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

合集下载

礼敬中华弘扬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礼敬中华弘扬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礼敬中华弘扬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报告礼敬中华弘扬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报告(精选5篇)社会实践报告是进行社会实践后需要完成的报告,是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深入实际、深入社会,对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总结报告。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礼敬中华弘扬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报告(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礼敬中华弘扬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报告1春节是中国人民最有特色的一个传统节日,是中国人最重要和重视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有很多习俗,例如:贴春联、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看春晚、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放鞭炮、出门拜年、挂灯笼、贴窗花等等。

研究背景: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节日,又称为农历新年,我们叫它为“过年”,它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新的一年中的第一天,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

在春节期间,全国人民都要举办一些有趣味的活动来庆祝,以祈求自己来年可以平安健康,工作学习顺利。

活动很丰富,到处充满着喜气洋洋的景象。

春节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已经蔓延到了许多国家,这些国家和我们一同欢度春节。

正文: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每年除夕都会出来害人,当又一年后人们正要逃往深山避难时,从外村来了一位乞讨的老人,下决心要把“年”兽赶走,那晚,老人身披红袍,放鞭炮、挂灯笼,“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知道了“年”最怕红色,于是每年都张灯结彩庆祝。

这一天称为春节。

中国传统节日中怕是没有比春节还热闹的了。

办年货,过年出门去拜年都要送礼,大多数是送酒的,这也是对别人的一种祝福;大扫除,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把不好的、晦气的,都扫出家门,不然怎能说是辞旧迎新呢?大年三十这一天,每家每户都拿出刚买的春联,贴在门上,墙上等地,还要把旧的窗花撕下来,贴上新的,有的人家外面挂上2个大灯笼,夜晚红彤彤的很好看。

除夕夜的年夜饭无疑最令人期待了,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着大餐,一起看春晚,不管在外面有多忙,一定要回来过个好年,。

年夜饭自然是很丰富了,有一桌子的美味佳肴,第一道菜是一种叫“全家福”的汤,希望新的一年以福为主,并贯穿全年。

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报告(3篇)

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文化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对于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学校开展了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总结报告。

二、实践背景1. 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等,为传统文化教学提供了政策保障。

2. 社会需求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人们越来越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教育成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3. 学校发展需求我校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学校,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

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实践内容1. 课程设置(1)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将传统文化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如《中国历史》、《古诗词鉴赏》、《书法》等,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传统文化。

(2)开展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知识,拓宽学生视野。

2. 课外活动(1)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比赛:如诗词朗诵、书法比赛、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开展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2)互动教学: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传统文化的历史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实践成果1. 学生文化素养提高通过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 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教师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弘扬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弘扬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弘扬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报告弘扬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报告(精选12篇)在当下社会,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弘扬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弘扬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1一、实践单位XX市各市区及乡村二、实践时间20XX年2月12日至20XX年3月5日共22天三、实践目的为响应我校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传统文化学习践行活动,弘扬优良社会风气;拓展学习资源和发展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四、实践内容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在饮食、文娱及传统活动等方面对沅江市的春节文化习俗进行了调查。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然而各个地区风俗不尽相同。

据调查,XX市的春节习俗主要可以概括成:二十三、打扬尘、送灶神;二十四、过小年:二十九、贴春联;大年三十熬一宿;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大年初六、把店开;七不去,八不归;正月十五、挂灯笼。

1、二十三、打扬尘、送灶神:打扬尘的意思就是大扫除。

一般这类清洁平时是不太做得,但等到要过年的时候,就要把房间彻彻底底的清扫一遍。

湖南话为“打扬尘”。

每次,我家在二十三这一天打扬尘,最重要的事就要擦窗户,尤其是室外那一侧面。

一年积攒的灰尘要在这一天清理的干干净净,更好的迎接新的一年。

除了打扫,就是祭灶神了。

家家户户要将灶台、几案、锅碗瓢盆打扫干净,在灶神像旁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并在灶前供上贡品,我家一般用香油,但也有用糖果之类的。

全家大小要在这时行礼许愿。

2、二十四、过小年:关于小年,湖南各地过的时间有些差别。

株洲等大部分地区视农历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益阳等地以二十三为“小年”,而邵阳、娄底等地却以正月十五日为“小年”。

经典传统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经典传统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经典传统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经典传统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11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经典传统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经典传统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篇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在继承中不断创新,才能使传统文化焕发出自己的光彩。

所以,在寒假期间开展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春节的调查,加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以便更好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1关于春节的介绍春节的起源春节指华夏传统历法夏历的元旦(与中国现行的公历元旦不同),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农历新年、大年、岁首、正旦、正月朔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度岁、庆新岁。

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

公元前20xx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

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的习俗扫尘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关于传统文化调查报告3篇

关于传统文化调查报告3篇

关于传统文化调查报告3篇关于传统文化调查报告1(一)调查背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时代新风。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有利于扭转不良社会风气,发挥我们数千年来积累下来的道德智慧的效用,会对改善当前的社会风气起到积极的作用。

用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和下一代,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战略需要。

(二)调查目的为了加深当代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了解传统文化在当地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三)调查过程1、调查方式:一些网络社交软件2、调查数量:90份3、调查时间:2015年寒假期间4、调查步骤:通过一些网络社交软件发送问卷,并对问卷进行整理统计(四)对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分析1、有74%的人喜欢中国传统节日,26%的人喜欢西方节日2、有100%的人认为京剧,诗词歌赋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40%的人认为看春晚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2%的人认为开派对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1%的人认为占卜算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3、有10%的人认为清真菜是我传统菜系,85%的人认为苏菜是我国传统的菜系,仅有5%的人不知道我国传统菜系是什么4、有20%的人认为纵横,重农,洛桑为我国传统学派,100%的人认为儒家为我国传统学派5、有75%的人认为我国传统戏曲为花鼓戏,黄梅戏,20%的认为评剧为我国传统戏曲,5%的人不知道我国传统戏曲是什么6、有10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四大名著7、有5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一部医学著作,有5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两部及以上8、有4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一部数学著作,有25%的人知道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两部及以上,有35%的人一部都不知道9、有3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一部农学著作,有35%的人知道我国古代农学部著作两部及以上,有35%的人一部都不知道(五)调查总结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竞争已成为国家间软实力的较量,并将在未来构架国家综合实力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精选6篇)难忘的实践活动又将谢下帷幕,这段时间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吧,这时需要好好地写一份实践报告总结一下了。

怎样写实践报告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1人们多有这样的经历:一大盒礼品,拆开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商店买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货员会用一个小塑料袋包装;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务员会递给你一份用塑料盒装的饭菜;去农贸市场,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蔬菜、水果、肉类、米面……无一不用塑料袋装给你,甚至买一头蒜,也会用一只小塑料袋装起来。

塑料制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许多方便,而且价钱也便宜。

但是,你可曾想过,它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场“白色灾难”。

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查阅各种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

一、我们的调查研究:1、我们在方池路上,姜怡婷家门前的一个垃圾箱口统计了一下,半小时扔大大小小的包装袋、快餐盒与塑料制品的次数:早上总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则扔了95次,这仅仅是一个垃圾箱,一天之内废弃的塑料如此多,不难想象全国乃至整个地球上废弃的塑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2、我们在勤俭南路的一家小快餐店里打听到:“他们一天中能卖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个,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个。

”3、延续第二项调查,我们又走访了海盐县武原镇工商所。

工商所的王叔叔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我们了解到:海盐武原镇共有大大小小的快餐店200家左右。

照这样计算,仅武原镇,一天所产生的废弃塑料快餐盒就多达1万个左右。

4、我们去了新华书店,学校的图书室查阅资料,但关于“白色污染”这方面的资料非常少,看来,我们得找另外的办法。

5、我们去了海盐县武原镇环卫所。

环卫所的蒋叔叔告诉我们,在我们海盐县武原镇,每天有300多名环卫工人为海盐的环境卫生辛勤地工作着。

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报告(集锦9篇)

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报告(集锦9篇)

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报告(集锦9篇)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报告第1篇在这个长达一月的寒假里,我参加了xx文化中心第42期的传统文化学习,讲座的主题是:幸福人生。

这是一次封闭学习。

不但学习了国学经典,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将之付诸实践。

在这短短的学习时间里给了我不少触动。

在这里把我的感想和大家分享。

我到达中心的时间是下午,xx文化中心位于xx市xx区的一个比较偏的地方。

后来才知道,这是社会给界爱心人士筹资建设起来的。

虽然简陋一些,但是也让我体会到他更深一层的含义。

刚到文化中心的时候,就发想了一件事。

人们见面时是鞠躬礼。

起初我不明比为什么。

中心的老师在第一堂课上给了大家一个答案。

要学会谦卑,最实际的方法,就是低下头,放下身份。

这才是鞠躬的目的。

养成这种习惯,人自然而然就学会谦卑。

如同一个永远装不满的茶杯,才有可能被灌输更多的东西。

学会鞠躬,做到谦卑,是我在这一天的下午最大的收获。

第二天在上我们很早就起来了。

天都没亮,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了一套健身操。

然后按秩序进入课堂向孔夫子敬礼后进行早读。

早读的内容是国学经典——《弟子规》和孝经。

我曾经看过百家讲坛上有关于《弟子规》的解读。

内容是明白的。

本以为学起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

上课根本脱离了书本!因为咬文嚼字不是我们这次学习的目的。

讲座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健康、教育、经济、和谐、礼仪。

第一天早上的学习内容是:健康。

主讲师是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的彭鑫博士。

他不仅介绍了饮食和常见病的关系。

还提出了五行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应关系关系,并且提出了相关的事实依据。

他提出了仁义礼智信与金木水火土和人体的器官的对应关系。

提出了文化与健康的理论。

此外他还用事实论据告诉我们素食与健康的关系。

在这里,他提倡的健康饮食和绿色饮食是基于现代的畜牧养殖业以及现代低碳生活的要求来提出的。

在文化中心的日子里,三餐都是吃素的。

经过这次讲座,没有人抱怨。

结束的时候很多的学员都自发的要求坚持下去。

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实践报告_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实践报告_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实践报告_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工作总结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产品,如建筑、工艺品、艺术品等,它们具有历史、艺术和民族特色,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工作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将对近期的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工作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工作的主要内容1. 传统手工艺品保护与传承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技艺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我国政府和各级相关部门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对传统手工艺品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一些地方通过设立传统手工艺品学校,邀请老师传授制作技艺,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人才。

还针对一些重要的传统手工艺品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提高了它们的保护和传承的地位。

2. 文物保护和修缮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古建筑、古文物承载着我们的文化传统。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我国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加大了文物保护和修缮力度。

从敦煌石窟到故宫博物院,各地都在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和修缮工作,使这些珍贵的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3. 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方面,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工作,如提倡过农历年、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组织举办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和赛事,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增进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 文化遗产的创意利用传统文化遗产是历史和文化的源泉,是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基础。

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我国还积极探索传统文化遗产的创意利用和产业发展,如开发文创产品、举办传统文化演出、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等,使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

1. 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才队伍壮大在传统手工艺品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我国已经培养了一大批的传统手工艺品技艺传承人,他们不仅斩获了国内外的各种奖项,而且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风格和特色。

关于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关于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1今年寒假期间,进行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

活动中,采用“点面结合”,即选取典型项目踩点的方式深入学习和了解了xx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传承、保护现状,并在大学生及其他各类人群中宣传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而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实体可以以一种固定的形态被保存下来。

它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其传承载体只能是人,而这无疑增加了它的传承难度。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正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诸如苏绣、香山帮建筑营造技艺、御窑金砖等,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与其保护与传承所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成正比。

为保护人类珍贵的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呼吁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及其他各有关单位为研究和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相关的工作,重点深入到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地区!xx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梅山、老街历史、山地渔猎文化、稻作文化、新化山歌、舞春牛、手狮舞、抬故事、梅山傩戏等艺术……数不胜数,不得不令人自豪。

但另一方面,xx地区的大部分人们对自的非遗了解的并不是很深。

由此我们想到,何不在大学生及其他一些社会群体中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辉历史和保护现状从而激发公众的保护热情呢?这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活动目的:1.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全面推动文明对话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发展问题,深入认识它的概念内涵和独特价值!3.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法及其传承规律,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实践问题!4.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让大家了解非物质文化当前的发展状况,呼吁大家(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5.利用大学生的独特视觉角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迹,寻访先辈足迹,了解先辈的生活意识形态,引发对传统文化走向的思考,甚至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探究!活动成果:1.活动激发和体现了公众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

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精选 6 篇)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中惟一一个将传统文化保存至今的国家。

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已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推动着中国的发展,在世界文化领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日本、韩国以及许多西方国家的学校都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孔子、老子、庄子等古代先哲的思想,也是西方哲学家们研究领域中不可或者缺的内容。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本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中西方交流日益频繁,西方文化大规模入侵,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

圣诞节、情人节在中国流行起来;麦当劳、肯德基、披萨成为许多人爱慕的食品;西装成为各种正式场合的服装,但是,却仍有人不知道重阳节,不清晰过年吃饺子这一习俗的由来,不了解唐装、汉服是什么样子?我国传统文化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但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被许多人淡忘,民族文化遗产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一、此次调查,正是对当代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进行统计和了解。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发放问卷的形式,问卷分为网上问卷和实体问卷两部份,参预问卷的主要是中学生和大学生。

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学生对古代文学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如:古诗、古词的区别,书法、国画的鉴赏能力等等;(二)学生对儒家、道家思想的了解程度;(三)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态度和看法。

共回收问卷 90 份,其中网上参预问卷 77 人,回收实体问卷 13 份。

此调查报告以这 90 份问卷为主要资料来源。

三、调查结果分析:(一)当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当代学生普遍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表示认同,认为那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人民的瑰宝,不应该被轻易遗忘。

但大多数学生表示,传统文化特别是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相差太大,古汉语更是难于理解,因此即使认同其重要性,却不愿意过多地学习。

传统文化实践报告7篇

传统文化实践报告7篇

传统文化实践报告7篇【第1篇】社会实践报告,宣传中医传统文化活动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选择了“宣传中医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下乡宣传活动,为期两周时间,感受颇深,收获多多。

了解了在民众心中中医传统文化的知晓度及他们的平时就医方式,了解方式,以及中医药普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自身的优缺点。

现逐一述说如下:我们选择的目标群体为北京郊区东八间房北石家村的所有民众。

选择理由:1,离北京较近,文化程度较好,普及广,能代表大众;2,处在城乡结合的过度地段,选择就医方式有中医及西医,在调查过程中有所对比,符合当前医学治疗状况;3,目标群体数量稳定,有利于调查普及的实施和效果;4,交通方便,有利于我们团队每天方便定时到达,并按计划实施方案;5,有本地医疗机构和村委会积极配合,取得了方便足够的活动场所,并获得足够的信任度;6,群体年龄分布均匀,18-70岁不等。

经过为期两周的活动,我们获得大量资料,经分析总结,当面了解发现,中医传统文化及中医药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67%的人认为中医药效果良好;59.6%的人人认为中医在治疗慢性病中优于西医;25%的人称生了病,愿意首先看中医,89.1%的人认为中医实惠但不方便,治病效果较慢;21%的人不了解中医;13.2%的人不相信中医;53.5%的人平时习惯选择中医就诊;68.9%的人认为现如今中医应当在保健领域加快步伐;91%的人认为,中西医结合比较好。

通过了解,大多数人通过电视媒体了解中医传统文化,部分人在治疗疾病过程中了解中医,亲身体验并感知。

少部分人只是见过中医诊治,但并未就医过,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通过阅读书籍,讲座等了解。

在对他们的回访中,我们总结出中医药的缺点和普及中医药将遇到的问题:1,中医疗效较慢,对大多数疾病来说,人们首选西医,中医逐渐被忽视;2,中医药治病,熬药繁琐费时,在生活节奏较快的条件下,为了方便,节省时间,人们不愿去抓草药,熬草药;3,草药味道苦涩难下,特别是现在的很多人,不能接受;4,中医看病主观性强,不能令患者一目了然,从心里接受;5,国家对中医药的宣传及重视程度处在“点”的状态,并未达到“面”的效果,力度范围还不够;6,中医药的宣传缺乏现场或生动的展示,在宣传过程中如果能亲身体会和参与就诊活动,可谓眼见为实,心服口服;7,西方文化的冲击,是中医传统文化受到一定的阻碍。

文化社会实践报告十篇

文化社会实践报告十篇

文化社会实践报告十篇文化社会实践报告篇1作为一个大学生有别于中学生就在于他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潜力,尤其在注重素质教育的这天,社会实践活动一向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

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区,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

寒假文化社会实践报告之花店的打工生活转眼间,我已是大二学生了,如今迎来了大学的第二个寒假。

如何让这个寒假过得充实有好处,我一早就做好了计划,那就是我要体验一下打工生活。

回到家后的第二天,我开始寻找寒假的兼职。

街道上招聘的信息到处都是,但是招聘寒假兼职的信息却很少,真是有点灰心。

但是我没有放下,继续寻找,最后在一条街道的转角处的一家芊芊花店看到了招聘寒假工的告示。

我怀着激动的情绪到那家花店去应聘。

接待我的是老板娘,她看我身材小小的,问我是否能胜任这份工作。

我拍拍胸口说:“必须能够的!”然后我又跟她说了自己对花卉的一些了解。

老板娘见我说的头头是道,于是就同意招收了我这名寒假打工妹啦。

虽然说我对花卉是有必须的了解,但是真正要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还是有点小困难的。

花店的工作是技术活,一开始,我什么都不会,需要从头学起。

最基本的就是修剪整理花朵,刚到货的花都是没有经过拾掇的,很容易枯萎,而我们的工作就是修剪花枝,汲水养花。

在刚开始工作的两天里我学会了这些稍微简单一些的工作。

之后就是包装花朵了,比起修剪需要更细心,也要很耐心的学习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

当然我也发现这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在之后几天的工作中,我的技巧越来越熟练,老板娘也很满意我的工作。

印象最深的是情人节,这一天的生意个性的好,在忙碌中也学到很多。

在如何吸引顾客,如何把花束推销出去这些方面有了更深的体会。

比如在情人节前夕就会有很多人来订花,因为节日前夕的花束比起情人节当天要便宜,所以在节日前几天我们就开始准备和宣传了。

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3篇)

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近年来,各地纷纷开展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本文以某市举办的“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为例,详细记录了活动的过程及成果。

二、活动背景某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了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该市决定举办一场以“走进历史,感受民俗”为主题的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旨在让广大市民深入了解本地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为游客提供一场视觉和心灵的双重盛宴。

三、活动内容1. 开幕式活动当天,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

市领导、专家学者、学生代表等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市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强调了传统文化在民族复兴中的重要作用,并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2. 历史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市民举办历史文化讲座,内容包括本市的历史沿革、著名人物、文化遗产等。

讲座深入浅出,让市民对本市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3. 传统技艺展示组织传统技艺展示活动,包括剪纸、刺绣、陶艺、木雕等。

市民和游客可以现场观看技艺传承人的精湛技艺,还可以亲自体验制作过程。

4. 民俗体验活动设置民俗体验区,让市民和游客亲身体验民俗风情。

包括民间舞蹈、传统音乐、手工艺品制作等。

此外,还有特色美食展示,让参与者品尝到地道的本地美食。

5. 传统文化展览举办传统文化展览,展示本市的历史文物、书画作品、摄影作品等。

展览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让市民和游客在参观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6. 文化交流论坛组织文化交流论坛,邀请专家学者、文化传承人、企业家等共同探讨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发展献计献策。

四、活动成果1. 提高了市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通过举办各类活动,使广大市民对本市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2. 传承了传统文化技艺活动期间,市民和游客亲身体验了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为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3. 增强了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参观,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融。

2023年社会实践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精选5篇)

2023年社会实践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精选5篇)

2023年社会实践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精选5篇)1. 社会实践中我参观了传统文化艺术展览,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展览中,我看到了传统绘画、陶瓷、木雕等艺术作品,它们无一不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通过参观展览,我明白了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瑰宝,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以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2. 参与社会实践时,我接触到了传统文化的非物质遗产,如传统手工艺、传统戏曲等。

通过学习传统手工艺,我认识到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且需要耐心和技艺。

在传统戏曲表演中,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对人们艺术追求的鼓舞和启示。

传统文化的非物质遗产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还是我们国家独有的宝贵财富。

3. 在社会实践中,我参与了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

通过参与庆祝活动,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中的浓厚民俗风情和欢乐氛围。

传统文化的传统节日不仅是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参与庆祝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

4. 通过社会实践,我参观了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如故宫、长城等。

在这些地方,我亲身体验了传统文化的宏伟和丰富内涵。

故宫建筑的雄伟壮丽,长城的巍峨壮阔,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杰作。

这些建筑不仅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

5. 在社会实践中,我聆听了传统文化大师的讲座和讲解。

通过与大师的交流,我深深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了艺术、文学、戏曲等方面,还涵盖了哲学、道德、伦理等深刻思想。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我获得了重要的人生智慧和价值观念,对于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社会实践参与传统文化体验,我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独特魅力和重要价值。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以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活动(3篇)

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民俗文化是我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智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民俗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增强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传承民族精神贡献力量。

三、活动内容1. 走进民间艺术馆,感受民间艺术魅力在活动中,学生们参观了当地民间艺术馆,欣赏了剪纸、泥塑、刺绣等民间艺术品。

在馆内,学生们还学习了剪纸、泥塑等技艺,亲身体验了民间艺术的魅力。

2. 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了解传统技艺学生们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参观了传统木雕、石雕、陶瓷等技艺的制作过程。

通过参观,学生们对传统技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3. 体验传统节日习俗,传承民族文化在端午节期间,学生们参与了包粽子、赛龙舟等传统节日活动。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们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传承了民族文化。

4. 参观历史名人故居,感悟民族精神学生们参观了历史名人故居,了解了名人的生平事迹,感悟了民族精神。

在故居内,学生们还学习了名人名言,激发了自己的学习热情。

5. 参与民俗文化讲座,提高文化素养活动期间,学生们聆听了多位民俗文化专家的讲座,学习了民俗文化知识,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四、活动成果1. 学生们对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锻炼和提高;3. 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传承民族精神贡献了力量。

五、活动总结本次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通过参观、体验、学习,学生们对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同时,活动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为民族精神的传承贡献力量。

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社会实践的目的与意义 (3)1.2 实践地点的选择理由 (4)二、实践准备 (5)2.1 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6)2.2 实践材料的准备 (7)2.3 实践团队的组织与分工 (8)三、实践活动过程 (9)3.1 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体验 (10)3.1.1 传统节日文化体验 (11)3.1.2 传统手工艺制作体验 (12)3.1.3 传统文学艺术欣赏 (14)3.2 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的结合探讨 (15)3.2.1 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17)3.2.2 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融合 (19)3.3 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调研 (20)3.3.1 当地传统文化保护现状 (21)3.3.2 传统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22)3.3.3 对策建议与实践经验分享 (23)四、实践成果展示与交流 (24)4.1 实践活动的照片与视频资料 (26)4.2 调研报告与论文撰写 (27)4.3 成果展示会上的发言与讨论 (28)4.4 与其他团队或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29)五、实践反思与总结 (30)5.1 实践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 (31)5.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2)5.3 对未来传统文化实践的建议与展望 (33)一、内容描述本报告旨在介绍我们团队在传统文化社会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和收获,以及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认识。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文化调研、实地考察和交流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各地的传统文化特色,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参观博物馆和古迹遗址,我们了解到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地理、民俗、信仰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也认识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同化现象等。

我们深入了解了各地的传统文化现状,通过走访民间艺人、传统手工艺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我们了解到不同地区在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文化传承的社会实践报告

文化传承的社会实践报告

文化传承的社会实践报告关于文化传承的社会实践报告(通用5篇)一段时间的社会实践生活又将谢下帷幕,相信收获不少,一定有不少东西可以写进实践报告的吧。

一起来学习实践报告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文化传承的社会实践报告(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化传承的社会实践报告1正如我的家乡——中山——一直标榜的那样,这座拥有自1152年至今的历史的城市,拥有者它独有的文化。

中山有着一个不能不提的身份:孙中山的故乡。

在中山,尤其是城区以及翠亨,能很清晰的感受到孙中山留下或者说是后人留下的印记。

孙中山故居、中山纪念堂是中山的两个热点旅游景点,后者也许没有了以前的辉煌,但孙中山故居作为直接和伟人生前的生活挂钩的地方,现在依旧拥有着无数的旅客。

这一点直接体现在节假日景区门口等待入场的队伍,可想而知在门票还没免费的年月里,孙中山故居这一景点的门票钱为中山GDP奉献了多少力量。

除却孙中山这一城市名片,中山也有着许多自古代沉淀下来的文明古迹,虽说很多在十年动荡中被破坏,但得益于后人的修复,不少传统文化得以重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比如说,沙溪镇龙瑞村的刘氏宗祠。

这类经历风雨得以重生的文明古迹,可能不会得到过多的关注,可它们拥有的,却是最原初的情怀。

在今年春节期间,作为每年的固定活动,我在大年初一和几位亲戚趁着到云汉(沙溪镇)的外公外婆家拜年时一起去北帝庙上香祈祷。

这世上神存在与否在我们这些平民心中早已不重要,去寻访这些古庙,在那里上香虽说是形式,但我们去哪里追溯的,是已经消逝的童年时光。

除了文明古迹,中山的民间艺术也是不可忽略的。

中山民间艺术丰富,其中有中山民歌、舞龙狮鹤凤、崖口飘色等。

中山是民歌之乡,民间流行的民歌有咸水歌、高棠歌、大缯歌、客家山歌、鹤歌、姑妹歌、渔鼓、龙舟、小调儿歌等,其中以咸水歌和高棠歌最有特色,这两种民歌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流行于坦洲镇等大沙田区。

中山舞龙分为木龙、火龙、金龙、沙龙、草龙、游龙、板龙、云龙等8个种类。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导语】以下是作者为大家准备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共1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弘扬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报告“济南是人泉,泰山是神泉”,这是寒假登泰山时听到的一句话,意思是济南的名人多,泰山的名神多。

本来不懂这句话,逛完了泰山才懂它的真含义:神,的确很多,大小庙宇无数;来过的神人也很多,悬崖绝壁上都有某年某日某人的题词!我在凌晨三点醒的,当时同寝室的四个人已经醒了,在悄悄谈话,被窝里的脚有些冷,说不清是被她们的谈话声吵醒还是房间太冷把我冻醒,总之是醒了。

水杯里的水已经冰凉开始冻彻肌骨,这泰山顶上的凌晨,除了我和屋里的人,所有的人都睡觉了,世界是一片安静。

我们出发的时间还不到五点半,天依然黑透着,室外温度倒也不低,有人惊叹和屋里一样冷啊!当时走在古建筑的冷清大街上,确实有魑魅魍魉的感觉,路上稀疏有几家开门的店铺,露出灯光。

而我们则依靠点点手机灯光行走,偶尔有巡夜的人,露出一点手电筒的光,只一束,不过已经很感激了!几个人稀落落的在街头,出租军大衣,叫卖高香,价格是贵的离奇,且掺杂谎价成份太大,他们都身穿黄绿色军大衣,缩着脑袋和脖子,像一只只冻坏了的猴子。

路倒是够平整,只是台阶很多,有时我幻觉这是在没有路灯的某个地方,看看路边的灯--很有古韵的亮着,周围是花花绿绿的画,台阶下是距离千米的泰安市,有点点灯,有长龙似的路灯,远处看来有些缥缈,真的像天宫,一抬头,贞节牌坊似的建筑,凭借昏暗的光,看见上面是“天街”二,哦,原来现在在泰山顶上!行走夜路,头顶繁星,点点滴滴,连月亮也逃到天的东方让路。

什么北斗星,北极星,牛郎织女星…马导一边指着一边教我们辨认。

看见天上繁星,看到山下的灯火美景,仿佛山是镜子,把星星射到人间,抑或人间是湖面,飘了天空的影子,我陶醉这奇景,就想收录到照相机里。

路前面是阴森恐怖的,黑黑一片,只闻到浓烈的香气,是焚烧的香,那一刻来不及仔细看周围,急着赶路,而路在脚下也不太平了,石头参差不齐,我忽然害怕了,小时候听说过鬼迷路的故事“晚上走路时,鬼出来捣鬼,故意变出路来迷惑人,使人绕来绕去的走不出原地,只是绕圈而已”我突然记起昨天晚上宾馆老板的话“走了别回来啊”不像是对人说的话,只像说鬼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关于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1今年寒假期间,进行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

活动中,采用“点面结合”,即选取典型项目踩点的方式深入学习和了解了xx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传承、保护现状,并在大学生及其他各类人群中宣传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而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实体可以以一种固定的形态被保存下来。

它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其传承载体只能是人,而这无疑增加了它的传承难度。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正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诸如苏绣、香山帮建筑营造技艺、御窑金砖等,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与其保护与传承所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成正比。

为保护人类珍贵的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呼吁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及其他各有关单位为研究和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相关的工作,重点深入到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地区!xx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梅山、老街历史、山地渔猎文化、稻作文化、新化山歌、舞春牛、手狮舞、抬故事、梅山傩戏等艺术……数不胜数,不得不令人自豪。

但另一方面,xx地区的大部分人们对自的非遗了解的并不是很深。

由此我们想到,何不在大学生及其他一些社会群体中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辉历史和保护现状从而激发公众的保护热情呢?这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活动目的:1.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全面推动文明对话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发展问题,深入认识它的概念内涵和独特价值!3.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法及其传承规律,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实践问题!4.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让大家了解非物质文化当前的发展状况,呼吁大家(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5.利用大学生的独特视觉角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迹,寻访先辈足迹,了解先辈的生活意识形态,引发对传统文化走向的思考,甚至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探究!活动成果:1.活动激发和体现了公众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我们的活动旨在探索非遗有效的保护、传承机制,宣传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激发公众的保护意识。

活动过程中,公众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了对苏州非遗的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我们为拥有这些璨灿的文化遗产而骄傲。

2.活动中我们深入学习和了解了xx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以及它的独特内涵。

目前,xx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不容乐观,公众对于娄底非遗的关注度不高。

前面说到非遗的的传承载体只能是人,而对于众多古老的技艺,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学会并且学成后相对一些赚钱较快的工作也有其弱处。

所以许多年轻人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另外它的传承方法一般都是由老艺人授徒,传承效率不是很高。

另外非遗之所以能被这样保护是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内涵的。

百年来业余生活的方式,已经在无形之中打上了娄底独特的烙印。

这些一旦失传,损失将是巨大的。

3.关于非遗保护的方法和规律总结。

活动中,通过资料我们了解到目前由国务院文件提出的非遗保护的十六字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由这十六个字可看出,非遗急需的是抢救其次是保护,这些古老技艺,少一样就没一样,不抓紧抢救就很有可能失传!另外传承的同时也要寻求发展,以更好地生存下去。

但是我们也必须知道,但凡此类保护都是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而对于大部分付出这些投入的单位也好,个人也好,其目的不仅仅是单纯的非遗技艺得以传承,而是他的经济利益是否值得那样的投入?其次,人们都是爱追求现代化的、更舒适的生活的,而一些非遗项目能否与现代化的生活环境相契合?通过几天的活动以及一些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我提出以下几点对非遗的保护上的建议:第一、首先要在公众中宣传非遗的基本知识,要让人们从而认识到非遗对于民族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人们对非遗的认同感。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非遗历经几百年已经有了民族的根基,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身份证。

具体的我们可以经常搞一些活动,如传统戏曲节目进社区、进校园,非遗作品展览之类的,当我们从自己身边的非遗中看到自己先辈的身影,并联想到自己时,难道我们不会为自己是中国人,拥有这样的传统文化而自豪吗?我相信一旦有了这样的认同感大家就会自发地为保护非遗尽一份力。

保护非遗是要有一定的民众根基的,并不是光靠一个传承人、一个保护单位就能做好的。

第二、“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非遗的保护也与此有相通之处,我想从小就开始教育孩子关于非遗的知识无疑是有好处的,因为毕竟他们是要承担起保护非遗的重任的啊!就好比现在一些小学课程中开设了京剧课,孩子们从小就接触、了解了,长大了自然会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对京剧的保护热情。

第三、国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虽然目前我们已有了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但借鉴一些国外好的政策来完善自己还是有好处的。

第四、对非遗传承人及普通艺人提高待遇,比如在日本,对国家级的艺人每年都会拨放相当数目的扶助金以供他们专心磨练技艺和培养传人。

这样,艺人们有了客观的收入后自然能心无旁骛地欠薪锻炼,发扬非遗技艺。

另一方面,就目前来看,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方式效率不是很高,可否扩大规模,“批量”式培养艺人呢?第五、非遗项目在传承的同时也应该也所创新,在继承传统项目的同时开发新的发展方向,以有利于自身的生存。

但需要注意的是,创新的同时也不能丢了传统,创新更多的是方法而非目的。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想法,还有许多的不成熟的地方。

活动后记:一个星期的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我为我们有这样璀璨而光辉的文化遗产而自豪,但同时也为它们艰难的处境而揪心,祖宗留给我们的财产我们没有理由丢掉。

非遗是一个民族文化内涵的最佳体现,而当我们盲目追逐外来的一些新鲜的文化如圣诞节等等,我们渐渐冷落了我们自己的,传统的东西。

谁还会想到我们过端午节的意义?仅仅是去超市买一些速冻的粽子吃了意思一下吗?会有人再郑重其事地亲手包了粽子并联想到我们的屈原、我们泱泱大国的悠悠历史了吗?你会说有,但你必须承认这样的人越发地少了……8月7号立秋,向来我们有立秋节气“啃秋”的习俗,即在立秋之日啃吃西瓜,意用西瓜啃去余夏暑气,啃下“秋老虎”,迎接凉爽的秋季。

但今年我自己家就没有“啃”瓜,甚至,我是在立秋当天才知道有这个习俗的!不想说“悲哀”这个词,但确实有很多无奈吧!前些日子又听闻韩国要将“风水”申请为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贴吧内自然是哗然一片,韩国,你已经不是一次企图窃取我们的东西了!但我们在指责韩国的强盗行为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这一切是为什么?如果我们一早就已经将这些申请了、保护好了,他韩国还能有可乘之机吗?难道真的要等到那么一天,端午节不是我们的了、汉字不是我们的了、中药不是我们的了、风水不是我们的了……我们一回首发现那些曾经属于我们的东西不再属于我们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吗?亡羊了还补的了牢吗?我是很想平静地写完的,但到了最后这边自己又有些愤慨了,因为韩国,更因为我们自己!非物质文化遗产啊,几百年流传下的东西能毁在我们手里吗?关于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2在这个长达一月的寒假里,我参加了xx文化中心第42期的传统文化学习,讲座的主题是:幸福人生。

这是一次封闭学习。

不但学习了国学经典,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将之付诸实践。

在这短短的学习时间里给了我不少触动。

在这里把我的感想和大家分享。

我到达中心的时间是下午,xx文化中心位于xx市xx 区的一个比较偏的地方。

后来才知道,这是社会给界爱心人士筹资建设起来的。

虽然简陋一些,但是也让我体会到他更深一层的含义。

刚到文化中心的时候,就发想了一件事。

人们见面时是鞠躬礼。

起初我不明比为什么。

中心的老师在第一堂课上给了大家一个答案。

要学会谦卑,最实际的方法,就是低下头,放下身份。

这才是鞠躬的目的。

养成这种习惯,人自然而然就学会谦卑。

如同一个永远装不满的茶杯,才有可能被灌输更多的东西。

学会鞠躬,做到谦卑,是我在这一天的下午最大的收获。

第二天在上我们很早就起来了。

天都没亮,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了一套健身操。

然后按秩序进入课堂向孔夫子敬礼后进行早读。

早读的内容是国学经典——《弟子规》和孝经。

我曾经看过百家讲坛上有关于《弟子规》的解读。

内容是明白的。

本以为学起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

上课根本脱离了书本!因为咬文嚼字不是我们这次学习的目的。

讲座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健康、教育、经济、和谐、礼仪。

而第一天早上的学习内容是:健康。

主讲师是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的彭鑫博士。

他不仅介绍了饮食和常见病的关系。

还提出了五行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应关系关系,并且提出了相关的事实依据。

他提出了仁义礼智信与金木水火土和人体器官的对应关系。

提出了文化与健康的理论。

此外他还用事实论据告诉我们素食与健康的关系。

在这里,他提倡的健康饮食和绿色饮食是基于现代的畜牧养殖业以及现代低碳生活的要求来提出的。

在文化中心的日子里,三餐都是吃素的。

经过这次讲座,没有人抱怨。

结束的时候很多的学员都自发的要求坚持下去。

要知道坚持吃一个月的素食所减少的碳排放相当于种树18棵。

而养活一个肉食者所需的土地面积是一个素食者的12倍。

在人口激增的今天,这确实是一个发人深思的事实。

正如广告上经常出现的口号: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也如彭新博士说的,保护环境,从吃素做起。

晚上的主题是“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人们有一个共同感的语言,就是音乐。

当我看到乐谱的时候,发现里面的歌曲我并不陌生。

然而,当老师上课的时候我才发现并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

问题不是那些唱歌技巧。

讲师来自于汤池。

当她唱起《母亲》这首歌的时候,我想,是我太感性了,泪湿了眼眶。

抬头看去,周围的人也都是一样。

在接下来的几个晚上,我们接受了好几场关于“孝”的事迹报道会。

有22年照顾植物人父亲的儿子,也有用相机记录父母三十年光阴的摄影展。

孝经有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在这里,我深切的感觉到,不管身处什么养的年代,孝,都是道德的根本。

是立身立德的根本。

而我在这方面,真的是太欠缺了。

礼者,天地之序也。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可见礼仪的重要性。

现在有很多礼仪培训的课程,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古语有云:德挥动于内,而礼发于外。

在学习和运用各种礼仪的时候,应该注意的是更多“德行”方面。

李越老师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述了她是如何从一个企业管理者成为一个讲师的经历。

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靠的是道义而非金钱。

至于当今社会,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而礼仪,作为道德的外在表现,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想起以前在院学生会里工作和当亚运志愿者的的日子,不得不说,礼仪确实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