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历史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历史教学论教学大纲

历史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历史教学论教学大纲

《历史教学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历史教学论2、课程类别:必修3、适用专业:历史教育4、课程地位:专业课5、总学时:54学时6、总学分:37、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概况,了解教改所体现的历史教育新理念及其对未来教师的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以中学历史教师必备的“言、态、书”为核心,初步熟悉中学历史教学的新课程标准以及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新教材,全方位培养学生从教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为学生能够在将来成为优秀教师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在学生通过观看当前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实录片和当前教改概况的介绍,使每位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首先能给自己以目标定位,从思想上能够认识到本课程的重要性,从而产生紧迫感2、介绍中学历史教学法的概念等相关内容,使学生对本课程有初步的了解第一节明确学习目的,提高紧迫感一、以准教师的角度,观看中学历史第二册第二课“贞观之治”二、简要介绍当前教改的相关情况,提出素质教育时期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三、求职的必要环节:说课以及与教法理论之间的密切的现实联系第二节中学历史教学法的概念一、学科性质:应用教育学科二、历史教学法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三、历史教学法的概念四、历史教学法的核心内容两个侧面:教、学三个环节:为什么教学教学什么怎样教学三、学习历史教学法的方法和要求第二章中学历史课程的设置和课程标准(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国内外的中学历史课程设置,是处于不断改革和发展之中的。

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历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历史教学的灵魂和归宿。

作为未来的历史教师应了解国内外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演变历程,更有必要深刻领会新课程的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总体思路,全面把握新课程目标的构成和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第一节中学历史课程的设置一、我国中学历史课程的设置的演变二、新世纪课程改革中的中学历史课程三、国外中学历史课程设置的概况第二节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一、国中学历史学科课程标准的沿革二、我国现行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1、新课程目标的总体思路和基本理念2、新课程目标的基本内容三、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落实1、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2、如何表述历史课堂教学目标3、怎样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第三章中学历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4学时)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历史教材有多种类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加以综合运用。

《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教学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课程与教学论》二、任课教师:钟启泉三、课程性质:必修课四、学时安排:36学时五、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课程设计与教学原则,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将来的教学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教材:1. 主教材:《教学论》主编:杨锡佑2. 辅助教材:《教育原理与教学导论》主编:黄雅琳七、教学内容:1. 课程设计概述2.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3. 教学理论与教学过程4. 课程标准与评价体系5. 教学方法与技巧6. 教学管理与教学环境7. 教师角色与教学素质8. 教学案例剖析八、教学方式:1. 理论教学:讲授+互动讨论2. 实践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设计九、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课堂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课后作业2. 期中考试:闭卷考试3. 期末考核:开卷考试十、教学要求:1. 学生要勤奋学习,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认真完成作业。

2. 学生要按时听课,保持好的学习状态,做到课前准备,课后复习。

3. 学生要尊重教师和同学,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十一、教学重点难点:1. 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2. 教学设计的实际操作3. 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4. 教学案例的分析与解决十二、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课程设计概述第3-4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第5-6周:教学理论与教学过程第7-8周:课程标准与评价体系第9-10周:教学方法与技巧第11-12周:教学管理与教学环境第13-14周:教师角色与教学素质第15-16周:教学案例剖析十三、教学安排:1. 课堂授课时间:每周一、周三下午2-4节2. 实践教学时间:每周五下午2-4节3. 教师答疑时间:每周二下午2-3节十四、其他:1. 本教学大纲系列仅供参考,如有需要,教师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 学生有任何问题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教师交流。

在教学大纲所列的内容之上,我将继续扩写新的内容。

十五、教学资源准备:1. 为了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将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教学PPT、视瓶案例分析等,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教学理论和方法。

最新初中历史教学大纲详解

最新初中历史教学大纲详解

最新初中历史教学大纲详解一、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旨在通过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把握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的发展过程,提高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大纲囊括了初中历史课程的各个内容模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1. 古代文明的兴衰演变2. 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时期3. 世界历史的发展与变迁4. 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与人物5. 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三、教学要求1. 理解和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2. 能够运用历史思维方式,分析历史事件和问题。

3. 能够阅读和理解历史文献和史料,获取历史信息。

4. 具备较强的历史研究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和概念。

2. 学生自主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进行自主研究和探索。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日常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学生的考试成绩:通过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评估,了解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的报告和研究成果:通过学生的报告和研究成果,评价他们的历史研究能力和解释能力。

六、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教科书和辅助教材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历史文献和史料4. 互联网资源和在线平台以上是最新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详细内容解析,通过遵循该大纲的教学要求和方法,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能力,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最新初中历史教育指南大纲

最新初中历史教育指南大纲

最新初中历史教育指南大纲一、引言本文档是最新初中历史教育指南的大纲,旨在为初中历史教育提供指导和参考。

本大纲包括了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估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育目标1.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历史素养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学科能力。

3. 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

三、教学内容1. 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知识和重要事件- 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和交流- 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影响2. 近代史- 近代中国史的基本知识和重要事件- 世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近代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和变革3. 现代史- 现代中国史的基本知识和重要事件- 世界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现代社会问题和挑战四、教学方法1. 基于问题的: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历史知识。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评估方法1. 日常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估。

2. 测验和考试评估:定期进行测验和考试,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程设计评估:评估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提供教学改进的建议。

六、总结本大纲是初中历史教育的指导文件,旨在通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水平,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研究能力,以及正确的历史观念和价值观,达到综合学科能力的提升。

同时,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的合理运用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ology课程编码:16A04051 学分: 1.0 课程类别:教师教育课程计划学时:16 其中讲课:16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适用专业:全校师范类专业推荐教材:刘欣,孙泽文,严权主编,《课程与教学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参考书目:1、黄甫全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施良方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旨让师范类专业学生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基本价值和基本策略,正确认识和解释各种课程与教学现象,具备课程开发和实施、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基本技能,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和现状,初步学会分析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问题,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掌握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活动的方法,为从事教学工作奠定的理论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1、使学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知识,如教学目标、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课程与教学模式、课程和教学评价及课程开发等内容。

2、通过课堂讲授与观看优质课视频要求掌握说课的方法、掌握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技能。

3、要求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后能形成对课程与教学现象的问题意识和研究兴趣。

要求学生完成说课的视频录制和作业,完成期末考试。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课程与教学论基本概述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旨在让学生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位,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要素,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进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研究对象;要素;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学生自学[授课内容]一、课程与教学论基本概述二、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对象与任务三、课程与教学论基本要素四、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五、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六、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旨在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含义,了解课程的不同形态,掌握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涵义及其不同取向,掌握课程目标和内容确定的依据及原则。

《中学历史教学法》教学大纲

《中学历史教学法》教学大纲

《中学历史教学法》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学历史教学法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34课时开课单位:政史学院授课对象:历史学本科二年级一、课程的性质、目标课程性质:《中学历史教学法》是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

它以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特点,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

因此,它是历史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来自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又服务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的应用教育学科。

学习好这门课程,有利于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

教学目标:中学历史教学法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运用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研究历史教学特点、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智能的一门学科。

这门课程探讨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综合了历史学和教育学科理论,包括中学历史教学的地位任务、历史教学的原则和实质、历史教学课程标准、历史教材的内容、历史教师的备课、历史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具设备等方面的内容。

历史教学论的理论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它通过对中学历史教学过程的研究,揭示其特殊规律,提出中学历史教学适用的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和特殊方法,使高师学生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学习,必须以掌握历史学各门基础课的理论和知识及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为基础,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也必须处理好本课程与历史学各门专业课程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

这门课程是完成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任务的“最后一道工序”。

本课程是为历史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学生在已修完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基础课后开设的历史教育类主干课程。

其教学目的为: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历史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与教学论是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和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一门课程。

以其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该课程也可作为其他教师教育类专业的必修或限选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和现状,初步学会分析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将以往的课程论与教学论两门学科进行整合而成的一门新的学科。

与现有的课程论与教学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与现代教育思想、教育学原理、教育哲学、中外教育史、学科教学论等课程都有一定联系。

有些课程,电大的学员已在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专业专科学习阶段中有所学习,有些课程作为本学科的前置课程或后续课程将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安排。

如:“现代教育原理”是学习本课的基础,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中已作为该课程的先修课程。

“中国教育简史”的内容在专科计划中已有安排。

“教育哲学”的内容则安排在本专业选修课程计划之中。

3.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与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教学中应全面具体向学生介绍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结合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思考和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讲述、讨论与案例分析等方式。

基本原理以教师讲述为主,发展性问题以讨论的方式为主,现实问题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5.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本课程基本内容的要求按“知道、理解、运用”三个层次要求。

具体要求在第三部分中规定。

二、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1.学时分配本课程4学分,总课时为72学时。

根据电视大学的学习特点,除安排一定学时的讲授外,学员应结合音像教材自学或集中辅导学习,其余学时多数应为利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自学的时间。

中学历史教学论大纲

中学历史教学论大纲

《中学历史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HISTORY INHIGH SCHOOL TEACHING学时数:48学分数:3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执笔者:审核人:编制日期:20XX年3月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是专门研究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的学科,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它通过对中学历史学科的认识、对中学历史学科教学过程、原则、形式、方法等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方法、技能。

本课程既是一门综合性的理论课,又是一门方法、技能课。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既使学生将中学历史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融合起来,又使他们将融合的理论知识付诸应用。

因此本门课程对于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课程的基础内容和要求1、绪论(2学时)了解教学与教学法对象和任务;学习掌握中学政治课教学法的意义和方法重点:中学历史课教学法的研究对象2、中学历史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3学时)重点与难点:中学历史课的性质和地位3、当代中学生(4学时)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掌握重点:当代中学生的思想特点难点:中学生思想的双重性4、中学历史课课程标准和教科书(7学时)掌握初中历史课教科书的特点及使用建议;掌握高中历史课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特点及使用建议重点:初中历史课新课标的设计背景及新特点难点:高中历史课新课标的设计背景及特点5、中学历史课教学的组织形式(4学时)了解教学的组织形式;了解课堂教学的类型和结构;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重点: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难点:课堂教学的类型与结构的关系6、历史课的教学方法(5课时)掌握启发式是基本教学方法;掌握历史课常用的教学方法掌握教重点:启发式教学难点:启发式教学的应用7、中学历史课教学的准备工作(8学时)掌握中学历史教师的备课掌握板书设计与教具准备重点:中学历史教师备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8、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说课和听课(7学时)掌握中学历史课的说课掌握中学历史课的听课重点:中学历史课的说课9、中学历史课的练习、复习和考核工作(4学时)掌握中学历史课的复习与作业掌握中学历史课的命题与考试掌握中学历史的成绩评定重点:中学历史课的命题与考试难点:中学历史课学业成绩评定的改革10、中学历史课的课外辅导(4学时)掌握中学历史课的学习方法指导掌握“第二课堂”辅导重点:历史课“第二课堂”的形式与做法难点:中外典型学习方法三.能力培养要求(一)使学生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二)使学生掌握中学历史课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三)使学生完成由学生向教师转变的基本训练,为培养合格的历史课教师做好知识上和技能上的必要准备。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了解到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评价以及教学中的个别差异和多样性。

同时,本课程还将重点关注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角色,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如何应对教学中的挑战和困难。

二、课程目标
1. 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 掌握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4. 培养学生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教学能力。

5. 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程内容
1. 课程与教学论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 课程的定义和内涵
- 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 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教学目标的设置和层次
- 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选择
- 教学方法和教具的运用
- 教学评价的设计和实施
3. 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和多样性
- 学生的认知差异和学习风格
-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 学生个性与学习动机的培养
- 包容性教育与差异化课堂的构建。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2)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2)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ory课程编码:16A11090学分:3.0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课计划学时:52 其中讲课:44 实验或实践:8 上机:适用专业:教育学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管理专业、特殊教育专业和心理学专业推荐教材: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

参考书目:1.张传燧,《课程与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4.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5.佐藤学,《课程与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3003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能运用将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评价我国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问题,以及形成课程与教学的规划和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与知识,拓展学生视野,为学生打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专业基础。

(包括1次期末考试)。

要求学生参加小组发言、进行课程讨论等,以锻炼他们的能力。

通过相关研究活动、评论文章等活动形式进行本课程的研究工作。

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程度、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

要求学生在作业、课程论文等方遵守学术诚信。

课程的基本要求1、使学生识记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关键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现代课程与教学理念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关系;形成有效地开展课程与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操作技能。

2、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学生课下阅读、思考、练习,使学生养成课程审美与教学艺术的意向和追求。

3、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初步养成参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意识、经验和能力,并训练和提高从事课程与教学工作的思维技能。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绪论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框架,认识课程与教学论的时代特征,明确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价值,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论。

2023年版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大纲

2023年版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大纲

2023年版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大纲目标本教学大纲的目标在于提供一个全面且系统的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框架,以帮助学生在历史学科中获得扎实的知识和理解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教学原则1. 独立决策:教师应独立制定教学决策,不依赖于用户协助。

2. 强调简单策略:教师应根据自身优势制定简单而无法律复杂性的教学策略。

3. 避免引用不可证实的内容:教师不应引用不能被证实的内容。

教学内容一年级1. 古代文明:了解古代文明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古埃及、古希腊等。

2. 人类社会的发展:介绍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等。

二年级1. 中国古代历史:介绍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时期和重要事件,如夏朝、商朝、周朝等。

2. 世界古代文明:了解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文明,如古印度、古罗马等。

三年级1. 中国近现代史:介绍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如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

2. 世界近现代史:了解世界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影响,如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

四年级1. 中国文化传统: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

2. 世界文化交流:介绍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和互动,如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

五年级1. 中国现代史:介绍中国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等。

2. 世界现代史:了解世界各地的现代史发展,如冷战、全球化等。

六年级1. 当代社会问题:关注当代社会问题和挑战,如环境保护、贫富差距等。

2. 历史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研究方法,如历史文献分析、历史学家的工作等。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应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为主要考量,包括课堂作业、小组讨论、期末考试等形式。

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开展历史研究课题、撰写历史论文等方式进行评估。

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教科书、历史文献、多媒体资料等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说明二、课程的性质和课程目标《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也以通选课的形式为有志于从事教育工作或关心关注教育事业的其他专业的学生开设。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学会运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观察、分析、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开展课程与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等相关工作,为学生今后从事中小学教育、教育理论研究、教育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三、本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一)理论和知识方面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与教学的界说和课程与教学观的构建、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考察、课程与教学设计、课程与教学目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课程与教学评价等方面。

(二)能力和技能方面养成关心思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识,学会运用有关理论来观察、分析、解决基础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能够开展课程与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等相关工作。

五、教材与推荐读物1.张传燧:《课程与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2.靳玉乐:《课程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3.徐学福:《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5.谢利民《现代教学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6.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7.黄甫全《课程与教学论学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8.靳玉乐等:《中国新时期教学论的进展》,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六、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学生成绩考核包括平时作业和学习表现、期中测验和期末考试三部分,各部分成绩在学期总成绩中的比例为10%、20%、70%。

七、其他说明本课程的教学要坚持四个结合:一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二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三是继承和批判的结合;四是学习与研究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加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法

中学历史教学法

中学历史教学论第一章:绪论一、中学历史教学法的定义:以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为对象,以历史教学原理为指导,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

二、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对象: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评价)内容:探究性教学:1、探究历史教学原理(为什么教和学);2、探究历史教学内容(教材)教什么学什么。

3、探究历史教学模式(怎么教、怎样学);4、探究历史教学的评价(教的如何,学的如何)。

专题式教材,贯通古今中外,一定要充实学科知识,这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以马列主义,毛思,三个代表、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学科性质一认为:应用教育科学范畴;二认为:理论教育科学的范畴(都应属于应用教育的范畴,是综合科学)。

四、研究现状五、学习的意义和要求p12-16:要提高认识;态度端正(按老师要认真去做);充分的理论功底;注重实践(观摩、操作)、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第二章:中学历史教学的任务一、中学历史课的地位和作用1、历史和历史学:历史: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历史学:对历史的研究。

2、地位:是实现中学培养目标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按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并为高一级院校培养、输送人才,坚持社会主义与教育相结合,教育为人民服务。

3、作用:(1)、是现实中学教育目标的一门基础科学:工具类课程:语文、英语、数学知识类课程:历史、物理、化学技术类课程:计算机、体育、音乐。

政治类课程:法律、哲学、思想政治(2)、是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课程。

(3)、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知识宝库。

二、制定任务的依据:p631、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体现历史学科特有的价值及其教育功能的发挥。

3、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全面发展)三、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1、教学目标:课改的“三维目标”p71(1)、知识与能力—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和核心。

《课程论》大纲+绪论

《课程论》大纲+绪论
元教育学 教育学史
2.“道-法-术”的教育学分支学科体系划分
教育“道”学:教育学原理、教育史学、教育哲学、元教育学、教育学史
教育“法”学:课程论、教学论、比较教育学、教育政策与法学、教育心理
学、教育文化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人类学
教育“术”学:教育测量学、教育评价学、教育统计学、教育技术学、教育
(二)课程论的研究对象 1.课程论的对象观 理解课程论定义的关键是理解课程论的研究对象。《教育大辞典》的界定并 未明确指出课程论的研究对象。课程论对象观有以下三种: “课程”说:课程论是关于课程的学问。 “课程规律”说:课程论应探索课程现象较深层次的普遍的规律。 “课程问题”说:课程论应研究课程理论和实践领域的各类和各层次问题。 在以上三种课程论对象观中,“课程问题”得到我国学者的普遍认可。 2.课程问题的层次 课程理论层:关于课程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是人们对课程的最根本认识, 通常由思辨性的命题、概念化的观点及其论证构成。例如,课程的本质,课程的 价值,课程与学习者的关系等问题。 课程实践层:关于课程设计或开发的探讨,通常由一些操作性很强的原则、 要求、步骤、方法等的说明和规定构成。例如,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规 划,课程实施的步骤,课程评价的技术等问题。 三、课程论的学科品格 (一)课程论的基础理论品格 课程论是追问课程本质的解释之学,探讨课程的基本问题。 课程论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心理学、社会学、哲学。 课程论有自身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流派。 (二)课程论的中介学科品格 课程论是规范课程开发的价值之学,探索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方法论。 (三)课程论的实践应用品格 课程论是改进课程实施的实用之学,研究课程的开发、设计与实施。 四、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一)课程论与教学论学科地位之辨 课程论与教学论同属教育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二者所关注的课程问题和 教学问题也是密切相关。学界对这两个领域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以下四种观点: “大课程”观:课程是教育实践过程,在时间上包含教学;教学论应归入 课程论的范围之内。 “大教学”观:课程是教学的内容,课程论是教学论的一部分。 并列论:课程论和教学论是教学学领域内的两门各自独立的学科,各有各 的对象和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所属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所属学科:教育学
延边大学研究生院(筹)
2009年3月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research ofhistorycurriculum and teaching






1.课程性质
选修
2.总学分
2学分
3.总学时
32学时(课内32学时)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中学历史教材
教学方法:学生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主要内容:1、历史教学过程2、历教学理念与原则3、历史教学方法4、历史教学模式等历史教学理论,5、中学历史教材
第三章:历史课程与教学的开发和设计(4学时)
教学目的和任务:系统研究历史课程开发与设计及其趋向,研究历史教学设计及其模式。
教学重点:掌握历史教学目标的制定。
各章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及学时分配
教学难点:历史课程目标的制定和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制
教学方法:学生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主要内容:1、历史课程与教学目标2、历史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第五章:历史课程与教学的组织(4学时)
教学目的和任务:系统研究历史课程与教学的组织理论,掌握历史课程组织结构和教学组织。
4.面向层次
全日制硕士
5.开课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6.适用专业
课程与教学论(历史)
7.开课学期
第3学期
8.预修课程
教育学、心理学、中学历史课程论、中学历史教学论、现代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教育统计
9.使用教材
聂幼犁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李英顺
副教授
博士
硕导
王臻
教授
博士
硕导
姜秀玉
副教授
博士
于海君
副教授
硕士
硕导
责任人签字:李英顺
2009年07月17日
学科
审核意见
学科主任签字:
2009年月日
学院
审核意见
院长签字:(公章)
2009年月日
研究生院
审核意见
院长签字:(公章)
2009年月日
各章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及学时分配
教学重点:掌握历史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历史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
教学方法:学生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主要内容:1、历史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2、历史教育研究论文的撰写。
实践环节
其他说明
注:本页可根据内容增加相应页。
撰写小组
成员情况
姓名
职称
学历
硕导/博导
本人签名
教学难点:历史课程行动研究的方法技术。
教学方法:学生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主要内容:1、历史课程实施策略:2、中学历史概念和规律的教学3、中学历史实验课教学4、中学历史习题课教学
第七章:历史课程与教学的评价(4学时)
教学目的和任务:系统研究历史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方法,掌握历史课程评价类型,学会历史课程教学教的评价和学的评价。
教学难点:理解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的区别
教学方法:学生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主要内容:1、历史课程综述、2、国内外中学历史教材改革的历史沿革3、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的区别
第二章:历史教学基本理论(4学时)
教学目的和任务:系统研究历史教学的基本理论,为历史教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掌握历史教学过程、历史教学理念与原则、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教学模式等历史教学理论,学会分析中学历史教材。
2、理解历史教育教学过程的规律和范畴。
3、掌握历史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
4、运用历史教育理论能解决实际问题。
注:本页不需增加页。
各章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历史课程理论基础(4学时)
教学目的和任务:系统研究国内外课程及教材的改革的历史沿革,理解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的区别。
教学重点:了解新中国中学历史教材的历史沿革,理解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的区别。
学生要具有比较扎实宽广的历史教育理论基础,全面了解历史教育的最新研究动态,并在某一研究方向上受到一定的科研训练,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初步具有独立进行理论研究的能力或运用历史教育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某个专业方向上做出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






1、掌握历史课程与教学理论和主要流派。
10.考核方式
开卷
11.教学方式
讲授和讨论
12.参考书目
钟启泉汪霞王文静编著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叶小兵编著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杜芳编21世纪历史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
赵克礼编历史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注:本页不需增加页。






一、历史课程理论基础
二、历史教学基本理论
三、历史课程与教学的开发和设计
四、历史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五、历史课程与教学的组织;
六、历史课程与教学的实施
七、历史课程与教学的评价
八、历史教育科学研究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学科专业课,是以培养历史教育专门人才为目标,毕业后能从事与历史教育相关的科研、教学等工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探索和揭示历史课程及其教育教学过程的规律和范畴,找出这些规律与范畴的内在联系,研究历史教育内容的确定和内容结构的分析,从教育内容演变历史中,预见历史课程内容的前景。
教学重点: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历史课程设计取向,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及其模式
教学难点:历史课程设计的理论的内化、历史教学设计模式的建立
教学方法:学生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主要内容:1、历史课程开发;2、历史课程设计及其取向;3、历史教学设计及其模式
第四章:历史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4学时)
教学目的和任务:系统研究历史课程与教学目标理论,了解选择与编制历史课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掌握历史教学组织。
教学难点:掌握历史课程组织结构组织。
教学方法:学生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主要内容:1、历史课程组织的基本取向;2、历史课程的组织结构;3、历史教学组织
第六章:历史课程与教学的实施(6学时)
教学目的和任务:系统研究历史课程与教学实施有关的理论,掌握历史课程实施的策略。
教学重点:掌握历史课程实施的策略:历史课程行动研究。
教学重点:掌握历史课程评价类型,学会历史课程教学教的评价和学的评价。
教学难点:课程评价的模式。
教学方法:学生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主要内容:1、历史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涵义;2、历史课程评价的模式;3、历史课程评价的方法和过程;4、历史教学评价的途径和方法
第八章:历史教育科学研究(2学时)
教学目的和任务:系统研究历史教育科学研究理论,掌握历史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为撰写历史教育研究论文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