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美容第二章第一节阴阳学说与美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阳 偏盛 实证
调 整 阴 阳
阴阳 偏衰 虚证
阴盛 伤阳
阳盛 伤阴
实寒证 寒者热之(热性方药)
兼阳虚(酌加温阳药)

实热证 热者寒之(寒性方药 其


兼阴虚(酌加养阴药)

阴虚 阳虚
虚热证 补阴(阳病治阴,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补 其
不 虚寒证 补阳(阴病治阳,益 足

之源,以消阴翳。)
• 哪儿多削哪儿 • 阴多(寒大)——热药 • 阳多(热大)——寒药 • 哪儿少补哪儿 • 阴少(虚热)——滋阴 • 阳少(虚寒)——补阳
三、阴阳学说与中医美容的关系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
阳气(阳)——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 阴精(阴)——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升、出(阳) 降、入(阴) 升降相因,相反相成
(四)消长平衡
消长含义: 阴阳双方数量的对比变化。消,减少; 长,增加。
此长彼消 此消彼长 此长彼长 此消彼消
热盛伤阴,寒盛伤阳 阴虚火旺,阳虚阴盛 补气生血,补血养气 气虚引起血虚,血虚引起气虚
(五)互相转化
含义: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 反方向转化。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二)互根互用
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 互用——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相互资生、相 互为用的特点。
为何不能熬夜?
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独阴不生,独阳不长
(三)交感互藏
交感——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 ,即相互发生作用。
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 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归纳药物性能 以药物之性纠正机体阴阳之偏
四气 温、热——阳 寒、凉——阴
五味 辛、甘、淡——阳 酸、苦、咸——阴
升、浮——阳 沉、降——阴
④既可以表现具体事物,又可以表示功能状态。 阳——升散的,运动的,温热的,明亮的 阴——沉降的,静止的,寒冷的,晦暗的
⑤对立——本质
(二)特点
特点:阴阳具有普遍性、关联性、相对性。
1.普遍性 2.关联性
3.相对性
①阴阳属性相互转化 ②阴阳比较对象不同
春-夏-秋-冬 ③阴阳之中复有阴阳——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郭开元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
第一节 阴阳学说与美 容
说与美容
第一节 五行学说与美 容
郭开元
第一节 美容
阴阳学说与
一、阴阳学说的概念及特点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与中医美 容的关系
目的要求:
❖ 掌握:阴阳学说的特点、主要内容,阴阳学说与美 容关系。
❖ 熟悉:阴阳学说的概念。 ❖ 了解:阴阳学说的应用范畴。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对立制约 (二)互根互用 (三)交感互藏 (四)消长平衡 (五)互相转化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对立制约
对立——即统一体中阴阳两个方面 的属性相反。 制约——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相互牵制互为胜负 。
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最终对立与制约达到动态平衡
正常的生命活动——阴阳平衡; 病态——阴阳失调
(三)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
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风邪、暑邪、火(热)邪为阳 六淫为阳
湿邪、寒邪为阴 饮食居处、情志失调为阴
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阴阳 偏盛
阴盛 伤阳
பைடு நூலகம்实寒证(阴胜则寒) 兼阳虚(阴胜则阳病)

阳盛
实热证(阳胜则热)
阳 失
伤阴
兼阴虚(阳胜则阴病)
一、阴阳学说的概念及特点
(一)概念
阴阳是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 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①自然界
阳:天、上、外、头
太阳的向、背
阴:地、下、内、脚
腹部和背部哪为阴哪为阳?
阴阳是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 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②相互关联 反映了相互关系,因此不可一方单独存在
③某些——局限性

阴不制阳
阴虚
虚热证(阴虚则热)
阴阳
偏衰
不能生阳 阳不制阴 阳虚(阴损及阳)
阳虚
虚寒证(阳虚则寒)
不能生阴
阴虚(阳损及阴)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色泽 声音 症状 脉象
病变部位

鲜明 高亢洪亮 热、燥、动
洪、大、数、浮、滑
表、上、外、四肢

晦暗 细微无力 寒、润、静
迟、沉、小、细、涩
里、内、下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