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的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两节“同课异构”复习课的比较与分析

两节“同课异构”复习课的比较与分析

两节“同课异构”复习课的比较与分析我校化学教研组一直开展组内“同课异构”复习课的教研活动。

课前,我们组内进行集体备课,首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达成共识。

然后,通过“同课异构”找出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亮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得出有效的复习策略。

本文拟以本化学组甲、乙两位教师的复习课――碳单质及其化学性质为例进行比较与分析。

一、教学目标展现的方式比较与分析因为我们事先已对本复习课进行过集体备课,所以甲、乙两位教师在教学目标内容的陈述上均能紧扣复习内容和教学要求,而且也能把三位目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甲乙两位教师都把具体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及时知道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及掌握的深度。

但是,甲乙两位教师把教学目标呈现给学生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甲教师把教学目标有机地安排在教学内容中,适时逐步地呈现给学生,把教学目标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

最后,甲教师再把整个教学目标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照教学目标检查自己尚有哪些薄弱点。

乙教师由于使用的是学案,所以一开始就把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全部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照具体的教学目标完成学案。

两位执教者对教学目标呈现方式的差异是由于二者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不同所致。

相对而言甲教师的做法针对性比较强,有利于学生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定位以及对教学目标的执行,也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教学资源利用的比较与分析甲教师利用学生对知识的回顾,构建知识网络,达到对知识的回忆与巩固。

甲教师还利用多媒体展示了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使课本上的实验在复习课上再现,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复习课枯燥乏味。

乙教师采用的是学案教学,教师已预先制定好学案,让学生根据教师的预设逐步回忆知识点并完成学案,通过完成学案加深巩固原有知识。

两位教师都编制了6道课堂诊断题,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

这6道题要求明确,重点突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而且都有一定的梯度。

不过乙教师出的题目不仅针对本节复习课的知识,还把本节课复习的知识和前面的知识巧妙地联系起来。

同课异构的比较分析(教学总结)

同课异构的比较分析(教学总结)

同课异构的比较分析(教学总结)陈恒广同课异构的比较分析提高备课水平的方法很多,既有理论上的,诸如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特别是使用教科书的水平、教学设计的能力,也有实践上的,诸如同课异构、专题式教研、教后反思等等。

当前,在中小学教研活动中,同课异构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一、同课异构的含义与价值所谓同课异构,就是指针对相同的课题,同一个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实施途径,达到同样的效果。

这里的“同”是指内容的同,最终效果的同,即起点与终点的同,而这里的“异”是指方法、途径等具体过程的不同。

特别地,这里的“异”,即可以是同一位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分析解决同一个教学问题,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也可以是不同的教师面对同一个课题、相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思路、方法和风格各异的教学策略,殊途同归。

同课异构是基于帮助教师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式、形成教学风格的教学研究活动。

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正是基于帮助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式,促进所有教师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

这种采取比较研究的校本教研方式,能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打开教师的思路,真正体现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特点,是实在又有实效的教研方式。

事实上,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更具开放性,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发课程资源,有利于对话,也有利于实践和探索,因而,“如何创造性地用教材教”赋予教师很大的自主空间,这也给同课异构提供了可能。

不仅如此,中小学新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倡导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倡导多元的学习方式,因而,也需要教学设计(教案编写)、教学实施策略的多元化。

同课异构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

一方面,教师独特个性是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形成一种重要的因素,追求教学的艺术化,形成独具个人魅力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另一方面,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规律需要不断提炼、总结和提升,同课异构有助于在变化的环境下更好地认识教学的基本规律,同时,为教师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

同课异构的分析

同课异构的分析

同课异构的分析第一篇:同课异构的分析同堂异构细揣摩教学相长绽异采—全区2011年英语教研会有感荷花池小学英语教研组9月27日,我区2011-2012年度小学英语教研会在阳湖镇中心小学隆重举行。

来自全区小学英语教育一线的70多名骨干教师及区英语教研员胡海涛老师参加了会议。

此次会议参加人数之多,会议安排之紧凑、研讨内容之丰富、教研气氛之浓烈是近几年英语教研会议不多见的。

此次会议共分四个议程,首先大家观摩了来自阳湖镇中心小学罗莉莉老师及柏树小学的黄璐老师的两节精彩的同堂异构课,而后来自长干小学的黄瑶琪副校长对两堂课做了细致而中肯的点评。

另外,大家还认真聆听了现代实验学校钱芳老师的“如何撰写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的精彩讲座,最后,区教研员胡老师对上一年度我区小学英语教学做了全面总结,并对新一年度全区英语教研活动进行了周密的部署。

我校英语教研组在全区英语教研会议一结束,马上行动起来,召开了教研组会议,认真学习和贯彻区英语教研会议精神,并重点对两节同堂异构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仅学习了两位老师的教学长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同课异构课的设置不是为了比赛,最终目的是为了相互交流,教学相长。

但既然是同唱一首歌,人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自然会有所比较、有所评价。

以下是我校教研组对此次两节“同课异构”课的一些拙见,不当之处,敬请海涵。

一,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方法明显看出,罗莉莉老师上的是一堂常规课,教学设计的步骤简明,首先进行单词的复习,然后引出所学句型,学习之后,学生进行操练。

师生互动方式变化不多,但学生的参与度很高。

不足的是,学生的操练略显机械。

黄璐老师的课犹如一顿丰盛的大餐,抑或一段华丽的乐章。

教学步骤紧凑,一环扣一环,设计巧妙,没有多余的环节和活动。

开头的“世界无车日”,很亮眼地引出了所教内容——交通。

然后在Act the dialogWorking in pairs,Let’s chant…等环节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大量精美的课件,吸引学生融入到教师所设计的氛围中,充分地感受语言。

“同课异构”在《老王》教学课例中的比较运用研究

“同课异构”在《老王》教学课例中的比较运用研究

“同课异构”在《老王》教学课例中的比较运用研究一、“同课异构”教学法的理论模式“同课异构”教学法是一种以对比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同一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对比展示,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分析和总结。

在语文教学中,“同课异构”教学法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版本、不同作品或不同段落等方式展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老王》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同课异构”教学法对比许多不同的版本,比如不同作者的改编本、不同年代的版本等,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文学探讨。

还可以通过比较《老王》和其他文学作品,或者比较《老王》中不同的段落,来启发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1.对比不同版本在《老王》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的版本,比如《老王》的原著本和不同作者的改编版本,或者不同年代的版本等。

通过对比,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版本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从而理解《老王》的故事内容、风格特点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老王》未经改编的原著本和不同的改编本,比较各种版本对人物性格、情节安排等方面的处理方式,从而启发学生对《老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

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比《老王》和其他文学作品来启发学生对《老王》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可以将《老王》与同为现实主义小说的《茶馆》进行对比,探讨两个文本在社会现实主题的处理方式上的异同之处。

这样的对比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老王》,还可以启发学生对不同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结语“同课异构”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老王》这样的文学经典作品。

通过对比不同版本、不同作品或不同段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文学探讨,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老王》的教学中,充分运用“同课异构”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老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同课异构”在《老王》教学课例中的比较运用研究

“同课异构”在《老王》教学课例中的比较运用研究

“同课异构”在《老王》教学课例中的比较运用研究
《老王》是一本被广泛使用的中学语文教材,其教学课例中的“同课异构”是指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下,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

通过比较同课异构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掘和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对于文学作品的教学,在同一篇文章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形式。

在《老王》教学课例中,可以通过阅读、分析和学习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可以选择阅读整篇文章,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同时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

还可以选择解读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和句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

在教学中也可以选择通过朗读、演讲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作品的分析与解读方面,同一篇文章可以通过不同的解读角度来展开教学。

在教学《老王》的课例中,可以通过从情感、思想、结构、人物形象等多个角度来解读作品,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主题和要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在作品的创作与表达方面,可以通过不同的创作任务和表达方式来展开教学。

在教学《老王》的课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写作任务,如写一篇文章、写一首诗歌、写一段对话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学生的创作作品来评价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初高中音乐欣赏“同课异构”课堂比较

初高中音乐欣赏“同课异构”课堂比较

初高中音乐欣赏“同课异构”课堂比较摘要:“同课异构”强调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下,不同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风格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

在初高中音乐欣赏课程中应用“同课异构”,可以激发出教师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比较不同教师对同一音乐作品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可以观察到他们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专业背景进行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调整,从而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初高中;音乐欣赏;同课异构;课堂比较引言: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情感的表达、思想的传递和心灵的沟通。

在初高中阶段,音乐欣赏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艺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同课异构”这一教学理念的提出,使得我们对音乐欣赏课堂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就是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下,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方法,实现教学目标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教学创新和学生的主体参与,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对初高中音乐欣赏“同课异构”课堂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异同,以期为音乐教育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一、“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内涵“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的内涵丰富,包括了内容相同、设计各异、目标一致以及互动研讨等关键点。

首先,“同课异构”强调的是在同一节课的内容下进行教学实践,确保了比较的基础是一致的。

其次,每位参与的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现有的教学条件,对课程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尽管教学设计各异,但最终的教学目标是相同的,即有效地传递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此外,“同课异构”还包含了教师之间的互动研讨环节。

通过观摩彼此的教学实践,分享经验,探讨教学策略,教师们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优化教学过程,以实现更高效的教学效果。

同课异构视角下幼儿园角色游戏教案之比较分析

同课异构视角下幼儿园角色游戏教案之比较分析

-113-2023年第29期(总第369期)幼教园地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游戏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占据较高的比例,具有多种类型。

而角色游戏就是其中最具特色且富有魅力的游戏。

幼儿园角色游戏活动离不开幼儿教师的精心组织与实施。

角色游戏教案设计是组织和实施角色游戏活动的必要准备。

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幼儿角色游戏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幼儿角色游戏设计的重要性。

教案的设计遵循一定的原则,能体现教师的育儿观念、教学理念等,是教师智慧的结晶。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背景、个人经验、情绪情感、个性长处等都不相同,其设计的教案也千差万别。

同课异构作为一种备受欢迎的教研学形式,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基础教育的研究之中,是当今研究的一大热点。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研学模式,同课异构常见于小学和中学,对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同课异构很少被应用于幼儿园教育领域,在同课异构的视角下研究幼儿园角色游戏教案设计的学者更少。

因此,把同课异构教研学活动与幼儿园角色游戏教案设计相结合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主要对广州市L 幼儿园大班的两位教师所设计的幼儿角色游戏教案进行比较。

一、研究发现(一)设计意图反映了教师的思维导向由于两位教师的设计理念各不相同,教案设计的偏重也会不同。

教师X 在日常观察中发现幼儿对超市比较好奇,会参考幼儿的兴趣和饮食习惯对游戏教案进行设计。

教师Y 则会考虑幼儿对果蔬的认识、对购物规则的理解、消费观的塑造以及感恩父母的情感。

两位教师的设计意图映射出其思维偏向,与教师X 相比,教师Y 的设计意图存在更多自发的思虑考量。

(二)活动目标的设计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教师X 意识到幼儿对超市的好奇——超市里的货品、超市里的工作人员都可能是幼儿感兴趣的点。

在认知目标上,其结合幼儿园教学实际开展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加深对超市中不同角色的职责的理解,并在游戏中正确做出符合角色的言行。

“同课异构”在《老王》教学课例中的比较运用研究

“同课异构”在《老王》教学课例中的比较运用研究

“同课异构”在《老王》教学课例中的比较运用研究《老王》是一部以老师王旭为主人公的现实题材影视剧,通过他的日常教学生活展现了中学教育领域的丰富多彩和风云变幻。

而在教学课例的比较运用研究中,同课异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本文将以《老王》为例,探讨同课异构在教学中的比较运用及其效果。

同课异构是指在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发展水平。

在实际教学中,同课异构在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兴趣以及教师的教学效率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而在《老王》中,教师王旭在日常的教学中,也采用了同课异构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们在学习上更加得心应手。

通过《老王》中的教学片段可以看出,王旭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接触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这种教学方法非常符合同课异构的理念,满足了学生们不同的学习需求。

王旭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也注重体现同课异构的特点。

他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比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让学生在互动中更好地学习。

这样一来,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得教学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老王》中还展现了王旭老师在教学方法上的灵活运用。

在面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时,他会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讲解、示范、引导等,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同课异构的思想也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同课异构的比较运用可以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在教学中,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同课异构的比较运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设计出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英语综合板块同课异构教学的对比分析

小学英语综合板块同课异构教学的对比分析

小学英语综合板块同课异构教学的对比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学习英语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关注的重要部分。

而在小学阶段,学习英语更是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能力。

针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板块教学,既可以采用同课异构教学,也可以采用同课同构教学。

本文将对这两种教学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出优劣之处。

同课异构教学是指在同一门课程中针对不同程度和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不同水平的学生将根据其学习情况被分为不同的小组,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对于英语综合板块中的词汇学习,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不同程度的词汇练习,既不会使学习效果不同的学生感到无趣,也不会使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感到困难重重。

同课异构教学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同时,小组比较容易管理,教师可以减少个别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更加集中精力进行教学。

然而,同课异构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同课异构教学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这对于一些教学经验较少的教师来说可能会比较困难。

其次,同课异构教学需要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较为详细的了解和分析,才能进行个别指导。

这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教学的工作量。

此外,同课异构教学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有一些学生可能无法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导致学习效果降低。

相对于同课异构教学,同课同构教学的做法是对所有学生使用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同课同构教学的优点在于教师教学准备简单,无需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

同时,同课同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课异构”在《老王》教学课例中的比较运用研究

“同课异构”在《老王》教学课例中的比较运用研究

“同课异构”在《老王》教学课例中的比较运用研究“同课异构”是指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方法下,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效果。

在《老王》这一教学课例中,同课异构的比较运用研究表现得非常明显。

《老王》的教学课例是教师在教授英语阅读能力提升课程中的一份实践,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为主要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使得同一课程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表现。

首先,在教师讲解完课文之后,学生们进行了阅读训练。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采用了交替朗读的方法,让学生们轮流朗读课文。

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但是,对于阅读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教师采用了“默读-理解-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先默读课文,再完成相关的理解题目,最后再进行朗读。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能力。

其次,在教学环境上,教师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手段来调节教学氛围和促进学生的阅读。

在交替朗读的环节中,教师选择了较为严肃的教学语气,来使学生更加专注于课文本身。

而在“默读-理解-朗读”的环节中,教师则采用了轻松活泼的语言,来缓解学生的阅读压力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不同的环境与手段能够带来不同的效果,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最后,在评价学生阅读能力时,教师也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标准。

在交替朗读环节中,教师主要评价学生的发音准确性和语音语调的节奏感。

而在“默读-理解-朗读”的环节中,教师则更注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这些不同的评价标准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总之,针对同一门课程,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所体现出来的“同课异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在《老王》这一教学课例中,教师的多样化教学策略和手段,帮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同课异构”教学的优势分析

“同课异构”教学的优势分析

“同课异构”教学的优势分析“同课异构”教学的优势分析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节的内容(同课都是“整数除以分数”这个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同课异构”教学的优势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同课异构”教学的优势分析文/常晋珉摘要:同课异构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教研手段,不同的教师根据相同的教学内容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相互探讨,就可以得出更为优秀的教学模式,使多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得到整合。

同课异构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意义重大。

关键词:同课异构;数学教学;优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研方式,“同课异构”现在已经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

同课异构的含义在于,对于相同的教学课程,不同的教师做出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师之间进行教学设计的探讨,并研发出更好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法。

同课异构的出现,可以良好地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因此,加深对于同课异构的认识,可以构建更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一、形成模式框架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而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往往是“教无定法”,教学方式方法十分多样。

但如果是针对一节具体的课程,或者是要解决某一个问题的时候,那么能起到最佳作用的方法往往只有一两个,同课异构就是通过对于课堂的研究,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模式,以此提高课堂的效率。

1.同课异构的流程在同课异构的过程中,教师应从课本入手,找出即将讲解的课程中的重点问题。

随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引导的方式将学生与教材紧密联系起来,围绕重点问题进行教学。

在此期间,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训练,并且还会通过说话的形式进行语言能力的提升。

教师应明确地认识到,在利用同课异构的教研方法来进行教学时,应注重方法的递升,而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是不断攀升的。

在学生对知识理解之后,教师应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最后再将知识的运用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大胆运用自己理解的数学知识。

同课异构总结

同课异构总结

同课异构总结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同课异构是一个常常出现的词汇。

同一门课程的不同教师可能会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有所差异。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同课异构的一些表现形式和对我们学习的影响。

首先,同课异构在教学目标上的体现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所追求的学习成果上存在差异。

有些教师可能注重学生的记忆能力,将测验和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学习水平的主要标准。

而其他教师则可能更注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他们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批判性思考。

这种不同的教学目标会导致学生在不同老师的课堂上有着不同的学习体验和表现。

其次,同课异构还会在教学方法上产生明显的差异。

一些教师可能采用传统的讲授和演讲方式进行教学,强调知识的传递和学生的被动接受。

而其他教师则更倾向于采用互动、合作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上,也会影响到学生在课后的学习方式和课程成果。

同课异构还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上。

教师们会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所在学校的特点,为学生们精心选择并调整教材内容。

有些教师更偏重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运用,而其他教师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思维。

这种差异使得同一门课程在不同教师的讲授下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重点。

同课异构对我们学生的学习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不同的教学目标让我们能够认识到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培养我们的能力和思考方式。

通过接受不同教师的教学,我们可以更全面地发展自我并提高自身的学习方式。

其次,教学方法的不同让我们能够体验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从传统的讲授到互动式的探究,我们可以在不同教师的教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这样的经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还能够培养我们的合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最后,教学内容的差异给我们拓宽了视野。

通过接触不同教师选择的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更多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观点。

小学英语综合板块同课异构教学的对比分析

小学英语综合板块同课异构教学的对比分析

小学英语综合板块同课异构教学的对比分析1. 引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综合板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综合板块涵盖了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针对综合板块的教学方法,同课异构是一种备受关注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对小学英语综合板块同课异构教学进行对比分析。

2. 同课异构教学的概念同课异构教学是指在同一个班级中,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因材施教,通过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 小学英语综合板块同课异构教学的优势3.1 个性化教学同课异构教学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可以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综合能力。

3.2 激发学习兴趣同课异构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设计出有趣、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和活动,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3 促进合作与交流同课异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小组活动或合作任务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合作与交流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互动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 同课异构教学的局限性4.1 教师工作量增加同课异构教学需要教师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这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和教学准备的时间。

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具备更多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4.2 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同课异构教学需要提供不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资料和学习器材。

但是,对于一些资源匮乏的学校来说,很难提供足够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从而限制了同课异构教学的实施。

4.3 教学进度不一致由于同课异构教学注重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可能不同。

这可能导致教学进度的不一致,造成整体教学进度的延缓。

同时,对于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感到无聊和不满。

同课异构评课稿

同课异构评课稿

同课异构评课稿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评课稿,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评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同课异构评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同课异构评课稿1一、教学目标上分析三位老师都提出本节课的目标:董老师和邹老师是研究圆的对称性,掌握垂径定理及其推论,但只了解它的证明。

刘老师是理解圆的对称性,掌握垂径定理,却重在证明圆的对称性。

相同之处是:学会运用垂径定理及其推论解决一些有关证明、计算和作图问题。

理解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识图能力。

通过圆的对称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审美观,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二、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三位老师对教材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的思考,不同深度和广度的挖掘,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了同课异构的趣味所在。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中,虽然三位老师的设计都由六部分组成,分别是:情景引入、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课堂达标、拓展提升、归纳小结。

但是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三位老师的着重点不同,学生接受水平不一样,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各有春秋。

但三位老师都能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三位老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合理,脉络清晰,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对材料理解透彻,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实践,操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三节课授课教师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1、刘老师从上节课的知识入手引导学生回忆圆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证明做好准备;董老师和邹老师从赵州桥问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过若能把这点再深入挖掘,体现更多数学人文文化可能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会更浓。

2、三位老师都强调符号语言的归纳。

3、三位对辅助线的作法强调不够。

小学英语综合板块同课异构教学的对比分析

小学英语综合板块同课异构教学的对比分析

小学英语综合板块同课异构教学的对比分析小学英语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

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综合板块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充分综合了听、说、读、写等多个技能的训练。

然而,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就小学英语综合板块同课异构教学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小学英语综合板块同课异构教学的共同点在于都以小学英语综合板块为基础,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综合板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通过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各个方面的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同课异构教学也是以这个为基础进行的,但是在具体实施上,同课异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其次,在同课异构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挑战和支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差异化的设计。

对于英语综合板块的教学,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语言水平、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会存在。

同课异构教学通过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手段,以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个别辅导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来进行差异化的指导和评估。

此外,综合板块同课异构教学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同课异构教学中,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合作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互动交流,学生可以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和经验,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同时,个体化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方式也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综合板块同课异构教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

首先,由于学生的差异性较大,教师需要面对多个层级的差异性,对不同学生进行精细的教学分析和个别化的教学设计。

其次,同课异构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技巧,对学生的个体特点做出准确判断,并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相应的教学反馈。

再次,教师还需要应对家长的期望和压力,因为涉及到个体的教学,教师需要与家长积极沟通,共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同课异构”的比较与反思——从“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两节课谈起

“同课异构”的比较与反思——从“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两节课谈起
忆 深刻 ,充 分体 现 出新 课程 理 念 下概 念教 学 的有 效 性 . 师进 一步 引导学 生 回顾 哪里 还见 过抛物 线 ( 教 如
力 的一 种教 学 形 式 ,它 能让 我 们在 比较 中反 思 ,在 反思 中理解 教材 、领悟 教 学 . 2 1N l月 ,在 福 建 师 范大 学 附属 中学举 行 的 0o 2 教 学观摩 周 活 动 中 ,笔 者有 幸观 摩 了 抛物 线 及 其
它 到 直 线 ,x 的 距 离 的 比是 常 数 := 4,求 点 的轨
‘ + J
线 的动感 非常 明显 ,不足之 处是 案例 l 演示 的是开 口
向右的抛物线 ,案例2 演示 的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
造 成学 生片 面 的认 为只 有诸 如 这一 类 抛物 线 ,对 抛 物线 开 i方 向的变 换 及 开 I大小 的改变 学 生仍 缺 少 : I : 1
起学 生一 定要学 好抛物 线 的决 心 . 案 例 2 是开 门见 山 ,直 接 展 示 动 态 的 几 何.案例的背景 抛物线 及 其标 准方程 是课标 教材 人教A版高
中选修 21 二章 圆锥 曲线 中的教 学 内容 ,是继 —第 前 两种 圆锥 曲线 ~ 一 圆、双 曲线之 后 的第 三 种 圆 椭 锥 曲线 .教 学 目标 有三 个 :一 是 建 立并 掌握 抛 物线
索新 知识 的热情 . 22 I 学生建 系 的重视程 度 不同 .i导 J
同点 ,通 过 对 比 ,学 生很 容 易得 出结论 :都 是 求 点 与 定点和 定 直线 的距 离 比为 常数 时 点 的轨迹 ;一 个 比值 大于 1 ,一 个小 于 1 ;并且 比值小 于 1 时轨迹 是椭
方向和开 I大小的抛物线 ,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 , : 1 有 利于 学 生运 用课 堂 学 到 的知识 , 自主 去 探 究其 它 形 状 的抛物 线 的 方程 及 相关 性 质 ,激 发学 生 不 断探

“同课异构”在《老王》教学课例中的比较运用研究

“同课异构”在《老王》教学课例中的比较运用研究

“同课异构”在《老王》教学课例中的比较运用研究“同课异构”是指在同一门课程中,各个授课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近年来,“同课异构”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老王》这样的文学作品教学中,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从比较运用的角度,探讨“同课异构”在《老王》教学课例中的具体应用。

首先,我们可以考虑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老王》这样的文学作品时,某些教师可能会采取比较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手段,例如通过讲授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相关内容,来为学生铺垫其理解和把握作品内涵的基础;而另一些教师则可以尝试“体验式”教学手段,例如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角色扮演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或者是团队合作编写相关场景剧本等方式,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小说情节与人物性格,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小说的魅力。

其次,我们可以考虑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方面,教师们的选择也可以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有些教师可能会采用更加直接、简洁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讲授相对较为简单的内容,让学生自行阅读和理解其他部分;而另一些教师则会采用更加灵活、针对性更强的教学方式,例如带领学生一起深入解读某些难懂的地方,或者是进行一些有趣、启发性的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最后,我们可以考虑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老王》教学中,教师们可能会重点强调小说中的某些文学手法、某些主题及其相关性质、某些人物形象及其心理描写等。

这些教学重点的选择也是因人而异的,取决于不同教师对小说内涵和阐释方向的理解和认识。

但可以明确的是,通过不同教师的教学重点和阐释方向,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立体的文学体验和阐释。

总之,“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在教学《老王》这样的文学作品时有着极大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仅仅依靠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式显然难以达到全面、深入的教育目标,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则可以将教学效果最大化。

“同课异构”在《老王》教学课例中的比较运用研究

“同课异构”在《老王》教学课例中的比较运用研究

“同课异构”在《老王》教学课例中的比较运用研究《老王》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在教学中,教师们常常采用“同课异构”的教学方法,即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下,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

本文将从《老王》教学课例中的“同课异构”教学法进行比较运用研究,探讨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下,如何更好地进行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课例简介在进行“同课异构”教学法比较运用研究前,首先需要对《老王》教学课例进行简要介绍。

《老王》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了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一个孩子在各种艰难险阻中成长的故事。

这部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性思考,适合用于中学语文课堂的阅读与讨论。

1.差异化阅读任务设置在进行《老王》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爱好,设计不同的阅读任务。

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置更加深入的阅读问题和分析要求;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设置更加简单直观的阅读任务,引导其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通过设定差异化的阅读任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2.多元化的讨论方式在进行《老王》的讨论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讨论方式,包括小组讨论、全班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

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鼓励其参与全班讨论,展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的方式,提供更多的表达机会和交流空间。

通过多元化的讨论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老王》的内容。

3.个性化的写作任务布置三、差异化教学的实际效果分析通过比较运用“同课异构”教学法,可以在《老王》教学课例中取得以下实际效果: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差异化的教学设计和任务布置,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其学习兴趣。

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机会和空间,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两节“同课异构”复习课的比较与分析

两节“同课异构”复习课的比较与分析
则 。这 两 节 课 中 , 甲教 师 先 让 各 小 组 成 员 自 己 回顾 知 识
忆 知 识 点 并 完 成 学 案 , 过 完 成 学 案 加 深 巩 固 原 有 知 通 识 。两 位 教 师 都 编 制 了 6道 课 堂 诊 断 题 , 型 为 选 择 题 题 和填 空 题 。这 6道 题 要 求 明 确 , 点 突 出 , 有 一 定 的 重 具 针对 性 , 且 都 有 一 定 的 梯 度 。不 过 乙 教 师 出 的 题 目不 而
设 , 则 容 易 导 致 前 紧 后 松 或 者 前 松 后 紧 , 响 复 习课 否 影 的效 率 。 四 、学 生 活 动 安 排 的 比较 与分 析 新课标指 出 : 生是 课 堂活 动 的主体 , 师是 组织 学 教
者、 引导 者 和合 作 者 。
教学过程 中应遵 循以教师 为主导 , 生为 主体 的原 学
1 基 础 知识 回顾
学 生 完 成教 师预 设 的 学案
完善 知 识 体 系 , 师 构 教 2 成知 识 网 络 师 生就 学 案进 行 交流
的内容及掌握 的深度 。但 是 , 甲乙两位教 师把 教学 目标
呈 现 给 学 生 的 方 式 是 截 然 不 同 的 。 甲教 师 把 教 学 目标
面 的 知 识 巧 妙 地 联 系起 来 。我 觉 得 这 样 做 比较 好 , 复 在 习 这 个 课 题 的 同 时把 前 面 的 知 识 也 顺 便 复 习 , 提 高 学 能
生 的 复 习 效 率 。 两 位 教 师 使 用 的课 堂 自主 检 测 题 是 本 组 教 师 集 体 备 课 的结 晶 , 是 用 来 检 验 复 习 效 果 的 手 段 也
分 所 花 时 间较 多 , 致 后 面 的 教 学 环 节 时 间 较 紧 , 且 以 而 拖 堂 2分 钟 。我 认 为 , 堂 时 间 的 安 排 应 在 课 前 进 行 预 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课异构的比较分析提高备课水平的方法很多,既有理论上的,诸如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特别是使用教科书的水平、教学设计的能力,也有实践上的,诸如同课异构、专题式教研、教后反思等等。

当前,在中小学教研活动中,同课异构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一、同课异构的含义与价值所谓同课异构,就是指针对相同的课题,同一个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实施途径,达到同样的效果。

这里的“同”是指内容的同,最终效果的同,即起点与终点的同,而这里的“异”是指方法、途径等具体过程的不同。

特别地,这里的“异”,即可以是同一位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分析解决同一个教学问题,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也可以是不同的教师面对同一个课题、相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思路、方法和风格各异的教学策略,殊途同归。

同课异构是基于帮助教师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式、形成教学风格的教学研究活动。

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正是基于帮助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式,促进所有教师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

这种采取比较研究的校本教研方式,能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打开教师的思路,真正体现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特点,是实在又有实效的教研方式。

事实上,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更具开放性,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发课程资源,有利于对话,也有利于实践和探索,因而,“如何创造性地用教材教”赋予教师很大的自主空间,这也给同课异构提供了可能。

不仅如此,中小学新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倡导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倡导多元的学习方式,因而,也需要教学设计(教案编写)、教学实施策略的多元化。

同课异构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

一方面,教师独特个性是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形成一种重要的因素,追求教学的艺术化,形成独具个人魅力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另一方面,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规律需要不断提炼、总结和提升,同课异构有助于在变化的环境下更好地认识教学的基本规律,同时,为教师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

总之,通过同课异构式的教研活动,一方面,可以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选择不同的策略、运用不同的资源建构出不同意义的教学设计,呈现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同课异构确实可以引导教师在互动中比较,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二、同课异构的操作方法作为一种教研形式,同课异构既可以用于“同唱一首歌”式的课例研究,也可以用于教师个人的行动研究,此时,其基本的流程可以是“方案设计[FY]课堂行动[FY]评议反思[FY]修正方案[FY]再次行动[FY]再次评议反思[FY]撰写反思案例”。

不同如此,同课异构既可以用于校本研究,也可以用于校际之间的教研活动。

有学者以思品课为例,提出当前中小学开展同课异构研究的几种基本模式,颇有推广价值:(一)坚持“同课异构”教研日制度按“三定三有”( 即定时间、定内容、定执教者; 有计划、有记录、有反思) 的要求,学校教研组每双周的星期四下午、片区中心组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四下午组织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改变过去线性听评课方式,引进交流探讨机制,实施参与式评议。

首先是上课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说课,接着是全体听课教师共同议课、评课。

评课重在关注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及教法的创新性,关注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生成需要,对教学缺陷进行分析。

听课者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从“如果我来上这节课会怎么上”的角度去反思; 上课教师要认真比较和研究与自己同上课教师的教学差异,取长补短,认真听取和对待评议意见,以研究者的眼光反思和解决自己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将教学中的闪光点、感悟与缺憾记录下来形成研究轨迹。

(二)开展校内、校际、片际、城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针对校本教研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及教师、学校发展需要,我们尝试了“片内校际‘同课异构’”和“片际‘同课异构’”联动教研模式。

我们把市区学校按区域分为东片、中西片、南片和北片,组成4个片区教研中心组,中心组负责人(片长)负责组织片内校际“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市教研员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片际“同课异构”教研〖JP+1〗活动。

在形式多样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名校、名师、骨干教师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强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得到展示,弱校的问题转变成了片区协作教研的资源,建立了各校、各片区之间合作攻关、共同提高的新型教研机制,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教研工作的均衡发展。

(三)构建“同课异构”教研网络平台这里的教研网络平台,包含三部分:一是借助教科所网站,开辟了思想品德教研网页;二是设立“同课异构”公共邮箱,“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教案、教学故事、评议、教学反思、案例分析、课件等都要求放进公共邮箱;三是教师通过QQ沟通、交流、传递信息。

(四)“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专题化即各片区定期或不定期地围绕教学问题和教研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题教研活动。

如针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出现的因教师水平差异,双向交流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在对比中形成教师的压力等问题,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何提高校际、片际教研活动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专题讨论。

(五)以课题引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开展课题研究是教科研的核心和龙头。

基于对问题即课题的认识,可以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如围绕“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同课异构’教学策略实验研究”,有23所学校104人参加了该课题研究。

(六)组建“同课异构”教研指导专家队伍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的参与和引领是“同课异构”教研向深入开展的保障。

为此,可以聘请大学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部分政治学科特级教师为“同课异构”课题技术指导专家。

专家引领的形式有学术专题报告、教学现场指导、问题会诊等。

(七)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工作例会上,先由各片区负责人汇报本片区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情况,交流经验,提出存在问题,然后由课题专家组成员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会诊,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八)建立“同课异构”教研激励机制各片区每月进行一次评价反馈,每学年评出市级“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并进行表彰。

三、应用同课异构开展教研活动的典型案例分析当前,中小学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既可以突出由于同一内容的不同设计方案导致的精彩,也可以体现由于不同的教师实施教学导致的殊途同归,下面我们分别以实际案例加以说明。

(一)从三位语文教师同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节课看同课异构的应用为了说明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开展的实际,我们以2007年浙江省语文名师名课研修会上的一个同课异构的案例加以说明。

【案例呈现】“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同课异构前不久,浙江时代教育新闻中心和《教师周刊》合办了2007年浙江省语文名师名课研修峰会,会议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题开展了语文骨干教师“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活动。

同时,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特级教师王曜君,结合本次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三堂课,作了精彩细致的点评。

课例一:情感震撼,立足对比,给人余味未能久远第一位上课教师是浙江华维外国语学校的余文光。

在点评教师王老师看来,余老师的课总的特点是“情感震撼,立足对比,给人余味未能久远”:一是抓住题目引入课文。

题目的导入要为下文的设计服务,若仅仅为了引发兴趣,只要一两句就行。

而余老师在课前请学生观看过去和现在的罗布泊图片,从视觉上刺激学生,抓住题目中的“消逝”一词,请学生说说消逝是什么意思,消逝的是什么?为什么不用“消失”?最后归结到消逝的是“水”。

二是在对比感受中产生情感失落。

①说一说,说说从课文中读出了有关罗布泊的哪些信息;②看一看,视频欣赏,感受罗布泊的变迁;③写一写,尝试做回小诗人,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罗布泊的命运。

这些安排巧妙地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反差。

三是书写表达中增加情感深入度。

通过写诗,让学生给现在的罗布泊画面加标题,从而促发人类对自身行为的思考。

在评课人看来,任何教学设计不是为了方便教师的教,而是为了凸显学生的学。

教师要不断把学生推向台前,自己要默默地站在幕后。

教学的动态生成是学生的亮点激活。

只有学生自己探究的、学会的才是生成的、动态的、有用的。

应该说,余老师的这节课比较好地体现了这个特点。

课例二:设计颇具匠心,自然生成,主题揭示仅差一点第二位上课教师是象山实验中学的韦法初老师。

在点评人看来,这节课总的特点是“设计颇具匠心,自然生成,主题揭示仅差一点”:①在整体感知中解读文本。

韦老师在整体感知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采用“罗布泊的自述”来导入,通过对罗布泊的简要介绍,让学生找一找:你知道我过去是什么样子,可是现在,人们对我充满恐惧,称我是“死亡之海”,你知道我现在又成了什么样子吗。

这样的设计不会太苍白,而是更容易让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

②在自主讨论中深入情感。

罗布泊消逝是仅仅因为人为改道,“四盲”工程,还是有生态的自然因素呢?在点评人看来,本课文放在“敬畏自然”单元,消逝的原因肯定不是这个“四盲”。

若在此作为自主探究的话题,课堂肯定会出现一场高潮迭起的大辩论。

③在渐进诱导中,紧跟主题。

整个教学设计步步推进,环环相扣。

但最后的拓展延伸流于形式,根本没有时间得到落实,他的设计是这样的:“看过文本后,罗布泊及胡杨林、塔里木河纷纷指责人类,控诉人类的盲目行径,要求人类及时采取措施,救救他们。

”A.结合文本,编写罗布泊及胡杨林、塔里木河与人类的对话;B.结合台词的内容,为角色设计恰当的表情与动作;C.组内预演,活动时间5 分钟左右。

点评人不但记录了师生互动教学的过程,而且还把具体环节的时间分配也作了记录。

当教师授课到这儿时,只剩下4 分钟的时间了,学生写对话再组内预演岂止5 分钟?何况还要上台表演,时间仓促,教师也只能匆匆走过场。

课堂上的学生、听课的教师也听得一头雾水,这样的训练目的到底是什么呢?点评人最后指出,教师是想通过创设活动情景,反思人类的行为,升华感情。

设计作业可以简单地用仿句形式,如“救救……救救……救救……我们人类应该……”也可以让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向大自然说点什么。

做到这样的训练简洁有效,否则拓展延伸设计的问题太大,学生就无从着手,不知所措。

点评人在点评中强调,教学的价值在追求有效。

有效指的是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为关注课堂活动内容的价值,关注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参与,主动参与。

课例三:教学求简,思路清晰,设计定位未能久远第三位上课教师是长兴实验初中的范剑萍老师,在点评人看来,这节课的总特点是“教学求简,思路清晰,设计定位未能久远”:①在细微的点拨中,显出教学灵气。

三位教师都从解题导入,但范老师却能抓住题目中消逝的是“水”,并及时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