定义及危害(
理解)、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理解)
6、灾后事故处理艰巨
四、火灾的分类(重点)
▪ (一)、按火灾中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 性分类
▪ 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4968-2008根 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定义 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六 种不同的类别
1.A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
▪ 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 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 麻、纸张等
▪ 3.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保障建筑 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 4.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消防演练 ▪ 5.发生火灾,及时报警和组织扑救。
4.公民积极参与
▪ 公民积极参与包含两个方面: ▪ 1.公民是参与者,同时也是监督者 ▪ 2.公民还有一个职责,就是要监督自己周边所发
现的违法行为,对这些违法行为要给予制止,要 给予检举揭发,以共同维护好消防安全工作。
6.F类火灾:是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 物(如动物油脂)火灾
▪ 是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物油脂) 火灾
(二)、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
▪ 2008年的标准 公安部办公厅《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
知》(公消[2007]234号) 根据国务院493号令颁 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自 2007年6月1日起施行)对火灾等级标准调整如 下四类: 1.特别重大火灾 ▪ 2.重大火灾 ▪ 3.较大火灾 ▪ 4.一般火灾
4.技术性
▪ 火灾的预防和扑救需要运用大量的自然科 学和工程技术问题,这就要求从事消防工 作的人员要认真研究火灾的规律和特点, 并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坚持 科技先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火, 灭火和救援能力。
第三节 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 和基本制度
▪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 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原则,实行消防 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 网络。
二、消防工作的原则
▪ 1.政府统一领导 ▪ 2.部门依法监管 ▪ 3.单位全面负责 ▪ 4.公民积极参与
1.政府统一领导
▪ 《消防法》第三条做了原则规定“国务院 领导全国的消防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各级人民 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 相适应。
4.一般火灾
▪ 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重伤, 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表
损失程度
火灾等级
特别重大火灾 重大火灾 较大火灾 一般火灾
死亡人数
30人以上 10-30人之内 3-10人之内
3人以下
重伤人数
100人以上 50-100人 10-50人 10人以下
▪ (2)、必考点、重难点:火灾的分类( 熟记);消防工作方针、原则、基本制度( 理解)
第一节 火灾的定义及危害
一、火灾的定义
▪ 1、火的概念:是以释放热量,并伴有烟 或火焰,或二者兼有为特征的燃烧现象
2、火灾的概念:火灾是在时间或空 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主要关键词: 烟 火焰 燃烧
1.特别重大火灾
▪ 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 重伤,或者一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 灾。
2.重大火灾
▪ 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 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 上一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较大火灾
▪ 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 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 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而一旦发生火灾,就应当及时、有效地进行扑救,减 少火灾的危害。
2、残害人类生命
▪ 典型亡人火灾案例: ▪ 1994年11月27日辽宁阜新市艺苑歌舞厅
发生火灾,死亡233人;
▪ 2008年9月20日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 发生火灾事故,造成44人死亡、64人受伤
针对以上两项危害性观看火灾 案例视频
对于火灾,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总结出“防为上,
救次之,戒为下”的经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 社会财富日益增多的同时,导致发生火灾的危险因素 也在增多, 火灾的危害性也越来越大。据统计, 我 国 70 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 2.5 亿元,80 年代火 灾年平均损失不到 3.2 亿元。进入 90 年代, 特别是 1993 年以来,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上升到年均 十几亿元,年均死亡 2000 多人,进入21世纪,年均 火灾损失达到15.5亿元。实践证明,随着社会和经济 的发展,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就越来越突出。“预防火 灾和减少火灾的危害”是对消防立法意义的总体概括, 包括了两层含义: 一是做好预防火灾的各项工作, 防止发生火灾; 二是火灾绝对不发生是不可能的,
二、消防工作的特点
▪ 1.社会性 ▪ 2.行政性 ▪ 3.经常性 ▪ 4.技术性
1.社会性
▪ 消防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涉及社会 的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千家万户。
2.行政性
▪ 《消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
3.经常性
▪ 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白天黑夜,每时每 刻都有可能发生火灾。若平时稍有疏漏, 就有可能酿成火灾。
单位173家。节日期间,公安消防部队进入二级战备,
北京、上海等直辖市和省会市公安消防部队在重点区域
、烟花爆竹集中燃放时段进入一级战备,官兵一律停止
休假,强化执勤备战,积极做好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东莞市近年火灾形势
▪ 2007年,全年火灾905起,死亡47人,受伤27 人,经济损失1027.72万元;
《消防法》关于公民在消防工作中的责任和义 务的规定:
▪ 1.任何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 、报告火警的义务
▪ 2.任何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 3.任何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
、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 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 车通道 ▪ 4.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产即报警 ▪ 5.任何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 6.严禁谎报火警 ▪ 7.火灾扑灾后,相关人员应当按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 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 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