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学校定位的若干思考

合集下载

“三定位”视角下云南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

“三定位”视角下云南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

“三定位”视角下云南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蔡定昆(云南师范大学a.经济与管理学院b.孟加拉湾地区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500)一、引言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疆、东南亚、南亚三大地区的结合部,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沟通海上丝路经济带和北方丝路经济带以及南方丝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我国56个民族中,少数民族有25个,直过民族有9个,人口较少民族有8个,少数民族人口1564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3.4%。

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70.2%[1]。

一方面,云南是珠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诸多河流的发源地或流经地区,是中国乃至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集聚中心之一,是我国天然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人工培育基地化与产业化的重要区域,区内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的完整性,对全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云南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前沿,是国家物种资源宝库和生态屏障,在构筑面向南亚、东南亚和谐的国际合作环境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基于云南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特殊的省情,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云南“要努力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殷切希望。

2020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的五周年。

五年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保持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取得重大成果。

二、云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云南最大的优势之一在于拥有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这是云南赖以生存发展的本底。

守住了绿水青山,就有了金山银山。

为此,云南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十九大”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精神,奉行“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及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及思考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及思考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及技术应用型人才。

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建立以职业教育为主,层次衔接、类别沟通的终身教育体系,应突出特色拓展思路,争取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定位思考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指依据现实条件来确定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定位、师资定位和教学方法定位等。

定位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格局。

高等职业教育只有明确自身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差别,才能发挥自身优势,彰显其办学特色。

(一)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技术型教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定位于高等教育中的技术型教育,即不论具体专业如何,实际上都是要培养工作于基层的”转化”型高级人才,使其具备工程设计、技术规范、管理法则转化为实际的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的能力。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层次定位1.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定位性质的准确定位应把握以下基本特征:第一,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把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本科、专科教育等同。

第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

第三,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岗位,适应我国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既具有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并受到良好的职业技能培训,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协调发展,能运用现代高新技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相关技术问题,又有一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2.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定位。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学制上至少应包括大学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高职本科等同于延长了的高职专科,也不能把高职本科等同于普通本科。

在培养目标上,专科高职教育培养一般企事业部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并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以及职业学校师资等任务。

对高等学校进行正确分类与定位的思考

对高等学校进行正确分类与定位的思考

82现代教育现代企业教育M OD ER N EN TERPR I SE ED U C ATI O N综上所述多媒体课件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教学领域里占据一席之地是发展信息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推广多媒体技术使我国的教育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也是新世纪赋予我国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技术工作者的历史重任参考文献:[1]刘育涛,安素平.试论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162-64.[2]陈艳利,周丽俭.基于学科建设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19-121.[3]杜惠英.谈谈思想政治课多媒体课件的功能[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8(4)20-22目前我国的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已经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界学者们对我国高等学校如何进行分类与定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然而对如何引导高等学校自身进行正确的分类与定位的问题却鲜见论述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的现状对如何引导我国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作一些浅显的探讨一我国高校目前的分类与定位存在的问题1我国现存的高等院校划分方式在我国对高校进行分类的历史上一直没有形成一种固定系统的分类方法但是也存在着几种典型的人们较为熟悉的分类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重点高校与非重点高校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重点高校包括经国家计委批复立项列入211工程的高等学校89所其中又特别提出了由国家地方以及相关部委共同出资建设的38所重点建设高校即列入985工程的院校重点高校以外的院校即为非重点高校2按学科门类划分高校根据这一标准我国的高校主要划分为综合性大学理工农林师范医药财经政法艺术体育等院校3按院校隶属关系划分按照高等院校管理的隶属关系我国高校分为教育部直属院校中央其他部委直属院校和地方院校4根据办学形式分类分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独立函授大学学院广播电视大学学院管理干部学院进修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等5按办学体制分类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学体制有公立和私立两种高校也分为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两种形式2我国高等学校分类方式存在的问题1不利于院校之间开展公平竞争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在财政拨款招生对象办学自主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重点大学总是享有一些非重点大学所没有的特权在发展中处于优先地位这样的局面并不利于院校之间开展竞争会挫伤非重点院校的积极性不利于院校的健康发展而将高校分为部属省属等类别直接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均制约了地方性院校的发展2分类方式不能适应高等学校的发展对于不同学科门类的院校来说由于目前高校合并之风兴起一些院校纷纷改名对高等学校进行正确分类与定位的思考董凌波中山大学教科所广州510275摘要在我国高等学校分类不清定位不明非重点院校盲目升格研究型大学参与扩招其原因之一在于行政权力长期以来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高等学校缺乏自主性原因之二是市场的不成熟使得高校难以进行公平的竞争原因之三是对高校分类与定位的新尝试对高校缺乏真正的影响力要从根本上改变高等学校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的状况必须转变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和资助方式对高等学校进行分层分类的评估此外高校本身应该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关键词高等学校分类定位以办成综合性大学为自己的目的这样的分类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就办学形式而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办学形式已经出现如中外合作办学远程教育等这样的办学形式还未能在我国高校的分类中得到体现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对于高校的分类与定位一直没有一套科学的标准这是目前我国高校发展千校一面的原因之一由于高等学校的发展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标准作为指导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许多高等学校为了能够在与其他院校竞争的过程中处于优势不得不迎合政府和社会对高校分类的基本观点纷纷以升格为目的大专渴望升级为本科本科渴望申办硕士点博士点无论什么学校都以办成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政府和社会上获取相对较多的教育资源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另一方面一些研究型大学为了获取政府的资助不得不迎合政府的意志接受政府交给的一些不利于自身发展的任务最能说明这一点的例子就是研究型大学参与扩招承担起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这样一来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一般的院校高职高专最后都成了一个模式一个套路试想如果我国的高等学校成了这样的一个局面那么它不仅不利于院校本身的发展更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最终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二我国高校分类与定位不明的原因分析1行政权力主导高校管理使得高校的发展长期缺乏自主性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都是建立在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划拨教育资源的基础之上的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办学水平和发展方向都受到政府的控制由于高等学校已经习惯于扮演政府所赋予的角色完成政府所交给的任务因而在自身发展上长期缺乏自主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模式的转变市场化的一些特征在高等学校中也逐渐显现出来如高校获取资源的形式开始多样化一些以前没有的办学模式如民办高校也逐渐出现然而政府在对民办高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也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让本来以市场调节为资源配置主要手段的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府行为不得不依靠政府的意志行事很难办出自己的特色因此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即使其有自主办学的意识也缺乏自主办学的权力832006年第12期下学术理论现代企业教育M OD ER N EN TERPR I SE ED U C ATI O N 现代企业教育2市场的不成熟使得高校难以开展公平竞争在我国市场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还不能完全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对于高校而言资源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拨款而我们的政府在资助高校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将重点院校作为资助的重点那些一般性的院校和高职高专得到的资助与重点高校相比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重点高校在发展中处于绝对优势造成了院校竞争的不公平另一方面由于重点院校在其声望和社会影响力方面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院校无形之中就使得大量社会资源流向重点院校让其他院校的发展处于困境在现实的驱使下其他类型的高校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只有不断升格以此来获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扩大影响力3对高校分类与定位的新尝试对高校缺乏真正的影响力对于我国高校的分类与定位不明的问题许多学者机构都进行了探讨他们试图通过借鉴国外的一些分类方式和标准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出适合自身的高校分类方法以此来指导我国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其中在国内影响最大的当属广东省管理科学研的武书连研究院对我国高校的分类他认为我国的高校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所反映的是大学的学科特点按类来分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等13类型反映的是大学的科研规模按型来分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4种每所高校的类型由上述两部分组成类在前型在后这一方法一提出就在国内的高教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关注引发了大批学者的讨论除此以外上海交通大学的刘少雪刘念才就借鉴美国的卡内基分类方法和标准将我国的高校分为研究型大学型博士型大学型硕士型大学型本科型大学/学院型专科/职业型院校并制定了各个类型的分类标准计算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校在高校总数中的比例还有许多其他学者也试图对我国的高等学校进行分类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然而我们看到尽管学者们热衷于提出我国高校分类的标准与方式并且这些分类方式也有自身的合理性但这并不能削减我国高校发展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热情原因是如果高校真的安于其位不谋升格那么这些高校不仅得不到国家的扶持而且在招收学生引进人才等方面也处于劣势在高校竞争中处于边缘地位没有哪个学校愿意让自身陷入这样的境地三促进高校进行正确定位的思考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在我国这样一个市场经济发展尚未成熟行政权力主导高校管理非行政机构缺乏权威的大环境下要想促进高等学校尽快进行正确的定位改变高等学校趋同发展的状况想依靠市场实现高校自行分层分类的可能性很小想让高校自觉遵循许多学者提出来的合理的分类方式对自身进行定位的可能性也很小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只有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的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的协调同时积极倡导高等学校评估机构进行分层分类评估才能促进高校进行正确定位1政府应当进行有效的协调在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发展的干预一直以来都是主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发展但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协调和干预协调和干预的尺度在哪里却是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进行合理的协调作用而政府在对高等学校的干预和指导的过程中必须找到一条正确的途径笔者认为目前政府对高校的干预行为是需要改进的第一政府应当改变对高等学校的资助方式目前政府资助的重点是重点高校而对于那些高职高专院校的资助过少笔者认为政府应当加大对高职高专院校的资助力度以提升其办学的积极性使其不再热衷于以升格来获取资源而是安于其位办出职业特色为社会解决高级技工缺乏的问题第二政府对高校的资助应该以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建设为目的在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对高校进行资助带有自身的政治意图如地方政府对本地的研究型大学给予大力资助的同时要求这样的高校必须在本地招收多少数额的大学生以此方式来提升本地的高等教育水平这就使得那些本来以学术研究和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大学在利益的驱使下不自觉地承担起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从而使得自身的发展失去了特色陷入了五星级酒店的厨师到大排档工作的尴尬境地2应当对高等学校进行分层分类评估评估是现实的指挥棒对高校进行评估的结果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一直指导高等学校评估的是以1990年普通高等学校评估暂行规定为基本架构的评估体系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该架构体系的许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其突出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其客体单一化暂行规定的第二十六条规定本规定使用于普通高校其他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可参照实施这种说法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得该规定不仅用于普通高校的评估同时也用于其他类型高校的评估现实中对高等学校的评估就是这样一个状况无论什么学校都统一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一方面挫伤了其他类型高校办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普通高校内部也尚未分层分类势必造成高校的趋同发展众所周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需要由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来培养如果我们在对高校进行评估的过程中不考虑高等学校的层次和种类统统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其好坏只能导致高校发展的趋同性和人才培养的单一化因此为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制定不同类型的评估标准以此来促进高等学校的分层分类是一个可行而切实的办法3高等学校自身应走特色办学的道路当今世界的高等教育界竞争十分激烈在我国由于教育资源的相对短缺更加突显这种竞争的激烈程度高等学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办学上具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高等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善于发觉自身的特色所在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重点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我们知道在高等教育高度发达的美国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是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正好相反其研究型大学的数量只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6.6%高等学校的主体是副学士学院和专门机构占高等学校总数的60以上在美国那些级别相对较低的大学和学院并不热衷于升格为研究型大学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办出了高水平拥有自己的特色在竞争中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高等学校的发展可以借鉴美国高等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优点和经验在自己的水平和领域内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这才是当今众多高等学校走出发展困境的正确出路参考文献1刘莉.重构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82刘少雪刘念才.我国普通高校的分类标准与分类管理[J ].高等教育研究200573武书连.再探大学分类[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44史秋衡冯典.转变政府调控方式优化高校分层分类[J ].高等教育研究200512。

对目前我国高校办学定位若干问题的思考

对目前我国高校办学定位若干问题的思考
p o e n fte w o e s cey r v me to h l o it .T e eo e ih e u a in o e t t n s o l e g ie y h ma im s i t n r p s ih h h r fr ,hg d c t r n ai h u d b u d d b u n s p r ,a d p o o e h g — o i o i
No 5 . Oc ., 0 6t 20
对 目前 我 高 办学 定 位 若 干 问题 的思 考 国 校
陈 杰
( 湖南人文科技 学院教育 系 , 湖南 娄底 4 7 0 ) 100 摘 要: 由于缺 少正确的定位意识、 定位理念等原因 , 目前我 国高校 定位 中 出现 了“ 追高” “ 、 求全” “ 、 贪大” 等不理性 的现象, 这对我 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整个社会 的发 展是极 为 不利的。 高校 定位 必须 坚持人 文精神 的 引领 , 导高雅 文 倡
化, 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 良知的人 ; 坚持分工 负责、 能互补 的原 则 , 必须 功 以满足社会 对各级各 类人 才的 需求; 必须 坚持走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相 结合的道路 , 培养全面发展 的人 。
关键词 : 高校 定位 ; 念 理 中图分类号 :4 2 G 1 文献标识码 : A
C N e HE f i
( dct nD pr et Hua s t eo Hu aie ,Si c n eh o g , od, 10 0 C i ) E ua o eat n, nnI tu f m nt s c n eadT cn l y L ui 4 70 , hn i m n it i e o a
文章编号 :6 3— 72 20 )5— 12- 5 17 0 1 (0 6 0 0 2 0

对高校定位研究的再思考

对高校定位研究的再思考
的 ,经过 一 个 时期 的发 展 ,其定 位 可 能 发 生变 化 , 这是 它 的发 展性 。所 以 ,高 校定 位是 主 观理念 形 态 与客观必 然状 态的统一 。 2 不 同类型 、不 同层 次高校定 位 的探 索 。例如 , . 民办 高校 的 目标定 位是 面向企 事业 单位 一线 岗位 和 农 村经 济 ,特 别是 要 面 向新 兴 产业 、新 兴 职业 和农 村新 的经 济 增长 点 ,为 地方 经 济和社 会发 展 培养 急
问题 。正 如格廷 根 大学前 来自长诺 伯特 ・ 普所 说 ,大 坎
在规 格定 位上 要突 出职业 性 、应用 性 的特点 。[ 学 4 1 有
者对市属高校定位进行历史考察 ,并借鉴国外经验 说明市属高校应该 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 ,以培养 应 用型人 才为 主要 目标 。 l 城市 本科 高校 定位是 : l 5 中心
向定位、总体发展 目标定位 、学校类型和层次定位 、
人 才培 养 目标定 位 、 学规模 和特色定 位。 办 网
方 向,使得大学办学不能彰显特色化 、个性化的特 点 ,于是学者们把 目光聚焦在高校办学质量上。评 价高校的办学质量必然涉及 到高校 的定位问题 ,高 校 如 何 进行 科 学 定位 ,如 何 彰 显 自己 的办 学 特 色 ,
层 次 上 以本 科 教 育 为 主 ,适 当 发 展 高 职 高 专 教 育 ,
部 分 承担 研 究生 教 育 任 务 ;类 型定 位 是 教 学 型 ;学
学 自创 立 以来 何 以一 直 保 持着 它 对科 学 家 和 大学 生
的 吸引力 :这里 教人 “ 应该 怎样 思考 ” ,而不 是 “ 应 该思 考什 么 ” 】 I。高校定 位 对 于学 者来 说 ,不 是思 考 “ 怎样定位 ” ,而是 思考 “ 定位 的缘 由是 什 么” “ 、 是 否需 要定 位 ” 。

新形势下高校定位与教学改革的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定位与教学改革的思考

件》 ,在这一文件 中提 出了 “ 前瞻性大学 ”这一思想 ,认为有远 见的 高等 教育 体制和高等学校在确定 自己的任务时,都应有这样一种远 进入 2 世纪 , l 伴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推进,高等教育 的职 能和作 大 的 目 ,即建立一种最好称之为 “ 光 前瞻性大学 ”的新型大学 这 用发生了重大变化。 特别是处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人们的工作、 种大学应该是:一个鼓励和支持与工业和服务部门进行合作以及发 生活、学习方式也发生着重大变化,所有这些变化都对高等教育提 展地区和国家经济的地方;一个以批判精神提出和讨论各种问题并 出了新 的要求和挑战 。但从 当前 高等 教育现 状来 看, 以精英型教育 提出解决办法的地方;一个让政府或相关机构获得各种可靠而科学 为主导的传统教育定位已 越来越不适应高等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的情报以供决策的地方:一个汇集了坚决遵守学术自由原则的人的 . 高校定位问题的产生并不是由 于理论层面 认识不清所致, 地方;一个置身于世界各种挑战和机遇的地方。 而是 由高等教育制度本身的特点所造成的。如何确定与大众化教育相适 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形下,大学已非一独立研究学问之地,不 学人之社会 ” ,而成 为大 社会知识 工业 的神经 中枢 。 应的高等教育的目 标定位己成为高等教育管理者急需思考和解决的 再是一独立 的 “ 问题。0O 2l 年是《 国家 中长期 教育 改革 与发展规划纲 要(0022 ) 今 日,大学之最流行的形 象己不是 “ 2 1— 00 》 象牙塔 ” 而足众望所归的 “ , 服 做好 自己的定位 ,并在 自己擅长 启动实施的第一年,其中亮点之一便是明确界定高等教育的定位和 务站 ”了。一所 高校最重 要的是 “ 职能,指出 “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 的领域做得最好 ”对高等学校进行合理的定位能够帮助其摆正 自身 , 追 化、 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由此不难看出,高等学校的定位 位 置,立足现实 ,从而摆脱对求 全、求大 的盲 目 求。总的来说, 要坚持以育人为核心,要坚持定位的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对 于高校定位的研究,逻辑 的l发点都 是高校 的发 展要着 眼于经济 } J 从社会系统、高等教育系统 、学校 内部办学要素三个层 面统揽定位 社会 发展需要,要避免落入攀高 、求大 、尚名 、逐利 、趋 同和短视 问题,调适教育理念与市场理念、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关系,为人的 的俗套 ,根据教育规律和社会需要培养人才 ,要把 高校和所 处区域 全面、可持续发展服务,促进社会的平衡与进步,促进学校的可持 经济社会 发展作为一个密切联系的系统对待 ,促进经济社会 的可持 续 发展 。 续发展 。换 言之 ,就是在教育系统内部进行定位,要把在整个社会 大系统 中的定位 、在 教育 系统中的定位 以及学校 内部要素在学校发 当前高校该如何定位 大学到底是什么?大学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地方,是莘莘学子 展中的作用统一起来考虑 。 、 二、当前高校当如何培养人才 憧憬的人间天堂, 是与世隔绝的象牙之塔。 象牙之塔 ( 象牙塔)Vr Ioy tw r o e,出自 r 1 9世纪法国诗人、文艺批评家佩韦 ・ 查理 ・ 奥古斯丁 国内高等教育 已经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 大学生满 “ 天之骄子”显然已经成为社会弱势群 的书函 《 致维尔曼》 被用来比喻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 , 后用以比喻 地都是”已成事实,当年的 “ 脱离现实生活的文艺家的小天地 。大学之所 以有象牙塔之 谓,则源 体之一。 正如社会的发展轨迹所昭示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尤其是在中围融入国际社会以后,中国的人才观念正与国际接轨, 于犹 太人 的传说 。 在两 、 三千年 以前, 犹太人部落养活一种人, 门抄写 《 专 圣经 》 大学生这个 曾经的金字招 牌正在失去光泽 ,大学正逐渐成为培养普 。 他们 每天沐浴焚 香,只抄 一页,为的是不出差错。在犹太社 区暴 富 通劳动者 的基地 。此种 背景下,提出大学要分层 ,致力于培养更多 的时候 ,社 区只给他们 一碗饭 ,让他们 能吃饱。在社区最 困难 的时 蓝领 ,无可厚非 。大众化 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 自诩为社会的精英 候, 大家都 吃不饱 , 至面 临饿死 的威胁 , 甚 可社区依然要给抄写 《 圣 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 只是,大学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所,应该具备什么功能,到 经 》的人一碗饭 ,让他们 吃饱 ,以便饥 荒后存 活下来的犹太人能继 续享受祖先积累的文明知识。中世纪是大家都吃不饱的年代,有碗 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如果高校都去培养一些技能型的蓝 饭吃的大学教师可以靠着这种建制与社会保持某种程度的隔绝,靠 领,那么大学与职业技校有何区别呢?难道有用性是教育的惟一价 大学属于谁》中谈到,教育的目 的是培养 传承文化的理念活着 即便社会有 了一定的财富积 累,他们 也不为 值取向么?记得薛涌在 《 零件” ;大学是提供精神资源 财富而生活,不为财富而折腰,依然靠传承文化的理念活着 。这 样 合格的公民,而不足制造社会工程的 “ 的地方 ,而不是训练技能的场所 大学应 “ 让学生充分 发展 自己的 的人从来不缺 乏 自由的心灵 ,深受整个犹太社 区的尊重 。 。 . 大学与社会似 乎始终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确系指其 “ 为知识 而 人格和才智 ,还 能帮助他们应付各种环境和挑战 ” 知识”而言,给人 一种崖 岸 自高、世外桃源的感觉 。在某个 意义上 不可否认,当下很多高校依然固守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偏重于 说,大 学之 为象牙塔 的确 有些知识的纯洁感。所谓象牙之塔 ,其义 高层次的教育,没有把技术工人叫作人才。许多大学不考虑师资力 与了尼 生 (en sn Tnyo )所倡 “ 艺术之宫”一词同 ( 此指为 艺术而 艺 量、教学设备等实力因素,都想办成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的研究性 术, 无视社会痛苦而言) 单纯地为知识而知识, , 并不关心大学之外 大学,而不是从社会需 要出发,导致大学教育与社会需要的矛盾 日 渐突出。社会上很多人都在抱怨:现在的大学培养的人才和社会的 的世俗社会。 历来许多伟大的大学,都是以象牙塔为归属的。 牛津、 大学培养 的人 才不是我们所需 剑桥等大学的一个个书院,曾经都标榜知识的贵族化,无丝竹、案 需求脱 节 了,很多用人单位 都在 说 “ 要 的, 我们真正需要的人才,现在的大学里又没有 ” 而 。怎样看 待这 牍之纷扰,其门墙之 内外 ,判若两 个世界 。 但到了现代,教育在民主化、平民化与社会化的理念冲激下, 种观 点,首先 涉及到对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 的认识 ,以及人 才价值观 灌输式 ”教学为 象牙塔之谓 已不再为世人所称道 ,已成为批评讥讽 的对象 。大学的 的认识 ,对现存 的教 学方法和方式进行改革 。改 “

高职院校定位的思考

高职院校定位的思考
个 问题 科技 信 息 ,0 8 1 )4 — 5 20 (6 :3 4 .
高职院校作一个准确 的定位 。定位 , 是前 提和基础 , 高 等教育系统是社会系统 的一部分 ,高 职院校又是整个 高等教育系统 的一部分 ,办 好高职 院校 的基 础和前提 就是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 。本文试 图从 办学理念 、 培养 目标 、 课程设 置三个 大的方 面对高职 院校进行定位 。
[ 黄尊 宝_ 1 】 中职 图书馆面 临的挑 战及机遇 U. ] 科技情报 开发与
经 济 。0 7 3 )7 — 9 2 0 (6 :7 7 .
[ 马红 亚. 2 】 抓住机遇 , 加强 中职学校 图书馆建设Ⅱ. 1 中小学图情
报世 界 ,0 9 2 :- 1 2 0 ( )9 1.
【 熊英. 3 】 高职 院校 复合型 图书馆及 其文献信 息资源建设 的几
息 的宣传 工作 ,让师生读者们 对校图书馆拥 有 的与新
增专业相关 的信息资源有更好 了解 。比如 : 近期又增添
工作 ,才能为促进 中职校 的教 育教学发展尽 到应尽 的 职责 。
参考文献 :
了几种涉及 到新 专业 的期刊 、 图书等等 , 都可 以利用学 校 的校 园网和图书馆 的 网站 ,将诸 如此类 的与新 增专 业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源情况进行发布 , 专题 宣传。或 作 者, 也可配合学校 的专业 教学介绍宣 传栏 , 进行海 报等 形式的宣传。 总之 ,中职校 的图书馆 只有 紧跟学校专业 发展 的 步伐 , 全力配合学校 的专业教学 , 分地发挥 图书馆 的 充
中图分类号 : 7 7 G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码 :6 4 9 2 (0 2 1 — 09 0 - 7 — 3 4 2 1 )0 0 2 — 3 1

关于我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的思考

关于我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的思考

区 、科类和学校 ,确定发展 目标和重点 。制订高 等学 校分类
标准和相应 的政策措施 , 使各种类 型的学校合理状态不 仅没有
它既不能体现高 等学 校的社会职能 、 人才培养 的层次 和 目标
等本质属性 , 也不 能体现高等学校 的规模 、 所属地域等特征 , 不利于调动学校办学 的积极性。 2 .以所拥有 的 “ 学科 门类 ”为标准 ,将 高等学校划分 为综合大学 、理工 院校 、农林院校 、医药 院校 、师 范院校 、 财经院校 、政法 院校 、外语 院校 、体育院校和艺术 院校等 。 按学科 进行分 类是 我国官方 和 民间最常用 的高等 学校分类 方法 , 这种分类 方法显然 已经不合 时宜 , 没有体现学校 的层
借鉴 《国际教育标准分 类法 》的分类 ,结合我 国实际,我 国的高校 可分为研 究型 大学、应 用型 大学、实用型技
术 院校 三 大 类 。 引导 全 国 高 校 科 学定 位 、 分 类发 展 ,政 府 应 发 挥 主 导 作 用 。
关键词 :高等 学校 ;分类 ;定位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 4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号 :1 0 — 2 12 1 ) 4 0 2 - 3 0 6 5 6 (0 0 0 - 17 0 向的确定 依赖 于学校 的准确定 位 ,定 位 的前 提是科 学的分
到 2 %。全 国共有 普通高等学校 和成人 高等学校 22 所 , 3 31 其 中,普通高 等学 校 10 9 8所 ,成人 高等学校 4 3所 。在普 1 通高等学校 中 ,本 科院校 7 0所 ,高职 ( 4 专科 )院校 16 18 所 ;在本科高校 中,有 国家 “ 1 工程 ”大学 ( 3 所 “ 8 21 含 8 95

关于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思考

关于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思考

关于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思考关于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思考——以萍乡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一、办学定位在地方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性(一)地方高校的发展依赖于地方政府的支持地方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办学层次得到了提升,对人才培养规格和服务社会能力要求也提高了,但地方高等学校的区位布局和服务分区并未改变,地方政府政策和经费支持对地方院校的发展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是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基础和方向,也是培育办学特色和优势的必然选择。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坚持以服务求发展,以对地方贡献求支持,要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着眼点,努力争取地方政府资金、政策和环境的支持,实现学校与地方政府协同发展。

在众多影响地方院校发展的因素中,国民经济,尤其是高校所在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是学科建设的宏观环境因素,对高校学科建设有重要影响,地方高校如何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做好高校学科建设,是一个哑须思考并努力实践的问题。

(二)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持地方本科院校的历史使命仍然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人才和科技创新,这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两个核心问题,而这两个核心问题主要依靠高校来解决,地方学校要充分发挥作为当地智力、科技、人才、文化和信息中心的作用,为地方政府和当地企业充当智囊团,为其提供决策咨询;学校要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把与地方急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相关的学科专业列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专业予以重点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其提供人才保障;发挥学科优势,开展科学研究,为地方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合理吸收地方优秀文化成果,使地方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积极开展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推进地方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当地文化中心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传承地方文化的主阵地、研究地方文化的主力军、弘扬地方文化的先行者。

我国高校定位的与反思

我国高校定位的与反思

我国高校定位的研究与反思□姜黎红【摘要】有关高校定位的研究可分为定位反思和定位方法两大类。

在高校定位研究中存在着对高校定位的前提缺乏思考、对高校的使命与职责这一前提缺乏界定和对高校定位过程缺乏理论分析等问题。

高校的发展是否需要定位,假设高校定位必须且具有合理、合法性,高校应明确自身的职责与使命,其定位前提也以高校自身的职责与使命为基础,高校定位就是一个在社会各方利益权衡博弈中的自生行为。

【关键词】高校定位;高等教育;高校扩招【作者简介】姜黎红(1984 ),女,江苏昆山人,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助教,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原理研究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类学校不断升格,盲目追求综合化,使大学办学不能彰显特色化、个性化。

面对现实问题,学者们就高校定位问题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本文对1994 2009年以来有关高校定位的文章做了梳理,总结研究成绩,查出问题,为进一步深化此问题的研究指明方向。

一、高校定位的反思研究定位反思研究的文章可归为两大类,一类是对高校定位研究的综述性文章,这类文章不仅对高校定位现状进行综合评述,而且对高校定位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与建议;另一类是对高校定位研究的反思性文章,这类文章主要反思高校定位混乱的原因何在?影响高校准确定位的因素有哪些等。

(一)综述研究。

此类文章较多。

例如,胡仁东的《大学定位研究述评》一文,该文对高校定位研究概括出三种观点,即本质论———研究大学定位是什么;价值论———为什么要给大学定位;方法论———研究如何给大学定位。

文章指出目前方法论研究多而本质论和价值论研究少,并提出了大学定位研究的目的及功能。

顾承卫在《关于大学定位的研究综述》一文中,就“大学定位”概念、大学定位的分类标准、大学定位的维度和大学定位的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此外,在曹华、宋伟宏的《高等院校办学定位研究综述》一文中,从总体上概括了研究历史状况、办学定位原则、办学定位概念和办学定位内涵四个方面的内容。

高校战略定位的内涵、误区及思考

高校战略定位的内涵、误区及思考
功能 、 学 层次 、 办 办学 规 模 、 科 结 构 和办 学 特 色 学
“ 略 ” 于军 事学 研究 , 战 源 原义 指 “ 1 在 和 平 () 或 战争 时期 运用 一 个 国家 或一 组 国家 的政 治 、 经 济、 心理 和军 事力 量 来 为 其 所 采 取 的 政策 提 供 最
第 1 卷第2 1 期 2 1 年 6月 02
浙 江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社会 科 学版 )
JU N LO H J N NV R I F E H O O Y S CA CE C ) O R A FZ EI GU IE S Y O C N L G (O ILS IN E A T T
艺 术 ; 3 各 种 战 争 策 略 或 使 用 战 争 策 略 的 事 ()
例” ④。如果 说 军 事 领 域 中 的 “ 略 ” “ 了驱 战 是 为
动 军 队抵 达 决 战 地 点 ” 那 么逐 渐 广 泛 应 用 于 政 , 治、 经济 、 技 、 科 教育 等其 他 领域 的 “ 略 ” 可延 战 则 伸 为驱 动 各 种 相 关 要 素 占领 市 场 。“ 位 ” 的 定 指 是 “ 1 用仪 器 对 物 体所 在 的位 置 进 行 测量 ; 2 () ()

各项 活 动 , 且还决 定各 项 活动 之 间如何 关联 , 而 形 成 战略 ” ¨ 。由此可 将 “ 略定 位 ” 解 为 : 织 战 理 组
在综 合 分析 自身状 况 、 外在 环境 的基 础上 , 过创 通 造性 的预测 和谋 划 , 定 努 力 的 总体 方 向 以及 要 确 争 取达 到 的 目标 状态 。 综 上 , 高校 战略定 位 ” 的就 是 从 学 校 的 中 “ 指
略 定位 及发 展 目标 都 是 基 于 自身 特 点 、 势 以及 优 本 地 区经济 社会 发 展 做 出 的理 性 选 择 , 所 指 定 但

高校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的若干思考

高校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的若干思考

具体体 现. 一所 大学 如何 确定其办学定位 , 我们要 对它 的 自 身 现状 、 办学优势 、 历史 传统 、 所存在 的问题及原 因进 行分
析 了解 , 然后旗 帜鲜 明地提出办学特色发展方 向. 其次, 办学
校 的的一个 大体发展 目标 , 人 才培养层次 、 学 校教育方 向和
何正确定位高等教育 的发展趋 势 ,科学定位 ,突出办学特 色, 走个性 化发展之路 , 拓展生存 与发展空 间 , 培育核 心竞
效益具有显著作用 ,同时又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的方面的特
色. 要 掌握 办学定位与特色的 内涵 ,有必要弄清办学 定位 与办学特色之 间的关 系. 首先 , 办学定位是 办学特色 的立 足 点 和前 提 ,办学特色是办学定位的重要 内容和真实 目的和
关键词 :办学定位 ; 办学特 色 ; 涵义 ; 高校改革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 : G 7 1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6 0 X( 2 0 1 3 ) 1 2 — 0 2 0 9 — 0 2
随着经济全 球化 的发 展和高等 教育化 的进一 步深入 , 高等教育成 为现代社 会经济发展的核心 ,因此对 于高校培
养人才数量和质量上社会也给予 了更 高的要求 和期 待. 基于
业设置 、 师 资管理 、 校 园文化 等有别 与其他学校 , 有属 于 自 己的一套模式 . 另一个是一所大学所特有的那些经过长期办 学实践累积和检验 , 对 提高学校 教育质量 、 办学水 平和办学
这种社会发展 的情况 下 , 各大高校尤其是地 方普通高校 , 如

个是根据学校 的 自身 条件 ,经过学校不懈 的努力要 达到 的目标. 回答高校应当充当什么角色 、 承担哪些任务 , 即针对

关于高等学校定位的若干思考

关于高等学校定位的若干思考

16 99年在美国营销杂志《 广告时代》 工业营销》 和《 上首 次提 出 的 。17 92年 , 人 合 著 的 《 位 : 心 二 定 攻 之战 》 书 , 定位 策略 上升 为 定位理 论 。 , 位 理 一 将 。定 J
d p e ,a p o r t t o s s lc e ,f h t tg e a e . o t d p r p a e me h d e e t d i t r e is t k n i g sa
Ke r s: ol g re t t n;c nn t t n;f co y wo d c le e o in a i o o oa i o a tr;sr tg ta e y
o e tt n C l g r n ain r s l r m h a n mo g ma k t ,g v r me t a d c l g s u i r n ai . ol e o e t t e u t fo t e g mig a n r es o e n n n ol e ,b t o e i o s e
维普资讯
第 4卷
第 4期
西安欧亚 学院学报
J u n lo i n E r s ie s y o r a fX ’ u a i Unv ri a a t
V0 . No 4 14 . 0c . 00 t2 6
20 0 6年 1 0月
关 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等 学 校定 位 的若 干 思 考
田伏 虎
( 延安大学 教育科学学 院, 陕西 延安 760 ) 10 0
摘要: 营销 定位理论对高校定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 高校定位的 内容 包括 学校类别、 层次 、 色、 特 水
平、 服务 面 向等五 个 方面 。 高校 定 位是 市场 、 政府 、 学校 三 者 不 断博 弈 的 结果 , 定位 的主 体 只 能 但 是 高校 自己。科 学的 定位 必 须 坚持 正确 的 原则 、 选择 恰 当的 方 法 、 采取 合 适 的策略 。 关键 词 : 高校 定位 ; 内涵 ; 响 因素 ; 影 策略 中图分类 号 :6 0 文献 标识 码 : 文章 编号 : × ×× × (0 6 0 -0 50 G4 A × × . × ×20 )400 - 4 O n c le e o int to olg re a in

对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及发展定位的若干思考

对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及发展定位的若干思考

对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及发展定位的若干思考1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办学理念方面也应有其特色。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应突出“职业”二字。

这也是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的重要特征之一。

我们既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更要注重对职业发展的认识和引导。

高职院校与社会联系紧密,开设的课程和专业设置必须符合市场需求和职业规划,同时还要日益拓展对国家发展的支撑作用。

因此,从教育质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学校服务社会的角度出发,应当制定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

2 高职院校的定位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具备一定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主要目的的高等教育机构,是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

基于这个定位,高职院校应有以下几个特点:2.1 学校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高职院校应当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预测未来职业市场和职业需求,及早制定和调整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规划,为社会培养更好的专业人才。

教育就业一体化也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体现,学校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势,制定更科学的学科规划。

以机器人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在当前普遍受到了市场待遇高、预期收入高等因素的了解后,我国的高职院校在机器人技术培养方面应有所作为,更好地服务于机器人行业发展。

2.2 教学质量置于首位教育的本质是教育,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最基本底线。

高职教育不应当仅仅追求学生的升学,更要关注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职院校应当开设符合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实践性、职业素养和技能技巧,并加强对学术科研的支持。

2.3 师资队伍以实践经验为核心高职院校教师应重视实践经验并将之融入教学中。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以有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为核心,作为实践课程教师和职业素质课程的引领者。

高职院校教师应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最佳方式,形成适合职业教育的高质量教学。

3 总结高职院校应当牢记以“职业”为重点,努力发挥我国高等教育的潜力,发挥高等教育助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强化实践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学校服务社会的质量和效率。

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和定位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和定位的几点思考
的充分发挥以及 自 身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 更关系 到国家对教育资源公平合理的分配。 我们要坚持以
加快, 我国高等教育无论是在校生规模还是高校数 量都得到了迅猛发展, 高等学校 由 19 98年的 18 94
所增加到 20 年的 2 3 所 ,大学生人数从 19 0 4 26 98
年的 6 3 4 万到 2 0 年的 2 0 万, 年间增长到了 05 30 7
要看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短暂但又发展极 为迅速、 层次类型结构十分复杂 , 这和国外发达国
家的根本不 同。 因此构建具有 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
分类体系,既要吸收借鉴国外分类经验, 更要立足
予层次的不同, 根据美国 “ 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
“ 高等教育资料系统”的资料,于 20 00年将全美 34 92所学校进行分类,主要划分为 6个层次,即
问题 。 .
【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高等学校;分类;定位
[ 中图分类号】G 4 【 6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62(06 402 .4 0 929 20 )0.130
自 19 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迅速
高等教育服务的选择, 也关系到高等学校社会职能
定位不 当, 目标模糊,而且雄心勃勃,力求 “ 上

高等学校类型划分的几种模式
高等学校 的分类和定位被认为是一个世界性
的难题。随着高等教育 向 “ 大众化” 普及化”方 、“
向发展 ,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 式,也向着多类型、多层次、多规格方向发展 ,为
进” ,纷纷从单科性改为综合性,从低层次改为高 层次,“ 贪大 ( 大规模)求高 ( 高层次) ”之风 “ 愈 演愈烈” ,这种局面不仅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浪 费,而且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的隐 患。因此, 加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 制定高等教育 科学合理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引导不同类型和层次 的高等学校准确定位,构建结构优化、层次清晰、 分工明确 、相互衔接、效益显著的高等教育体系, 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它不仅关系到个人对

关于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理性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理性思考
思 考 和规 划 活 动
规 格 、 程 体 系 上 交 叉 、 同 , 求 专 业 齐 此 对 高 职 院校 的办 学 定 位 提 出 如 下 建 议 : 课 雷 追 全 、 略 办 学 特 色 的 现 象 非 常 普 遍 。 先 恐 21 服 务 面 向 定 位 区 域化 忽 争 .
1 目前 我 国 高 职 院 校 办 学 定 位 存
的 成 绩 , 效 地 推 进 了我 国 高等 4 - 大 众 化 进 程 。 析 了 目前 高职 院校 在 办学 定 位 方 面 存 在 的 诸 多问题 和 困 惑 , 有  ̄f i 分
在 此 基 础 上提 出 了高职 院校 定位 的 建议 和 措 施
关键 词 高职 院校 办 学 定位 大众 化 进 程
中 囤分 类 号 G7 85 1 . 文献标识码
人 才培 养 模 式

高等 职 业 教 育 作 为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体 系 本 科 院校 .在 办 学 发 展上 沿 袭 或 照 搬 普 通
( )双 师 型 ” 师 紧 缺 。 有 资 料 表 明 , 2“ 教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有 效 地 推 进 了 我 国 高 等 高 校 办 学 模 式 和 发 展 形 式 的做 法 .以 及 偏 高 职 院校 的教 师 应 当是 具 备 理 论 讲 授 能 力 关 高 院校ຫໍສະໝຸດ 办 学定 位 的理性 思考 于 职
季 亍 彦
( 南师 范大 学增城 学院 广 东 增 城 华
摘 要
5 16 ) 13 3
等 职 业教 育 作 为我 国 高等 教 育体 系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过 2 经 0多 年 的 办 学 实 践 , 得 了举 世 瞩 目 取

我国民办高校定位思考

我国民办高校定位思考

我国民办高校定位思考我国民办高校定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虚假定位和定位不清等问题,导致这种定位既有政策、制度、区域经济和文化等外部因素,也有学校办学类型、规模扩张和特色追求等内部因素。

必须认清问题,准确定位,内外综合、科学定位,整体把握、多角度定位,落实措施、完善定位,才能有效地促进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1民办高校定位存在的突出问题1.1不顾实际,盲目升格很多民办高校不顾我国国情和自身条件。

照搬国外或国内早期民办高校发展模式,求大、求全,发展研究型和工程型高等教育,盲目追求升格,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单科型学校想办成多科型学校,多科型学校想办成综合性大学,大家都想往研究型大学的行列里挤。

好多高校完全没有科学地按照一定标准来准确定位,只是在盲目扩招扩大。

1.2名不副实,虚假定位为了争得政府某些优惠政策,也有一部分民办高校是在以发展高职教育的“幌子”下,却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在短期培训、高等教育自学助考等非学历高等教育和学历文凭考试上,完全是一种考试学校,严重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严重损害了民办高校的整体声誉。

1.3定位只是一时,造成资源浪费很多高校本来有明确的定位,但没有坚持,由于趋于短期利益,如便于招到生源,就转变定位或不坚持自己的定位,导致各高校都是在盲目地寻求前进目标,甚至是互相攀比,恶性竞争,导致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和不断浪费。

著名高等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曾指出:“分类不清、定位不明是当翦中国整个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同时,民办高等学校的定位不明更是一个大问题。

2影响民办高校定位的因素分析2.1影响民办高校定位外部因素分析(1)国家教育规划及引导。

民办高校的定位,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

政府应当高度重视民办高校的发展,将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政府发展政策和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指导民办高校的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发展,按照分类管理的指导原则,区别不同类型的高校,制定分类评估的指标体系,在正确定位民办高等学校的同时,引导民办高校自身进行准确定位。

关于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哲学思考

关于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哲学思考
内适质量是一种源自大学内部的质量观,它是在知识传递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对知识之间内在逻辑及学生认知发展过程的认识。学习一部分知识对学习另一部分知识是必需的。因此是否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准备了充分的基础,便是有些教师与教育工作者判断一定阶段教学质量的依据。内适质量以学科教学内容为核心,由于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材中,这一要求就直接导致了“教材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由于在历史上形成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和教育与社会联系的间接性的特点,教育系统几乎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教师们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质量观固化为一种专业标准,它发展得如此“完善”,以致于在世界各地,社会与政府部门多年来一直在运用各种手段对其加以纠正。但至今仍然收效甚微。
所谓“既定的社会条件”强调的是:社会需要与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质量观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教育价值抉择,是与决策时的社会环境的教育环境相适应的。时代在变,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也在变,教育的质量观也应随着社会的变化及新的环境条件作出及时而有效的反应,不断地更新、丰富和完善,以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变化是永恒的,教育质量观的内容只有不断地随着世界的变化作相应的调整,才能使教育活动沿着人们希望的方向发展。如果固守既定的条条框框,一个旨在引导教育更好地为社会和人的发展服务的教育质量观,只会变成教育自身发展的桎梏。
一、价值观与高等教育的质量观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总是在追求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那么,什么是教育质量?在走向21世纪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有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观?这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然而,在这一问题上人们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一)三种常见的教育质量观
1.内适质量
这种质量观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就是依照社会需要制订教育目标,并据以设计与组织教育活动,最后以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判断教育质量的高低。当前高校教育评价实践中广为流行的课程编制与教育评价模式,就是这一质量观的体现。这种评价模式的特点是注重外部需要,并以外部满足的程度作为评价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依据外适教育质量观制订的评价标准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价,是一种目标参照的绝对评价。

关于高校定位的思考

关于高校定位的思考
收稿 日期 :2 o — 0 — 1 06 4 9
等 I号 。虽 然 有些 高校 的 定位 并 不 一 定恰 当 ,并 普 遍存 在 = I 着 分类 不 清 、定 位 不 明 、 目标 雷 同 、特 色 迷 失 等 突 出 问 题 .但 高校 的定位 毕 竟 都 较好 地 配 合 了科 教兴 国 、科教 立
知识 与 人才 的 价值 发 生 了质 的 飞跃 .这 一切 对 高 等学 校 提
出 了严 峻挑 战 .而 应对 挑 战 的 唯一 途 径 就是 改 革 。改 革 虽 然不 必然 导 致进 步 .但 任 何 真 正意 义 上 的进 步 一定 来 自于 改革 。
上个 世 纪 9 年 代 中期 以来 .我 国 高 等教 育 进 入 到 快 0 速发 展 和 深化 改革 的新 时期 。特 别 是 19 9 9年 以 来 的持 续 扩招 ,高等 教 育 实 现 了 从 精 英 化 向 大 众 化 的 转 变 。20 05 年 高等教 育在学 总人 数超 过 20 30万 人 .毛 入 学 率 达 到 2 %以上 .其 中普 通 本 专 科 在 校 生 接 近 10 1 50万 ,在 学 研 究生超过 9 0万 .高 等 继续 教 育快 速发 展 ,较 好 地 满 足 了 人 民群众 接 受 高等 教 育 的愿 望 .适 应 了经济 社 会 发展 对 专 门人 才 的需 求 。… 与 此 相 应 . 高等 教 育 体 制 改 革 进 展 顺 利 .高等 学校 面向并 主动 服务 经济 建设 和社 会 发展 的意 识 得 到 明显 增 强 .高 等教 育 在实 现 国家 经济 发 展 、社 会 进 步 和科 技 创 新 中 ,发挥 着 越 来 越 重 要 的 作 用 。 我 们 不 难 发 现 .近 十年 来 .各 个 高 校 改 革 和发 展 的共 同 主 题 就 是 定 位 ,而且 定 位 的层 次 相 对 较 高 。如 清 华 大 学 按 照 国家 要 求 .制 定 了建 设 世 界 一 流 大 学 的规 划 ,提 出 了 “ 合 性 、 综 研 究 型 、开放 式 ” 的办 学 模 式 ;北 京 大学 19 9 5年提 出 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等学校定位的若干思考摘要:营销定位理论对高校定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定位的内容包括学校类别、层次、特色、水平、服务面向等五个方面。

高校定位是市场、政府、学校三者不断博弈的结果,但定位的主体只能是高校自己。

科学的定位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选择恰当的方法、采取合适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定位;内涵;影响因素;策略高等学校的“定位”,既是近几年高等教育实践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尽管这种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共识,并且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但在许多方面仍然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一、高等学校定位的内涵高等学校定位的内涵,要回答的是“定”什么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定位的概念和高校定位的内容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1.定位概念的由来。

定位(positioning)是由A·里斯和J·屈特于1969年在美国营销杂志《广告时代》和《工业营销》上首次提出的。

1972年,两人合著的《定位:攻心之战》一书,将定位策略上升为定位理论,[1]定位理论也因此成为营销理论的关键内容之一。

定位始于产品,但并非对产品采取行动,而是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即针对消费者对产品某种特征和(或者)属性的重视程度,强有力地塑造本产品与众不同的个性或形象,并将这个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使之接受。

定位的对象不是产品本身,而是针对潜在顾客的心思,也就是说要为产品在潜在顾客的头脑中确定一个合适的位置。

[2]定位理论对于高等学校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高校的定位必须改变过去完全面向政府的倾向,实现以市场和顾客(学生、相关社会公众等)需要为导向,通过区分和选择有价值的差异性,发现、确定和发展自身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以及在目标对象中的独特个性与形象,以此吸引消费者和社会公众识别、理解和选择自己。

当然,高校定位与产品市场定位并不完全一样,高校定位是包括了学校产品——教育服务定位在内的组织定位,而营销定位则是纯粹的产品市场定位。

2.高等学校定位的内容。

高校的定位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也是高校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准确定位是高校发展战略的关键。

有了准确的定位,才会有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与策略,才会对内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对外形成强大的吸引力、竞争力、发展力。

依据营销定位理论,高等学校的定位是相对于众多竞争者和服务目标对象而言的,没有竞争者和目标对象就没有了参照系,也就无所谓定位。

所以,高等学校的定位,实际上就是在由众多高校组成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做出“将本校建设成什么样子”的抉择,是针对目标对象的需要对本校在高等教育市场中的地位、角色的规划与确定,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层次、社会服务方式、科学研究水平与贡献的安排。

综合多种不同的定位观点,我们认为,高等学校定位的内容应当包括:(1)办学类型定位。

学校类型是具有共同特征的高等学校所形成的种类,[3]它反映了高等教育系统内不同教育类别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

办学类型定位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社会需要对自己社会身份的选择。

按办学主体可以分为国家举办的高校、民办高校和国有民营的二级独立学院;按隶属关系可分为部属高校、地方高校;按学科结构可分为单科性高校、多科性高校、综合性院校。

(2)办学层次定位。

办学层次是指学校社会地位的等级次序,它反映了高等教育系统内不同办学主体担负教育任务的复杂程度及其分工与协作关系。

办学层次定位就是高校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社会需要对自己能够承担办学任务复杂等级的选择。

按照人才培养层次和学术能力与贡献的不同,现实中的我国高校大体上可以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三个层次。

(3)办学特色定位。

办学特色是一所高校与其他高校相比较所彰显出来的独特内涵,[4]主要表现为特别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培养目标和学科水平、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管理模式等。

办学特色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其核心是学科与专业优势,关键是要据此形成强势品牌。

办学特色定位就是高校通过对各类资源要素的优化整合,提炼和发展具有独特品牌意义的竞争优势。

(4)服务面向定位。

服务面向是一所高校的社会服务范围,它反映了高等学校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时所涵盖的地理区域或行业范围,[5]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条件。

服务面向定位,就是高校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社会需要对自己活动和服务范围的选择。

服务面向定位对于地方高校和行业高校的发展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5)办学水平定位。

办学水平是一所高校的综合发展状况在国内外同类型高校中的地位或排名,它反映了高校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方向。

办学水平定位就是高校对自己在同类大学中所处位置或争取处于位置的判定与选择。

办学类型、层次、面向不等于办学水平,各种类型、层次、面向的高校都可以办出高水平;办学特色也不直接等于办学水平,而是办学水平形成和提高的基础;突出办学特色能够形成竞争力,促进办学水平的提高。

总之,高等学校定位的本质即是在高等教育系统内的社会分工,是高等学校应当并且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是高等学校面对社会和目标消费者的需要,就教育服务的质量标准必须做出的庄重承诺。

二、影响高校准确定位的主要因素分析影响高等学校定位的主要因素,实际上是要回答谁来为高等学校定位的问题。

也就是说,高校的定位究竟是政府主管部门指定的,抑或是由某种规划设计出来的,还是在社会竞争中由学校自主办学形成的。

[6]现实中,影响高校定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政府的管理权力。

高等学校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办学权限、办学条件、办学资源的获取方式以及学校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与程度等方面。

在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内,由于市场机制还不完善,高校依附于政府、缺乏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办学资源依然主要来自政府而不是市场状况;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规政策和高等教育的布局与发展规划,进行学位授权审核、批准和办学质量评估,调整重点建设的方向以及经费投入的额度等方式来赋予高校不同的身份和任务,影响高校的办学目标、方向、水平。

进一步说,在高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和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不规范、不充分的情况下,不管定位的文本是谁拟定的,高等学校的发展定位实际上主要体现的是政府的意志,是政府进行分工的结果。

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学校定位层层攀升、“千校一面”、面向政府而不是面向市场办学的不良现象。

当然,这并不是说高校的定位因此就与政府的管理无关。

在具备必要的办学自主权和竞争机制健全的条件下,政府对高校合理定位的规划和分类指导,有助于减少竞争中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让高校把办学实践纳入理性决策和有目的、有计划的建设过程中。

[7]2.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高等教育市场逐渐发育起来走向成熟的今天,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学校功能和作用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都反映到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之中,并全面而深刻地反映到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市场竞争之上。

谁能及时地、最大限度地了解、满足社会的迫切需要,谁就能在今后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发展起来。

也就是说,体现高校社会分工和地位、角色的学校定位应当而且必须在市场竞争中来做出抉择。

只有通过市场自由竞争的筛选、优化和检验,高校的定位才会更趋于理性、科学,具有更大的实现可能性。

当然,我们强调市场竞争对高校定位的选择作用,并不是说高校的定位可以放弃人类的理性任由市场决定;如果没有政府的宏观调控和高校的自主理性,就会出现无视社会分工盲目随意定位,出现“重点大学办一般,一般大学办重点”的不良现象,造成高校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发展机遇的丧失。

3.高校的办学条件和能力。

办学条件和能力是高校定位的根本基础。

办学条件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良好校风、学科状态、师资水平、自然与地理环境、人文与制度环境、经费来源状况、领导者的水平、学校与政府及各种重要社会组织关系的密切度等等;而办学能力则是高校有效分析、判断、筛选、整合、配置这些资源,形成竞争优势,实现教育目标、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

办学条件与办学能力都有一个“最近有效发展区”,学校的定位如果超出了这个“最近有效发展区”,就是脱离实际的空想,结果只会造成学校发展错位。

所以,高校的定位只有符合自身的办学条件与能力,才最容易形成鲜明的特色和强劲的竞争优势,才真正是理性的、实际的和最有可能实现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市场的自由选择、政府的宏调控和高校(凭借其办学条件和能力)的自主办学三者对高校定位的影响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合理的办学定位必然是这三种力量不断博弈的结果;无论市场竞争和政府调控对高校办学定位的影响有多么大,它都只是外在的促动力量;合理的办学定位,只能是作为办学主体的高校依据自身条件与能力,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要,面对市场竞争,对自己地位与角色的自主选择。

三、合理定位的原则、方法与策略定位的原则、方法和策略要回答的是作为办学主体的高等学校怎样进行成功定位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等学校还较普遍存在着定位模糊、特色不明、盲目跟风、虚妄升格等诸多问题。

忽视或者高估、低估学校的条件与水平、特色与优势,都会造成学校资源的巨大浪费,影响办学质量与效益的提高。

因此,正确的原则、方法和科学的定位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

1.定位原则。

高等学校的科学定位实际上是要处理好四种关系:一是长远目标与现实目标的关系;二是办学规模与质量的关系;三是办学类别与办学层次的关系;四是市场导向与政府调控的关系。

处理好这些关系,仅靠少数领导者的聪明睿智和神来之笔是不够的,而必须遵循一定的工作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

大学的决策者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寻找发展的基点和支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放到最能体现优势、最具发展潜力的方向上来。

(2)民主集中原则。

大学是一个学术组织,追求学术民主、自由是大学的天性;大学的定位是包括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专业设置、学科发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决策活动,它必然与学术紧密相关。

因此,高校的定位必须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询校内外专家,尤其是管理专家、教育专家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做出决策。

这样的定位才科学、合理、有实现的基础。

(3)发展性原则。

定位的目的不是维持现状,而在于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校自身的持续和谐发展。

高等学校应当在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基础上,放眼国家和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做出具有前瞻性的科学定位,使自己能始终占据高等教育发展的某些前沿阵地,带动学校整体良性发展。

2.定位方法。

高校定位的方法有多种选择。

由于定位是学校面向市场确定自己在高等教育系统的位置与角色的行为,因此,可以优先借鉴市场营销定位的基本方法SWOT 分析法来进行。

SWOT是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风险(threat)分析的简称。

按照这一方法,高校在定位时,要首先对自身因素与外部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自身条件与典型高校、相关竞争高校的综合比较,看看自己有什么优势和劣势,进而趋利避害;而后,要分析未来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市场形势以及竞争对手和目标对象可能发生的变化,科学预测外部环境因素可能创造的发展机会和带来的主要威胁,从而做出正确决策,并采取积极措施规避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