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依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_孤独感与自尊的中介作用_张兴
老年人自尊组合状况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综合理论255课程教育研究老年人自尊组合状况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赵芳洲(北京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 北京 100071)一、方法1.技术路线使用外显自尊调查问卷、内隐联想测验IAT 和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调查问卷,对自尊组合状况与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2.被试共有56位60—70岁的老年人参与了本次实验,剔除反应时间过长及中途中断的被试,有效被试为51人。
男女比例为6:11,其中60—65岁之间的为34人,65—70岁之间的为17人。
被试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能正确理解测量方法并做出正确反应。
3.材料与工具(1)内隐自尊测量:内隐联想测验IATIAT 是Greenwald 等人运用于内隐自尊的测量方法,根据心理加工的复杂程度不同而影响到反应时的原理,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进行的分类任务实验中,呈现两类词汇,一种是与自我有关和无关的词汇,一种是积极和消极的属性词汇,被试的反应为根据任务要求尽可能快而准确地进行二选一的按键操作。
由于内隐自尊的存在,以及自尊所激发的自我偏袒效应,自我有关词汇会加速对积极词汇的操作,反应时比较短。
IAT 任务分为两种:一种是相容任务(即把自我有关词汇与积极词汇归为一类,自我无关词汇与消极词汇归为一类),另一种是不相容任务(即把自我有关词汇与消极词汇归为一类,自我无关词汇和积极词汇归为一类),分别测定各测验的反应时,再计算两任务的反应时差异即为内隐自尊指标。
Greenwald 等对内隐联想测验的效度和信度进行了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内隐联想测验在内隐态度、自我概念、刻板印象等结构的测量上均具有良好的结构、区分、预测效度。
JenniferK.Bossond (2000)研究中发现,在诸多内隐态度测量方法中,内隐联想测验显示了良好的内部一致性(α=0.88)和重测信度(r=0.69)。
蔡华俭也曾报告了IAT 测量重测信度为0.69。
本研究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0.857,分半信度r=0.809。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综述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综述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为三个方面: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人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总体评价,包括认知判断,如生活满意度,情感(情绪和情感)评价,如正性和负性的情绪感受。
在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中常用的概念是老年人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包括感觉到积极情绪的出现和消极情绪的消失。
综合以往关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可以以老年人自身为中心,以老年人的互动范围为半径,依次划分出三个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
一、自身因素(一)人格特质刘仁刚和龚耀先(1998)曾认为客观环境的各种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限,而人格特征和生活经历则具有较大的作用。
Ardeh认为智慧可以代表这些作用,智慧综合体现了人格特征和生活经历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
相同的客观情况下,不同人格特质的老人会对同一件事产生不同的认知,做出不同的反射,体验不同的情感,进而产生不同的主观幸福感。
(二)自尊感高自尊的老年人能体验到更高的主观幸福感,低自尊的老年人有较低的主观幸福感。
在王大华等人(2004)的研究中,自尊感作为一个中介变量,在亲子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中间起着中介作用。
(三)自我效能感有研究认为,对自我的认知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效能对主观幸福感有着重要影响。
Feasel提出自我效能感能够预测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而生活满意度是主观幸福感的认知评价,与正性情感同属于主观幸福感。
有研究证实了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有着直接的影响。
(四)控制感个体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对其幸福感有重要影响。
就退休过程而言,自愿退休的老年人比被迫退休的老年人更幸福。
相对于被迫退休或者被迫继续工作的老人,自愿退休的老年人能决定自己选择是否退休,这让老年人对自己的生活有着较高的控制感,从而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
关心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促进幸福感
关心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促进幸福感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老年阶段。
关心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促进他们的幸福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任务。
本文将探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以及促进他们幸福感的方法。
一、理解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与其他年龄段的人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尊需求:老年人对自尊的需求更加重要,他们希望被尊重、被肯定。
过多的关爱和过度的照顾可能会让他们产生丧失自主性的感觉,因此应该尊重老年人的选择和决定。
2.社交需求:老年人常常面临社交圈变小的困扰,因此渴望与他人保持联系和交流。
提供适当的社交机会和活动,帮助老年人丰富社交圈,增加社交支持。
3.安全需求:老年人对安全的需求更加强烈,他们需要一个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
提供良好的养老设施和安全保障,帮助老年人减少安全隐患。
4.自我实现需求:老年人希望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参与社会活动,给予他们机会去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经验。
二、促进老年人幸福感的方法1.关爱陪伴:给老年人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倾听他们的心声,和他们一起聊天、散步等。
尤其是在特殊节日,多花时间陪伴他们,增加他们的幸福感。
2.提供社交机会:组织老年人参加社区活动、义工工作等,提供与其他人交流的机会。
同时,鼓励老年人保持亲友间的联系,组织老年人聚会等活动。
3.提供安全保障:加强养老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安全。
建立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感。
4.尊重自主决策:尊重老年人的决策权,帮助他们保持自主性。
倡导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发挥他们的才能和智慧。
5.提供终身学习机会: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他们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帮助老年人实现自我实现需求。
结语:关心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是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的体现。
通过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促进老年人的幸福感,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此做出贡献,让老年人在晚年时享受到幸福与关怀。
成人依恋、情绪调节与主观幸福感_重新评价和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
成人依恋、情绪调节与主观幸福感_重新评价和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成人依恋、情绪调节与主观幸福感:重新评价和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引言成人依恋是指个体在与他人建立情感连接时,寻求安全感、依赖性和亲密性的内在需求。
这种依恋模式影响了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表达及对幸福感的感受。
情绪调节作为心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主观幸福感的产生也起到了关键的中介作用。
本文旨在重新评价成人依恋、情绪调节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抑制的中介作用。
成人依恋与主观幸福感成人依恋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与父母或照顾者的关系模式对个体的依恋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安全依恋的个体更容易建立稳固的亲密关系,并体验到更高的主观幸福感。
而不安全依恋的个体则可能面临与他人关系的困扰和情感不稳定,从而影响其主观幸福感。
因此,成人依恋对主观幸福感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情绪调节与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是人们应对情绪的一种心理策略,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
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直接影响到主观幸福感的体验。
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使人们更能面对挫折、困境和压力,更容易体验到主观幸福感。
相反,情绪调节困难可能导致情绪问题的积累,从而降低主观幸福感。
抑制的中介作用近年来的新研究提出了抑制在成人依恋、情绪调节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抑制是一种自我控制的过程,涉及对情感、欲望和冲动的抑制。
通过抑制自身的情绪和冲动,个体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情境,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并间接影响到主观幸福感的体验。
具体而言,抑制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了中介作用:成人依恋风格、情绪调节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首先,抑制调节依恋风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抑制在不同依恋风格下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在安全依恋型个体中,良好的抑制能力有助于维持亲密关系和积极的情感表达,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
而不安全依恋型个体中,过度的抑制可能导致情感压抑和社交障碍,进而降低主观幸福感。
其次,抑制调节情绪调节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一个中介效应模型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一个中介效应模型作者:欧阳诚军姜鑫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4年第03期摘要: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为中介变量,构建出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和经济收入对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概念模型,并以426位湖南郴州烟草公司的离退休老人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
研究发现,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完全中介人际关系、社会支持与经济收入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社会支持;经济收入1.引言2011年4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已进入老龄社会, 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
如何让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身心愉悦,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许多的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
总的来说,这些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指个体自身的变量如人格特征、身体健康、自我效能感等,外部因素指个体的外界环境特征包括经济收入、社会支持、居住环境等。
本研究将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等内部因素作为中介变量,研究社会支持、人际关系、经济收入等外部因素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以郴州烟草公司的离退休老年人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
本研究不仅丰富了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理论研究,还对企业提升离退休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文献回顾幸福感主要分为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前者是以快乐论为视角,认为幸福就是实现快乐,结束痛苦,后者是从实现论的角度,关注个体的自我实现和生命的意义,认为幸福的程度与个体潜能发挥的程度有关。
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中,幸福与“福”“喜”“乐”的含义相近,对于老年人而言,晚年的幸福更多的是一种喜悦平和的心理状态,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是个体采用个性化的标准对其生活水平和状态的全面性评价。
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祉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孤独感以及主观幸福感是评估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社会支持是老年人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帮助和支持,包括物质援助、情感支持和信息指导等;孤独感则是老年人在社交和情感层面的主观体验,反映其社交联系和人际关系的状况;而主观幸福感则是老年人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和满意度。
本文旨在探讨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将深入探讨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孤独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以及孤独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
同时,本文还将关注不同社会支持类型和来源对老年人孤独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差异,以期为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运用统计分析技术探讨变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样本将包括不同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本文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孤独感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为制定更有效的老年人支持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的研究也有助于推动社会对老年人问题的关注和重视,促进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二、文献综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社会支持、孤独感和主观幸福感作为评价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受到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探讨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各种帮助和支持,包括物质支持、情感支持、信息支持等。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社会支持能够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从而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公寓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
公寓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
公寓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
游雪勤阴山燕1 郭成滕召军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公寓老年人主观幸福感(SWB)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老年人心理健康自评工具和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对253名公寓老年人进行调查。
结果公寓老年人SWB处于中等水平;SWB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8,P=0.392),在是否有子女在身边和身体状况自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6,P=0.007;F=18.245,P<0.001);心理健康在公寓老年人的情绪调节对SWB起中介作用。
结论公寓老年人SWB 水平较高,子女的支持、积极的自我评价及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提高其SWB。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
【年(卷),期】2018(038)006
【总页数】3
【关键词】〔关键词〕公寓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中介作用
·调查研究·
主观幸福感(SWB)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1,2〕。
老年人SWB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与抑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3〕,这表明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及情绪状态越好,就越能感觉到幸福〔4〕。
研究表明高的SWB是更好的健康和长寿的重要预测量〔5〕。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公寓老年人SWB,并构建心理健康在情绪调节和SWB关系中的中介模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天津市养老院思维清晰、语言交流无困难的老人(≥60岁)。
老年人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第 2期
姚若松 , 等: 老年人应对方式与 主观幸福感 的关 系研究 : 社会支持 的中介作用
・ 6 7・
感 负相 关 , 而 积 极 应 对 方 式 则 对 幸 福 感 具 有 正 效
应。
尤 为重要 。本 研 究 通 过建 立 模 型 探 讨 社会 支 持 、 应 对 方式 和主 观幸 福 感 的关 系 , 对 老 年人 主观 幸 福 感 的预测作 用具 有较 强 的理论 与实 践意 义 。
在众 多 影 响主观 幸福感 的因素 中最稳 定 、 最显著的。 德 内弗 和库 珀等 人 的研 究 表 明 , 影 响 主观 幸 福 感 的
人 格 因素 主要有 信 任 、 控制点 、 自尊得 到理论 与 实证研 究 最多 的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0 9 — 2 6
第 1 6卷第 2 期
2 0 1 7年 2月
广州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G u a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根 据相 关研 究可 总结 为人 口学 、 经济 、 工作 、 家庭 、 人 际关 系 和情感 上 的 因素 。 _ 5 有 研究 指 出 , 人格 因素是
努力 程 度 , 在 心 理 应 激过 程 中起 中介作 用 。应 对 方 式 的不 同 , 直 接导致 影 响个 体情绪 状 态 的不 同 , 并 对
Vol _1 6 No . 2
Fe b.2 0l 7
老年人应对方式 与主观幸福感 的关 系研 究 : 社会 支持 的中介作 用
老年人夫妻依恋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老年人夫妻依恋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蒋怀滨;罗雁文;张斌;吴靖雯【期刊名称】《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5【摘要】目的: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老年人夫妻依恋类型,并比较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方法采用方便取样与入户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对260名老年人进行夫妻依恋问卷和孤独感量表调查。
结果①老年人孤独感平均得分为1.95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地区差异、居住状况和月收入水平对其有显著影响。
其中,城镇居住、群居以及较高的收入水平可以降低老年人孤独感。
②聚类分析表明,老年人夫妻依恋模式分为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并且,安全型占主导。
③以孤独感为心理健康指标,发现老年人夫妻依恋类型对孤独感有显著影响。
在此指标上安全型得分最低而另外两种类型无差异。
结论有效形成老年人安全型依恋模式可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这对于实现积极老龄化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4页(P365-368)【作者】蒋怀滨;罗雁文;张斌;吴靖雯【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应用心理学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300;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应用心理学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300;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系,湖南长沙 410208;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应用心理学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5.6【相关文献】1.烟台市老年人夫妻权力模式与夫妻关系研究 [J], 赵瑞芳;林明鲜;唐国建2.城市老年人夫妻权力模式与夫妻关系研究 [J], 赵瑞芳;林明鲜;唐国建3.夫妻依恋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希望和生命意义的中介作用 [J], 谢其利;宛蓉;兰文杰4.老年人依恋分布模式及其与亲子支持的关系研究 [J], 陈纡;于文勃;蒋京川5.老年人夫妻依恋的测量及与一般依恋的关系 [J], 王大华;杨小洋;王岩;Richardler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会参与 孤独感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关系
1、社会参与与主观幸福感:社 会参与能够让老年人感到被社会 所接受和尊重
2、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孤独 感是老年人常见的情感体验
1、社会参与对主观幸福感的影 响:社会参与能够提高老年人的 主观幸福感
2、孤独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孤独感会降低老年人的主观幸福 感
对策
针对社会参与和孤独感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3、孤独感:对于孤独感严重的老年人,应给予特别和支持。可以通过心理 咨询、支持小组等方式,帮助他们排解情绪,提高生活动力。同时,家庭成员和 照顾者也应老年人的情感需求,给予更多的陪伴和理解。
4、提高健康水平:保持身体健康是提高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政 府和社会应加大对老年人健康服务的投入,提供方便可及的医疗保健服务,同时 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增强身体素质。
谢谢观看
5、加强教育培训:通过开设各类培训班、学习小组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 学习机会,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这有助于增强老年人的自信心和适 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内容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日益受到。本次演示将就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增强老 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2、建立良好的社区氛围:通过建设友好的社区环境、组织团体活动等方式, 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减少孤独感。
3、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针对老年人容易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应提 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4、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通过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文化活动、体 育健身等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增强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
一方面,社会支持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减轻孤独感和压 力,从而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另一方面,良好的主观幸福感也可以增强老年 人的社会参与度和社交技能,进而增强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
我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社会阶层认同和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我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社会阶层认同和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分析冯潜熙;李巍;朱萍;刘欢欢;赵庆华【期刊名称】《医学与社会》【年(卷),期】2024(37)6【摘要】目的:研究我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社会阶层认同和健康状况的相关性,为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库,运用Stata 17.0对按照限定条件筛选出的数据进行处理,采用有序Probit模型、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法检验各变量间的效应关系。
结果:社会阶层认同、性别、年龄、户籍、教育程度、社会信任和社会公平均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P<0.01)。
社会阶层认同、健康状况、年龄、户籍、教育程度、社会信任与社会公平均对老年人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P<0.01)。
当模型中加入健康状况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阶层认同之间的相关性依旧具有统计学意义(β=0.140,P<0.001)。
社会阶层认同能通过健康状况间接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95%CI=0.008-0.014),中介效应值为0.117。
结论:我国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普遍较高,这与社会阶层认同和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正向关联,并且健康状况在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阶层认同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总页数】7页(P123-129)【作者】冯潜熙;李巍;朱萍;刘欢欢;赵庆华【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05【相关文献】1.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分析——基于对我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的调查2.收入、社会阶层认同与主观幸福感3.社会资本、健康状况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r——基于CGSS2010和CGSS2015数据的分析4.年龄与护理院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分析5.健康状况在社会参与和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对中老年抑郁的影响: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对中老年抑郁的影响:孤独感的中介作用作者:张伊何祥云史露露郑铮来源:《科技视界》2016年第19期[摘要]目的:探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对中老年抑郁的影响,以及孤独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
方法:采用自编人口学量袁、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孤独感量表(UCLA)对76名45-70岁的中老年人进行调查。
结果:①不同年龄组之间的抑郁状况有显著差异(F=4.247,P[关键词]抑郁;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孤独感;中介作用国内研究表明,2000-2012年社区人群中老年抑郁的检出率为22.8%。
老年抑郁年平均死亡率为10.6%,抑郁患者死亡风险是同龄非抑郁老年人的2倍。
家庭亲密度反映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相互支持的程度,家庭适应性是家庭体系随家庭处境和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而相应改变的能力。
国内外均有研究表明,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与抑郁显著相关。
此外,孤独感也是中老年人抑郁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研究拟探究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对中老年抑郁的影响,以及孤独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中老年抑郁的有效预防和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实现中老年抑郁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有效降低中老年抑郁的发生率。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5年7-8月期间,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江苏省南京、无锡、淮安市的五个社区中的100名中老年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
人组标准:①年龄在45-70周岁;②无抑郁症诊断病史;③意识清楚且自愿配合完成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76份,其中男性36名(47.4%),女性40名(52.6%)。
平均年龄(52.33±8.01)岁,45-50岁47人,51-60岁18人,61-70岁11人。
1.2方法1.2.1研究工具(1)自编人口学量表: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情况。
(2)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由Siredff于1977年编制。
该表由20个条目组成,按4级评分,总分在16分以下为无抑郁症状,17-19分为可能有抑郁症状,20分以上有抑郁症状,25分以上为由严重抑郁症状。
中学生亲子依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师生关系及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自尊在老年人依恋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具体来说,老年人依 恋对自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29,p<0.01),而自尊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 的正向影响(β=0.43,p<0.01)。这表明,老年人依恋通过影响自尊来影响主 观幸福感。
四、讨论
本研究发现,老年人依恋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影响部分通 过孤独感实现,而完全通过自尊实现。这为老年心理健康的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 对于老年人来说,提高他们的依恋程度可能有助于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具体 来说,可以通过提供社会支持、鼓励积极互动和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来降低老年 人的孤独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尊和主观幸福感。此外,提高老年人的自尊也可 以通过心理咨询、自我效能训练等方式来实现。
自尊心是个人对自己价值和能力的评价。有研究者发现,自尊心与依恋关系 密切相关。安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有更高的自尊心,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应对 生活中的挑战。反之,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可能因为缺乏这种信心而具有较低的 自尊心。
三、主观幸福感与自尊的中介作 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和自尊心可能在依恋与主观幸福 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具体来说,安全型依恋可以通过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和自 尊心来间接地增加其整体的幸福感。这是因为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更容易形成积极 的生活态度和自我评价,从而在面对困难时更有信心和勇气去应对。相反,不安 全型依恋的个体可能因为较低的主观幸福感和自尊心而感到更不幸福。
四、结论与启示
总的来说,初中生的依恋、主观幸福感和自尊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这 种关系可能通过主观幸福感和自尊心的中介作用发生作用。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 深入探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背后的机制,以便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 提供有效的建议。
中老年人的自尊心与幸福感的关联研究
中老年人的自尊心与幸福感的关联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幸福感的关注越来越多。
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自尊心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老年人的自尊心与幸福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将探讨中老年人的自尊心对于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自尊心在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尊心是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是对自己价值的认同和肯定。
一位具有高度自尊心的中老年人通常会对自己充满自信,他们对自身能力和生活状况有着正确的评估和认知。
这样的心态使得他们更加积极向上,面对困难时能够更好地应对和适应。
相反,自尊心较低的中老年人可能会感到自卑,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焦虑和不满。
中老年人的自尊心对于幸福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项研究显示,自尊心较高的中老年人更容易感受到幸福和满足。
他们更有自信,对生活充满积极的态度,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标。
而自尊心较低的中老年人则容易感到失落和不满足,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成就缺乏信心,往往陷入消极的情绪中。
因此,提高中老年人的自尊心可以直接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那么,什么因素会影响中老年人的自尊心呢?首先,社会环境的支持和认可是很重要的。
中老年人处于家庭和社会角色的变迁阶段,他们可能会受到家庭成员的不理解和忽视,这对于自尊心的打击是致命的。
因此,重视对中老年人的关爱和尊重至关重要。
在社会层面,中老年人也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敬,这样才能够增强他们的自尊心。
其次,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态度也会对自尊心产生影响。
在中老年人的生活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变故和不如意的事情。
这些负面体验如果能够被正确对待和消化,不致于过分打击自尊心,那么中老年人就能够更好地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自尊心。
同时,积极的心态和对生活的乐观看法也能够增强中老年人的自尊心,使他们更加坚强和幸福。
因此,关注中老年人的自尊心和幸福感不仅是一种必要,更是一种责任。
家庭、社会以及个人在实践中都应该为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老年人健康行为在家庭关怀度和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
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51.1705.R.20190926.0949.002.htmldoi!10.3969"j.issn.1674-2257.2019.05.025.论著.老年人健康行为在家庭关怀度和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基金项目:成都医学院科研基金项目(No;14S036)#通信作者:刘红,E-mmail:393521701@罗茂嘉,刘红#成都医学院(成都610500)【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家庭关怀度、健康行为和孤独感之间的关系,为降低老年人孤独感提供指导依据*方法以年龄在60岁以上的411个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加利福利亚大学(UCLA)孤独感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和健康行为水平量表(HPLP-I R)展开调查*结果老年人孤独感状态较为严重(42.42土859)分,已婚老年人孤独感明显低于离异和丧偶的老年人*健康老年人孤独感明显低于亚健康状态的老年人,独居状态老年人孤独感明显高于与夫妻同住的老年人和三代共居的老年人*家庭关怀度和孤独感呈负相关(P V0.01),家庭关怀度和健康行为对老年人孤独感有明显预测作用(P V0.05),且健康行为在家庭关怀度和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通过改善家庭关怀度,提高健康行为,从而降低老年人孤独感*【关键词】老年人;孤独感;健康行为;家庭关怀度【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志码】AMediating Effect of Health Behavior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Care and Loneliness in the Elderly Luo Maojia,Liu Hong#.Chengdu Medical College,Chengdu6105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family care,health behaviors and loneliness in the elderlysoas"oprovideguidancefora l eviaing"heirloneliness.Me hods A"o"al of411elderly persons over60 years old were enrolled in t his study.UCLA Loneliness Scale,Family Care index scale(APGAR),and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I R(HPLP-.R)were used to carry out the survey.Results The loneliness of the elderlywasrela"ivelyseriouswi"h"hescoreof(42.42+8.59)and"hemarriedelderlypersonshadalowersenseof loneliness"han"hedivorcedorwidowedelderlypersons.Thelonelinessof"heheal"hyelderlypersonswasobviously lower"han"ha"of"hesub-healhyelderlypersons and"ha"of"heelderlylivingalonewasremarkablyhigher"han "ha"of"he elderly living wi h"heir spouses and"hose living"oge"her wi"h"heir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Family carewasnegaivelycorrela"edwihloneliness(P<0.01)familycareandhealhbehaviorshadsignifican"predic"ive e f ec"on"helonelinessof"heelderly(P<0.05)andheal"hbehaviorshada mediainge f ec"on"herela"ionship be"weenfamilycareandloneliness"osomeex"en".Conclusion Thelonelinessof"heelderlycanbea l evia"edby improvingfamilycareandpromoingheal"hbehaviors.【Keywords】The elderly;Loneliness;Health behavior;Family care到2018年末,中国大陆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4949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7.9%*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到来,老年人身心健康问题得到社会重视与关注。
社区老年人代际关系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社区老年人代际关系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闫蕊;赵守梅;张馨心;吕雨梅【期刊名称】《护理管理杂志》【年(卷),期】2022(22)7【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代际关系、社会支持、孤独感及生活满意度间的多重中介作用。
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代际关系质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孤独感量表对323名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
结果社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得分为(28.03±4.43)分、代际关系得分为(51.23±4.79)分、社会支持得分为(26.80±4.97)分、孤独感得分为(10.15±3.28)分,生活满意度得分与代际关系、社会支持及孤独感得分均存在相关性(P<0.01)。
路径分析结果显示,代际关系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存在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值为0.446)。
结论社区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处于较低水平,有待提升。
未来可通过缓和老年人与子女间的家庭关系,增大其社会网络规模,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水平。
【总页数】6页(P457-461)【作者】闫蕊;赵守梅;张馨心;吕雨梅【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萨尔图区东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2【相关文献】1.焦虑和感知社会支持在孤独感与老年人形象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2.农村老年人心理压力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孤独感的中介作用3.留守青少年孤独感对感恩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4.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对孤独感的影响——希望感和主观幸福感的链式中介作用5.中职学生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作用机制:调节中介与链式中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对孤独感的影响——希望感和主观幸福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Support on Loneliness of Urban Elderly——The Chain Mediating Effect of Hope and Subjective Well Being 作者: 卢春丽[1];卢永兰[1]
作者机构: [1]龙岩学院师范教育学院,福建龙岩364012
出版物刊名: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87-95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5期
主题词: 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希望感;主观幸福感;孤独感
摘要: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希望感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485名城市老年人进行调查,了解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对孤独感的影响,以及希望感和主观幸福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希望感、主观幸福感以及孤独感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社会支持不仅能直接影响孤独感,还能通过希望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孤独感.因此,优化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系统,提升希望水平和主观幸福感能有效缓解老年人孤独感.。
成人依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积极应对的中介作用
成人依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积极应对的中介作用李旭;王伯军;郑雪【期刊名称】《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年(卷),期】2015(23)8【摘要】目的:考察不同应对方式在成人依恋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中的中介效应。
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简易应对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组合对552名大学生进行自评式问卷调查。
结果:中介效应分析显示,积极应对方式在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为-0.09(P<0.01)和-0.15(P<0.001),而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路径系数分析显示,依恋焦虑对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有显著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17(P<0.01)和0.33(P<0.001);依恋回避对积极应对有显著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29(P<0.001),对消极应对无显著影响;积极应对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50(P<0.001),消极应对对主观幸福感无显著影响。
结论: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的个体缺少相应的积极应对策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主观幸福感水平。
【总页数】5页(P1174-1178)【作者】李旭;王伯军;郑雪【作者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茂名石化医院;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4.3;B849【相关文献】1.中学生亲子依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师生关系及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2.成人依恋、情绪调节与主观幸福感:重新评价和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3.夫妻依恋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希望和生命意义的中介作用4.寄宿制小学生亲子依恋与主观幸福感:师生关系的中介作用及性别的调节作用5.家庭支持对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积极心理品质的中介作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神健康能否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兼论社会互动的中介效应
精神健康能否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兼论社会互动的
中介效应
刘立光
【期刊名称】《科学.经济.社会》
【年(卷),期】2021(39)4
【摘要】通过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2016年数据,探讨精神健康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使用"童年生病能否得到足够医疗服务"作为工具变量,对老年人精神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模型进行内生性处理后发现,精神健康对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具有正向作用的结果依然稳健。
此外,通过Sobel法分析社会互动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精神健康对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社会参与在精神健康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方面存在部分遮掩作用非中介效应,但是影响较小,可能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安排有关。
【总页数】13页(P56-68)
【关键词】精神健康;主观幸福感;社会互动;中介效应;工具变量
【作者】刘立光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61.7;C913.6
【相关文献】
1.社会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基于精神健康因素的多重中介效应
2.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对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兼论生活方式、公共服务和社会心理的中介效应
3.社会经济地位与老年人身心健康:兼论社会交往的中介效应
4.河北省老年人学习动机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兼论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果
5.人口流动如何影响主观幸福感——基于主观社会地位的中介效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陈
旭
1
冉光明
2
胡
娜
1
郭
磊
1
蔡曙光
1
李强强
1
( 1.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重庆 400715 ; 2.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南充 637002 )
摘 UCLA 孤 独 量 表、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 要: 采用亲密 关 系 经 历 量 表 ( ECR ) 、
( MUNSH) 对 311 名老年人进行调查, 探讨老年人依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以及孤独感和自尊的中介作用 。 结果 发现: ( 1 ) 孤独感在依恋焦虑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 孤独感在依恋回避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 完全中介作用; 自尊在依恋焦虑、 依恋回避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不起中介作用 ; ( 2 ) 孤独感、 自尊在依恋焦虑、 依 恋回避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 关键词: 老年人; 依恋; 主观幸福感; 孤独感; 自尊 分类号: B844
恋 与 更 高 的 自 尊 有 关 ( Mickelson, Kessler, & Shaver, 1997 ) 。 而 Wu ( 2009 ) 的 研 究 则 进 一 步 指 出, 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对自尊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 可 见, 依 恋 影 响 个 体 自 尊。 Schimmack 和 Diener ( 2003 ) 对比了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对主观幸福感 的预测效度, 发现只有外显自尊是主观幸福感的显 著预测因素。自尊被一致认为是主观幸福感的强烈 预测因素 ( Cheng,& Furnham,2003 ) 。 因此, 通过 对依恋、 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分析 , 本研究 提出假设 H2 : 自尊在老年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对主 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均起中介作用。 孤独感和自尊都是与个体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 变量。探讨孤独感与自尊关系的研究发现, 孤独感 2012 ) ; 高孤独感 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 孔风 et al. , 个体的自我评价偏低, 往往报告出更低的自尊水平 ( Mellor, Stokes, Firth, Hayashi, & Cummins, 2008 ) 。也有研究者探讨了自尊、 孤独感与生活满 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他们发现自尊在孤独感与生 活满 意 度 之 间 起 部 分 中 介 作 用 ( ivitci & ivitci, 2009 ) , 这表明孤独感可以预测自尊。 而自尊又是 主观幸福感的显著预测因素 ( Schimmack & Diener, 2003 ) 。综合上述分析, 我们发现, 依恋与孤独感密 , , 切相关 孤独感可以预测自尊 而自尊又对主观幸福 感存在预测作用。 因此, 本研究提出假设 H3 : 孤独 感和自尊在老年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与主观幸福感 的关系中均起链式中介作用。链式中介指多个中介 变量表现出顺序性特征, 形成中介链, 预测变量通过 中 介 链 对 结 果 变 量 产 生 间 接 效 应 ( Taylor, MacKinnon,& Tein, 2007 ) 。 探讨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有助于帮 。 本研究将探讨老年 助老年人实现晚年“幸福梦 ” 期望为降 依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 , 低不安全依恋对老年人幸福感的消极影响提供实证 依据。根据文献回顾及理论分析, 本研究提出老年 人依恋焦虑、 依恋回避、 孤独感、 自尊和主观幸福感 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 见图 1 ) 。
图1
老年人依恋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
张
兴
等: 老年人依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孤独感与自尊的中介作用
2
2. 1
研究方法
被试
我将来难以获得更多的尊重 ) 。 验证性因素分析支 2 GFI = 0. 95 , CFI = 持了 问 卷 的 结 构, χ / df = 2. 35 , 0. 90 ,RMSEA = 0. 070 。 本 研 究 中, 量 表 的 Cronbach ’ s α 系数为 0. 773 。 2. 2. 4 主观幸福感量表 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 MUNSH ) , 中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版) 》 (汪 文版本选自 向东,et al. ,1999 ) 。 量表由 24 个项目组成, 原始 量表将主观幸福感分为正性情感、 负性情感、 正性体 , 1 = 验、 负性体验。 量表采用 3 点计分 ( 0 = “否 ” “不是” , 2 =“是” ) 。按照前人研究 ( Dai,Zhang,& Li, 2013 ) , 本研究将正性情感和正性体验合并为正 性情绪 ( positive emotion ) , 把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 合并为负性情绪 ( negative emotion ) 。本研究采用正 性情绪的题目平均分减去负性情绪的题目平均分作 为的最后的主观幸福感得分。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
* 通讯作者: 陈旭, Email: chenxu@ swu. edu. cn
761
2016 年
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6 期
向于害怕亲密, 持有消极的他人模型, 倾向于与他人 保持距离。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 孤独感体验是以 个体早期情感关系及人际依恋为基础的 , 这暗示, 作 为一种重要的情感关系, 依恋可能影响孤独体验。 依恋影响孤独感的推论也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 。 研究发现, 成人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与孤独感呈显 2005 ) 。依恋风 著正相关( Wei,Russell,& Zakalik, 格能显著影响孤独感水平, 安全型依恋能负向预测 孤独感, 不安全型依恋能正向预测孤独感 ( Deniz, Hamarta,& Ari,2005 ) 。 来 自 老 年 群 体 的 研 究 发 现, 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都能显著正向预测孤独感 ( 谢祥龙, 段慧, 谷传华,2014 ) 。 可见, 个体的依恋 状况可以预测其孤独水平, 依恋安全性更高者因为 拥有更积极的人际交往模型, 更易与他人建立并维 持人际 关 系, 从 而 体 验 到 较 少 的 孤 独 感。 而 孔 风 ( 2012 ) 等人的研究指出, 孤独与正性情感、 生活满 意度呈显著负相关, 与负性情感呈显著正相关。 这 表明, 孤独感与幸福感相关, 孤独感可能是影响主观 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其他研究证明了这一观点。从 亲密关系中的孤独感、 家庭孤独感和社交孤独感等 方面评估成年人( 18 ~ 95 ) 孤独感的研究发现, 这三 类孤独感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都有显著的消极影响 ( HombradosMendieta, GarcíaMartín, & GómezJacinto , 2013 ) 。 Tian ( 2014 ) 的研究, 则进一步证 明孤独感能负向预测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这些研 究表明, 个体较高的孤独感, 容易诱发各种消极体 验, 进而降低其主观幸福感。 从上述分析, 可知, 依 恋能预测个体的孤独感, 而孤独感又是主观幸福感 的重要预测因素, 孤独感可能在老年依恋对主观幸 福感的影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老年依恋可能通过 孤独感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 因此, 本研究拟从依 恋维度出发, 把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作为预测变量 , 孤独感作为中介变量, 主观幸福感作为结果变量, 提 出假设 H1 : 孤独感在老年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对主 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均起中介作用 。 依恋理论认为, 由于早期社会互动体验的差异, 安全依恋个体比不安全依恋个体拥有更高的自尊水 平。在安全型依恋者的早期互动中, 照料者在合适 的时间以有效的反馈方式回应需求, 这有利于积极 , ; 自我概念的形成 进而形成更高自尊 而不安全依恋 者通常只接受到较少且不稳定的反馈, 容易形成更 低的自尊。依恋与自尊的关系也获得实证研究的证 明。研究表明, 不安全型依恋与更低的自尊水平有 2004 ) , 关( Park,Crocker,& Mickelson, 而安全型依 762
1
问题的提出
幸福感密 切 相 关 。 例 如 , 成人依恋安全与幸福感 呈正相关 ( La Guardia ,Ryan ,Couchman ,& Deci, 2000 ) 。 而从依恋维度出发的研究发现 , 成人依恋 焦虑和依恋 回 避 与 生 活 满 意 度 呈 负 相 关 , 与消极 情感呈正相关 ( Ling ,2008 ) 。 通过上述文献回顾 , 可知依恋与幸福感密切相关 。 当前探讨依恋与主 观幸福感的 研 究 主 要 为 相 关 研 究 , 尽管也有探讨 依 恋 对 主 观 幸 福 感 影 响 机 制 的 研 究, 例 如, Karreman 和 Vingerhoets ( 2012 ) 的 研 究 发 现 , 情绪 调节和心理韧性在依恋和年轻成人幸福感的关系 中起中介作 用 ; 重 新 评 价 策 略 的 使 用 是 成 人 依 恋 关系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 王力 , 2007 ) 。 然而这些研究主 张厚粲 , 李中权 , 柳恒超 , 要针对年轻 群 体 , 鲜有研究探讨老年依恋对主观 幸福感 的 影 响 机 制 。 老 年 期 处 于 生 命 发 展 的 晚 期, 重要依恋 关 系 在 个 体 年 老 时 发 挥 着 安 全 基 地 的 功 能, 为 老 年 人 提 供 协 助 和 保 护 ( Antonucci, Akiyama ,& Takahashi,2004 ) 。 老 年 人 表 现 出 依 赖性增加及 认 知 老 化 等 特 点 , 依恋对老年人幸福 感的重要性 也 显 得 格 外 突 出 , 依恋对主观幸福感 的影响 机 制 可 能 呈 现 出 与 年 轻 人 群 体 不 同 的 特 点 。 因此 , 为了深入认识老年依恋对主观幸福感 的影响 , 本研 究 拟 探 讨 老 年 依 恋 对 主 观 幸 福 感 的 影响机制 。 我们可以从内部工作模型认识依恋维度 。高依 恋焦虑者倾向于害怕拒绝, 持有消极的自我工作模 型, 在人际交往时容易患得患失; 而高依恋回避者倾
关注整个社会的 在我国步入老龄化国家之后, 养老及老年保健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 。主观 being,SWB ) 是衡量老年人 幸福感 ( Subjective well心 理 健 康 和 生 活 质 量 的 重 要 指 标 ( Peterson , Chatters,Taylor,& Nguyen,2014 ) , 它是指个体对 生活状况的总体评价, 包括三个成分: 生活满意度、 积极 情 感 和 消 极 情 感 ( Diener, Lucas, & Oishi, 2002 ) 。而 Kozma 和 Stones ( 1980 ) 将老年人的主观 幸福感概念化为积极情感、 消极情感、 积极体验和消 极体 验。 本 研 究 以 老 年 人 为 研 究 对 象, 故采用 Kozma 提出的主观幸福感评估方法。 老年人主观幸 福感的高低关系到老 年 个 体 能 否 实 现 晚 年“幸 福 , 梦” 因此, 需要有更多的研究参与到对老年人主观 幸福感影响机制的探讨中。 亲密且支持的人际关系对老年期身体机能及 认知恶化带 来 的 消 极 影 响 起 缓 冲 作 用 , 有助于提 升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 Li & Fung ,2011 ) 。 依恋 是一种 贯 穿 于 生 命 全 程 的 亲 密 关 系 。 Brennan , Clark 和 Shaver ( 1998 ) 将成人依恋分为两个维度 : 依恋回避和 依 恋 焦 虑 , 依恋回避指个体与依恋对 象的亲 密 程 度 及 个 体 在 心 理 和 情 感 上 的 独 立 程 度, 而依恋焦 虑 指 个 体 对 可 能 与 依 恋 对 象 分 离 或 被抛弃的 担 心 程 度 。 两 个 维 度 都 有 高 低 水 平 , 低 依恋焦虑和 低 依 恋 回 避 被 称 为 安 全 依 恋 , 其余水 平组合被 统 称 为 不 安 全 依 恋 。 研 究 表 明 , 依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