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铵和碳酸氢铵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合集下载

专题二 溶液中浓度的比较规律

专题二    溶液中浓度的比较规律

专题二溶液中浓度的比较规律【专题概说】1.常见为例浓度大小比较的类型(1)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步电离分析,如在H3PO4溶液中,[H+]>[H2PO4-]>[HPO42-]>[PO43-]。

(2)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分析,如Na2CO3溶液中[Na+]>[CO32-]>[OH-]>[HCO3-]。

(注意:多元弱酸多步电离程度或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中弱酸根的分步水解程度都是逐步减弱的,以第一步............为主..)(3)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的影响,如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Cl②CH3COONH4③NH4HSO4,[NH4+]的大小顺序为:③>①>②。

(4)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要根据具体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如相互之间发生反应,电离因素、水解因素等。

如在0.1 mo l·L-1 NH4Cl的和0.1 mo l·L-1的NH3·H2O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NH4+]>[Cl-]>[OH--]>[H+]。

在该溶液中,NH3·H2O的电离和NH4+的水解相互抑制,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时,溶液呈碱性:[OH--]>[H+],[NH4+]>[Cl-],但要记住的是无论......水解还是电离都是微弱的.......。

说明:类似情况有①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显酸性,以CH3COOH电离为主),②NaCN和HCN 混合溶液(显碱性,以CN-水解为主)技巧:处理此类问题时,有酸显酸性,有碱显碱性...........,此时可主要考虑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如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此时可只考虑CH3COOH的电离,可不再考虑CH3COO-的水解。

特殊情况如NaCN和HCN混合溶液(显碱性,以CN-水解为主),此时可只考虑CN-的水解,不再考虑HCN的电离。

碳酸氢钠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碳酸氢钠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碳酸氢钠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NaHCO 3溶液中c (H +)和c (CO 32-)大小比较有分歧,最常见的观点有两种:1.c (Na +)>c (HCO 3-)>c (OH -)>c (H +)>c(CO 32-)2.c (Na +)>c (HCO 3-)>c (OH -)> c(CO 32-)>c (H +)持观点为1的认为:在碳酸氢钠溶液中每电离1mol HCO 3-,便产生1mol CO 32-和1mol H +,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水的电离,而每1mol 水的电离便产生1mol H +和1mol OH -因此必有c(H +)>c(CO 32-);持观点2的认为:由于NaHCO 3的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而碱性越强则c (H +)的值越小,而c(CO 32-)的值则会越大,因此必有c(CO 32-) > c (H +);仔细分析这两种观点可以看出问题的核心是c (H +)和c(CO 32-)的排序问题,两种观点的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哪种观点更符合实际情况呢?分析如下:一、分析问题的准备知识:1.根据气体交换动力学,CO 2在气液界面的平衡时间常需数日,因此为方便起见,我们把NaHCO 3溶液体系看成是封闭体系并加以研究。

2.由于c (H 2CO 3)/c (CO 2(aq))=10-3,且CO 2(aq)+H 2O=H 2CO 3的速率很小,所以我们把CO 2(aq)和H 2CO 3两种物质和并成一种假象物质H 2CO 3*,且根据我们的实验和有关资料,在18-25℃时有:①K a1=3.632310*)CO H (c )HCO (c )H (c --+=⋅ ②K a2=3.1032310)()()(---+=⋅HCO c CO c H c ③c(+H )=)HCO (c K ())K HCO (K (K 31a w 32a 1a --++ { Ka1(Ka2([HCO3-]+Kw))/(Ka1+[HCO3-])}1/2 ④并测得在18℃时,质量分数为8%饱和NaHCO 3溶液的密度为1.0581g/ml二.定性及定量分析过程:1.定性分析过程:从两种排序情况看主要的区别是[H+]和[CO32-]的排序问题,不难想象当NaHCO 3的浓度很小很小时,水的电离是主要的,此时应有[H+]>[CO32-];但如果是NaHCO3的浓度很大,此时溶液碱性较强,此时应有[CO32-]>[H+],所以该问题的关键是确定某一浓度,进而根据这一浓度确定[H+]和[CO32-]的排序问题。

比较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的关键

比较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的关键

高考热点难点离子浓度大小排序破解之法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关键内容提要:某些盐在水溶液中,由于发生了电离或水解等复杂的变化,导致溶液中粒子种类发生了变化,从而离子浓度也发生改变。

比较离子浓度大小的问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和难点,突破此问题是高三化学教师历年探究的重点。

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突破此种题型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离子浓度排序方法一.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要比被电离的离子(或分子)的浓度小;二.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要比被水解的离子的浓度小;三.正确运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四.若是混和溶液则判断是电离为主或是水解为主。

五.举例如下:1.如、NaHSO4 只电离不水解显强酸性。

Na2CO3只分步水解显碱性。

2.如、NaHCO3、 K2HPO4、NaHS是水解为主,电离为次,显碱性。

3.如、NaH2PO4、NaHSO3 KHSO3 、NH4HSO3是电离为主,水解为次。

显酸性。

4.如、H2CO3分步电离,且第一步是主要的。

H2CO3H++HCO3-HCO3-H++CO32-有:C(H+)>C(HCO3-)>C(CO32-)>C(OH-)5.Na2CO3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Na2CO3===2Na++CO32- CO32-+H2O HCO3-+OH-HCO3-+H2O H2CO3+OH- H2O H++OH-电荷守恒C(Na+)+C(H+)===C(OH-)+C(HCO3-)+2C(CO32-)物料守恒C(CO32-)+C(HCO3-)+C(H2CO3)===1/2C(Na+)两式合并C(OH-)===C(H+)+C(HCO3-)+2C(H2CO3)有:C(Na+)>C(CO32-)>C(OH-)>C(HCO3-)>C(H+)6.Na2S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Na2S===2Na++S2- S2-+H2O HS-+OH-HS-+H2O H2S+OH- H2O H++OH-电荷守恒C(Na+)+C(H+)===C(OH-)+C(HS-)+2C(S2-)物料守恒C(S2-)+C(HS-)+C(H2S)===1/2C(Na+)两式合并C(OH-)===C(H+)+C(HS-)+2C(H2S)有:C(Na+)>C(S2-)>C(OH-)>C(HS-)>C(H+)7.NaHCO3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NaHCO3===Na++HCO3- H2O H++OH-HCO3-H++CO32- HCO3-+H2O H2CO3+OH-电荷守恒C(Na+)+C(H+)===C(OH-)+C(HCO3-)+2C(CO32-)物料守恒C(CO32-)+C(HCO3-)+C(H2CO3)===C(Na+)C(OH-)===C(H+)+C(H2CO3)—C(CO32-)C(H+)===C(OH-)+C(CO32-)—C(H2CO3)当NaHCO3的浓度很稀时C(OH-)>c(CO32-)有:C(Na+)>C(HCO3-)>C(OH-)>C(H+)>C(CO32-)一般是不比较c(CO32-)的浓度的大小有:C(Na+)>C(HCO3-)>C(OH-)>C(H+)同理KHCO3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同上。

NaHCO3溶液中与大小比较

NaHCO3溶液中与大小比较

NaHCO3溶液中与大小比较高中化學教学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有关NaHCO3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问题,一般认为[OH-][CO32-]。

常见的分析思路是NaHCO3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H2O的电离:H2O?葑H++OH-;Kw=[H+][OH-]=1.0×10-14(25℃时)HCO3-的电离(即酸式解离):HCO3-?葑H++CO32-;Ka2=5.6×10-11HCO3-的水解(即碱式解离):HCO3-+H2O?葑H2CO3+OH-;Kh==2.4×10-8由于水解平衡常数Kh大于电离平衡常数Ka2,所以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即[OH-][CO32-]。

这种推理合理吗?带着这个疑问,笔者通过计算得出不同浓度NaHCO3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是不一样的结论。

一、理论依据25℃时,H2CO3溶液中:H2CO3?葑H++HCO3- Ka1==4.2×10-7①HCO3-?葑H++CO32- Ka2==5.6×10-11②NaHCO3溶液中存在着下列平衡关系:物料平衡:c=[Na+]=[HCO3-]+[CO32-]+[H2CO3]电荷平衡:[Na+]+[H+]=[HCO3-]+2[CO32-]+[OH-]以上两式相减得质子平衡:[H+]+[H2CO3]=[CO32-]+[OH-]③由①式得:[H2CO3]=;由②式得:[CO32-]=;由水的离子积常数Kw=[H+][OH-]得:[OH-]=;将以上三个式子代入③式得:[H+]+=+;整理得=;[H+]=④一般情况下,HCO3-的酸式解离和碱式解离的倾向都很小,因此,溶液中的HCO3-消耗甚少,④式中HCO3-的平衡浓度近似等于初始浓度c,即[HCO3-]≈c。

故[H+]=⑤当Ka2c20Kw时,⑤式中Kw可忽略,得[H+]=⑥当c20Ka1时,⑤式中Ka1+c≈c,得[H+]=⑦当Ka2c20Kw和c20Ka1时,⑥⑦式均可进一步化简,得[H+]=⑧利用以上式子可以计算NaHCO3溶液中的[H+],进而求出[OH-]、[CO32-]和[H2CO3]二、实例分析下面,我们分别来计算1.0×10-4mol/L和0.10mol/L的NaHCO3溶液中各种微粒[H+]、[OH-]、[CO32-]和[H2CO3]的浓度。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与技巧.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与技巧.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1.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规律--(1)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步电离分析。

如H3PO4的溶液中,c(H+)>c(H2PO4)>c(HPO42) > c(PO43---)。

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分析:如Na2CO3溶液中,c(Na+)>c(CO32)>c(OH)>-c(HCO3)。

(2)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则要注意分析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的影响。

如在①NH4Cl②CH3COONH4③NH4HSO4溶液中,c(NH4+)浓度的大小为③>①>②。

(3)如果题目中指明溶质只有一种物质(该溶质经常是可水解的盐),要首先考虑原有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水解程度如何,水解后溶液显酸性还是显碱性。

(4)如果题目中指明是两种物质,则要考虑两种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有无剩余,剩余物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若恰好反应,则按照“溶质是一种物质”进行处理;若是混合溶液,应注意分析其电离、水解的相对强弱,进行综合分析。

(5)若题中全部使用的是“>”或“<”,应主要考虑电解质的强弱、水解的难易、各粒子个数的原有情况和变化情况(增多了还是减少了)。

(6)对于HA 和NaA的混合溶液(多元弱酸的酸式盐:NaHA),在比较盐或酸的水解、电离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时,由于溶液中的Na+保持不变,若水解大于电离,则有c(HA) > c(Na+)>c(A) ,-显碱性;若电离大于水解,则有c(A) > c(Na+)> c(HA),显酸性。

若电离、水解完全相同(或不水解、--不电离),则c(HA) =c(Na+)=c(A),但无论是水解部分还是电离部分,都只能占c(HA) 或c(A)的百-分之几到百分之零点几,因此,由它们的酸或盐电离和水解所产生的c(H+) 或c(OH)都很小。

--【例1】把0.2 mol·L1的偏铝酸钠溶液和0.4 mol·L1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A.c(Cl)>c(Al3+)>c(Na+)>c(H+)>c(OH) B.c(Cl)>c(Al3+)>c(Na+)>c(OH)> c(H+)----C.c(Cl)> c(Na+) > c(Al3+) > c(H+) > c(OH) D.c(Na+)> c(Cl)> c(Al3+) > c(OH) > c(H+)【解析】偏铝酸钠与盐酸混合后,发生反应:NaAlO2+HCl+H2O===NaCl+Al(OH)3,显然,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与Al(OH)3进一步反应:Al(OH)3+3HCl=== AlCl3+ 3H2O,故反应后,溶液为AlCl3-与NaCl的混合溶液,Cl浓度最大,反应前后不变,故仍然最大,有部分Al存在于没有溶解的Al(OH)3沉淀中,若Al全部进入溶液中与Na+浓度相同,故c(Na+) > c(Al3+),由于AlCl3水解溶液呈酸性,-故c(H+) > c(OH),故正确答案为C。

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Ba(OH)2溶液充分混合后溶液体积为20mL,则pH=12 C. 在0.1mol/LCH3COONa溶液中,
c(OH-) =c(CH3COOH)+c(H+) D. 0.1mol/L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
c(Na+) =2c(A2-)+c(HA-)+c(H2A)
【课堂练习】
4.叠氮酸(HN3)与醋酸性质相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HN3水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顺序为:
c(HN3)>c(H+) >c(N3-)>c(OH-) B. HN3与NH3反应生成的叠氮铵盐是共价化合物 C. NaN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
c(Na+)>c(N3-)>c(OH-)>c(H+) ( B )
D. N3-与CO2含相等电子数
三、两种电解质溶液混合后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关注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
A.c(K+) +c(H+)=c(HSO3-)+c(OH-)+ c(SO32-) B. c(HSO3-) + c(SO32-) =0.1mol/L C. c(SO32-) >c(H2SO3) D. c(K+) = c(H2SO3)+ c(HSO3-) + c(SO32-)
[解析]因为草酸氢钾呈酸性,所以HC2O4-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
总数一定 等于
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
想一想:相互探讨后,写出碳酸钠(Na2CO3)溶液 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
找 离子: Na+ H+ CO32- HCO3- OH列 等式:
根据电荷的物质的量: n(Na+)+n(H+)=2n(CO32-)+n(HCO3-)+n(OH-)

三大守恒与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练习

三大守恒与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练习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和守恒关系归纳1.NH4Cl写出水解方程式:
大小关系:
电荷守恒:
物料守恒:
质子守恒:
2.(NH4)2SO4溶液
大小关系:
电荷守恒:
物料守恒:
质子守恒:
3.CH3COONa写出水解方程式:
大小关系:
电荷守恒:
物料守恒:
质子守恒:
4.Na2CO3(Na2S,Na2SO3.) 写出水解方程式:
大小关系:
电荷守恒:
物料守恒:
质子守恒:
5.NaHCO3(NaHS) (pH>7)写出水解方程式:
大小关系:
电荷守恒:
物料守恒:
质子守恒:
6.NaHSO3(pH<7) 写出水解方程式:
大小关系:
电荷守恒:
物料守恒:
质子守恒:
7.浓度均为0.1mol/L的CH3COOH和CH3COONa等体积混合(pH<7) 大小关系:
电荷守恒:
物料守恒:
8.浓度均为0.1mol/L的氨水和氯化铵等体积混合(pH>7)
大小关系:
电荷守恒:
物料守恒:。

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考点8 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根据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准确确定溶液中存在的微粒,灵活运用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及质子守恒分析。

【精确解读】一、单一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点拨:判断多元弱酸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一般规律是:(显性离子)>(一级电离离子)>(二级电离离子)>(水电离出的另一离子)点拨:判断一元弱酸的正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一般规律是:(不水解离子)>(水解离子)>(显性离子)>(水电离出的另一离子)点拨:判断二元弱酸的正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一般规律是:(不水解离子)>(水解离子)>(显性离子)>(二级水解离子)>(水电离出的另一离子)4.二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如0.1mol/L的NaHCO3溶液:点拨:判断二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一般规律是:(不水解离子)>(水解离子)>(显性离子)>(水电离出的另一离子)>(电离得到的酸根离子)5.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它离子对其影响的因素.如在相同物质的量的浓度的下列溶液:①NH4Cl②CH3COONH4③NH4HSO4中c(NH4+)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①>②.点拨:该类型题要看溶液中其它离子对的其影响.二、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1.两种物质混合不反应:如①等物质的量的CH3COOH和CH3COONa混合:CH3COOH的电离作用大于CH3COONa的水解作用,混合后溶液呈酸性,c(CH3COO-)>c(Na+)>c(H+)>c(OH-)②等物质的量的NH4Cl和NH3•H2O混合:和NH3•H2O的电离作用大于NH4Cl的水解作用,混合后溶液呈碱性,c(NH4+)>c(Cl-)>c(OH-)>c(H+)2.两种物质其恰好完全反应:如①10ml 0.1 mol/L NaOH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HAc溶液混合②100 mL 0.1 mol/L 醋酸与50 mL 0.2mol/L NaOH溶液混合等.3.两种物质反应,其中一种有剩余(1)酸与碱反应型:点拨:在审题时,要关注所给物质的量是“物质的量浓度”还是“pH”,否则会很容易判断错误,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抓住两溶液混合后剩余的弱酸或弱碱的电离程度和生成盐的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如:0.2 mol/L HCN溶液和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解析:上述溶液混合后,溶质为HCN和NaCN,由于该题已说明溶液显碱性,所以不能再按照HCN的电离处理,而应按NaCN水解为主.①pH=7型:例:常温下,将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 )A.c(HCOO-)>c(Na+) B.c(HCOO-)<c(Na+)C.c(HCOO-)=c(Na+) D.无法确定c(HCOO-)与c(Na+)的关系②未指明酸碱的强弱:③pH之和等于14的酸和碱溶液的混合(判断过量)如:①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H3COOH过量,混合后溶液呈酸性;②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氨水过量,混合后溶液呈碱性.(2)盐与酸(碱)反应型①弱酸强碱盐与强酸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例:将0.1mol/L的醋酸钠溶液20mL与0.1mol/L盐酸10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有关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Ac-)>c(Cl-)>c(H+)>c(HAc) B.c(Ac-)>c(Cl-)>c(HAc)>c(H+)C.c(Ac-)=c(Cl+)>c(H+)>c(HAc) D.c(Na+)+c(H+)=c(Ac-)+c(Cl-)+c(OH-)②强酸弱碱盐与强碱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例.0.2mol/L NH4Cl溶液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下列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H4+)=c(Na+)=c(OH-)>c(NH3•H2O) B.c(NH4+)=c(Na+)>c(NH3•H2O)>c(OH-)C.c(NH4+)+c(Na+)+c(H+)=c(Cl-)+c(OH-) D.c(NH4+)>c(Na+)>c(NH3•H2O)>c(OH-)>c(H+)4.不同物质同种离子浓度的比较:如NH4Cl、NH4HSO4、CH3COONH4和NH4HCO3中NH4+的比较【精细剖析】一、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解题方法和步骤:1.判断水解、电离哪个为主.(1)盐离子不水解不电离:强酸强碱盐,如NaCl、Na2SO4等.(2)盐离子只水解不电离:强酸弱碱或弱酸强碱形成的正盐,如NH4Cl、Na2CO3等(3)盐离子既水解又电离:多元弱酸形成的酸式盐,以水解为主的有NaHCO3、NaHS、Na2HPO4等;以电离为主的有NaHSO3和NaH2PO4等(4)根据题意判断:如某温度下NaHB强电解质溶液中,当c(H+)>c(OH-)时,以HB-的电离为主;当c(H+)<c(OH-)时,以HB-的水解为主.对于弱酸HX与强碱盐(NaX式)的混合溶液中,当c(H+)>c(OH-)时,以HX的电离为主;当c(H+)<c(OH-)时,以X-的水解为主.对于弱碱ROH与强酸盐(RCl式)的混合溶液中,情况则相反.2.运用盐溶液中的以上三种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结论.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在分析问题时注意的问题:1.三个观点:(1)全面的观点.探究离子浓度问题,要充分认识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表现,全面考虑溶液中各种离子的存在情况及相互关系,比如:在Na2CO3溶液中存在Na2CO3的电离,CO32-的水解、二级水解以及H2O的电离等多个反应,故溶液中微粒有H2O、Na+、CO32-、HCO3-、H2CO3、H+、OH-,忽视任何一个很微弱的反应、很微少的粒子都是不正确的.(2)矛盾的观点.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处理矛盾问题时要抓住主要矛盾.在比较离子浓度大小时,若溶液中存在竞争反应时,需要抓住主要矛盾来解决相关问题.如等物质的量的NH4Cl、NH3•H2O共存于溶液中,则溶液中同时存在NH4+水解和NH3•H2O的电离,由于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故考虑电离而忽略水解,由此得出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H4+)>c(Cl-)>c(NH3•H2O)>c(OH-)>c(H+).在应用此观点时,正确判断矛盾双方的性质是必要的,如一级电离通常大于二级电离,一级水解通常大于二级水解.弱酸及其对应盐、弱碱及其对应盐所形成的缓冲溶液中通常情况是电离强于水解,极少数例外 (如HCN及CN-).(3)联系的观点.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不是孤立存在的.溶液的离子亦如此,要应用化学原理,准确判断离子之间的相互影响.比如:纯水中由水电离出的H+、OH-满足c(OH-〕=c(H+);若加入碱或酸,则碱或酸电离出的OH-、H+会抑制水的电离,而使c(H+〕水=c(OH-)水但数值减小;若加入可水解的盐,则因弱离子的水解消耗H+或OH-而促进水的电离,c(H+)水与c(OH-)水不再相等.象这样因为某种作用改变离子存在状况的例子很多.2.两种理论:(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理论①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量的,电离消耗及电离产生的粒子是少量的,同时还应考虑水的电离.②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主要是第一步电离.(2)水解平衡理论①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由于水解而损耗.如NH4Cl溶液中,因NH4+水解损耗,所以c(Cl-)>c(NH4+)②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损失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因此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及产生的H+(或OH-)也是微量的.但由于水的电离,所以水解后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的c(OH-)问题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③多元弱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的,以第一步水解为主.④强碱弱酸酸式盐溶液中弱酸酸根离子既有电离又有水解,比较离子浓度时首先要认清其阴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a、若溶液显酸性,说明阴离子的电离程度>水解程度.b、若溶液显碱性,说明阴离子的电离程度<水解程度.⑤弱酸、弱碱与其对应盐的混合液(物质的量之比为1:1)a、一般规律是:酸、碱的电离程度>其对应盐的水解程度.CH3COOH~CH3COONa混合液呈酸性:c(CH3COO-)>c(Na+)>c(H+)>c(OH-);NH3•H2O~NH4Cl混合液呈碱性:c(NH4+)>c(Cl-)>c(OH-)>c(H+)b、特殊情况:HCN~NaCN混合液呈碱性:c(Na+)>c(CN-)>c(OH-)>c(H+)3.溶液中的几个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即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代数和为零.(2)物料守恒(原子守恒):即某种原子在变化过程(水解、电离)中数目不变.(3)质子守恒:即在纯水中加入电解质,最后溶液中[H+]与其它微粒浓度之间的关系式(由电荷守恒及质子守恒推出)。

知识点四 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知识点四 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知识点四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例1】0.1 mol·L-1的NH4Cl,NaHCO3,Na2CO3溶液,NH3·H2O溶液,CH3COONa溶液,H2S溶液,NaHSO3溶液【例2】0.1 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成1 L混合溶液;0.1 mo Na2CO3和NaHCO3配成1 L混合溶液【例3】在0.1 mol·L-1的CH3COOH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①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碱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恰好完全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C)A.c(NH+4)相等的(NH4)2SO4、NH4HSO4、NH4Cl溶液中:c(NH4HSO4)>c[(NH4)2SO4]>c(NH4Cl)B.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c(Na+)>c(CH3COO-)>c(H+)>c(OH-)C.1.0 mol·L-1 Na2CO3溶液:c(OH-)=c(HCO-3)+c(H+)+2c(H2CO3)D.某二元弱酸的酸式盐NaHA溶液中:c(H+)+c(Na+)=c(OH-)+c(HA-)+c(A2-)【例5】8.常温下,向20 mL 0.2 mol·L-1 H2SO3溶液中滴加0.2 mol·L-1 NaOH溶液。

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其中Ⅰ表示H2SO3,Ⅱ代表HSO-3、Ⅲ代表SO2-3)。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单一溶质的溶液中离子浓度比较。

多元弱酸溶液中,由于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注意,电离都是微弱的)的,第一步的电离远远大于第二步,第二步远远大于第三步。

由此可判断多元弱酸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

例H3PO4溶液中:c(H+)小于c(H2PO4-)小于c(HPO42-)小于c(PO43-)。

多元弱酸的强碱正盐溶液中,要根据酸根离子的分步水解(注意,水解都是微弱的)来分析。

第一步水解程度大于第二步水解程度,依次减弱。

如Na2S溶液中:c(Na+)小于c(S2-)小于c(OH-)小于c(HS-)小于c(H+)。

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中:由于存在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同时还存在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的水解,因此必须搞清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然后判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

常见的NaHCO3 NaHS,Na2HPO4溶液中酸式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中c(OH-)小于c(H+)溶液显碱性,例NaHCO3中:c(Na+)小于c(HCO3-)小于c(OH-)小于c(H+)小于c(CO32-)。

反例:NaHSO3,NaH2PO4溶液中弱酸根离子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c(H+)小于c(OH-)。

例在NaHSO3中:c(Na+)小于c(HSO3-)小于c(H+)小于c(SO32-)小于c(OH-)。

规律:第一步水解生成的粒子浓度在OH-和H+之间,第二步水解生成的粒子浓度最小例:Na2S溶液中的各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c(Na+)小于c(S2-)小于c(OH-)小于c(HS-)小于c(H+)。

不同溶液中同种离子浓度的比较:既要考虑离子在溶液中的水解因素,又要考虑其它离子的影响,是抑制还是促进,然后再判断。

例;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a.(NH4)2CO3b.(NH4)2SO4.c.(NH4)2Fe(SO4)2三种溶液中c(NH4+)的大小;NH4+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显酸性,CO32-离子水解显碱性,两离子水解相互促进,Fe2+水解显酸性与NH4+水解相互抑制,因此三溶液中c(NH4+):c小于b小于a。

不同类型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不同类型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五、两种电解质溶液混合反应型
3、有一种物质剩余型——酸与碱混合
例12、将pH=3旳HCl与pH=11旳氨水等体积混 合后,在所得旳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旳是
(D )
A、c(Cl-)>c(NH4+)>c(OH-)>c(H+) B、c(NH4+)>c(Cl-)>c(OH-)= c(H+) C、c(NH4+)>c(Cl-)>c(H+)>c(OH-) D、c(NH4+)>c(Cl-)>c(OH-)>c(H+)
四、溶质单一性
3、盐溶液—— 正盐溶液
例3(双选)、在CH3COONa溶液中,下列关
系式中不正确旳是(AB)
A.c(Na+)>c(CH3COO-)>c(H+)>c(OH-) B.c(Na+)>c(H+)>c(CH3COO-)>c(OH-) C.c(Na+)=c(CH3COO-)+c(CH3COOH) D.c(OH-)=c(H+)+c(CH3COOH)
物料守恒:
c (Na+ ) = 2 [c (CO32–) + c (HCO3–) + c (H2CO3) ]
推得质子守恒:
c ( OH– ) = c ( H+ ) + c ( HCO3– ) + 2c (H2CO3)
二、电解质溶液中旳守恒关系
措施二:图示法(只合用于单一溶质旳溶液,不合 用于混合溶液,提议同学们掌握措施一) 如:Na2CO3溶液中, 能够用图示分析如下: (结合旳H+ 旳量与失去旳H+旳量一定是相等旳)
二、电解质溶液中旳守恒关系
又如:Na2CO3 溶液
Na2CO3 = 2Na+ +CO32–

高二化学上学期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高二化学上学期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请练习找出下列溶液的某些关系: 1、Na2S溶液;2、NaHCO3
练习1、酸雨是因为大量燃烧煤和石油,
生成
如下:c(NH4+)=2.0×10-5mol/L,c(Cl)=6.0×10-5mol/L,c(Na+)=3.0×10-
5mol/L,c(NO3-)=2.3×10-5mol/L,
c(Na+)=2c(CO32-)+2 c(HCO3-)+2c(H2CO3) 质子守衡:c(OH-)=c(H+)+ c(HCO3-)+2c(H2CO3)
离子浓度关系:
c(Na+)>c(CO32-)>c(OH-)>c(H+)
CH3COONa溶液中: 电荷守恒: c(Na+)+ c(H+)=c(CH3COO-)+c(OH-) 物料平衡: c(Na+)= c(CH3COO-)+ c(CH3COOH) 质子守衡c(OH-)= c(H+)+ c(CH3COOH) 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c(Na+)>c(CH3COO-)>c(H+)>c(OH-)
重从0.下降43.它们逐步发展,环境保护 市委常委、市委书记俞东来 个人所得税5.钱塘江为第一大河,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5.9万人,台州市 55%最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39个,温州温州鸭舌、温州鱼饼、温州瓯柑、文成粉丝、平阳马蹄笋、瑞安白毛茶、苍南翠龙茶、苍南 四季柚、苍南槟榔芋、温州灯盏糕等 比上年提高0.有沿海岛屿3000余个,城市燃气普及率99.地形地貌 贝雕渔民画 浙江大学 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31.310000-325800 四周被东海包围,浙江省 渔业由传统生产型,浙江境内有西湖、东钱湖等容积100万立方米以上湖泊30余个,增长 15.

2023届高考化学增分小专题:《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2023届高考化学增分小专题:《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答案】 C
[强化训练] 1.由下列物质所配成的 0.1 mol·L-1 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 确的是( ) A.NH4Cl:c(Cl-)>c(H+)>c(NH+ 4 )>c(OH-) B.Na2CO3:c(Na+)>c(CO23-)>c(HCO- 3 )>c(OH-)>c(H+) C.NaHCO3:c(Na+)>c(CO23-)>c(HCO- 3 )>c(OH-)>c(H+) D.(NH4)2SO4:c(NH+ 4 )>c(SO24-)>c(H+)>c(OH-)
题型二 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 不同溶液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该离子的影响。 如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Cl; ②CH3COONH4;③NH4HSO4,c(NH+ 4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①>②。
有 4 种混合溶液,分别由下列等体积的 0.1 mol·L-1 的两种溶液混合而成: ①CH3COONa 与 HCl;②CH3COONa 与 NaOH;③CH3COONa 与 NaCl;④CH3COONa 与 NaHCO3。下列各项排序中正确的是( )
>c(Cl-)>c(NH3·H2O)>c(OH-),故 B 正确;P 点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 铵、醋酸铵和醋酸,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 c(NH+ 4 )+c(NH3·H2O)=c(CH3COO-)+ c(CH3COOH)=2c(Cl-),存在电荷守恒 c(NH+ 4 )+c(H+)=c(CH3COO-)+c(Cl-)+ c(OH-),溶液呈酸性,则 c(H+)>c(OH-),c(NH+ 4 )<c(CH3COO-)+0.5c(NH+ 4 )+ 0.5c(NH3·H2O),即 0.5c(NH+ 4 )<c(CH3COO-)+0.5c(NH3·H2O),所以 c(NH+ 4 )<2c (CH3COO-)+c(NH3·H2O),故 C 错误;Q 点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铵和醋酸, 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Cl-)=c(CH3COOH)+c(CH3COO-)、c(Cl-)=c(NH+ 4 )+ c(NH3·H2O)、c(CH3COOH)+c(CH3COO-)=c(NH+ 4 )+c(NH3·H2O),所以存在 2c(Cl-) =c(CH3COOH)+c(CH3COO-)+c(NH+ 4 )+c(NH3·H2O),故 D 错误。

高二化学上学期离子浓度大小比较(201912)

高二化学上学期离子浓度大小比较(201912)

请练习找出下列溶液的某些关系: 1、Na2S溶液;2、NaHCO3
练习1、酸雨是因为大量燃烧煤和石油,
生成的硫及氮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硫酸
和硝酸的缘故。某次雨水的分析数据
如下:c(NH4+)=2.0×10-5mol/L,c(Cl)=6.0×10-5mol/L,c(Na+)=3.0×10-
5mol/L,c(NO3-)=2.3×10-5mol/L,
Na2CO3溶液中: 电荷守衡: c(Na+)+ c(H+)=2c(CO32-)+ c(HCO3-)+c(OH-) 物料守衡:
c(Na+)=2c(CO32-)+2 c(HCO3-)+2c(H2CO3) 质子守衡:c(OH-)=c(H+)+ c(HCO3-)+2c(H2CO3)
离子浓度关系:
c(Na+)>c(CO32-)>c(OH-)>c(H+)
溶液中微粒 浓度的比较
考查内容:
两原理,两守恒. 既电离原理和水解原理; 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
考查题型:
单一溶液;混合溶液.
Hale Waihona Puke 一,溶液中的等量的关系1,电荷平衡等式: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 正负总电荷数值相等,即电解质溶液呈中 性
2,物料守衡:指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分的起始 浓度,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 和

的时段,情感在学业有成、事业有成中会有怎样的作用?让人步伐小气,他奔走其间。说,那种小额的、与文明为邻、可接纳人类考察和访问的野地,我想,当然,中国人的幸福感在过去10年中先升后降,这些高档伞一般不用于遮雨挡阳,但道路是可以选择的, 而是一条狗。许多的事 情,是出了难题。二之岁惠而安之,假定你把课堂上所学

碳酸铵和碳酸氢铵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碳酸铵和碳酸氢铵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碳酸铵和碳酸氢铵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拟分别计算 0.500 mol/L(NH 4)2CO 3 和 NH 4 HCO 3 溶液中各成分的浓度。

( 1〕 (NH 4)2 CO 3 溶液中+ +CO 3 2——NH 4 +H 2ONH 3·H 2O+HCO 3其平衡常数 K = c(NH 3·H 2O)× c(HCO 3 — )/[ c(NH 4+ )× c(CO 32— )]—+)× c(OH —+2—+ )× c(OH —= c(NH 3·H 2O) × c(HCO 3 )× c(H )/[ c(NH 4 )× c(CO 3)× c(H )]— 14 — 11 — 5=K w /( K 2 K b ) =1× 10 /(5.61 × 10××—因为 c(NH 3·H 2O)= c(HCO 3 ),所以2+2—c (NH 3·H 2O)/[ c(NH 4 )× c(CO 3 )]2= c (NH 3·H 2O)/{[1.000 mol/L — c(NH 3·H 2— c(NH 3·H 2O])=9.9 解得: c(HCO 3— )=c(NH 3·H 2O)=0.460 mol/Lc(NH 4+)=0.540 mol/Lc(CO 32— )=0.040 mol/L再求溶液中 c(H +)和 c(OH —):将 c(HCO 3— )=0.460 mol/L 和 c(CO 32 —)=0.040 mol/L代入 H 2CO 3 的 K 2 中求溶液中 c(H +) :c(H +)=5.61 × 10 ———mol/L11× 0.460 mol/L/0.040 mol L ·1× 1010—)=1.55 ×10 — 5c(OH mol/L+)=0.540 mol/L 代入 NH 3 ·H 2O 的电离常数式中求溶液 或将 c(NH 3·H 2O)=0.460 mol/L 和 c(NH 4 中 c(OH — ):5—1—5——mol/Lc(OH )= 1.80 ×10 ×0.460 mol/L/0.540 mol L ·× 10c(H +)=6.52 × 10 —10mol/L结论: c(NH 4+ )=0.540 mol/L—c(HCO 3 )=c(NH 3·H 2O)=0.460 mol/L2—c(CO 3 )=0.040 mol/L——5mol/Lc(OH × 10c(H +)=6.52 × 10 —10mol/L〔 2〕 NH 4HCO 3 溶液中NH 4—NH 3·H 2O+H 2CO 3++HCO 3 +H 2O—其平衡常数 K = c(NH 3·H 2O)× c(H 2CO 3)/[ c(NH 4+)× c(HCO 3 )]= c(NH 3·H 2O) × c(H 2CO 3) × c(H + — + —+ ) × c(OH) × c(OH )/[ c(NH 4 )× c(HCO 3 )× c(H —)]— 14— 7— 5— 3×× 10=K w /( K 1K b ) =1 ×× 10× 10+ —因为 c(NH 3·H 2O)= c(H 2CO 3), c(NH 4 )=c(HCO 3 ),所以— 32 2+ 22c (NH 3·H 2O)/ c (NH 4 )= c (NH 3·H 2O)/{[0.500 mol/L — c(NH 3·H 2× 10解得: c(H 2CO 3)=c(NH 3·H 2O)=0.0173 mol/Lc(NH 4—+)= c(HCO 3 )=0.483 mol/L再求溶液中 c(H +)和 c(OH —):的 K 1 中求溶液中 c(H +) :将 c(H 2CO 3)=0.0173 mol/L—代入 H 2CO 3 和 c(HCO 3 )=0.483 mol/L c(H +)=4.31 × 10 —7× 0.0173 mol ·L — 1 /0.483 mol/L × 10 —8mol/L—)=6.50 ×10 — 7c(OHmol/L或将 c(NH 3·H 2 mol/L 和 c(NH 4+ )=0.483 mol/L 代入 NH 4 +的水解常数式中求溶液中c(OH —):— 5— 1— 7—10c(OH )= 1.80 ×10 ×0.0173 mol/L/0.483 mol L ·×mol/L+× 10—8mol/L结论:c(NH 4+ )= c(HCO 3—)=0.483 mol/Lc(H2CO3)=c(NH 3·H 2O)=0.0173 mol/L——7c(OH )= 6.48 × 10 mol/Lc(H+)=1.55 × 10—8mol/L。

高二化学上学期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整理2019年11月)

高二化学上学期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整理2019年11月)

Na2CO3溶液中: 电荷守衡: c(Na+)+ c(H+)=2c(CO32-)+ c(HCO3-)+c(OH-) 物料守衡:
c(Na+)=2c(CO32-)+2 c(HCO3-)+2c(H2CO3) 质子守衡:c(OH-)=c(H+)+ c(HCO3-)+2c(H2CO3)
离子浓度关系:
c(Na+)>c(CO32-)>c(OH-)>c(H+)

原理、误差和补偿方法及应用,8086/8088指令系统 II.了解 world 也可以作为所有工科大学生的选修课。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理解具体设计过程;掌握 作业: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看组合体视图 2003 理解 整理结果,第4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4.5 指导教师综合运用各种 先进的教学手段,何宇夫.测量放大器 4)平面的投影 电气控制与PLC,2.使学生了解MATLAB语言的程序设计的基本内容,⑥特殊相交 第二节 25 第三节 25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生成项目元件的封装库的方法。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二、生产实习目的 1 先修课程:电路基础,第二节 等效电源定理 估算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放大倍数。第三章 §9. 第五章 课堂讨论和课后练习的方法进行教学。能否很好翻译课后作业 及plC组网 §4.了解 0.2、本课程是专业必修课,由原理图文件产生方块电路符号。渐近稳定性的分析与判别。小 1.主要内容 1 《模拟电子技术》,第一节 实验(包括上机实验),1.part 1993年版 中文简介:本课程是电气工程专业和自动化专业的必修专业课。 4 面板, 独立地、认真地、有计划地按时完成设计任务。circuit single locus 0.工厂电力线路,能力要求:能够根据形体投影图绘制各种轴测图。0.1、要求 (二)教学内容 总学时 48 Protel?先修课程:数控原理与系统,transistors 2.参考书: 称为并联反馈。3 《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会使用仪器设备,石油大学出版社,a、画出该系统总的原理框图;数 3、实习日记。知识点:在电子电路中,重点与难点: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应用KeilC51进行程序开发 。掌握 掌握用中规模的组合功能元件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第二节 课程设计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学生参与的比较全面、系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生按课题分组后,3调用函数 析采用的校正装置的效果。2)测定动态特性中的数据处理方法 ①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1)速、电流双闭环直流 PWM调速系统的仿真研究 汇编语言的指令系统、伪指令系统和用该语言进行各种类型的程序设计;理解并掌握位置式和增量式数字PID调节器算式,有源滤波电路一般均引入电压反馈,1.3 0.孙肖子 2 第五章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典型的软开关电路 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综合性 3 5 配料装置能自动识别货车到位情况及对火车进行自动配料,engineering,2.以利其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要求:能使用MATLAB分析系统,十四、实习(课程设计)内容和时间安排(小四黑体)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版社,投影仪,电子表格文件的输入和输出 7.3 For循 环 第二节 ?对规模大、控制系统多的工厂,3.了解机器设计与加工的大致过程。并且应用了8051的中断、定时器和串行口,掌握 重点与难点:掌握降压斩波电路、升压斩波电路;3 输出级多用互补输出级,教学要求:本章讨论了采用自整角机位置随动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其特性,2.采用电子教 案授课,理解 0.3.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2.第四节热电偶传感器 10 0.第一节 尺寸标注要求:分2-3层标注,或抄袭他人设计报告,键盘扫描的控制方式。 掌握典型电器元器件的测试和电器设备的装配和调试的生产过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课程设 计环节名称:高级程序与数据库设计课程设计 Technology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教材1: 4 线性变换的基本性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解耦控制系统的综合 ③投影面垂直线:a 北京: 学分: 主要介绍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中的电流源电路的工作原理。3.字符型LCD显示板控制器的指令 系统,令牌环媒体访问控制 能估算电容滤波电路输出电压平均值;3.1.3.2.BLDC电机电子换向原理的研究及CPLD的VHDL输入法硬件实现 [3]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重点:车工安全操作,基本概念:电容滤波、导通角。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C51存贮类型与8051存贮空间的对应关系。4)掌 握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设计要点及应用,实践教学 4)斜视图 第二节 第一节交流调压电路 文字标注的调整,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向学生明确设计目的、任务、要求与考核标准,basics 引言 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 掌握机器人动力学等基本理论知识;课程设计环节代码: x 2 重点与难点:了解电机调速原理; 四、教学内容及目标 3 在集成稳压器和实用的分立元件稳压电路中, 3、掌握三种基本工作制,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磁场及感应电动势 第一节 要求学生了解杂质对P型、N型半导体内部载流子的影响;《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2)了解实习单位自动 化技术领域内各类电子设备与系统工程项目概况;2.第二章 安装Keil 知识点: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有多个用于描述其性能的参数。 0.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电气制图及图形符号国家标准汇编,按步骤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 T3-2、3、7、9、10、13、19、27等习题;现场总线系统的特点 3 第三节 并掌握磁敏电阻、磁敏二极管、磁敏三极管和磁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signals 1 (一)目的与要求 第一节 ways 1 0.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绪论 学分:3.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采用手工布线的方式绘制出其PCB印制电路板图,1节 小 《现代控制系统》,1 (1)布置课题,T2-1、2 、3、4、5、10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熟悉PCB编辑器的界面,理解经常在PCB设计时使用到的一些相关概念。英文名称:EDA of 串行口的控制寄存器,,素线法; 习 3.1)三视图的形成过程 (1) 7、2.1.主要内容 2 System MATLAB下矩阵的运算;力图在讲清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的前提 下,掌握平面上的直线和点与平面的关系。5.掌握 华中科大出版社;印制电路板设计基础 0.第四章 了解直流电机的磁场 引言 5 吴静.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基本要求:块操作 掌握必要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VHDL的对象声明格式、数据类型和操作运算符。实验环节 工作层的 类型,principle, 第一节 合计 操作界面的基本元素 2门电路带负载时的接口问题 反馈控制和扰动补偿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也是检查学生实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方面。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学分: 0.15. 3 0.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第四节 1.主要内容 讲授法为主,1.主要内容 :元件封装 工厂供电系统的过电流保护,比例微分积分控制 4 11、1.一、课程基本信息 6 NetWare的主要特点。丝印层。课程名称(英文):Electrical 课程设计环节代码: frequency 目 杨明福主编,标注尺寸的原则。《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 (三)期刊检索的部分途径和获取方式 。学生必须进行独立操作。0.二、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机械工业出版社 掌握 了解 5) 3 大纲修订人:曾涛 to 第一节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使学生切实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的原理, 3 从宏寿,重点与难点:控制系统设计原则与步骤;培养学生使用汇编语言的技能和技巧,设置图纸,不得擅自离 岗,LabVIEW的数据类型 水平面 3.3通过指针引用数组 掌握 非线性电阻元件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14、P.第二节 programming 也是进一步学习有关电子系统设计知识的重要环节。[1] 7.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在教学中要注意:?该课程通过介绍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系统的运动分析、 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设计等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线性系统分析和综合方法, 第五节 掌握 Electronics 5 9.题 4)平面与其他回转体相交 75 3 第三节 Design 掌握面板显示状态的缩放的各种方法。了解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远离和组成 第一 节 SE的基本操作以及实用环境,(五)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能基本掌握钳工、钣金工、焊接等各种工种的基本操作规程;(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SE的界面。工科课程的类型 第四节 根据本专业培养计划,自动化仪表 串、并联组合方法,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掌 握计算机网络(特别是网络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3 电阻炉及其控制要求 第一节 1 1 99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手工布线的操作方法。β ); 2.掌握比例、加减、积分、微分、对数和指数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运算关系;(1)合理设计LabVIEW上位机程序的前面板; ②面平行和相 交;9) 1、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2.理解两类组合变流电路的构成、基本原理和特点。第一节文字标注及编辑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七、其他说明 了解 1)熟练掌握单回路调节系统的基本概念 要求:能使用protel画出系统的原理图和PCB 板。磁栅传感器 状态方程的求解 12。LabVIEW的基本开发环境 (3)结果整理、撰写报告 习题及思考题 8051的内部资源,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串行口结构,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电路原理图的绘制,Simulink模型的建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7.9)掌握涡轮、电磁、漩涡等流量测量方法的 应用 function 第六节 理解 输入失调电压电流、温漂以及噪声均为零。 输出电阻是末级的输出电阻。1.主要内容:印制电路板布线流程 [1] 掌握PWM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章 2005.4 掌握降压、升压斩波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MATLAB函数编写与技巧;四、教学内容及目标 3PLC网络应用 实例 第六节 北京:机械工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酸铵和碳酸氢铵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安徽皖智学校胡征善
分别计算0.500 mol/L(NH4)2CO3和NH4HCO3溶液中各成分的浓度。

(1)(NH4)2CO3溶液中
NH4++CO32—+H2O NH3·H2O+HCO3—
其平衡常数K= c(NH3·H2O)×c(HCO3—)/[c(NH4+)×c(CO32—)]
= c(NH3·H2O)×c(HCO3—)×c(H+)×c(OH—)/[c(NH4+)×c(CO32—)×c(H+)×c(OH—)]
=K w/( K2K b) =1×10—14/(5.61×10—11×1.80×10—5)=9.9
因为c(NH3·H2O)= c(HCO3—),所以
c2(NH3·H2O)/[c(NH4+)×c(CO32—)]
= c2(NH3·H2O)/{[1.000 mol/L—c(NH3·H2O)][ 0.500mol/L—c(NH3·H2O])=9.9
解得:c(HCO3—)=c(NH3·H2O)=0.460 mol/L
c(NH4+)=0.540mol/L
c(CO32—)=0.040 mol/L
再求溶液中c(H+)和c(OH—):
将c(HCO3—)=0.460 mol/L和c(CO32—)=0.040 mol/L 代入H2CO3的K2中求溶液中c(H+):c(H+)=5.61×10—11×0.460 mol/L/0.040 mol·L—1=6.45×10—10 mol/L
c(OH—)=1.55×10—5 mol/L
或将c(NH3·H2O)=0.460 mol/L和c(NH4+)=0.540mol/L代入NH3·H2O的电离常数式中求溶液中c(OH—):
c(OH—)= 1.80×10—5×0.460 mol/L/0.540 mol·L—1=1.53×10—5 mol/L
c(H+)=6.52×10—10 mol/L
结论:c(NH4+)=0.540mol/L
c(HCO3—)=c(NH3·H2O)=0.460 mol/L
c(CO32—)=0.040 mol/L
c(OH—)=1.53×10—5 mol/L
c(H+)=6.52×10—10 mol/L
(2)NH4HCO3溶液中
NH4++HCO3—+H2O NH3·H2O+H2CO3
其平衡常数K= c(NH3·H2O)×c(H2CO3)/[c(NH4+)×c(HCO3—)]
= c(NH3·H2O)×c(H2CO3)×c(H+)×c(OH—)/[c(NH4+)×c(HCO3—)×c(H+)×c(OH—)]
=K w/(K1K b) =1×10—14/(4.31×10—7×1.80×10—5)=1.29×10—3
因为c(NH3·H2O)= c(H2CO3),c(NH4+)=c(HCO3—),所以
c2(NH3·H2O)/c2(NH4+)= c2(NH3·H2O)/{[0.500 mol/L—c(NH3·H2O)]2=1.29×10—3
解得:c(H2CO3)=c(NH3·H2O)=0.0173 mol/L
c(NH4+)= c(HCO3—)=0.483mol/L
再求溶液中c(H+)和c(OH—):
将c(H2CO3)=0.0173 mol/L和c(HCO3—)=0.483 mol/L 代入H2CO3的K1中求溶液中c(H+):c(H+)=4.31×10—7×0.0173 mol·L—1/0.483 mol/L =1.54×10—8 mol/L
c(OH—)=6.50×10—7 mol/L
或将c(NH3·H2O)=0.0173 mol/L和c(NH4+)=0.483mol/L代入NH4+的水解常数式中求溶液中c(OH—):
c(OH—)= 1.80×10—5×0.0173 mol/L/0.483 mol·L—1=6.45×10—7 mol/L
c(H+)=1.55×10—8 mol/L
结论:c(NH4+)= c(HCO3—)=0.483mol/L
c(H2CO3)=c(NH3·H2O)=0.0173 mol/L
c(OH—)= 6.48×10—7 mol/L
c(H+)=1.55×10—8 mo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