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地面战场的战术展望
全新图解美军步兵单兵防御战术-20世纪50年代
![全新图解美军步兵单兵防御战术-20世纪50年代](https://img.taocdn.com/s3/m/877566fcaef8941ea76e057d.png)
全新图解美军步兵单兵防御战术-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参战后前半年,三次战役还有穿插成功的案例,到了四次五次战役时就只有美军小部队穿插共军,而共军却无法重拾国内战争时期的故伎。
原因也是如此,缺少通讯设备,缺少技术人员,基层官兵素质差,纯靠多年战乱打下的战场感觉走。
碰到国军这样同一技术档次的对手,共军基层政治素质过硬,指挥结构紧凑自然占据机动优势;碰美军完全机械化而且完全现代化正规的指挥调度体系就完全没有作用了。
反而是美军穿插共军的结果。
所以后来大陆在苏联的帮助下实施正规化建设,这就是朝鲜的教训,信息时代也是如此。
有什么样的人,打什么样的仗,国民素质和军队建设联系是很紧密的。
条顿人对于世界历史的一大贡献就是:完善了拿破仑的统帅部(参谋本部)的功能。
建立了军官团制度,杀戮成了一门科学而离艺术越来越遥远。
这是区分旧式军队和现代军队组织形式的重大区别!(毛奇)朝鲜战争中前期PLA步兵素质优秀,在缺乏通讯器材的情况下屡次大胆实施穿插迂回,机动动作极其精妙。
但是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些优秀的步兵军官和军人并不是现代化标准化训练带来的结果,而是长期战乱下养成的战场嗅觉所致。
美军连队战术动作,比如说建立阵地,是建立在条令,图上作业,受过训练的军官根据形式做出判断,然后自然有各级军士督促实施的基础上的。
抢占山头,火力配置等等,并且有分析,评估,总结的机制。
美军的防御工事一般来说是非常简陋的,临时性质的。
即使有几天甚至几个星期的时间来完善防御,美军的工事仍然显得非常简单,因为他们一般被认为是临时性的设施。
在美军的野战手册中,其实详尽地说明了工事堡垒以及障碍物的规格,结构。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表明:对付一支轻装的,缺乏重炮,装甲车和空中优势的部队,根本没有必要建设坚固的纵深的防御工事,海军陆战队学会了挖日本人的狗洞(foxhole)——深挖的防御炮弹的散兵坑,能容纳一名士兵立姿战斗。
1949年出版的美军野战手册(US Army Field Manual)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验,详尽地介绍了从单兵掩体到碉堡到支援火气的布置以及壕堑防御系统。
2050年的世界
![2050年的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018016d780eb6294dd886c93.png)
2050年的世界国政1001 201055032 陈南方摘要:自人类有历史以来,许多的团体和个人都对未来作出了推测,大家都想知道,我们将要走向何方。
虽然未来一切皆有可能,但我们还是可以从现在的世界局势中得出些什么,进而做出大胆猜想:2050年,中国将走向辉煌;2050年,美国将失去霸权;2050年,欧盟将极大扩张,抑或分裂解体等等……而现在困扰各国的能源、人口等问题,在2050年又将有新的变化。
关键词:中国美国欧盟金砖国家日韩经济能源人口正文一、2050年的中国(一)世界第一的中国随着亚洲、中东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国家的迅速崛起,全球经济发展的“空前热潮”即将来临。
只要主要经济体能摒弃贸易争端并控制人口增长,全球经济到2050年将增长至现在的3倍。
而中国将以24.6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美国以22.3万亿美元位居第二,第三名印度则为8.2万亿,日本紧随其后。
埃及、马来西亚和印尼都将跻身前20名。
①中国GDP 总量虽然届时将成为世界第一,但人均GDP仍将逊于美国、日本与一部分欧洲国家,人民生活水平也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这是中国仍需努力的方面。
在中国GDP增长的同时,人民币也将进一步升值,目前人民币汇率再创新高,一年升值5%,虽然未来其速度必定会减缓,但根据世界银行的推测,到2050年人民币与美元将平起平坐。
这样一来,人民币也将起到世界货币的作用,中国的对外经济与贸易将达到一个新台阶,而中国在世界的经济、政治地位也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在对外交往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中国的经济、政治地位将在2050年达到一个高峰,而台湾、南海诸岛、藏南地区等地区也将在此前重新为中国所控制,中国届时将在亚洲形成一个极大的“辐射圈”,引领着东南亚和其它许多临近国家的走向,成为领头羊。
①汇丰银行经济展望报告《2050年的世界》近期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变动①(二)注重能源问题的中国2000年至今,全球能源年消费增加约22亿桶油当量,其中我国消费增量占一半以上。
进攻战斗决心方案
![进攻战斗决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abdc7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e.png)
(3)巩固已占领地区,防止敌方反扑。
4.战斗结束
(1)彻底清除敌方抵抗力量,确保战场安全。
(2)全面开展战场清剿,防止敌方残敌。
(3)及时总结战斗经验,为后续作战提供借鉴。
五、后勤保障
1.确保作战物资充足,满足部队战斗需求。
2.做好伤员救治工作,降低伤亡率。
3.加强战场通信保障,确保指挥畅通无阻。
六、战斗纪律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敌方战俘。
2.严格执行命令,确保作战行动有序进行。
3.严守军事秘密,防止泄露作战计划。
七、指挥控制
1.建立高效、灵活的指挥体系,确保指挥顺畅。
2.各级指挥员要密切掌握战场态势,及时调整作战部署。
3.加强情报收集与分析,为指挥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2.战略目标:巩固我国国防安全,提升我军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为我国和平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兵力部署
1.主力部队:负责实施主要进攻任务,采取多路、多梯次、宽正面的攻击策略。
2.预备部队:负责支援主力部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巩固已占领阵地。
3.辅助部队:负责保障主力部队和预备部队的后勤、通信、侦察等任务。
3.深入进攻
(1)扩大突破口,迅速向敌方纵深发展进攻。
(2)各部队密切配合,迅速消灭敌方有生力量。
(3)巩固已占领阵地,防止敌方反扑。
4.战斗结束
(1)彻底消灭敌方抵抗力量,确保战场安全。
(2)做好战场清剿工作,防止敌方残敌。
(3)及时向上级报告战斗情况,总结经验教训。
五、后勤保障
1.充分保障部队作战物资需求,确保战斗持续进行。
四、进攻战斗行动
1.战前准备
(1)充分了解敌方兵力、部署、防御设施等情况,为制定具体战斗方案提供依据。
美国陆军下一代战车发展规划
![美国陆军下一代战车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c71df143f524ccbff12184ee.png)
美国陆军下一代战车发展规划作者:杜夕玲毕忠安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20年第17期杜夕玲毕忠安在应对当今威胁的近距离战斗中,美国陆军力图保持战斗车辆的先敌优势,同时采取必要的行动,以确保2050年及以后的战斗中依然保持该优势。
2017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时任美国陆军部长马克·埃斯珀和陆军参谋长马克·米利将军组建了下一代战车(NGCV)跨职能团队,旨在推动陆军第二优先级现代化事项——战斗车辆的发展,以便迅速为作战部队的士兵提供最先进的作战平台。
如今,世界军事大国已经对美军的装备和战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陆续发展了威力越来越强大的系统和武器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先进的动能弹药、改进型反坦克导弹、爆炸成形穿甲弹、车底引爆地雷、火箭推进榴弹、巡飞弹药、无人机系统,以及网络战和电磁武器系统等。
为了应对未来的威胁,美国陆军下一代战车跨职能团队目前已经优先将科技工作重点投向地面战斗车辆的研发,并与采办机构密切合作,以尽快为作战部队提供多用途装甲车(AMPV)、机动防护火力车(MPF)、可选载人战车(OMFV),以及机器人战车(RCV)。
此外,该跨职能团队还在评估替换主战坦克的需求,并致力于自动化、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研究。
总的来说,美国陆军下一代战车跨职能团队负责同步、协调,为政府科技项目、分析研究,以及学术界与企业界加速开发下一代战车提供资金和资源保障;士兵参与评估和原型车试验测试;采办机构负责尽快采购下一代战车。
下一代战车跨职能团队负责人罗斯·科夫曼准将不断提醒美国国防部,以及参与陆军现代化优先级事项开发工作的企业界,“美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不能等同于主要竞争对手,我们必须研发超越并战胜对手的现代化装备。
”多用途装甲车多用途装甲车是美国陆军装甲旅战斗队(ABCT)及以下级别部队M113系列装甲车“一对一”的替代车型。
该车将能够跟上装甲旅战斗队的机动速度,生存能力和部队防护能力也大大超过M113系列装甲车,并且能够集成未来技术和美国陆军未来网络。
从俄乌战争看未来战争新特点及全向度战争准备的重要性
![从俄乌战争看未来战争新特点及全向度战争准备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9e73221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a.png)
俄乌战争看未来战争新特点及全向度战争准备的重要性新时代的军事竞争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地面、海洋、空中战争,包括俄乌战争在内的未来战争将更加复杂、更加全面,因此,全向度战争准备的重要性也显而易见。
一、俄乌战争看未来战争新特点1. 全域性。
未来战争将在全域范围内展开,不仅包括传统的地面、海洋、空中战争,还包括网络、太空、核战等新兴战争,以及社会和心理战等非传统战争,这些战争的边界模糊,彼此交织,形成复杂的全域性战争。
以俄乌战争为例,它不仅是一场地面战争,也涉及到网络、太空、社会和心理战等多个领域。
2. 智能化。
未来战争将更加智能化,机器人、无人机等机器将取代传统的人力作战,以智能化的方式进行战斗,这将大大提高战争的效率,减少人员伤亡。
3. 快速反应。
未来战争将更加快速,战斗的开始和结束可能只有几分钟,因此,参战双方必须做好快速反应的准备,以应对突发事件。
二、全向度战争准备的重要性1. 战争准备的全向性是未来战争的必要条件。
未来战争将涉及到多个领域,参战双方必须做好全向性的准备,以便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2. 战争准备的全向性可以提高作战能力。
未来战争将更加复杂,参战双方必须做好全向性的准备,以便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提高作战能力。
3. 战争准备的全向性可以降低战争的损失。
未来战争将更加智能化,参战双方必须做好全向性的准备,以便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减少战争的损失。
综上所述,俄乌战争提醒我们,未来战争将更加复杂、更加全面,全向度战争准备的重要性也显而易见,参战双方必须做好全向性的准备,以便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提高作战能力,减少战争的损失。
2024年度最新战备形势教育教案
![2024年度最新战备形势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2b587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5.png)
跨境安全威胁与应对
跨境犯罪活动
关注跨境犯罪活动对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如毒品走私、非法武器 交易等,以及各国在打击跨境犯罪方面的合作与挑战。
恐怖主义与极端势力
分析周边地区恐怖主义与极端势力的活动状况,评估其对我国安全 构成的潜在威胁,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网络安全与信息战
探讨网络安全问题在周边安全环境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各国在网络 攻防、信息战等方面的实力与动向。
01
加强战备建设,完善战备制度,提高快速反应和机动
部署能力,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投入战斗。
推进实战化训练,提升打赢本领
02 加强实战化训练,紧贴作战任务和作战对手,创新训
练方法和手段,提升官兵打赢本领。
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03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促进军民资源共享和协同创
新,提高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融合发展水平。
士气激励与作战任务紧密结 合
根据作战任务的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士气 激励方案,提高士气激励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施效果评估与反馈调整
对士气激励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根据 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激励方案,确保士 气激励工作的持续改进。
2024/2/3
21
部队文化建设在战时心理防护中作用
2024/2/3
2024/2/3
10
03
最新战备政策与指导思想解读
2024/2/3
11
国家安全战略调整及意义
01
02
03
调整背景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家 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需要适时调整国家安全 战略。
2024/2/3
调整内容
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建设, 完善国家安全体制机制, 提高国家安全能力。
简述战争形态发展的新趋势
![简述战争形态发展的新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08ac5d3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f.png)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战争形态不断地向着新型态方向发展,其中具有以下的新趋势:
1.信息化战争: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战争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新
型战争形态。
信息化战争主要是通过网络系统等手段,对敌方的信息系统进行攻击和干扰,以此达到瘫痪敌方的指挥控制系统、关键基础设施和信息保密系统等目的。
2.空天一体化作战:航空、宇宙和导弹部队等空天力量的作战能力得到显著
提升,空天一体化作战已经成为了现代战争的重要形态之一。
现代空天力量主要负责侦察、攻击、防御和情报收集等任务。
3.非接触式作战:随着无人机、导弹等高科技武器的应用,战争的非接触式
作战正在逐渐成为主流趋势。
非接触式作战是指在避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以远距离形式进行攻击行动,以此实现快速精准打击敌方目标的目的。
4.化学和生物战争:在现代战争中,化学和生物战争仍然是世界各国关注的
重要问题。
这种战争主要通过释放大量有毒气体、病毒和细菌等方式,对敌方部队或民众进行攻击和杀伤。
当前战争形态发展的新趋势是信息化战争、空天一体化作战、非接触式作战和化学和生物战争等。
这些趋势的出现,对我们做好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战争中的军事战略规划
![战争中的军事战略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927074c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a.png)
战争中的军事战略规划战争始终是人类社会中无法避免的冲突形式之一。
在战争之中,军事战略规划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良好的军事战略规划能够提供准确的方向指引,使军队在战场上取得优势地位。
本文将探讨战争中的军事战略规划,从战争目标、作战计划和战争资源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战争目标在战争中,明确的战争目标是军事战略规划的基础。
军事战略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战争的胜利,而战争的胜利通常与政治、经济、领土或军事利益等紧密相连。
因此,在军事战略规划中,必须根据具体的国家或组织利益,以及当前的战争形势,明确制定战争目标。
战争目标将成为指导军事行动的基石,起到行动指南的作用。
二、作战计划军事战略规划的核心是作战计划。
作战计划是根据战争目标,综合考虑战场情况、兵力配置以及敌我对比等因素,制定出具体的战斗方案。
在作战计划中,需要明确战斗任务、兵力调度、战术配合等要素。
有效的作战计划将提高战斗效率,减少军队的损失,增加胜利的可能性。
因此,军事战略规划要注重科学有效的作战计划的制定。
三、战争资源军事战略规划需要充分利用战争资源。
战争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等。
在军事战略规划中,需根据具体战争情况,合理调配和利用这些资源。
充分发挥战争资源的优势,将军事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此外,还需要注重战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战争的持续性。
只有合理利用和保护战争资源,才能更好地实施军事战略规划。
在战争中,军事战略规划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良好的军事战略规划可以提高指挥决策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增加战争的胜利可能性。
合理的战争目标、科学的作战计划以及充分利用的战争资源是军事战略规划必须关注的核心要素。
只有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全面规划和布署作战行动,才能在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实现最终的战争胜利。
战争中的军事战略规划,既需要统筹全局又注重细节。
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研究战争的背景和特点,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规划。
当然,军事战略规划的制定也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提升。
中国2050年奋斗目标
![中国2050年奋斗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c721369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b3.png)
中国2050年奋斗目标摘要:1.中国2050 年奋斗目标的背景和意义2.中国2050 年奋斗目标的主要内容3.中国2050 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路径和挑战4.中国2050 年奋斗目标对国家和人民的影响正文:【中国2050 年奋斗目标的背景和意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挑战。
为了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我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规划,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2050 年奋斗目标。
这一目标的提出,旨在为国家和人民描绘出一幅清晰的未来发展蓝图,引领我们在新时代中砥砺前行。
【中国2050 年奋斗目标的主要内容】中国2050 年奋斗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实力:到2050 年,我国经济实力将迈上新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2.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和引领者。
3.社会文明: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4.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全面小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实现人民幸福生活。
【中国2050 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路径和挑战】实现中国2050 年奋斗目标,我国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人民素质,推进绿色发展等。
然而,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诸多挑战,如经济结构调整、环境污染治理、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中国2050 年奋斗目标对国家和人民的影响】实现中国2050 年奋斗目标,将对国家和人民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将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
其次,这将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最后,这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生活。
空对地作战实施方案
![空对地作战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b8b9c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1.png)
空对地作战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空对地作战是现代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空对地作战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作战目标。
空对地作战的主要目标是摧毁敌方地面目标,包括敌方部队、设施和装备等,以达到战争胜利的目的。
同时,还需要保护我方部队和设施的安全,确保作战的顺利进行。
三、作战准备。
在实施空对地作战前,需要进行充分的作战准备。
首先,要对敌方地面目标进行充分的侦察和情报收集,了解敌方的部署和防御情况。
其次,要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包括目标选择、武器装备配置、飞行路线等方面的安排。
最后,要对参与作战的飞行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和演练,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操作武器装备,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四、作战实施。
在实施空对地作战时,需要严格按照作战计划进行,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顺利进行。
首先,要保证飞行器材的正常运行,确保飞行器材的性能和状态良好。
其次,要根据情报情况选择目标,并进行精确打击,确保摧毁敌方地面目标。
同时,要密切配合地面部队的行动,确保作战的协同进行。
最后,要根据作战情况及时调整作战计划,确保作战的顺利进行。
五、作战结束。
在空对地作战结束后,需要对作战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估,包括作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敌我双方的损失情况等。
同时,还需要对作战中的武器装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能够随时投入下一次作战。
最后,要对参与作战的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和休息调整,确保他们能够尽快恢复状态,为下一次作战做好准备。
六、结语。
空对地作战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
只有充分的准备和严密的执行,才能确保作战的顺利进行,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确保空对地作战的顺利进行。
地理环境对军事活动的影响的研究
![地理环境对军事活动的影响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55cf0f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6.png)
地理环境对军事活动的影响的研究摘要众所周知,无论科学技术怎样发展,信息技术怎样进步,地理环境始终影响是军事活动的载体,对军事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
地理环境是人类各项活动的基础和必须条件,它总是不同程度的影响的制约着人类的军事活动。
军事地理研究的所有问题都为了一个宗旨:为军事服务,为战争服务。
那么我们必须掌握地理环境对军事活动影响的规律和特征。
本文分别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方面来论述地理环境对军事活动的影响。
分析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文、自然资源、民俗方言、科学技术等方面来论述对军事活动的影响,概况出地理环境对军事的特点,以此来更好地指导军事活动。
关键词:地理环境;军事活动;影响研究ABSTRACTAs everyone knows, no matter ho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progress,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s always influence the military activitie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military activities.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s the foundation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it is always different effects of restricting the human military activities. All the problems of military geography study are for one purpose: to military service, for war service. So we must master the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pact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n military activities.In this article ,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human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n military activities. To discuss on the influence of military activity analysis ofgeographical location, topography, climate, hydrology, natural resources, diale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geographic environment, the military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better guide the military activities.Keyword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military activities; impact stud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引言 (1)2 自然地理环境对军事活动的影响 (1)2.1 地理位置对军事活动的影响 (1)2.2 地形地貌对军事活动的影响 (2)2.3 气候水文对军事活动的影响 (3)2.4 自然资源对军事活动的影响 (4)3 人文地理环境对军事活动的影响 (4)3.1 人口规模对军事活动的影响 (4)3.2 民族宗教对军事活动的影响 (5)3.3 交通线对军事活动的影响 (6)3.4 民俗方言对军事活动的影响 (6)3.5 科学技术对军事活动的影响 (7)4 结语 (7)参考文献 (8)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战中的军事战略战役计划与战术
![二战中的军事战略战役计划与战术](https://img.taocdn.com/s3/m/f40aeec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15.png)
二战中的军事战略战役计划与战术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受伤最重的一场全球战争,而军事战略、战役计划和战术在这场战争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军事战略的定义开始,逐步深入探讨二战中的军事战略、战役计划和战术,并分析其对战争胜利的重要贡献。
【军事战略】军事战略是指国家或军队在特定战争条件下,依据自己的军事资源和战略目标,精心设计和执行的一系列军事行动。
在二战中,各个战争参与国都制定了自己的军事战略,以追求最终的战争胜利。
德国是二战中最典型的战争策略制定者之一。
希特勒提出了“闪电战”战略,即运用空中和装甲兵力的快速突击,迅速击溃敌方国防,并快速占领关键地区。
这一战略的成功在短时间内确实给德军带来了许多胜利,但最终因战略失误和其它因素而失败。
盟军的军事战略则以削弱德国战争能力为主要目标。
从诺曼底登陆开始,盟军分为多个进攻方向,采取持续而有步骤的战略进攻手段。
通过有效的协同作战,盟军最终在多个战役中取得重要胜利,最终战胜了德国。
【战役计划】战役计划是在军事战略的指导下,为实现战争目标而制定和执行的全面行动方案。
在二战中,各个交战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战役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多次修订以确保实施成功。
以太平洋战场为例,美国为了打破日本的统治地位,制定了“岛屿跳跃”战役计划。
该计划的目标是选择一些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岛屿,通过逐个夺取这些岛屿来逼近日本本土,最终实现对日本的全面进攻。
通过该战役计划,美军迅速攻占了大量的岛屿,最终成功进入日本本土,为二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战术】战术是指在作战过程中,为实现战役计划目标而制定和执行的具体行动方式和方法。
不同于战略和战役计划,战术更加关注战场上的实战操作和战斗力的发挥。
在二战中,各个参战国家通过改进和创新战术来适应不断变化的战争形势。
例如,德军在装甲战斗中大量使用闪电战术,即以坦克为核心的快速突击,以迅速击溃敌方阵地。
这种灵活机动的战术在初期给予德军重大的优势,但最终也因为盟军的对策而失去优势。
2050马斯克计划
![2050马斯克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643bc7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9.png)
2050马斯克计划工作目标1.探索火星殖民可能性:2050马斯克计划的核心工作目标是探索火星殖民的可能性。
这包括研究火星的生存环境、资源分布以及建立初步的火星殖民基础设施。
我们期望在2050年之前,能够实现可持续的火星殖民,为人类开辟新的生存空间。
2.推进人类寿命延长:马斯克一直关注人类健康和寿命问题,计划通过研究生物科学、基因编辑等领域,寻求延长人类寿命的方法。
我们的目标是,到2050年,将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至120岁。
3.实现全面自动驾驶: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一直是行业的焦点,2050马斯克计划将进一步推动这一技术的发展。
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全面自动驾驶,彻底改变人类的出行方式。
工作任务1.研究火星生存环境:组织科学家团队,研究火星的生存环境,包括大气成分、温度、水源等,为火星殖民提供科学依据。
2.开发火星基础设施:设计和开发火星的基础设施,如居住区、能源供应系统、运输系统等,为实现火星殖民打下基础。
3.推进生物科学研究:组织生物科学家团队,研究人类健康和寿命问题,探索延长人类寿命的方法。
4.优化自动驾驶技术:持续优化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实车测试,提高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推广自动驾驶应用: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如公共交通、货运、无人驾驶等,彻底改变人类的出行方式。
任务措施1.建立火星研究基地:为了更深入地研究火星环境,计划建立火星研究基地。
这将有助于我们收集更多实地数据,为火星殖民做足准备。
2.招募全球顶级科学家:为了实现计划目标,我们将招募全球顶级的科学家参与研究。
通过他们的专业知识,推动各领域的快速发展。
3.加强跨学科合作:鼓励不同领域的科学家进行合作,共同解决火星殖民、人类寿命延长和自动驾驶等技术难题。
风险预测1.火星环境风险:火星环境恶劣,如极端温差、辐射强烈等,这些因素可能对科研人员和设备造成损害。
我们需要提前预测这些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人类未来的战争形态与冲突解决
![人类未来的战争形态与冲突解决](https://img.taocdn.com/s3/m/357f8f2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9.png)
人类未来的战争形态与冲突解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未来面临的战争形态和冲突解决方式也将发生显著变化。
本文旨在探讨未来战争形态的预测以及可能的冲突解决方法。
一、未来战争形态的预测1. 网络战争未来的战争将更多地发生在虚拟世界中,网络战争成为主要形态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将不再仅仅通过实体部队对抗,而是通过网络攻防、网络间谍活动等方式展开攻击和防御。
2. 无人系统战争由于无人系统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战争可能会由无人机、无人舰艇、无人车辆等无人系统组成,成为主要的作战力量。
这种形态的战争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减少人员伤亡并降低战争风险。
3. 空间战争随着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和利用程度不断提高,未来的战争可能扩展到太空领域,形成空间战争。
各国可能通过太空武器系统对敌对国家发动进攻,从而在地球上形成制空权。
二、冲突解决方法的探讨1. 和平谈判不论战争形态如何演变,和平谈判始终是解决冲突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话并倾听各方意见,找到共同利益点,并通过互相妥协和调解来达成和平共处。
2. 国际组织调停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等在未来的冲突解决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通过国际组织的调停,各方可以更加平等地进行协商和对话,并达成公正的解决方案。
3. 全球合作与发展冲突的出现常常与资源分配和利益博弈有关,因此全球合作与发展也是解决冲突的重要途径。
通过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公平分配,减少各国之间的竞争和冲突。
4. 科技赋能科技的进步也为冲突解决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来预测冲突的发生和演变趋势,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5. 教育与文化交流人类冲突的根源往往是来自于误解和文化差异,因此通过加强教育和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有助于解决冲突。
三、结语人类未来的战争形态与冲突解决将受到科技和社会的共同影响。
合理预测未来战争形态,积极探索冲突解决方法,有助于为建立和平稳定的人类社会做出贡献。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目标和战争计划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目标和战争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46e613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4.png)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目标和战争计划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国成为了亚洲战地的主要战场之一。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既是受害者,也是反抗侵略的斗争者。
为了保卫国家领土和民族尊严,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目标和战争计划。
本文将就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目标和战争计划进行探讨。
一、战略目标(一)恢复和保卫国家领土中国在战争爆发后,首要的战略目标就是恢复失地并保卫国家领土的完整。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包括东北三省、华北地区等。
中国必须争取重新夺回这些失地,并将抵抗战争引向日本本土。
(二)削弱和消灭日本侵略者中国抵抗战争的另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是削弱和最终消灭日本侵略者。
日本在战争初期的军事实力非常强大,中国必须通过抵抗战和游击战等方式,不断削弱日军的实力,打击其士气,为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做好准备。
(三)争取国际支持和参与全球反法西斯斗争中国还致力于争取国际的支持和参与全球反法西斯斗争。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承受了巨大的牺牲,希望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联合国的建设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希望通过国际合作来战胜日本侵略者。
二、战争计划(一)坚守战略中国的主要战争计划是以坚守为主,在敌后游击战争中持久抵抗日本侵略者。
由于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和实力相对较弱,无法与日军正面强行对抗,中国采取了主要以游击战为主的战术,通过调动人民群众,策动广泛的抵抗运动,并通过地道战、伏击战等方式,不断消耗日军的战斗力。
(二)积极抗战中国除了坚守战略外,也采取了积极抗战的战略,积极组织军民抗战,尽可能地夺取决定性战役和战斗的胜利。
中国在该战略下,集中兵力进行一系列的战役,如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力图迫使日本侵略者撤离中国领土。
(三)合纵抗日为了增强力量,中国也积极推动与其他抗日势力的合作,实行合纵抗日战略。
中国与国共两党联合抗日,通过建立统一战线,共同抵御日本的侵略行为。
此外,中国也与苏联、美国等国家建立了抗日合作关系,共同对抗日本侵略军。
2050年的地面战术战场
![2050年的地面战术战场](https://img.taocdn.com/s3/m/43bbb2f25f0e7cd185253695.png)
2050年的地面战术战场作者:胡瑜刘玉英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9年第11期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可能出现革命性变革)将成为影响从现在到2050年作战技术和能力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这些信息技术包括机器人技术、智能弹药、探测技术以及网络(网络战争)技术等。
从目前到2050年,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商业化将改变通信和信息经济,从而改变未来的战争形态。
2050年的战争:探测、通信、理解及决策人效增强未来战场上的士兵数量虽然减少,但士兵的体能、智能将大大增强,感知环境的能力将大大提高,能够了解环境并相互配合。
因此,未来能力增强的士兵不仅能够执行不同的任务,而且还能完成目前士兵无法完成的工作。
越来越多的能力增强技术目前正在开发中,用于帮助受伤或者残疾人群。
近年来,能力增强技术在视觉、听觉以及认知技能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
随着能够延长人类寿命的新型植入装置的出现,越来越多的装置植入人体,人们对植入体的接受度也在提高。
人机接口性能也取得长足进步,并且仍将继续发展,实现人与机器更自然的协作。
提高增效装置能力及性能必需的计算能力也在迅猛发展,足以支撑更新型、更高效的增效设备。
小型化的发展特点仍将延续,有利于提高功能的实用性。
计算机辅助决策将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何对抗战场上越来越多的超级人类(具备超级感知和超级判断能力)?首先,具备增强能力的人员将成为战场上的高价值目标,成为敌方的关注对象。
2050年战场上能力增强士兵的数量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包括士兵的身体能力以及相关的装备、训练以及后勤费用,因此这类士兵的数量相对较少。
尽管能力增强士兵对食物和水的需求减少,但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辐射、化学武器、生物制剂以及其他区域拒止技术等。
对抗这些“超级士兵”的间接方法是破坏补给线,从而增加装备/训练成本。
最后,“超级士兵”自身的计算能力也会遭遇恶意软件的侵入,网络攻击以及其他形式的电子战手段。
有些攻击可能直接瞄准“超级士兵”能力所需的计算机处理器以及通信设备等。
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略布局与阶段性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略布局与阶段性胜利](https://img.taocdn.com/s3/m/1e66efc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3.png)
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略布局与阶段性胜利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首次对外战争。
这场战争的背后是美国的侵略和中国的正义抗争,我们以正确的战略布局和阶段性胜利,成功地打败了美军,保卫了祖国的尊严和安全。
一、战略布局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面临着来自美国的强大军事威胁,为了有效应对敌人的进攻并取得战争的胜利,中国采取了以下战略布局:1. 前线防御战略中国军队在朝鲜半岛以及边境地区建立了坚固的前线防御体系。
这样的战略布局可以有效抵挡美军的侵略,并为中国军队提供了稳定的基地和后勤支持,为后续的战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灵活机动的战役行动中国军队注重机动性和灵活性,以便能够迅速应对敌人的进攻并展开有效的反击。
通过采取快速的空降行动、隐蔽的战术和奇袭战术,中国军队能够在敌人意料之外发动有效攻势,并迅速占领战略要地,削弱美军的战斗力。
3. 内外结合的战略合作中国与朝鲜人民军密切合作,形成了内外结合的战略合作关系。
两国军队密切配合,共同作战,形成了强大的抵抗力量,为打击美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中国还得到了苏联的援助与支持,形成了内外协同作战的优势。
二、阶段性胜利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正确的战略布局和灵活的战术,在多个战役中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胜利,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清川江战役1950年11月,中国军队在清川江战役中击败了美军,成功解放了吉林和辽宁的敌占区,为战争后期的胜利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2. 第二次战役1950年12月至1951年1月,中国军队在第二次战役中展开了全面反攻,成功解放了平壤和旅顺,重创了美军,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更加有利的局势。
3. 江南战役1951年春季,中国军队在江南战役中迅速推进,解放了华东地区的大部分敌占区,有效打击了美军,为战争胜利树立了更加坚实的信心。
4. 第三次战役1951年秋季,中国军队在第三次战役中发起全面反攻,迅速占领了辽东半岛,打击了美军的战斗力,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与战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与战术](https://img.taocdn.com/s3/m/4941a47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d.png)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与战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战争之一。
在这场战争中,各大战争参与国的战略和战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整体战略规划、地面作战战术和海空作战战术三个方面来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的战略与战术。
一、整体战略规划在整体战略规划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要各国都采用了不同的战略方式来应对敌人。
以盟军为例,他们制定了欧洲战略,即从西部做为突破点,分别在西线和地中海战线发起进攻,最终形成两线夹击之势,迫使德国放弃欧洲大陆。
而苏联则采取了东线包围战略,以强大的兵力和毅力围歼德军,最终将战场压缩至柏林门前。
另外,日本则采取了太平洋岛屿防线战略,通过修建强大的军事要塞和快速占领岛屿的方式来阻止盟军进攻。
二、地面作战战术地面作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为激烈和决定性的战斗形式之一。
各国军队在地面作战中采取了不同的战术来应对敌人。
德国坦克部队采用了闪电战战术,即通过快速机动和集中火力来迅速突破敌军防线。
苏联则采取了人海战术,用大量的步兵和坦克来对抗德军,并通过阵地战来消耗敌人的战斗能力。
而美国和英国则采取了灵活战术,结合步兵、坦克和空军的协同作战,以迅速推进和夺取战场。
三、海空作战战术海空作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决定制海权和制空权的关键。
在海上,英国采取了舰队战术,通过舰艇编队和战列舰的火力来压制敌方海军。
日本海军则采取了夜袭战术和航母打击战术,通过空中打击和海上战斗来迅速击败对手。
而在空中,德国空军采取了闪电战战术,利用先进的战斗机和战术轰炸机来对付敌方的空中力量。
美国则采取了战略轰炸战术,通过大规模的轰炸机编队对敌方城市和基础设施进行轰炸,旨在削弱敌方战斗力。
总结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与战术是各国军队在战争中迅速适应和创新的产物。
通过不同的战略规划、地面作战战术和海空作战战术,各国军队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场战争的经验教训对于后来的军事理论和实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050年我军实现全军信息化
![2050年我军实现全军信息化](https://img.taocdn.com/s3/m/f52b83dd02d276a200292e71.png)
2050年我军实现全军信息化资料图:解放军歼10战机部队准备升空海湾战争凸显解放军变革的紧迫必要性随着中美关系的发展以及中国作为影响日益重大的大国登上地区和国际舞台,对中国安全战略及军事力量的研究在美国日益成为显学。
其中又以对中国国防现代化的研究最为热门。
在关注解放军现代化进程的美国学者中,有两点共同之处,其一是基本都以美军的军事事务革命为基本理论原型,其二是基本都从90年代以来的几场美军战争的经验和影响出发。
影响巨大的《哈德逊报告》的作者们也不例外。
他们首先认为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因为国际军事安全环境的变化以及军事高科技的发展,世界主要大国都进行了各自的军事变革,而中国的新军事变革的动因之一也是海湾战争的影响。
该报告主要作者玛丽·菲茨杰拉德声称:“面对美军1991年在海湾战争(沙漠风暴)中取得巨大的胜利,一位俄罗斯高级军事官员表示‘我们看到了未来,它正在我们眼前上演。
’而一位中国高级军事官员则在当时将这场战争定义为“第2.5次世界大战。
正是海湾战争使俄罗斯和中国感到加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必要,也促成了此后他们之间数以亿(美元)计的武器交易。
”美国学者一般都将海湾战争看作中国新军事变革的最主要外部因素。
玛丽·菲茨杰拉德还认为如同俄罗斯一样,中国很快捕捉到海湾战争披露的军事革命信息,迅速从这次战争中获取营养。
中国的空军部队迅速转变了战略方向——从国土防御转换为攻防兼备;海军的战略重点则从近岸防御转变为近海防御;陆军的结构也从不设集团军部队转变为建立综合联合的集团军;导弹部队则从单一的核力量改造为核力量和常规武器同时发展。
在人员方面,中国裁军100万,以利于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高科技武器和系统中,这些将给中国带来现代信息战的能力。
中国军方学者王保存曾经表示:当前在军事方面的革命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生的最伟大、最深入、最广阔的全球性军事变革。
它的核心思想是从适应于工业化时代的机械化战争的机械化部队,转变为在信息时代战争的信息化部队(引文译文未与中国原作者核实,仅代表美国引用者意见——编者)。
当代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及战略思考
![当代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及战略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6a1bd373968011ca3009193.png)
当代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及战略思考一、世界各国军事战略的调整正朝着以争夺21世纪战略主动权为目标的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军事力量的总体规模是下降的趋势,但多数国家的军队质量水平却在不断提高。
加强军事力量,仍是当代维护与扩展各国利益的重要手段,是在多极化格局中争夺重要地位的战略筹码。
──美国拥有一支全球性进攻军事力量。
近年来,美军人数虽然有所减少,但仍维持着年均2700多亿美元的高额军费开支,占世界军费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相当于英、法、德、日、俄、中六国同类开支的1.7倍。
其现役部队为140万人,加上文职人员和预备役部队,总数达310万人左右,拥有世界一流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具有全球快速投送和打击能力。
美军现实行“前沿存在”战略,将全球划为五大战区,在世界各地保持着400多个军事基地,以控制战略要点,扼守全球海域的16个咽喉要道。
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兵力多达10余万人,其主要战略意图,在于应付东北亚可能发生的地区性冲突,同时也有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考虑。
值得注意的是,冷战后美国的霸气十足,其对外干涉的范围由重点地区向全球扩展,干涉的内容、形式、手段和“名义”不断增多,干涉的力度特别是武装干涉的力度明显增长,有时简直到了疯狂的程度,令世人无比愤慨。
与此相适应,美各军种相继推出新的战略性调整改组方案,企图建立“新的更加全面可靠的军事优势”,做到“平时说话有力,战时打仗常胜。
”最近,美国又不顾国际舆论的谴责,一意孤行,企图修改反弹道导弹协议,其国会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这必将激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事实表明,当今世界还缺少能够有效制衡美国的力量。
──俄罗斯仍拥有世界上仅次于美军的军事力量。
俄军于1992年重新组建,现有正规机动部队约130万人,加上文职人员和边防军等,共约300万人,拥有一支强大的战略核威慑力量。
其常规力量虽有明显削弱,但仍具有较强的作战能力。
俄军在欧洲地区部署了大约100万兵力,以遏止北约继续压缩其战略空间,同时准备对付俄联邦内部和独联体各国出现的突发事件或武装冲突;在亚洲地区部署了约30万兵力,目的是对付美、日军事力量和应付东北亚可能发生的武装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50年地面战场的战术展望据航宇防务网站2015年12月21日报道航宇防务网站于2015年12月21日报道了由美国陆军实验室发布的一篇题为《2050年地面战场的战术展望:研讨会报告》的报告,全文60页。
现将主要内容摘编如下:摘要本报告记录了陆军赞助的一个研讨会的经过与成果。
该研讨会邀请多名知识渊博的领军人物,从战术上展望未来的地面战场。
他们讨论了未来7个相互关联的能力,认为正是它们使未来战场在作战能力与面貌上异于当前,这7种能力是:人体机能增强;自动决策与自主处理;使用虚假信息做武器;微瞄准(micro-targeting);大规模自组织和集体决策;对敌方的认知建模;以及在战场环境信息欠佳情况下的理解与应对。
研讨会得出结论,认为21世纪中叶的一个关键挑战将涉及成功管理并融合成群结队的机器人,它们可独立遂行或协同完成各种任务,包括通信与信息网络的管理与保护,为人类提供有价值的、有利于决策的信息。
在指挥与控制领域的成功将取决于该领域的新理念及新方法。
1、引言本次研讨会由马里兰大学代表美陆军研究实验室(ARL)/陆军研究办公室(ARO)主办,时间为2015年3月10-11日,地点在马里兰大学附近的万豪酒店及会议中心。
研讨会的重点是信息技术对2050年地面战术的影响。
会议性质曾被描述为“未来网络战”和“信息技术与地面战。
”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将成为现在到2050年间塑造相关军事技术和作战能力的重要因素。
研讨会所谓的信息技术包括机器人、智能弹药、无处不在的传感器、高度联网,以及网络战可能的巨大影响。
但显然,仅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能无法正确预知未来的战场。
所以与会者也被要求同时从信息与物理方面来探讨未来的战场面貌。
研讨会的范畴限于2050年的地面战术作战。
战场假设为100x100千米,有一个包含大量平民的人口聚居中心。
假设对方作战人员掌握了先进技术,并且除了“常规”战,对手还有能力运用非对称战。
附录摘选了部分演讲者的PPT。
2、2015年的战场:侦察、通信、理解及决策上述战场能力涉及执行战场情报准备(IPB)、指挥与控制(C2)、“情报、监视和侦察”(ISR)、战损评估(BDA)等任务。
讨论使用的提问:未来战场上的传感器是否继续像现在这样迅速增加,包括那些能在地面移动或空中飞行,更自主,微型自主的传感器,并具有人类和社会感知能力?它们在战场上的使用密度会比今天有数量级式的增长吗?它们会大量联网吗?它们产生的信息量是否完全超出人的管理能力?如何应对如此铺天盖地的信息收集?是否会大量使用自主机器人来寻找并让对方的传感器失灵?是否会部署大量用于“欺骗”的传感器?……在“侦察、通信、理解及决策”方面的展望基于以下共识,即未来战场的特征是大量出现并依赖:自动处理与决策,感知增强的人类,与信息相关的能力及认知能力等。
他们讨论了未来7个相互关联的能力:人体机能增强。
未来战场上,真人会变少,但他们却在身体和智力上得到增强,能够更好地感知、理解环境,更好地与同伴、与“机能增强的人类”、自动处理系统及各种机器进行交互。
许多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将使之在2050年成为现实,如医用助残设备的增多,在提升视力、听力及认知力方面的进步,人体器官植入、人机交互的发展,计算能力的提升,计算机辅助决策的普及等。
“机能增强的人类”在战场中的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自身机体能力和装备、培训、保障等方面的投入等。
反制它们的方法包括辐射、生化武器等区域拒止手段,间接攻击其供应链,以及采用欺骗、网络攻击等电子战方式,甚至直接攻击计算机处理器及通信。
保护措施相应包括减少、保护通信链路,保障供应链,制订应急计划等。
自动决策与自主处理。
决策代理(Decision agent)将成为C2、战场信息准备(IPB)、ISR、战损评估相关处理的一部分。
这些代理的任务包括过滤信息、事实审查、融合、动态访问控制、自适应信息发布等。
自动处理还可根据对任务目的和态势的理解,自动分配传感器并改变通信路径与优先级。
这些会出现在2050年是因为它们非常关键,也因为人类没有足够的信息处理与认知能力来跟上信息流和战斗的节奏。
反制手段包括欺骗,拒止攻击,直接和间接攻击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
使用虚假信息做武器。
士兵能够获取的信息来源开始变多,因此作战环境将包含丰富的信息或过量信息,个体对信息质量(正确、可靠、安全)的判断变难。
这样就可以使用误导性的虚假信息来实施攻击,其作用包括破坏信任、制造混乱、延迟决策、甚至误导对方做出错误决策。
微瞄准。
微瞄准是精确打击相关概念与能力上的一次革命。
微瞄准概念涉及使用动能或非动能手段对特定个体进行识别并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
它将有非常大的价值,因为附带毁伤较小,且难以被发现。
但反制难度大,反制手段有隐蔽行踪,发布欺骗性或虚假信息,设置假目标,不断调整组织结构或更换决策人以降低特定人员的价值等。
大规模自组织。
个体、群体和软件代理可以自发组织起来,不断建立和修改协作流程。
要求采用新的分布式、“网络使能”及更加灵活的指挥与控制方法。
对敌方的认知建模。
了解对手并预测他们的行动。
增强这方面的能力将形成新的、有破坏性潜力的能力。
该能力针对敌方群体和关键决策者,以群体和个人的动机、偏好、认知、决策风格为基础。
在信息欠佳情况下的理解与应对能力。
信息仍不能十全十美,依然会有虚假的、未经验证的、来源不明的、错误的或过时的信息。
个体需要有适应这种情况并具备从信息中提取其价值的能力,清楚所得信息可能有问题及风险。
其它。
人员将承担许多不同的角色;微观管理将会减少;接管本地或敌方的通信设施将成为可能;态势感知将增加针对敌我及本地的网络状态的理解等。
3、2015年的作战:机动、生存、作战效应及保障上述战场能力涉及战术机动,武器投放(致命与非致命、动能与非动能、信息及与网络相关的事物),力量防护,以及后勤。
研讨中涉及的问题:高度智能的武器系统与弹药这一发展趋势是否将持续下去?是否会形成机器人-弹药“蜂群”?这种趋势是否会导致机器人与智能弹药的融合:即一种智能的杀器,可以自主或与远处控制人员协同执行攻击,它们可以在地面机动,在空中机动,或者采取混合的机动方式?军队是否主要由机器人射手(而非人类)组成?人工操纵的平台是否会变少(例如,坦克只有1人或1人操控多辆坦克)?机器智能广泛应用于武器与弹药是否导致大量使用电子与网络反制手段?如果出现“发现即开火”的能力,人或物如何在战场上移动与生存?……在“行进、开火、作战效应及保障”方面的展望基于一种共识,即未来战场将具备如下特征:无处不在的机器人。
与会者设想2050年的战场将出现大量各种各样的自主机器人。
它们显然在机器推理和智能自主上拥有更强的能力。
能在地面行走或空中飞行,或具备仿生特征。
尺寸各异,小如昆虫,大至运兵车,还有存在于网络中的虚拟机器人。
而且将具备强大的联网、通信及协作能力。
它们的使命与用途各不相同,如狼群式的“发射后不管”导弹或“能爬会跳”的智能地雷。
反制机器人的手段包括设置各种物理障碍进行阻断,使用常规动能武器或定向能武器与之交战,攻击其电源供给,以及从认知上实施反制,如欺骗、误导甚至接管。
蜂群与编队。
机器人或将“成群结队”地行动。
这些自发组织和/或相互协作的成群机器人将具备不同程度的自主性,使用动态的交战规则/优先级,执行各种不同的任务。
黑客攻击与欺骗。
未来战场的重要特征是层出不穷的黑客和欺骗性攻击。
超级人类。
人和机器人组成的编队将成为主要的陆军作战单元。
为了与机器人一起作战,人类士兵将通过多种方式增强能力,如外骨骼、植入、感知与认知强化、或者基因工程。
结果他们将具备更强的身体素质和更强的感知、认知能力。
定向能武器。
2007年国防科学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描述了定向能武器的前景,称其“作为革命性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前景继续看好”。
包括高功率微波和毫米波、各种类型激光器(固态、化学、光纤)在内的一些定向能技术,既显示出前景也提出重大挑战。
与会者认为,这些武器可能会在2050年得到应用。
力场。
力场由粒子、能量或各种波组成,能够破坏、减弱或干扰试图渗透的目标,保护己方易被定位的资产及跟踪敌方高价值目标,并被视为反制定向能的手段之一。
与会者认为,力场可能会在2050年得到部署。
可靠电源。
机器人、定向能、力场等都需要电源。
可靠的电源供应对任务的有效性必不可少。
除了关注电源发展(更轻、更高效、更经济、更快充电),与会者还设想了更多电源类型,包括移动核电源、无线电源、有机再生电源、利用当地电力设施及对方电源的能力等。
其它。
隐身披风;物料的清污与合成来减少保障困难;通过巡航导弹或小型机器人运送物资;地下机动与生存能力;可逆效应等等。
4、总结与结论与会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2050年战场画面,该画面更像是人们在电影院或图书中看到那种科幻与想象。
如果时空穿梭到2050年,立即就会注意到战场上“挤满”了形形色色、数量比人类士兵还多的机器人,以及外貌像机器人的作战人员。
虽然不会立即显现出来、但却对决定哪一方拥有决定性优势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因素是,虚拟机器人军队及“智能”程序与处理的能力与自主化,这些程序与能力用于:1)收集、处理、传播信息,以掌握战场态势;2)对执行“指挥与控制”、作战支持乃至战斗任务的机器人进行控制与管理;3)进行全方位网络攻防战。
21世纪中叶的一个关键挑战将涉及成功管理并融合成群结队的机器人,它们可独立遂行或协同完成各种任务,包括通信与信息网络的管理与保护,为人类提供有价值的、有利于决策的信息。
在指挥与控制领域的成功将取决于该领域的新理念及新方法,特别是开发和部署一种有效的混合认知结构,利用人工智能和人类智慧的力量,与机器人、通信、信息等领域的新技术发展保持同步。
根据与会者的观察,传统攻防之间的均势或将发生改变,因为防守将变得更加防不胜防。
(来源: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作者: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