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单味中药部分——第十章 驱虫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凡以驱除或杀灭肠道寄生虫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驱虫药。

本类药味多苦,多入脾、胃或大肠经,对入体肠道寄生虫有毒杀作用,功善驱虫或杀虫。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绦虫病等。

本类药一般应在空腹时服,以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虫体,而保证疗效;部分药物有毒,使用时应注意剂量,以免中毒;在发热或腹痛较剧时,宜先清热或止痛,待缓解后再使用驱虫药;孕妇及老弱患者应慎用。

使君子
性味归经: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杀虫消积。

主治:
(1)蛔虫病,蛲虫病
(2)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去壳取仁,捣碎。

小儿每岁每天1-1.5粒,每日总量不超过20粒。

或入丸散,或炒香嚼服。

空腹服,连用2-3天。

【使用注意】本品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等不良反应,故不宜超量服。

若与热茶同服,亦可引起呃逆,故服药时忌饮茶。

槟榔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主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单用驱杀绦虫、姜片虫,须用30-6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焦槟榔长于消积。

【使用注意】本品行气、缓通大便,故脾虚便溏及气虚下陷者不宜服。

苦楝皮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脾、胃、肝经。

功效:杀虫,疗癣。

主治:
(1)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

(2)头癣,疥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鲜品15-3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汤洗。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有毒,能伤胃损肝,故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

脾胃虚寒、肝病患者、孕妇慎服。

南瓜子
性味归经:甘、平;归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

【用法用量】内服:生用连壳或去壳后研细粉,60-120g,冷开水调服;也可去壳取仁嚼服: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治血吸虫病,须生用大量久服。

鹤草芽
性味归经:苦、涩、凉;归肝、小肠、大肠经。

功效:杀虫。

【用法用量】内服:研粉吞服,成入每次30-50g。

小儿按体重0.7-0.8g/kg,每日1次,早晨空腹服。

【使用注意】部分患者服药后有轻度恶心呕吐反应。

雷丸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

归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消积。

【用法用量】内服:15-21g,不宜入煎剂,一般研粉或入丸剂,每次5-7g(驱杀绦虫每次12-18g),饭后用温开水调服,每日3次,连服3天。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脾胃虚寒者慎服。

其杀虫成分为蛋白酶,受热(60°C左右)或酸作用下易被破坏失效,而在碱性环境中使用则作用最强,故入煎剂无驱绦虫作用。

贯众
性味归经: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胃经
功效:杀虫,清热解毒,止血。

主治:
(1)钩虫病,绦虫病,蛲虫病。

(2)风热感冒,温毒斑疹,痄腮。

(3)预防麻疹、流感、流脑。

(4)血热衄血、吐血、便血、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驱虫及清热解毒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有小毒,故孕妇及脾胃虚寒者慎服。

榧子
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消积,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连壳生用,打碎入煎;嚼服,每次15g,炒熟去壳。

【使用注意】本品甘润滑肠,故不宜过量,肺热痰咳者忌服。

【配伍选择题】
A.1~3g
B.3~6g
C.6~15g
D.5~20g
E.30~60g
1.槟榔驱绦虫的成人一日用量是
2.苦楝皮驱蛔虫的成人一日用量是
『正确答案』E、B
『答案解析』槟榔【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单用驱杀绦虫、姜片虫,须用30~6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焦槟榔长于消积。

苦楝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鲜品15~3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汤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