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生化及检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续监测法:
1、金氏法测定ALP
(1)原理:
ALP在碱性环境中作用于磷酸苯二钠,使之水解释放出酚 和磷酸。酚在碱性溶液中与4-氨基安替比林作用,经铁氰化 钾氧化形成红色醌类化合物,根据红色深浅确定ALP的活力。
(一)排泄功能
主要排泄对象:胆汁酸、胆红素、氨
1、胆汁酸代谢
(1)胆汁的分泌:
➢胆汁功能: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同时能将体内某些代谢产物及生物转化 产物不断地排入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
➢胆汁的来源: 肝胆汁
胆囊胆汁
十二指肠
➢胆汁的成分:
水/胆汁酸(盐)、卵磷脂、蛋白质、脂肪酸和胆固醇
(2)胆汁酸生成及种类:
(四)血浆蛋白异常
第二节 肝功能试验
血清(浆)蛋白 测定血清酶测定 血清胆红素测定 血清胆汁酸测定 血氨测定
血清酶测定
(一)氨基转移酶测定
1.赖氏法测定ALT
(1)原理:
ALT催化丙氨酸(alamine)与α-酮戊二酸(α-oxoglutarate)之间的氨基转移 反应,生成丙酮酸(pyruvate)和谷氨酸(glutamate)。 在37℃及pH7.4条件下反应 30min,以2,4-二硝基苯肼终止反应,并与底物α-酮戊二酸和产物α-丙酮酸的 羰基生成2,4-二硝基苯腙,苯腙在碱性条件下生成红棕色,与505nm波长处读取 吸光度后计算活性。
(1)原理:
采用酶偶联反应,即L-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在ALT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和 L-谷氨酸。丙酮酸再在LD作用下生成L-乳酸,同时NADH被氧化为NAD+, 可在340nm处连续监测到NADH的消耗量,从而计算出ALT活性浓度。
双试剂法 :首先使血清与缺少α-酮戊二酸的底物溶液混合,37℃保温5 分钟,将标本中所含的α-酮酸(如丙酮酸)消耗完,然后,加入α-酮戊二酸启 动ALT催化的反应,在波长340nm处连续监测吸光度下降速率。根据线性 反应期吸光度下降速率(-△A/min),来计算ALT的活性。
双试剂法 :同ALT测定。
(2)方法评价 误差可来自内源性和(或)外源性
内源性干扰主要来自血清中高浓度丙酮酸和L-谷氨酸脱氢酶(GLDH)。 外源性干扰来自试剂中污染的GLDH和AST。
【参考范围】 5~40 IU/L(连续监测法测定) 【临床意义】 见赖氏法
(二)ALP测定
化学法
鲍氏法 金氏法 皮氏法
(2) 方法评价:
①存在着两个副反应,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A、血清中存在的α-酮酸(如丙酮酸)能消耗NADH。 B、血清中谷氨酸脱氢酶(GLDH)增高时,在有氨存在条件下,亦能消耗NADH。
②双试剂法,因温育期长,能有效地消除干扰反应,测定准确性 高,是ALT测定的首选方法;
③血清不宜反复冰冻保存,以免影响酶活性;避免使用溶血标本。
(2)方法评价:
①赖氏法的实验结果需与卡门分光法的结果对比后求出; ②该法的重复性差:负干扰现象
【参考范围】 8~28卡门氏单位 【临床意义】
心肌梗死:血清中AST活性增高 各种肝病病人:血清AST的升高 肌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血清AST也可轻度增高。
4.连续监测法测定AST
(1)原理:
采用酶偶联反应,即L-门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在AST作用 下,生成草酰乙酸和L-谷氨酸。草酰乙酸在苹果酸脱氢酶作用 下生成L-苹果酸,同时伴有NADH转化为NAD+,在340nm 监测NADH的转化速率,从而计算出AST的活性。
(二)胆汁酸代谢障碍
1、胆汁酸合成障碍 2、胆汁酸向肠道排出障碍 3.胆汁酸肠肝循环紊乱 4.胆汁瘀积病变时胆汁酸代谢紊乱
(三)血浆酶异常
1.肝脏合成酶类:胆碱脂酶、凝血因子、铜蓝蛋白; 2. 肝细胞内酶: ALT、AST 3.肝脏阻塞性疾病酶活性改变:ALP、GGT 4.肝硬化疾病酶活性改变:单胺氧化酶(MAO)
(1) 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2) 在氨基酸代谢中的作用 (3) 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4) 在脂代谢中的作用
2、激素及维生素代谢
➢激素的灭活主要在肝脏进行 ➢多种维生素能在肝细胞内储存并进行转化
三、肝脏疾病的生化改变
(一)胆红素代谢障碍(黄疸)
定义: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
黄疸分类:
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和阻塞性黄疸
尿胆素
粪胆素
胆绿素 胆红素
未结合胆红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如骨髓、脾脏) 结合胆红素(肝脏)
尿素循环
H2O
延 精氨酸 胡 索 酸
H2N
H2N 精氨酸代琥珀酸
尿素
CO
天门冬氨酸
瓜氨酸 AMP+PPi
ATP
部位——肝脏细胞
鸟氨酸
鸟氨酸 氨
NH3 +H2O
CO2


酰 磷



(二)物质代谢功能
1、营养物质代谢
第九章 肝胆生化及检测
第一节 概 述
一、肝脏结构
(一 )解剖学特点
腹主动脉的分技肝动脉

双重血液供应
门静脉
营养
双重输出管道
肝静脉 代谢降解物
下腔静脉
胆道系统 脂溶性物质及其代谢产物
体外
(二 )肝脏的显微结构特点
1、组织结构 2、亚细胞结构
(三 )细胞的再生
二、肝脏的生物化学功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重要生化功能
排泄功能 物质代谢功能 生物转化
(2) 方法评价:
①赖氏法的实验结果需与卡门分光法的结果对比后求出; ②NaOH的浓度对显色有影响; ③该法的重复性差。
【参考范围】 5~25卡门氏单位 【临床意义】 (1) 肝细胞损伤的灵敏指标: (2) 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脂肪肝:
ALT轻度增高(100~200IU),或属正常范围,
2. 连续监测法测定ALT
➢ 初级胆汁酸(肝细胞) 初级游离胆汁酸 初级结合胆汁酸
(甘氨酸/牛磺酸)
➢ 次级胆汁酸(肠道)
次级游离胆汁酸 次级结合胆汁酸 (甘氨酸/牛磺酸)
(3)胆汁酸肝肠循环:
(4)胆汁酸的功能:
①促进脂类消化 ②促进脂类吸收 ③抑制胆固醇从胆汁中析出沉淀
游离型胆汁酸 结合型胆汁酸
2、胆红素代谢
胆色素
尿胆素原 胆素原粪胆素原
3.赖氏法测定AST
(1)原理:
血清中的AST可催化门冬氨酸(aspartate)与α-酮戊二酸间的氨基移换,生成 草酸乙酸(oxaloacetate)和L-谷氨酸。草酸乙酸自行脱羧转变成为丙酮酸。反应60 分钟后,加入2,4-二硝基苯肼终止反应,并与酮酸生反应生成两种2,4-二硝基苯 腙。在碱性条件下,两种苯腙的吸收光谱曲线有差别,在505nm处差异最大,由草 酸乙酸转变成的丙酮酸所生成的苯腙呈色强度显著大于α-酮戊二酸苯腙。据此可 用比色法测定AST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