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依法治国关键要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的重点、关系与实施途径
“四个全面”的重点、关系与实施途径作者:暂无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5年第9期张光宇王庆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明确“四个全面”的重点、“四个全面”的相互关系、“四个全面”实现的途径,我们才能对“四个全面”理解得更深刻,落实得更有力,从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一、“四个全面”的重点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排在“四个全面”之首,不是简单的排序,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自觉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精神的具体体现。
这说明,“四个全面”的重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四个全面”的重点,从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就可以看出,党的十八大修改通过的党章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党领导人民搞建设、搞改革的主要目的。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同志当选为总书记后首次公开讲话表明,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景:人民会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必须牢记:检验包括我们改革工作在内的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是看是否实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否让人民过上了好日子。
这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最大政绩,也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的群众观点和工作作风转变得好坏的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 年4 月28 日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明确指出:“我们已经确定了今后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 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简述依法治国的根本途径
简述依法治国的根本途径作者:谭清文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1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增长和我国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某些党员干部和政府官员,出现了“懒政”干部白吃干饭不作为的现象和腐败官员危害群众、危害党和国家的利益的现象层出不穷,所以目前国内反腐倡廉形势很严重,引起了党中央、国家政府、国内外社会各界人士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
【关键词】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腐败一、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意义依法治国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制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程度。
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开始,历经了十几年的法制建设,因此,依法治国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这可以说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社会主义下的政治文明是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以及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而党的领导是这三项之中的重中之重。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作出的正确选择,是双方进行的双向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能够确保动员每一位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我国的法制建设中来,这样才能实现和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目标。
目前来说,我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面临着一些矛盾,但是为了能够确保维护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追求,中国共产党在不断的进行调整。
可以说,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我们才有可能实现依法治国,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政治文明包括了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理念等等,所以我们党在不断的积极推进我国的依法治国的进程,但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各方面的建设,不但如此我们党还要利用法治的手段,在各方面进行协调,确保建立最为团结的政治关系。
实行依法治国,首先要做的便是加强党的队伍建设,而党的队伍建设是一定要依靠社会主义法治的,两者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在历史中作出的正确选择。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篇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摘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同属于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是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规范和调节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法制和德治相结合。
关键词依法治国以德治国辩证关系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基本内涵依法治国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法治和人治有着实质性的区别,人治会因为统治者看问题的态度而实行不同的制度。
亚理士多德在谈人治与法治时就明确的指出:“让一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
”;“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订得良好的法律”。
以德治国指的是以社会主义道德治国。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以德治国与中外历史曾经存在上的“德治”有着本质上的的区别,因此需要明确以德治国和传统“德治”之间的的界限。
传统的“德治”的核心,是把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大权寄托在统治者的个人素质上。
统治者拥有最大权力而不用受任何制度的约束,本质上是“人治”的理念。
历史表明,当个人权力不受任何强制力制约时,就会导致政治的不稳定与社会的不平等。
邓小平曾在总结我国建国以来尤其是“文革”以来的经验教训时就深刻地指:“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政治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所以,邓小平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重要性。
他还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就必须加强法制。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的意思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的意思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法规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要坚持制度和实施并重,既要注重抓好定制立规工作,又要下大力抓好贯彻执行法,确保党内法规制度落实落地,贯彻执行法规制度没有绝招,关键在抓、靠的是严管。
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用监督传导压力推动落实。
各级党委要认真抓好职责范围内党法规制度建设工作,与党建其他工作一同部署、抓好落实。
扩展资料:
重大意义:
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4、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5、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6、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
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
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作者:文波来源:《新长征》2018年第09期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依规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选择,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路径。
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体现为党和法治的关系问题,科学地把握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联系,既是对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新探索,也是对深化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认识的新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基本支撑。
全面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全面依法治国既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的理念树立不起来,国家生活、社会生活和党的建设就不可能有序运行。
而治党不能只就党言党,必须同时立足于治国来言治党。
我们党把全面依法治国定位于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高度统一,这就使得治党和治国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全面依法治国从根本上讲也是对执政党自身提出的明确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很重要的就是规范执政党的权力问题,二者的目标是相吻合的。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我们要依法执政、依规管党治党和建设党,全党必须切实强化依法执政意识,坚持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推进各方面工作,这既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同时也会极大地促进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紧密结合,从而为全面从严治党筑牢最坚固的根基。
全面从严治党构成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
党的建设与法治建设并行不悖,具有相辅相成、共生共存的密切关系,凸显了全面从严治党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昭示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极端重要性。
全面从严治党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坚持党的领导。
新时期法治思维与法治风尚试卷
《新时期法治思维与法治风尚》考试试卷一、填空题(8小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1、目前,我们正在全面、、、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时期。
2、法治的根本问题是解决问题,、是法治的主线。
3、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打造、的营商环境。
4、依照办事,是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最基本的要求;是法治思维的底线。
5、党规党纪要严于国法。
一方面,这是由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党担负的决定的。
6、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的:“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7、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从严治党,主要包括:思想建党、、、。
8、法治思维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种:、、。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10小题,共20分。
每小题至少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选项代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能得分)1、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 )A.前提B.关键C.保证D.基础2、依宪治国与西方宪政的本质区别是()A. 理论依据不同B. 执政主体不同C. 解决问题不同D. 制度基础不同3、形成法治风尚的重点是()A. 人民群众B. 法律工作者C. 公职人员D. 领导干部4、法律素养的树立要达到的目标是()A. 有牢固的法律至上理念B.法律在调控社会生活方面发挥基础和主导的作用C.执法者有系统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D.具有公正廉洁的职业操守5、法律思维和法治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共同之处在于()A.借助于法律方法B.推崇法律至上C.本质都是逻辑思维、理性思维D.注重程序正义6、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合法性,主要涉及哪些方面?()A.改革的程序合法B. 改革的内容合法C.改革的过程合法D.改革的结果合法7、自觉遵守党章是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A、根本目标B、基本内容C、核心所在D、重要保证8、法治思维的主体,从人员的角度划分,主要包括( )A.领导干部B. 公职人员C. 全体公民D.非政府组织9、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明了新时期公正司法的新要求和新标准,主要体现在()A. 重视总体公正和个体公正的统一B.重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统一C. 重视加强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统一D.重视实现实体公正与可感受公正的统一10、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主要包括()A. 党领导立法B. 党保证执法C. 党支持司法D. 党带头守法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优题库》增补习题
《优题库》增补习题1.(多选题)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中包含着的哲学智慧有()A.联系与发展的辩证思想B.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C.“全面”的观点D.“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2(单选).“四个全面”的提出,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更加完整,日臻成熟。
也是对未来的战略指引,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相互作用、螺旋递进,将贯穿中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全过程。
“四个全面”的战略目标是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依法治国D.全面从严治党3(多选).“三严三实”要求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是落实“四个全面”任务的“助推器”。
“四个全面”是党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布局。
事业成败,事在人为。
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忠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是A.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B.严以治国、严以用权、严以修身C.做事要实、就业要实、做人要实D.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4(多选).习近平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战略部署要A.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B.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C.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D.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5(单选).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先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先全面从严治党作者:荆利民来源:《新长征》2018年第06期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先后成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六中全会的主题。
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把握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
一是从历史的进程上,我国的法治化建设进程正是我们党从革命的党经过不懈努力和斗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最终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过程。
二是从逻辑关系上,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三是从发展归宿上,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所追求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共同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同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这两大方略的相继提出,是缘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以及对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协同推进。
我国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和独特的基本国情。
进入了现代社会之后,传统伦理生活和法律文化中重公权轻私权、重人治轻法治、重伦理轻法理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而在国家治理中,依然延续着德治与法治互补、礼乐政刑综合为治的理念。
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取得了明显进步,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也得到了全面提高。
党的建设与依法治国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体现了中国道路应然性和必然性的内在统一。
在黨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法治文明逐渐向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实施体系、监督体系和保障体系迈进。
在推进法治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党历练和提升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完成了由领导革命、夺取政权的党向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现代转型。
浅谈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党的辩证统一
社科研究29作者简介:张雁(1968— ),女,汉族,安徽亳州人,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基层党建。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并将“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纳入法治建设的“五大体系”之列,将“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大任务”之一。
《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深刻诠释了党的建设与法治建设相辅相成、共生共存的密切关系,更加凸显了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关系的辩证统一性。
一、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内涵的一致性党在自己《章程》的总纲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依法治国的含义做了界定:“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
其核心是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树立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观念。
其有三个构成要素:一是治理的客体或对象(治理什么)。
二是依法治国的主体(“谁”来治理)。
三是治国的依据(如何治理)。
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
王岐山在十八届中纪委四次全会上的讲话中也强调要“统筹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确保到建党100周年时,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依法治国关键要从严治党
依法治国关键要从严治党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
【期刊名称】《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14(016)011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并明确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实现这一总目标的首要原则,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党
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近百年艰难历程和辉煌成就,奠定了党在人民心
目中的崇高地位和执掌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基础。
【总页数】1页(P1)
【作者】《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严治军的关键是要从严治党r——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军队作风建设的现实考察
2.依法治国首要是从严治党从严治党关键在从严治“长”
3.从严治党关键要从严治"长"
4.关键要从严治党
5.搞好执政党建设的关键是要从严治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把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结合起来
把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结合起来作者:张荣臣来源:《求知》2015年第01期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国共产党推进依法治国的历程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决定》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和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我们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法治建设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一向追求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并致力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新中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政权基础和社会制度基础。
我们党领导人民,围绕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保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顺利进行,迅速着手创建社会主义法制,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彻底摧毁了国民党政府的旧法统,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清除了障碍,奠定了基础。
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正式颁布,确立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立法、行政、司法体制。
正是沿着这条道路,新中国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迅速制定并颁布了近1000件法律、法令和法规,同时抓紧起草刑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基本法律,努力构建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我们党总结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特别是汲取了“文化大革命”中法治遭到严重破坏的沉痛教训,开始了对党的法治思想和实践的恢复、重建和创新的历程,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新时期。
依法治国与从严治党的辩证统一
依法治国与从严治党的辩证统一作者:王继元来源:《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03期摘要:坚持依法治国方略与改进和加强党的建设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坚持依法治国对改进党的建设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党内法规和制度建设对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有引领和推动作用。
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进带头作用。
关键词: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党规;法律中图分类号:D25DOI:10.13784/ki.22-1299/d.2015.03.009一、坚持依法治国对改进党的建设的促进作用中国共产党经历了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在过去革命战争年代处于非法地位,虽然在根据地和解放区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没有完整意义上的法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提出依法治国方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整个社会都处于法律的规范之下,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法律,其自身也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与以往相比,在法治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新的情况和特点,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机遇。
其一,社会主义宪法法律的建立健全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建立起来的。
党的领导是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
我国宪法阐明了我国的国体和政体,阐明了工人阶级的领导阶级地位和人民的主权地位,记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程和执政党地位。
宪法中强调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在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
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者,八个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在这个基本架构下,形成政党体制的基本政治格局。
党内法规体系构建的几个理论问题
党内法规体系构建的几个理论问题“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顺应新时代而生。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了全面依法治国重大问题,首次将“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研究了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党内法规制定质量,2019年8月30日党中央对2012年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下文简称《制定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下文简称《备案规定》)予以修订。
《制定条例》和《备案规定》的制定和发布,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第一部正式的、公开的“立法法”,对提高党内法规制定质量和完善党内法规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制定条例》使得党内法规的制定有章可循的话,那么《备案规定》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和有错必纠原则,对于维护党内法规和党的政策的统一性和权威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有了《制定条例》和《备案规定》,党内法规体系的构建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党领导一切的制度体系,党内法规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种法律体系理论对于任何充分的关于某一法规的定义来说,完全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每一条党内法规只有放在党内法规体系中才能充分理解,党内法规体系的构建依赖于理论。
党内法规体系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对其的完善需要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理论创新。
党内法规是不是法律一般而言,规范性、制度性、强制性是法律的三个特点。
规范性就是服务于或者意味着服务于作为一种人类行为的指导。
制度性就是法律的适用和法典化在很大程度上通过特定制度来实现或规定。
强制性是指法律的服从和适用是由国家强制力提供内在保障的。
每一种法律体系的理论都必须解释法律的三个特点。
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有机统一
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有机统一作者:李宵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9年第08期[摘要]治国先治党,治党必从严。
依规治党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党要发挥好先锋队作用,以依规治党推进、带动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依规治党的坚强后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有机统一。
在新时代要全面把握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系,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依法治国;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统筹推进[作者简介]李宵(1994-),女,广西贺州人,广西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中图分类号] D26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08-0044-02党规与国法具有不同属性,要推进二者的有机统一,首先应该明确二者的含义以及区别和联系。
依规治党的重要依据是党内法规,依法治国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法律。
依规治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之一,可见依规治党的成效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党的建设要把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二者结合。
依法治国是指依据宪法、法律治理国家,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
依规治党,主要是指依据党内法规管理党的各项事业,是党的一种党内治理方略。
(一)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是辩证统一的党的一些规定与国家法律的规定在某些方面不一定完全相同。
要注意二者的衔接与协调,共同作用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内法规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引领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在党规与国法的二者关系中,其规定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党规严于国法。
党的建设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对于国家的发展非常重要,关乎于国家的兴衰,民族复兴,关乎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
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本质上是一致的,是辩证统一的。
法治思维在治党的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正确把握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正确把握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国的关系作者:房亚群来源:《西部学刊》2017年第10期摘要: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在适用对象与严厉程度上存在着区别,但二者之间更多的是同质性。
这种同质性表现为在内容上的衔接和补充;共同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者所遵循的依据都隶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二者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从严治党;依法治国;小康社会;法治体系;民主政治中图分类号:D9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7)10-0028-03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议题,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两部党内法规,使得全面从严治党有了更多的党内法规依据。
时间回溯到两年前,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一大亮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将依法治国确定为中央全会的主题。
十八大以来党的中央全会的精神要求既坚持“五位一体”又坚持“四个全面”。
尽管从严治党与依法治国分别是两次中央全会的主题,但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需要我们予以正确理解以及把握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所做出的选择及努力。
一、从严治党与依法治国之间存在形式上的差异性从严治党的任务是确保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对其各级组织及每位党员进行的自我约束,其目的在于保持先进性,始终处于先锋队的行列;依法治国则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所采取的执政方略,其目标是针对全体国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作出的方略选择,二者在外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着不同之处。
一方面,这种不同表现为适用对象的不同。
从严治党即为用党的规矩规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其适用的对象是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
据2016年6月30日新华社授权发布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所制订的2015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875.8万名,中国共产党现有基层组织441.3万个,这就表明从严治党所依据的党内法规所适用的对象只能是小众范围的群体,其数量较小。
论依法治国 从严治党
论依法治国从严治党作者:张少轩来源:《企业文化》2017年第35期摘要: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与治国理政的实践紧密相结合,使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连接在一起,治国的关键是从严治党。
从严治党不仅是我国执政党的一种自觉,也是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严治党与依法治国的密切结合能够形成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党的十八大后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它的创新发展主要不在全面而在重点上,以重点突破贯通党的“五位一体”建设,显示了在从严治党前面加上“全面”两字的深刻涵义。
关键词:依法治国;从严治党;良性互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顶层思维的论述更多是在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场合,他指出,“改革推进到现在,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
这个要求完全适用于党的建设。
作为一项伟大工程,党的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求以战略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的眼光进行运筹帷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举措的“全面”体现为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顶层设计。
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
全面从严治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必然要求。
党内法规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组成部分。
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制度建设贯穿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全过程,要求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制定国家监察法,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
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才会更加健全完善。
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极端重要性,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单元复习题(1-4单元,含解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民主与法治单元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民当家作主说法正确的是()①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②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③它有利于保障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④它最真实、最管用,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而是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的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民主, 这说明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 取决于()A. 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B. 领导阶级的执政意愿C. 它的民主实现形式D. 它的具体国情3.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反映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那就是()①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②国家富强、民族振兴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4.2020年全国两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两会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就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问题与代表委员们共商国是,共议民生,呈现出一幅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画卷。
这表明()A.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C. 我国人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D. 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5.下列是春风、夏雨、秋云和冬阳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有。
()①春风:四项基本原则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②夏雨: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
③秋云: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④冬阳: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①④6.下列关于民主选举说法错误的是()A. 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B. 民主选举有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多种形式C. 民主选举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D. 任何公民都可以参与民主选举7.两会前夕,一些网站推出“我向总理说句话”“我给两会捎句话”“两会直通车”等活动。
治国必先治党 治党务必从严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作者:范中山王君来源:《决策探索》2017年第04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党的执政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选择。
坚持法律底线不可违。
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准则,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员保护好自己政治生命的客观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
”党员干部做人做事,务必坚守法律底线。
人人心中都有无形的底线,时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
党员干部必须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自觉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谋划工作时的法治思维、处理问题时的法治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党纪国法不能成为“橡皮泥” “稻草人”,违纪违法都要受到追究。
党员干部要明确法律底线,增强法纪意识,带头学习法律、掌握法律,学会用法治思维来处理问题,只有时刻敬畏法律,牢记“权在法下”,才能心存惮虑,不以权代法、以言代法,才能够守得住做人做事的法律底线。
坚持纪律底线不可踩。
做合格党员,应当坚持高标准,严守纪律底线。
对于每一位党员干部而言,守纪律、讲规矩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守住纪律底线,首要的就是守住政治纪律底线。
党规党纪体现着党的宗旨,既是党员干部不可逾越的底线,也是管党治党的尺子。
守住纪律底线,就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从根本上解决好“不敢”“不能”问题。
党章、党规、党纪是党的理想信念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全体党员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行依法治国关键要从严治党
发表时间:2016-09-16T14:17:37.180Z 来源:《教育学》2016年8月总第103期作者:王斯洋[导读]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保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必须任务,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共安康市委党校陕西安康725000
摘要:认识到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联系,用法治理念思维带动治国理政的进步,党的执政之基才能巩固夯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得以圆梦。
关键词: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党规党纪
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始终追求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保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必须任务,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日起,就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
在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初始时期。
在这段时期里,我们党领导人民重在牢固我们国家的新生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并恢复国民经济。
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我们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明确了要依靠法制来治理国家的原则。
党的十五大以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目标。
此后,随着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党进一步推进了依法治国的建设进程。
党的十六大则将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完备社会主义法制、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作出全面部署。
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新时期。
直到2014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实现这个总目标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人民主体地位的支持,离不开法律公平正义的保障,离不开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辅助,更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
二、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深刻阐明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这一重大理论实践问题。
鲜明地体现出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内在统一性,指出了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而党的领导也必须依靠依法治国的法治保障。
党的领导是指明人民生活的奋斗目标向导,是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一种服务,是要给人民看得见的力量,能够使人民切身感受到实际利益的增长。
同时我们强调党的领导,早在1980年初,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随后又多次重申和阐述这一思想,他指出:“怎样改善党的领导,这个重大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
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
”这一论断充分说明了,对党的领导的坚持和改善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坚持党的领导,需要改善党的领导去维持;改善党的领导,需要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
在正确理解了党的领导的问题之后,就能清楚地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必要性。
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内在统一。
在立法过程中,通过党中央统筹协调并严肃讨论决定,能够确保重大的立法决策项目体现出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结合。
在执法过程中,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树立法治权威,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司法过程中,维护司法公正,使人民群众体会到公平正义的存在,提高司法的公信力。
在守法过程中,严格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通过党的领导在社会中确立积极向上的法治信仰。
三、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是推进依法治国的有力保证
1.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这是由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
在党的十六大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问题进一步做了深刻充分的阐述,详细了对党的先锋队性质内容的表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先锋队性质属于党的内在品质,是要经过内心的感悟认知来体现在实际行动当中,党规党纪不但是约束党员社会行为的原则条例,并且是一种严于律己的意识在党员心中扎根,通过行动去感染影响他人。
2.党规党纪对党员的要求要严于国家法律对普通公民的要求。
从严治党的关键点在于,对于党员要制定严格的标准,对于管理干部要加强措施手段的严厉性。
中国共产党如今的定位和身份已经是执政党,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遵守党规党纪的严格要求,领导干部则更要以身作则,成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标兵模范。
因此,就必须提高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要求标准,突出教育的严肃性,严把监督管理关,端正党内作风,弘扬社会正气。
最后,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到了党的十八大之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仍然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一项建设内容,在制定颁发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 年)》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又取得了新的进展。
因此,加强党内法规建设的要点在于,要用法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去加强党的建设,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在管党治党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荣臣《把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结合起来》.《求知》,2015年,1月。
[2]张玉胜《从严治党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新华网》,2014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