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学科整合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学科整合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23T09:16:54.837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4期作者:陈婷婷[导读] 教师能够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凭借图片、视频或音乐等多样化的形式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陈婷婷(广西省南宁市第四中学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信息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教学资源,其具有更强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同时也具有更强的表现力。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交互性和互动性,可以产生非常好的直观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具体地说,教师能够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凭借图片、视频或音乐等多样化的形式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生物;学科整合;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7-067-02 新课程认为,加强素质教育是现代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基础,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是教学效率得以提高的保障。为了满足以上的各种要求,我们应积极推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工作之一。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还需要老师们从实践出发,认真探索、思考。

一、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目的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能力,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课程整合作为一种教与学的手段其目的也是如此。一是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即以互联网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突破口,建构一种全新的教学结构以及相应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学生必须会合理利用各种技能进行学习、合作和交流并解决问题。二是促进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网络交互式教育环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各得其所,各得其乐,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与学习习惯。三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即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以各学科知识为载体,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学科知识,学习做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学科整合的作用

信息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教学资源,其具有更强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同时也具有更强的表现力。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交互性和互动性,可以产生非常好的直观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具体地说,教师能够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凭借图片、视频或音乐等多样化的形式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符合学习主题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概念联系的情境等,模拟再现生物体内部的变化规律和微观动态过程,将抽象的、难理解的概念和规律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组成细胞的分子》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如果只依靠教材开展课堂教学就无法在教学中融入足够的生动性,无法让学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加深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将肉眼难见的细胞制作成为夸张的卡通化形象。同时,教师就可以将细胞中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逐步分裂出来,通过不同的着色让学生进行辨认,通过强烈的对比,使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为不同的元素和化合物设计独特的台词,通过幽默的台词表现出细胞中各种组成物的特点,同时让学生感到趣味。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学科整合的方法

1、创设真实的生物教学情境。高中生的感性认知相对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因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情境创设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结合信息技术,创设出一个丰富真实的教学情境,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从而激发学生认知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微生物学"时,教师可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将微观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索,把握认知对象的本质。

2、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高中生在高中生物的学习过程,由于受到主体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于部分学科内容在认知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构成了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难点。而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则使得学生的认知对象能够以声音、图像、文字、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能调动多种认知方式,获取更为深刻广泛的学科信息,构建出完善的学科理论模型和知识结构,进而实现对高中生物教学难点的突破。如,教学"神经调节"中的"兴奋的传导"时,由于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很难把握这一章节的内容,借助信息技术,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一体化兴奋传导路线模拟出来,进而使学生对兴奋传导机制有深刻的理解,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创建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作为一项学生认知工具和教师教学工具,有助于学生构建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体系。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将相关知识整合成课件,学生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开展自主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共享的功能,创建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从而引导学生加强对认知对象的观察、认知、探究与体验,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握学科内容的本质。如在教学"水分的吸收",可以通过Flash动画演示渗透作用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总结"什么是渗透作用"、"渗透吸收的条件是什么",并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议案到学生讨论成熟植物细胞是否具备渗透吸收条件,通过Flash动画演示成熟植物细胞吸收和失水现象,进而得出结论。

四、把握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切入点,加强学生的实验水平

高中教育体系中之所以具有诸多不同的学科,是因为每一个学科都具有不同的学习内容,每一个学科都具有不同的具体教学目标。高中生物教学,是以高中生物基础知识为前提,让学生对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具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世界中的不同现象与理论。此外,高中生物教学更要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具有生物实验的水准。这样的学科特点,使得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很有必要。教师要应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的实验水平,使学生在实验中对生物知识进行探索,促进学生生物实验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讲解《酶的特性》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对酶进行认识,就要利用实验让学生对酶有一个具体与形象的认知。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让学生对酶的具体形态有一定的了解,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酶实验的呈现,从而让学生了解酶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积极作用。然后在信息技术条件的支持下,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模仿,自主动手操作生物实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生物内容。这样信息技术应用切入点的准确把握,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以及生物学习兴趣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