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专题4 第12讲 世界古代精神文明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视角
对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思想区分不清
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作用;苏格拉底强 调知识的作用,反对智者学派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 认为真理有其客观标准,他反对智者学派漠视道德, 追求功利的弊端,提出“知德合一”。苏格拉底反对 智者学派过激的民主政治,主张有德行的少数人治国。
苏格拉底的学说与智者学派的相比,最大区别 在于( )
5.(2010· 上海卷32)苏格拉底案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 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 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 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 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 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 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 实于自己呢?”
请回答: (1)苏格拉底案发生于雅典的什么时代? (2)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
(3)透过苏格拉底案,你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解析】第(1)问要从时代角度判断,不要直接答为公 元前399年;第(2)问要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对象范围来 选择判断;第(3)问要紧扣材料进行评价,要注意角度 合理,切忌单纯依据所学知识作答,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步,审清设问,明白评价对象,第二步,紧扣苏 格拉底案,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第三步,结合关联知 识,做出客观评价,评价要做到一分为二。
(2011· 全国新课标卷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 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 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 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 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请回答: (1)这则寓言能用来说明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哪一基 本命题?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则寓言的认识。
【思路点拨】苏格拉底毕生崇尚真、善、美,鼓舞人 们追求真理和知识,他说:“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 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本题材 料提供的寓言故事,寓意深远,引发了人类自身的无 限思考。
第12讲
世界古代精神文明
命题视角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是不断求知 的一生。他的著名命题“知识即美德”要求人类崇尚 知识,强调知识对于完善一个人美德的重要意义; “认识你自己”强调内心自省和对“理性”的追求, 他宁可选择有尊严地死去也不愿向达官显贵低头即是 最有力的证明。
在2011年的高考中,有北京卷20、全国新课标卷 27等从不同层面考查,是本讲在此次高考中命题频率 较高的考点。
【参考答案】 (1)“知德合一”(或 “美德即知识”)。 (2)这则寓言说明了“美德即知识”、“无知即邪恶” 的含义。熊本来是出于好意帮助朋友,但由于无知, 却酿成了恶果。这件事说明了知识的重要性。
1. (2011· 安徽卷18) 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 “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 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参考答案】
(1)古典时代(或接近的意思)。 (2)③(或“40岁的雅典男性公民”) (3)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表明,民主政治可能产生 多数人的暴政。
苏格拉底一案的审判过程显示,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 示结果公正。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 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从材料信息“唤醒你们、说服 你们……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等可看出苏格拉底强调人的思想自由,崇尚理性,而 不是强调公民生存权利,A项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本 意不符;结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D 项不符合史实。故选B。
3. (2011· 北京卷20) 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 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 这位哲学家是( )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及材料解读能力。“成 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强调重视道德和 知识的作用,这与苏格拉底的观点和哲学地位一致。 答案:B
命题视角
之间关系的知识;有“智慧”的人必须善于思考,而 思考离不开能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的知识。 随着文明的演进,今天的人类社会同样需要各 种“美德”及与之对应的“知识”!
阅读下列材料: 俄国语言文学家克雷洛夫的寓言故事《熊和隐 士》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 同一头熊成为极要好的朋友。有一天,隐士在林间 睡着了,他的熊朋友坐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 大的熊掌为他驱赶着蚊蝇。这时有一只苍蝇不停地 在隐士的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肯离去, 熊被激怒了,它拿起一块大石头想狠狠惩罚这只苍 蝇。当这只苍蝇再一次落在隐士的头上时,熊高高 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这只苍蝇砸下去……”
命题视角
知识与美德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共性,是所有美德中 共有的东西,任何一种美德都不能离开知识而存在, 故得出结论“美德即知识”。如关于“勇敢”、“节 制”、“正义”、“智慧”等是否是美德,苏格拉底 分别是这样界定的: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 如果勇敢不是基于知识和智慧,“勇敢”到无法无天、 无所畏惧,那就会变成“鲁莽”这种罪恶;“节制” 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正 义”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 处理他人与我
4.(2009· 广东卷)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 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
A.民主思想
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人文主义内涵的理解。人文主义 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 维护人性尊严,简单说就是以人为本。古希腊人将神 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而不是神圣的高高在上 的神的形象,这显然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答案:D
Fra Baidu bibliotek
答案:C
2.(2011· 上海卷4) 拜占庭帝国瓦解前后,许多学 者和艺术家迁居意大利半岛,从而大力推动了该地区 ( ) A.波斯文化的传播 B.伊斯兰文化的传播 C.古希腊文化的研究 D.基督教神学的研究
【解析】 古希腊文学艺术的成就很高,人们可以自由地发 表各种学术思想,和“黑暗时代”的中世纪是个鲜明 对比。14世纪末,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的 入侵,东罗马的许多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 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 欧避难。后来,一些东罗马的学者在意大利佛罗伦萨 办了一所叫“希腊学院”的学校,讲授希腊辉煌的历 史文明和文化等。 答案:C
A.主张以“人”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B.认为价值标准与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人制定 的 C.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 D.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思路点拨】A、D两项是二者的共同点,B项是智者 学派的主张,C项是苏格拉底的主张。苏格拉底强调知 识的作用,反对智者学派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认 为真理有其客观标准,反对智者学派漠视道德,追求 功利的弊端,提出“知德合一”。故选C。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 “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说明借助古代的 思想文化成果,“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说明其 产生根源是经济根源。这一论断与文艺复兴运动借助 古希腊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文化相吻合,故选C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