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手稿》中“动物的生命和他的生活直接同一,人的生命和他的生活不直接同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如何理解《手稿》中“动物的生命和他的生活直接同一,人的生命和他的生活不直接同一。”

1.这是人的类本质与动物类本质的区别。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动物的本质是先定的,人的本质不是先定的,而是后天的,是在实践劳动中产生的。动物的活动是本能,而人的劳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有创造性在里面的。

人是有思想的,而动物有的是思维。这是人与动物本质上的区别,也是造成人类社会和动物界的有本质区别的原因。人类社会是人的思想与劳动结合的产物,动物界是动物们本能生活的一个环境.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区别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猿类的群体关系、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存在着发生学上的渊源关系,在活动方式上也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二者具有本质的区别:

(1).生存方式不同:包括从昆虫到猿类的许多动物的群居习性,是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本能现象,是在动物有机体适应个体生存和物种延续需要的过程中长期进化的自然结果。人类所结成的社会则以新的谋生方式,以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的活动,即以劳动为基础。人类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直接或间接适应劳动生产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劳动是使人类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也是人类社会不同于"动物社会"的根本标志。人类所特有的生存方式,决定人类社会所具有的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内容、形式、性质、特点都与"动物社会"有着根本的不同。

(2).延续方式不同:动物的世代延续,是通过种性遗传实现的。在自然

条件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动物的本能行为是很少发生变化的。人类社会的世代延续,是通过积累起的遗传,即社会性继承实现的。人类的每一代人都不是简单地重复前一代人的活动,而是在继承前一代人的劳动成果,继承现实的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关系,继承以语言文字等形式存在的文化知识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活动,从而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使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不断丰富和发展。

(3).运动规律不同:某些动物群体在觅食、防御、栖息和迁徙中具有的"分工"和"协作"等"社会行为",都是受适应环境、生存竞争等自然规律支配的纯粹生物现象。人类社会是本质上不同于生物有机体和生物群体的社会有机体,它除遵循自然规律外,还有它自身特有的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社会规律,如生产方式发展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等等。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虽然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它们的内容不同,其实现的形式也不同。自然规律表现于无意识的自然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来实现。

2.人的肉体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一个人要活着,就必须到自身以外的自然界去寻找吃、穿、住等方面的生活必需品。马克思吸收了费尔巴哈所阐发的自然主义(唯物主义)原则,把人看成自然界的特殊的存在物,其本质是由外在对象的性质所显示的:水供饮用,光供照明,动植物产品供食用等等。“饥饿是我的身体对某一对象的公认的需要,这个对象存在于我的身体之外、是我的身体为了充实自己、

表现自己的本质所不可缺少的”,“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人的这种自然属性,同其它动物一样,是共同具有的属性。

3.人的本质的观点。首先,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生产生活本来就是人类的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的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其次,动物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能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他所属的哪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最后,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的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的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