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源]教育变革的经典范例·读《翻精品课堂的可汗学院》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变革的经典范例·读《翻课堂的可汗学院》教育变革的经典范例·读《翻课堂的可汗学院》

——读萨尔曼《翻课堂的可汗学院》一书有感

在我的中,有一篇博文很受关注,那就是2012年7月25日发布的翻课堂:美国日渐流行的教学模式一文。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0575人阅读,548人,无论是阅读者还是者,都是空前的。文中介绍的可汗学院、翻课堂,在两年的时间里,已经被我国的教育工和关心教育的人士所熟知,并在各地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践。

今年五月份,萨尔曼·可汗的著作《翻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中文版。在书中,萨尔曼·可汗以可汗学院的成功为证,分析了当前教育各方面的缺陷和落后之处,提出了改革当下教育、实现教育公平与高效的新主张。这是一本颠覆人们教育理念的书籍,也是信息时代指导教育改革的佳作。

在理解萨尔曼·可汗所做的工作时,把握下面几个关键的概念很重要。

一、精熟教学法

所谓精熟教学法,简单地说,是指学生在进入更高难度的学习阶段之前,应充分理解之前所学习的概念。萨尔曼·可汗将此作为可汗学院、翻课堂的重要教育信念,是基于如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首先,从生理的角度看,学习是组成大脑的神经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的过程。大脑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如蛋白质会进行合成、突触的效果会增强等。许多化学物质会进行合成与分解,并产生电信号,这也是大脑在思考时消耗很多能量的原因。

大脑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记忆模式,分别是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要想得到长久的记忆,大脑在处理所接收到的信息时就必须足够透彻且深入。当一个新的信息进入大脑时,与之相关的信息就会被联系起来。大脑处理的所有信息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逻辑关系的一组信息。当这些信息具有结构性,能够和已经学过的知识、能够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建立密切的联系时,就容易让人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这一信息,从而对其有深入且透彻的理解。换句话说,学习过程带动的神经元越多,学生的记忆也就越生动,记忆的时间也就越长。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就是将课程的前后内容相关联,并且注重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

其次,从学习的过程看,不管一个学生多聪明、多努力,都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在一次测试中,班级中的一个学生做对了其中95%的试题,获得了第一名,成为同学敬仰的对象,老师和家长也很开心。但我们是否思考过,这个成绩第一的学生,也有5%的知识点没有掌握。这些内容很有可能成为他今后学习的障碍,到了今后的某一学习阶段,会让其突然跟不上班级其他学生学习的节奏。

萨尔曼·可汗在旧金山湾区的半岛桥暑期培训课程上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参加培训的中学生分成两组,都采用可汗学院的视频进行学习。一部分学生从五年级的数学知识开始学起,另一部分则从零开始。在六周的学习结束之后,从1

1开始学习的学生在起步阶段缓慢前行,但最终学习成效超过了对手,再现了现代版的龟兔赛跑。之所以取得意料之外的成效,就是因为从零开始的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填补了数学知识学习上的漏洞,在进入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之前,充分理解了所需掌握的基本概念。

由此可见,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填补知识的漏洞,而找出并填补这些漏洞不仅能节约时间,还能帮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考试不是目的,通过考试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漏洞,为其设置严格的补考,让其获得满分,扫除其今后学习的障碍,这就是精熟教学法的要义。在精熟教学法中,每节课不是按照时间来划分的,而是根据理解程度和成绩来确定的。我们基本上没有做到这一点。

再次,从对学生的期望看,目前包括老师在内的教育工对学生的期望值普遍偏低。在考

试中取得了60分的成绩,就算合格了,没有想到那不会做的40分,将对他今后的学习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一次次考试,一次次积累那些没掌握的知识,到头来怎能让学生融会贯通,怎能让学生对学习保持乐趣?

精熟教学法背后的信念是:只要教学条件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那么所有学生都能掌握知识,任何学生都不会掉队或成绩不佳。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被很多老师质疑的教育口号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我想,如果让学生每一步都实现了知识的真正理解,成为下一步学习的基础,确实是可以让孩子不掉队的。

二、可汗学院

通过对学校教育的作用、学习是如何发生的、精熟教学法的深入研究,萨尔曼·可汗得到两个最重要的认知:其一,课程的进度应按照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来制定,而不是人为规定一个统一的进度;其二,学生如果想要掌握更高难度的知识,就必须深入理解最为基本的概念。

先说学习的时长。有美国的专家对大学生上课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上课后,学生需要3-5分钟才能静下心来,在之后的10-18分钟内精力非常集中,此后开始走神儿。在课程即将结束的3-4分钟,还会有一次精力集中的时间。也就是说,在一堂课的时间里,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约在10-18分钟之间。既然如此,为什么一节课非要上4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呢?

大学生在一堂课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要比中小学生长一些,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的时长控制在10分钟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萨尔曼·可汗非常走运,当年他决定将自己的教学视频上传到YouTube上时,YouTube给出的视频长度限制就为10分钟,他在误打误撞之中找到了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通道,并被事实证明是非常有效的。

萨尔曼·可汗认为,如果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上,每天学习时间有1-2小时就够了,没必要整天坐在教室里。就是在这1-2小时的时间内,学生也不是完全盯着电脑屏幕,还要留出时间和同学互相讨论,或和老师一对一的交流。那么,空出的这许多时间干什么?可以开展各种实践的、艺术的、体育的活动,让孩子们从中感受快乐。

从教学设施的配备上,也没有必要没人都准备一台电脑。因为学生学习1-2个小时就够了,班级里不同的学生可以错时学习,在相同的时间里做不同的事情,由不同的教师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指导,从而使得教学设施的使用更加高效。

次说如何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一知识点。这件事情看起来容易,但要真正找到一个标准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萨尔曼·可汗没有纠结于去找寻科学的答案,而是找了一种替代的办法:给学生提供关于这一知识点的题库,电脑随机给孩子出题,如果学生能够连续答对10道题目,就认为他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由于学生认为连续答对10道题是件很困难的事,所以当他们做到时,便能体会到一种成就感,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也会得到大幅提升,进而对更高难度的挑战充满期待。

再说技术支撑。为了让技术助推学生的学习,萨尔曼·可汗做了多方面的探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比如说,将电脑的黑板界面定义为黑色,让其和学校里的真是黑板相统一,他相信黑色的黑板带有一种魔力;录制教学视频时,授课者不在视频中露脸。如果视频中出现了人,学生就很容易分神,无法将精力集中在视频中所讲的内容上。人类会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人的面部,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习惯;认真研究学科知识的结构,给学生提供知识结构的图示,让他知道今天的学习在后续会和那些知识相关联。在为每一个知识点提供教学视频、帮助学生解惑的同时,为他们配置监测学习成果的题库;在后台研发数据记录和分析的软件,将学生的姓名、知识点分别为经纬,将学生的答题数、正确数、错误数、连续正确数、以及答题的总时长等信息全部记录,以便真实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和瓶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