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5.4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5.4 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5.4 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3.授课时间:2023年9月15日,第10周,星期四,第2节4.教学时数:45分钟5.课程内容: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6.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 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应用,如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7.教学重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光合作用的应用和意义8.教学难点:- 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和机制- 光合作用的应用和实际意义9.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案例分析法:分析光合作用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小组讨论法:讨论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和机制10.教学资源:- 教材:《生物学》人教版必修1- 课件: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 视频: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和机制11.教学评价:-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的掌握程度-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应用和实际意义的理解程度- 作业:检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和机制的掌握程度二、核心素养目标-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通过学习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
-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心和责任感,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教师需要强调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并详细解释每个阶段的过程和作用。
- 光合作用的应用和意义: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和重要性。
5.4.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1)

第五章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思考与讨论,了解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2.通过阅读课本,理解并掌握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教学重、难点】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光合作用的原理。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了解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几个实验2.掌握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三、科学设计,自学指导自学指导1:阅读课本P102103思考讨论,回答下列问题(5min)1.光合作用定义是?场所是?反应式怎么写?2.19世纪末科学界认为糖怎么合成?1928年科学家发现了什么?3.希尔、鲁宾和卡门、阿尔农分别做了什么实验?这些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4.完成讨论题14。
自学指导2:阅读课本P103104,回答下列问题(5min)1.光合作用分为哪两个阶段?依据是什么?2.光反应阶段需要什么反应条件?过程是?场所是?物质如何变化?能量如何变化?四、学生自学,独立思考五、展示交流,精讲点拨(一)学生展示(二)点拨点拨一:1.光合作用定义:指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利用_______,把__________和____转化成储存着______的_________,并且释放出_______的过程。
2.反应式:CO2+H22O)+O23.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1928年科学家发现甲醛对植物有毒害作用,而且甲醛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糖(2)1937年,在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在光照下可以释放出氧气。
(3)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使它们分别成为H218O和C18O2。
进行两组光合作用的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O2全部来自于H2O(4)1946年开始,美国的卡尔文等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CO2中的C的去向,称为卡尔文循环。
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讲义教案: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含答案)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答案在最后)[学习目标] 1.设计并实施实验,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关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光合作用的强度(1)概念:简单地说,就是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
(2)意义:直接关系农作物的产量,研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很有现实意义。
2.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的实验3.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1)确定依据: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以知道,光合作用的原料——水、CO2,动力——光能,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因此,只要影响到原料、能量的供应,都可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2)举例分析:环境中CO2浓度,叶片气孔开闭情况,都会因影响CO2的供应量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影响叶绿体的形成和结构的因素,如无机营养、病虫害,也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此外,光合作用需要众多的酶参与,因此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如温度),也是影响因子。
4.化能合成作用(1)概念: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的合成作用。
(2)实例 硝化细菌⎩⎪⎨⎪⎧ 能量来源:将氨氧化成硝酸释放的能量反应物:水和二氧化碳产物:糖类判断正误(1)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总是同时进行( )(2)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是自养生物( )(3)自养生物都是利用光能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答案 (1)× (2)√ (3)×解析 (1)植物细胞在黑暗条件下只能进行细胞呼吸,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自养生物可以是光能自养,也可能是化能自养,都能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任务: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提示 自变量是光照强弱。
通过调节光源与实验装置的距离来控制。
2.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什么?检测指标是什么?提示 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强度。
检测指标是相同时间内圆形小叶片浮起的数量。
3.水中圆形小叶片在强、中、弱不同光照条件下,分别呈现上浮、沉到水底的状况,原因及叶肉细胞的气体交换图分析如下:(1)在黑暗情况下,植物叶片只进行细胞呼吸,吸收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较易溶于水,所以叶片沉到水底。
5.4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是必修1第五章第4节的内容,教学设计为3课时,《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为第3课时。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光合作用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其中还要完成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的探究实验,这个探究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均有一定的难度。
对学生的探究思维具有很好的启发性,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良好素材。
本部分内容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察中图表分析较为常见,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起来,既要重视探究性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又要注重知识目标的达成,帮助学生完成从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和理解到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从而真正转化为能力和素养。
本节课从“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入手,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教师进行指导,课上学生现场完成实验,这样既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再进一步的基于实验,对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进行总结和提升,引导学生画出、分析曲线图,初步学会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生物学问题。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以下学习基础: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光合作用的过程,掌握了相关的反应场所、反应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等基本知识;2.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和一定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技能;但对如何完善实验设计还有一定的欠缺,对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以及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生物学问题的能力都有待提高。
三、学习重难点基于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将以下内容定为本课时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2.教学难点:(1)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2)多因子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的图像分析四、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和单元教学任务,将本课时的学习目标确立如下:1.通过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实验,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在实验方案的讨论和质疑中,学会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5.4.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9. 光合作用的未来研究方向:光合作用的效率提高、人工光合作用的实现、光合作用与环境的关系等。
10. 光合作用的实验研究:如光合作用的测定、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研究、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研究等。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光合作用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光合作用新课呈现结束后,对光合作用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光合作用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知识的掌握情况。
10. 光合作用的实验研究:
- 如光合作用的测定、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研究、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研究等。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光合作用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光合作用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光合作用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光合作用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3.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难点:
1. 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和化学反应
2. 光合作用中各物质的变化和能量转换
解决办法:
1.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光合作用的动画和示意图,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和化学反应。
高中生物 54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必修一5.4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1课时)一、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的《科学》和初中《生物》课中已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对光合作用也有所了解。
这些知识、经验和技能是学好本节内容的重要基础。
对于光合作用中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过程的学习学生会有些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得出结论。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光合作用的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对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感受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光合作用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法、讲授法等相结合。
七、教学策略1.对多个实验进行有效的整合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有一系列的实验,学生学习这些探究实验的过程也就是学习光合作用原理的过程。
有些实验学生在小学和初中时就有所接触,对于这些探究实验的学习采取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从多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讨论,在学生解答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归纳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通过对反应式中元素的来源和去向的探究把学生引入鲁宾、卡门实验和卡尔文实验的学习,这两个实验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较为陌生,教师先讲授实验过程,再提出问题,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让学生体验、感受科学家实验的科学性、严谨性。
2.对教材中的某些知识做了适当的调整在讲授探究氧气来源的实验时穿插介绍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内容;在讲授探究碳元素的转移途径的实验时穿插介绍暗反应的内容,这样处理不仅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与光合作用的过程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便于学生把握它们的联系;还突出了教学中的重点、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
2024年高中生物光合作用教案人教版必修【精华版】

2024年高中生物光合作用教案人教版必修【精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光合作用”,具体内容包括: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讲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反应过程,涉及的章节为5.3。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其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难点: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相互关系及具体反应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光合作用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图片,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3. 实践情景引入:以农作物种植为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光合作用提高作物产量。
4. 例题讲解:解答光合作用相关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光合作用的概念2. 光合作用的过程a. 光反应b. 暗反应3.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4.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b. 简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
c. 列举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并说明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作物产量。
2. 答案:a.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其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如维持氧气平衡、为生物提供能量等。
b. 光反应: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ATP和NADPH;暗反应:利用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
c.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人教版必修1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教案

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2.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3.了解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能力目标:通过回顾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几个经典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光合作用实验的分析、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发现的艰难,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2.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课时:2教学过程:【导入】今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的天气对植物有什么益处?(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问:根据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回顾一下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哪里?吸收光能的物质是什么?(场所是叶绿体,吸收光能的物质是色素。
)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怎样写?其实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历程,许多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才逐步认识了光合作用的原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光合作用的第二部分: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首先我们先来重温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一、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根据课本给出资料,完成下列空白二、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暗反应光能 CO 2+H 2O* (CH 2O )+O*2 叶绿体注: 1、糖类(CH 2O)中各元素和原料的对应关系:C CO 2 H H 2O O 2 H 2O2、能量的转移途径:光能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CH 2O)中稳定的化学能3、碳的转移途径:CO 2 C 3 (CH 2O)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1)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2)土壤中水分3)光照的长短与强弱、光的成分4) 温度的高低四、化能合成作用: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的合成作用。
2C 3 + [H] 酶 (CH 2O) + C 5 CO 2的还原: ATP1、光反应、暗反应、是否需要光能2、类囊体的薄膜上、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吸收光能3、暗反应、光反应、光反应4、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把CO2和H2O 转变成有机物 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5、4原理的应用暗反应 二、化能合成。
5.4.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5. 分析光合作用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答案: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源泉,它为生物圈提供了有机物和氧气,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
举例:解释光合作用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光合作用通过生产有机物和释放氧气,为生态系统提供了能量和物质基础。它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生存,维持了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和能量流动,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 教学难点:
- 光合作用中电子传递链的复杂性及其在能量转换中的作用。
- 碳同化过程中CO2的固定和还原的化学反应机理。
- 光合作用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具体技术,如光合作用效率的调控。
学生可能对电子传递链的理解感到困难,需要通过图解和动画辅助讲解以帮助理解。此外,碳同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对学生来说是挑战,需要通过实例和模型来简化概念。同时,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如通过合理密植提高作物光合效率,这也是学生需要克服的难点。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步骤及其场所。
- 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特别是能量转换和碳循环的重要性。
- 光合作用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提高作物产量的方法和技术。
例如,光反应中水分解产生氧气和质子转移的过程,暗反应中二氧化碳固定和糖类合成的机制,这些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需要学生深刻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光合作用的原理,了解了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光合作用的应用,以及如何在实际生产中提高光合效率。
二、光合作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应用
5.2.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5章第3节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师准备1.视频《光合作用的过程》《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1.复习捕获光能的色素和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内容。
2.预习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导入新课导入一教师如图为上海世博会上的一款“叶子”概念车。
“叶子”是一款概念车,它集光电转换、风电转换和二氧化碳吸附转换等自然能源转换技术概念于一身,车顶一片巨型叶子则是一部高效的光电转换器,可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以可视化的“叶脉”方式显示能源的流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阳光追踪系统,叶片上的太阳能晶体片可随太阳照射方向转动,提高太阳能收集效率,生物化特性使“叶子”与自然实现和谐共处。
提问:请运用初中学过的知识合理解释,它为什么不需要使用汽油呢?学生叶子概念车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教师回顾初中学过的知识,想想什么是光合作用。
学生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教师请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学生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推测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反应物和产物分别是什么。
学生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能,场所是叶绿体,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糖类和氧气。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什么?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教师是不是所有的光合作用都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学生不是,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蓝细菌。
设计意图偶有所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知识,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导入二教师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光合作用的过程,请同学们回忆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产物分别是什么。
学生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CO2和H2O,产物是有机物和O2。
教师由此,请给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学生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5.4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5.4 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课题为“5.4 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出自人教版(2019)必修1。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原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理解光合作用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光合作用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利用水分、二氧化碳等原料,通过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过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
2.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通过水的光解产生氧气和[H],同时将光能转化为ATP和NADPH的能量;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利用ATP和NADPH的能量,将二氧化碳还原成糖类。
3. 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能量转换方式之一。
4.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通过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改善光照条件、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本节课的内容与课本有关联性,符合教学实际,实用性较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理解光合作用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光合作用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
1. 生命观念:通过学习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原理,使学生建立起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2. 科学思维:通过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综合等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5.4.2光合作用的原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能。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1)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介绍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包括普利斯特利实验、英格豪斯实验、萨克斯实验等,帮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
题目: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及意义。
答案: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H],同时产生ATP和NADPH。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利用ATP和NADPH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光合作用的意义在于为生物体提供了有机物和氧气,是生物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 拓展建议:
(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光合作用的应用,如观察身边的植物生长过程,了解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探究光合作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如在不同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如何变化。
(3)引导学生阅读光合作用相关的科普文章或研究论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如《自然》、《科学》等期刊发表的光合作用相关研究论文。
教学反思与改进
1. 设计反思活动:
- 安排学生进行课堂小测试,评估他们对光合作用的理解程度,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以及光合作用的意义。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观察和心得,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和困惑。
人教版高中生物高一年级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一第五章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思想本节课的设计紧贴课程标准强调的宗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结合探究实验,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感性过渡到理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和理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重点指引和难点突破,帮助学生完成从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和理解升华到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从而真正转化为能力和素养。
二、学情分析对于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下:●对光合作用大体内容基本了解●对光合作用发现史有待于系统研究●对光合作用详细的过程有待深入探究三、教材分析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课,主要介绍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应用等知识。
教材介绍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几个经典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光合作用的过程介绍了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通过学习光合作用强度,引导学生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使知识得到迁移和应用。
知识结构: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并能简述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
2.能力目标学习各位科学家的发现过程,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探究的手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完成教材的探究活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3.情感目标(1)通过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的艰辛、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进而说明学习方法的重要性,领悟自然界生命活动的复杂性和有序性。
(2)学生通过体验科学探究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养成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及确立依据:1.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5.4.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选择几个典型的光合作用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光合作用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光合作用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光合作用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简短介绍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光合作用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光合作用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光合作用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光合作用的特性和重要性。
-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将CO2和H2O合成有机物
3.光合作用的条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光能、水和二氧化碳等原料
-适宜的温度和氧气等环境条件
4.光合作用的意义
3.反馈:在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时,我及时向学生反馈了他们的作业评价,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我强调了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以提高自己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
板书设计
1.光合作用的定义
-植物、某些细菌和藻类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原理
-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产生[H]、ATP
3.增强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4.强化社会责任感:了解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能源开发等方面的应用,认识到生物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和责任感。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生物教材《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反应过程及影响因素;2. 了解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合作用反应过程的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2. 学具:笔记本、教材、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1)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介绍光合作用的定义、类型及特点。
(2)光合作用反应过程:讲解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3)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分析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了解光合作用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2)组织学生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观察不同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变化。
4. 例题讲解:(1)讲解光合作用的相关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2)分析农业生产中光合作用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随堂练习:(1)设计光合作用的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2. 光合作用反应过程光反应:水的光解、ATP的暗反应:CO2的固定、C3的还原3.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4.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
(2)解释光合作用反应过程。
(3)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能量之源一一光与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2、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3、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研究科学家对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究历程,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能力方面: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等问题讨论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教学方法】学案式教学+过程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1课时_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概念【知识框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丿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厂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L-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L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教学过程】上课前分好学习小组、指定好小组长。
I导入时间:4min教学设计:导言+情景剧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境,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讲授:我小时候就知道咱们桓台县是全国闻名的吨粮县,最近我又听说咱们桓台县要推广种植大棚蔬菜,这不,我刚到咱桓台二中,就碰到了菜农老王和老李,老王兴高采烈,但I 老李:王大哥,咱都是种黄瓜的,你家黄瓜和俺家黄瓜咋差别这么大呢?I 老王:(洋洋得意的)大兄弟,种啥也得讲科学I 老李:(焦急的)种个大棚还讲啥科学啊?那你快说说你那科学!| 老王:(胸有成竹的)你可听好了,要提高产量,就得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大棚里|的温度要适当提高,光照要适当增强,二氧化碳浓度要适当加大。
' 老李:(满脸疑惑的,板着指头数着说)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这与产量啥关系啊!I 老王:不知道了吧,淄博实验中学的徐老师今天正好要带着大家一起探究《光合作I用的原理和应用》,好好听听吧!听完后你就茅塞顿了!老李却愁眉哭脸,这是为何呢?让老王、老李来给大家说说,有请老王和老李。
非常感谢老王和老李的精彩表演,谢谢!就让我们开始《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探究吧!(板书)啥是光合作用呢?不仅老李想知道,早在300多年前,科学家们就开始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究历程,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一起来揭开光合作用神秘的面纱吧!(板书:(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请拿出学案,看学案的第一部分内容一一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请按要求完成该内容的学习,5分钟后,找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n主要内容(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时间:10min教学设计: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适当讲授设计意图:体验光合作用探究历程艰辛和巧妙的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学法: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教法:学案导学+讲授教法:学案导学讲授:(边讲授边板书,分别找小组同学起来回答,并及时评价):通过问题1,我们知道了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水,通过问题2、3,我们知道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二氧化碳,并且有氧气生成,通过问题4,我们知道了氧气来自于水中的氧。
通过问题5,我们知道了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通过问题5,我们知道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通过问题7、8,我们知道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淀粉中。
通过问题9,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中的碳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转化成了有机物中的碳。
这就是光合作用。
让我们一起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具体内容:(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要求:阅读课本P101-102相关内容后,完成学案上问题和实验分析两栏的内容的填写,并体会科学家的科学方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_ (场所),利用_________ (条件),把_________ 和 ____ (原料)转化为储存着_________ 的__________ (产物),并且释放出_________ 的过程。
2、请根据概念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产物为糖类(CHO)的反应式]:过渡导言:叶绿体可真是种神奇的细胞器啊!普通的水和二氧化碳在叶绿体中是怎样合成几乎所有生物都赖以生存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光能是怎样转化成化学能呢?请看大屏幕,让我们看一段光合作用过程的动画演示。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时间:20min教学设计:动画展示并讲解2min +看书自学、粘贴画板10min +小组汇报5min +填写学案并汇报4min设计意图:教师先把光合作用复杂又抽象的整体过程通过动画方式展现给学生,再通过小组活动加深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从而突破重、难点。
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教法:学案导学+多媒体辅助教学讲授:(动画展示过程结束后)现在知道了吧!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板书)[H]可不是氢气,它是还原型辅酶n的简写形式,是辅酶n与水光解后生成的还原性很强的氢结合而成的一种化合物。
在103页右下角的相关信息中有介绍。
C3 C5也是一种简写,是含三个碳原子的化合物一一三碳化合物和含五个碳原子的化合物一一五碳化合物的简写。
大家再看一遍,看得时候要注意光反应、暗反应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板书)的连线、箭头,添加必要的条件,合作完成叶绿体内光合作用过程展示。
最后找小组给大家汇报活动结果。
由某某小组和某某小组汇报,(把纸板粘到黑板上)。
提示:汇报时,注意从光反应、暗反应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四个角度汇报。
谢谢某某小组和某某小组的精彩汇报!相信大家对光反应和暗反应已经非常的熟悉了!那就请快速的完成学案上光反应和暗反应比较的填写吧,2分钟后小组汇报时间:5min教学设计:归纳总结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首尾遥相呼应,知识“回归”应用。
培养学生的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法:归纳总结教法:学案导学 过渡导言:(借助学生的贴画) 如果光照减弱,单位时间内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数量 (也就是光合作用的强度) 会怎么改变呢?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光合作用呢?请小组讨论后 完成学案影响光合作用因素填写,然后小组汇报!有请“老李”同学给大家总结一一如何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
具体内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光照强度:主要通过影响 ______ 反应生成的 ________ 和 ______ 多少来影响光合作用的强 度。
2、 CO 浓度:主要通过影响 _______ 反应 _____________ 速率来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
3、 温度:主要通过影响 ______ 反应中 ______ 的活性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
可以通过提高 ____________ 、提高 _________________ 、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 的等方法, 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这是提高作物产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活动评价】时间:1min这节课大家表现非常好,都能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参与活动、认真听讲,尤其是某某小 组,得到的对好最多!为了表扬某某小组为我们树立了团结合作的的好榜样! 也为了鼓励我们自己,让我们一起鼓掌吧!要相信不断的努力,一定不停地收获! 【三维小结】时间:1min这节课我们收获了什么呢?让我们来盘点一下!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 感叹科学家们巧妙的实验方法的同时, 我们还体会到了科学态度还有科学精神! 通过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还帮老李解决了实际问题。
看来我们的收获还真不少!还是那句话: 不断的努力,一定不停地收获!【板书设计】(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CO + H 20 -C 2 + ( CHQ )叶绿体(三)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二氧化碳、温度等、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二)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 暗反应卜条件、场所、原料、产物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⑤______ ⑥______ ⑦______ ⑧______ ⑨______3.由图可知:(1)叶绿体中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用途:一是(2)C3的两个去向是形成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实质是________ 的C被还原为有机物中的C, _________ 是循环利用的。
(3) 反应产生的ATP只用于反应,植物其他生命活动需要的ATP来源于(4) 光合作用中CQ中的C的转移途径:CQ T'—光合作用中H2O中的O的转移途径:HzO宀->4、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试分析(1) C与B相比较,光合作用强度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从而影响 ____ 反应的速率。
【基础训练】1.根据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2.解,下图为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请写出各标号的名称:3 Mat. <肅匚尼gm」(2) A与B相比较,光合作用强度强,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 从而提高了______________ 。
(3 )综上所述,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弱光下, 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__________ ,在较强光下,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
5、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
分析曲线图并回答: !电缶怜jiriurO 4 7 t 4 ID 11 11 13 14 IS 14 M It pf(1) AE段表明在这一时间内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其原因是:(2)C点表明在12时左右的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此时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 。
其原因是:此时 _________ 很高,____________ 作用很强,气孔大量关闭, ______________ 的供应减少,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
(3)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不断下降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