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一课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一
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和作用
- 理解什么是法律、道德以及其相互关系
- 研究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道德法律知识
-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
- 理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 掌握一些基本的道德法律知识
教学难点
- 辨析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
- 教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学期研究的内容,复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

新课讲解与讨论(15分钟)
- 通过多媒体展示法律的定义和道德的定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案例分析(15分钟)
- 准备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分析。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并探讨其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分析案例中的道德与法律冲突,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小结(5分钟)
- 简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和作用,并强调培养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
- 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撰写一份关于道德与法律关系的研究报告,并做好口头报告准备。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深入研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和作用。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的实际案例和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02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教案新人教版

202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教案新人教版
7. 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学生将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8. 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通过查找和整理宪法相关资料,学生将能够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并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析。
七、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互动式教学:我在课堂上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宪法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九.典型例题讲解
1. 例题一:
题目:请简述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宪法对于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2. 例题二:
题目:请说明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宪法制定的基本原则。
答案: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指宪法的制定过程要体现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宪法的制定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确保宪法反映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八、板书设计
①重点知识点: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宪法的基本原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②关键词:宪法、国家根本法、最高法律效力、公民权利、公民义务、党的主张、人民意志、统一、法治观念、公民素养。
③艺术性和趣味性:通过使用生动的图片、图表和色彩,以及设计有趣的标语和口号,如“宪法护我行”、“法治社会,从我做起”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板书设计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案例分析:通过引入具体的案例,我将抽象的宪法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宪法原则。案例分析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宪法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2课时《治国安邦总章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2课时《治国安邦总章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2课时《治国安邦总章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治国安邦总章程》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二课时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地位、作用以及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宪法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宪法的基本知识,对宪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宪法作为一种抽象的法律概念,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维护宪法权威等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2.培养学生热爱宪法,尊重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

3.提高学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3.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刻理解宪法的作用和地位。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宪法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宪法案例材料。

2.制作课件,包括宪法的基本知识、案例分析、讨论题等。

3.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场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简要回顾宪法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呈现(1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宪法的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运用宪法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在生活中维护宪法权威。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宪法的地位、作用以及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法第一章第一节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法第一章第一节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章第一节教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增强宪法意识。

认识到宪法是维护每个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与每个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力目标能澄清对人权认识的误区,提高辨别能力。

初步形成客观完整的人权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

能够以实际行动尊重和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权知识目标了解“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懂得这一原则归根到底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知道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认识到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都十分广泛、懂得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的意义,了解国家在立法、执法、监察、司法和守法等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知道我国人权事业取得的成就、认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教学重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宪法宣誓制度是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提问,宪法宣誓有何意义,(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教师总结,宣誓仪式本身是一次活生生的宪法教育,有助于公民更好地认识宪法,增强宪法观念,从而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促进宪法实施。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宪法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活动一。

阅读周记设计意图、以小眉所提的问题引发学生对人民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来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1。

阅读教材“运用你的经验”中小眉的周记,思考她提出的三个问题。

(1)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

提示。

如检察院、驻外领事馆、出入境口岸等。

(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2、引导学生查阅宪法相关规定和国徽法的相关内容、明确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应当悬挂国徽。

3。

小组讨论、展示成果。

教师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国徽图案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象征徽图案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象征着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着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教案)【课题】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2)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尊重他人的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遵循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

2.能力目标(1)正确认识自己的主人翁地位。

(2)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

(3)认清公民和人民的能力。

(4)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

(5)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

3.知识目标(1)我国的国家的地。

(2)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3)公民基本权利的涵义。

(4)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

(5)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面临三个现实问题:一是中学生享有哪些权利;二是中学生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三是中学生应该怎样正确维护权利。

在中学生享有权利问题上,由于社会上损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因而,有的学生认为中学生除了学习以外,没有多少权利。

这一模糊认识需要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以澄清。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难点: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突破方法:我是从历史演变的角度,让学生知道,人民的内涵是随着历史演变而发生变化。

而公民是具体一国国籍的人,即是该国的公民。

【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阅读法、设疑讨论法、体验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教师:收集素材,制作课。

学生:预习课本P1-12,预做课本问题【课时计划】共3个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引入课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从而导入课题:1.在我们国家是谁当家作主呢?2.广大人民群众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的呢?讲授新课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一、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引导学生活动探究:P4 1.大家看见哪些地方悬挂国徽的?所有的公共和私人场合都能悬挂吗?为什么?请大家观察国徽的图案是怎样的?你知道每个图案和整个图案体现了什么吗?教师归纳:我国国家的性质。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教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教案

案例分析法
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 生了解道德与法治在实际 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相 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02
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内容
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
学生需要掌握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和意义。
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学生需要理解道德与法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它们在个人和社 会中的作用。
实践活动设计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 互相交流、分享观点,加深对知
识的理解。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真 实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
识。
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 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04
评价与反馈机制建立
评价标准制定
明确评价目标
01
在制定评价标准时,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标,是评估学生的学
习成果,还是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
确定评价内容
02
根据评价目标,确定评价的具体内容,包括知识掌握、能力提
升、情感态度等方面。
制定评价标准
03
针对每个评价内容,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包括评价的维度、
权重、等级等。
评价方法选择与应用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根据评价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如考试、作业、观 察、口头提问等。
加强实践应用训练
通过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 用道德与法治的原则和规范,以及如何处理道德与法治之 间的冲突和矛盾。
03
教学内容设计与实施
导入环节设计
故事导入
通过讲述与课程内容相关 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教案知识与能力1.认识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

2.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3.理解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懂得并记忆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教师的点拨,正确认识自己的主人翁地位;辨别公民和人民的概念,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正确行使权利,维护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国家的性质;公民的基本权利;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人民和公民的区别;法律保障活动单导学课时第一课时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活动单活动一:认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1.自主学习:读书P.1-6,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做好读书笔记:(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2)怎样理解公民的权利和基本权利?(3)“人民”和“公民”有何区别?2.合作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上述问题的答案。

3.小组内讨论: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能否享有公民权利?4.小组代表就讨论问题发言,教师点拨。

活动二:了解公民权利的保障1.自主学习:读书P.6-7,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做好读书笔记:(1)我国公民的权利的保障有哪些途径?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什么保障?(2)对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有哪两种形式?2.合作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上述问题的答案。

3.思考并讨论:法律对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活动三:探究学习,能力训练1.学生独立思考课文第6页下面的案例和第7页的框内的两个题。

在草稿纸上写出答案要点。

2.小组内交流或讨论。

3.小组代表汇报。

教师点拨活动四:复习课文,巩固落实1.学生读书记忆(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2)怎样理解公民的权利和基本权利?(3)“人民”和“公民”有何区别?(4)我国公民的权利的保障有哪些途径?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什么保障?(5)对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有哪两种形式?2.到组长哪儿背诵过关,组长做好记载。

最新部编本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版)教案:第一课-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最新部编本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版)教案:第一课-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

2.知道宪法内容,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知道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能力目标1.知道很多国家机关名称里有“人民”二字的原因。

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和了解。

3.学会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4.提高对人权内涵的认识,自觉维护个人的人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热爱宪法。

2.认识人权、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人权。

3.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

重点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难点1.对宪法基本原则与国家性质的理解和认识。

2.对人权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准备:1.精心准备宪法内容、国徽幻灯片及教材上教学展示所用幻灯片。

2.认真备课,熟知本课时两大板块内容之间内在联系。

学生准备:1.预习新课中探究问题。

2.提出新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环节与同学共同探讨。

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故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由来及含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接受了中央政府命令,分别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执行新中国国徽的设计工作。

经多次咨询研究,最后确定了国徽的图案,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

其意是用天安门图案作民族精神的象征;用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

国徽图案交由清华大学小组的教授高庄最后完成设计加工与塑造国徽模型。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祖国的海关,在人民的法庭上,每当我们看到庄严美丽的国徽,心里便会荡起一种崇高的爱国之情。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教案(2课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教案(2课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教案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认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知道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相关内容,知道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所做的努力和采取的措施。

2.能力目标:增强宪法意识和人权意识,提高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宪法原则、人权概念等的理解、辨别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宪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让学生牢固树立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教学难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学环节】一、图片导入【多媒体呈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个大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象征。

国徽在颜色上用正红色和金黄色互为衬托对比,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和传统,既庄严又富丽。

教师点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的象征和标志,它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知识。

二、探究新知(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活动一:欣赏思考【多媒体呈现】视频《开国大典》节选片段问题:(1)这段视频中毛泽东主席向世界的庄严宣告意味着什么?(2)在我国,为什么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都有“人民”二字?要求:认真观察并思考,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问题后达成共识。

八年级政治第一课教案5篇

八年级政治第一课教案5篇

八年级政治第一课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讲话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八年级政治第一课教案5篇八年级政治第一课教案篇1我爱我家知识目标:体会家庭中亲情的温暖,明白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而父母也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2课时《治国安邦总章程》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2课时《治国安邦总章程》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2课时《治国安邦总章程》教案一. 教材分析《治国安邦总章程》是八年级下册第一课《道德与法治》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到遵守宪法的重要性,增强法治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但宪法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宪法的重要性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使学生认识到遵守宪法的重要性,增强法治意识。

3.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宪法的重要性和作用。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法治观念。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他们的法治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资料,以便进行案例教学和讨论教学。

2.准备教学PPT,以便进行直观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出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例如,可以讲述一个因违反宪法而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让学生思考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让学生了解宪法的主要条款和规定。

可以通过图片、图表等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析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宪法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等方面的作用。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宪法的问题,检验他们对宪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可以设置一些选择题、填空题或简答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优质课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优质课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

2. 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具体过程,认识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1. 通过收集新中国成立的史料,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的能力,通过让学生去采访从旧中国走新中国的老人,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归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新中国建立的不易,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理想。

2. 加深对国旗、国歌的认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西藏是我们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祖国的团结统一是我们青年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开国大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以及分析“没有共产党就没新中国”【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上学期我们结束了近代史的学习。

在你们的记忆中,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学生可能回答:屈辱史,血泪史,挨打史,抗争史,探索史,老师加以肯定)是的,坚强的中国人民正是在屈辱中抗争,在血泪中摸索,在奋斗中前行,我们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新中国成立的情况。

二、讲授新课(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课件出示国歌图片,五星红旗。

【接着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关于新中国的象征是在哪次会议上确定的吗?【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得出结论】:这些新中国的象征大多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上通过的。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1课时 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1课时 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1课时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1课时基本经济制度》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以及它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实例分析、案例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经济素养和公民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常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抽象的概念,仍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情境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和地位。

2.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经济素养和公民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和地位。

2.难点: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经济制度。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基本经济制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案例材料:有关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实例和案例。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什么是经济?我们的国家有哪些经济制度?从而引发学生对基本经济制度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PPT或板书,向学生介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以及它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 第一课 第1课时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 第一课 第1课时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 第一课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 第一课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的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的实现和保障等方面。

本节课的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明确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公民权利的实现和保障。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保障书宪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认识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明确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公民权利的实现和保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宪法,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的实现和保障。

2.教学难点: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公民权利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的相关条款,让学生明确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分析案例中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的具体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在案例分析中的心得体会,进一步巩固宪法对公民权利保障的知识。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教案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教案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以提供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素材。

2. 教学工具:如黑板、白板、投影仪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视频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案例分析或故事讲述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程主题。

2. 讲授新课: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3. 巩固练习: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点,提高其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归纳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作业:布置相关主题的书面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3. 评价方式: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

结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了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掌握了课程的基本知识点,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最后,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1单元第1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第1课时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1单元第1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第1课时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维护宪法权威第一框第一框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第1课时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知道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3.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教学重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理解宪法关于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具体规定。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 生成问题在我国存在很多国家机关在我国存在很多国家机关,,如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师:这说明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师:这说明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本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本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体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体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1.我国是__人民民主专政__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__人民__,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__工人阶级__领导的、以__工农联盟__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宪法规定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__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__。

4.广大人民通过__人民代表大会__行使国家权力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管理社会事务。

5.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__人民当家作主__的权利。

的权利。

【核心素养】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教案

【核心素养】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教案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第1课时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拥护中国共产党。

法治观念:理解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初步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增强宪法意识。

责任意识:明确自身责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各方面各环节。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和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观看视频:中国共产党百年述职报告思考:历史与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2.资料拓展:回望百年路——宪法的制定二、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书本内容,并思考重点问题: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中国共产党和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4. 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三、探究新知[探究一:党的领导地位的确定]1.阅读课堂材料,读一读,学生分组讨论:近代以来,为实现强国富民的奋斗目标,中国人民进行了艰难探索。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以提供的时间线为线索,梳理出中国人民探索之路上的几件大事。

以上大事件说明了什么?学生发言,师生评议、小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2.思考: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是如何带领人民确保奋斗成果的?提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奋斗成果。

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3.学生做笔记:党的领导地位如何确立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的。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2024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2024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维护宪法权威设计说明本课通过历史资料、时政新闻和政治生活,引导学生探究其背后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知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重要性;懂得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明确国家为尊重和保障人权采取的举措,了解民主集中制的主要体现;知道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以及如何规范权力运行;做到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增强政治认同和法治观念,学习宪法,热爱宪法。

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归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重要性,了解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懂得这一原则归根结底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认同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2.通过观看视频和阅读分析教材相关内容,总结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认识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都十分广泛,懂得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的意义;通过观察社会现象,了解国家在立法、执法、监察、司法和守法等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知道我国人权事业取得的成就,认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

3.思考我国是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和宪法是如何规范国家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初步形成对复杂情形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重点难点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做法。

2.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4.规范权力运行的原因和做法。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资源与工具1.资源。

拓展资料:阅读宪法原文,感悟宪法思想,领悟宪法精神。

2.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和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一、学习情境带领学生大声齐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和宪法序言的部分内容。

请学生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对照宪法序言中的相应内容,谈谈对碑文中“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这三个时间节点的理解。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究。

二、预习检查1.我国宪法是党和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宪法作为公民权利保障书的重要性,以及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培养学生热爱宪法、尊重宪法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宪法有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宪法的具体内容和作用理解不深,对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缺乏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具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作为公民权利保障书的重要性。

2.使学生认识到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作用。

3.培养学生热爱宪法、尊重宪法的情感。

4.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作为公民权利保障书的重要性。

2.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增强学生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教学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法律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你们知道宪法吗?宪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宪法作为公民权利保障书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宪法的重要性。

通过展示宪法文本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基石。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一课教案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重点和难点国家的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教学手段:多媒体课★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翻阅宪法第二章,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请学生搜集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并指出这样做的后果;编排书本中的案例小品。

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大家了解我们的国家吗?我们先来谈谈我们的国徽。

1、大家看见哪些地方悬挂国徽的?2、所有的公共和私人场合都能悬挂吗?为什么?(国家的象征和标志)3、请大家观察国徽的图案是怎样的?你知道每个图案和整个图案体现了什么吗?(多媒体出示或请同学准备一个一元的硬币)(二)国家的性质1、国徽的图案正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谁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人民)3、人民包括哪些人?P44、哪些人不属于人民的范畴?(少数敌对分子)说明:人民当家的地位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真正实现。

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一)大家属于人民吗?你们觉得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吗?在我国,作为人民,宪法赋予了人民管理国家的权力。

作为国家的公民,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公民各项权利。

1、阅读P5材料,举一些选举人大代表的例子。

提问:上述情景表明了什么?(我国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其具体途径是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代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2、公民权利的含义(举例:受教育的权利、人身自由权利、隐私权、名誉权)(1)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是不是年满18周岁才成为公民?(人民——政治概念,与其相对应是敌人;公民——法律概念,与国籍密不可分;公民的范围大于人民;)(2)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是否享有公民权利?(是,比如同样享有隐私权但不享有全部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不能履行服兵役义务)(二)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1、案例分析(1)阅读案例(小品表演)(3)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没有得到家庭的保障)小结:我们享有的权利,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他人来保障。

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母法)、以立法保障(制定各部法律)和司法保障(公、检、法)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2、法律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是怎样的?(P7写一写、说一说)3、案例分析(1)阅读案例(2)讨论:傅某把6名同学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什么权利?(人身自由权利——公民的人身(包括肉体和精神)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害的权利。

)(3)6名同学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司法保障)4、司法保障的含义小结: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

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

第二框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视他人的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

★重点和难点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翻阅宪法第二章,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请学生搜集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并指出这样做的后果★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书本田甜的案例导入。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广泛的。

学生讨论完成书本的填空,回答书本的问题:1、这些权利对她有什么好处?你认为我们还应该享有哪些权利?新授:板书二、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一)公民权利的广泛性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宪法规定的9点),请同学们齐读,老师做简单解释。

(二)正确行使权利我们已经知道公民的权利是广泛的,但是要注意,权利多并不意味着可以滥用权利,我们要正确行使权利,不正确行使,可能就会作出违法甚至犯罪的事情。

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1、学生阅读书本冯某养狗的案例2、提问:(1)在都市生活的冯某由养狗的权利吗?(有)(2)冯某不文明养狗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的哪些权利?(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3)你认为文明养狗应注意什么?(冯某养狗不应该损害他人的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

进而提升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权利,对他人权利的侵害,就是对自身权利的侵害。

应该在不损害他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满足自己的需求。

)结论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作简要解释)3、学生阅读书本非典的案例(1)提问:蒋某的所作所为是在正确行使言论自由吗?其危害是什么?通过讨论师生达成共识,结论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益。

4、学生阅读书本造纸厂厂长的案例(1)提问:诬陷别人,属于言论自由吗?诬陷别人,于人于己于社会有什么危害?(重点讨论)(2)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

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制的,都要受法律的制约。

结论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2、学生阅读书本球迷打算游行的案例(2)帮助学生认识行使权利必须采取合法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3)引导学生全面看问题,即一方面看到这是爱国的情感和表现,对此应充分给予肯定;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得到批准方可采用游行方式表示庆贺,得不到批准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表示庆贺。

(4)了解相关链接关于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结论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6、学以致用(1)学生阅读老吴家和小辛父母的案例2)学生回答书本问题,教师检查掌握知识的情况。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但是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四个方面,即四个结论)。

一、教学中教师角色要转变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1)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应该尊重学生,诱导学生内在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表现自己的独立性,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

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座位交流、小组间合作、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

案例:法律和道德哪个更重要案例:法律规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学习第一框——思想道德建设内容时,其中一个知识点是:提倡每个公民要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在工作岗位上做个好建设者,在家里做个好成员。

好公民的标准是什么呢?我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有典型的,也有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事例,来教育我们的学生:我也能做个好公民。

对于怎样做好建设者、好成员,同学们一下就可以说出许多能够做到的事情,特别是在家里做个好成员。

同学们的发言不仅进一步理解了内容,也使自己的品德、情感得到了升华。

(3)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新课程中,师生关系已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型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

课堂教学中,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

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

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是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

教师要以亲切的言谈,优雅的举止,甚至每一次和学生目光的对视来实现交流,“亲其师则信其道”。

案例: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根据这一课后面的活动内容要求:(1)再认识我们的学校(2)绘出你理想中的绿色环保学校平面示意图,我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相关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派出代表在全班交流,然后动手描绘绿色环保学校平面示意图,在学生绘制时我观察各组绘制过程,并参与到他们的绘制过程中,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了他们的所思所想。

个别存在的问题给予个别解决。

最后让几个有代表性的设计图通过投影在全班展示,由学生进行讲解。

这样,我在教学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二、教学中教材内容要“用活”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

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接近实际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既能够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也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

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

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

案例: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第三框——法律规范经济行为,课本中对生产者、销售者的行为都作了具体的规定,消费者也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教材中只是讲了消费者在经济活动中必须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

“但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都发生了哪些不应该的行为?”我根据课本内容提出以上设问,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并联系实际情况讲出了许多做法,如文明消费、遇到问题找消协、打315电话等。

案例:大胆假设通过教师的大胆假设,不仅使课本内容进一步深化,又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中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要尊重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

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

”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

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在教学中首先应了解学生已知的,分析学生未知的,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