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 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谱牒
作者:汉唐晟世|来自:汉唐晟世
唐:1、即陶唐氏。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居于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尧乃其领袖。2、古国名。(1)相传为祁姓,尧的后裔。在今山西翼城西,为周成王所灭,后来作为其弟叔虞的封地。(2)姬姓,在今湖北随县西北唐县镇,公元前505年灭于楚。
唐叔:周代晋国的始祖。姬姓,名虞,字子于。周成王弟。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西)后,把唐封给他,包括以前夏代建都地区,并赏给怀姓九宗。其子燮继位,因南有晋水,改称晋候。
唐昧:1(?-前301)。昧一作蔑。战国时楚将。楚怀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01年),齐将匡章、魏将公孙喜、韩将暴率军进攻楚的方城,他率军抵御,在垂沙(今河南唐河西南)打败被杀。2、战国时楚国占星家。
唐蒙:西汉人。武帝时,任番阳(今江西波阳东北)令。上书建议开通夜郎道,被任为中郎将,奉命前往夜郎,以厚礼招致夜郎候同归汉。汉于其地设犍为郡,并开辟道路二千余里。
谱牒
古代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史记.太史公自序》:“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即专记帝王诸侯世系的史籍。魏、晋、南北朝时特重门第,有司选举必稽谱牒,谱学成为地主官僚保持门阀的工具。晋太元中,贾弼撰《姓氏薄状》,子孙相传,号为贾氏谱学。梁王僧儒因贾弼旧本,改撰《十八州谱》等书,号为王氏谱学。北魏太和中,诏诸郡中正各立本土姓族,次第为举选,名“方司格”。唐时路敬淳、柳冲、韦述等都讲明谱学。太宗、武后时曾修订《氏族志》。五代以后,谱学渐衰。郑樵《通志》著录谱系六种、一百七十部;至马端临撰《文献通考》时,所存者不过数家。明清地主阶级仍多编修族谱。
春秋时期,皇帝的家族事务由政府专门设置宗正来管理,当然也包括皇帝家事记载和家谱编行,民间的家谱基本处于自流阶段。秦代的家谱,现在已不见记载。汉代家谱,见于文献记载的有《帝王诸侯世谱》20卷,《扬雄家牒》、《邓氏官谱》以及颍川太守聊氏所作的《万氏谱》等。此外还有一些碑刻实物。汉代的家谱与前代大致相同,主要作用是“奠世系、辩昭穆”,因而著录比较简单,仅为家族世系,注明生卒、官爵、字号、葬所等。多由别人代修,因而为尊者讳起见,行文通常称字不称名。魏晋以致唐代的家谱现在已基本无存。宋元时代的家谱留传极少,明代的家谱现在保存较多,宋以后的家谱内容通常包括:(1)族姓源流:一般总要上溯到家族的始祖,大多上托帝王、名人,以表谱形式,列出家族流传世系。(2)恩荣:记录本家族列祖列宗的诸如科举、仕宦以及受到政府褒奖情况,即使没有做过官,也要写上处士,实在没有可写的,年纪活得大的,也要写上耆寿、寿妇等,使自己家族门楣生光。(3)对每一个入谱之人,特别是家族内重要人物,有传记如名字、号谥、婚姻、生死经历、登谱之年、妻妾、节孝,尤其对子嗣记录特别认真:如养子、私生子、女儿、11岁以下死亡的以及入赘等情况特别慎重,以防“冒宗”、“乱宗”之事。(4)祖宅、祠堂。祠规、祠记、祠产、义庄、义田、家礼、家训、祖茔、祖屋的地形图。最后是家传:墓志铭、行状、寿序、年谱、像赞等,有的还专列著述或艺文,收载家族先
人的著述、诗文。
家谱修撰,到了明清,其格式大致如下:
1、谱序:有自序和他序。修谱的缘由,历史、过程、内容大有要及修订年月,以往历次修谱的旧序也收人。为了增光族望,还请当代名人作序。
2、题辞:前代皇帝或名人为本家族或家谱的题词。
3、恩荣:包括敕书、诰命、碑文、匾额。
4、凡例:介绍本谱的编写体例,收录范围,结构特点,各种著录规则,本谱中各类目的立类理由,入谱人物的标准,避讳等。
5、图:祖庙、祖茔、祠堂、牧场、水源、住宅。
6、节孝:节妇孝子。
7、像赞:先人、达人遗像。
8、考:有疑则考:姓氏来源、迁徙、世系、仕籍、先人科名、祠庙、祖茔等。
9、世系:主要内容,五代为一表。
10、世系录:是对世系表的解释。即记录一个人的生、老、病、葬的简历。内容包括父名、排行、名、字、号、生卒年月日时、享年、官职、功名、德行、葬地、葬向、妻妾的生卒年月日时、封诰、岳家、子女、女嫁之人,有无富贵外孙等,特别重生死、血统。
11、派语:即字辈。大多由皇帝、名人、祖先确定。子孙后代,一代一字作为排序。如孔子后裔派语:希、伯、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
12、传记:家族中有功名贤能、特殊事迹、封功传业、名可行世之人可入传。
13、宗规家训:族规、祠规、家规、家训、家箴等。
14、祠堂、祠产、坊墓。祠堂的历史与现状、神位、世次、祭田的管理、祖茔分布坐向。
15、先世考辩:叙述家族历史如得姓始末、始祖、支派、迁徙、分布。尤其是本支的迁徙、定居历史、各支外迁史、一些同姓、同宗的考辩。
16、志:为家族中专门资料的汇集,如科名、节孝、仕宦、宗行、宗寿、宗才、封赠、族内学校、祖茔、祖产等。
17、杂记:如契约、合同等。
18、文献:收载本族先人著述等。
19、修谱姓氏:包括撰修人和捐资人等。
20、五服图
21、余庆录:家谱修成,末尾空余几页白纸,上书“余庆录”。
22、领谱字号:防止家谱外传。定期抽查。
根据《清代四川进士征略》清朝268年中,四川进士786人,全国共计26391名,占三十五分之一。其中状元一人:骆成骧(资州人,今资中);榜眼:李仙根(遂宁人);探花:江国霖(大竹人)。唐氏共5人,他们是:唐正恩:巴县人。道光(1840)年间举人,庚戌(1850年)第三甲第16名进士。
唐弘宇:绵竹人(根据遂宁县志为遂宁人)。雍正乙卯(1735年)举人,乾隆己未(1739年)三甲第61名进士。
唐乐宇:字尧春,号九峰,绵竹人。乾隆壬午(1762年)举人,丙戌(1766年)三甲第60名进士。原系安徽桐城县知县唐叔度第九子。
唐宗海:(1846-1896),字容川。彭县人。光绪乙酉(1885年)举人,己丑(1889年)三甲第35名进士。
唐毓衡:原名唐世泽,中江人。光绪己亥(1875)年举人,丁丑(1877)年三甲第181名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