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格局变化与奥巴马新政下的美国中东政策
形势与政策5讲.第五讲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第五讲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再平衡”标志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逐步深化。
通过战略与安全的“再平衡”、盟友及伙伴关系的“再平衡”和经济“再平衡”,美国力图维持自己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和支配地位,与此同时,防范崛起大国对美国主导的地区秩序构成挑战。
“再平衡”在强化美国优势地位的同时也给美国带来了风险,同时导致大国关系的复杂化和中小国家可能出现的“选边站”困境。
中国必须高度重视美国战咯调整带来的地区效应及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实与潜在影响。
一、重返亚太战略的提出及其调整2012年新年伊始,刚刚从十年伊战的泥潭中走出的美国将目光转向了亚太地区。
2012年1月5日,奥巴马会同国防部长帕内塔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一道在五角大楼举行了记者会,公布一份酝酿了七年之久的美国新军事战略报告——《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
根据报告,美国将裁军50万,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等地面部队将被拿来“开刀”。
美国还将大幅削减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存在,但唯独却要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并进一步提升海空军作战能力。
如同众多国际媒体所评述的那样,“中国或许不是美国重返亚太的唯一原因,但却是最重要的原因”。
1.美国的“绝对安全”事实上,即便中国没有敌意,但追求“绝对安全”的美国始终将中国列为威胁之一。
自二战之后,彻底打破孤立主义,并为此付出沉重代价的美国为自己界定出了明确的安全和防务原则,那就是在全球范围内主动出击将威胁消灭在摇篮之中,而不是坐等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
在这种“预防性防务哲学”下,美国军事战略总是以近期的多元威胁和远期的重点威胁为着眼点,试图建立“绝对的安全”。
无论是在冷战期间,乃至“后冷战时代”都将此理念贯穿始终。
为此,美国就始终保持并维护着针对全球绝大多数地区的力量投送体系,试图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将威胁控制在“适当范围”之内。
例如,在延绵半个世纪的冷战中,尽管苏联其从始自终其军事战略都是以防御性为主导,但其主动防御战略客观上却无形地挑战了美国在全球性的力量投送体系和军事存在。
奥巴马的亚洲新战
奥巴马的亚洲新战略康绍邦在新形势和新挑战下,奥巴马政府的全球战略和亚洲政策显示出与前任不同的特点和调整。
一、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奥巴马在竞选讲演中说“世界的引力中心正在向亚洲转移”,其上任以来更加重视亚洲,战略重心东移,从单纯的军事部署扩展到外交、经贸、气候变化等各个领域,加强与中印等亚洲新兴国家在安全、经济、环保等各领域的对话合作。
希拉里就任国务卿后,打破惯例,选择中日韩和印尼亚洲四国作为首访国。
种种迹象表明奥巴马政府全球战略重点继续东移。
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
首先,亚洲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与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使美国在亚洲面临新挑战。
冷战结束后,中、印、韩、东盟诸国等亚洲新兴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2008年亚洲主要经济体(含日本)GDP占全球份额增加到19%,而美国份额下降到18%。
其次,随着多极化趋势和亚洲经济发展,美国在亚洲的战略利益上升。
目前美国与亚洲的贸易额约占美国外贸总额的56%,而美国与欧洲的贸易额约占美国外贸总额的20%,亚洲主要经济体外汇储备居世界前列,合计持有美国国债约占美国国债总额的1/6;美国反恐防扩战略的重点在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朝鲜、伊朗等亚洲国家;美国对中俄的崛起更加戒备。
美国在亚洲的战略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其他地区,促使奥巴马政府全球战略重点进一步东移。
二、奥巴马“巧实力”外交新理念奥巴马政府在外交理论上批判布什政府的新保守主义和单边主义,倾向于新自由主义和多边主义,这突出表现在“巧实力”理念上。
据美国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约瑟夫·奈教授等人阐述,所谓“巧实力”(smart pow er),意为“智慧的强权”,主张将“软实力”与“硬实力”巧妙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国家的所有资源为美国的全球战略目标服务,特别是重视发挥美国软实力的资源,以弥补美国硬实力的相对下降。
“9·11”之后,布什政府奉行新保守主义,打着扩展民主和人权的旗号,实行侵略性的单边主义战略,导致美国硬实力的下降,伊拉克战争、环保政策等使美国软实力严重受损。
奥巴马上任之后的政策走向及影响
奥巴马较前任战略调整1、对美国经济形势的判断奥巴马解决金融风暴的理念:减轻受害民众阶层的债务负担,对华尔街精英阶层加强监管,提高税负在对外经济问题上,将更加强调美国的经济利益,而不是布什所执行的温和的“双赢”政策。
将更看重实体经济的富强,而不是高收入阶层所看重的金融市场的过度繁荣。
美元汇率因为美国债务赤字的扩大而不断疲软的挑战性问题,他可能会纵容,而不会像前任总统那样会顾及到美国金融市场的霸主地位2、对国际环境的影响奥巴马的目标是,恢复美国在一个不再是单极世界上的全球领导地位,并且将不是主要通过军事力量来实现,而是通过软实力以及政府间和正式国际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协作来解决特定的问题。
民主党十讲究国际合作、联盟、伙伴,利用国际机制解决问题,跟布什相比,他更看重国际合作。
对待以前被美国认为敌对的国家,未来多边主义色彩会更加浓厚,奥巴马将会倾向于多边框架,心平气和的讨论,可能会放下自己的身段,用利益交换或者一步一步走的方法,能够使对方更容易接受,而不是直接采取强硬的、敌视的态度、立场和手段3、美国能源政策的调整布什的能源政策:继续消费石油,提高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
以布什政府副总统切尼为首的“国家能源政策研究小组”体积高的《国家能源政策》报告的第八章以及最后一章《加强全球联盟》中,提出:美国的能源安全取决于充足的供应,唯有此财政支撑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增长。
报告同时强调: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使全球石油产量不断提高,我们就能确保自身的能源安全从实现全球经济共同繁荣。
保证能源安全是我们肩负的使命,是我们贸易政策和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
奥巴马认为,美国过分依赖外国原有无论是对经济还是安全都构成威胁。
奥巴马表示支持从海上钻井开采石油并发展核电,同时强烈指出必须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
奥巴马曾表示,他当选总统后将帮助开发新的能源经济,提出在未来10年内投资1500亿美元由于清洁能源开发,并计划提高燃料经济标准,争取2025年美国25%的电力消耗都来自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奥巴马对华政策
奥巴马在成功连任美国总统后,为振兴美国经济、维护全球战略利益,以及稳定日趋严峻的亚太安全形势,在对华政策上作出调整。
中国因素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也使美国对华政策面临更多的问题,中美关系也需要重新找到平衡。
经历了起始于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也大有提升,从此,中国不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有成为世界新一极的趋势,这使得作为现阶段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不再是高枕无忧了。
世界各国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亚太地区是21世纪的希望,美国日益重视亚太地区,奥巴马连任后自称是“美国第一任太平洋总统”并提出要“重返亚洲”。
这说明美国的战略中心从中东转移到了亚太地区,也是世界的权势东移的结果。
究其原因,源于中国的强势崛起,一个没有中国的亚太地区是不可想象的。
美国战略中心的东移,涵盖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意识形态等全方位多领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整体性。
可以看出,中美关系对美国来说不再是单纯的外交问题,美国各行各业逐渐感觉到了“中国因素”的影响。
中美关系呈现出了“合作内容更多,竞争态势更强”的特点,既美国政府对华政策上“遏制”与“合作”并存,奥巴马对中国的基本定位是:在政治上,中国是潜在的对手和威胁;在经济上,中国是发展伙伴和竞争对手;在军事上,中国是美国潜在的敌人。
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现阶段的战略目标并不是卷入与中国的军事冲突进行全面对抗,围堵中国的战略是不变的。
长期以来,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发展,两国在国际和双边事物中,既有接触、合作、对话也有分歧、矛盾和对抗。
目前,这两个大国是战略上的对手,但两国的繁荣和发展又离不开彼此。
中国和美国不是敌对国,但也不是同盟国,这两个国家的关系,是世界第一和第二的关系,在他们利益一致的时候相互握手,而有损于自身利益时互不理睬。
中美关系虽然有众多问题和摩擦,但谁也离不开谁,放弃对方。
而两国之间密切的经济联系,也会限制两国发生正面的冲突和对抗的可能性。
美国犹太游说集团及其对奥巴马政府中东政策的影响【最新法学论文】
以下为附加文档,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删除,谢谢。
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白驹过隙,一转眼,我们已迎来了大学的第一个暑假,这也就意味着再等到新学期开始我们可就是学长学姐了,让我不得不再次感慨时间飞逝,是啊,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还是一个刚刚毕业的高中生而已,准备用整个暑假的时间把高中三年的压抑释放出来,而现在已然是一名大学生一年有余了(当然,如果按开学时间来算自然是不大到一年),弄不清是什么时候褪去的“新生”的外衣,但是这会儿却颇有一种“老生”的滋味。
仿佛一切都在一夜之间变老,让人猝不及防。
来不及多多回忆大一的生活,暑假伊始我就投入到另一种生活当中去了,说是辛劳却也充实,说是疲惫却也会觉得那是一种享受,是啊,付出劳动后并有所得,心总是会感到些许欣慰吧!不再多言,且说这个暑假我是如何度过的吧!坦白说,本打算在暑假里到工厂找一份临时工作的,遗憾的是并没有找到,附近的工厂里都没有熟人,厂子里似乎也不缺人,远的工厂里就更不可能找到活干了(也许是不够远,后来听说许多同学都在外地打工,而没有回家,由此不免感到有些惭愧)。
倒是在一开始找了一份在饭店端盘子什么的工作,不过离家较远加之还要上夜班,所以必须得住在那儿,后来让我给推辞掉了,因为那样一来几乎天天不能在家了,而我想多陪陪母亲。
就这样一连十多天都闷在家里,没有找到任何工作。
一天接到高中同学打来的电话,说是次日七八个同学小聚一下,心想也是,毕竟一旦开学而同学又不在同一个城市,连见面都不太可能,更别说弄一个小小的聚会了,遂决定参加聚会。
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聚会那天中午一起吃饭喝酒的时候,大家无话不说,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有两个同学大一一年利用空闲时间自己挣了不少工资,更重要的是他们藉此锻炼了自己在社会上闯荡的能力,此外还有一个同学就在这个暑假办了一个补习班,收了五六十个即将上高中的学生,保守估计一个暑假下来净赚几千元。
其间,“社会”一词必然成为话题的重中之重,彼此交流闯荡社会的经验、趣闻,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认识,一顿饭的工夫,我觉得自己的思想已经相当落后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恐怕多半是纸上谈兵吧!因此,我自是沉默而少言,有同学禁不住问我这个暑假没出去打工?我如实诉说,不想同学竟帮我出主意,他们比较了解我的性格,有些内向,所以出的主意多半是要我突破自己,多和人打交道,说在社会上不会交际是不行的!最后,一同学说暑假有很多商场都在搞活动,恰好他姨市某大型超市的经理,说可以帮我问问她那要不要人。
国际政治: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解读
国际政治: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解读引言中东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国际政治的焦点和热点之一。
其地缘政治格局错综复杂,涉及到各种国家和利益主体之间的争斗与角力。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东地区的政治动荡和冲突给该地区带来了巨大的不稳定性,也对全球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对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其中的复杂性和挑战,并分析各个利益主体的作用和冲突,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了解。
1. 介绍中东地区中东地区地处亚洲和非洲之间,自古以来就是贸易和文明交汇的重要地带。
该地区包括沙特阿拉伯、伊朗、以色列、阿联酋等众多国家。
这些国家的地缘政治格局由于历史、宗教和民族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得复杂。
2. 大国的角力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受到主要大国的干预和角力的影响。
美国和俄罗斯作为超级大国,在中东地区展开的政治和军事行动对该地区的影响尤为明显。
2.1 美国的影响自冷战时期以来,美国一直在中东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国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干预了伊朗、伊拉克、阿富汗等地的内政,并在该地区建立了一系列军事基地。
美国的这种行动是出于多种原因,包括保护自身利益、维护区域稳定以及遏制恐怖主义等。
2.2 俄罗斯的角色近年来,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逐渐上升。
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干预使该国保住了阿萨德政权,并巩固了自己在该地区的地位。
俄罗斯与伊朗和土耳其等国家也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关系,使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得到了扩大。
3. 宗教和民族冲突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受到宗教和民族冲突的影响。
伊斯兰教和犹太教是该地区主要的宗教,而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则代表着什叶派和逊尼派的教派。
宗教冲突和派系之间的对立导致了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
此外,库尔德人的民族主义运动也影响着该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
4. 石油资源和能源供应中东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资源,这使得该地区成为全球能源供应的重要来源。
石油资源对于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都至关重要。
奥巴马政府的全球战略与中美关系展
• 呼吁盟国增兵阿富汗,打击国际恐怖 呼吁盟国增兵阿富汗, 主义 • 加强对巴基斯坦外交工作,寻求巴基 加强对巴基斯坦外交工作, 斯坦在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方面的 合作。 合作。 • 加强公共外交,重塑美国在伊斯兰世 加强公共外交, 界的道德威信。 界的道德威信。
3.防止核扩散 • 防止朝鲜、伊朗成为核国家。 防止朝鲜、伊朗成为核国家。 • 转移核材料 • 建立和巩固国际防核扩散机制 4、推进中东和平进程
美国外交界另一 位重要人物、 位重要人物、前国务 卿基辛格则撰文表示, 卿基辛格则撰文表示, 美中两国应该建立一 命运共同体” 种“命运共同体”(a common destiny)结构, destiny)结构, 结构 将两国关系提升到类 似二战之后大西洋两 岸关系的高度。 岸关系的高度。
2.希拉里的同舟共济说
• 巧实力外交注重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平 衡和灵活运用。 衡和灵活运用。 • “巧实力”战略倡导为国际社会提供 巧实力” 全球福利” “全球福利”。
巧实力外交的支点: 巧实力外交的支点: 重振传统盟友体制和国际机制活力 提升援助发展水平 强化公共外交, 强化公共外交,改善美国形象 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 通过技术革新, 通过技术革新,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能 源安全等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 源安全等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
• 从全球战略态势看,美国已经无力实 从全球战略态势看,
施单极统治。 施单极统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不断 加强,特别是中国、 加强,特别是中国、俄罗斯等金砖四 国的崛起。 国的崛起。美国不得不承认这些力量 崛起的事实. 崛起的事实. • 从美国对其盟国的政策看,美国明显 从美国对其盟国的政策看, 放弃了单边主义, 放弃了单边主义,急需通过加强与盟 国的合作, 国的合作,让盟国为美国分担全球义 务和责任。 务和责任。
奥巴马对华措施
奥巴马对华措施简介这篇文档将会探讨奥巴马政府对华措施的背景、目的以及影响。
我们将会分析奥巴马政府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并深入了解奥巴马对华措施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背景奥巴马政府时期是中美关系的重要时期,该时期有着许多关键事件。
其中包括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的经济崛起以及中美在南海的争议等。
这些事件为奥巴马政府制定对华措施提供了背景。
目的奥巴马政府对华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调整中美关系和解决双方在经济、贸易、人权和安全等领域的分歧。
奥巴马政府希望通过对华政策的变革,建立一种更加平等和互惠的双边关系。
奥巴马对华措施的主要内容1. 经济和贸易政策奥巴马政府在经济和贸易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合作,推动双边贸易的发展;•扩大美国在中国的投资,并鼓励中国在美国的投资;•设立经济对话机制,加强双边贸易和投资的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减少盗版和侵权行为的发生。
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促进中美贸易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稳定和繁荣的经济环境。
2. 人权和民主政策奥巴马政府在人权和民主政策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支持中国的改革和开放进程,鼓励中国在人权领域的改进;•对中国违反人权的行为提出批评和抗议;•支持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加强与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合作。
奥巴马政府的人权和民主政策的目的是推动中国的人权和民主改革,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 安全和地区问题奥巴马政府对华措施还涉及到安全和地区问题。
这些措施包括:•加强与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合作,共同推动朝鲜实现无核化;•加强与中国在伊朗问题上的合作,共同推动伊朗履行其国际义务;•加强与中国在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上的合作。
这些措施旨在加强中美在安全和地区问题上的合作,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奥巴马对华措施的影响奥巴马对华措施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一些影响包括:•加强了中美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促进了双边关系的发展;•通过对中国的人权和民主问题提出批评,引起了中国社会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在安全和地区问题上加强了中美之间的合作,有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历史和政治成就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历史和政治成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全名巴拉克·胡塞恩·奥巴马,于2009年至2017年担任美国总统期间,他创造了一系列重要的历史和政治成就,影响并引导了美国的社会和国际格局。
今天,我们来一起回顾奥巴马总统的历史和政治成就。
1. 教育和医疗改革在奥巴马总统的领导下,美国政府提出了《医疗保障与医疗补助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被人们称为“奥巴马医保”。
该法案旨在提高医疗保障的覆盖率,减轻人们的财政压力。
通过该法案,奥巴马总统将医疗保障延伸至数百万无医保的美国人,并要求保险公司禁止拒绝病人、取消合同或拒绝赔付。
这项政策对于改善普通民众的医保情况,提高了国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奥巴马总统还致力于教育改革。
他的政策之一,是倡导所有学生将来都接受到高等教育的“美国能力法案”(America’s College Promise Act)。
根据该政策,政府将为所有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免费的社区大学学位或职业技术学校学位教育。
这项政策为那些没有享有足够教育资源或负担不起高价学费的学生提供了机会,帮助他们实现了教育普及化和职业技能提升。
2. 环境保护奥巴马总统非常重视环境保护,曾经推出过多项环境保护政策。
他倡导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并在2015年协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巴黎气候协定》,表现了美国领袖的气质和远见。
此外,奥巴马总统还制定了一系列限制排放有害气体的政策,比如《清洁电力计划》(Clean Power Plan),其旨在减少发电厂的温室气体排放并加速转向可再生能源。
在奥巴马总统的领导下,美国大幅削减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取得了良好成果。
3. 道德和宗教价值观奥巴马总统是一位信奉基督教的基督徒,他的信仰也影响了他的执政理念。
在他的领导下,美国社会开始强调道德和宗教价值观的重要性,比如呼吁民众关心弱势群体、推广人权和平等,并呼吁结束针对不同族裔和性别的歧视。
奥巴马的中国政策
奥巴马政府的中国政策一、美中关系回顾当前美中关系可谓自1989年以来最好的时期。
之前的小布什政府努力维持与中国关系,不论在双边、区域或全球事务,均极力争取中国参与。
小布什政府对中国的交往政策始于“负责任国际利益相关者”(responsible international stakeholder)概念的提出。
首先要求中国扮演更重要的全球角色,肩负更多国际治理的责任。
其次,把中美关系置于全球格局下,而非仅为双边或区域合作关系。
美中交往进入更加制度化阶段,设立“资深官员对话”机制(Senior Dialogue),此后一系列有关区域或功能性对话机制也相继成立。
虽然美国的中国政策在提出新论调后改走务实路线,但在美国国内仍有另一派人士(主要是国防部)主张应附带条件,对中国采取“两手面政策”,因为中国仍不断进行军事现代化。
对此,美国增强与亚洲盟国的关系,和中国外围所有国家均建立非结盟式的军事伙伴关系,而且在太平洋、印度洋,以及美国大陆西部海岸增强军力部署。
二、扩大交往战略计画1.奥巴马刚上台即透露在中国政策方面有两个优先议题。
首先,他将延续前任政府的外交政策,尤其是中美全球合作,就如希拉里在访华时所说的:“全球均指望中美合作,为全球带来安全、和平与繁荣”。
这透露出奥巴马政府有意延续小布什的中国政策基调,并且有意放弃“战略两手”的策略。
希拉里还提出要建立“全面伙伴关系”。
当前,美中双方均界定双边关系为“合作伙伴关系”和“全面伙伴关系”,口号虽略有差异,但内涵却是一致。
2. 奥巴马政府中国政策另一重点是“扩大与中国的战略对话范围”,除了传统军事合作,如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反恐议题及军事交流之外,还增加了气候变迁、能源安全、武器控制、全球金融秩序维持等四个新的合作议题。
目前仍不能确定奥巴马政府有关与中国开启武器管制谈判的态度,若美国是希望与中国谈判设定战略武器的拥有上限,则美国势必要面临来自中国的难题,即中国必定会以美俄先裁减核弹头至一千枚以下为谈判的前提。
奥巴马新政府外交政策走向
够 ,效果 不 彰 。美对 国际事务 的掌控 和影 响不
、
奥 巴马将 接手 布什 留下 的阿 富汗 、伊 断 下降 ,在 相关 外交 议 题上 久无 进展 。特 别是
拉 克 两场 战 争 的 “ 摊 子” 烂 ,更 面临 美 软 硬 实 当前 的金融 危机 进一 步 冲击 了美 国际政治 、经
政 坛 变 化 领 导 人 更 迭 .就 会 对 “ 略 伙 伴 关 和 民间等 各方 面交 流 活动 是 十分 必要 的 。近年 战
系 ”作 出不 同的解读 。近年来 ,德 国 、法 国 和 来 ,中欧政党 、议 会 、民间 的交流 活动 顺利 发 英 国政府 的领导 人 更替 ,对认 识 和实 践 “ 略 展 ,对增 加相 互 了解 与信 任起 了很 大作 用 。近 战 伙伴关 系 ”也 随之 发生 变化 。 因此 , 中欧 建立 年来 文 化交流 也 很活跃 ,今后 能更 加 多样 化 和 “ 面 战 略伙 伴 关 系 ”虽 然 已有 多 年 ,但 加 以 加 强 中小型文 化 交流 就更 好 了 。媒 体 交流 在 当 全 落实还 需 做许 多工 作 ,特别 是需要 确 立 同这 一 今是 一个 难题 。只能 期望 双方 共 同想 出办 法作
平等互 利 ,相互 尊重 。但 “ 战略伙 伴关 系 ”不 好办 法 。
同 于 国 际 条 约 或 国家 之 间 的 协 定 ,没 有 法 律 约 加 强 政 党 、议 会 、 文 化 、 民 间 和 媒 体 之 间
束性 ,因此 “ 略伙 伴关 系 ”具有 一定 的摇 摆 的 交流活 动 。为 了落 实 “ 战 全面 战 略伙伴 关 系” , 性和 随意性 。实 可实 之 ,虚 可虚之 。西 方 国家 为 了 中欧关 系长 远 的健康 稳定 发 展 ,开展 政党
奥巴马之后,美国会有怎样的总统
奥巴马之后,美国会有怎样的总统【奥巴马如今焦头烂额,在国内,问题频出的医改网站被曝烧掉21亿美元;又因对军人随意“挥一挥手”,陷入“拿铁敬礼门”。
在国际舞台上,奥巴马在联合国演讲中,将俄罗斯与埃博拉、伊斯兰国并列,引起一片哗然。
奥巴马的第二任期一度被寄予厚望,现在,批评奥巴马似乎成了新的“政治正确”。
美国《外交政策》集团首席执行官戴维〃罗特科普夫刊文质疑:奥巴马的外交政策能否得到拯救?著名政治学者福山与前美国驻阿富汗大使撰文抨击奥巴马应对伊斯兰国的政策。
美国中期选举临近,但许多由希望到失望的美国人,目光已经投向“后奥巴马时代”,希拉里也蠢蠢欲动,为2016年参选总统造势。
美国政坛存在一个“历史规律”,即总统轮回说。
那么,奥巴马是哪一类总统?在他之后,又会有怎样的继任者?】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如今进入收官阶段,而新一届的总统大选也开始预热,众多有意竞逐白宫的候选人都在摩拳擦掌。
但不论下一届总统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美国都很可能在两个历史规律的作用下进入一个短暂的衰退期,如何把握这个历史机遇,将是摆在几个试图挑战美国霸权的新兴国家面前的重大课题。
美国的政党重组“政坛重组”是美国政治史的一个规律性现象,基本上每隔三四十年美国政坛将会出现一次大洗牌。
各方势力会借所谓的“关键性选举”的机会合纵连横,在同一个政党下形成新的选民结构,然后这个利益共同体会在内外作用下逐渐瓦解,直到新一轮的重组彻底打乱旧秩序形成新的选民结构。
比如说同样叫民主党,杰克逊时期的民主党、富兰克林时期的民主党和如今的民主党的选民构成就有极大的差异。
1800年大选杰斐逊终结了联邦党自1789年立国起的12年执政,开启了“弗吉尼亚王朝”的稳定统治(2 8年);1828年民主共和党分裂,继承杰斐逊衣钵的安德鲁·杰克逊缔造的新民主党时代却最终导致南北兵戎相见(32年);但1860年突然崛起的共和党在林肯的带领下不仅在大选中击败民主党,在战场上终结了奴隶制,还在接下来30年时间内助美国完成工业化(36年);可工业化却制造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政治腐败低效,贫富差距加大,城市化导致的卫生治安等。
美国全球战略调整:战略重心更多向亚太倾斜
【 键词 】奥 巴马政府 全 球 战略调 整 战略 重 心倾斜 关
【 作者简介】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研究部主任
回顾 二 战结 束 以来世 界 地缘 政 治演 变 的历 史轨迹 ,美 国和 苏联在 世界 列强 的激 烈 角逐 中胜 出 ,逐 步 崛起 成为 两个 势均 力敌 的超强 大 国 。为觊觎
战 略举措 是 ,全 面加 大对 亚 太地缘 政 治、 经济 、军 事 的投 入和介 入 ,将 美
全球战略重心更多的由欧洲大西洋向亚洲太平洋倾斜。这势必对 当前和未
来欧 亚地 缘政 治 、经济 、军 事格 局 的演变 产 生更加 复杂 而深 远 的影 响 。
一
、
美 国全球 战略调整 的主要 方 向
洲大西洋属性 。奥巴马总统上任后不久就在其对外政策演讲中以首任美国 “ 太平洋总统” 自诩, 希拉里 国务卿则在 2 1 年亚太经合理事会( P C 0 1 AE )
预 备会 上 明确 指 出 ,美 国是 “ 平洋 国家 ” ,暴 露 出美 既要在 亚 太保 持永 太 久 性存 在 ,又 要对 该地 区进行 统 治 的长远 战 略 目标 。而从 奥 巴马政 府 对欧 亚地 缘 政 治 战略调 整 的角 度看 ,此举 完全 打破 了美 长 期 以来 “ 欧轻 亚” 重 的传统 。通 过 强化 美 的亚 太属 性 ,弱化 美 的欧洲大 西 洋属 性 ,美 既可 因应 当前欧 亚力 量 间 的此 消彼 长 ,尤其 是亚 洲 力量 增强 对 美形 成 的现 实挑 战 , 又 可通 过强 化 美与 亚洲 国家 的协调 合作 对 欧洲 形成 战 略牵 制和 压力 ,使 欧
域 作 出 了前所 未有 的重大 调整 , 已从 美历 来对 欧 洲 的地缘 政 治投 入和 介 入
奥巴马的“新政”及美国对华政策走向
他强调 回归 自由放任 。里根之前 , 美国以强调国家 干预的罗斯福新经济政策为主。 从罗斯福新政到杜 鲁门的“ 公平施政” 到肯尼迪 的“ , 新边疆”再到约 , 翰逊的“ 伟大社会”基本上都是延续着罗斯福新政 ,
的加强 国家 干预 的思路 ; 国家 和垄 断资 本家 相结 合
统候选人麦凯恩之间的经济政策差异主要体现在 :
[ 作者简介】 吴金平 , 暨南大学美国研 究中心主任 , 国际关 系学系教授, 博导。
一
6一
奥 巴 马认 为“ 什 过去 八 年失 败经 济 政策 ” 布 问题 出
这种 成本 的存 在 。在这种 情况 下 , 消费者 也应 该通
在过低的税率 ( 只是对富人的过低 而对穷人却过 高 )在于布 什政府劫 贫救 富 的政策 ; , 而麦 凯恩 尽管 也不认 同布什的“ 劫贫救富” 的经济政策 , 但他认 为 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劫贫救富, 而在于过去八年毫无
2o年第 2 09 期
总第 18 0 期
并 干 与裔晨
P a e a d D v lp n e c n e eo me t
No2 Ap i 2 o . , Il 0 9
Sq N . O e . 0 18
奥 巴马的 “ 政’ 新 ’ 及 美 国 对 华 政 策 走 向
。 吴金 平
【 提要】 内容 奥巴马 以倡 导“ 新政 ” 当选 美 国总统 。美 国长期 奉行 的经济 自由主 义政 策将会 终结 ; 边主 义 单 外 交政 策将会被 多边 主义取代 。奥 巴马政府 的 经济政 策可 能会 在 经 贸、 汇率 、 环境 、 知识 产权 以及 人权 等 问 题上给 中国造成 压力 ; 多边主 义外 交将 增加 中美磋 商与合 作 的机会 。奥 巴马“ 政 ” 新 下的 中美建设 性合作 伙
从“重返”到“再平衡”——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的东南亚政策
从“重返”到“再平衡”——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的东南亚
政策
杜兰
【期刊名称】《东南亚纵横》
【年(卷),期】2013(000)008
【摘要】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上台后,对东南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高调“重返”,推出了一系列加强在东南亚存在的举措.2013年连任后,他将在未来4年继续把东南亚作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着力点.同时,奥巴马政府意识到其东南亚政策也需要进行“再平衡”,应放缓军事“重返”脚步,在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全方位投入,均衡化、长期化地推进东南亚外交.国内财政限制、中东等地区外交挑战和外交人员人事变动等因素会对美国新一届政府的东南亚外交有所制约,但其未来政策走向仍将对中国周边外交和中美关系产生持续影响.
【总页数】7页(P3-9)
【作者】杜兰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研究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22.3.712
【相关文献】
1.试析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亚太再平衡战略走向 [J], 赵明昊
2.简论奥巴马政府“重返东南亚”战略的实施 [J], 刘德会
3.奥巴马政府重返东南亚的真实意图 [J], 成汉平;
4.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对外政策走向 [J], 倪峰
5.论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东南亚”战略∗ [J], 刘德会;张红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拜登政府的中东政策发展趋向
拜登政府的中东政策发展趋向唐志超【内容提要】拜登政府将延续前两任政府从中东进行战略收缩的基本路线。
结束“无休止的战争”、重返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和推行价值观外交,将成为拜登政府中东政策的三大优先任务。
拜登政府中东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遏制俄罗斯和伊朗并重拾中东地区事务主导权。
恢复美国的领导地位,强调多边主义,淡化军事作用,突出价值观外交,重视外交的机制化而非“私人化”,将构成拜登政府中东政策的主要特点。
拜登政府或将难以摆脱21世纪以来美国中东政策的宿命,美国在中东“欲离还留”的趋势恐难改变。
【关键词】拜登政府;美国中东政策;伊朗核问题【DOI】10.19422/ki.ddsj.2021.04.005自上任以来,拜登政府在中东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新动作、新举措,引起外界对美国新政府中东政策走向的普遍猜想。
从拜登本人及其团队的发言表态和已采取的政策举措看,拜登政府将延续前两任政府从中东进行战略收缩的政策,聚焦结束战争、达成新伊核协议和推行价值观外交三大任务,以恢复美国在中东的领导力和信誉。
不过,拜登政府要想实现这些政策目标,前景并不乐观。
拜登政府中东政策的主要内容自就任以来,拜登政府已就中东问题多次发声,在进行政策宣示(主要是针对伊朗核问题)的同时,还烧了“五把火”:一是宣布愿意重返伊核协议;二是宣布结束也门战争,停止支持沙特的进攻性军事行动;三是空袭叙利亚境内受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民兵,强硬回应驻伊拉克美军基地遭袭;四是公布沙特记者卡舒吉遭杀害的美国情报评估报告,指控沙特王储穆罕默德,并对相关人员实施制裁;五是叫停对沙特和阿联酋的军售。
这五大行动既有被动回应之举,也体现了主动谋划之意。
在拜登政府看来,当前美国在中东面临的主要挑战涉及四个层面:一是中东地区持续动荡,美国因领导力缺失而在该地区的声望和信誉有所下降。
美国在中东地区实施战略收缩,其留下的权力真空被各种势力填补,这进一步加剧了地区动荡,进而动摇美国的地位。
奥巴马时代美国的政治与外交政策
奥巴马时代美国的政治与外交政策任职两届总统期间,奥巴马一直致力于推动美国的政治和外交政策。
他的职业生涯中有着太多的经历,因此,他对于国内和国际问题上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见解。
相比其他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更加注重对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尊重,并且力求达到和平共存和合作共赢的目标。
同时,他还着重加强同盟国家的关系,展示了前所未有的美国领导力和威望。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析奥巴马时代的美国政治与外交政策。
奥巴马时代的国内政策奥巴马当选总统时,美国正处于经济危机和战争阴影下。
他上任后,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政策,旨在促进美国的经济复苏和发展。
首先,他推动了医疗改革。
奥巴马总统认为,让每个美国公民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是一个国家的责任。
他致力于建立全民医保制度,并且向每个美国公民提供保险。
虽然在实践中,这项政策遭到了一些批评和质疑,但是它为美国历史上的医疗保险奠定了基础。
其次,奥巴马在经济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政策。
他推动并制定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以挽救美国经济。
这项计划主要包括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税收政策的调整和对于失业人员的援助等等。
奥巴马时代的外交政策在奥巴马的国际事务政策中,他更加注重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互利。
他认为,美国应该在国际舞台上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并且通过合作,共同投身于全球性的解决方案中。
首先,奥巴马的对外贸易政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他通过谈判达成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TIP)”等经济协议。
这些协议展示了美国与其贸易伙伴之间愈加密切的关系,并且为美国的品牌拓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其次,奥巴马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推动了多项国际安全合作,在打击恐怖主义组织、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奥巴马的军事政策也是一部分,他在平民伤亡方面比前任总统更加谨慎、慎重。
再次,奥巴马强调人文和文化交流。
他认为,通过文化交流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彼此,并且为了更好地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而进行协商和合作。
美国重返亚太对中国的战略影响
美国重返亚太对中国的战略影响我谈一点意见。
谈美国的亚太战略调整,首先要看其全球战略调整的大背景。
其实,奥巴马政府上台伊始,就提出了许多新东西,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强调从单边主义回归到多边主义。
第二是强调发展巧实力,不再提先发制人战略。
第三是提出建立“多伙伴世界”,要与诸大国发展伙伴关系。
第四是提出要重返东亚,重返亚太。
他当时提出这个观点,是对布什政府做法的一种批评,认为布什政府把过多的力量放在中东,对东亚的关注太少,以至中国在东亚地区的的影响越来越大。
第五是要加强美国的领导力、保持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
后面两点反映了美国的一种危机感。
三年来,根据这些政策,奥巴马政府对布什政府的做法做了不少改变。
2011年,这一调整在继续发展。
突出的一点是,以实现从伊拉克完全撤军,开始从阿富汗撤军和击毙拉登三个事件为标志,美国的全球反恐战争得以终结。
当然,反恐还要继续进行,对美国来说也仍然是重要的一点,但已不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应对策略将有了较大的调整。
这是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一个大的背景。
其次,2011年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事情是什么?是金融危机再次突显,美国的经济实力继续下降;再就是北非、西亚局势的动荡。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实际上很被动,虽然它一直想因势利导,摆脱困境。
现在,美国不仅要对付阿以冲突这一老问题,还要应对伊朗坐大的新问题,而其自身在中东的影响力又严重下降。
在此背景下,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是有进有退。
“进”是加强对经济最有活力的亚太地区的战略关注,“退”是减少对欧洲、中东、西亚的投入,改变进行反恐战争的做法。
不久前,美前政府官员哈斯讲过一段话,他说冷战结束后的前十年,美国的战略重点仍在欧洲,它要消化前苏联,当时搞北约东扩就是为此服务。
后来,在90年代末,美开始提出战略关注点东移的问题,但是“911”恐怖主义袭击把美国牵制住了,美随后接连进行两场战争,战略东移没有实现。
现在美国重新开始了这一进程。
哈斯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抉择。
奥巴马的中东政策成效不彰中东格局出现新变化
安全局势和政治形势不容乐观 。 第 三 ,阿 富汗 局 势 更 是 一 团糟 。6月 驻
一
巴拉克 、约旦 国王阿 b 杜拉 和 中东 问题有关 四方 ( 国、欧 盟 、俄 罗 斯 、联 合 国 )特 美 使 、英 国前首相 布莱尔 于 9月 2日赴美举行 巴以无先决 条件 的直接会 谈 。巴以双方均表 示接受邀 请 。希 拉 里 ・ 克林 顿 国务 卿 宣称 , 会谈 目标 是在 一 年 内达成 广泛 的和平 协议 。 巴以恢 复直接谈判当然是一件值得欢迎的事 ,
识 :一 是 卡 尔 扎 伊 宣 布 阿 富 汗 军 队 将 在 21 04年底 前 接 管 阿 富汗 的全 部 防务 ;二 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责培训伊军 和进行反恐 战斗。这 5 万军 队按 撤军计划 应 于 2 1 0 1年 底撤 出伊 拉 克 。美 开
始撤军后 的一年多 时间里 ,伊拉克暴力袭 击 事件 明显增多 。7月伊拉 克 因暴力 事件死 亡 55人 ,创 下 自 20 3 0 8年 以来 月 死 亡 人 数 新 高 。就在美 最后一 个 战斗旅 撤 出 的头一 天 , 次 自杀性爆 炸就 造 成 6 0人死 亡 ,10人 2 受伤 。最近频繁 的爆炸事件表 明 ,伊拉 克的
、
二轮直接谈判 ,在争执不 下 的犹 太人定居 点 问题上 ,双方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
第 二 ,伊 拉 克 局 势 不 稳 。3月 7 日伊 拉
“ 国方 案” 两 ,但在 定居 点 问题 上仍 不妥 协。 美迁就 以色列 ,绕 开定居点 问题 ,提 出 “ 间 接谈判 ”方案 ,并于 5月 9日启动 巴 以间接 谈判 。间接谈判计 划持 续 4个 月 ,迄 今未取 得进展 。8月 下旬 ,奥 巴马总 统邀请 内塔尼 亚胡、巴勒斯坦领 导人 阿 巴斯 和埃及 总统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3月阿拉伯世界研究 Mar., 2008 第2期Arab World Studies No. 2.中东形势国际格局变化与奥巴马新政下的美国中东政策赵葆珉摘 要:后冷战时代核均势下的大国竞争集中在经济较量上,美国误判了新兴大国崛起的本质,未意识到这种挑战是经济上的而非军事上的。
美国在全球过度军事干预,与国内经济衰落和金融危机一道,促使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体系急剧走向式微。
由于力量衰退,美国被迫实施战略收缩,以大国协作方式维持霸权不坠。
中东政策调整是美国全球战略收缩的一个缩影。
奥巴马执政后,美国中东政策的可能调整包括:重塑中东均势以减轻战略重负;默认伊朗的中东大国地位,通过接触政策缓和美伊矛盾;接受欧盟、俄罗斯、中国在中东的建设性作用。
但美国不会放弃单极霸权宿求,战略收缩只是其权宜之计,因此难以逃脱在全球与中东影响力下降的命运。
关 键 词:奥巴马政府;战略收缩;美国外交;中东安全;美国中东政策作者简介:赵葆珉,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国防经济博士后,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陕西西安 710049)。
文章编号:1673-5101(2009)02-0026-08 中图分类号:D371 文献标识码:A作为后冷战时代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正面临军事与经济衰落的双重危机。
华尔街风暴重挫了美国全球资金避风港的声望,美国悬空的虚拟经济面临险境,其失业率创14年来新高;[1]在军事上,美军深陷伊拉克、阿富汗泥潭,且面临新兴大国崛起的强劲压力。
美国单极独霸的时代可能一去不返。
在整体实力衰落的背景下,美国的中东政策出现了微妙而深远的收缩倾向,美国似乎正在努力拼凑一个适合自己的可行战略。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中东政策主要经历了以下调整:老布什时期,美国利用海湾战争的契机在沙特获得了军事基地,从而拉开了抢占海湾战略要地的序幕;克林顿时期,遏制两伊(伊朗和伊拉克)成为美国中东政策的重要支柱;小布什时期,美国通过伊拉克战争完全控制了海湾地区。
伊拉克战后美国战线拉长,力量稀释,又逢全球经济危机,被迫实施战略调整。
适度的收缩包容新兴大国,以大国协作维持动摇的单极霸权,是美国战略调整的核心。
在这一大趋势之下,美国的中东政策也随新总统上任而可能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26一、单级体系的力量缺陷冷战终结形成了美国无与伦比的军事与经济优势,造就了昙花一现的“单极时刻”。
凭借无可比拟的超强实力,美国企图建立军事威慑下的霸权秩序。
欧亚大陆是传统的大国集中地区,美国霸权的企图是驾驭欧洲、亚洲和中东的冲突与均势,不容许欧亚大陆上出现任何威胁美国霸权地位的敌对大国或反美联盟。
中国与俄罗斯因其辽阔的疆域、巨大的地缘政治潜力再次成为美国单极体系下的“挑战者”。
[2]美国在冷战后的短暂彷徨之后,立即启动北约东扩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同时加强对中国的军事遏制和战略包围。
美国的对华、对俄战略基点是在军事遏制的基础上,保持并不断增强军事和地缘政治优势,同时通过全球化促使两国政治与经济转型,试图从内部瓦解两国的凝聚力,最终将两国纳入美国的战略轨道。
1、美国“虚幻”的军事优势在后冷战时代强盛外表之下,美国单极体系潜藏着结构性缺陷。
美国通过冷战拖垮了竞争对手而获得了巨大的战略利益,但依然缺乏真正的军事优势,不能突破大国均势。
历史上的大国崛起都是历经挫折,新的国际秩序在军事征服与失败大国的基础上自动形成。
美国以和平手段廉价地取得世界霸权,但历史证明,通过实施直接的军事占领无法确保完全控制。
以核武装为后盾的俄罗斯与中国作为独立地缘政治力量的存在,限制了美国的战略选择,确保大国均势继续存在。
军事控制是大国霸权秩序终极力量的源泉,但军事局限使美国不能将自己的意志不受阻碍地强加给潜在竞争者。
在大国均势之下,美国的军事优势不能完全释放获得战略补偿,有利于潜在竞争者以有限的军备实现不对称制衡,美国统治下的世界和平缺乏公正。
大国均势的持续,意味着美国不能完全控制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不能将自己的短暂优势转化为一种永久的帝国秩序,不能阻止大国力量对比不断循环这一亘古不变的规律。
美国启动耗资巨大的导弹防御体系即是企图用迂回手段剥夺潜在竞争者的核反制力量,因为美国不能使用直接的军事打击彻底突破大国权力平衡。
美国首屈一指的核力量,全球到达的海空军退化为外交筹码与地缘政治装饰,冷战式的持久争夺依然在大国之间延续。
大国竞争和地缘政治冲突继续存在,意味着美国的优势不能永久保持下去。
冷战后美国遏制战略的锋芒指向中国与俄罗斯,但始终没有形成有效的遏制政策。
美国优势构成的安全压力,迫使中俄通过跨越式的发展缩小与美国的力量差距。
美国的失败不但源于核均势形成的安全僵局,也由于其军事与经济战略的脱节。
核均势在大国关系中抑制了美国的军事选择,后冷战时代大国关系的互动使美国深度挤压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却不能取得决定性的地缘政治效果,美国的军事能量消耗在无休止地干涉一些战略上无足轻重的地区和国家。
而由美国资本开创和驱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加深了大国经济的相互依赖,为两国经济的逐渐壮大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以牺牲战略空间为代价,中俄赢得了休养生息的难得战略机遇期,并使美国走上了扩张过度之路。
单极体系下大国均势的持续,意味着经济力量消长可能以和平过渡的方式逐步推动权力中心转移,最终改变全球力量结构。
在核均势的世界中,大国军事竞争弱化,经济争夺成为大国竞争的基本形式,创造财富的能力成为最具决定意义的战略力量源泉,它最终决定大国持久争夺的前景。
美国与新兴大国的竞争简化为经济较量。
因此,在美国的战略优势期,中国致力于经济振兴,俄罗斯医治冷战创伤,两国避免与美国直接对抗,而将能量集中在经济上。
美国覆盖全球的军事优势不再具有地缘政治的决定性价值,成为经济的巨大拖累,播下了经济竞争力低下的种子。
这27是一个战略间歇期,没有大国恶斗,但不会延续很久。
经济与技术进步速度的差异不仅使经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也迅速转变为切实的政治与军事实力。
大国战略僵持的再次形成,也意味着经过半个多世纪漫长的冷战消耗之后,美国投身于又一场漫长的看不到尽头的战争。
美国作为世界新霸主登台,却逐渐成为列强围剿的中心。
数目众多的不确定的对手取代了昔日的单一战略竞争者。
美国经济继续无限期地承载军备重负,不能因冷战结束而实现真正的修养生息。
苏联解体遗留的权力真空,诱使美国的利益迅速向全球伸展,美国不可避免地背负了过度的军事重负与全球责任,必然对美国本土经济构成沉重的压力。
历史上的帝国,都是建立在直接军事占领上,帝国本土免除了过度武装的军事重负,同时有效地消耗了殖民地的财富与资源,从而使任何可能的潜在挑战者陷于离散与贫困。
美国以本土经济资源维持全球存在与警察行动,决定了美国的经济与军事优势难以持续,可能成为历史上最短命的帝国之一。
2、美国岌岌可危的经济模式经济力量500年来始终处于大国竞争的核心,没有任何大国通过纯粹的军事征服取得过世界霸权。
美国之所以在20世纪大国竞争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其一个多世纪经济持续增长所产生的向外扩张的巨大能量。
远离欧亚大陆纷争的孤立主义培育了美国经济生机勃勃的活力。
两洋夹辅的偏远位置与周边弱邻的地缘环境使美国立国以来相当长时期能够摆脱军备负担,致力于国内经济的发展。
在海外扩张初期,美国采取经济帝国主义,军事与外交战略为经济扩张服务。
两次世界大战使财富源源不断流入美国,造就了美国的经济优势。
战后美国取得了世界经济霸权,通过美元主导了世界经济的核心运转。
[3]325战后美国将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置于国家战略的核心,走上了昔日西欧列强军事扩张的老路,国民经济逐渐军事化。
为遏制竞争对手苏联,美国对日本和西欧开放了市场,无意间扶植了强大的经济对手。
同时军事经济所具有的寄生性、 扩张性和对民用经济的挤压不可避免地削弱美国经济的活力。
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即陷入越战泥潭,庞大的战争开支削弱了经济竞争力,美国经历长达10年之久的滞胀,内外债不断累积。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是美国经济衰落的结果,意味着全球工业生产版图大幅改变。
美国开始丧失经济活力,所承担的广泛的全球安全义务超越了现实的经济资源。
美国经济此后由生产驱动向借贷消费驱动转型,成为寄生性的纯粹军事帝国。
当代美国是建立在负债基础上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国开创性地建立了美元信用本位的货币体系,以高负债形式推动经济扩张的发展模式由此形成。
30多年来,美国经济一直背负巨额债务超负荷运行。
以美元信用为核心的浮动汇率制的形成,为美国在经济衰落的背景下垄断全球资源提供了便利。
强势美元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外来投资,维持了美国的竞争力。
金融在很大意义上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而美国的金融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变成了一个投机市场,而且愈演愈烈,美国证券市场和美元被严重高估形成了经济繁荣的假象,此一虚拟经济模式脱离了市场本原,难以持续。
美元本位制是美国经济模式的基础。
[4]2成功地在全球范围内运转美元本位制,以美元换取实体资源是美国财富增长的核心。
由于全球性生产过剩,美国式的透支经济得以寄生于全球金融市场,异化为一股压抑生产经济的力量。
世界的其余部分将他们多余的商品和资本倾泻到美国市场,定期的美元贬值使全球财富周期性地转移到美国。
美国又扮演世界警察,频繁发动战争导致的债务扩张被经济增长的虚假繁荣所掩盖,实体经济失去活力被私人债务消费的扩张、军事开支和金融领域的寄生性活动所掩盖。
这就是美国连续几十年疯狂地与欧亚展开军备竞赛,却还能维持军事和政治强势的秘诀。
28美国经济的脆弱与美国军事体系难以承受巨大成本必将通过经济危机的风险释放出来。
当美国放弃积极的工业政策,满足于金融投机时,新兴大国却在重整经济基础。
当大国争夺聚焦于市场和创造财富的竞争,徒劳地维持军事扩张对美国经济而言是慢性自杀。
美国超前消费,而通过美元贬值来弥补财政和贸易赤字,最终必然动摇美元信用,自毁长城。
传统的大国衰落,是在一次或几次决定性的大战中轰然倒下。
核均势下大国衰落的惯常模式受阻,权力转移即以经济力量的逐渐变迁得以实现,即衰落大国在一种渐进的、长期演进的战略竞争中逐步消耗实力。
这一特点决定了美国将重蹈昔日竞争对手前苏联衰落的覆辙——当日益枯竭的经济资源无力承载庞大的军事体系及遍及全球的军事存在时,经济危机就必然爆发。
[5]15-19二、单级体系的弱化全球化时代资本和技术资源的迅速转移,使新兴国家赶超美国的间隔期越来越短。
中国与俄罗斯的复兴正在引发大规模的全球力量重组,为区域大国带来了更大的战略主动,众多挑战使美国变成了挣扎中的巨人。
伊拉克与格鲁吉亚危机持续成为一股破坏性力量,正在一系列地缘政治节点上引发美国的溃败;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恶化,正在削弱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
受困于单极霸权、背负沉重的军事负担,无法实现休养生息成为美国霸权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