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乃”的用法

虚词“乃”的用法
虚词“乃”的用法

虚词“乃”用法例析

“乃”这个词在文言中主要作副词和代词,现归纳分析如下:

一、作副词

“乃”最常见的用法是作副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充当状语。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表承接

“乃”表承接时常表示主谓之间动作和时间上的顺承关系。一般译为“于是”“就”等。如:

1、项王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2、项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3、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项脊轩志》)

4、项王乃引兵而东。(《项羽之死》)

(二)表转折

表转折时“乃”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出人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

“竟”“竟然”“却”等。如:

1、而陋者乃以斧斤拷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3、左,乃陷大泽中。(《项羽之死》)

4、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有时,“乃”表示语意的轻微转折,语气较缓和。如: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触龙说赵太后》)这时的“乃”译为“但还是”。

(三)表情态

“乃”有时表示动作行为产生和发展的情感、状态等,可以译为“才”“才能”等。如:

1、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祭十二郎文》)

2、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3、而后乃今培风。(《逍遥游》)

4、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5、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报任安书》)

有时还可以在疑问句中组成“无乃……乎?”等固定结构,表揣测、歉疚等,译为“恐怕……了吧?”。如:

1、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2、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3、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四)表判断

“乃”表判断时,一般表示对事物的确认,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因而可译为“是”“就是”。如: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4、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5、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齐桓晋文之事》)

(五)表时间

“乃”有时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如:

1、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乃”译为“再”。

2、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归去来兮辞》)“乃”译为“才”“刚刚”等。

(六)表范围

表范围时,“乃”一般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小或事物的数量少等。译为“只”“只有”“仅”“仅仅”等。如: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之死》)

二、作代词

“乃”作代词时主要是作第二人称代词,而且常在句中作定语,一般译为“你的”。如: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有时,“乃”可以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等。如:

1、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乃”译为“这样”。

2、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乃尔”译为“就这样”。

三、作连词

“乃”作连词时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并列关系,如: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庖丁解牛》)这里的“乃”译为“又”。

可以表示另提一人、一事或一个话题。如: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报任安书》)这里的“乃”译为“至于”。

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么文言虚词而字有哪些用法呢?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文言虚词而字用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而字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蟮的洞穴就无处容身) ②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向北去援救赵国,向西去打退秦国,这是五霸一样的功勋啊。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译文: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地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译文: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 ②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译文:所以才离开你来京城谋生,用这种方式求得微薄的俸禄。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译文: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比蓼蓝更青。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译文: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挟持 5.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也可译为地)。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译文: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译文: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6.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译文:各位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译文:死后如果有知觉,那么我们分离就没有多久了。 7.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也后悔自己给从他们,因而不能够尽情享受那

高考语文18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高考语文18文言虚词用法例释(上)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剑门关崎岖又险要,一人守关万人攻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到北边去救赵国,西边击退强秦,这是五霸一般的功业啊。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②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而且都象弯腰曲背的样子。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所以才丢下你跑到京城求官做,企图挣几斗禄粮。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把它击碎。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这是真的啊!我哥哥的美好品德反而使得他的儿子夭亡了啊!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各位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及举例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及举例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5.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文言虚词而用法整理

“而”字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 (一)、表示并列关系:表示并列时,“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等。 1、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戴震难师》(七上) 2、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戴震难师》(七上) 3、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郢人》(七下) 4、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 5、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 6、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 7、素发垂领而神光爽迈——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 8、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 9、不过早樵而暮归。——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 10、“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祖逖北伐》(八下) 1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12、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13、溪深而渔肥——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14、泉香而酒洌——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15、起坐而喧哗者——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16、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庄子·秋水》(九上) 17、黑质而白章——柳宗元《捕蛇者说》(九上) 18、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九上) 19、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九上) 20、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九上) 21、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九下) 22、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林觉民《与妻书》(九下) 23、方虚骄而恃气——《呆若木鸡》(九下) 24、犹疾视而盛气——《呆若木鸡》(九下) 2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表并列】——诸葛亮《前出师表》(九下) (二)、表示递进关系: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出的。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1、学而时习之——《论语》六则(七上) 2、而此地适与余近——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 3、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八下) 4、而年又最高——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5、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递进】——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九下)(三)、表示承接关系。表承接时,前后两个成分有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1、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六则(七上)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欧阳修《卖油翁》(七上) 3、卒辇而致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七上) 4、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范晔《强项令》(七下) 5、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范晔《强项令》(七下) 6、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毕沅《岳飞》(七下) 7、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毕沅《岳飞》(七下)

文言虚词“之”“其”“而”“于”“以”“为”地用法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可省去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二、其 1.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如: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9 文言虚词常见用法及例句

中考常见虚词用法及例句 每天收获小进步,积累起来就是大进步;每天收获小幸福,积攒起来便成大幸福!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 1.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杂然而前陈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文言虚词用法总结整理

一、而 1、作连词 ⑴表示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可就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③惑而不从师 ⑵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与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与”或不译。 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⑸表示顺承(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⑹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更”。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⑺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因此”。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作代词 ⑴您,您的。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③若欲死而父。 3、作动词 ⑴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4、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合虚词。 ⑴【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就是而已。 ⑵【而后】才,方才;然后、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⑶【寻而、既而、已而、俄而、继而】等,表示时间短暂。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①俄而百千人大呼;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⑷【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 二、何 1、作疑问代词

文言虚词用法归纳表

文言虚词用法归纳表 而 1.连词,表并列关系,不译或译为“又”,“和” 例: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固而近于费(《孔孟两章》) 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 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2.连词,表递进关系,常译为“并且、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并且) 3.连词,表转折关系,常译为“但是,却” 例:惑而不从师(《师说》)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劝学》) 颠而不扶(《孔孟两章》) 君子疾夫舍曰欲知而必为之辞(《孔孟两章》) 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孟两章》) 而天下已困矣(《过秦论》) 4.连词,表因果关系,常译为“因而” 例:而谋动干戈与帮内(《孔孟两章》) 5.连词,表承接关系,常译为“就,接着” 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 或百步而后止(《孔孟两章》) 外连横而斗诸侯(《过秦论》) 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 6.连词,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不译 例: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地) 曳兵而走(《孔孟两章》)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 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 7.连词,表假设关系,常译为“如果、假如” 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因而) 8.代词,第二人称单复数、所有格均可,常译为“你、你的”例: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你的)

9.复音词“而已”,常译为“罢了” 例:如是而已(《师说》)(与“已”连用,罢了)乎 1.介词,在,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2.介词,比,相当于“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3.语气助词,表反问“吗”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其可忽乎(《谏太宗十思疏》 4.语气助词,表揣测,“吧”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5.介词,对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其 1.指示代词:这,那,这些,那些 其为惑也《师说》) 2.人称代词,你我他,你的,我的,他的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3.副词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大概,表揣测语气) 4.语气词,起加强反问语气作用 其可怪也欤(《师说》) 其可忽乎(《谏太宗十思疏》) 于 1.介词,表对比,比 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而青于蓝(《劝学》)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孔孟两章》)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孔孟两章》) 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2.介词,引进动作对象,对、向 而耻学于师(《师说》)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文言虚词为的用法

文言虚词为的用法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虚词为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整理的关于文言文虚词为的用法,欢迎阅读 文言虚词为作为助词的用法 助词,用于句尾,表疑问语气,前面一般有疑问代词呼应。读作wéi。 例.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文言虚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被动,读作wéi,相当于“被”,常和“所”组合。 例1.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 例2.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例3.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2)表动作行为的替代,读作wèi,相当于“给”“替”。 例4.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3)表动作行为的对象,读作wèi,相当于“对”“向”。 例5.持其踵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4)表动作行为的原因,读作wèi,相当于“因为”“由于”。 例6.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5)表动作行为的目的,读作wèi,相当于“为了”。 例7.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6)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例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7)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例9.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例10.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8)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例11.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9)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例12.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10)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13.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11)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例14.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例1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巧记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巧记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初中课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古文中部分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其中“之”字,比较常见,也很重要,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它的意思和用法十分灵活多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现对其中的规律进行总结,以更好的掌握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 ⑤忘路之远近。(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⑥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

寸的木头。 ⑦菊之爱,陱后鲜有闻。(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对于菊花的爱好。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刘禹锡《爱莲说》)译:我唯独爱莲花的从淤泥中长出而不受到沾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译: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鼓。 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刘

禹锡《陋室铭》)译:我认为菊花是花是的隐士。 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礼记)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例如: ①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了。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译:时间长了, 4、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

文言虚词“之”、“以”、“于”的用法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 ⑤忘路之远近。(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⑥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 ⑦菊之爱,陱后鲜有闻。(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对于菊花的爱好。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刘禹锡《爱莲说》)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刘禹锡《陋室铭》) 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礼记)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例如: ①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 4、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5、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例如: 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意义归类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配套练习 一、而 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①:蟹六跪而二螯。例②:北救赵而西却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例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例②:图穷而匕首见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例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例②:吾恂恂而起。例③徐而察之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例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3.音节助词。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例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二、何 1.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前,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例①:豫州今欲何至? 例②:大王来何操?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例②: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2.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例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例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例:樊哙日:“今日之事何如?”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例: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又:何以战? 三、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①:儿寒乎?欲食乎? 例②: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文言虚词“而”的用法归纳

而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翻译:楚怀王贪得土地就相信了 张仪,于是同齐国绝齐。 3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翻译: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hú)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翻译:诸位如果有意,看我马头的指向(通俗说就是听从我来指挥)就好了。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祭十二郎文》)(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七)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翻译:厌恶(嫉妒)他的才能,不能任用他(七)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复音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已:停止。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乃-的用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乃"的用法 本文是关于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乃"的用法,感谢您的阅读!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司马光《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苏轼《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司马迁《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文言虚词的用法

“于”的语法意义 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环境等,译为:“从”、“到”、“在”。★①“从” 1.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2.夫鹓鶵发于南海 3.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4. 休祲降于天 5.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6.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7. 舜发于畎亩之中 8. 虽然,受地于先王 9.则其受于人者不至 ★②“到” 1.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2.饮于河、渭 3. 直通豫南,,达于汉阴 4. 仓鹰击于殿上 5. 而飞于北海 6.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7.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8.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9.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③“在” 1.战于长勺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于厅事之东北角 6.其一犬坐于前 7.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8.骈死于槽枥之间 9.欲信大义于天下 10.信义著于四海11.相与步于中庭 12。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1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1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6.货恶其弃于地也 17。今有人于此 18。于是鸱得腐鼠 19。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介绍动作行“让”为所涉及的对象,译为“跟”“给”“对”“向”“让”。★①跟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2. 曹操比于袁绍 ★②“给”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欲报之于陛下也 ★③“对” 1.万钟于我何加焉 2.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3.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4.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向”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2。胡不见我于王3。告之于帝 ★⑤“让”。请广于君 3.介绍比较对象,一般用于形容词后。可译为“比” 1.所欲有甚于生者2。皆以美于徐公3.贤于才人远矣 4.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文言虚词及用法教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文言文离不开实词和虚词,在上一讲中我们已经详细讲解了文言实词的相关意义和用法,那么本讲我们主要是讲解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在整个高中阶段需要我们掌握的共有18 个虚词,而且大部分的虚词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了,在这一讲中我们进一步地梳理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二、复习预习在下列对联的末尾加上什么虚词能使其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 君恩深似海 臣节坚如山 可加为: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坚如山乎同学们发现此对联的意思发生变化了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几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三、知识讲解考纲中要求掌握的虚词共18 个,分别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本次课重点讲述了其中的几个高频虚词:而、其、为、以、因、于、之。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积累并辨析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点/易错点1而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蟹六跪而二螯。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例:图穷而匕首见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例: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 (8)表示目的关系: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例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3.音节助词。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例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考点/易错点2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 (包括复数) 。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 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例①:秦王恐其破璧。( “其破璧”作宾语。)) (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 ( 自 己) ”。例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例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及其举例教学内容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及其举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指代人、事、物,一般作宾语。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 ①吾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 ③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④君将哀而生之乎?(之:我) ④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表近指。这,这些,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二)助词。 1.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③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④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②小大之狱 ③渤海之尾 ④公输盘之攻械尽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⑤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甚矣,汝之不惠。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④夫晋,何厌之有? ④何陋之有? ④宋何罪之有? ⑤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初中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初中文言虚词其 的用法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文言文虚词的用法,欢迎阅读 文言文虚词现代虚词的用法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

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经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 一个虚词用得好,不仅能使它所在的句子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而且往往会把整段、乃至整篇文字都搞活了,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文言文虚词文言虚词的用法 文言虚词共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

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文言文虚词古代虚词的用法 古代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也包括副词、连词、助词、介词、叹词五大类。有的语法书将文言虚词分为语气词和关系词两大类。不管怎样分类,各类虚词的基本用法,古今大体相同。但除虚词外的其它文言虚词的用法,同现代汉语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有些用法甚至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文言中常用的副词有:“益、少、略、略无、但、方、 几、既、既而、固、盖、乃、弗、非、未、毋、勿、莫、窃、谨、敬、请、幸、辱、愚、相、见”等;常用的介词有:“以、于、为、与、及”等;常用的连词有:“而、且、则、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归纳

高考常考虚词“以”的用法归纳 作者:湖南省南县方谷学校高中部邱伟时间:2008-6-4 16:13:11 来源:会员原创人 气:1380 文言虚词“以”在文言文阅读中出现的频率高且用法复杂,一直是高考中的热点和难点。从高考和平常的练习来看,学生对“以”字用法模糊容易混淆,为此我主要从语法结构和特殊用法上对其探析,以期让学生了解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触类旁通,更好地掌握这一虚词。 一、作介词的几种情形 1、“以”后接名词或代词构成介宾短语,常译作“把、用、在、凭借、因为、按照等” 例:虽董之以严刑。(表手段、工具,用) 2、“以”后接名词性短语构成介宾短语 例:农人告余以春及。(“春及”意即春天到来后的农事,是主谓式名词性短语)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谈笑”,动词活用作名词,属名词性短语,谈笑的方式) 3、与疑问词“何、奚等”连用,构成倒装式介宾短语 例:不然,籍何以至此?(“何以”即“以何”,表依据,凭什么) 奚以知其然也?(“奚以”即“以奚”,表依据,凭什么) 4、“以”后省略“之”字,“以”常译作“把”;“之”作代词,共同构成介宾短语 例: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之”代上文的“清流激湍”) 二、作动词的几种情形 1、“以”后接主谓式短语,常译作“认为” 例:成以其小,劣之。(“其小”是主谓式短语,“其”作主语,“小”是形容词,作此主谓结构的谓语)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是主谓式短语,“媪”作主语,“为长安君计短也” 作此主谓结构的谓语) 2、根据一些文言文句子对仗的规律去推敲 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即前句“用”字意,任用) 3“可以”“以为”与今义相同时作动词 例:自以为关中之固。(与今义同,以为、认为) 三、作连词的几种情形,“以”位于动词与动词之间,形容词与动词之间或形容词与形容词之间,大多作“而”字用 1、表并列,前后文意无主次之分,可译作“而、又、而且、并且等”或不译 例:猥以微贱。(“以”位于两形容词之间,并且) 请息交以绝游。(“以”位于两动词之间,互文可不译) 2、表目的、结果,常译作“来”“以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