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县苹果产业发展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阳县苹果产业发展的思考

合阳县苹果产业起步于1985年,在各级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广大农民的积极努力下,经过十年的发展,到1996年全县苹果面积迅速扩大到31万多亩。10年的时间,不少农民以果致富,摆脱了贫穷。但从1997—2006年的10年间,由于市场的变化、树龄的老化等方面的原因,苹果效益下滑,果园疏于管理,腐烂病大发生,不少果农纷纷挖树毁园。200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围绕“扩规、提质、增效”的思路,坚持用生态化的眼光定位果业、工业化的理念谋划果业、产业化的思路发展果业、市场化的理念经营果业,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全面建设现代果业。苹果生产逐步恢复,呈现出面积稳步增加、质量逐步提高、果农市场意识逐渐增强、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效益显著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合阳县苹果生产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苹果面积、产量稳步增加。2010年全县苹果面积25.2万亩,较2006年的13.5万亩增加了11.7万亩,占全县水果总面积78%,产量28.5万吨。

2、果农作务水平、果品质量明显提高。随着苹果“四大”关键技术的全面推广实施以及果农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全县果农作务水平、果品质量明显提高,从过去栽植秦冠、长富到以优质红富士为主,粉红女士、滕木一号、丽嘎、皇家嘎啦、美国八号等20多个早、中、晚熟优良品种合理搭配转变,从生产普通果到套袋果、艺术果、富硒果的转变,从化学农药防治到生物物理等无害化病虫防治的转变,合阳苹果的品质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合阳苹果尤以梁山脚下的皇甫庄、金峪、甘井和杨家庄四镇办所产最佳。“金水牌”、“甘井牌”是合阳苹果两大品牌,在1997年获得国家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已打进全国各主要城市的果品市场。目前,全县已建成15万亩绿色无公害果品基地和9万亩绿色苹果基地,建成省级生态示范园10个,市级示范园20个,县级示范园56个,创建省级苹果生态示范村3个,面积10230亩。2010年,全县完成果树大改型面积12万亩,强拉枝面积15万亩,施肥20万亩,清园涂白25万亩,冬灌15万亩,间伐1.5万亩,新优技术推广普及率90%,苹果套袋20亿只,套袋率达到80%,优质果率达到76%.

3、果农的市场意识逐渐增强。随着苹果产业的发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市场流通,逐渐形成了一支联系广泛的经纪人队伍。目前,全县从事苹果销售的经纪人达到2123人,常年与广东、河南、安徽、江西等16个省的近500多名客商密切联系。同时,也形成了一些有一定知名度的销售大村和大户,甘井镇仙宫村的宋林生2010年9月份接待7位客商,销售苹果300万斤,本人从中受益近10万元。果农在具体销售中,也从过去的散装、混装销售发展到了分级包装和按照市场需求择机销售。

4、产业链条不断完善。近年来,苹果产业不断向产前、产后延伸,链条进一步拉长,与苹果生产相关的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建设苹果库存量在3000吨以上的气调库和冷库达到10座,加之恒兴果汁年加工鲜果32万吨,有力地推动了苹果产业从初级生产向包装、储藏、果汁加工的延伸。

5、农民增收效果明显。与合阳县其它产业相比较,苹果产业有着明显的规模优势。近几年,市场价格也一直比较稳定。如2010年,套袋富士平均价格每斤1.6元,最高达到3.6元。全县苹果产量达到28.5万吨,产值7亿元左右,农民苹果人均纯收入106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三分之一。苹果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宣传力度不到位。从实际检测情况来看,合阳苹果在品质方面与洛川、白水苹果没有差异,与山东等地的苹果相比具有较大优势,然而在一些地方的市场占有份额很少,甚至出现了有些客商还不知道合阳这个地方,而有些客商把合阳苹果贴牌后再销售的尴尬境地。反映出我们在苹果的宣传推介方面做的还不够。同时,宣传推介中,品牌塑造还不够突出,影响力和知名度明显不足。

2、基地规模扩张速度慢,新建园质量不高。由于果品市场、果农作务水平和投资水准、劳动力老化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苹果面积前些年有所萎缩,近年来在行政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面积虽有所回升,但还很不理想。苹果基地规模不够大,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尽合理,并且品种更新换代步伐缓慢,区位优势表现不明显。

3、果业基础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由于合阳县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靠天吃饭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每年的冰雹、霜冻、干旱等自然灾害时常发生,对苹果生产造成较大损失,严重影响着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4、良种苗木繁殖体系不健全。采用良种苗木可以增加苹果早期产量20%以上,能明显提高苹果生产的效益。合阳县目前尚无鲜食良种苗木繁殖场,一些适宜当地生产的红富士优良芽变得不到繁殖。栽植苗木需要从外地调入或市场购买,苗木购销渠道混杂,且由于长途运输管护不到位,苗木质量、栽种成活率难以保证。

5、服务体系不健全,发展后劲乏力。合阳县苹果生产经营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果业合作经济组织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果农组织化程度较低;县、乡、村三级果业技术推广机构不健全,实用新技术推广应用率低;多数乡镇缺少信息服务设备和技术人员,不能有效指导果业生产及果品销售;全县果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机构尚未建立,果品质量安全工作存在隐忧。

三、苹果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大果品宣传力度,扩大苹果品牌的影响力和享誉度。当今世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主动出击,自我推介,必然固步自封,发展受限。一方面,在内部举办像旅游节那样高档次、大规模的宣传推介活动,比如“合阳苹果年会”、果品采摘节等活动,邀请省内外知名人士、新闻记者到会品尝采访,进行文化渲染和宣传报道。另一方面,要积极走出去,

以省外大城市为重点,通过参加各类大型果品展销会、举办推介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合阳县苹果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要注重“洽川”品牌宣传,提高和扩大合阳县苹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省质量检疫检测所对合阳县苹果进行专业检测结果表明,39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特别是含糖量、硬度、药物残留量等一些主要指标还远远优于国家标准,这是我们对外宣传的一笔宝贵财富,必须牢牢扭住不放,有针对性地采取推销措施,大做文章,大力宣传。要重视发挥农村经纪人队伍的作用,充分利用他们联系广泛,消息灵通的独特优势,加强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营销能力。

2、稳步扩大苹果面积,提高果品质量。面积是基础,质量是生命。没有稳定的面积,高品质的质量,就不会有稳固的产业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洛川县80万亩土地,栽植苹果51万亩,每年不少户依靠苹果收入几十万元。如果我们合阳能充分利用有利的资源优势,发动群众在五年内高起步建成50万亩苹果园,只要认识到位、投资到位、管理到位,合阳农民一定会依靠苹果走上富裕幸福的康庄大道。从调查情况看,合阳县路井镇、甘井镇、金峪镇、皇甫庄、杨家庄等地苹果发展较好,果农认识程度较高、重视果园管理,对苹果发展前景看好,无论在苹果高峰期还是低谷期,果农的收入都较稳定,苹果亩均收入基本在3000-5000元左右。因此,建议县委、县政府将苹果生产作为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不断加大苹果生产的投入力度,宣传力度,管理力度,努力扩大苹果生产面积,提高果品质量,打造渭北苹果生产第一县。

3、进一步加强防灾、抗灾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东雷抽黄工程、定国水库、红旗水库以及其它一些小水利设施的作用,大力发展滴管、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扩大灌溉面积,另外要扩大防雹网建设规模,积极推行农业保险等新措施,分解果业生产风险,切实保护果农利益。

4、实施好现代农业苹果产业示范项目。以现代果业项目的实施为契机,切实加大对果业投入力度,通过政府组织,市场化运作的形式,新建1-2个苹果新品种苗木繁育中心。努力改变果园基础条件,狠抓果园管理新优技术的应用,严格按照绿色有机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全面推广“果、畜、沼、草、水”生态果园技术,形成果畜配套模式,大力推广果园生草、秸秆覆盖、测土配方、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全面改善土壤肥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综合生产水平。

5、强化服务、拓宽市场。加强果树技术服务站建设力度,从人力、财力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具体负责当地果业技术培训、果园管理、新建园的规划设计工作。县上要尽快建立果业信息电子服务中心,进行苹果生产、交易及相关行业有关信息服务,及时发布中、省、市在果业方面的政策与法律,指导果品生产,调节果品流通。要鼓励农村能人、生产企业等创办果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规范完善现有果农专业协会,把千家万户生产的分散状况组织起来,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和适应市场的能力。推广精品包装,加强果品产后商品化处理,实施清洗打蜡,严格分级分等,杜绝以次充好,扭转目前“一流产品、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现象,对高档精品果实行品牌包装,提高果品的商品性能。大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要拓宽营销网络,按照“网络化、连续化、规模化”的发展思路,采取开办直销窗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