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散文的艺术创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与人文——电视散文的艺术创作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电视散文作为一种新颖的创作方式逐渐受到宽敞电视工作者的关注。一批批优秀的电视散文作品也随着众多电视人的努力而涌现出来。从2000年开始,我开始和同事一起合作尝试电视散文的创作。至2004年,已先后拍摄制作了《永久的廊桥》、《最后的飞行》、《山水文成》、《走笔楠溪江》等4部电视散文作品。下面结合这几年的创作体会谈谈对电视散文的一些考虑和探究。

一. 真实的情感、虚构的情节

电视散文顾名思义,是电视和文学的结合体,尤其是和散文诗歌的结合体。既然是和文学的结合体,那么它首先应该注重的是挖掘作品当中的文学艺术价值。而一部作品的文学价值,恰恰体现在它通过情节描述所传递出的情感上。任何时刻,最终能打动人的是千古不变的人类的真情实感。

而真实的情感,有时并非必须依靠真实的事件才能体现出来。通常我们在制作一个电视散文时会依照主题进行深入地采访和调查,了解相关的事件和经历,然后对所有素材进行提炼和加工。尽管整个故事有可能是几件事件的综合,甚至是虚构;但通过这些事件所传递出的情感却是真实可信同时感人的。在这点上,电视散文有着和电影一样的特性。

2000年,我和同事开始筹拍电视

散文《永久的廊桥》。许多人明

白廊桥,差不多上因为美国电影

《廊桥遗梦》。这座像个废弃的

火车车厢似的不起眼的廊桥因

为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罗伯特

和一个中年乡间女子的感情而闻名于世。在浙江温州泰顺的山区,也坐落着许多廊桥,当地人叫它为蜈蚣桥。不论是造型、结构依旧年代,都要远远优于美国的这座麦迪逊桥。据桥梁专家考证,这些横卧乡野的木拱廊桥,其原型正是被认为建筑技术差不多失传的北宋《清明上河图》中那座闻名的熙攘虹桥。当我们得知那个消息后,赶忙决定要拍摄一部关于这些古老优美的建筑奇迹的片子。但如何样的拍摄方式才能将这些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廊桥所蕴藏的风雨、岁月和情感展现在观众面前呢?通常的专题片手法专门容易将其拍成一部风光片。尽管风光片画面优美,但无法展现廊桥的神韵和它对周围村民生活、思想、性格的阻碍。因此在通过几番讨论后,我们决定采纳电视散文这一独特的叙述方式来展开这幅动人的画卷。我们为廊桥设计了一个虚构的女孩。那个女孩从小在廊桥边长大。她的童年,她的喜怒哀乐,她的点点滴滴都和廊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女孩长大后离开家乡去闯荡世界。多年后,已是一个文艺工作者的女孩回到家乡,发觉一直萦绕在她心头的依旧是那份浓浓的家乡情节,依旧是那座古老亲

切的廊桥。

为此我们设计了三个小故事:女孩在廊桥上写作业,因为贪玩不慎将书本跌落河中;同学们为了帮她买课本,自发到山间采蘑菇、捉山鸡;女孩要走了,同学们画了各种各样的廊桥留给她做纪念。这是三件专门小专门平常的情况,也许在我们专门多人的童年生涯中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然而正是这些在廊桥周围发生的平常小事,却往往更容易触动人们心灵的最深处。

就如此,古老质朴的廊桥被小女孩的情感和大山中的居民联系在了一起;被小女孩的童年往事和小伙伴之间纯确实友谊联系在了一起;被小女孩的随手抚摸和那些在廊桥上休息的赶考秀才、讲书艺人联系在了一起。当小朋友们拿着柳条,唱着山歌一蹦一跳地走上廊桥时,古老的廊桥也抖落了历史的尘土,鲜活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有媒体评价:尽管《永久的廊桥》是个专门小的题材,但它没有时空上的局限,它直接指向人的心灵和情感。因此,它更容易跟观众交流,给观众灵魂上的触动。这种触动,不仅是那个片子传达给观众的,同时也唤起观众在片中查找某种失落的经历,从这点意义上,《永久的廊桥》以今天的视点表达人们所希望表达的情感。它讲的虽是大山深处的几个小孩的故事,面对的却依旧现代都市的观众,在今天物化的社会里,人的感情淡漠了,危机感加重了。而《永久的廊桥》正是借助廊桥的形象——“特不是山雨欲来,狂风大作,那个地点仍是家的安稳,甚至山洪爆

发、浪涛飞卷,那个地点仍是神闲气定的坦荡”——这便是质朴的廊桥对它所有小孩的祝福。

在一次电视文学片的研讨会上,一位专家针对《永久的廊桥》作出如此评价:看了那个片子,我就想起电影《城南旧事》。它把乡情、亲情、友情所有美好的感情都集中的体现在电视画面上,让人想得专门多。我想,这应该确实是这部片子的成功所在吧。

不仅是一些个人抒发情怀的小题材适合用电视散文来表现,一些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性题材,同样能够借助电视散文的手法进行二度创作。

2001年,中国航拍第一人——凤凰卫视副台长赵群力先生在温州永嘉楠溪江上空进行航拍时飞机失事,不幸遇难。当时,所有的媒体都在第一时刻报道了此事,许多电视台都推出了关于他的纪念专题。但几乎所有的专题,差不多上用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而在现在,我们又一次想到了电视散文,预备用这种充满感情和艺术表现力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对这位同行的尊敬和怀念。

因此,在对当时发生的事件和赵

群力的生平做了深入的调查采访后,一部

以一个农家女孩和赵群力同事之间对话

为主脉的电视散文《最后的飞行》展示在观众面前。通过小女孩与赵群力同事对话中讲述的一个个小故事,赵群力的形象和个性生动的展限在我们面前。他不再是人们

谈论的话语中的一个名字;挂在墙上的一幅照片;新闻报道里出现的一个人物。我们在小女孩追逐着还钞票的步伐中看到了赵群力;我们在小女孩厨房忙碌的火光中看到了赵群力;我们在村民自发来到江边施放的纪念水灯中看到了赵群力;我们在绑在飞机上的摄像机拍摄的迫降镜头中看到了赵群力;我们在那与蓝天为伍,与飞鸟为伴的飞行中看到了赵群力;我们在小女孩和小伙伴放飞的纸飞机中看到了赵群力……所有这一切,都在两个人充满怀念之情的对话中展现出来。在赵群力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时刻,凤凰卫视播出了这部电视散文的片段。

《最后的飞行》播出后我们获得了包括凤凰卫视、赵群力家人和宽敞电视观众的一致好评,纷纷认为这是纪念赵群力先生片子中最感人的一部。尽管两部片子的许多情节都来源于他真实的生活,但我们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饰和集中,并虚构了里面的相关人物。然而正是这些片子中体现出的人们的真、善、美的情感感动了每一个观看过这些片子的观众。

也正因为如此,《永久的廊桥》荣获第19届电视金鹰奖和第4届百家电视台电视音乐节目展评金奖;《最后的飞行》荣获第5届百家电视台电视音乐节目展评银奖和浙江省广播电视文艺评奖二等奖。这也许是对我们探究电视散文做出的最好鼓舞吧。

二. 人文与历史的结合,才能提升电视散文的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