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文言文选择题
专题18 与朱元思书(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18 与朱元思书(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e724986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c.png)
专题18 与朱元思书(2023·四川成都·统考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猛浪若奔.奔:奔跑B.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C.蒙络.摇缀络:缠绕D.心乐.之乐:以⋯⋯为乐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蝉则.千转不穷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B.乃记之.而去吾妻之.美我者C.相与步于.中庭此所谓战胜于.朝廷D.潭西南而.望学而.不思则罔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A.日光下,潭水清澈,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去。
B.日光下,潭水清澈,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又轻快地向远处游去。
C.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去。
D.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又轻快地向远处游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基础训练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基础训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4dbd9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a.png)
第12课与朱元思书【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水皆缥.碧(piǎo) 急湍.甚箭(tuān)猛浪若奔.(bēn)B.互相轩邈.(miǎo) 泠.泠作响(líng)直视无碍.(ài)C.嘤嘤成韵.(yùn)鸢飞戾.天(lì)窥.谷忘反(kuī)D.经纶.世务(lún)好.鸟相鸣(hào)疏.条交映(shū)【答案】D【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
D项,“好”应读“hǎo”。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烟/倶净,天山/共色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答案】C【详解】考查对句子停顿的理解。
C项错误,正确的朗读停顿应为“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动词,生长)B.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至、到达)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答案】D【详解】考查对实词的理解。
D“奔”是动词用作名词。
指飞奔的马。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一百许.里高可二黍许.B.猿则百叫无绝.群响毕绝.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见.余,大喜曰D.在昼犹.昏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答案】D【详解】考查对一词多义的理解。
A大约。
B停止。
C看见。
D“犹”分别译为“好像”和“尚且。
还”。
5.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缥.碧(piǎo)无碍.(ài)泠.泠作响(líng)B.飘荡.(dàng)急湍.(tuān)嘤.嘤成韵(yīng)C.轩邈.(miǎo)经纶.(lún)鸢.飞戾天(yuān)D.横柯.(kē)窥.谷(kuī)好.鸟相鸣(hào)【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与辨析能力。
吴均《与朱元思书》和白居易《与元微之书》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吴均《与朱元思书》和白居易《与元微之书》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9d042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4.png)
吴均《与朱元思书》和白居易《与元微之书》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①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
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青萝为墙援②,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
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
不唯忘归,可以终老。
此三泰④也。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
封题之时,不觉欲曙。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⑤尘念,此际暂生。
(白居易《与元微之书》)【注释】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
①墙援:篱笆墙。
①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
①泰:安适。
①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1.解释加点的字。
①互相轩邈.①泉水激.石①大抵若.是①或坐或.睡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猛浪若奔.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①大抵若是.①如是.再啮,石又再转C.①作此书.夜①与朱元思书.D.①胜绝.第一①猿则百叫无绝.3.翻译下列句子。
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①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4.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具体分析。
【答案】1.①向远处伸展;①冲击,撞击;①像;①有的2.D3.①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①于是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一千多根修长的竹子。
第12课《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梳理及练习
![第12课《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梳理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f0d9163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6.png)
第12课《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一、文学常识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出身贫寒,善诗文。
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称为“吴均体”。
一些写景小诗也颇著名,如《山中杂诗》,诗中有画,自成一格,颇具刚健清新的特色。
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
二、三行对译【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注释】净,消散。
共色,共同的颜色。
从,跟,随。
东西,向东或向西。
【译文】风完全停了,烟雾完全消散了。
天空和群山都是共同的颜色。
(我乘着小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原文】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注释】缥碧,青白色。
湍,急流的水。
甚,胜过。
奔,奔驰的骏马。
【译文】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一望到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没有阻碍。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大浪像奔驰的骏马。
【原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注释】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轩邈,比高远。
指,向上。
【译文】夹江两岸的高山,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
凭借山势争着向上,互相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或远处伸展。
争着高耸笔直的向上,形成成千上百的山峰。
【原文】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注释】激,冲击。
泠泠,形容水声清越。
韵,和谐的声音。
穷,停止。
绝,停止。
【译文】泉水冲击石头,发出清越的水声;美丽的鸟儿互相鸣叫,形成和谐动听的声音。
蝉长久不断地叫着,猿持续不断地叫着。
【原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释】戾,至,到达。
息,平息。
经纶,治理、筹划。
世务,国家大事。
反,同“返”,返回。
蔽,遮蔽。
犹,还。
昏,昏暗。
疏条,稀疏的枝条。
交映,交相掩映。
(全)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比较阅读《与朱元思书》含答案
![(全)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比较阅读《与朱元思书》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2ad879b14e852459fb57a3.png)
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比较阅读《与朱元思书》含答案《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一)【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乙】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
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②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宜都记》节选)【注释】①形容:形体和状态。
②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
③冬春:冬春之交。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互相轩邈(高)B.鸢飞庚天者(代词,……的人)C.而两岸高山重嶂(连词,不译)D.其石采色形容(通"彩",颜色)1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统领全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描摹,脉络分明。
B.【乙】文中作者描写了长江三峡中长达百多里的西陵峡的壮观最象。
C.【甲】【乙】两文内容上均写景,但两文的文体却不相同:一文为"书",一文为"记"。
D.【甲】【乙】两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通过分别描摹富春江、长江两岸的峡谷套观,寄托了作者厌倦官场政务,纵情山水的高雅志趣。
13.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14.【甲】【乙】两文都属于写景美文,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请从【乙】文中找出侧面烘托的句子加以赏析。
中考课内文言文基础重点拓展真题《与朱元思书》(解析版)
![中考课内文言文基础重点拓展真题《与朱元思书》(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296d0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6.png)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经典练习课文整体把握1.作者在信中描写了()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向往()和厌弃()的情怀。
2.本文是从()和听觉角度进行景物描写,展现了富阳至桐庐沿途“(),()”(用原文语句回答)的特点。
3.作者由描写富春江的绮丽景色转入抒写身临其境时内心感受的句子是:(),();(),()。
【答案】1.坐着在心中描写了富春江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和厌弃世俗的情怀。
2.本文是从视觉和听觉角度进行景物描写,展现了富阳至桐庐沿途“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用原文语句回答)的特点。
3.作者由描写富春江的绮丽景色转入抒写身临其境时内心感受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这,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缥.碧()急湍.()轩邈.()泠.泠()嘤.嘤()经纶.()横柯.()鸢.飞戾.天()()【答案】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缥.碧 (piǎo) 急湍.(tuān) 轩邈. (miǎo) 泠.泠 (líng) 嘤.嘤(yīng) 经(lún)横柯.(kē) 鸢.飞戾.天 (yuān)(lì)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天山共色..( )(2)从.流飘荡( ) (3)任意东西..( )(4)天下独绝..( ) (6)急湍甚.箭( )..( )(5)水皆缥碧(7)互相轩邈..( ) (8)泉水激.石( ) (9) 鸢飞戾.天者( )(10) 经纶..世务者( )【答案】(1)(同样的颜色)(2)(跟、随)(3)(向东或向西)(4(独一无二)(5)(青白色)(6)(超过)(7))(轩,高。
邈,远。
这里均作动词)(8)(冲击,撞击)(9)(至、到达)(10)(筹划、治理)【解析】加点词语的解释,需依据教材,准确记忆。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蝉则千转不穷)( ) (2)窥谷忘反( )【答案】(1)(“转”同“啭”,鸟鸣声,这里指蝉鸣)(2)(“反”同“返”,返回)【解析】考查通假字。
《与朱元思书》文言现象、选择、阅读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文言现象、选择、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e43a8d4a7302768e993996.png)
《与朱元思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现象积累: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二、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C )A.鸢飞戾.天者:叫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B.互相轩邈..:向东向西..:比长远任意东西C.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在上面D.猿则百叫无绝.:绝妙蝉则千转不穷.:穷尽【解析】A戾.是至,到。
B轩邈是...向高处、远处伸展。
D猿则百叫无绝.是停止。
2、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B )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解析】B黄昏。
3、下列各句中的“者”与例句中“者”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例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解析】例句是“……的人”。
A……的人。
B……的东西,……的事。
C与也连用,表判断。
D语气助词,表停顿。
4、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B )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风吹草低见.牛羊【解析】A存在;准备。
B代指鱼;代指鱼。
C发出;振作。
D看见;“见”同“现”。
5、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A、负.势竞上/至于负.者歌于途B、猛浪若奔./永之人争奔.走焉C、望峰息.心/北山愚公长息.曰D、急湍甚.箭/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解析】A凭借;背着。
B动作名,飞奔的马;奔跑。
C停止,平息;叹息。
D超过;超过。
《与朱元思书》选择题解析(内容理解)
![《与朱元思书》选择题解析(内容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06956893a216147916112829.png)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选择题解析(内容理解)《与朱元思书》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解析:D选项“群山的静态美”和“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有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不仅写出了山的形貌,而且赋予生命活力,使它们显得生龙活虎,使人感受到大自然那种强烈的生命节奏。
这里作者运用神奇的想像力,巧妙地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
而作者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表面上看来热闹异常,其实却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
故选D项。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解析:B选项“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有误,因为文章现富春江水之“异”,第一层写江水的静态,突出了“异水”的清澈特点,第二层写江水的动态,突出了“异水”湍急奔腾的气势。
故选B项。
3、下列关于《三峡》与《与朱元思书》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者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后者作者是南朝的吴均。
B.前者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ec2c8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17.png)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中考真题|文言文+文言文|文言群文|古诗词+文言文(2024·广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集校注》)【乙】游牛首山记癸卯三月,在金陵与客游牛首山。
先一日,宿山下僧舍,凌晨相与摄衣而上,逮午始至最高处。
客曰:“吾闻桂林之山名天下,其岩洞丘壑奇异,吾恨未及见,子盍为我言之?”余曰:“未暇也。
客且为吾言兹山之胜。
”客曰:“然。
兹山者,……或晴雨之殊观,朝暮之异态。
日月寒暑之不同其时,则莫不有其奇秀、明洁、峻邃之胜以应之。
……虽吾亦不能尽言之也。
”余曰:“观止乎?”客曰:“如是。
”余曰:“吾无以告子。
凡吾桂之山,其接于目者,皆如是也。
……且是山幸而生于兹,使其不幸而生于粤①,则虽欲独以名称②,岂可得哉!”(选自谢良琦③《游牛首山记》,有删减)【注释】①粤:此指桂林。
②名称:此指名声显赫。
③谢良琦:明末清初广西全州人。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千丈见底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B.负势竞上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C.宿山下僧舍屋舍俨然(《桃花源记》)D.皆如是也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首段描写富阳至桐庐的山水,与下文构成先分后总的结构。
B.甲文情景交融,借景物描写表达作者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志向。
C.乙文作者与金陵客相约登牛首山,清晨已到达山顶,欣赏美景。
D.乙文作者认为牛首山幸好在金陵,如果在桂林,它就不会出名。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0f0b6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64.png)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11、名句:天下美景推古今富春。
(武莺环赞)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吴三条线都在山川,桐庐风光依旧美。
(苏颂东坡)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导。
(清·刘嗣绾)+2、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在描绘不同的水时,它抓住了绿色和雨燕的特点;描绘奇山时,要紧扣山高、树多、风景美这一特点。
5、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学在课前]1.给下列加点字的字注音。
泠泠作响()缥碧()急湍()鸢飞戾天()()轩邈()()嘤嘤()成韵2.解释下列加点字。
(1),风烟俱尽()(2),从流飘荡()(3),一百许里()(4),水皆缥碧()(5),直视无碍()(6),急湍甚箭()(7),皆生寒树()(8),负势竞上()(9),互相轩邈()(10),争高直指()(11),千转不穷()(12),鸢飞戾天()(13),望峰息心()(14),经纶事务()(15),窥谷忘反()(16),横柯上蔽()(17),在昼犹昏()(18),疏条交映()3.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字、朝文学家。
本文选自后人所编辑的《》。
(2),描绘富春江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山水之美,概括为“ 、”八个字;第二段写“ ”二字,抓和特点;第三段又分写“ ”,多层次展开描绘。
[课堂探究]阅读语段,回答问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与朱元思书》“五泄水石俱奇绝”阅读答案及翻译
![《与朱元思书》“五泄水石俱奇绝”阅读答案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d88c20dccbff121dd368352.png)
文言文阅读(共15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乙】五泄①水石俱奇绝,别后三日,梦中犹作飞涛声,但恨无青莲之诗、子瞻之文,描写其高古濆薄②之势,为缺典耳。
石壁青削,似绿芙蕖,高百余仞,周回若城,石色如水浣净,插地而生,不容寸土。
飞瀑从岩巅挂下,雷奔海立,声闻数里,大若十围之玉,宇宙间一大奇观也。
因忆《会稽赋》有所谓“五泄争奇于雁荡③”者,果尔,雁荡之奇,当复如何哉?暮归,各得一诗。
余诗先成,石篑次之,静虚、公望、子公又次之。
所目既奇,诗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是何等语。
时夜已午,魈呼虎号之声,如在床几间。
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袁宏道《袁中郎随笔·五泄二》[注]①五泄: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西北世。
泄,瀑布。
②濆(pēn)薄;濆薄,冲激,激荡。
③雁荡:山名。
1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分)(1)泠()泠作响 (2)高百余仞()1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6分)(1)猛浪若奔___________ (2)蝉则千转不穷 ___________(3)横柯上蔽 ___________ (4)但恨无青莲之诗 ___________(5)为缺典耳___________ (6)石色如水浣净 ___________17.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雁荡之奇,当复如何哉?18.两篇文章同为山水小品文,它们在主旨上有何异同?(3分)阅读答案:15.(1)líng(2)rèn16.(1)飞奔的马(2)同“啭”,鸟叫声(3)树木的枝干(4)遗憾(5)罢了(6)洗17.(1)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专题03 与朱元思书-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古诗词文言文讲练考(练习)(解析版)
![专题03 与朱元思书-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古诗词文言文讲练考(练习)(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6c4bfda216147916112844.png)
专题03与朱元思书一、基础练习1.补充文本知识。
吴均(469年—520年),字,南朝梁、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
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今存《》《与朱元思书》《》,俱以写景见长,文笔清丽,韵味隽永。
【答案】叔庠;文学家;齐春秋;与施从事书;与顾顺章书;【解析】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
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俱以写景见长,文笔清丽,韵味隽永。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桐庐..()..()缥.()碧轩邈泠泠..()鸢.()飞戾.()天柯()【答案】tónɡ lú piǎo xuān miǎo línɡ línɡ yuān lì kē【解析】考查汉语拼音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天山共色..(2)从.流飘荡(3)一百许.里(4)负.势竞上(5)泉水激.石(6)蝉则千转.不穷(7)猿则百叫无绝.(8)鸢飞戾.天(9)经纶..世务(10)窥谷忘反.(11)横柯.上蔽【答案】(1)同样的颜色(2)跟,随(3)表示约数(4)凭借(5)冲击,撞击(6)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7)断绝(8)至,到达(9)筹划,治理(10)同“返”,返回(11)树木的枝干【解析】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蝉/则千转不穷【答案】C【解析】C项正确划分应为: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文言文的阅读答案
![与朱元思书文言文的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f6c35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6.png)
与朱元思书文言文的阅读答案以下是作者整理的与朱元思书文言文的阅读答案(共含12篇),欢迎阅读分享。
篇1:《与朱元思书》文言文阅读和答案《与朱元思书》文言文阅读和答案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文章从#和#角度进行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用原文回答)的特点。
2.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3.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的特征。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4.文中,猛浪若奔,《三峡》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学了本文后,你认为描写自然景物需要注意什么?参考答案:1.视觉听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3.江水清(清澈)、急(湍急)山高、树多、景美4.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和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6.需要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和修辞手法;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进行描写。
篇2:《与朱元思书》文言文阅读附答案《与朱元思书》文言文阅读附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第12课与朱元思书(提升训练)(解析版)
![第12课与朱元思书(提升训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1b9c8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1.png)
第12课与朱元思书【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把握。
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
D.作者在第三段写山中的各种声音,是为了表现大自然中生命的景象,表现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为后面写“息心”作铺垫,并不是为了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故选D。
2.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夸张)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比喻,对偶)C.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拟人)D.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对偶)【答案】D【解析】D项。
没有使用修辞方法。
3.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蝉则千转不穷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通假字的把握。
ABD三项没有通假字。
C项:“转”同“啭”鸟婉转地叫。
4.下列与“猿则百叫无绝”中的“绝”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佛印绝类弥勒C.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答案】D【解析】【详解】“猿则百叫无绝”中的“绝”解释为:停止;A项的“绝”解释为:妙到极处;B项的“绝”解释为:很像;C项的“绝”解释为:断绝;D项的“绝”解释为:停止。
故选D。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与朱元思书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与朱元思书](https://img.taocdn.com/s3/m/80b65e6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d.png)
【甲】与朱元思书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乙】山距城西南水行三十里。
至则舍舟就舆,经平林浅坞间,道傍竹石蒙翳①,酌尝,味极甘冷。
泉上有亭,名与泉同。
草木秀润,可荫可息。
过此,则峰回磴盘③,十步一折,委曲而上,至于龙门。
又其上有石屋二:大可坐十人,小可坐六七人,皆石穴,空洞,广石覆之如屋。
既入,则凛然若将压者,遂相引以——节选自高启《游天平山记》[注释]:①蒙翳:遮蔽。
②與:借指车。
③磴盘:石磴盘曲。
37.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粗字词的意思。
38.请用“/”,给乙文中画框线部分断句()A.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博若噬B.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博若噬C.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博若噬D.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博若噬39.将文中划横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至此,盖始及山之半矣。
40.“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请从甲、乙文中各摘录一句能体现山川美的相对完整的句子,并谈谈此景美在何处。
37.答案:于是,就;说出、形容、描绘;向高处远处伸展;……的样子。
解析:38.答案:C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山上有很多怪石,有的像躺着有的像站着,有的像要抓人有的像要咬人。
因此断句为: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博若噬。
39.答案:①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浪花像飞奔的骏马。
②到这里大概才到山的一半呢。
解析:①句中重点词语:甚,比。
若,好像。
句意为: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水浪好像飞奔的马。
②句中重点词语:至,到。
盖,大概。
句意为:到这里,大概才爬到山的一半呢。
40.答案:①从甲文摘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这句运用水中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都清晰可见,侧面烘托,描写出富春江水清澈;②从乙文摘录“有泉伏不见,作泠泠琴筑声”,这句运用拟声词、听觉描写,写出天平山泉水清越,山谷幽静之美。
专题16《与朱元思书》(最新模拟)-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16《与朱元思书》(最新模拟)-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48a90ca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1.png)
专题16:《与朱元思书》(解析版)最新模拟一、(2023•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官店民族中学校级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窥谷忘反.②在昼犹昏.②负势竞上.④从.流飘荡(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
第一段总写之美,概括为“”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和“”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富春江两岸群山之美。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出了富春江的什么特点?由此你想到了《三峡》的哪一句?(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答案】(1)①同“返”,返回②黄昏③向上④跟,随(2)①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3)山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清急(4)虽乘奔御风,不已疾也(5)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
①句意:观赏到这山谷,流连忘返。
反:同“返”,返回。
②句意为: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239dd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66.png)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1与朱元思书(节选)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文中加粗词的含义。
寒()轩邈()戾()息()2.翻译句子。
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写景方面看,这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抒情来看,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茂密苍翠远至平2.①那些忙于处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②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那样昏暗。
3.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山势险峻。
(意思对即可)4.由远到近作者的立足山谷,描绘一幅陡峭险峻,河水清澈,景色幽美的人间胜景。
(意思对即可)5.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意思对即可)《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2【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课后练习
![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课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b642873d0d233d4b04e69e9.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古诗词期末复习练习(三)《与朱元思书》一、填空题。
1、在括号中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正确读音。
嘤嘤.成韵()横柯.上蔽()互相轩邈..()()水皆缥.碧()泠泠.作响()鸢.飞戾.天者()()急湍.甚箭()2、形近字组词。
嘤()惧()缥()湍()鸢()樱()俱()漂()喘()黛()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至.桐庐一百许.里天下独绝.水皆缥碧..直视无碍....急湍甚箭....急湍甚箭甚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轩邈争高直指..泉水激.石泠泠....好鸟相鸣..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千转转猿则百叫无绝....者..鸢飞戾天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经纶世务....者经纶世务横柯..疏交映..上蔽疏.条交映4、理解性默写。
(1)高度概括山水特点的句子:(2)本文的主旨句(作者的感慨):(3)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4)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5)作者的行进路线:(6)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7)写富春江水清澈的:(8)写江流气势磅礴的:(9)写作者走在森林中视觉感受的:(10)写作者走在森林中听觉感受的:(11)写山“奇”的句子:(12)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句子:(13)《三峡》一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是写水流湍急,本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14)侧面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15)用拟人手法写山的句子: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横柯.(kē)冷冷.(líng)无碍.(ài)息.心(xī)B.缥.碧(piǎo)俱.净(jǜ)鸢.飞(yuān)成韵.(yùn)C.窥.谷(kuī)竟.上(jìng)猛.浪(mèng)轩邈.(miǎo)D.急湍.(tuān)疏.条(shū)经纶.(lún)嘤嘤(yīng)2、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组是()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C.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D.奇山异水,天下/独绝3、选出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猿则百叫无绝.(动词,穷尽、断绝)B.沿溯阻绝.(动词,隔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窥谷忘反.(返回)B.猛浪若奔.(飞奔)
C.互相轩.邈(高)D.从.流飘荡(随着)
2、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B.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C.风烟俱.净皆.生寒树D.在昼.犹昏有时见日.
3、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
..的一组是()(2分)
A.自.富阳至桐庐自.非亭午夜分B.负势竞上.横柯上.蔽C.猿则百叫无绝.空谷传响,哀转久绝.D.直.视无碍争高直.指
4、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从富阳县到桐庐一百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诗人看了有寒凉之意)
C、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树上蝉儿一声又一声地叫着,山中的猿猴的啼叫却没有蝉声响亮)
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7、选出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这样写好在以动写景,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和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并留下深刻印象。
B、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与《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所描写的水势特点完全不同。
C、“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子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这两句主要写人们在这高山、泉水和草木鸟兽的奇景中的感受。
8、选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本篇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但与一般书信不同,没有问候语和日常事务的叙述,而是在文中描绘了富春江美丽的景色,是一篇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
B、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
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之美,概括山“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按先后顺序抓住“急”和“清”的特点,具体生动地说明;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富春江奇山异水之美。
C、全文通过描绘山水之美,抒发了作者对美丽大自然的喜爱,对自然的崇尚,含蓄表达了作者对名利之人的鄙弃,暗寓自己的高洁志趣。
D、本文是一篇典范的骈体文,全文用骈体文写作,句式整齐,清秀隽逸,流畅谐婉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