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考试热点

合集下载

高考时政热点知识点总结

高考时政热点知识点总结

高考时政热点知识点总结一、国际政治1. 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是当前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在过去,中美关系经历了由合作到对抗再到合作的变化。

目前,中美关系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贸易摩擦、台湾问题、南海争端等。

这些问题对中国和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高考考生,应该对中美关系的历史发展和当前形势有一定的了解。

2. 中国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是中国政府对外交事务的总体战略、导向和取向。

中国的外交政策在世界各国的外交政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重要性。

中国秉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致力于国际合作与平等交流。

考生应该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和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角色。

3. 全球化和多边主义全球化是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深度发展趋势。

多边主义是处理国际事务的一种方式,它倡导通过国际合作、协商和协定来解决全球性问题。

全球化和多边主义对世界各国的发展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考生应该了解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发展趋势和意义。

二、国内政治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领导的执政党,对中国国家政治生活和国家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根本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政治优势。

高考考生应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作用。

2. 中国政治体制中国政治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它包括国家性质、国家权力机构和国家行政体制。

中国政治体制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种代表,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考生应该了解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3. 中国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30年来的最伟大的事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伟大革命。

改革开放的基本思想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动中国发展。

高考考生应该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和意义。

三、经济政策中国经济发展是当前国际经济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

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4年高考政治时政专题与热点考法第一辑专题1

2024年高考政治时政专题与热点考法第一辑专题1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背景材料】2024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

由习近平主席亲自倡议召开的这一文明盛会,汇合了亚洲47个国家和五大洲的各方嘉宾。

大家共聚一堂,为推动亚洲文明发展,升华人类文明沟通互鉴集思广益、共谋将来。

在主旨演讲中,习主席提出了亚洲人民对美妙生活的三个期盼和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四点主见。

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集中反映了亚洲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深刻回答了人类文明何去何从的“时代之问”,充分体现了中国立己达人、协和万邦的大国担当,对共创亚洲美妙将来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极具重要指导意义,引发与会嘉宾持续不断的雷鸣般掌声。

国际舆论对此共鸣剧烈。

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黄河、长江的广袤流域,恒河、印度河的肥沃平原,还是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的丰沛水系……各种文明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和谐共生,交相辉映,成就了今日亚洲文明的多姿多彩,也为世界文明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壮美篇章。

“文明因多样而沟通,因沟通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历史规律。

让我们顺应时代发展大势,推动不同文明在和而不同中共生共存、相得益彰、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沟通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共同创建更加多姿多彩的人类文明。

【考点链接】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1.应对经济全球化。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亚洲各国人民要远离贫困、富足安康,各国要合力推动开放、包涵、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共同消退一些国家民众依旧面临的贫困落后,共同为孩子们创建衣食无忧的生活,让华蜜和快乐走进每一个家庭。

2.坚持对外开放。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亚洲近几十年快速发展,一条非常重要的阅历就是放开大门,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

假如各国重新回到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文明就将因老死不相往来而丢失朝气活力。

高中政治2024届高考核心必备知识(极简版)

高中政治2024届高考核心必备知识(极简版)

高考政治核心必备知识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的规律,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1.《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2. 十月革命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飞跃3.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5.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6.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经济全球化》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矛盾(解决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用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需要三个制度支撑----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市场经济体制,三条实现路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现代化的经济体系)。

1.国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大数据、人工智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震器(社会保险--核心、社会福利——最高层次、社会优抚、社会救济——最后一道防线)2.我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和受益者)①推动经济全球化朝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2024年高考政 治时政题大纲解析

2024年高考政 治时政题大纲解析

2024年高考政治时政题大纲解析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

而政治这门学科,紧密联系着社会现实和国家发展,时政题更是其中的关键部分。

在 2024 年的高考政治中,时政题大纲的变化和重点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确时政题在高考政治中的重要地位。

它不仅考查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更是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了解国情的重要途径。

通过时政题,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政治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近年来的高考趋势来看,2024 年的时政题可能会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

例如,国际关系中的热点问题,如中美关系、中俄合作等;国际组织的重要决策和活动,如联合国的相关议题。

对于国内政治,党的重要会议和决策、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如乡村振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都可能成为出题的热点。

二是经济领域的新动态。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经济也在不断转型升级。

诸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新的经济政策的出台、数字经济的发展等,都有可能在高考时政题中出现。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经济现象背后的政治原理,以及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导向。

三是社会民生问题。

教育公平、医疗改革、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很可能成为高考时政题的素材。

考生需要从政治的角度分析这些问题,理解政府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作用和举措。

四是科技创新方面。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众多成就,如航空航天、5G 技术、人工智能等。

这些科技成果不仅反映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也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意义,例如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政策、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等。

那么,考生应该如何应对 2024 年高考政治中的时政题呢?第一,要养成关注时事的习惯。

可以通过阅读权威的新闻媒体,如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

同时,要学会对这些新闻进行分析和思考,将其与所学的政治知识联系起来。

2024年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分类总结

2024年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分类总结

2024年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分类总结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高考政治,下面将2024年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进行分类总结。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5个知识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背景和历史地位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3.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4.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6.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部署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75个知识点)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和宗旨2. 中国共产党的党组织和党员的基本要求3.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和决策过程4. 党的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5.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意义6. 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和党规党纪7. 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内在要求8. 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三、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75个知识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基本任务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5. 国家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基本方针6.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7.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发展8. 地方政府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四、中国的政治建设(75个知识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模式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工作4.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作用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和发展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要求7.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政治保证8. 依法治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重要意义五、中国的法治建设(75个知识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原则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基础和制度保障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意义和历史贡献4.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总体布局5. 法律的形式和法律的实质6. 法治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7. 党的领导下的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8. 法治政府的内涵和基本职能六、中国的经济建设(75个知识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和主要成就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发展3.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方式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路径5.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和要求6.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发展对策7. 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和成效8.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七、中国的文化建设(75个知识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使命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3. 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举措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5.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基本特征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基本任务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基本框架8. 文化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以上是2024年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按照主题进行分类总结的内容,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高考政治时事热点分析与评论

高考政治时事热点分析与评论

高考政治时事热点分析与评论近年来,高考政治时事热点成为考生备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考察对当前社会、国家和全球事务的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考生有深入思考和客观评论的能力。

本文将从几个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与评论。

一、国际关系当前,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问题频繁发生。

作为一名高考生,关注这些国际热点事件,分析其对于我国发展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冲突,不仅对两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对全球经济秩序产生了冲击。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客观分析,明确我国的发展路径,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推动贸易规则的发展与改革。

二、社会热点社会热点问题涉及到人民群众的 vital concerns,例如教育公平、医疗保障、环境污染等。

高考政治试卷中,常以这些社会问题作为热点进行分析。

要做到深入了解,我们可以通过多方面的信息来源(报纸、电视、网络等)来积累资料,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

教育公平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在高考中经常提及。

我们需要认识到目前我国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平衡现象。

考生可以倡导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教育公平的调整,以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三、环境热点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当前的环境热点。

在高考政治试题中,环境问题时常涉及到考查。

我们需要关注环境问题的进展,并明确自己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与义务。

作为一名高考生,我们应当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

例如,我们可以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提倡低碳生活,参与志愿者行动,为改善环境做出一份贡献。

四、政府决策政府决策问题也是高考政治试卷中的重要内容。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但也难免出现一些问题。

我们需要锐意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并认识到政府决策的复杂性。

尽管我们年轻,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我们可以参与学校的学生会活动,为同学们提供发声的平台;我们可以关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及时反馈问题和建议;我们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亲身体验社会问题,为政府提供更加切实有效的政策建议。

高中政治2024届高考具体热点问题讲解与练习(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高中政治2024届高考具体热点问题讲解与练习(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高考政治具体热点问题讲解与练习(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时政背景】2023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2024年3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指出要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设备、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教育医疗设备等更新改造,积极开展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

2024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2024年3月18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方案内容】一、意义: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

二、要求: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

三、四大行动、五个方面、二十项重点任务(一)实施设备更新行动:1.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2.加快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3.支持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更新;4.提升教育文旅医疗设备水平。

(二)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5.开展汽车以旧换新;6.开展家电产品以旧换新;7.推动家装消费品换新。

(三)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8.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9.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10.有序推进再制造和梯次利用。

11.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

(四)实施标准提升行动:12.加快完善能耗、排放、技术标准;13.强化产品技术标准提升;14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供给;15强化重点领域国内国际标准衔接。

高考政治必考大题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必考大题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必考大题知识点归纳高考政治科目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它不仅考察学生对政治理论的掌握,还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高考政治必考大题知识点的归纳: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物质与意识: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和相互影响。

3.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政治、法律、文化等)是经济基础的反映。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中国国情发展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政治经济学1. 商品和货币: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2. 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是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货币或商品,剩余价值是资本家从工人劳动中获取的超出其工资部分的价值。

3.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四、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人民民主。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 法治国家建设: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五、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1. 和平与发展: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2.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 国际合作与竞争: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六、思想道德建设与文化发展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

2023高考政治热点专题汇总

2023高考政治热点专题汇总

2023高考政治热点专题汇总
2023年高考政治热点专题汇总
2023年高考政治科目涉及的热点专题是考生备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下是2023年高考政治热点专题的汇总。

一、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政策:包括国际社会主要国家的外交政策、国际组织与国际合作、地区功能与地缘政治等。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梦: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以及乡村振兴等。

三、党的建设与党内政治生活:主要包括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党员教育等内容。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法治中国建设等。

五、经济建设与发展:涉及国民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农业与农村工作、工业与信息化、国有企业改革等。

六、文化建设与发展:包括中国文化传统与创新、文化产业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

七、社会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与社会保障、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等。

总之,以上所列举的热点专题是2023年高考政治科目的重点内容,考生们要认真学习和理解,做好针对性的备考。

希望考生们能够通过努力、积极备考,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政治知识点:常见热点知识、易混点、丢分点

高考政治知识点:常见热点知识、易混点、丢分点

高考政治知识点:常见热点知识、易混点、丢分点高考政治考试是高考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考试科目。

其中难易程度虽然个人认为不同,但是有一些常见的热点知识、易混点以及丢分点是需要考生们注意的,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常见热点知识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条件、职责和权利等都是重点。

此外,还要注意人大工作时间表、代表连任和换届等事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部分大部分都是一些高科技与高新技术方面,需要考生们学会合理利用科学、技术、信息和金融等资源。

3.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历经怎样的“三大历史阶段”等一系列历史和重要事件都是需要掌握的。

4.法律法规:必须要重视这一方面的考察,具体包括平民、婚姻等方面。

二、易混点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容易混淆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和其他学派的哲学思想。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职责和权利等是易混淆的内容,考生需要重点学习和理解。

3.代表制:代表制是民主制度的一种,有些考生会将其与民主制度混淆。

4.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时候会被误解,考生需要重点注意。

5.国际影响力:这个点比较新,但是也比较重要,容易混淆的点包括国家的影响力和地域影响力,需要注意学习。

三、丢分点1.语言文字能力: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正确性对于考试成绩至关重要,对拼音的掌握程度也会影响考试分数。

2.人类健康问题:这个点一直都是政治考试的重点,考生需要掌握最新的环保、健康、生物等一系列科技信息。

3.实践体验能力:考生需要大量的实践体验和证明,很多考生在这个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4.应急处理能力:考试中有时会出现突发状况,需要考生能够灵活应对。

总体来说,高考政治的知识体量十分庞大和复杂,但是通过理性分析和归类,考生可以在考试中避免跑题或是产生过多的失误。

因此,考生们要对常见热点知识、易混点、丢分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学习,才能够在高考政治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考政治必考的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必考的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必考的知识点归纳高考政治作为文科综合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查学生对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经济以及国际政治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的归纳: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三、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 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四、经济生活与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宏观经济调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五、国际政治与外交政策- 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国际组织的作用与影响六、公民道德与法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法治国家建设: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七、时事政治- 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 党的政策和方针- 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结语:高考政治的复习需要系统地掌握以上知识点,并结合时事政治进行深入分析,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同时,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模拟考试,加强答题技巧和时间管理,以确保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2023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及其知识点大全

2023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及其知识点大全

2023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及其知识点大全2022高考政治时政热点1、中国建党—周年(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力量……)2、神州十二、十三号载人飞船再次升太空3、2023年东京奥运会4、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5、2023年诺贝尔奖6、教育“双减”政策7、袁隆平先生的成就与精神8、共同富裕的规划9、《长津湖》《功勋》……2、重大时政热点事件(国内)1.10月1日,为阿联酋迪拜世博会中国馆作视频致辞。

2.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

3.10月1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送旅客超6300万人次。

北京、杭州、广州等多地火车站迎来今年最大客流。

4.国务院安委会、应急管理部1日部署国庆假期安全防范工作,要求密切关注雨水情发展变化,出现紧急情况坚决果断关闭景区景点。

5.10月1日是第13届中国航展首个公众日,也恰逢国庆。

中国空军两支飞行表演队在珠海上空拉出红、黄、蓝三色彩烟,向祖国致敬。

6.商务部消息,今年前8个月,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32716.6亿元,同比增长9.4%。

7.教育部近日回应“第一学历”问题表示,“学历”通常指的是最高或最后的学历,没有使用“第一学历”概念。

8.10月4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030万人次,加开旅客列车621列。

9.截至4日晚,2023国庆档新片总票房(含预售)破26亿,电影《长津湖》总票房破18亿。

10.海关总署消息,今年前8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78万亿元,同比增长23.7%。

11.10月5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050万人次,加开旅客列车744列。

12.国家统计局等发布公报显示,去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2.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1、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高考政治高频考点归纳

高考政治高频考点归纳

高考政治高频考点归纳一、经济生活1. 货币-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 货币的职能: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 纸币: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2. 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 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 价格变动的影响- 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一般来说,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另一种商品需求增加;互补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另一种商品需求减少)。

-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3. 消费- 影响消费的因素- 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 主要因素:居民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物价水平。

- 消费类型:按交易方式(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按消费目的(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 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 正确的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4. 生产与经济制度-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 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政治考试热点
2019年高考政治考试热点:个人分配与国家收入分配
高考政治常见考法:考查对财政的作用,影响财政的因素,税收的作用等知识点,其中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都是高频考点。

本考点的题型兼顾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主要集中在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上。

复习备考高考政治时要掌握财政的来源和用途,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并能结合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理解财政政策的作用记忆税收的作用等知识。

南水北调工程所需大量的资金投入来源于国家财政预算和国家决算。

国家预算: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

国家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财政预算包括财政收入与支出两个方面。

我们首先了解财财政收入的来源:税,利,债,费。

最主要来源于税收,占财政收入的90%。

1、【高考政治】什么叫财政?财政收入都包括什么?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

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

2、【高考政治】财政收入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2)组成部分: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其中,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A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反映了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B分配政策: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过少,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多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高考政治】财政支出
(1)含义: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2)主要用途:(我国财政支出有哪些项目?)
A经济建设支出(最主要,居于首位)B科教文卫事业支出
C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D社会保障支出E债务支出
我国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4、【高考政治】我国财政收支情况
财政收支平衡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收入和支出相等是财政收支的理想状态,但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

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5、【高考政治】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那么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哪些呢?有(1)基础因素:经济发展水平(2)重要因素:分配政策(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等方面。

财政除了在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外还有那些作用呢?概括如下:(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如两会特别报道关于中央财政预算用于民生的支出情况(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如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工程图片和总投资数额。

(3)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的作用。

如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国采取扩大内需的4万亿投资措施。

6、【高考政治】两种财政政策
(1)扩张性财政政策:
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应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需求,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2)紧缩性财政政策: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经济发展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应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

7、【高考政治】财政的巨大作用
(1)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发挥财政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A.通过财政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
B.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水平的调控促进经济增长。

C.财政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a通过对财政收支数量、方向、结构的控制和调整,促进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及经济结构的优化,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b国家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财政加大经济建设支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
(2)人民生活有保障
A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国家财政用于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保证国家职能的行使,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政权的巩固,保证人民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安居乐业。

B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为人民创造安宁、和谐的生活环境,必须提供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C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的保障。

8、【高考政治】国家的财政收入越多越好吗?
分析:财政收入在国家的经济建设等各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同学会认为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对这个观点,应该辩证地认识。

(1)随着经济总量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财政收入越多,则国家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越多,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2)但实践证明,在经济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相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
展的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3)因此,国家应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因此,笼统地认为国家的财政收入越多越好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