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研究方法》
证券投资中的宏观经济分析
![证券投资中的宏观经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3d9c8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11.png)
证券投资中的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分析在证券投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投资者需要了解经济的宏观环境以及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以便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本文将探讨证券投资中的宏观经济分析,并提供一些分析方法和工具。
一、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性宏观经济分析是指对整个经济系统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以了解经济的总体状况和走势。
在证券投资中,宏观经济因素对于证券价格的波动和市场走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只有深入了解和把握宏观经济的变化,投资者才能更好地制定投资策略,降低投资风险,增加投资收益。
二、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1. 回顾历史数据: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来确定经济周期的阶段和周期性的变动规律。
通常,经济周期包括扩张期、峰值期、衰退期和底部期。
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来评估当前经济周期的位置,以及预测未来经济发展的走势。
2. 分析宏观经济指标:宏观经济指标反映了经济整体的表现和走势。
常见的宏观经济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等。
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判断经济的增长和通胀压力,进而决定投资策略。
3. 研究产业和行业信息:不同的产业和行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
投资者需要研究不同产业和行业的发展趋势、供求关系以及政策环境等因素,以便选择具有潜力的投资标的。
4. 关注市场情绪和情感指标:投资市场情绪和情感指标反映了投资者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对证券价格的波动起着重要作用。
投资者需要关注市场情绪指标,如投资者信心指数、市场波动指数(VIX)等,以捕捉市场情绪的变化和市场风险的增加。
三、宏观经济分析的工具1. 经济报告:经济报告是了解宏观经济环境的重要手段。
各国央行、经济研究机构和金融机构定期发布的经济报告提供了大量的宏观经济数据和分析,投资者可以通过研读这些报告来获取宏观经济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判断。
2. 统计数据:宏观经济数据的统计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依据。
证券市场的宏观经济因素了解经济因素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和趋势
![证券市场的宏观经济因素了解经济因素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和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be54af6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6.png)
证券市场的宏观经济因素了解经济因素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和趋势证券市场的宏观经济因素:了解经济因素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和趋势在当代全球化经济中,证券市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企业融资和投资的重要途径,它受到来自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宏观经济因素如何影响证券市场,并分析这些因素对市场趋势的影响。
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央行通过调整利率、调控货币供应量等手段来影响市场的资金流动和信贷条件。
例如,当央行降低利率时,可促进企业和个人借贷,提高市场投资信心,进而刺激证券市场的活跃度。
二、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直接影响证券市场表现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经济增长强劲,企业利润增长、就业市场好转和消费者信心提高时,证券市场通常会表现良好。
相反,经济衰退或不景气时,证券市场则可能受到负面影响。
三、通胀水平通胀水平对证券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通胀上升会导致央行加息,从而提高借贷成本,减少企业盈利能力,这可能对证券市场造成压力。
然而,适度的通胀也可能与经济增长相伴随,从而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四、就业市场就业市场的状况对证券市场的表现产生深远影响。
当就业市场好转时,消费者信心提高,支出增加,企业获得更多机会,这通常对证券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
反之,高失业率可能引发消费减少,企业盈利下降,从而对证券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五、贸易政策贸易政策是证券市场又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因素。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实施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加剧市场不确定性。
相反,自由贸易政策的推动往往有利于经济增长和国际资本流动,对证券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宏观经济因素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货币政策、经济增长、通胀水平、就业市场和贸易政策等因素都可以影响证券市场的表现与趋势。
投资者和市场从业者应密切关注这些因素,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从而在证券市场中取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这个头条一定要看】彭文生、诸建芳解读2015年全球宏观经济
![【这个头条一定要看】彭文生、诸建芳解读2015年全球宏观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9351d8ebf61fb7360b4c65b1.png)
【这个头条一定要看】彭文生、诸建芳解读2015年全球宏观经济文|彭文生,诸建芳;来自公众号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本文为中信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行政负责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彭文生,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诸建芳及中信证券同事孙稳存、董利、吴玉立、刘霖林、笪笑竹对2015年二季度宏观经济展望要点:主要经济体处在金融周期的不同阶段, 导致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分化。
美国处于金融周期底部,房地产与银行信贷逐渐回暖,支持经济复苏;欧元区还处于金融周期下行阶段;新兴亚洲和中国位于金融周期高位,面临下行压力。
预计美联储将于9月开始缓慢加息,欧央行继续推行量化宽松,后者对全球的溢出效应相对较小,不足以抵消美国加息所引起的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压力。
中国处在金融周期下半场的开始阶段,叠加存货调整等短周期因素,我们不能以传统的商业周期的逻辑来理解本轮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金融周期下半场包含的房地产市场调整和银行信用放缓意味着投资疲弱的态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反转;同时,过去一年。
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的升值对出口和制造业投资的影响将逐渐显现。
我们下调2015年经济增速预测,由7.1%小幅下调到6.9%。
“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是金融周期下半场理想的宏观政策组合。
金融周期下半场,去杠杆抑制实体投资与消费,所带来的超额储蓄驱动均衡利率下行,政策层面则体现为在银行信用受阻的情况下央行增加本位货币,引导市场利率向均衡利率靠齐。
货币政策支持财政扩张既可以投放本位货币,又直接拉动总需求。
在审视监管配合下的“紧信用”,意味这一次政策扩张带来的流动性宽松更具有趋势性。
中国进入宏观政策密集期。
在广义信贷放缓的情况下,降准降息等常规手段将继续出台,同时政策工具创新(包括对政策性银行再贷款等)有利于央行投放本位货币。
财政政策方面,除了安排预算赤字1.6万亿元以外,盘活6000亿元存量资金、大力推广PPP项目落地和加快实施“准财政”行为将是重要关注点。
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相关性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相关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67068d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2.png)
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相关性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相关性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对中国股票市场高频数据和宏观经济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宏观经济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程度以及可能的传导机制。
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其关系并非简单直接,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同时,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指标也具有反馈作用,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因此,提高对宏观经济与股票市场关系的认识,并针对这些关系制定相应的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中国股票市场;宏观经济指标;相关性;传导机制;政策1. 引言中国股票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股票交易、融资和投资等功能,对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宏观经济状况也会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
因此,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对于深入了解市场运行机制、提高金融政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 数据和方法本文使用2010年至2020年的中国股票市场高频数据和宏观经济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股票市场数据包括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数等,宏观经济指标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供应量等。
3. 相关性分析通过计算中国股票市场指数与宏观经济指标的相关系数,可以初步了解宏观经济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程度。
研究结果显示,股票市场与CPI、GDP和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相关系数普遍显著。
然而,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差异较大,且在不同时间段内可能存在变化。
4. 传导机制探究进一步研究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传导机制,有助于理解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宏观经济指标对于股票价格和市场表现的影响可能通过多种因素传导,包括市场心理预期、政策环境、公司盈利状况等。
同时,股票市场也对宏观经济指标具有反馈作用,如市场投资情绪的变化、资本金融活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
最佳分析师把脉
![最佳分析师把脉](https://img.taocdn.com/s3/m/5cf161c308a1284ac850432f.png)
最佳分析师把脉:明年股市依然难熬本报讯今年A股低迷走势超出很多投资者预料,明年趋势又将如何?由“第九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组成的2011中国研究最强阵容,上周末在“2011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高峰论坛”上亮相,共同把脉2012年经济和股市大势。
中信证券(600030,股吧)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兴业证券(601377,股吧)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华泰联合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穆启国等明星分析师形成的基本共识是:明年GDP增速将在8.5%左右,CPI涨幅在4%以下,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可能性大,降息或加息均不太可能,2012年A股市场仍处于煎熬状态。
存准率明年初或下调在高峰论坛上,获得宏观经济分析第一名的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明年宏观经济从增长方面可能会比今年进一步放缓,但应该不会硬着陆。
预计今年GDP增速在9.3%左右,明年在8.5%左右;今年CPI增速约为5.5%,明年约为3.2%。
通胀下行的趋势明显,已不再是焦点问题,明年通胀将处于较低水平。
政策方面,诸建芳认为,明年的政策安排总体上会比今年有所放松,政策的环境会比今年更好。
体现在信贷方面,8万亿左右新增信贷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利率基本上不会动。
存准率明年初下调的可能性比较大,至于下调时点会不会提前,取决于外汇占款带来的流动性趋紧的趋势是否将延续。
财政方面,减税等方面会有比较积极的政策。
明年股市仍处于煎熬状态而拿下策略研究第一名的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表示,2300点明年恐怕不是底,就像抗战,到明年底才可能看到曙光。
对明年上半年要留一丝警惕,下半年要有一颗平常心,下半年熊市开始慢慢结束,熬过这个阶段,2013年和2014年将具备强劲反弹的机会。
他还指出,明年经济软着陆、弱复苏的概率较大,GDP增速在8.3%左右,不排除二季度在8%以下的水平。
明年政策肯定是放,但不温不火,这种情况下股市还是处于一种煎熬的状态。
作为策略研究第四名的华泰联合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穆启国也持一致的看法。
政策预调微调是稳增长关键
![政策预调微调是稳增长关键](https://img.taocdn.com/s3/m/94dd54b6a8956bec0875e31c.png)
作者: 诸建芳
作者机构: 中信证券
出版物刊名: 经济研究参考
页码: 81-84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33期
主题词: 微调 政策 国际经济交流 房地产投资 经济形势分析 首席经济学家 中信证券 GDP
摘要:2014年4月22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58期“经济每月谈”,主题
为“2014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一季度GDP增速虽然略超预期,但未来压力不容忽视;就业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未来房地产投资快速回落对整个投资向下的带动和放缓的状况会比较明显,有必要在政策上做些微调或者预调。
股票市场分析论文
![股票市场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4e275688762caaedc33d45c.png)
内容摘要本文从宏观经济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角度出发,从各角度分析了宏观经济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通过分析宏观经济环境对股市的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和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股票市场研究的不足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地阐述.在参考一定的资料后,分析关于货币供应量,利率,财政支出,还有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
关键词:宏观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股票市场;目录1.引言。
...。
..。
.。
.。
.。
.。
..。
..。
..。
....。
.。
.。
.。
.。
..5 1。
1问题的提出..。
.........。
.。
..。
.。
..。
.5 1。
2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
.。
.。
.。
.。
.。
.。
....。
. (6)1.3对于宏观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动态观点.。
...。
....。
.。
.6 1。
3.1国外专家对于宏观政策对股票市场的观点.。
.。
.....。
61。
3。
2国内知名学者对于宏观现象对股票市场的观点。
.。
.。
62。
不同宏观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机制.。
......。
..。
.。
72.1货币供应量。
.。
.。
..。
.。
.。
.。
.。
.。
..。
.。
.。
....。
(7)2.2财政支出。
.。
.。
.。
.。
.。
..。
.。
..。
.。
.。
...。
(7)2.3利率变化...。
...。
.....。
....。
.。
..。
..。
...。
..。
.。
.8 2。
4国债..。
.。
.。
..。
.。
..。
.。
.。
..。
.。
.。
...。
...。
.。
..9 2.5税收.。
..。
.。
.。
.。
...。
..。
..。
.。
...。
.。
.。
...。
.。
.。
...。
93。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股票市场研究的不足。
.。
..。
.。
.。
.9 4.结论。
.。
..。
..。
.。
.。
...。
..。
..。
.。
..。
..。
..。
.9 4。
1财政政策.。
.。
.。
..。
.。
.。
.。
.。
.。
.。
.。
.。
.。
..10 4.2货币政策。
..。
...。
.。
...。
.。
.。
.。
.。
.。
.。
..105.结语。
.。
..。
2012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排名
![2012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8bea5f6e25c52cc58bd6be9a.png)
第一名:长江证券研究小组(葛军等)。第二名:广发证券,研究小组(巨国贤、肖征)。第三名:国信证券,彭波第四名: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小组(桑永亮、蔡鼎尧、万锐)。第五名:申银万国证券,研究小组(叶培培等)。
非金属类建材
第一名:中信证券,曾豪。第二名:国泰君安证券,韩其成。第三名:广发证券,邹戈。第四名:招商证券,黄晶晶。第五名:申银万国证券,研究小组(王丝语、张圣贤等)。
第五名:中金公司,研究小组(金宇、王禹媚)。
煤炭开采
第一名:招商证券,研究小组(卢平、王培培、张顺)。第二名:兴业证券,刘建刚。第三名:申银万国证券,研究小组(刘晓宁等)。第四名:华创证券,韩振国。第五名:广发证券,研究小组(沈涛、安鹏)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第一名:中信证券,研究小组(吴非、王海旭、马青芳)。第二名:招商证券,研究小组(彭全刚、侯鹏)。第三名:国金证券,赵乾明。第四名:海通证券,陆凤鸣。第五名: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小组(王威、张赫黎)。
农林牧渔
第一名的是:齐鲁证券,研究小组(谢刚、胡彦超、张俊宇等)。第二名:中信证券,研究小组(毛长青、施亮)。第三名:申银万国证券,研究小组(赵金厚、王琦等)。第四名:海通证券,研究小组(丁频、夏木)。第五名:华泰证券,研究小组(蒋小东、裴雷、杨艳艳)。
医药生物
第一名:国信证券,研究小组(贺平鸽、丁丹、杜佐远、胡博新)。第二名:申银万国证券,研究小组(罗鶄、娄圣睿等)。第三名:中投证券,研究小组(周锐、余方升、江琦、王威等)。
计算机
第一名:民生证券,研究小组(尹沿技、卢婷、李晶等)。第二名:国金证券,研究小组(易欢欢、赵国栋)。第三名:长江证券,研究小组(马先文等)。第四名:国信证券,研究小组(段迎晟、高耀华、欧阳仕华)。第五名:申银万国,研究小组(龚浩等)。
我眼中的券商宏观策略江湖及再议策略分析师之死
![我眼中的券商宏观策略江湖及再议策略分析师之死](https://img.taocdn.com/s3/m/b4d5954b3b3567ec102d8ab3.png)
我眼中的券商宏观策略江湖及再议策略分析师之死作者:沈大伟这不是对2014年宏观策略研究领域新财富上榜名单的预测,研究更重逻辑与纠错,市场预测的参考意义大多本就有限,再对关于研究员的某种评价结果预测,就更加不靠谱。
也不是结果评论,这是业内权威和媒体的事。
这篇小文仅是一个将从事宏观策略分析、与大家共同见证伟大时代的研究热爱者和资深读者对A股卖方宏观与策略分析行业的粗浅感想。
而前段时间长城证券和华尔街日报等关于策略分析师之死的话题,也有所启示。
诸位大佬和前辈如不吝赐教,感激之至。
本文主要依据是往年新财富评选宏观策略领域排名以及自己对看过的公开报告的印象。
当然会有一些没排进名次而独具特色和实力的团队以及很多没收集到的精彩报告,或者也许有的报告只发给了VIP而未公开,所以必然不全面和带有个人倾向,还请大牛们海涵。
谁让咱这屌丝只买得起基础版研报客户端呢,每日浏览数都很有限。
因个人职业兴趣点,下述观感以策略为主,兼顾宏观。
一、宏观策略外史简单来说,今年之前的券商卖方策略研究基本就是申万先战中金中信再PK安信兴业的历史,陈李、徐妍、徐刚、程伟庆、于军、邱劲、郦彬、高挺、袁宜、凌鹏、程定华、张忆东、王胜等知名分析师先后风云际会。
申万犹如少林,体系完整严密,影响深远,长期雄踞第一梯队,即使在其低潮期也不至于离谱。
最初平安封树标惊鸿夺冠,早期数年间申万中金中信鼎足而立,申万陈李徐妍三连冠,国泰君安宏观与策略也均较强,华南的招商国信各上榜两次和一次。
2007、08年起,程定华(安信)和周金涛(长江、中信建投)相继崛起,并保持在行业前列。
2009、10年中信于军领衔中兴,近几年来兴业张忆东团队和穆启国(华泰联合、川财)持续耀眼。
而去年底以来程定华从卖方研究一线的淡出,以及海通广发国泰君安华泰川财等策略团队的再造,使得券商策略江湖真正进入多极化。
宏观方面,前些年几乎就是中金中信和高善文博士(光大安信)的天下,许小年高善文哈继铭诸建芳当为业内标杆、一代宗师。
中金公司研究部宏观经济研究报告
![中金公司研究部宏观经济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1b970c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5.png)
中金公司研究部宏观经济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评估当前的经济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通过综合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我们对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本报告共分析了经济增长前景、通货膨胀压力、人民币汇率、资本市场等几个主要方面。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全球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通货膨胀风险上升,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资本市场走势不稳定。
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应对当前面临的经济挑战,并推动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一部分:经济增长前景分析当前的全球经济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
虽然疫苗的研发和分发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全球范围内的疫情仍然没有完全得到控制。
这对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同时,国际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风险也是当前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
然而,尽管面临这些压力和挑战,我们认为全球经济仍具备一定的增长潜力。
一方面,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经济的措施,包括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复苏。
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为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
因此,我们预计全球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
第二部分:通货膨胀压力分析在当前较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增加。
全球范围内的商品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原材料价格的波动都对通胀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另外,复苏阶段的金融市场过热也可能导致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从而加大了通货膨胀的风险。
因此,我们建议各国央行密切关注通货膨胀压力的变化,并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措施。
一方面,需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以应对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冲击。
另一方面,要加强货币政策的协调,以防止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失衡。
第三部分:人民币汇率分析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风险对人民币汇率构成了一定的压力。
证券市场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与工具
![证券市场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与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7843524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9.png)
证券市场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与工具证券市场作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宏观经济的波动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准确评估和预测证券市场的动态变化,需要运用合适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与工具。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如货币供应量分析、经济周期分析、资本流动分析,并探讨它们在证券市场分析中的应用。
一、货币供应量分析货币供应量是宏观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它是指社会上的货币总量,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
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对证券市场的波动具有直接影响。
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分析,可以预测经济的通胀压力和货币政策的调整方向。
货币供应量分析工具主要有M0、M1、M2 等指标。
M0 是指流通中的现金,M1 是 M0 和活期存款的总和,M2 则是 M1 和定期存款的总和。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央行公布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
在证券市场分析中,可以结合货币供应量变化与证券价格指数的走势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市场的流动性和投资环境。
二、经济周期分析经济周期是指一个经济体系在一定时间内的增长和衰退的波动过程。
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有所不同。
因此,通过对经济周期的分析,可以预测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
经济周期分析工具主要有三种:领先指标、滞后指标和同步指标。
领先指标是指在经济周期中先于整体经济变化的指标,如制造业订单、建筑许可证等。
滞后指标是指在整体经济变化之后才出现变动的指标,如失业率、利率等。
同步指标则是与整体经济变化同时出现的指标,如消费支出、生产指数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预测证券市场的牛熊转换点以及整体经济的发展趋势。
三、资本流动分析资本流动是指国内外资本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流动。
资本流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多方面,包括外国投资者对股票和债券的买卖、公司间的并购重组、跨国资本的进出等。
通过分析资本流动的趋势和规模,可以预测证券市场的投资热度和风险程度。
资本流动分析工具主要有国际收支统计、外汇储备数据、国内外资本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等。
中信证券宏观培训(20100729)_ver1
![中信证券宏观培训(20100729)_ver1](https://img.taocdn.com/s3/m/aa88823b87c24028915fc30a.png)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利率 汇率 信贷
12
分析框架与主要方法
13
宏观经济分析核心框架: 总需求——总供给 宏观经济分析核心框架: 总需求 总供给
宏观经济分析的核
P
AS
心就是分析影响总 供给和总需求的各 个因素及其后果。 个因素及其后果。
P* AD Y* Y
14
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核心: 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核心:一个图解
24
消费
28
消费增速(%)
消费者预期指数
100 95 90 85 80
先行指标:消费 先行指标: 者预期指数
23 18 13 8 06 07 08 09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Sep-2008 Dec-2008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先行指标:新增 先行指标: 就业人数
Mar-2009
Jun-2009
资料来源:CEIC, 资料来源:CEIC,中信证券研究部
25
消费
数据中发掘消费亮点
序号 商品类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15 16 金银珠宝类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粮油类 家具类 服装类 食品、饮料、 食品、饮料、烟酒类 肉禽蛋类 汽车类 用品类 石油及制品类 化妆品类 体育、 体育、娱乐用品类 日用品类 文化办公用品类 通讯器材类 2009年4月 年 月 10.40 0.60 4.80 22.80 13.90 9.20 6.50 18.50 9.70 0.30 18.20 5.00 13.70 1.90 -8.40 2009年5月 年 月 28.70 12.00 15.60 33.30 21.20 16.00 13.30 23.80 14.40 5.00 21.70 6.90 15.40 2.60 -7.80 7.80 2009年1月-6月 年 月 月 15.40 5.10 11.20 28.30 17.00 13.10 10.60 18.10 14.00 1.50 17.20 7.90 14.00 3.70 -7.00 2009年7月 年 月 18.40 8.00 11.90 42.50 19.10 13.30 6.60 32.00 16.30 1.10 20.30 10.30 16.30 3.80 1.30 2009年7月比前 年 月比前 月比前6 月变动情况 3.00 2.90 0.70 14.20 2.10 0.20 -4.00 13.90 2.30 -0.40 3.10 2.40 2.30 0.10 8.30
证券行业的宏观经济分析
![证券行业的宏观经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cb1be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b.png)
证券行业的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分析是评估经济整体状况以及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方法。
在证券行业中,宏观经济因素对于市场走势和证券投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证券行业的宏观经济因素进行分析,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市场并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一、GDP增长率GDP增长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
证券行业对GDP增长率敏感,因为经济增长率高的国家通常意味着企业利润增加,投资者对证券市场更加乐观。
GDP增长率的预期是投资者对证券行业走势进行判断的基础指标之一。
二、通胀水平通胀水平是衡量商品和服务价格总体上涨的指标。
证券行业对通胀水平敏感,因为通胀率的上升可能导致利率上升,从而对证券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通胀数据,特别是核心通胀率,以做出相应的投资调整。
三、利率政策利率是宏观经济中的重要变量,对于证券行业有着直接影响。
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促进投资和消费,有利于股市的发展;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股市下跌。
证券投资者需关注央行的货币政策动态,以及利率走势,从而作出相应的投资策略。
四、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对于证券行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政策改变、监管政策调整等都可能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各国政府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以及与证券行业相关的各种新闻和报道,从而及时调整投资组合。
五、国际形势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对证券行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国际经济形势、国际政治局势以及国际贸易政策都可能对证券市场产生重要冲击。
投资者需要关注全球经济形势和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动态,从而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六、行业数据除了宏观经济因素外,证券行业本身的数据也是投资者需要关注的重要指标。
行业盈利数据、市场估值、资金流向等都可以提供对市场趋势的一些线索。
投资者可以通过研究行业数据,深入了解证券市场的运行状况,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总结:证券行业的宏观经济分析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逆风使舵稳为先汇总
![逆风使舵稳为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d689ac80975f46526d3e127.png)
06
07
08
09
10
15 12 9 6 3 0 -3 -6 -9 -12 03 04
11
PPI
贷款(右)
预 测
40 35 30 25 20 15 10 5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05
06
07
08
09
10
11
11
9.0 - 40.6 7.9
9.6 9.2 10.3
2011F
4.1
43.4
5.2
54.6
0.3
3.0
9.6
19
2011整体格局“两增两减”
2010至2011年投资增长预测
2010 40% 30% 20% 10% 0% 20%21% 26%25% 18% 2011E 33% 29% 19%
19% 27%
全国
2010
可选消费“必需化”
当一种可选消费品“必需化”趋势形成时,增速将超过居民消费增长的 平均速度。 我们预期,正在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同时进行“必需化”的空调、 电子产品、小家电等实物商品,以及餐饮、娱乐等服务消费品将保持更 高的增速。
2011进口更胜出口
美国经济增长超预期,2011年中国出口增速将达到18%左右。内需强于外需,进口 增速约20%。贸易顺差约1750亿美元,较去年小幅收窄。 中国出口与世界经济增速高度相关(%,2011年为预测值)
国内环境:
1.通胀压力加大 2.房价上涨过快与违法征地拆迁等
引发社会矛盾
3.收入差距扩大 4.高增长低福利 5.环境、食品安全问题
6.腐败现象严重
开局低迷亟需政策加力
![开局低迷亟需政策加力](https://img.taocdn.com/s3/m/9c2c08b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e.png)
2015年第10期诸建芳经济下滑的幅度加大,与此同时,总需求收缩趋势依然没有改变。
经济自身并不存在扭转这一趋势的因素,因此改变当前回落趋势必须依靠政策继续加大力度。
宏观·策略|宏观热评Macroeconomy ·Strategy诸建芳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1-2月工业增速为6.8%,比去年12月回落1.1个百分点,显著低于市场和我们的预期,需求不足导致工业增速放缓。
从1-2月工业增速来看,预计一季度GDP 将回落至7%,较去年四季度低0.3个百分点,经济下滑的幅度加大。
与此同时,总需求收缩趋势依然没有改变。
反映未来需求变化的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下降1.8%,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31.7%。
除了目前企业新开工投资还在下降外,社会融资成本依然过高,房地产去库存料仍将延续一段时间,且消费短期难有明显改观。
经济自身并不存在扭转这一趋势的因素,因此改变当前回落趋势必须依靠政策继续加大力度。
经济增速回落明显1-2月工业增速低于预期,一季度GDP 增速可能降至7%。
1-2月工业增速为6.8%,比去年12月回落1.1个百分点,显著低于市场和我们的预期。
1-2月环比分别为0.47%、0.45%,工业折年环比增速仅约5.7%。
今年1-2月工业的累计环比增速为0.92%,显著低于2011-2014年历史同期平均水平1.1%,反映今年年初工业增长更弱于往年同期。
需求增长低迷是导致工业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
从三大需求增长看,1-2月投资和消费同比增速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尤其是投资增速环比显著低于历史同期;出口方面受去年同期低基数原因呈现显著提升,而1-2月累计出口交货值增速降至4.2%,明显低于海关统计口径15%的增速。
这说明国内需求增长动能依然低迷,外需增长承压。
预计短期工业增速将继续低位增长。
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第一,需求增长动能短期难有明显改善。
从目前市场供需状况看,1-2月累计产销率降至97.3%,接近2008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水平;较12月下降0.5个百分点,降幅达2009-2014年最高水平。
宏观经济分析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
![宏观经济分析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d56b4c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b.png)
宏观经济分析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一、引言在证券投资领域,宏观经济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市场环境、预测市场走势、降低风险、增加收益。
本文将探讨宏观经济分析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
二、宏观经济分析的定义宏观经济分析是指对整个宏观经济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它通过对国家经济的总量、结构、运行状况等进行观察和分析,来揭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宏观经济分析主要关注的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利率等。
三、宏观经济分析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1. 判断整体市场趋势宏观经济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整体市场的走势。
通过观察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利率水平、政府政策等,可以了解经济的发展情况和重要变化。
例如,当经济增长率高、利率低且政府实施积极的经济政策时,投资者可以判断市场将会看涨。
2. 评估行业发展前景宏观经济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估不同行业的发展前景。
因为宏观经济状况会直接影响某些行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
例如,当宏观经济增长迅速时,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行业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 选择个股投资标的宏观经济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选择个股投资标的。
通过对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投资者可以了解不同公司的经营环境和市场前景。
例如,某一行业在整体经济放缓时仍然保持较高增长率,投资者可以倾向于选择该行业的优质公司作为投资标的。
四、宏观经济分析的优势和局限性1. 优势宏观经济分析能够提供全面的宏观经济环境下的投资机会,帮助投资者捕捉市场的主要趋势。
同时,它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帮助投资者更加理性地进行投资。
2. 局限性宏观经济分析不能解释市场短期的波动和个别个股的表现。
它更适合用于分析长期投资机会,而不适合用于短期交易。
另外,宏观经济分析可能受到不完全或错误的数据、政策变化、外部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分析结论不够准确。
五、结论宏观经济分析在证券投资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第八章-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宏观经济分析
![第八章-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宏观经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97027a3c1ec5da50e270cc.png)
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概述一、基本分析的概念分析影响证券未来收益的基本经济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据此预测证券的收益和风险,最终判断证券内在价值的一种分析方法.二、基本分析的内容基本分析注重于证券价值的发现,力图用经济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趋势来解释证券市场上的价格变动.宏观经济分析基本分析作用宏观经济分析内在价值向投资者提供未来收益对未来的基本经济要素及其供求关系的预测 选择具有投资价值的投资象预测证券市场的中长期走势基本分析作用 宏观经济分析 行业分析 公司分析概述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分析评价宏观经济形势基本变量意义和方法宏观经济变动与证券市场波动关系分析 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环境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股票市场的供求分析长期来看,股票的价格由其内在价值决定; 中短期来看,股票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分析 对我国这样的新兴股票市场,股价在很大程度上由股票的供求关系决定,即由一定时期股票的总量和资金总量的对比力量决定。
(一)证券市场的供给方—股票的数量证券市场的供给主体是上市公司,由已上市的老股票和新上市的新股票构成。
股票市场供给的决定因素(二)证券市场的需求方——证券市场投资者(资金数量)1.使得证券的发行有了保证,直接融资渠道得以建立。
2.证券投资者之间的交易保证了证券市场资金和证券转换的连续性。
投资者:个体投资者;机构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自然人,指从事证券买卖的居民。
机构投资者:一切参与证券市场投资的法人机构。
股票市场需求的决定因素影响我国证券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制度变革: 1. 股权分置改革2.《证券法》和《公司法》的重新修订股票市场供给——上市公司数量 市场因素 宏观经济环境制度因素 上市公是质量 机构投资者具有资金与人才实力雄厚、投资理念成熟、抗风险能力强等特征,因而其发育程度被视为评价市场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股票市场的需求 股票市场资金的数量 宏观经济环境 政策因素 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 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和壮大 资本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3. 融资融券业务第一节 宏观经济分析概述一、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和方法 (一)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1.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2.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3.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与方向.4.了解在转型经济体中,宏观经济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1.总量分析法分析对象: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如对国民生产总值、消费额、投资额、银行贷款总额及物价水平的变动规律的分析等,进而说明整个经济的状态和全貌. 2.结构分析法分析对象: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
中国经济曙光初现 下半年呈现三大特征
![中国经济曙光初现 下半年呈现三大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a1d8a8f998fcc22bcd10da1.png)
中国经济曙光初现 下半年呈现三大特征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诸建芳中 信 证 券 研 究 部 王宇鹏中 信 证 券 研 究 部 刘博阳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实际上是沿着一条内在的逻辑主线在变化发展:从产能严重过剩到去产能,从产能逐步出清到供需平衡改善,从供给收缩到需求扩张。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一轮周期性扩张。
这一逻辑反映在经济增长上就是:中国经济增速自2010年之后连续几年下行,至2017年基本见底,目前正运行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区间;经济内在动力在逐渐增强,产业结构和经济质量在提升,企业盈利在改善,虽然短期内经济增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回升,但增长的驱动因素在发生积极变化——由政策推动转向由经济自身驱动,经济内生增长动能在进一步修复。
中国经济将会发生“质”的变化,呈现回暖态势。
可以说中国经济已曙光初现。
随着下半年经济数据的变化和对宏观政策的进一步厘清,市场对增长、通胀、盈利以及政策取向的看法会有变化,下半年资本市场的资产价格也将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
整体来看,下半年中国经济将呈现三个显著特征:内生增长动能修复、通胀渐起和企业盈利改善。
GDP:内生增长动能逐渐修复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保持平稳,主要得益于:一是周期性行业资本开支回暖,采矿业和制造业等周期性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将会触底反弹;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好于预期,预计全年增速将维持在6%以上;三是服务业投资有望在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推动下逐渐回暖;四是FDI投资有望迎来一个小高潮,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有望吸引FDI来中国投资;五是全球经济进一步回暖,有望拉动出口保持持续增长。
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特点是“内生动能逐渐修复”。
过去几年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基建投资的高速增长,但是2018年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已经回落至10%左右,而GDP仍然保持6.8%左右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能在修复。
预计下半年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能的修复仍将继续,并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民间投资增速有望逐渐回暖;二是周期性行业资本开支扩张逐渐形成趋势;三是在全球经济回暖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将跟随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前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宏观政策研判
41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宏观经济政策——看得见 的手
经济周期
经济运行
政策周期
宏观经济政策平滑经济波动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 此位置输入文本 平衡
1. 宏观经济政策是推动市场运行“看得见的手” 2. 宏观经济政策总是呈现“逆周期”特征
存款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操作
基准利率
窗口指导
央行的主要货币调控手段
未来货币政策将更注重动态微调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逆周期”的货币 政策
货币政策的“逆周期性”与“前瞻性”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逆周期”的货币 政策
46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资料来源:CEIC,中信证券研究部
30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宏观经济运行——出口
领先指数:PMI新出口订单
PMI订 单指数 提前大 幅度下 滑
资料来源:CEIC,中信证券研究部
31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出口
出口增长率=f(人民币汇率指数,世界经济增长,出口退税(-1),FDI(-2) ) 解释:世界经济增长 / 出口退税 / 人民币汇率指数 / 外商直接投资
7.90
10.30
2
15.40
14.00
16.30
2
2.60 资料来源:CE3IC.7,0中信证券研究部 3.80 26
0
-7.80 中信证券首席-7经.0济0学家楚建芳《宏1观.30
8
研究方法》
消费
中国特色: 各地区消费率的整体变动趋势和消费结构的演变过程
资料来源:CEIC,中信证券研究部
27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利率政策的预判依据( 1/3)
1.国内通胀情况 2.国内增长情况 3.各国央行的政策手段
(联动特征)
多种因素决定 利率政策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汇率政策的预判依据( 2/3)
1.汇率政策主要影响出口,盯住美元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外需的波动风险
2.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政治因素要大于 市场因素
5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经济循环与经济指标
6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原理性的宏观经济循环
图
要素收入
要素市场
家庭部门
消费支出
产品市场
要素支出
厂商部门
销售收入
储蓄
直接税 转移支付 居民进口
资本市场
投资
公债发行 货币发行
政府部门
政府进口 关税
国际市场
间接税 直接税
如何观察消费增长
24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消费
先行指标:消费者 预期指数
先行指标:新增就 业人数
资料来源:CEIC,中信证券研究部
25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消费
序号 商品类别
1 金银珠宝类 2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3 粮油类 4 家具类 5 服装类 6 食品、饮料、烟酒类 7 肉禽蛋类 8 汽车类 9 用品类 10 石油及制品类 11 化妆品类 12 体育、娱乐用品类 14 日用品类 15 文化办公用品类 16 通讯器材类
数据中发掘消费亮点
2009年4月
10.40 0.60 4.80 22.80 13.90 9.20 6.50 18.50 9.70 0.30 18.20 5.00 13.70 1.90 -8.40
2009年5月
2009年1月-6月
2009年7月
2009年 月变
28.70
15.40
18.40
3
12.00
进口增长率 = f(出口,投资)
32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 素
名义GDP增速=f(名义投资增速,名义零售增速,名义出口增速) 名义GDP增速+A*名义进口增速=f(名义投资增速,名义零售增速,名义
出口增速) 名义进口增速=f(名义投资增速,名义出口增速)
真实GDP=名义GDP/GDP缩减指数-1
商业机构宏观研究的独特之处
3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券商/基金宏观研究的独特 之处
政府部门的 宏观研究
商业机构的 宏观研究
学术机构的 宏观研究
4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商业机构宏观研究的独特 之处
宏观 策略
自上而下
行业 企业
预测宏观经济走势 研判宏观政策走向 揭示行业景气格局
政策指标
1.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操作 -再贴现、再贷款 -法定准备金率 -利率 -汇率 -信贷/窗口指导
2.财政政策 -投资政策 -税收政策
9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 GDP)
n GDP含义
n GDP核算指标
生产法 GDP(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 支出法 GDP=C + I + G + NX
本轮周期中 信贷增速 提前投资增速 约一个季度
20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投资
本轮周期,投资依 赖中央投资带动 地方投资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证券研究部
21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投资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证券研究部
政治周期: 党代会之前的投资
增速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宏观经济政策的分 类
货币政策
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
利率政策
汇率政策
信贷政策
投资政策
税收政策
1. 关注政策的表述:紧缩、稳健、适度、积极、扩张 2. 相比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调节影响较为温和,政策的变动也相对频繁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货币政策主要工 具
被动升值
主动升值 遏制顺差
外贸顺差 超常增长
8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宏观经济主要指标
增长指标
1.GDP指标 -投资指标 -消费指标 -出口指标
2.工业活动指标 -工业增加值 -工业利润 -采购经理指数
物价指标
1.CPI(消费者物价指数) 2.PPI(生产者价格指数) 3.GDP 缩减指数
政府购买
进出口
资本往来
7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要素价格低估与投资过度、资产价 格上涨
资金价格低估 (低利率)
投资回报率偏高
资源要素价格低估 (低土地、能源价格等)
投资增长过度
劳动要素价格低估 (低工资)
资产价格上涨
流动性过剩
国际热钱流入
产能扩大
国内消费
依靠出口消化 过剩产能
人民币升值
家庭消费(C);投资(I);政府消费(G);外国净购买(NX ) 收入法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折旧
• GDP增长率
同比增长 环比增长
10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物价指数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它是衡量 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政 府动用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观察指 标。
分析框架与主要方法
13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宏观经济分析核心框架: 总需求—— 总供给
宏观经济分析的核心
P
AS
就是分析影响总供给
和总需求的各个因素
及其后果。
P*
AD
Y*
Y
14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核心:一个 图解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全球经济
CPI=f( CPI-NONFOOD , CPI-FOOD) CPI-NONFOOD=f(PPI,GDP(-3)) CPI-FOOD =f(食品价格周期,GDP(-3))。技术分析为主,考察劳动力情况
RPI=f(CPI) PPI=f(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2),M2(-12)),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 f(全球经济增长变化) GDP缩减指数=f(RPI,PPI) 投资品价格指数=f(PPI)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楚建芳《宏观研究方法
》
2020/11/2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目录
n 商业机构宏观研究的独特之处 n 经济循环与经济指标 n 分析框架与基本方法 n 基本面研判 n 宏观政策研判 n 从宏观看投资机会:自上而下的行业 选择
2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3.关注顺差和出口的变化
高顺差导致 人民币升值
CNY/USD
CNY/EUR
盯住美元的 汇率政策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信贷政策的预判依据( 3/3)
n 信贷政策与利率 政策一般配合使 用
n 窗口指导是我国 央行经常采用的 政策手段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 研究方法》
财政政策的两个“关 注”
5.10
8.00
2
15.60
11.20
11.90
0
33.30
28.30
42.5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