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春励志剧现状_走向及发展的思考_李佩菊
励志偶像剧的当代品格

励志偶像剧的当代品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媒体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励志偶像剧作为媒体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当代品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本文将从当代品格的特征和内涵、励志偶像剧的演变和发展、励志偶像剧对当代品格的启示和影响以及具体案例分析四个方面来探讨励志偶像剧的当代品格。
一、当代品格的特征和内涵当代品格是指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所普遍认可和追求的一种价值观和精神品质。
其特征和内涵主要包括独立、自由、责任、尊重、信任、勇敢、创新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
这些品质既是现代社会的基石,也是人们取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励志偶像剧的演变和发展励志偶像剧是一种以青春、梦想和奋斗为主题的电视剧类型。
它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随后风靡亚洲,并逐渐成为全球流行的一种文化现象。
中国的励志偶像剧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了国内电视剧市场的一大支柱。
从《流星花园》到《欢乐颂》,从《琅琊榜》到《花千骨》,这些优秀的励志偶像剧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还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精神力量。
三、励志偶像剧对当代品格的启示和影响1、传递正能量,鼓舞人心励志偶像剧通过讲述主人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和成长,向观众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这些正能量包括勇气、坚持、担当和奉献精神等,对于塑造观众的当代品格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强化当代品格的认同感励志偶像剧中的主人公通常都具有独立、自由、责任、尊重、信任、勇敢、创新和批判性思维等当代品格的特质。
通过观看励志偶像剧,观众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些品质的重要性和价值,从而加强对于当代品格的认同感。
3、影响观众的行为和价值观励志偶像剧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教育手段。
它通过展现主人公在面对困难时的行为和思考方式,向观众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这种影响能够使观众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对挑战和困难,从而提升自己的品格素质。
四、具体案例分析以国内热播励志偶像剧《亲爱的,热爱的》为例,该剧以网络安全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不仅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还收获了爱情和友情的故事。
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现状与发展研究

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现状与发展研究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中逐渐崛起,成为备受关注的一大类电影题材。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青春校园电影也在不断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和丰富着自己的题材和表现形式。
本文将对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的现状和发展进行研究分析。
从电影市场的角度来看,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在票房和口碑上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少年派》《左耳》《栀子花开》《不见不散》等一系列优秀的青春校园电影接连上映,票房口碑双丰收,成为当年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大亮点。
这些电影以校园为背景,以青春为主题,涉及到青少年成长、情感纠葛、友情家庭等方方面面,深受观众喜爱和关注。
而且,这些电影的成功也证明了国产青春校园电影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的商业价值,有望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大新增长点。
从电影制作的角度来看,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在题材和创新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变化。
传统的青春校园爱情电影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观众对青春校园电影的期待也在不断提高,因此电影制作方在题材和创新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突破。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8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别具一格的校园爱情故事;《少年派》则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想象空间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的喜爱;《左耳》则以电影独特的情节和角色塑造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
这些电影不仅在题材上进行了多样化的尝试,而且在叙事手法、视觉效果、音乐选择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和突破,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为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从电影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也在满足观众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对于青春校园电影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
他们更加关注影片所传递的积极价值观念,更加注重影片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
青春校园网络剧《最好的我们》的成功因素分析

青春校园网络剧《最好的我们》的成功因素分析作者:李玉萍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09期摘要:本文拟从日常化叙事的细节描写、固定化角色的另类诠释和怀旧情绪营造的情感共鸣对青春校园网络剧《最好的我们》进行文本分析,探讨青春校园网络剧的成功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青春校园网络剧;最好的我们;成功因素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7-0104-02一、前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观剧习惯的改变,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同时网络自制剧以题材的广泛性、新颖的故事内容以及与网友的良好互动逐渐受到了大众的喜爱。
2014年被称为“网络自制剧元年”,国内各大视频网站纷纷加强网络自制剧的投入力度,其中青春校园题材也有了新的发展契机。
2014年根据九夜茴同名小说《匆匆那年》改编的网络剧在搜狐视频独家播出,这是国内第一部青春校园题材网络剧,主要表现的是高中、大学时代的爱情故事。
它突破了网络短剧的模式,以每集45分钟的网络长剧模式,16集的容量以周播方式播出。
《匆匆那年》剧终时,单集最高点击9千多万次,总点击超过6亿,参与话题讨论的网友超过10万人次。
虽然涉及高中生早恋等敏感内容,但选择了一种更隐晦的表达方式。
单集投资超百万,采用了4K高清拍摄技术,成功的做到了用精良制作为网络剧的粗制滥造“正名”的初衷。
二、《最好的我们》2016年,是青春校园网络剧全面出击、全面突破的一年。
各种青春校园题材横出,包括以写实角度讲述大学时代四个热血青春少年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加入了穿越元素的《28岁未成年》,以TFBOYS粉丝为受众打造的青春校园悬疑网络剧《超少年密码》。
而其中影响最大的一部网络剧就是《最好的我们》。
《最好的我们》在7月2日大结局之后,斩获近20亿的播放量。
排名仅次于超级网剧《老九门》和《盗墓笔记》。
这部改编自85后作家八月长安所著的同名网络畅销小说的网络剧,在2016年 4月8日,由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改编,导演刘畅拍摄,每集时长平均45分钟,以周播两集的方式在爱奇艺视频独家播出。
国内青春励志剧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研究 (2000字)

国内青春励志剧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研究韩卫娟随着《奋斗》、《我们生活的年代》、《五星大饭店》、《青春舞台》、《我的青春谁做主》等剧的热播,作为电视剧的一种类型,青春励志剧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青春励志剧着力追求叙述青春的形式载体、寻找能够代表青春的符号,以快节奏、精致的细节和细腻的情感深深地吸引了广大青少年。
其特点是在“青春剧”原有的“友情”、“爱情”两大主题的基础上,突出了“励志”特色。
所谓“励志”是指激励、勉励在学习、生活、职场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克服困难,发愤图强。
在总体架构上是围绕青少年成长、成功的传奇历史;叙事上一般是按照“困难—奋斗—成功—新的困难”这种环环相扣、循环往复的叙事顺序,重点表现的是主人公在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的顽强精神。
随着国内青春励志剧逐渐走向成熟,我们也看到了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助国内青春励志剧更好地发展。
一、国内青春励志剧存在的问题电视剧的商业属性,决定了它要追求市场盈利。
收视率是电视剧收回成本及盈利的关键,拍出的电视剧不受观众欢迎则可能血本无归。
因此,电视剧的制作者们最大限度地迎合、取悦观众,大量复制模仿那些比较受观众欢迎的电视剧元素,并从中寻找和归纳出一些成功的模式,由此形成某类电视剧中的一些固定构成元素,从而形成某种电视剧类型。
每一种类型在叙事套路、情节结构、人物原型、人物关系的固定模型以及语法构成等多方面都有严格的规范可循。
类型一旦确定便会被大量复制生产,但再优秀的类型片,观众看多了也会厌烦。
观众有求异和追求新奇的心理欲望,因此类型需要不断创新,这也是电视艺术创新性的需要。
青春励志剧作为一种新颖的电视剧形式,其类型还尚未打造成熟,而其中的弊病已显露端倪。
1. 演员选择上—青春靓丽成为唯一标准国内的几部热播青春励志剧,都是以“励志”为主题,以“青春”为基础,在表现“青春”方面,都是用青春偶像来“保戏”。
“艺术就像一面魔镜,每个人从中不仅可以看到臆想出来的另一个人,还能在这个虚构的人身上看到真正的自我,看出自己身上的许多非常深刻和重要的自我。
国产校园青春偶像剧的新思考

影视评论国产校园青春偶像剧的新思考岳守雯山东理工大学摘要:近年来,随着大IP的盛行,以《你好,旧时光》和《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为代表的由小说改编的校园青春偶像剧,成为国内类型剧的一大亮点,商业潜力巨大。
究其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存在的问题也值得思考。
未来的发展还要不断创新、突出特色。
关键词:校园青春偶像剧;粉丝;品质;营销一、转变原因(一)故事内容更贴近校园生活属于80后的青春校园题材《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等都有堕胎、出轨、三角恋等情节,似乎每一个人的青春都是疼痛的、苦涩的。
而2017年的《你好,旧时光》、《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则刷新了观众对该类型剧的认知,取得了收视率和口碑双赢的局面。
两部剧都是通过对校园生活细致入微地描绘,来展现升学压力之下绝大多数人纯朴而安稳的青春时光。
《你好,旧时光》侧重的是高中生的现实生活状态,更接地气、故事线条更饱满。
老师,依然会在教室门后偷偷观察、会因为学生的成绩上不去而发愁,也会有文艺搞笑、善解人意的时候。
家长,有的开明,有的世故,都是这个群体的社会群像。
学生,学习很重要,于是一上来就面临文理分科;然后不变的友情、因为兴趣爱好,学霸和学渣成为朋友;当然也少不了爱情、高考。
《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则是在这类青春剧中注入了新鲜元素,无论是最萌身高差、男女主日常互动,还是青梅竹马、邻里邻居的关系设定,都较之以往的青春剧更为“甜蜜”。
其实上下铺、考试、打游戏、追星……这些平常的生活细节,才是青春校园剧中更容易引起情感共鸣的东西。
这两个作品能立得住,是因为它们都是在真实还原校园故事。
(二)翻拍IP粉丝数量更多翻拍IP的校园青春偶像剧观众主要由四部分构成。
一是小说原著的众多粉丝,他们往往是从小说追到电视剧。
既是为了看看小说中的人物到了荧幕上与自己的想象有多大差距,也是为了了解电视剧情节和原著会有多少不同。
二是正在读书的初中生、高中生,他们希望通过电视剧来了解其他同龄人的生活,更希望能从电视剧中找到自己和同学的影子。
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现状与发展研究

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现状与发展研究1. 引言1.1 研究目的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的注意。
本文旨在研究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的现状与发展,探讨其吸引力及影响因素,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深入分析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的兴起、主题特点、市场反应以及受众口碑,旨在揭示其在中国电影产业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为该类型电影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的发展做出贡献,为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2 研究意义2000字。
国产青春校园电影自2000年以来在中国电影市场上逐渐崛起并获得了广泛关注,成为了中国电影产业中一个重要的类型。
本研究旨在探讨这一类型电影在近年来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主题风格特点,同时探讨其市场反应与发展趋势,以及受众群体和口碑评价。
通过对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电影产业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为电影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中国青少年电影市场的持续繁荣。
本研究也有助于学术界对中国青春电影的研究,丰富相关领域的理论框架,为未来研究提供基础。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青春校园电影已成为青少年群体重要的文化消费品,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的现状与发展,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类型电影的影响力和价值,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2. 正文2.1 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的兴起国产青春校园电影自2000年以来在中国电影市场上逐渐兴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这与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年轻观众群体的增加以及社会变革带来的审美变化密不可分。
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起,电影市场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消费形式。
年轻人逐渐成为电影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对校园题材的青春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许多电影制片公司开始投资拍摄青春校园题材的电影,以迎合这一观众群体的需求。
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现状与发展研究

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现状与发展研究自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了一种具有特殊风格和文化底蕴的电影类型。
这些电影讲述了年轻人在校园中成长、奋斗和追求爱情的故事,既能够反映出当代中国青年的生活和心态,也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观众的需求,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艺术形式。
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2000年代初期,以《少年包青天》、《天下无贼》等为代表的商业电影开始探索青春校园题材,但其表现形式较为单一,逐渐被观众所厌倦。
随后,以《春光乍泄》、《康熙王朝》等为代表的艺术片开始引领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的新风尚,表现出对生命、爱情和人性的深刻探索,拥有着强烈的文化自觉和创新意识。
到了2010年以后,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小时代》系列等为代表的新生代导演开始崛起,他们对于青春校园的描摹更加细腻而真实,而且还注重在电影中引入先进的影像技术和时尚元素,让国产青春校园电影走向了更为多元化和豪华化的发展道路。
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的成功不仅来自导演的用心创作,还离不开产业链条的健全。
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和壮大为国产青春校园电影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资源,制片方和发行方的进一步协同推动了电影的商业化和产业化。
而且,优秀的演员和技术人员也成为了电影发展的重要支柱,他们为电影的制作和表现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
然而,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由于电影创作需要的资金和人力成本高企,一些省级市场和小型影院并不能充分承载这类电影的宣传和上映,导致这些电影往往在票房上表现平平。
此外,国产青春校园电影在创作表现上缺乏创新和多样性,有些作品的主题和内容过于雷同和陈旧,观众们对于这种电影的热情和兴致逐渐减少。
因此,对于国产青春校园电影来说,需要更多的艺术创新和市场营销手段,才能够保持其活力和竞争力。
总之,国产青春校园电影是中国电影市场中一道独特而光彩夺目的风景线,其通过青春、校园、情感等元素,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传递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从国产青春网络剧的优势与劣势中探讨未来发展道路

20海外文摘近年来我国青春校园网络剧大热,《最好的我们》、《春风十里不如你》、《你好,旧时光》等剧集,无论是在收视率和口碑上都有着不错的成绩。
青春校园网络剧指以青春、校园为题材的网络自制剧,其是以数字影像技术制作、以网络为第一传播渠道,专为网络媒介服务,满足网络用户观看需要,主要讲述中学或者大学时代校园爱情故事的新型演剧形式。
[1]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青春校园网络剧的优势和不足来探寻其未来的发展道路。
1 优点1.1 依托IP改编近年来,国内的青春网络剧大多是由网络小说IP 进行改编而成,《最好的我们》、《你好,旧时光》都是改编自八月长安“振华三部曲”的同名小说,《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改编自作家赵乾乾的小说。
IP 是Intellectual Property 的缩写,泛指知识产权。
在中国则多指文学、电影、电视剧、动漫、游戏等的媒介叙事或艺术样式转换的横向延展,是基于母本衍生的“改编”意义。
简单而言,这些原始素材被授权给开发商进行“改编”传播或二次开发的都可称为IP 。
[2]依托网络小说的IP 改编,一方面可以吸引大量的“原著党”,在剧集播放之前吸引到一定的关注度和话题度,播放前期也有“原著党”作为收视率的保障;另一方面,是否忠于原著也将成为剧作播出之后一大讨论的热点话题,为剧作增加天然的话题度。
1.2 受众定位准确观看青春网络剧的主要群体集中在90后的女性群体。
女性观众的情感丰富,对于爱情的甜蜜和酸楚比男性观众体会得更加深刻,青春网络剧往往满足了女性群体的少女心。
《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中陈小希和江辰的甜宠蜜恋,符合女性观众对学生时代懵懂爱情的全部幻想。
而90后群体正处于由学校向社会迈进的阶段,对于青春的怀旧和缅怀正处于最强烈的阶段,该类题材剧作迎合了受众的心理需求。
1.3 更加贴近生活的青春回忆国产青春剧经过多年的发展,不再盲目追随浮夸画风,或疼痛式青春,而更多转型为贴近现实生活,关注生活细节。
剧中不再充斥着霸道男主爱上灰姑娘的俗套剧情,也没有打胎、车祸等夸张的元素,更多的是对于普通人的青春的真实描绘。
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现状与发展研究

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现状与发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壮大和观众口味的不断变化,国产青春校园电影逐渐成为了大众热议的话题。
这类电影以青春为主题,代表着时代的变迁和年轻人的成长经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通过对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青少年的审美取向和情感需求,探讨电影与青少年成长之间的关系,促进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壮大。
深入分析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的现状与发展,也可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优质青春校园电影作品的不断涌现和推广。
1.2 研究意义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这种类型的电影以描绘年轻人的成长故事、校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为主要特点,深受青少年群体的喜爱。
研究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的发展历程、现状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于了解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态势、把握年轻观众的喜好和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研究青春校园电影的发展历程过程中,不仅可以追溯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脉络,还能深入探讨该类型电影在中国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发展演变。
透过这些电影作品,可以揭示中国青少年群体面临的成长困境、心理压力以及情感交流等问题,为解决青少年成长中的困惑和挑战提供借鉴和启示。
分析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的现状和市场表现,有助于揭示目前该类型电影的主题特点、受众群体以及受欢迎程度。
通过了解这些信息,电影制作方可更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创作更加符合观众口味的作品。
观众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喜爱的电影类型,拓展电影审美视野。
研究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的意义不仅在于丰富中国电影产业的多元发展,更在于借助这种类型电影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情感共鸣和心灵慰藉。
通过深入研究和讨论,可以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年轻观众的精神需求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2. 正文2.1 国产青春校园电影发展历程国产青春校园电影自2000年以来,在中国电影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备受关注的题材之一。
中国青春偶像剧发展的思考

中国青春偶像剧发展的思考
刘涛
【期刊名称】《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5)2
【摘要】继日、韩青春偶像剧之后,近年来,国产此类电视剧正在崛起.深入研究当下中国青春偶像剧不能不涉及以下问题:一、崛起背景的复杂性;二、作为表现对象的青春生活的不可替代性;三、题材选择与生活本质的一致性;四、描写现实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总页数】4页(P65-68)
【作者】刘涛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905
【相关文献】
1.中国青春偶像剧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J], 杨红菊
2.中国内地青春偶像剧的现状及发展趋向 [J], 王玉芳;张维刚
3.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中国钨业发展方式——后危机时期中国钨业发展的思考 [J], 孔昭庆
4.青春的力量——对中国本土青春偶像剧的梳理与思考 [J], 李英培
5.中国内地青春偶像剧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向 [J], 金震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春剧影视分析报告

青春剧影视分析报告青春剧一直是中国电视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新鲜的故事情节、年轻的演员和现代化的制作手法吸引了大批观众。
然而,与此同时,青春剧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和争议。
本报告将深入探讨青春剧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大众认同中的作用,并结合一些典型的影视剧作品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青春剧。
青春剧是以描述青少年或青年一代成长故事为主题的电视剧作品,它通常以校园生活、友情、爱情等为核心,通过塑造青春群体的形象和情感来触动年轻观众。
青春剧的主要目标受众是15-30岁的年轻人,因此它更注重情感表达、青春期的情感矛盾和内心的成长。
青春剧的核心特点之一是情感化。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电视剧,青春剧更加注重角色情感的表达和人物关系的塑造。
在青春剧中,年轻人的情感经历、恋爱观和友情关系往往是剧情的中心,通过不同的情感线索和故事情节来反映年轻人的内心世界。
这种情感化的特点为年轻观众提供了对比自己情感经历的机会,让他们在剧中找到共鸣和认同感。
另一个特点是现实主义的表达。
青春剧通常在剧情中融入一些现实主义的元素,以呈现出更加真实的校园生活和社会现象。
例如,一些青春剧会涉及到学业压力、家庭问题、人际关系等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烦恼和挑战。
这种现实主义的表达符合年轻观众的生活状态和需求,使他们在观看中更容易产生共鸣。
同时,青春剧还往往追求时尚和年轻感。
鲜艳的服装、时尚的造型和流行的音乐都是青春剧的特色之一。
这些元素的加入使得青春剧更能吸引年轻观众,并与时代的潮流保持一致。
青春剧在大众认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娱乐,更是对当代年轻人成长经历和内心需求的一种呼应。
青春剧通过塑造青春群体的形象和情感的体验,帮助年轻观众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同时也能提供一些启发和正能量。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青春剧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种情感输出和表达的渠道。
不可否认的是,青春剧虽然被认为追求商业利益和浅薄娱乐,但其内容和主题对于年轻观众的影响是深远的。
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现状与发展研究

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现状与发展研究【摘要】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
本文通过对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的发展历程、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探讨、发展趋势展望和成功案例分析,对该类型电影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全面研究。
在总结回顾中,我们发现国产青春校园电影在创作题材、技术水平、市场口碑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展望未来,该类型电影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也需要关注观众需求变化和市场竞争压力。
研究启示部分指出,制作团队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质量,以适应观众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从而实现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产青春校园电影、发展历程、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发展趋势、成功案例、总结、展望、研究启示、2000年以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国产青春校园电影在内容创作、技术水平和市场营销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越来越多的优秀青春校园电影涌现出来,为中国电影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青少年观众提供了更多选择。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的现状与发展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这一类型电影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电影创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青春校园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类型,一直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口味的变化,国产青春校园电影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投资。
本研究旨在对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的现状与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中国电影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通过对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脉络和特点,还可以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推动该类型电影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总结成功案例和影响因素,可以为其他类型电影的制作和推广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
我对中国电视剧的思考

我对中国电视剧的思考作者:王希彤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02期【摘要】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一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近2000万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献给了边疆、农村,其间发生了很多或感人、或凄美、或令人震撼的故事。
按理说,这十年应该成为影视作品着力表现的年代,但因上山下乡和文革十年的重叠性让知青题材的影视化蒙上了一层政治敏感性的阴影,但即便如此,从电视剧的创作上来看,仍然有表现知青生活的佳作出现。
【关键词】知情题材;发展背景;电视剧中图分类号:J97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1-0116-01一、不同时代知青题材电视剧的特点(一)上世纪80年代初。
上世纪80年代初的《蹉跎岁月》《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电视剧的出现,是知青题材电视剧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知青题材电视剧受伤痕文学的影响,着重表现对知青运动的意识形态批判和文化批判,比如电视剧《蹉跎岁月》批判了“文革”时期荒谬的社会价值观和被扭曲的人性;《今夜有暴风雪》中,兵团知青“小瓦匠”自我作践的情节就是对极“左”思潮的有力控诉。
(二)90年代中期。
90年代中期,伴随着中国电视剧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突围》《北京往北是北大荒》《年轮》《孽债》等表现“后知青时代”的作品。
其中《年轮》和《孽债》堪称经典,这两部知青题材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批判性,而是更多的转向历史背景下知青个体的生活境遇,寄托怀旧情绪。
(三)新世纪以来。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加深和影视文化政策的宽松,知青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数量不断增加,逐渐形成富有时代特色的电视剧类型,弥补了知青文化研究中影视部分的空缺,成为知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知青题材电视剧出现的原因(一)当代社会精神价值的需求。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精神文化建设却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当代人的价值缺失,让人感觉无所适从,这种价值缺失从根本上说就是信仰问题。
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现状与发展研究

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现状与发展研究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在电影市场上一直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且经历了许多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通过对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的现状和发展进行研究。
国产青春校园电影在2000年以来的发展中经历了从单一类型到多样化类型的转变。
在过去,这些电影主要集中在校园爱情和亲情题材上,如《小时代》系列、《校园英雄》等。
随着观众需求的变化,近年来出现了更多元化的类型,如青春悬疑片《校园迷案》、青春励志片《中国合伙人》等。
这种多样化的类型使得国产青春校园电影更加丰富和有吸引力。
国产青春校园电影在叙事风格上也有所创新。
过去,这些电影的叙事方式主要以简单的情节和直接的情感表达为主。
近年来的一些青春校园电影开始尝试更加复杂的叙事结构和更加深入的情感表达,如《后会无期》和《春娇救志明》等。
这种创新使得电影更具艺术性和探索性,也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国产青春校园电影在内容上也有所拓展。
传统上,这些电影主要关注学生在校园内的成长和冲突。
随着社会的变化,近年来的一些电影开始关注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如贫困与教育不公平,《夏洛特烦恼》中的职场竞争等。
这种拓展让电影更具现实意义,并且能够引起观众的思考和讨论。
国产青春校园电影在市场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小时代》系列是近年来的经典代表,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成为了文化现象。
一些新晋导演和新生代演员的崛起,也为这个类型的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这种成功也促使了更多电影制作公司和投资方对国产青春校园电影投入更多资源和注意力。
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在类型、叙事风格、内容和市场方面都经历了许多变化和发展。
这种发展不仅使得这个类型的电影更加多样化和丰富,也使得它更能符合观众的需求和时代的变化。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商业化倾向的过度、创新不足等。
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多关注观众需求、提高创作水平和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现状与发展研究

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现状与发展研究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这些电影通常以学校为背景,以年轻人的成长为主题,包含了浓厚的青春氛围和校园文化元素,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国产青春校园电影在题材上呈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最早期的青春校园电影多以中学生为主角,如《我的兄弟姐妹》、《我们天上见》等,讲述了青少年在校园生活中面临的成长困惑和友情爱情的故事。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的需求不断变化,青春校园电影的题材也在不断拓展,如《小时代》系列电影以及《烈日灼心》等,涉及到了更加庞大的年龄群体和更加复杂的社会问题。
国产青春校园电影在风格上呈现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开始追求更加真实、贴近生活的呈现方式,如《不能说的秘密》等。
与此也出现了一批以校园题材为载体,注重艺术表达和创新元素的电影作品,如《触不可及》、《草房子》等。
不同的风格不仅丰富了观众的选择,也展示了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在市场运作方面,国产青春校园电影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一方面,这类电影通常具有较低的制作成本和较高的市场回报率。
由于青少年观众人群庞大,观影需求旺盛,国产青春校园电影能够快速回本并获得较高的票房收入。
国产青春校园电影也积极追求市场变化,与时俱进,例如通过引入更加商业元素,如明星加盟、音乐热点等,来吸引更多观众,提高票房。
国产青春校园电影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些影片在内容和情节上缺乏创新和差异化,导致观众疲劳,电影市场反应平平。
一些影片在艺术表达和制作质量上存在不足,缺乏深度和故事性。
国产青春校园电影也在受到国外青春校园电影的竞争,进口电影的品质和题材多样性给国内电影带来了压力和竞争。
2000年以来,国产青春校园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在题材上呈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且在风格上表现出多样性。
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但国产青春校园电影的市场前景依然广阔,有着良好的发展潜力。
中国青春励志剧存在问题与突破策略研究

中国青春励志剧存在问题与突破策略研究
袁媛;沈亚园
【期刊名称】《新闻传播》
【年(卷),期】2015(0)1
【摘要】以青年人成长为主题的青春励志剧日益成为一种新兴的剧作类型强势挺进主流收视市场,本文在青春励志剧热播的背景下,居安思危,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梳理,为中国青春励志剧的发展提出突破策略。
【总页数】1页(P92-92)
【作者】袁媛;沈亚园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22.2
【相关文献】
1.论中国青春励志剧的配乐与当代青年形象塑造 [J], 张磊;杜莹杰
2.论中国青春励志电视剧的创作——以《奋斗》为例 [J], 杨晓林
3.青春励志电视剧的一次飞跃——论电视剧《歌海情天》的艺术表现及对国产青春励志剧的启示 [J], 尚文;马梅
4.青春励志剧的全新表达——电视剧《我的青春最美丽》赏析 [J], 袁缙村;
5.青春励志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析 [J], 官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韩国电视剧《大长今》引发了“青春励志”的电视剧概念以来,这一类型的作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荧屏,其中一些富于创新精神和思想内涵的代表作尤其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如2006年号称为“红色偶像剧”的《恰同学少年》,2007年被观众和市场誉为“80后必看剧”的《奋斗》,以及2007年火爆荧屏的电视剧《士兵突击》,2008年在央视一套热播的《五星大饭店》、《旗舰》等等。
诚然,青春励志剧隶属偶像剧的范畴,但从严格意义上说,以上电视剧已不属纯粹的青春偶像剧。
《恰同学少年》讲述的是严肃的革命历史故事;《奋斗》表现的是普通的80后青年的生活;《士兵突击》甚至没有爱情主题……然而从本质看,它们并没有脱离青春生活的主题,并且以充满向上力量的励志精神展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风格,它们的出现,为偶像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样本和启示。
一、被重新定义的“青春偶像”在以往的偶像剧中,主人公往往多是大学生、记者、画家、IT精英等时髦身份或白领阶层,伴随这些俊男靓女的也常是高级公寓、星级酒店和咖啡馆这类时尚场所,在营造浪漫唯美的情调的同时,却也远离了生活的真实,这样的偶像是梦幻般高不可及的。
而青春励志剧中的偶像则走出了浪漫的童话,还以现实生活的本色。
《奋斗》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家境普通的大学生,他们在就业的压力、爱情的选择、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中茫然彷徨的故事,正是当代大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士兵突击》的主人公许三多更是一个土得掉渣的农村青年,但他经过部队的历练,成长为一个有精神内涵和骨气的军人。
这些角色紧贴现实,令人倍感亲切。
而《恰同学少年》更是独辟蹊径,使领袖走下神坛,以平视的角度塑造了一个志向远大、朝气蓬勃而又有缺点的青年毛泽东,使中国的观众前所未有地贴近了毛泽东。
在这一系列的电视剧中,完美的“偶像”被消解,被重塑,变得平凡、真实,让人容易接受,乐于亲近,使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认同感。
二、充满时代感的“励志”精神在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当代青年所面临的挑战是空前的:升学就业的沉重压力、现实和理想间的巨大差距、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青春已不再是不谙世事的年轻浪漫、卿卿我我的花前月下,而是掺杂着无处不在的现实因素。
因而,励志成长是他们的生活主题,也是他们的精神诉求,青春剧的创作要贴近现实,就势必要表现这一主题。
如2007年最火爆的电视剧《士兵突击》,通过平庸的小人物许三多以自己不懈的努力成长为“拿的荣誉超过一个标准班”的优秀士兵的故事,强有力地传达并阐释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内涵,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带给身陷平凡琐碎生活中的人们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
“不抛弃、不放弃”也关于青春励志剧现状、走向及发展的思考■李佩菊[理论探讨]栏目主持:大木38[理论探讨]栏目主持:大木由此成为了2007年的流行语之一。
《恰同学少年》中革命年代的青年人怀抱理想集体背诵《少年中国说》、雨夜登岳麓山、橘子洲头的呼喊……那种充满激情的气氛深深地感染了当代青年。
《奋斗》中的主人公们遇到了各种挫折及困难,但他们仍然保持一颗积极向上“奋斗”的心,那些机敏风趣、充满乐观的台词让我们倍感“80”后的蓬勃朝气。
总之,这些青春剧走出了包装靓丽、远离生活实际的藩篱,不再一味谈情说爱,而是传达出一种在浮躁的商业大潮中被淡忘的坚持,一种对理想的执著,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给人以巨大的鼓舞,也由此凸现了青春的本色:年轻、朝气、进取、信念、富有生命的激情。
三、融合多种类型,走向主流文化偶像剧作为电视剧的一种类型,有其基本类型特征,如都市背景、爱情主题、帅男靓女、唯美画面等。
这些特征一方面成了青春偶像剧的夺目标签,另一方面也日渐成为其发展的无形束缚,出现了盲目抄袭、情节雷同、故事贫乏、表演苍白等诸多弊病,①因此,青春偶像剧必须拓宽领域,走“超类型”与“跨类型”的路线才能生存发展,而以上励志剧已然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如《恰同学少年》实现了革命历史剧和青春偶像剧的对接与融合,《旗舰》融军事题材、爱情、亲情于一体,《士兵突击》以单纯的军营背景打造了崭新的青春偶像。
如果说这些主旋律题材是借鉴了偶像剧模式以赢得更多观众的话,那么更贴近偶像剧本身的《五星大饭店》、《奋斗》,则在传统类型特征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现实生活内容,蕴涵着一股励志人生的导引力量,暗合了当下的主流意识形态,有效地提升了作品内涵。
以上作品的出现表明了青春励志剧的一个清晰的走向:超越类型,融入主流。
如前文所述,在处于复杂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以独生子女身份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文艺作品有责任为他们树立正面的和具体的行为导向,给他们以时代精神和价值品位的熏陶,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长期以来,作为大众文化阵营中的一员,青春题材一度为主流文化阵营所忽视甚至轻视。
这种局面一方面导致了青春剧的艺术水准和文化水准长期得不到提升,另一方面也使主流文化在这一领域中丧失话语权,青春偶像剧逐渐成为大众狂欢的娱乐场所。
如今,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社会语境下,主流文化应更积极地争夺这一领域的文化权力,“不断地要去破坏或重组大众文化、要把大众文化的定义形式包围和限制在统治形式的更具包容性的范围之内”。
②以上电视剧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动向,将当代青年的励志人生教育与他们的青春成长经历结合,富于时代感与现实意义,表明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正逐渐走向沟通与融合,青春剧已经开始受到主流文化的关注,开始承载更多的文化内涵;而主旋律题材也藉此实现了主流文化价值观与流行题材的较好结合,既有效地提高了观赏性,又为主旋律电视剧带来了清新时尚的气息。
四、贴近现实,提升人文内涵,凸现本土青春剧特色作为一个形态已十分成熟的剧种,日韩青春剧在编剧、演员、制作等方面都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并带有较明显的民族特色;中国青春剧要想发展,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超越其相对固定的模式,打造具有本土化特色的青春励志剧。
以上剧作在这方面已经作了多种探索,如与军营主旋律题材的结合(《士兵突击》、《旗舰》),别出心裁的“红色偶像剧”模式(《恰同学少年》),以及对现实题材的敏锐展现(《奋斗》)等。
然而,在展现本土生存环境、当代青年的生活状态和方式以及本民族文化传统方面,青春励志剧尚需付出巨大的努力。
首先,励志应融入一般受众的日常生活。
时下虽然不少青春剧打着“励志”的旗号,但剧情往往脱离现实,使主题变得空洞飘忽。
如《五星大饭店》中潘玉龙的励志人生,是在金碧辉煌的五星饭店中书写的,每遇困难总有贵人相助,或是清纯的邻家女孩,或是美貌的女总裁……浪漫美丽一如童话。
③《旗舰》中郑远海的成长过程,是在郑、鲁两家的恩怨离别、梅杏儿的“身世之迷”、于季东的商海沉浮等情节纠葛中展开,曲折好看的同时,却也远离了平凡普通的日常生活。
作为大众文化重要的艺术样式之一,电视剧理应成为人们理解社会、观照现实、实现审美的中介,应该贴近普通受众的生活与梦想。
真正的励志剧应表现普通观众所熟识或能近距离感受的人物和环境,从而得到其深层心理认同,而非仅仅传达一种时尚的励志理念。
如《奋斗》表现的是当代青年的思想和生活状态,如失业、闪婚、女性对事业和自我的注重等,非常真实而富于生活气息,他们的情感和追求也就特别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可见,青春剧要想实现本土化,必须立足于现实,展现中国青年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本土化也就是一种真实性、真实化。
在这样的基础上来呈现一种超越现实的励志精神和浪漫气质,方能打造出真正的中国青春励志剧。
其次,对励志主题的演绎,应具备更丰厚的人文内涵。
当前一些作品的人性书写,尚存在流于表面、肤浅空洞的弊病。
如《五星大饭店》中潘玉龙出身贫寒,理想是做一个高级的酒店管理者,他从一个贫穷的大学生,一步步成长为五星大饭39店的领班,推动他的是一种五星级酒店的职业精神:完美无缺。
然而不管是他卷入跨国财团的斗争,还是身处爱情的旋涡,其心中的迷惘、欲求和人性的挣扎并没有深刻地体现出来,而是迷失在五星饭店色彩斑斓的时尚景观中。
《旗舰》着力传达的是坚持理想不放弃的“旗舰精神”,但主人公郑远海的成长经历却一再被“三角恋”甚至“多角恋”的爱情戏冲淡,其经受挫折时的失落和迷茫,对理想的坚持,从浮躁冲动走向成熟的精神历程并没有得到充分深入的展现。
与上述作品对照,《士兵突击》则透过“平民英雄”的表象,更致力于对深刻复杂的人生意蕴的探讨,正如许三多所说,“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有意义”。
作品对许三多成长过程的具体细致的叙事表达,使观众真切体悟到一种人生的精神境界,从而激发出对生存价值的深层思考与追寻。
《奋斗》探讨了当今青年人所面对的诸多问题,对其人生和情感进行了深层次的发掘,凝聚全剧的核心思想,则是对爱情、亲情的强调,体现了当今市场经济主导下的社会对传统价值观的召唤和回归。
正如主人公陆涛所说,“没有家庭这个‘1’,钱,只是一串没有价值的零。
”而剧中人物最终的选择,又体现了当代年轻人对自我的重视,个性的张扬。
与金钱和权力相比,坚守纯美的人格,实现自身价值,显得更为重要。
总之,青春剧若一味地停留于浪漫的爱情,或唯美时尚的元素,是无法满足当代受众多元、深层的审美需求的,而理念化地灌输人生励志教育,同样难以聚拢更多的受众。
长此以往,青春励志剧必将重蹈偶像剧的覆辙,失去发展的活力与后劲。
唯有遵循生活的逻辑,深入到人性真实的层面,展现当代青年思想和行为的复杂和多变性,对主题进行更深刻的挖掘和更丰满的展示,才能真正与电视受众的情感诉求紧密相连,从而真正地达到励志的目的。
第三,励志应融入文化的气息。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青春励志剧,还必须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因子注入剧中,反映中国人自己的思想、传统和风俗。
2005年风靡中国的韩国电视剧《大长今》,既传达了不轻易放弃、坚忍乐观的富于现代感的“大长今”精神,又充分而完整地、形象化地阐释了儒家思想的基本观念,在励志的同时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气息和文化内涵,从而具备了高度的艺术魅力和真正的文化价值。
正如有导演曾说,“韩剧之所以打动了包括中国观众在内的很多东方观众,原因可能就是剧中所体现的儒教传统,那种有些森严的长幼尊卑关系,几代同堂的生活方式以及孝敬父母、重视家庭、谦恭有礼的人生态度,激起了老年人的怀旧情绪,也让年轻人感受到了浓郁的东方传统”。
④韩剧保存了韩国文化本源的味道,而我国青春剧往往缺乏传统文化内涵,流于肤浅和媚俗。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当下,对文化产品民族特色的需求更显得迫切,中国特色的青春剧励志剧应积极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吸收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文化新质,形成自己独具魅力的文化特色。
如《奋斗》具有浓郁的“京味”,那些幽默甚至油滑的语言让人倍感北京人特有的诙谐和达观,充分体现了主人公身陷困境却乐观无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