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北邮)
北邮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
![北邮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82c5fc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8.png)
北邮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北邮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通信原理软实验实验报告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班级:@@@@@@@@@@姓名:execf2t.sci;fs=800;//采样速率T=200;//截短时间N=T*fs;//采样点数dt=1/fs;//时域采样间隔t=[-T/2:dt:T/2-dt];//时域采样点df=1/T;//频域采样间隔f=[-fs/2:df:fs/2-df];//频域采样点数fm1=1;//待观测正弦波频率,单位KHz,下同fm2=0.5; //待观测余弦波频率fc=20;//载波频率//以上为初始化参数设置m1=sin((2*%pi)*fm1*t);//待观测正弦波部分M1=t2f(m1,fs);//傅里叶变换MH1=-%i*sign(f).*M1;//希尔伯特变换mh1=real(f2t(MH1,fs));//希尔伯特反变换m2=2*cos((2*%pi)*fm2*t);//待观测余弦波部分M2=t2f(m2,fs);//傅里叶变换MH2=-%i*sign(f).*M2;//希尔伯特变换mh2=real(f2t(MH2,fs));//希尔伯特反变换s1=(1+(m1+m2)/abs(max(m1+m2))).*cos((2*%pi)*fc*t); //AM信号时域表达式S1=t2f(s1,fs);//AM信号频域表达式s2=(m1+m2).*cos((2*%pi)*fc*t);//DSB-SC信号时域表达式S2=t2f(s2,fs);//DSB-SC信号频域表达式s3=(m1+m2).*cos((2*%pi)*fc*t)-(mh1+mh2).*sin((2*%pi)*fc*t);//SSB信号时域表达式,以上边带为例S3=t2f(s3,fs);//SSB信号上边带频域表达式//以上是仿真计算部分//以下为绘图部分//AM信号xset(window,1)plot(f,abs(S1))title(AM信号频谱)xlabel(f)ylabel(S(f))mtlb_axis([-25,25,0,max(abs(S1))]); xset( window,2)plot(t,s1)title(AM信号波形)xlabel(t)ylabel(s(t))mtlb_axis([-3,3,-3,3]);//DSB-SC信号window,3)plot(f,abs(S2))title(DSB-SC信号频谱)xlabel(f)ylabel(S(f))mtlb_axis([-25,25,0,max(abs(S2))]); xset( window,4)plot(t,s2)title(DSB-SC信号波形)xlabel(t)s(t))mtlb_axis([-1,4,-3,3]);//SSB信号(以上边带为例)xset(window,5)plot(f,abs(S3))title(SSB信号频谱)xlabel(f)ylabel(S(f))mtlb_axis([-25,25,0,max(abs(S3))]) xset(window,6)plot(t,s3)title(SSB信号波形)xlabel(t)ylabel(s(t))mtlb_axis([0,6,-3,3]) 2、产生的波形图:1)AM信号:2)AM信号频谱:3)DSB-SC信号:4)DSB-SC信号的频谱:5)SSB信号波形:6)SSB信号频谱:3、实验心得:做这个实验时的我的理论知识已经准备得比较充分了,所以难点主要在编程方面。
北邮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
![北邮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ec7e05048d7c1c708a145dc.png)
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班级:一、通信原理Matlab仿真实验实验八一、实验内容假设基带信号为m(t)=sin(2000*pi*t)+2cos(1000*pi*t),载波频率为20kHz,请仿真出AM、DSB-SC、SSB信号,观察已调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二、实验原理1、具有离散大载波的双边带幅度调制信号AM该幅度调制是由DSB-SC AM信号加上离散的大载波分量得到,其表达式及时间波形图为:应当注意的是,m(t)的绝对值必须小于等于1,否则会出现下图的过调制:AM信号的频谱特性如下图所示:由图可以发现,AM信号的频谱是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信号的频谱加上离散的大载波分量。
2、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DSB—SC AM)信号的产生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信号s(t)是利用均值为0的模拟基带信号m(t)和正弦载波c(t)相乘得到,如图所示:m(t)和正弦载波s(t)的信号波形如图所示:若调制信号m(t)是确定的,其相应的傅立叶频谱为M(f),载波信号c(t)的傅立叶频谱是C(f),调制信号s(t)的傅立叶频谱S(f)由M(f)和C(f)相卷积得到,因此经过调制之后,基带信号的频谱被搬移到了载频fc处,若模拟基带信号带宽为W,则调制信号带宽为2W,并且频谱中不含有离散的载频分量,只是由于模拟基带信号的频谱成分中不含离散的直流分量。
3、单边带条幅SSB信号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信号要求信道带宽B=2W, 其中W是模拟基带信号带宽。
从信息论关点开看,此双边带是有剩余度的,因而只要利用双边带中的任一边带来传输,仍能在接收机解调出原基带信号,这样可减少传送已调信号的信道带宽。
单边带条幅SSB AM信号的其表达式:或其频谱图为:三、仿真设计1、流程图:Array2、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实验仿真结果从上至下依次是AM信号、DSB信号、SSB信号。
从仿真结果看,AM调制信号包络清晰,可利用包络检波恢复原信号,接收设备较为简单。
北邮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北邮通信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122f273968011ca300913c.png)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姓名:实验一: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DSB-SC AM)一、实验目的1、了解DSB-SC AM 信号的产生以及相干解调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2、了解DSB-SC AM 信号波形以及振幅频谱特点,并掌握其测量方法。
3、了解在发送DSB-SC AM 信号加导频分量的条件下,收端用锁相环提取载波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4、掌握锁相环的同步带和捕捉带的测量方法,掌握锁相环提取载波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DSB 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cos DSB c s t m t t ω=频域表达式为1()[()()]2DSB c c S M M ωωωωω=-++ 其波形和频谱如下图所示DSB-SC AM 信号的产生及相干解调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将均值为零的模拟基带信号m(t)与正弦载波c(t)相乘得到DSB—SC AM信号,其频谱不包含离散的载波分量。
DSB—SC AM信号的解调只能采用相干解调。
为了能在接收端获取载波,一种方法是在发送端加导频,如上图所示。
收端可用锁相环来提取导频信号作为恢复载波。
此锁相环必须是窄带锁相,仅用来跟踪导频信号。
在锁相环锁定时,VCO输出信号sin(2πf c t+φ)与输入的导频信号cos(2πf c t)的频率相同,但二者的相位差为(φ+90°),其中很小。
锁相环中乘法器的两个输入信号分别为发来的信号s(t)(已调信号加导频)与锁相环中VCO的输出信号,二者相乘得到[A C m(t)cos(2πf c t)+A p cos(2πf c t)]∙sin(2πf c t+φ)=A c2m(t)[sinφ+sin(4πf c t+φ)]+A p2[sinφ+sin(4πf c t+φ)]在锁相环中的LPF带宽窄,能通过A p2sinφ分量,滤除m(t)的频率分量及四倍频载频分量,因为很小,所以约等于。
LPF的输出以负反馈的方式控制VCO,使其保持在锁相状态。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硬件部分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硬件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202c7c1a59eef8c75fbfb353.png)
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题目:基于TIMS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班级:2009211126班专业:信息工程姓名:成绩:实验1振幅调制(AM)与解调一、实验目的(1)掌握具有离散大载波(AM)调制的基本原理;(2)掌握包络检波器的基本构成和原理;(3)掌握调幅波调制系数的意义和求法。
二、实验原理幅度调制是由DSB-SC AM信号加上一离散的大载波分量(设载波的初始相位φc=0),其表示式为s t=A c1+m t cos2πf c t式中要求基带信号波形m t≤1,使AM信号的包络A c1+m t总是正的,式中的A c cos2πf c t是载波分量A c m t cos2πf c t是DSB-SC AM信号。
定义m n t=m(t)max|m(t)|,|m(t)|≤1a=max m t,|m(t)|≤1称标量因子a为调制系数或调幅系数。
有两种调制方式,调制框图如下AM 信号调制原理框图1AM 信号调制原理框图2 解调原理框图如下AM 信号解调原理框图三、实验步骤1、按如下所示的连接图连接好AM信号调制连接图AM信号解调连接图2、调节加法器上两路输入信号的放大倍数,同时用示波器监测,在保证加法器输出波形不削顶的情况下,调节至交流信号峰值与直流成分之比(即调制系数)为小于1、等于1、大于1,观察调制信号和解调信号波形图;3、观察滤波器输入输出波形的变化,分析原因。
四、实验结果音频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调整为1kHZ,直流电压幅度调整为1V。
a<1时,基带与调制信号波形如下调制与解调输出调制与解调信号调制与解调信号五、实验讨论可以看出,AM信号在调制系数a<1,a=1,a>1的情况下,分别有不同的包络形状。
当a<1或a<1时可以恢复成原信号,而在a>1的情况下产生幅度翻转的现象,无法恢复成原信号。
若用同步检波的方法,则需在接收端先进行载波提取操作,然后经过乘法器和低通滤波器,最后通过隔直流电路即可。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 北邮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 北邮](https://img.taocdn.com/s3/m/23223358f7ec4afe04a1dffe.png)
振幅调制与解调(AM)实验目的:1.掌握振幅调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掌握调幅波调制系数的意义和求法;3.掌握包络检波器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实验原理:1.调制原理其中m(t)为一均值为0的模拟基带信号;C(t)为一正弦载波信号;DC为一直流分量。
2.解调原理使用相干解调的方法对调制信号进行解调。
实验设备:1、AM信号调制音频振荡器(Audio Oscillator):产生一低失真,具有500Hz 到10KHz范围内频率可调的正弦波信号可变直流电压(Variable DC):可调范围DC输出(正负2.5伏可调)主振荡器(Master Signals):1. 产生100KHz载波振荡器(Carrier Oscillator)、正交正弦波输出和数字输出2. 8.3KHz 取样时钟脉冲(sampling clock)3. 2kHz正弦信号加法器(Adder):将两组模拟输入信号A(t)和B(t)相加。
乘法器(Multiplier):两组模拟信号相乘移相器(Phase Shifer):产生输入和输出之间相位改变的信号2、AM信号解调共享模块(Utilities Module):含有四种独立的功能音频放大器(Headphone Amplifier):将微弱的音频信号通过内部的放大电路将其放大,从而发出响亮的声音实验过程AM调制1.按图进行各模块的连接;2.音频振荡器输出为1khz,主振荡器为100khz,乘法器处于dc开关状态;3.调整加法器的增益G及g均为1;4.逐步增加可变直流电压,使加法器输出波形为正;5.惯出图形是否为am波形;6.调整a值,调整可变直流电压使a=0.5,1,1.5;7.观察不同a值调制与解调信号波形的变化。
AM的解调1.输入a2.用示波器观察rectifier输出波形3.用示波器观察lpf4.改变am的调幅系数a,观察包络检波器输出波形是否随之变化。
实验结果调制系数a=1原信号和AM信号原信号和解调信号a=0.8原信号和AM信号原信号和解调信号a=1.2原信号和AM信号原信号和解调信号实验分析(1)若用同步检波,如何完成实验?比较同步检波和包络检波的优缺点。
通信原理设计实验报告(3篇)
![通信原理设计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2bcc7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f.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调制解调、信道编码和解码等基本技术。
3. 通过实验验证通信原理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1. 信号传输实验(1)实验目的:验证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基本特性,如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等。
(2)实验原理: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观察输出信号的相应变化,分析调制和解调过程。
(3)实验步骤:① 设计信号传输系统,包括调制器、传输信道和解调器;② 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如AM、FM、PM等;③ 通过实验验证调制和解调过程,分析输出信号的特性;④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调制和解调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2. 调制解调实验(1)实验目的:研究调制解调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掌握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验原理:通过实验验证调制解调过程,分析调制解调器的性能指标,如调制指数、解调误差等。
(3)实验步骤:① 设计调制解调系统,包括调制器、解调器和信道;② 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和解调方式,如AM、FM、PM、PSK、QAM等;③ 通过实验验证调制解调过程,分析调制解调器的性能指标;④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调制解调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3. 信道编码和解码实验(1)实验目的:研究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掌握信道编码和解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验原理:通过实验验证信道编码和解码过程,分析编码和解码的性能指标,如误码率、信噪比等。
(3)实验步骤:① 设计信道编码和解码系统,包括编码器、信道和解码器;② 选择合适的信道编码方式,如BCH码、RS码等;③ 通过实验验证信道编码和解码过程,分析编码和解码的性能指标;④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信道编码和解码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4.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1)实验目的:综合运用通信原理中的各种技术,设计一个简单的通信系统,并验证其性能。
(2)实验原理:将上述实验中的技术综合应用于通信系统,验证系统的整体性能。
北邮通信原理实验 基于SYSTEMVIEW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北邮通信原理实验 基于SYSTEMVIEW通信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2350e81195f312b3169a584.png)
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题目:基于SYSTEMVIEW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班级:2013211124专业:信息工程姓名:曹爽成绩:目录实验一:抽样定理 (3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要求 (3三、实验原理 (3四、实验步骤和结果 (3五、实验总结和讨论 (9实验二:验证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10一、实验目的 (10二、实验要求 (10三、实验原理 (10四、实验步骤和结果 (10五、实验总结和讨论 (19实验三:16QAM的调制与解调 (20一、实验目的 (20二、实验要求 (20三、实验原理 (20四、实验步骤和结果 (21五、实验总结和讨论 (33心得体会和实验建议 (34实验一:抽样定理一、实验目的1. 掌握抽样定理。
2. 通过时域频域波形分析系统性能。
二、实验要求改变抽样速率观察信号波形的变化。
三、实验原理一个频率限制在0f 的时间连续信号(m t ,如果以012S T f的间隔进行等间隔均匀抽样,则(m t 将被所得到的抽样值完全还原确定。
四、实验步骤和结果1. 按照图1.4.1所示连接电路,其中三个信号源设置频率值分别为10Hz 、15Hz 、20Hz ,如图1.4.2所示。
图1.4.1 连接框图图1.4.2 信号源设置,其余两个频率值设置分别为15和202.由于三个信号源最高频率为20Hz,根据奈奎斯特抽样定理,最低抽样频率应为40Hz,才能恢复出原信号,所以设置抽样脉冲为40Hz,如图1.4.3。
图1.4.3 抽样脉冲设置3.之后设置低通滤波器,设置数字低通滤波器为巴特沃斯滤波器(其他类型的低通滤波器也可以,影响不大,截止频率设置为信号源最高频率值20Hz,如图1.4.4。
图1.4.4 滤波器设置4.为了仿真效果明显,设置系统时间如图1.4.5所示。
图1.4.5 系统时间设置5.之后开始仿真,此时选择抽样速率恰好等于奈奎斯特抽样频率,仿真结果如图1.4.6所示,图中最上面的Sink4是相加后的输入信号波形,中间的Sink8是输入信号乘以抽样脉冲之后的波形,最下面的Sink9是低通滤波恢复后的波形。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a2e92728e9951e79b892764.png)
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题目:基于SYSTEMVIEW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验证抽样定理一、实验目的1、掌握抽样定理2. 通过时域频域波形分析系统性能二、实验原理低通滤波器频率与m(t)相同三、实验步骤1. 要求三个基带信号相加后抽样,然后通过低通滤波器恢复出原信号。
2. 连接各模块完成系统,同时在必要输出端设置观察窗。
3. 设置各模块参数。
三个基带信号的频率从上到下分别设置为10hz、12hz、14hz。
抽样信号频率设置为28hz,即2*14hz。
(由抽样定理知,)将低通滤波器频率设置为14hz,则将恢复第三个信号(其频率为14hz)进行系统定时设置,起始时间设为0,终止时间设为1s.抽样率设为1khz。
3.观察基带信号、抽样后的信号、最终恢复的信号波形四、实验结果最上面的图为原基带信号波形,中间图为最终恢复的信号波形,最下面的图为抽样后的信号波形。
五、实验讨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正如前面实验原理所述,满足抽样定理的理想抽样应该使抽样后的波形图如同冲激信号,且其包络图形为原基带信号波形图。
抽样后的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后,恢复出的信号波形与原基带信号相同。
由此可知,如果每秒对基带模拟信号均匀抽样不少于2次,则所得样值序列含有原基带信号的全部信息,从该样值序列可以无失真地恢复成原来的基带信号。
讨论:若抽样速率少于每秒2次,会出现什么情况?答:会产生失真,这种失真被称为混叠失真。
六、实验建议、意见增加改变抽样率的步骤,观察是否产生失真。
实验二:奈奎斯特第一准则一、实验目的(1)理解无码间干扰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2)掌握升余弦滚降滤波器的特性;(3)通过时域、频域波形分析系统性能。
二、实验原理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码元是按照一定的间隔发送的,接收端只要能够正确地恢复出幅度序列,就能够无误地恢复传送的信号。
因此,只需要研究如何使波形在特定的时刻无失真,而不必追求整个波形不变。
奈奎斯特准则提出:只要信号经过整形后能够在抽样点保持不变,即使其波形已经发生了变化,也能够在抽样判决后恢复原始的信号,因为信息完全恢复携带在抽样点幅度上。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bad485a3c1ec5da50e270b6.png)
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题目:基于SYSTEMVIEW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班级:2011211127专业:信息工程姓名:成绩:实验三简单基带传输系统一、实验目的和要求目的:熟悉系统仿真软件systemview,掌握观察系统时域波形,特别是眼图的操作方法。
要求:自己构建一个简单的基带传输系统,进行系统性能的测试。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实验内容:构造一个简单示意性基带传输系统。
以双极性 PN码发生器模拟一个数据信源,码速率为100bit/s,低通型信道噪声为加性高斯噪声(标准差=0.3v)。
要求:1.观测接收输入和滤波输出的时域波形;2.观测接收滤波器输出的眼图。
实验原理:简单的基带传输系统原理框图如下,该系统并不是无码间干扰设计的,为使基带信号能量更为集中,形成滤波器采用高斯滤波器。
系统框图三、主要仪器设备计算机、SystemView仿真软件四、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第1步:进入SystemView系统视窗,设置“时间窗”参数:①运行时间:Start Time: 0秒; Stop Time: 0.5秒;②采样频率:Sample Rate:10000Hz。
第2步:调用图符块创建仿真分析系统,各模块参数如下:第3步:单击运行按钮,运算结束后按“分析窗”按钮,进入分析窗后,单击“绘制新图”按钮,分别显示出“PN码输出”、“信道输入”、“信道输出”和“判决比较输出”时域波形;第4步:观察信源 PN码和波形形成输出的功率谱;第5步:观察信道输入和输出信号眼图。
四、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1)运行实验软件,创建系统仿真电路如下图:2)搭建好系统后,运行后绘制得到的“PN码输出”、“信道输入”、“信道输出”和“判决比较输出”时域波形如下:信道输入判决比较输出通过比较可以看出,PN序列经过这样简单的基带传输系统后信号能够重建,在接收端获得了与发送端相同的信号,只是存在一定得延时,这与信号传输需要时间有关,该系统设计是合理成功的;发送序列经过成形滤波器后变为适合信道传输的波形,其实质是去掉信号中高品分量;信道的模拟为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噪声与信号叠加,使输出产生错误,同时可能产生码间干扰;信道输出的信号经过抽样保持,最终判决恢复原信号。
北邮通信原理实验
![北邮通信原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33b2c58aec3a87c24028c4ca.png)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班级:姓名:班内学号:实验二抑制载波双边带的产生一、实验目的1.了解抑制载波双边带(SC-DSB)调制器的基本原理。
2.测试SC-DSB 调制器的特性。
二、实验步骤1.将TIMS 系统中的音频振荡器(Audio Oscillator)、主振荡器(Master Signals)、缓冲放大器(Buffer Amplifiers)和乘法器(Multiplier)按下图连接。
图1 实验连接图方式一2.用频率计来调整音频振荡器,使其输出为1kHz 作为调制信号,并调整冲放大器的K1,使其输出到乘法器的电压振幅为1V。
3.调整缓冲放大器的K2,使主振荡器输至乘法器的电压为1V 作为载波号。
4.测量乘法器的输出电压,并绘制其波形。
如下图2所示。
图2 乘法器输出电压波形5.调整音频振荡器的输出,重复步骤4。
如下图3所示。
图3 调整后输出波形三、思考题1.如何能使示波器上能清楚地观察到载波信号的变化?答:可以通过观察输出信号的频谱来观察载波的变化,另一方面,调制信号和载波信号的频率要相差大一些,可通过调整音频震荡器来完成。
2.用频率计直接读SC—DSB 信号,将会读出什么值。
答:围绕一个中心频率来回摆动的值。
实验三振幅调制(Amplitude modulation)一、实验目的1.了解振幅调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了解调幅波调制系数的意义和求法。
二、实验步骤1.将Tims 系统中的音频振荡器(Audio Oscillator)、可变直流电压(Variable DC)、主振荡器(Master Signals)、加法器(Adder)和乘法器(Multiplier)按图1连接。
图1 振幅调制方法一2.音频振荡器输出为1kHz,主振荡器输出为100kHz,将乘法器输入耦合开关置DC 状态。
3.将可变直流器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至最小,此时输出为-2.5V,加法器输出为+2.5V。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3e7ba935901020207409cd3.png)
通信原理实验教程(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通信原理实验教程》是2009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鸿文、桑林、徐春秀、庞沁华。
内容简介:《通信原理实验教程》是通信原理实验课程的教材,内容涵盖三大方面:通信系统的Matlab仿真;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实验;高斯最小移频键控调制器实验。
通过实验,使学生受到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并掌握通信系统仿真和数字处理的硬件实现新方法。
《通信原理实验教程》适用于高等院校本科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工程等专业。
也可供工程科技人员参考。
图书目录:第1章通信系统的Matlab仿真实验1.1引言1.2信号与系统在仿真中的表示1.2.1仿真建模1.2.2时域采样及频域采样1.2.3傅里叶变换1.2.4功率谱密度1.2.5线性系统1.2.6冲激脉冲的仿真1.2.7实验1.2.8思考题1.3高斯噪声与随机数据的产生1.3.1白高斯噪声1.3.2随机二进制序列1.3.3多进制随机数1.3.4实验1.3.5思考题1.4调制1.4.1 SSB调制1.4.2 FM调制1.4.3等效基带仿真1.4.4数字调制1.4.5实验1.4.6思考题1.5数字基带信号1.5.1 PAM信号1.5.2升余弦滚降PAM信号1.5.3眼图1.5.4 NRZ及RZ信号1.5.5 AMI码1.5.6实验1.5.7思考题1.6误码率仿真1.6.1误码率1.6.2二进制系统的误码率1.6.3高阶调制的误码率1.6.4 ISI信道的误码率1.6.5实验1.6.6思考题1.7信道编码1.7.1线性分组码1.7.2循环码1.7.3实验1.7.4思考题第2章通信系统实验2.1引言2.2实验一: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DSB-SC AM)2.2.1实验目的2.2.2 DSB-SC AM信号的产生及相干解调原理2.2.3 DSB-SC AM信号的产生2.2.4 DSB-SC AM信号的相干解调及载波提取2.3实验二:具有离散大载波的双边带调幅(AM)2.3.1实验目的2.3.2 AM信号的产生及解调原理2.3.3 AM信号的产生2.3.4 AM信号的非相干解调2.4实验三:调频(FM)2.4.1实验目的2.4.2 FM信号的产生及锁相环解调原理2.4.3 FM信号的产生2.4.4 FM信号的锁相环解调2.5实验四:线路码的编码与解码2.5.1实验目的2.5.2各线路码的信号波形2.5.3实验2.6实验五:时钟恢复2.6.1实验目的2.6.2时钟提取的原理2.6.3从RZ-AMI码恢复时钟2.6.4从BIP-RZ码或者UNI-RZ码恢复时钟2.7实验六:眼图2.7.1实验目的2.7.2观察眼图的作用2.7.3眼图实验2.8实验七:采样、判决2.8.1实验目的2.8.2采样、判决的原理2.8.3实验2.9实验八:二进制通断键控(OOK)2.9.1实验目的2.9.2 OOK信号的产生及其解调原理2.9.3 OOK信号的产生2.9.4 00K信号的非相干解调2.10实验九:二进制移频键控(2FSK)2.10.1实验目的2.10.2 2FSK信号的产生及解调原理2.10.3连续相位2FSK信号的产生2.10.4连续相位2FSK信号的锁相环解调2.11实验十: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及差分移相键控(DPSK)2.11.1实验目的2.11.2 2PSK及DPSK2.11.3 DPSK信号的产生2.11.4 DPSK信号的相干解调2.12实验十一:信号星座2.12.1实验目的2.12.2 MPSK及MQAM信号的矢量表示及其信号星座图2.12.3信号星座图实验2.13实验十二:低通信号的采样与重建2.13.1实验目的2.13.2低通信号的采样与重建的原理2.13.3采样与重建2.14实验十三:脉冲幅度调制与时分复用2.14.1实验目的2.14.2 PAM与TDM的原理2.14.3 PAM/TDM信号的产生2.14.4 PAM/TDM信号的分路2.15通信系统实验报告要求第3章高斯最小移频键控调制器实验3.1实验目的3.2实验内容3.3实验原理3.3.1 GMSK调制器工作原理及相位路径的计算3.3.2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实现GMSK调制器3.4实验步骤3.4.1设计相位路径的余弦表与正弦表3.4.2仿真眼图的编程及其检验3.4.3设计地址逻辑3.5实验结果观察3.5.1实验仪器3.5.2观察实验结果3.6实验报告3.7 GMSK调制器实验箱介绍3.7.1 GMSK调制器实验连接框图3.7.2实验箱组成3.7.3实验箱电路图及工作原理附录TIMS实验系统部分模块说明一、频率计数器(FREQUENCY/EVENTC()UNTER)二、主信号发生器(MASTERSIGNALS)三、耳机放大器和低通滤波器(HEADPHONEAMPUFIERANDLPF)四、缓冲放大器(BUFFERAMPLIFIER)五、可变直流电源(VARIABLEDC)六、示波器显示选择器(SCOPESELECTOR)七、干线汇聚板(TRUNKSPANEL)八、加法器(ADDER)九、音频振荡器(AUDIOOSCILLATOR)十、双模拟开关(DUALANALOGSWITCH)十一、乘法器(MULTIPLIER)十二、移相器(PHASESHIFTER)十三、正交分相器(QUADRATUREPHASESPLITTER)十四、公用模块(UTILITIESMODULE)十五、序列码发生器(SEQUENCEGENERATOR)十六、双脉冲发生器(TWINPULSEGENERATOR)十七、多电平编码器(M-LEVELENCODER)十八、多电平译码器(M-LEVELDECODER)十九、压控振荡器(VCO)二十、可调低通滤波器(TUNEABLELPF)二十一、判决模块(DECISIONMAKER)二十二、基带信道滤波器(BASEBANDCHANNLEFLITTER)二十三、误码计数(ERRORCOUNTINGUTILITIES)二十四、线路码与部分响应编码器(LINECODE&PARTIALRESPONSEENCODE)二十五、线路码与部分响应解码器(LINECODE&PARTIALRESPONSEDECODE)二十六、噪声发生器(NOISEGENERATOR)二十七、100kHz带通信道滤波器(100kHzPASSBANDCANNELFILTER)二十八、频谱分析器(SPECTRUMANALYSERUTILITIES)二十九、积分和清零(INTEGRATE&DUMP)三十、比特时钟重建器(BITCLOCKREGENERATl0N)三十一、正交功能模块(QUADRATUREUTILITIES)。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北邮)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北邮)](https://img.taocdn.com/s3/m/a6184f7c336c1eb91a375daf.png)
通信原理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二抑制载波双边带的产生(DS B SC g e n er at i on)一、实验目的:1.了解抑制载波双边带(SC-DSB)调制器的基本原理。
2.测试S C-DSB 调制器的特性。
二、实验步骤:1.将T IMS 系统中的音频振荡器(Audio Oscillator)、主振荡器(Master Signals)、缓冲放大器(Buffer Amplifiers)和乘法器(Multiplier)按图(1)连接。
图(1)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产生方法一2.用频率计来调整音频振荡器,使其输出为1kHz,作为调制信号,并调整缓冲放大器的 K1,使其输出到乘法器的电压振幅为1V。
3.调整缓冲放大器的 K2,使主振荡器输至乘法器的电压为 1V,作为载波信号。
4.测量乘法器的输出电压,并绘制其波形。
5.调整音频振荡器的输出,重复步骤4。
6.将电压控制振荡器(VCO)模快和可调低通滤波器(Tuneable LPF)模块按图(2)连接。
图(2)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产生方法二7.VCO 得频率选择开关器至于“LO”状态下,调整VCO 的Vin(控制电压DC-3V~3V )使VCO 的输出频率为10kHZ。
8.将可调低通滤波器的频率范围选择范围至“wide”状态,并将频率调整至最大,此时截至频率大约在12kHz 左右。
9.将可调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至频率计,其读数除360 就为LPF 的3dB 截止频率。
10.降低可调LPF 的截止频率,使SC-DSB 信号刚好完全通过低通滤波器,记录此频率(fh=fc+F)。
11.再降低3dB 截止频率,至刚好只有单一频率的正弦波通过低通滤波器,记录频率( fl=fc-F)12.变化音频振荡器输出为频率为800Hz、500Hz,重复步骤10、11。
三、实验结果:1. 音频振荡器输出1KHz 正弦信号作为调制信号。
已调信号波形图:2. 音频振荡器输出1.5KHz 正弦信号作为调制信号。
北邮通信原理实验GMSK
![北邮通信原理实验GMSK](https://img.taocdn.com/s3/m/cb9b9e0152ea551810a68790.png)
coslowbin=zeros(1,1024*8);
sinlowbin=zeros(1,1024*8);
cossinbin=zeros(1,1024*8);
fori=1:1024 coslowbin(i*8-7)=coslow(i);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实验课实验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
*******
班级:信通院21班
学号:**********
*******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利用数字基带处理方法来实现高斯最小移频键控(GMSK)调制器算法的基带硬件实验,对通信系统硬件实现有新的认识及新的思路。
2、掌握MAX+plusII 及可编程器件的应用。
end
s=s*pi+L*pi/2;
sm(k)=s;
plot(tm,sm)
end
试运行一下,令L=5,bn=1 -1 1 -1 1,可得图像如下:
产生 及 表的程序:
functioncco=sincos()
aaa=zeros(32,5);
foru1=0:31,
b=dec2base(u1,2,5);
foru2=1:5,aaa(u1+1,u2)=bin2dec(b(u2))*2-1;
end
end
si=floor((si+1)*512);
co=floor((co+1)*512);
ssi=zeros(1024,10);
cco=zeros(1024,10);
cs=zeros(1,10);
cc=zeros(1,10);
fort1=1:128,
fort2=1:8,
cs=dec2base(si(t1,t2),2,10);
北邮通信原理实验-推荐下载
![北邮通信原理实验-推荐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7ea7785b43323968011c92b9.png)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通关,1系电过,力管根保线据护敷生高设产中技工资术艺料0不高试仅中卷可资配以料置解试技决卷术吊要是顶求指层,机配对组置电在不气进规设行范备继高进电中行保资空护料载高试与中卷带资问负料题荷试2下卷2,高总而中体且资配可料置保试时障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22都能22可地护以缩1关正小于常故管工障路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破连护坏接进范管行围口整,处核或理对者高定对中值某资,些料审异试核常卷与高弯校中扁对资度图料固纸试定,卷盒编工位写况置复进.杂行保设自护备动层与处防装理腐置,跨高尤接中其地资要线料避弯试免曲卷错半调误径试高标方中高案资等,料,编试要5写、卷求重电保技要气护术设设装交备备置底4高调、动。中试电作管资高气,线料中课并敷3试资件且、设卷料中拒管技试试调绝路术验卷试动敷中方技作设包案术,技含以来术线及避槽系免、统不管启必架动要等方高多案中项;资方对料式整试,套卷为启突解动然决过停高程机中中。语高因文中此电资,气料电课试力件卷高中电中管气资壁设料薄备试、进卷接行保口调护不试装严工置等作调问并试题且技,进术合行,理过要利关求用运电管行力线高保敷中护设资装技料置术试做。卷到线技准缆术确敷指灵设导活原。。则对对:于于在调差分试动线过保盒程护处中装,高置当中高不资中同料资电试料压卷试回技卷路术调交问试叉题技时,术,作是应为指采调发用试电金人机属员一隔,变板需压进要器行在组隔事在开前发处掌生理握内;图部同纸故一资障线料时槽、,内设需,备要强制进电造行回厂外路家部须出电同具源时高高切中中断资资习料料题试试电卷卷源试切,验除线报从缆告而敷与采设相用完关高毕技中,术资要资料进料试行,卷检并主查且要和了保检解护测现装处场置理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北邮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材料
![北邮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27657e11b84ae45c3b358cf4.png)
北邮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题目:基于SYSTEMVIEW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目录实验一:抽样定理 (2)一、实验目的 (2)二、实验原理 (3)三、实验步骤 (4)四、实验结果 (6)五、实验讨论 (9)实验二:验证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10)一、实验目的 (10)二、实验原理 (10)三、实验步骤 (13)四、实验结果 (14)五、实验讨论 (18)实验三:16QAM调制与解调 (21)一、实验目的 (21)二、实验原理 (22)三、实验步骤 (25)四、实验结果 (27)五、实验讨论 (33)实验意见与建议 (34)实验一:抽样定理一、实验目的1、验证抽样定理:设时间连续信号f(t),其最高截止频率为fm ,如果用时间间隔为T<=1/2fm的开关信号对f(t)进行抽样时,则f(t)就可被样值信号唯一地表示。
2、降低或提高抽样频率,观察对系统的影响二、实验原理抽样定理:设时间连续信号f(t),其最高截止频率为fm ,如果用时间间隔为T<=1/2fm的开关信号对f(t)进行抽样时,则f(t)就可被样值信号唯一地表示。
抽样定理示意图:图一抽样定理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当f f≥2f f时,不会发生频域混叠现象,使用一个匹配的低通滤波器即可无失真的恢复出原信号,当f f<2f f时,会发生频域混叠现象,这时,已经无法将原信号恢复出来。
实验所需模块连接图如下所示:图二模块连接图仿真时长设置为1Sec,仿真速率为1000Hz。
首先利用三个正弦波信号源产生三个正弦波,其频率分别为10hz,12hz,14hz,再利用脉冲发生器产生抽样脉冲,将脉宽设置为1e-3sec,脉冲频率分别设置为20hz,30hz,40hz。
对三个信号做加法,所得信号的最高频率为14hz,然后令该信号与抽样脉冲相乘,得到的结果即为时间离散的抽样序列。
最后将抽样序列通过五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14hz,将恢复信号与原信号作比较,比较不同抽样频率带来的影响。
北邮 通原实验-调频 和采样、判决
![北邮 通原实验-调频 和采样、判决](https://img.taocdn.com/s3/m/9bb8c83e5a8102d276a22fee.png)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班级: 2011211206组员:实验三:调频(FM )一、实验目的1、了解用VCO 作调频器的原理及实验方法。
2、测量FM 信号的波形图及振幅频率。
3、了解利用锁相环作FM 解调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二、实验原理1、FM 信号的产生单音频信号 ()cos(2)m m t a f t π=经FM 调制后的表达式 其中 调制指数由卡松公式可知FM 信号的带宽为FM 信号的产生框图如下图所示。
VCO 的输入为()m t ,当输入电压为0时,VCO 输入频率为c f ;当输入模拟基带信号的电压变化时,VCO 的振荡频率作相应的变化。
2、锁相环解调FM 信号锁相环解调的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VCO 的压控电压()v t 同基带信号()m t 成正比,所以()m t 就是FM 解调的输出信()sin 2sin 2f m m m aK t f t f t f ϕπβπ==f m aK f β=()cos[2()]FM c c s t A f t t πϕ=+2(1)mB f β≈+号。
锁相环解调FM信号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开环增益足够大,二是环路滤波器的带宽要与基带信号带宽相同。
三、实验框图FM信号的产生图2.4.4 产生FM信号的实验连接图四、实验步骤1、FM信号的产生(1)单步调试VCOa.将VCO模块的印刷电路板上的拨动开关置于VCO模式。
将VCO板块前面板上的频率选择开关置于“HI”状态。
然后,将VCO模块插入系统机架的插槽内。
b.将可变直流电压模块的输出端与VCO模块的Vin端相连接,示波器接于VCO 输出端:•直流电压为零时,调节VCO模块的f0旋钮,使VCO的中心频率为100赫兹。
•在-2V至于+2范围内改变直流电压,测量VCO的频率及线性工作范围。
•调节VCO模块的GAIN旋钮,使得直流电压在+/-2V范围内变化时,VCO的频率在+/-5HZ内变化。
(2)将音频振荡器的频率调到2Hz,作为调制信号输入于VCO的Vin输入端。
北邮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共31页文档
![北邮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共31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c69015408a1284ac9504357.png)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姓名:实验一: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DSB-SC AM)一、实验目的1、了解DSB-SC AM信号的产生以及相干解调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2、了解DSB-SC AM信号波形以及振幅频谱特点,并掌握其测量方法。
3、了解在发送DSB-SC AM信号加导频分量的条件下,收端用锁相环提取载波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4、掌握锁相环的同步带和捕捉带的测量方法,掌握锁相环提取载波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DSB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频域表达式为其波形和频谱如下图所示DSB-SC AM 信号的产生及相干解调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将均值为零的模拟基带信号m(t)与正弦载波c(t)相乘得到DSB —SC AM信号,其频谱不包含离散的载波分量。
DSB —SC AM 信号的解调只能采用相干解调。
为了能在接收端获取载波,一种方法是在发送端加导频,如上图所示。
收端可用锁相环来提取导频信号作为恢复载波。
此锁相环必须是窄带锁相,仅用来跟踪导频信号。
在锁相环锁定时,VCO 输出信号sin (2ππππ+π)与输入的导频信号cos (2πf c t )的频率相同,但二者的相位差为(π+90°),其中很小。
锁相环中乘法器的两个输入信号分别为发来的信号s(t)(已调信号加导频)与锁相环中VCO 的输出信号,二者相乘得到[πππ(π)cos (2ππππ)+ππcos (2ππππ)]∙sin (2ππππ+π) =ππ2π(π)[sin π+sin (4ππππ+π)]+ππ2[sin π+sin (4ππππ+π)] 在锁相环中的LPF 带宽窄,能通过ππ2sin π分量,滤除m(t)的频率分量及四倍频载频分量,因为很小,所以约等于。
LPF 的输出以负反馈的方式控制VCO,使其保持在锁相状态。
锁定后的VCO 输出信号sin (2πf c t +φ)经90度移相后,以cos (2ππππ+π)作为相干解调的恢复载波,它与输入的导频信号cos (2ππππ)同频,几乎同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原理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二抑制载波双边带的产生(DS B SC g e n er at i on)一、实验目的:1.了解抑制载波双边带(SC-DSB)调制器的基本原理。
2.测试S C-DSB 调制器的特性。
二、实验步骤:1.将T IMS 系统中的音频振荡器(Audio O scillator)、主振荡器(Master S ignals)、缓冲放大器(Buffer Amplifiers)和乘法器(Multiplier)按图(1)连接。
图(1)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产生方法一2.用频率计来调整音频振荡器,使其输出为1kHz,作为调制信号,并调整缓冲放大器的K1,使其输出到乘法器的电压振幅为1V。
3.调整缓冲放大器的K2,使主振荡器输至乘法器的电压为1V,作为载波信号。
4.测量乘法器的输出电压,并绘制其波形。
5.调整音频振荡器的输出,重复步骤4。
6.将电压控制振荡器(VCO)模快和可调低通滤波器(Tuneable LPF)模块按图(2)连接。
图(2)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产生方法二7.VCO 得频率选择开关器至于“LO”状态下,调整VCO 的Vin(控制电压DC-3V~3V )使VCO 的输出频率为10kHZ。
8.将可调低通滤波器的频率范围选择范围至“wide”状态,并将频率调整至最大,此时截至频率大约在12kHz 左右。
9.将可调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至频率计,其读数除360 就为LPF 的3dB 截止频率。
10.降低可调LPF 的截止频率,使SC-DSB 信号刚好完全通过低通滤波器,记录此频率(fh=fc+F)。
11.再降低3dB 截止频率,至刚好只有单一频率的正弦波通过低通滤波器,记录频率(fl=fc-F)12.变化音频振荡器输出为频率为800Hz、500Hz,重复步骤10、11。
三、实验结果:1. 音频振荡器输出1KHz 正弦信号作为调制信号。
已调信号波形图:2. 音频振荡器输出1.5KHz 正弦信号作为调制信号。
已调信号波形图:3.调整音频振荡器输出2KHz 正弦信号作为调制信号。
已调信号波形图:4.步骤9:LPF的3DB截止频率为23.18.(8.326KHz)5.步骤10、11:800Hz fl=9.196kHz,fc=10kHz,fh=10.804kHz500Hz fl=9.487kHz,fc=10kHz,fh=10.513kHz四、实验结果分析:1.此题中的乘法器的kxy中的k值为0.5,所以SC-DSB 信号为载波信号与调制信号相乘得到且幅度为两信号幅度的乘积时,乘法器输出为乘积的一半,故波形图中调制信号幅度仅为500mV,而不是1v,包络的波形为载波信号波形,由调制信号为10KHz 时的SC-DSB 波形可看出S C-DSB 信号有可能存在相位翻转的问题。
此外,SC-DSB 信号不能用包络检波来解调!2. 总结一下:由实验可知,调制后的输出波形是以调制信号为包络,载波在包络里振荡,100kHz的载波信号将调制信号的低通频谱搬移到载波频率上。
且当调制信号频率不一样时,调制后信号的波形差别很大。
由图可看出,在调制信号的一周期内载波的振荡规律!3. 对于该信号的解调,在通信原理上学了很多,可以在接收端将信号与一个同频同相的载波信号相乘,再通过低通滤波器,得到调制信号的波形。
五、思考题:1.如何能使示波器上能清楚地观察到载波信号的变化?答:可以通过观察输出信号的频谱来观察载波的变化,另一方面,调制信号和载波信号的频率要相差大一些,可通过调整音频震荡器来完成。
2.用频率计直接读SC—DSB 信号,将会读出什么值。
答:频率计测得的是围绕一个中心频率来回摆动的值。
实验三振幅调制(Amplitude modulation)一、实验目的:1. 了解振幅调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 了解调幅波调制系数的意义和求法。
二、实验步骤:1.将Tims 系统中的音频振荡器(Audio O scillator)、可变直流电压(Variable D C)、主振荡器(Master Signals)、加法器(Adder)和乘法器(Multiplier)按图(3)连接。
a 图(3)振幅调制的产生方法一2.音频振荡器输出为1kHZ,主振荡器输出为100kHZ,将乘法器输入耦合开关置DC 状态。
3.将可变直流器调节旋钮逆时针调至最小,此时输出为-2.5V 加法器输出为+2.5V。
4.分别调整加法器增益G 和g,使加法器交流振幅输出为1V,DC 输出也为1V。
5.用示波器观察乘法器的输出,读出振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用公式M = U m max-U m minU m max+U m min计算调制系数。
6.分别调整AC 振幅和DC 振幅,重复步骤5,观察超调的波形。
7. 用图(4)的方法,产生一般调幅波。
8.将移相器置“HI”。
9.先不加加法器B 输入端的信号,调整缓冲放大器的增益和加法器的G 增益。
使加法器输出为振幅1V 的SC-DSB 信号。
10.移去加法器A 输入端的信号,将B 输入端信号加入,调整加法器的g 增益,使加法器输出为振幅1V 的正弦值。
11.将A 端信号加入,调整移相器的相移,使加法器输出为调幅波,观察其波形,计算调制系数。
图(4)振幅调制的产生方法二三、实验结果:1.加法器交流振幅输出为1V,直流输出为1V,即调制系数为 1 时的调制信号波形:2.加法器交流振幅输出为 1.3V,直流输出为0.5V,即调制系数为2.6 时的超调信号波形:四、实验结果分析:幅度调制是通原课上学到的最简单易懂的调制方法,其解调也是相当简单。
直接用包络检波就可以!当带有大载波分量的幅度调制信号超调的时候,如图2和3所示,调制出来的信号被解调后会产生很严重的失真,进行幅度调制时,调制系数应该小于1,否则不能正确解调出信号。
1.正常调制情况下,已调信号的包络是调制信号,接收端的包络检波器可以从中解调出信号。
2.|m(t)|>a 时,已调信号的包络不再是调制信号,信号波形失真,包络检波器无法从中解调出正确信号。
五、思考题:1、当调制系数大于1 时,调制系数 Ma=(Ummax-Ummin)/(Ummax+Ummin),此公式是否合适?答:不合适,因为此时为过渡调制,幅度最小值不是实际最小值,实际最小值应为负值。
2、用图五产生一般调幅波,为何载波分量要和SC-DSB 信号相同。
若两个相位差90 度时,会产生什么图形?答:因为最后的一般调幅信号为:coswctcoswt+coswt=(1_coswct)*coswt, 其中由两部分组成,为了使这两部分最后能够合并,就要求载波分量和DC-DSB 信号同相。
若两个信号相位相差90 度,则:coswctcoswt+sinwt=sqrt(1+coswct*coswct)cos(wt+θ),这是一个振幅不断变化的调频波。
实验四包络与包络再生(Envelops and envelops recovery) 一、实验目的:1.了解包络检波器(Envelop Detector)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二、实验步骤:1. 利用实验三的方法组成一个调制系数为100%的一般调幅波。
2.将共享模块(Utilities Module)中的整流器(Rectifier)和音频放大器(Headphone Amplifier)中的3KHz 低通滤波器按下图2方式连接:2. 用示波器观察调制系数为0.5 和1.5 的输出波形。
3. 将调幅波到公用模块(Utilities Module)中的“DIODE+LPF”的输入端,用示波器观察其输出的波形。
图(5)包络检波器原理三、实验结果:1.调制系数为0.5 的调幅波(加法器直流振幅输出为1V,交流振幅输出为0.5V)。
调制信号波形:公用模块(Utilities Module)中的“Rectifier”的输出端信号波形:TUNEABLE LPF 模块还原出的调制信号波形:2.调制系数为1.5的调幅波(加法器直流振幅输出为1V,交流振幅输出为 1.5V)。
调制信号波形:公用模块(Utilities Module)中的“Rectifier”的输出端信号波形:TUNEABLE LPF 模块还原出的调制信号波形:四、实验结果分析:对于不同方式检波输出的分析:普通二极管整流:由于二极管有0.7v(硅)左右或0.3v(锗)的导通压降,并且在截止时的延时,导致通过低通滤波器输出的波形有些许失真。
精密半波整流:使用运放结构的半波整流,克服了导通压降,并且速度更快,所以波形几乎无失真。
注:当调制系数小于 1 时,调幅波能用包络检波器进行解调。
当调制系数大于 1 时,调幅波不能用包络检波器进行解调。
五、思考题:1.是否可用包络检波器来解调“SC-DSB”信号?请解释原因。
答:不可以,因为SC-DSB 信号波形的包络并不代表调制信号,在与t 轴的交点处有相位翻转。
2.比较同步检波和包络检波的优缺点。
答:包络检波的优点是:简单、经济;缺点是:总的发射功率中的大部分功率被分配给了载波分量,其调制效率相当低。
同步检波的优点是:精确、效率高;缺点是:复杂、设备较贵。
3. 若调制系数大于1,是否可以用包络检波来还原信号答:不可以,若调制系数大于1时,1+m(t)不是一直为正,解调出来的包络不是原信号。
实验十八ASK调制与解调一、实验目的:了解幅度键控(Amplitude-shift Keying ASK)调制与解调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二、实验步骤:图(6)用开关产生ASK调制信号1.将Tims系统中主振荡器(Master Signals)、音频振荡器(Audio Oscillator)、序列码产生器(Sequence Generator)和双模拟开关(Dual Analog Switch),按上图的方式连接。
2.将主振荡器模块2 kHz正弦信号加至序列码产生器的CLK输入端并将其输出的TTLX加至又模拟开关control 1,作为数字信号序列。
3.将主振荡器模块8.33 kHz输出加至音频振荡模块的同步信号输入端(SYNC),并将其输出接到双模拟开关模块的IN1。
4.用示波器观察ASK信号。
a)用开关产生ASK调制信号,如图:5.将ASK调制信号加到由下图组成的ASK非同步解调器的输入端。
图(7)Ask非同步解调6.将音频振荡器的输出信号调为4kHz,并将ASK信号加至共享模块中整流器(Rectifier)的输入端。
7.整流器的输出加到可调低通滤波模块的输入端,从低通滤波的输出端可以得到ASK解调信号。
8.将可调直流电压加到共享模块的比较器,决定比较电平,比较器输出为原数字信号。
b)ASK非同步解调:选择最佳比较电平VT时,解调出完美波形:如图:9.用Tims系统中的模块组成,由下图所示的用乘法器组成的ASK调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