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教案
七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七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趣味数学活动,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数学谜语2.数独游戏3.数学故事4.数学竞赛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以趣味数学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谜语1】:一个西瓜,切成四块,吃了一块,还剩几块?【谜语2】:小明的妈妈有三个儿子,两个叫“一月”、“二月”,请问第三个儿子叫什么?2.数学谜语解析教师引导学生解析谜语,并让学生尝试解答。
学生解答后,教师公布答案,并解释谜语背后的数学原理。
3.数独游戏教师简要介绍数独游戏的规则,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游戏。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数独难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数学故事教师讲述一个数学故事,如《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
学生听故事,感受数学家的智慧。
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数学道理,如勤奋、专注、创新等。
5.数学竞赛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竞赛,设置若干道数学题目,限时完成。
学生分组竞赛,积极思考,展示自己的数学才华。
教师公布竞赛结果,给予获胜者表扬和奖励。
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趣味数学的兴趣。
2.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评价学生在数独游戏、数学竞赛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合作交流: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沟通、协作情况,了解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数独游戏,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故事,了解更多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3.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六、教学反思1.教师在活动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教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是否关注到了每个学生的需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3.教学评价是否全面、客观,能否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教案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生活中的数学》,具体内容包括:11.1节《趣味数学生活》及11.2节《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详细内容为通过实际生活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实用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直尺、圆规、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实践情景引入:出示案例,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 例题讲解:针对案例,进行详细的解题步骤讲解,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2. 内容:(1)生活中的数学现象(2)数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解题步骤及方法(4)随堂练习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a. 小明的妈妈给了他10元钱,他想买一本价值5元的故事书和一支价值x元的钢笔,请问x的取值范围是多少?b.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如果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求长方形的长和宽。
(3)思考题: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其他问题?2. 答案:(1)答案不唯一,举例合理即可。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教案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一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第三节《趣味数学生活》。
主要内容包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趣味数学活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趣味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们分享一下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5分钟)详细讲解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趣味数学生活》的内容,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两个典型的例题,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5分钟)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趣味数学生活》2. 主要内容: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小组讨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生活中的物品价格,求出总价。
(2)测量房间的长、宽、高,计算体积。
2. 答案:(1)总价 = 单价× 数量(2)体积 = 长× 宽× 高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教案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数学知识。
(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哪些数学问题?2. 知识讲解(1)数与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出与数字有关的问题,如购物、计费等。
讲解例题:小明去超市购物,购买了一瓶饮料、一包饼干和一盒牛奶,分别花费5元、3元和8元。
请问小明一共花费了多少钱?(2)形与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出与形状有关的问题,如地图、房屋等。
讲解例题:小明家的客厅是一个长方形,长为6米,宽为4米。
请问客厅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除了本节课所讲的内容,你还能想到生活中的哪些数学问题?六、板书设计1. 数与生活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例题:小明购物问题2. 形与生活形状在生活中的应用例题:小明家客厅面积问题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题A. 一辆公交车从起点到终点共经过10个站点,每个站点停留时间为2分钟,全程行驶时间为40分钟。
请问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共停留了多少时间?B. 小红家的花园是一个正方形,边长为5米。
请问花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C. 小华家的客厅是一个长方形,长为8米,宽为5米。
请问客厅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D.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6厘米,请问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 答案(1)A. 20分钟B. 25平方米(2)C. 40平方米D. 9平方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七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七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趣味数学》教材第二章“数的奥秘”中的2.3节“神奇的数字魔法”。
内容包括:数的神奇性质、数字谜语、数学游戏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数的神奇性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解决数字谜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谜语的理解与解答。
教学重点:数的神奇性质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数字卡片、白板笔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数字魔术,引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a. 讲解数的神奇性质,如完全数、亲和数等。
b. 举例说明数字谜语的解答方法。
c. 介绍数学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字的趣味性。
3. 例题讲解:a. 解答数字谜语:“一个两位数,它的倒序数是它自己的两倍,这个数是什么?”b. 分析数的神奇性质,找出答案。
4. 随堂练习:a. 让学生解答数字谜语:“一个三位数,它的每个数字的立方和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什么?”b. 学生自主探究数的神奇性质,找出答案。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数字的神奇性质,分享彼此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数字魔法2. 内容:a. 数的神奇性质b. 数字谜语解答方法c. 数学游戏介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找出5个完全数,并解释它们的特点。
b. 解答数字谜语:“一个两位数,它的倒序数是它自己的两倍,这个数是什么?”2. 答案:a. 完全数:6、28、496、8128、33550336b. 答案:36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有趣的数字魔术和谜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a. 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数的神奇性质的知识,下节课分享。
b. 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编写数字谜语,与同学互相解答。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讲解方式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处理4. 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5.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一、教学内容的讲解方式在讲解数的神奇性质时,应结合具体例子,如完全数、亲和数等,通过故事、历史背景或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
2024年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教案
2024年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一数学教材《趣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第二章,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生活中的数学”,涉及数的分类、数的性质以及数的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分类及性质,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进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数学奥秘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的分类及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数的分类、数的性质以及数的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如购物时的价格计算、测量长度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2. 教学新课(15分钟)(1)数的分类: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2)数的性质:奇偶性、整除性、质数与合数。
(3)数的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数的分类: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2. 数的性质:奇偶性、整除性、质数与合数。
3. 数的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4. 例题及解题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找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说明涉及到的数学知识。
(2)计算题:2^3 × 3^2 ÷ 6,并解释运算过程。
2. 答案:(1)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购物时计算价格,涉及加减乘除运算。
(2)2^3 × 3^2 ÷ 6 = 8 × 9 ÷ 6 = 1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数的分类、性质和运算。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优质教案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将带领同学们探索《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
我们将在教材第3章“数运算”中,深入学习生活中数学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分数与小数转换,百分比应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到四则运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小数、百分比转换和应用。
2. 学会运用四则运算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
3. 培养同学们观察生活、发现数学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数、小数、百分比应用及四则运算。
难点: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将在课堂上展示一些生活中实际问题,如购物打折、烹饪食材分配等,引导同学们发现其中数学元素。
2. 例题讲解(15分钟)以购物打折为例,讲解如何将折扣转换为小数或分数,并进行计算。
3. 随堂练习(10分钟)同学们根据我提供实际问题,独立完成练习,巩固分数、小数、百分比应用。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将四则运算应用于解决更复杂实际问题。
5. 互动环节(10分钟)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实际问题方法,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2. 主要内容:分数、小数、百分比转换四则运算在生活中应用实际问题解决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华去超市购物,原价100元商品打8折,请计算折后价格。
(2)妈妈买2斤苹果,单价为5元/斤,请计算妈妈购买苹果总价。
2. 答案:(1)折后价格=100元×0.8=80元(2)总价=2斤×5元/斤=10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活中实际问题,让同学们解数学在生活中应用。
课后,同学们可以尝试寻找身边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同时,鼓励同学们多参加数学竞赛、实践活动,提高自己数学素养。
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进一步学习代数表达式,为解决更复杂问题打下基础。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教案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教案教案: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第一章《数学与生活》的第三节《生活中的数学》。
本节主要介绍负数及其应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负数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负数的运算规则。
难点: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负数,如温度低于零度、负债等。
2. 讲解负数的定义:负数是小于零的数,用负号“”表示。
3. 介绍负数的表示方法:在数轴上,负数位于原点的左侧。
4. 讲解负数的运算规则:(1)加法:两个负数相加,绝对值相加,符号保持不变。
(2)减法:减去一个负数相当于加上它的相反数。
(3)乘法:两个负数相乘,结果为正数;一个负数乘以一个正数,结果为负数。
(4)除法:一个负数除以一个正数,结果为负数;一个负数除以一个负数,结果为正数。
5. 例题讲解:结合生活实例,讲解负数的运算规则。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对负数运算规则的理解。
7. 应用拓展: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负数应用实例,并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1. 负数的定义2. 负数的表示方法3. 负数的运算规则七、作业设计(1)小明的温度计显示5℃;(2)小红欠小明10元钱。
(1)3 + 2 = ?(2)5 (2) = ?(3)(2) × 4 = ?(4)6 ÷ 2 =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负数的概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讲解负数的运算规则时,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生活中的趣味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趣味数学》,详细内容包括:4.1生活中的数学问题,4.2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3趣味数学题目解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4.1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实践情景引入:购物时如何计算折扣、结账时找零等。
例题讲解:讲解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如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等。
3. 课堂练习:让学生解答4.2节中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趣味数学题目解析:讲解4.3节中的趣味数学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2. 知识点:4.1生活中的数学问题4.2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3趣味数学题目解析3. 例题与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购物时的折扣和找零。
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解答教材4.2节中的习题。
2. 答案:见教材课后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你还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数学问题?如何解决的?2. 你认为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3. 探索其他趣味数学题目,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指导意义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精品教案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十章《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主要内容包括:生活中的数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通过实际情境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章节为第1节“有趣的数字”和第2节“身边的数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知识和数字,增强数学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生活中的数字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如购物、测量等,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学习第1节“有趣的数字”,介绍生活中常见的数字,如电话号码、门牌号等。
3.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第2节“身边的数学”,通过实例分析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生活相关的数学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2. 内容:(1)有趣的数字(2)身边的数学(3)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5个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现象。
(2)简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问题描述:小明家的客厅长6米,宽4米,他想用方砖铺满整个客厅地面,每块方砖的边长为0.5米,请问需要多少块方砖?(1)略(2)略(3)需要48块方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素养。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教案856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教案856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十章《趣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具体内容包括:利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坐标系,以及运用坐标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数轴的概念,掌握数轴上点的坐标表示方法,了解坐标系的基本构成,能够运用坐标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坐标系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数轴的概念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直尺、圆规、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地图,提出问题:“如何表示地图上某一点的位置?”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新课导入(1)回顾数轴的概念,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一些点。
(2)介绍坐标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坐标表示位置的方法。
3. 例题讲解(1)讲解例题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求它们之间的距离。
A. 2B. 3C. 1.5(2)讲解例题2:已知一个点在数轴上的坐标为3,表示这个点的实际意义。
4. 随堂练习(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求它们之间的距离。
A. 4B. 5C. 2.3(2)已知一个点在数轴上的坐标为2,表示这个点的实际意义。
5. 知识拓展(1)介绍坐标系的概念,让学生在坐标系中表示一些点。
(2)讲解如何利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数轴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 坐标系的概念及表示方法3. 数轴和坐标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求它们之间的距离。
A. 6B. 4C. 1.8(2)已知一个点在数轴上的坐标为1,表示这个点的实际意义。
初中趣味数学教案(优秀6篇)
初中趣味数学教案(优秀6篇)初中趣味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把平行四边转化成长方形,找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从而顺利推倒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直尺、三角板等。
学具准备:2块平行四边形彩色纸片、三角板、直尺、剪刀教学过程:师:出示平行四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它有什么特征?生指出它的底和高。
你能画出它一条底边上的高吗?(在平行四边形图片上画一画,并标出底和高。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1、创设故事情境同学们,喜欢喜羊羊的动画片吗?据说羊村的牧草越来越少,村长决定把草地分给各个羊自已管理和食用。
懒羊羊分到的是一块长方形地,喜羊羊分到的是一块平行四边形地,它们认为自已的草地更少,争了起来。
同学们想帮它们解决这个问题吗?你们准备怎样解决呢?2、复习旧知,揭示课题(1)复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口算长方形草地的面积。
(板书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2)师:你能帮它们求出这块平行四边形草地的面积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自主探究,操作交流1、大胆猜想师:在学习推导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时,我们最初使用了什么的方法?(数方格)今天学习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不能也用这个方法?师: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生看大屏幕,认真数方格)你有什么发现?(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都是18平方米……) (知识点)师:同学们继续观察这两个图形,并完成的表格。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教案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 数学趣题解析3. 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如购物时如何使用优惠券,让学生思考其中的数学问题。
2. 新课讲解:(1)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讲解购物、饮食、交通等方面的数学问题。
(2)数学趣题解析:分析经典的数学趣题,如鸡兔同笼、百钱买百鸡等。
3. 例题讲解:(1)讲解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如何组合商品和优惠券。
(2)分析解题思路,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关键。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5. 小组讨论:针对随堂练习中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
六、板书设计1. 趣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2. 内容:(1)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数学趣题解析(3)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购物时使用优惠券的最佳方案。
(2)分析一道数学趣题,并给出解题过程。
2. 答案:(1)根据商品价格和优惠券面值,列出方程求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易于激发学生兴趣。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教案856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教案856一、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购物、烹饪、测量等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2. 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探讨数学在科技、经济、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3.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了解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购物、烹饪、测量等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讲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思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内容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购物、烹饪、测量等实例2. 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科技、经济、工程等领域3.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实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出生活中遇到的三个数学问题,并说明如何解决。
分析数学在科技、经济、工程等领域的一个应用实例。
2. 答案:作业题目一: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折扣、烹饪时如何调整食材比例、测量物体长度时如何换算单位等。
作业题目二:如数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经济学中的数学模型等。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教案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生活中的数学》,具体内容包括:趣味数学问题、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数学阅读与思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趣味数学的产生背景,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 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理解趣味数学的内涵,学会将数学应用于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直尺、圆规等。
学具:练习本、圆规、直尺、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趣味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1)例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cm,宽是5cm,求对角线的长度。
(2)讨论:为什么长方形的对角线会比长和宽更长?2. 新课内容:讲解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1)讲解: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例题:一个梯形的上底是4cm,下底是10cm,高是6cm,求梯形的面积。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1)为什么圆的周长和面积会用到π?(2)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六、板书设计1. 趣味数学问题(1)长方形对角线长度(2)梯形面积计算2. 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1)勾股定理应用(2)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3. 数学阅读与思考(1)圆周率π的由来(2)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求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
(2)计算一个圆的面积,已知半径为5cm。
2. 答案:(1)对角线长度为边长的√2倍,即5√2 cm。
(2)圆的面积为π×半径的平方,即25π cm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趣味数学问题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4年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教案
2024年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一数学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数学》第二节《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
详细内容包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生活化,趣味数学游戏,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的意识。
3. 通过趣味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及趣味数学游戏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10分钟):介绍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趣味数学游戏(15分钟):组织学生参与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 趣味数学游戏3. 例题解析4. 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找出生活中的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设计一个趣味数学游戏,与同学分享。
2. 答案:(1)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答案不唯一,有趣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现数学的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教案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一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第三节“趣味数学生活”,主要内容包括:生活中的数字、方程、几何图形等趣味数学问题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生活中的数字、方程、几何图形等趣味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直尺、圆规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折扣、出行时如何选择路线等,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展开讨论,共同寻找解决方法。
5. 课堂小结(5分钟)6. 互动环节(10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及解决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强调作业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2. 主要内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问题解决方法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购物折扣;(2)设计一条出行路线;(3)运用几何知识测量物体长度。
2. 答案:(1)折扣计算方法:原价×折扣=折后价;(2)出行路线设计:根据出行目的地、交通方式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路线;(3)物体长度测量:利用直尺、圆规等工具,进行实际测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素养,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及反思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生活中的数学”。
详细内容包括:生活中的几何图形、生活中的数据统计、生活中的概率问题。
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数据统计和概率问题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活中的概率问题。
教学重点: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数据统计及概率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直尺、圆规、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数据统计和概率问题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 新课导入(15分钟)(1)生活中的几何图形① 展示实例:建筑物、家具、交通工具等。
② 分析特点:讲解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生活中的数据统计① 展示实例:气温变化、人口普查、消费水平等。
② 分析方法:介绍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3)生活中的概率问题① 展示实例:彩票、抽奖、游戏等。
② 分析原理:讲解概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几何图形例题:求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形的面积。
(2)数据统计例题:分析班级同学的身高分布情况。
(3)概率问题例题:计算掷骰子得到偶数点的概率。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练习计算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的面积、周长等。
(2)让学生收集、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计算生活中常见的概率问题。
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回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几何图形2. 生活中的数据统计3. 生活中的概率问题4. 例题及解答5. 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自己房间的面积。
初中趣味数学教案
初中趣味数学教案【篇一: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数学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们领略数学隐藏在生活中的迷人之处;2、培养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方法:启发探索、小游戏教具安排:多媒体、剪纸、小剪刀三把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从小学到现在我们都在跟数学打交道,能说说大家对数学的感受吗?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不管以前你们喜不喜欢数学,但老师要告诉大家,其实数学很有趣,它不仅出现在我们的课本,更隐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只要我们仔细探究,就会发现它在我们的周围闪着迷人的光,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喜欢数学,与数学成为好朋友,好好领略好朋友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
事不宜迟,现在我们马上开始我们的数学探究之旅。
首先,我们来玩个小游戏:请大家拿出笔和纸,根据下面的步骤来操作,你会有惊人的发现。
(ppt演示)[1] 首先 ,随意挑一个数字(0、1、2、3、4、5、6、7)[2] 把这个数字乘上2[3] 然后加上 5[4 ] 再乘以 50[5] 如果你今年的生日已经过了,把得到的数目加上 1759 ; 如果还没过,加 1758[6] 最后一个步骤,用这个数目减去你出生的那一年 (公元的 )师:发现了什么?第一个数字是不是你一开始选择的数字呢?那接下来的两个呢?如无意外,就是你的年龄了。
是不是很有趣呢?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课后大家仔细想想自然就明白啦,这就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了。
接下来我们来尝试帮助格尼斯堡的居民解决下面的问题(ppt演示):格尼斯堡建造在普蕾尔河岸上。
7座桥连接着两个岛和河岸,如图所示:网路图居民们的一项普遍爱好是尝试在一次行走中跨过所有的7座桥而不重复经过任何一座桥。
同学们,你们能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想法吗?拿出纸和笔设计的路线。
学生思考设计。
师:同学们行吗?事实上,著名数学家欧拉已经证明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可是这是为什么呢?别急,我们继续看下去。
1944年的空袭,毁坏了大多数的旧桥,格尼斯堡在河上重新建了5座桥,如图:b现在请同学们再尝试一下,在一次行走中跨过所有的5座桥而不重复经过任何一座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们领略数学隐藏在生活中的迷人之处;
2、培养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方法:
启发探索、小游戏
教具安排:
多媒体、剪纸、小剪刀三把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从小学到现在我们都在跟数学打交道,能说说大家对数学的感受吗?
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不管以前你们喜不喜欢数学,但老师要告诉大家,其实数学很有趣,它不仅出现在我们的课本,更隐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只要我们仔细探究,就会发现它在我们的周围闪着迷人的光,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喜欢数学,与数学成为好朋友,好好领略好朋友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
事不宜迟,现在我们马上开始我们的数学探究之旅。
首先,我们来玩个小游戏:
请大家拿出笔和纸,根据下面的步骤来操作,你会有惊人的发现。
(PPT演示)
[1] 首先,随意挑一个数字(0、1、2、3、4、5、6、7)
[2] 把这个数字乘上2
[3] 然后加上5
[4 ] 再乘以50
[5] 如果你今年的生日已经过了,把得到的数目加上1759 ;
如果还没过,加? 1758
[6] 最后一个步骤,用这个数目减去你出生的那一年(公元的)
师:发现了什么?第一个数字是不是你一开始选择的数字呢?那接下来的两个呢?如无意外,就是你的年龄了。
是不是很有趣呢?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课后大家仔细想想自然就明白啦,这就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了。
接下来我们来尝试帮助格尼斯堡的居民解决下面的问题(PPT演示):格尼斯堡建造在普蕾尔河岸上。
7座桥连接着两个岛和河岸,如图所示:
居民们的一项普遍爱好是尝试在一次行走中跨过所有的7座桥而不重复经过任何一座桥。
同学们,你们能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想法吗?拿出纸和笔设计的路线。
学生思考设计。
师:同学们行吗?事实上,着名数学家欧拉已经证明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可是这是为什么呢?别急,我们继续看下去。
1944年的空袭,毁坏了大多数的旧桥,格尼斯堡在河上重新建了5
座桥,如图:
现在请同学们再尝试一下,在一次行走中跨过所有的5座桥而不重复经过任何一座桥。
学生思考。
师:同学们,这次行得通了吧?那么为什么呢?有没有同学可以说一下他的想法?
其实,我们的欧拉大师经过研究大量类似的网络,证明了这样的事实(PPT演示):要走完一条路线而其中每一段行程只许经过一次,只有当奇数结点的数目是0或2时才是有可能的,在其他情况下,如果不走回头路,就不能历遍整个网络。
他还发现:如果有两个奇结点,那么经过整个路线的形成必须从一个奇结点开始,到另一个奇结点结束。
师:我们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的?第一个图奇结点的个数为3,第二个图奇结点的个数减少到2个了,看来真的是这样的。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在练习本上解决这个问题:(PPT演示)
下面是一幅农场的大门的图。
如果笔不离纸,又不重复经过任一条线,有没有可能画成它?
学生思考讨论。
师:我们看到它的奇结点个数为4,由欧拉的证明我们知道不能一笔画成。
那如果农场主将门的形状做成这样呢?(PPT演示)
学生尝试。
师:是不是可以啦,为什么呢?
生:奇结点个数为2.
师:这种不用走回头路而历遍整条线路的情况,不仅仅具有趣味性,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实用性,比如,我们的邮递员和煤气抄表员,不走回头路意味着可以节省很多宝贵的时间。
看来,数学并不像某些时候想的那样没什么用处了吧?
下面我们继续我们的奥秘之类吧。
今天我们班有同学生日吗?如果你生日,爸爸妈妈给你买了一个正方形的蛋糕,你要把它切成不同形状的平均大小的7块,怎么切?能行吗?尝试一下。
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把正方形的周边(即周长)分成7个等长,定出蛋糕的中心,从周边划分等长的标记切向中电,(如图所示)即可。
为什么呢?这里我们用到三角形等高等底面积相等的性质。
吃完了蛋糕,我们来观赏一下百合花。
(PPT演示):
一个乡村的池塘里种了美丽的百合花,百合花生长得很快,使它们覆盖的面积每天增加一倍。
30天后,长满了整个池塘,那么池塘只被百合花覆盖一半时是多少天呢?同学们,你知道吗?
学生讨论。
师:答案是29天,多么神奇,是吧?潜意识里我们很难接受答案就是29天,只与30天差一天。
但用数学我们很容易很清楚地知道是
29天,奥秘就在“它们覆盖的面积每天增加一倍”这句话里面。
你看,数学是多么聪慧、多么神奇的家伙!
其实,除了以上我们看到的一些有趣的数学影子外,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处处透着数学的魅力,比如,在车站时我们看到的两车甚至三车同到的现象,并不是偶然的,里面也包含了丰富的数学知识,比如,为什么四叶草那么罕见;下雨时在什么情况下慢慢走比快快跑淋到的雨少;怎样使烤面包所需的能量削减25%;魔术是怎样产生的;还有侦探家福尔摩斯为什么这样神奇….这些,数学都可以为你解释,帮你解决。
认真细细探究,你会发现数学和生活的结合紧密到令你感到惊奇,而且你必然会发现数学是多么迷人的家伙。
希望同学们能在学习、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美,享受数学带给我们的惊喜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