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ppt59页).pptx
合集下载
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PPT文档演模板
图1-13 设计基准分析 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4 定位基准及其选择
2.工艺基准 (1)定位基准 在加工时,用以确定零件在机床夹具中的正 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2)工序基准 在工艺文件上用以标定被加工表面位置的基 准,称为工序基准。 (3)测量基准 零件检验时,用以测量已加工表面尺寸及位 置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 (4)装配基准 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在机器中位置的基准, 称为装配基准。 1.4.2 定位基准的选择
PPT文档演模板
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1
基本概念
表1-2 大批大量生产的工艺过程
PPT文档演模板Biblioteka 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1 基本概念
2.安装
PPT文档演模板
图1-2 多工位加工 工位Ⅰ—装卸工件 工位Ⅱ—钻孔
工位Ⅲ—扩孔 工位Ⅳ—铰孔
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1 基本概念
PPT文档演模板
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1 基本概念
零件的机械加工有许多方法,加工的目的是要使零件获得 一定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1)试切法 通过试切出一小段—测量—调刀—再试切,反 复进行,直到达到规定尺寸再进行加工的方法称为试切法。 (2)调整法 先调整好刀具的位置,然后以不变的位置加工 一批零件的方法称为调整法。
PPT文档演模板
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1 基本概念
1.生产纲领 2.生产类型 (1)单件生产 单件生产是指单个生产不同结构和尺寸的产 品,很少重复或不重复的生产类型。 (2)大量生产 大量生产是指产品数量很大,大多数工作地 点重复地进行某一零件的某一道工序的加工。 (3)成批生产 成批生产是指一年中分批轮流地制造几种不 同的产品,工作地点的加工对象周期地重复。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PPT课件( 59页)

统一基准可以大大简 化夹具设计,可以减 少工件搬动和翻转次 数,在自动化生产中 有广泛应用.
统一基准常常会带来 基准不重合的问题, 应根据具体问题在满 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 决定最终的精基准.
互为基准
互为基准采用 反复加工的办 法来达到位置 度要求,常用于 某些位置度要 求很高的表面.
3-7为互为基准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
•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第二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PPT课件

2)保证经济上的合理性:
——即要成本低,消耗要小;
3)保证良好的安全工作条件:
——尽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生 产安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18.07.2020
14
4)要从本厂实际出发:
——所制订的工艺规程应立足于本企 业实际条件,并具有先进性,尽量采用新工 艺、新技术、新材料。
5)所制订的工艺规程随着实践的检验和工艺 技术的发展与设备的更新,应能不断地修订 完善;不断地促进本企业的工艺技术进步。
18.07.2020
•减轻零件重量 •保证加工的可行性、经济性 •零件尺寸、规格、结构要素 标准化 •正确标注图纸尺寸及加工技 术要求。
•便于分解独立装配单元 •便于平行、流水作业 •调整方便、减轻装配劳动 •便于达到装配精度
38
毛坯的选择
1、 毛坯的种类:
(1) 铸造毛坯:适合做形状复杂零件的毛坯 (2) 锻造毛坯:适合做形状简单零件的毛坯; (3) 型材:适合做轴、平板类零件的毛坯; (4) 焊接毛坯:适合板料、框架类零件的毛坯。
同行业的工艺技术水平状况 目前该零件加工的先进工艺技术情况
18.07.2020
12
(3)必备的技术资料
• 有关技术手册 设计图册等
18.07.2020
13
5.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及步骤
(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的原则
1)必须可靠保证零件图纸上所有技术要求的实
现:
——即保证质量,并要提高工作效率;
18.07.2020
36
在毛坯制造方面 在加工方面 在装配方面
18.07.2020
•铸件:便于造型、拔模斜度合理、
璧厚均匀、无尖边、尖角
•锻件:形状简单、无尖边、
第3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第3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3.5.2 加工顺序的安排
l 切削加工工序的安排
(1)加工阶段的划分,且应遵循先粗后精的原则 加工阶段: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光整加工 阶段 划分加工阶段的目的:
保证加工质量,提高加工效率; 及早发现毛坯缺陷并及时处理; 便于合理选用设备; 便于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2)先基面后其它表面
•(3)先面后孔
•(4)先主后次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第3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l 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1)预处理 (2)中间热处理 (3)最终热处理 (4)化学处理和表面处理
l 辅助工序的安排
(1)检验和特种检验 (2)平衡
(3)清洗等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 工艺过程:按一定顺序逐渐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 寸、位置和性质,使之成为预期产品的主要过程。主要包 括热加工、冷加工及装配等过程。
• 工艺流程:零件依次通过的全部加工过程,又称为工 艺路线。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第3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工艺过程的组成
(1)工序:工人、机床或地点、工件不变时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 程。
(2)工步:加工表面、切削工具、切削用量不变时完成的那部分 工艺过程。
(3)走刀: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切削一次完成的工艺过程。 (4)安装:工件在机床上定位夹紧一次成为一次安装。 (5)工位:一次装夹后,工件与夹具或机床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
机床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以为直说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通常多工位多刀具加工被看作一个工步,称为复合工步。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资料课件

详细描述
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时,首先要考虑加工方法的选择。根据零件的材料、加工精度、表面质量等要求,选择 合适的加工方法,如车削、铣削、磨削等。此外,还需考虑生产批量、生产环境、现有设备等因素。
加工顺序的安排
总结词
合理安排各道工序的加工顺序,确保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详细描述
加工顺序的安排是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定中的重要环节。合 理的加工顺序可以确保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一般遵循先粗 后精、先主后次、先面后孔的原则。同时,还需考虑热处理、 检验等工序的安排。
零件的使用要求
根据零件的工作条件和使用寿命,选择能够满 足性能要求的毛坯。
工艺性
考虑毛坯的制造工艺、成本和生产效率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毛坯。
材料供应
根据材料的市场供应情况、价格和可加工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毛坯材料。
毛坯制备的方法与步骤
铸造
包括造型、浇注、冷却和落砂等步骤,根据零件 要求选择合适的铸造方法和材料。
根据加工精度要求,选择具有 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机床。
根据加工效率和生产成本,选 择高效、低能耗的机床。
考虑机床的可靠性和维修保养 的便利性。
刀具的选择原则与依据
根据加工材料的硬度、抗拉 强度和韧性等特性,选择合 适的刀具材料。
根据加工效率和切削用量, 选择高效、耐磨的刀具。
根据加工表面的质量和刀具 的寿命要求,选择合适的刀 具结构和几何参数。
毛坯的种类与特点
铸件
通过铸造方法获得的毛坯,适用于形状复杂、 对强度要求不高的零件。
锻件
通过锻造方法获得的毛坯,适用于对强度和 韧性要求较高的零件。
焊接件
通过焊接方法连接的毛坯,适用于大型或形 状复杂的零件。
型材
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时,首先要考虑加工方法的选择。根据零件的材料、加工精度、表面质量等要求,选择 合适的加工方法,如车削、铣削、磨削等。此外,还需考虑生产批量、生产环境、现有设备等因素。
加工顺序的安排
总结词
合理安排各道工序的加工顺序,确保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详细描述
加工顺序的安排是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定中的重要环节。合 理的加工顺序可以确保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一般遵循先粗 后精、先主后次、先面后孔的原则。同时,还需考虑热处理、 检验等工序的安排。
零件的使用要求
根据零件的工作条件和使用寿命,选择能够满 足性能要求的毛坯。
工艺性
考虑毛坯的制造工艺、成本和生产效率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毛坯。
材料供应
根据材料的市场供应情况、价格和可加工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毛坯材料。
毛坯制备的方法与步骤
铸造
包括造型、浇注、冷却和落砂等步骤,根据零件 要求选择合适的铸造方法和材料。
根据加工精度要求,选择具有 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机床。
根据加工效率和生产成本,选 择高效、低能耗的机床。
考虑机床的可靠性和维修保养 的便利性。
刀具的选择原则与依据
根据加工材料的硬度、抗拉 强度和韧性等特性,选择合 适的刀具材料。
根据加工效率和切削用量, 选择高效、耐磨的刀具。
根据加工表面的质量和刀具 的寿命要求,选择合适的刀 具结构和几何参数。
毛坯的种类与特点
铸件
通过铸造方法获得的毛坯,适用于形状复杂、 对强度要求不高的零件。
锻件
通过锻造方法获得的毛坯,适用于对强度和 韧性要求较高的零件。
焊接件
通过焊接方法连接的毛坯,适用于大型或形 状复杂的零件。
型材
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五节 定位基准的选择
1
PPT文档演模板
图1-8 床身粗基准选择
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五节 定位基准的选择
3)应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4)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尽量平整,没有冒口或飞边等其他表面 缺陷,使工件定位可靠、夹紧方便。
1
PPT文档演模板
图1-9 重复使用粗基准示例
1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六节 工艺路线的拟订
2)减少了工序数目,缩短了工艺路线,从而简化了生产计划工作 和生产组织工作。 3)减少了设备数量,相应地减少了操作工人和生产面积。 4)减少了工件安装次数,不仅缩短了辅助时间,而且由于一次安 装可加工较多表面,也易于保证这些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 5)由于采用较多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生产准备工作和投资都 比较大,转换新产品生产比较困难。 1)设备与工艺装备比较简单,调整方便,生产工人便于掌握,容 易适应生产产品的变换。
1.上道工序产生的表面粗糙度Ry和表面缺陷层深度Hi-l(见图112)
1
PPT文档演模板
图1-12 工件的加工表面层
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七节 加工余量的确定
2.上道工序的尺寸公差Ti-1 3.上道工序的形位误差ρi-1
表1-2 位置精度对加工余量的影响
1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
PPT文档演模板
图1-18 轴承碗的加工与测量
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九节 工艺尺寸链
2.定位基准和设计基准不重合的尺寸换算
图1-19 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尺寸换算
3.尚需继续加工的表面的工序尺寸换算
第五节 定位基准的选择
1
PPT文档演模板
图1-8 床身粗基准选择
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五节 定位基准的选择
3)应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4)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尽量平整,没有冒口或飞边等其他表面 缺陷,使工件定位可靠、夹紧方便。
1
PPT文档演模板
图1-9 重复使用粗基准示例
1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六节 工艺路线的拟订
2)减少了工序数目,缩短了工艺路线,从而简化了生产计划工作 和生产组织工作。 3)减少了设备数量,相应地减少了操作工人和生产面积。 4)减少了工件安装次数,不仅缩短了辅助时间,而且由于一次安 装可加工较多表面,也易于保证这些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 5)由于采用较多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生产准备工作和投资都 比较大,转换新产品生产比较困难。 1)设备与工艺装备比较简单,调整方便,生产工人便于掌握,容 易适应生产产品的变换。
1.上道工序产生的表面粗糙度Ry和表面缺陷层深度Hi-l(见图112)
1
PPT文档演模板
图1-12 工件的加工表面层
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七节 加工余量的确定
2.上道工序的尺寸公差Ti-1 3.上道工序的形位误差ρi-1
表1-2 位置精度对加工余量的影响
1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
PPT文档演模板
图1-18 轴承碗的加工与测量
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九节 工艺尺寸链
2.定位基准和设计基准不重合的尺寸换算
图1-19 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尺寸换算
3.尚需继续加工的表面的工序尺寸换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一基准可以大大简 化夹具设计,可以减 少工件搬动和翻转次 数,在自动化生产中 有广泛应用.
统一基准常常会带来 基准不重合的问题, 应根据具体问题在满 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 决定最终的精基准.
互为基准
互为基准采用 反复加工的办 法来达到位置 度要求,常用于 某些位置度要 求很高的表面.
3-7为互为基准
第1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1.1 基本概念 1.2 工件的安装、定位与基准 1.3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4 制订工艺规程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5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1.6 机械加工的生产率与经济性分析
返回总目录
工艺线路的指定
要考虑的问题: 1)如何选择定位基准? 2)如何确定加工方法? 3)如何安排加工顺序? 4)如何选择热处理? 5)如何进行检验?
2)最终热处理 目的:提高硬度及耐磨性 方法:淬火(安排在精加工之前) 渗碳淬火、渗氮(安排在精 加工之后)
第四节 加工余量、工序间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基本概念 1)总加工余量—从毛坯表面切去全部多余
的金属层厚度 2)工序余量—完成某一工序所切除的金属
层厚度即前后两工序尺寸之差。
返回本章目录
0.8 3.2 R150
工序集中有利于保证各加工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 度要求,节省装夹工件的时间,减少工件搬动的 次数,生产效率较高,多采用高效自动化机床, 贵,不易转产;
工序分散可使设备和夹具简单,调整、对刀容易 ,操作水平要求较低。传统的流水线、自动线多 有采用。
加工阶段的划分与安排:
1)粗加工——以高生产效率去除加工面多余的金属。 进刀大切削多表面质量差。
R150 3.2
0.8
毛坯尺寸 粗加工尺寸 精加工尺寸 轴的最终尺寸
孔的最终尺寸 精加工尺寸 粗加工尺寸
毛坯尺寸
最终加工余量
精加工余量 粗加工余量
毛坯加工余量
粗加工余量 精加工余量 最终加工余量
毛坯加工余量
图1 加工余量和加工尺寸分布图
返回本章目录
a
b
Zb
b a
a)
b)
zb
Zb
db
Zb
Zb
db
Zb
2)先主后次 ①主要表面加工容易出废品。 ②次要表面安排在半精加工后。
3)先面后孔 平面大而平整容易定位,利于保 证相互位置精度。
4)先基面后其它
(2)热处理工序安排 1)预备热处理 一般安排在粗加工之前 目的: ①消除内应力
②改善切削性能 ③为最终热处理作准备 方法:正火含C < 0.5% 提高硬度 退火含C > 0.5% 降低硬度 调质 淬火+高温回火 细化晶粒, 提高机械性能时效 消除内应力
4)粗基准一 般不得重复 使用
B、C错误 B、d正确
限转动 允许
精基准的选择: 1)基准重合原则——尽可能选择被加工表面的设 计基准为精基准; 2)统一基准原则——尽可能找出能照顾大多加工 面的基准; 3)互为基准原则——对某些要求很高的表面,应 该尽量采用互为基准,反复加工; 4)自为基准原则——主要为减小表面粗糙度,减 小加工余量和保证加工余量均匀; 5)便于装夹原则
所谓工序集中,是使每一个工序中包括尽可能多 的工步内容,使总的工序数目减少,夹具的数目 和工件的安装次数也相应减少;
所谓工序分散,是将工艺路线中的工步内容分散 在更多的工序中去完成,因此每道工序的工步少 ,工艺路线长。
工序分散的特点: 1)机床与工装比较简单,便于调整; 2)容易适应产品的变换; 3)可以采用最合理的切削用量,减少机动时间; 4)有利于加工阶段的划分; 5)减少安置次数,缩短辅助时间。 适用: 1)大批大量生产有集中也有分散 2)单件生产一般多用工序集中
da
da
c)
d)
图2 加工余量
返回本章目录
单边余量
对外表面
Z b
a b (图2a)
对内表面 Z b a (图2b) b
可获表面粗糙 度至0.02微米
可获表面粗糙度至0.02微米
孔的加工路线
最广的路线
适用小批量生产 适用大批量生产
最多的路线效率高
淬火安排
也很广泛的路线
大批量生产
有色金属
加工工序安排
1)先加工基准面,再加工其他面; 2)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3)先加工主要面,后加工次要面; 4)先安排粗加工,后安排精加工。
自为基准
以导轨面作基准加工导轨面
加工精度与加工方法的选择
各种加工方法(车、铣、刨、磨、钻、镗、铰)所能 达到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是在一定的范围的。
典型表面的加工路线
外圆表面加工路线
最广的路线
适合有色金属 (不好磨)
特别适合半精 车后有淬火者
研磨剂一为氧化铝、碳化硅、金刚石、碳化硼、氧化铁、氧化铬微粉
热处理工序和表面处理工序
1)为改善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 正火、调质),应该安排在切削加工之前;
2)为消除内应力而安排的热处理(如人工时效、退 火、正火等),最好安排在粗加工之后;
3)为改善材料力学物理性质,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 之前安排淬火、淬火-回火、渗碳淬火等,对于热变 形小的热处理工序如高频感应加热淬火有时允许安 排在精加工之后进行;
2)半精加工——减少粗加工留下的误差,使加工面达 到一定的精度,为精加工做准备。
3)精加工——达到零件设计要求的尺寸、形状、位置 和表面粗糙度。
4)精密、超精密或光整加工——对特殊要求的加工面 进行,采用珩磨、研磨、超精加工、金刚石车和镗等。
加工顺序的安排 (1)切削加工顺序安排原则
1)先粗后精 按照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工— 光整加工顺序。
其他工序的安排:
包括检查、检验、去毛刺、平衡、清洗等。 检查、检验:安排在零件加工完毕之后、转移车 间之时、工时较长或非常重要的关键工序;内容 包括外观、尺寸、位置、探伤等。
采用磁力夹具夹紧的工件还要进行去磁处理。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同一个工件,同样的加工内容,可以安排两种不 同形式的工艺规程:工序集中、工序分散
一、定位准的选择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1)保证相互位置要求——如果必须保证工件 上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要求,则应 该以不加工面做为粗基准。
三爪自定心
2)保证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
好
不好
3)便于工件装夹
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便于操作,要 求选用的粗基准尽可能平整、光洁和有足 够大的尺寸,不允许有飞边、浇冒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